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保險條例更改

保險條例更改

發布時間: 2023-01-26 07:39:42

① 關於修改浙江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的決定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浙江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的決定

(2008年5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浙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決定對《浙江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二條修改為:「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下列用人單位、職工應當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一)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等和與其形成勞動關系的職工;

「(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形成勞動關系的未納入行政或者事業養老保險范圍的職工。

「有僱工的城鎮個體工商戶和與其形成勞動關系的雇員應當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無僱工的城鎮個體工商戶、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可以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對象,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二、第四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國家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另有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三、第六條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縣級以上財政部門負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專戶管理、財政投入預算安排和財會管理工作。」

四、第九條第一款修改為:「職工個人每月按照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以下稱繳費工資)的百分之八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第三款修改為:「職工繳費工資低於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六十的,按照百分之六十確定;高於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三百的,按照百分之三百確定。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由省統計部門核定,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公布。」

五、第十條修改為:「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等每月按照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每月按照參保人員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用人單位的繳費比例一般不得超過百分之二十。具體比例按照國家和省人民政府規定的許可權確定。

「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按照規定列支。」

六、第十一條修改為:「城鎮個體工商戶、城鎮靈活就業人員(以下統稱城鎮個體勞動者)每月按照上一年度月平均實際收入的百分之二十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其中有僱工的城鎮個體工商戶,僱主的養老保險費全部由其本人繳納;僱工的養老保險費,由僱工繳納百分之八,僱主繳納百分之十二。

「城鎮個體勞動者上一年度月平均實際收入低於上一年度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八十的,按照百分之八十確定繳費基數;高於上一年度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三百的,按照百分之三百確定繳費基數。

「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省實際,對城鎮個體勞動者的繳費標准進行調整。

「城鎮個體勞動者按規定比例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依法不計入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

七、第十三條修改為:「用人單位應當在每月十日前按照規定自行計算應繳費額,向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繳納上月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並對申報事項的真實性負責。

「職工個人應繳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報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後,由用人單位代扣並向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繳納。

「城鎮個體勞動者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的應繳費額向地方稅務機關申報並繳費。

「經地方稅務機關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確認後,用人單位、城鎮個體勞動者可以直接向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繳納職工個人、城鎮個體勞動者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地方稅務機關應當及時將職工個人和城鎮個體勞動者的繳費基數、繳費金額等情況反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八、第二十條修改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按照國家規定的方式保值增值,其各項增值收益全部計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存入銀行或者購買國債的,在確保職工基本養老金等發放的同時,應當選擇合理的存款期限或者國債期限,提高基金的利息收益。」

九、第二十四條修改為:「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按本人繳費工資的百分之八建立,由個人繳費形成。」

十、第二十八條修改為:「參保人員在同一統籌范圍內流動的,只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檔案,不轉移個人賬戶儲存額。

「參保人員在本省跨統籌范圍流動的,應當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個人賬戶檔案和儲存額,各地對省內養老保險關系轉移不得設置限制條件。省人民政府應當制定保障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續接的具體辦法。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個人賬戶檔案和儲存額的轉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十一、第三十一條修改為:「下列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從其辦理退休手續的次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直至死亡:

「(一)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1998年1月1日以後至2010年12月31日以前退休且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滿十年的;

「(二)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2011年1月1日以後退休且繳費年限滿十五年的;

「(三)1998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滿十五年的。」

十二、第三十二條修改為:「本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一)、(二)項規定的參保人員退休後,其月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組成,按以下標准計發:

「(一)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發給百分之一;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具體按照國務院規定執行;

「(三)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按照職工本人1997年12月31日以前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乘以1997年12月31日以前的繳費年限,再乘以一定比例計發。計發比例按照省人民政府規定執行。」

十三、第三十三條修改為:「本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三)項規定的參保人員退休後,其月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辦法按照本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執行。」

十四、第三十四條修改為:「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費年限不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規定的,參保人員個人可以按照當地城鎮個體勞動者的繳費標准延繳。延繳後符合本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保人員個人不延繳養老保險費的,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並按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一個月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同時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十五、第三十五條修改為:「下列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申請辦理退職的,從其辦理退職手續的次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直至死亡:

「(一)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1998年1月1日以後至2010年12月31日以前因病或者非因工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且繳費年限滿十年和2011年1月1日以後因病或者非因工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且繳費年限滿十五年的參保人員;

「(二)1998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因病或者非因工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繳費年限滿十五年的參保人員。

