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

發布時間: 2023-02-22 00:20:22

❶ 南昌市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規范和促進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建立和諧穩定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是指工會依法對各類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與勞動者建立了勞動關系的機關、團體、事業單位(以下稱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和規章情況進行的有組織的群眾監督。第三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適用本條例。第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工會負責本地區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產業工會、基層工會根據本條例對本系統、本單位實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

根據本條例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由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具體實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第五條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遵循依法監督、實事求是、依靠群眾、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的原則。第六條 工會有權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下列情況進行監督:

(一)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保障;

(二)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

(三)勞動定額管理;

(四)工資報酬支付、最低工資標准執行;

(五)工作時間、休息休假;

(六)勞務派遣、非全日制用工;

(七)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

(八)勞動者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和福利待遇;

(九)勞動保護、勞動安全衛生、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防治以及危害處理;

(十)女職工、未成年工和殘疾職工特殊權益保護;

(十一)勞動者參與用人單位民主管理;

(十二)勞動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情況。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支持工會開展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工會建立勞動保障行政監察與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協調配合工作機制。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工會對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 監督機構第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工會、產業工會以及職工200人以上的基層工會應當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職工不足200人的基層工會根據需要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或者聘任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第十條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職責為:

(一)受理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規章行為的舉報投訴;

(二)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規章行為進行調查;

(三)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規章行為,草擬監督意見書或者監督建議書;

(四)在參與制定用人單位的職工福利待遇、社會保險、安全生產等規章制度時,提供意見和建議。第十一條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職責為:

(一)宣傳勞動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二)接受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或者基層工會的委派,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進行調查,並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

(三)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規章行為,向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或者基層工會報告。第十二條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一般由同級工會工作人員、工會會員代表、職工代表組成,根據需要也可以聘請社會有關方面代表、專家、學者參加。委員會由3至9人單數組成,有關方面代表、專家、學者人數不超過委員會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委員會主任由同級工會主席或者副主席兼任。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按照少數服從多數原則討論通過有關事項。第十三條 市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具體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全市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接受同級工會的領導和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業務指導。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任期與同級工會任期相同。第十四條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成員為同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

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成員之外,工會還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聘任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

基層工會聘任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應當在職工中民主推選產生,並報上一級工會備案。

❷ 安徽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和規范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本條例所稱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是指工會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規章,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情況進行的有組織的群眾監督。第三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監督、客觀公正、依靠群眾、平等協商、密切合作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總工會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和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

產業工會、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會組織、鄉鎮(街道)工會組織負責指導、協調和實施本產業、本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

基層工會負責實施本單位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完善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支持工會依法實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涉及職工勞動權益的政策及處理涉及職工勞動權益的重大問題時,應當聽取同級地方總工會的意見。

對開展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成績顯著的單位、工會組織和個人,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公安、司法行政、住房城鄉建設、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支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與同級地方總工會實現勞動法律法規執行和監督工作情況的信息共享。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地方總工會和企業聯合會、工商業聯合會等企業代表組織,組成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有關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的重大問題。第七條工會與用人單位應當建立集體協商制度,定期就涉及職工合法權益事項進行溝通和協商,加強對勞動糾紛的事前預防和協商解決。第八條用人單位應當遵守勞動法律法規,接受和配合各級工會依法實施勞動法律監督。

工會應當教育職工遵守勞動法律法規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引導職工依法依規表達訴求。第九條新聞媒體應當宣傳與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其實施情況,加強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犯職工合法權益行為的輿論監督。第二章監督組織及其職責第十條各級工會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在同級工會領導下開展勞動法律監督具體工作,並接受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業務指導。

會員不足二十五人的基層工會,可以在工會會員中推選二至三名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組成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小組,承擔本單位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第十一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由主任和二名以上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組成。主任由同級工會主席或者副主席擔任,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從工會會員中推選產生,應當有適當比例的女性。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任期與同級工會任期相同。

縣級以上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會組織、鄉鎮(街道)工會組織可以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律師等作為本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特邀監督員,參與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第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會組織、鄉鎮(街道)工會組織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開展勞動法律法規宣傳,指導和支持下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二)受理、交辦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害職工合法權益行為的投訴和舉報,根據情況及時組織調查、協商和處理;