「退職人員基本養老金按照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執行。」

十六、第三十七條修改為:「參保人員就業期間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並符合本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條件,其退休當年計發的月基本養老金低於當地上一年度月平均基本養老金百分之六十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當地上一年度月平均基本養老金的百分之六十予以補足。」

十七、刪去第三十九條。

十八、第四十條改為第三十九條,第(五)項修改為:「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使用依法進行監督檢查」。

十九、第四十一條改為第四十條,第(二)項修改為:「核定參保人員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二十、增加一條,作為第四十一條:「縣級以上財政部門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財政投入的預算安排;

「(二)負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算、決算草案審核;

「(三)負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專戶管理和保值增值;

「(四)負責制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財務會計制度實施細則;

「(五)法律、法規和省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職責。」

二十一、增加一條,作為第四十三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財政部門、地方稅務機關應當加強協作,建立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機制。」

二十二、第四十九條改為第五十條,第一款中「或者未按規定申報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數額」後增加「代扣代繳職工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一句。

二十三、刪去第五十六條。

二十四、第五十七條修改為:「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對規模較小且盈利水平低的用人單位及其職工,規定其在一定時期內養老保險費的征繳比例、個人賬戶記賬比例和基本養老金的計發標准。」

二十五、增加一條,作為第五十八條:「國家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征繳比例、個人賬戶記賬比例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標准等有新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此外,還對條例個別條款的文字和條款順序作了相應修改和調整。

本決定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改,重新公布。

② 北京市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定(2021修改)

第一條為實施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本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用人單位的職工有依照《條例》和本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第三條市、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市、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事務。

財政、衛生健康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工傷保險有關工作。第四條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制定工傷保險具體政策和管理制度,規劃、選擇並公布工傷醫療機構、康復機構和輔助器具配置機構。

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徵收工傷保險費,核定和支付工傷保險待遇,以及與工傷醫療機構、康復機構和輔助器具配置機構簽訂書面協議等工作。第五條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國家公布的行業差別費率及行業內費率檔次,結合本市工傷保險費收支情況,確定並公布本市適用的行業內費率浮動檔次。

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等情況,在所屬行業適用的費率浮動檔次內,確定用人單位繳費費率。第六條工傷保險基金實行全市統籌。

工傷保險基金存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按照《條例》的規定用於工傷保險待遇,勞動能力鑒定,工傷預防的宣傳、培訓等費用,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用於工傷保險的其他費用的支付。

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根據《條例》的有關規定,擬訂工傷保險基金的具體支付項目和標准,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施行。第七條用人單位、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以下統稱申請人)要求認定工傷的,應當按照《條例》規定的時限,向用人單位登記地的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第八條申請人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按照《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提交材料,並按照下列規定附具相關證明:

(一)屬於《條例》第十四條第(一)、(二)、(五)項情形的,附具傷害事故證明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證明;

(二)屬於《條例》第十四條第(三)項情形的,附具意外傷害證明或者司法機關出具的相關法律文書;

(三)屬於《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情形的,附具司法機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交通運輸、鐵道等部門或者法律、行政法規授權組織出具的相關法律文書;

(四)屬於《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情形的,附具醫療機構出具的搶救記錄;

(五)屬於《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情形的,附具相關單位出具的證明;

(六)屬於《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三)項情形的,附具革命傷殘軍人證及醫療機構出具的舊傷復發診斷證明。

職工死亡的,應當同時附具死亡證明。第九條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爭議影響工傷認定的,應當在申請工傷認定前依法解決勞動爭議。解決勞動爭議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時限內。第十條醫療機構、職業病診斷鑒定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書、病歷、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等醫學文件,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規定的要求。對不符合要求的,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要求有關機構重新出具。第十一條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材料完整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材料不完整的,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應當在《條例》規定的工傷認定申請時限內補正全部材料。

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為工傷認定申請不屬於本轄區管轄的,應當及時報請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指定管轄。第十二條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申請人撤回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認定程序終止。

工傷認定程序終止的,申請人在《條例》規定的工傷認定申請時限內,有權再次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第十三條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需要可以採取下列措施進行調查核實:

(一)進入有關單位和事故現場;

(二)查閱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詢問有關人員並製作筆錄;

(三)採用記錄、復印、錄音、錄像等方式復制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核實,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人,並應當出示執法證件。

③ 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廣東省失業保險條例》的決定(2022)

一、將第一條中的「法規」修改為「行政法規」。二、將第二條第一款第一項和第二十三條中的「民辦非企業單位」修改為「社會服務機構」。三、將第二條第一款第二項中的「國家機關」修改為「機關」,第三項修改為「軍隊、武警部隊用人單位及其文職人員、無軍籍職工」。四、將第六條修改為「失業保險基金按照國家和省的規定實行省級統籌」。五、將第八條第三款和第二十五條中的「失業保險關系所在」分別修改為「參保地」和「失業保險金領取地」。六、將第九條修改為:「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家規定,結合本省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失業人員數量、失業保險基金數額等情況,合理調整失業保險費的費率。

「省人民政府建立浮動費率機制,對穩定就業的用人單位下調費率。」七、將第十一條第一款中的「統籌地區」修改為「參保地」,刪去「其利息、」。八、刪去第十二條第五項中的「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等」。九、將第十四條第一款中的「可以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依法辦理失業登記」修改為「可以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辦理失業登記」;刪去第二款。十、將第十九條第一款修改為:「失業保險金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失業保險金領取地地級以上市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九十按月計發,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家規定可以適當調整失業保險金標准。」十一、將第二十條第二款修改為:「失業人員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不享受求職補貼。」十二、將第二十一條和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中的「失業保險關系所在地」修改為「失業保險金領取地」。

將第二十四條第二款修改為「其應當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由失業保險金領取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個人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並入第一款。十三、將第二十七條修改為:「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失業人員以及參加失業保險的職工,可以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領取失業保險職業技能提升補貼。」十四、將第二十八條第二款中的「領取期間」修改為「領取期限」。十五、將第三十一條改為第二十九條,修改為:「按照國家規定,在我省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失業人員,其在本省最後參保地是其失業保險金領取地。戶籍在本省行政區域內,但與最後參保地不屬於同一地級以上市的失業人員,符合失業保險金領取條件的,可以選擇在最後參保地或者戶籍所在地享受失業保險待遇。選擇在戶籍所在地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失業保險關系隨同轉移,繳費時間累計計算,失業保險待遇按照戶籍所在地標准執行。」十六、將第二十九條改為第三十條,刪去第一款。

將第二款修改為:「職工、失業人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跨地級以上市就業並參加失業保險的,失業保險關系隨同轉移,繳費時間和領取期限按照規定累計計算。」十七、刪去第四章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三條,不再保留第四章。十八、將第三十五條改為第三十二條,第二款、第三款中的「收支、管理情況」修改為「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情況」。十九、將第三十七條改為第三十四條,在第一款中的「出具失業保險參保憑證等工作,」後增加「受理失業登記和失業保險金領取申請;」,刪去「失業保險費核定、」。

在第二款中的「依法發放就業失業登記憑證,」後增加「受理失業保險金領取申請,」,刪去「失業保險關系所在地」。

在第三款中的「相關信息的交換機制;」後增加「在失業保險公共服務領域推廣社會保障卡應用,推動失業保險公共服務事項全程網上辦理」。二十、將第三十九條改為第三十六條,第一款修改為:「失業人員申請領取失業保險金,可以選擇政務服務平台或者到現場辦理。選擇現場辦理的,應當向失業保險金領取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或者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出申請,並提供本人身份證明。最先收到失業保險金領取申請的機構應當受理。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受理的,應當及時轉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

將第二款中的「次月起發放失業保險金」修改為「並於作出決定的次月起發放失業保險金」。

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失業人員在失業保險金領取地以外存在失業保險關系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在受理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歸集其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失業保險關系,歸集時間不計入失業保險金審核期限。」

熱點內容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具體包括哪些分類 發布:2025-01-14 00:50:06 瀏覽:614
勞動法企業如何辭退職工 發布:2025-01-14 00:42:44 瀏覽:520
政府出具證明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3 23:49:18 瀏覽:957
法院馨華園 發布:2025-01-13 23:31:48 瀏覽:389
道德與法治的關系論文 發布:2025-01-13 23:06:30 瀏覽:247
計件工資勞動法最新 發布:2025-01-13 22:57:56 瀏覽:945
如何扶起跌倒的道德 發布:2025-01-13 21:59:53 瀏覽:403
夢見自己當了法官 發布:2025-01-13 21:29:12 瀏覽:853
根據反補貼條例 發布:2025-01-13 21:17:25 瀏覽:597
酒店總經辦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3 21:06:14 瀏覽: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