(三)提請地方總工會向同級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建議書》;

(四)對職工依法申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提起訴訟提供幫助;

(五)向同級工會和上一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報告監督工作情況,辦理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交辦的事項。第十三條基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開展勞動法律法規宣傳,對所在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監督;

(二)受理對所在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害職工合法權益行為的投訴和舉報,接受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的報告,組織調查、協商和處理,必要時向同級工會提出處理建議;

(三)提請同級工會向用人單位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

(四)向同級工會和上一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報告監督工作情況,辦理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交辦的事項。

未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基層工會,由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小組參照前款規定履行職責。

❸ 合肥市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和規范工會對勞動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協調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是指各級工會依法對勞動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進行的群眾監督。第三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適用本條例。第四條市總工會負責本市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縣區、開發區、鄉鎮、街道工會負責本轄區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產業工會負責本產業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基層工會負責本單位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第五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監督、實事求是、依靠群眾、密切配合的原則。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行政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支持工會開展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用人單位應當接受並配合工會依法開展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第七條市、縣區、開發區工會應當與同級勞動行政等部門聯合建立勞動法律監督檢查制度、勞動違法案件處理反饋制度、勞動者權益保障評價制度和嚴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單位的記錄、通報制度。第二章監督實施第八條工會應當依法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下列情況進行監督:

(一)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

(二)集體合同的履行;

(三)工資支付形式和發放時間、加班工資、最低工資標准等有關工資報酬;

(四)社會保障;

(五)工作時間、休息休假;

(六)勞動保護、勞動安全衛生、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處理;

(七)女職工、未成年工、殘疾職工特殊保護規定;

(八)勞動者平等就業、同工同酬、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況。第九條市、縣區、開發區工會應當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鄉鎮、街道工會應當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或者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小組,受理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行為的舉報、投訴,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行為進行調查,並提出意見或者建議。第十條產業工會、基層工會應當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或者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小組,對本產業、本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或者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小組對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等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應當向用人單位提出監督意見;對嚴重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應當報請所屬工會向上級工會報告。第十一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小組由具備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資格的工會工作人員、工會會員代表組成;委員會主任、監督小組組長由同級工會主席或者副主任兼任。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小組可以聘請有關行政部門人員、社會人士參加。第十二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小組接受同級工會領導和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業務指導。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實行持證上崗制度。

市總工會負責對工會勞動法律監督進行培訓、考核,並頒發監督員證件。第十三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熟悉勞動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具有履行職責所需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遵紀守法、公道正派,熱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四)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取得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證書。第十四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接受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小組的委派,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調查,並提出處理意見或者建議。第十五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接受委派,可以進入用人單位或者用工現場調查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查閱、摘抄、復制與調查咸項有關的資料。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依法履行職責,用人單位應當予以配合,不得拒絕、妨礙、阻撓。第十六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在規定時間內依法履行職責,所在單位應當保證其工資、職務、職級等待遇不受影響,不得隨意調整其工作崗位、解除其勞動合同。

❹ 徐州市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

第一條為了保障和規范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協調勞動關系,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用人單位依法用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是指工會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的有組織的群眾監督。第三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適用本條例。第四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監督、實事求是、依靠群眾、與有關部門密切合作的原則。第五條市、縣(市、區)總工會、經濟開發區工會和鎮(街道)、村(社區)工會負責本轄區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產業(行業)工會、基層工會負責本產業(行業)、本單位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勞動保障、安監、質監、環保、工商、衛生、人事、監察、公安、司法、國資、經貿等有關行政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支持工會開展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第六條市、縣(市、區)總工會與同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應當聯合建立勞動法律監督檢查制度、勞動違法案件處理反饋制度、勞動者權益保障評價制度和嚴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單位的記錄、公示制度。第七條市、縣(市、區)總工會、經濟開發區工會,鎮(街道)、村(社區)、產業(行業)工會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基層工會根據職工人數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小組或者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小組,由工會聘任的勞動法律監督員組成,在同級工會領導和組織下開展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相關工作。第八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熟悉勞動法律、法規;

(二)遵紀守法、公道正派,能夠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三)經過縣級以上總工會培訓合格,取得工會勞動法律監督證。第九條工會依法對用人單位下列情況進行監督:

(一)執行國家有關勞動者平等就業和同工同酬規定的情況;

(二)執行國家有關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和續訂勞動合同規定的情況;

(三)履行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女職工權益保障集體協議的情況;

(四)執行工資支付形式和發放時間、加班工資、工資標准等有關勞動報酬規定的情況;

(五)執行工作時間、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六)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防治以及危害處理規定的情況;

(七)執行勞動者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和福利待遇規定的情況;

(八)執行女職工、未成年工和殘疾職工特殊保護規定的情況;

(九)執行職業、技能培訓和考核規定的情況;

(十)內部勞動規章制度制定和執行的情況;

(十一)執行勞動法律、法規其他規定的情況。

用人單位應當協助、配合工會依法開展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第十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發現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應當及時向工會報告,並提出處理建議。

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可以向工會或者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舉報和投訴。第十一條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舉報和投訴,工會應當登記受理,及時處理並反饋。

在舉報人受到打擊報復時,工會應當維護其合法權益。第十二條對舉報和投訴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工會應當代表職工與用人單位交涉;交涉未果的,可以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移送,要求依法處理;鎮(街道)以上的工會、經濟開發區工會、產業(行業)工會也可以委派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進入本轄區、本產業(行業)的用人單位,履行監督、調查職責。

政府有關行政部門調查處理工會移送的案件時,可以邀請工會派員參加。第十三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在向被調查單位和個人調查、取證時,有權查閱、復制與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事實有關的資料。被調查單位不得拒絕、妨礙、隱瞞真相。

現場調查的筆錄,由被調查人員和調查人員分別簽名或者蓋章,被調查人員拒不簽名的,由調查人員註明情況。

❺ 江蘇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和規范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是指工會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情況進行的監督。第三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適用本條例。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總工會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和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
產業(行業)工會、區域工會負責指導、協調和實施本產業(行業)、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
基層工會在所在單位開展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第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行政部門應當依法支持工會開展勞動法律監督。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衛生、公安、司法行政、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應當與同級工會建立勞動法律監督協作機制。第六條勞動行政部門、總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組成的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應當共同研究解決有關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的重大問題。第七條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成績顯著的用人單位和個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對在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工會組織和個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級總工會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監督組織第八條工會設立勞動法律監督組織,在同級工會領導下承擔勞動法律監督的具體工作。
地方各級總工會、產業(行業)工會、區域工會設立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
基層工會設立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基層工會會員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設立勞動法律監督員。第九條地方各級總工會、產業(行業)工會、區域工會的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
(二)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組織調查,向同級工會提出處理建議;
(三)向同級工會和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織報告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重要情況;
(四)參與本區域、本產業(行業)內勞動關系重大問題的調查;
(五)辦理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織交辦的事項,指導和支持下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織開展工作。第十條基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開展勞動法律法規宣傳,對所在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
(二)接受對所在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行為的情況反映,進行調查,向同級工會提出處理建議;
(三)向同級工會和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織報告所在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重要情況;
(四)辦理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織交辦的事項。
不設立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由勞動法律監督員履行前款規定的職責。第十一條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成員和勞動法律監督員(以下統稱勞動法律監督組織成員)由同級工會在會員中推選產生,其任期與同級工會委員會任期相同。
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聘請社會有關方面代表和專家擔任顧問。第十二條勞動法律監督組織成員應當熱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熟悉勞動法律法規,具有履行職責所需的業務能力。
地方各級總工會應當向勞動法律監督組織成員發放《工會勞動法律監督證》,並組織培訓。第十三條勞動法律監督組織成員應當奉公守法、清正廉潔,不得徇私舞弊、收受賄賂,不得泄露在履職過程中知悉的個人信息和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第十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保障勞動法律監督組織成員履行職責所需的工作條件。勞動法律監督組織成員履行職責需要佔用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應當同意,並不得以佔用工作時間等為由扣減其工資福利。
勞動法律監督組織成員在任期內,用人單位不得無故調動其工作崗位、降低職級、免除職務或者解除勞動合同;其勞動合同期限短於任期的,自動延長至任期期滿,但是個人有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規章制度等行為、退休或者本人不願延長的除外。第三章監督的實施第十五條工會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下列情況進行監督:

(一)平等就業情況;
(二)勞動合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情況;
(三)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簽訂、履行情況;

(四)工資報酬分配、支付和福利待遇落實情況;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制度執行情況;
(六)安全生產、職業危害防護等勞動安全衛生情況;
(七)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情況;
(八)女職工、未成年工、殘疾職工特殊權益保護情況;
(九)職工教育培訓開展及其經費的提取、使用情況;
(十)勞動規章制度制定、修改和執行情況;

(十一)職工代表大會等民主管理制度執行情況;
(十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況。
工會應當對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保障勞務派遣人員合法權益的情況進行監督。

❻ 昆明市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

第一條為保障和規范工會對勞動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協調勞動關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雲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是指各級工會依法對勞動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進行的有組織的群眾監督。第三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監督、實事求是、依靠群眾、與有關部門密切合作的原則。第四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適用本條例。第五條昆明市總工會負責本市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縣級地方總工會負責本區域內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基層工會負責本單位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第六條工會應當成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接受同級工會領導和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業務指導,負責辦理同級工會和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交辦的有關勞動法律、法規監督的具體事務。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由同級工會業務部門的人員和工會會員代表組成,也可以聘請有關專家和社會人士參加。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由3—7人組成。第七條政府及其勞動保障、人事、公安、工商、民政、司法、衛生、質量技術監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各自職權范圍內支持工會做好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第八條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有權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下列情況進行監督:
(一)勞動者就業權利保障的情況;
(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情況;
(三)履行集體合同的情況;
(四)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的情況;
(五)支付工資報酬的情況;
(六)勞動保護、勞動安全衛生、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處理的情況;
(七)女職工、未成年工特殊保護的情況;
(八)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的情況;
(九)社會保險、福利待遇的情況;
(十)落實職工民主管理權和監督權的情況;
(十一)有關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其他情況。第九條工會履行勞動法律監督的職責:
(一)宣傳勞動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二)監督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
(三)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組織調查並提出改正意見;
(四)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拒不改正的,建議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
(五)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監督職責。第十條工會應當建立健全勞動法律監督舉報制度。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均有權向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舉報或者控告,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對舉報或者控告者應當予以保密。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負責組織本地區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活動。基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負責組織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在本單位開展日常的監督活動。第十二條工會可以選派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協助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做好勞動監察工作。第十三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發現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害職工合法權益的,應當向工會報告,由工會提出意見,用人單位應當及時改正並給予答復。第十四條工會應當監督用人單位、職工通過集體合同制度、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廠務公開等形式,保障職工民主權利的落實。第十五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聘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開展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熟悉勞動法律、法規,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奉公守法,公道正派,清正廉潔,忠於職守,熱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三)經過統一培訓、考核,取得中華全國總工會統一印製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證》。第十六條用人單位應當支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開展工作。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受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指派履行職責,視為出勤。
用人單位對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作出換崗、待崗、停崗決定,應當徵得工會同意。第十七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受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指派,可以進入現場調查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查閱有關資料。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依法履行職責,用人單位應當予以配合,不得拒絕、阻撓、刁難。

❼ 江西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2019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和規范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是指各級工會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規章、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情況進行的有組織的群眾監督。第三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適用本條例。第四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應當遵循依法監督、客觀公正、依靠群眾、密切合作的原則。第五條縣級以上總工會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和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

產業(行業)工會、區域(包括工業園區、鄉鎮、街道,下同)工會負責指導、協調和實施本產業(行業)內、本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

基層工會負責所在單位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納入本行政區域內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政府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支持工會開展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完善與同級總工會聯席會議制度,在制定涉及勞動者權益的重大政策以及處理涉及勞動者權益的重大問題時,應當聽取同級工會的意見。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工會和工商業聯合會、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等企業代表組織組成的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推動工業園區、鄉鎮、街道和產業系統建立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應急管理、住房和城鄉建設、衛生健康、公安、司法行政、市場監督管理、生態環境等部門應當與同級工會建立勞動法律監督協作機制,依照各自職責依法支持工會做好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將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章情況記入社會信用檔案。第七條用人單位應當配合工會開展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工會應當尊重用人單位及其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引導勞動者遵守勞動法律法規規章、依法表達訴求。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和工會對在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工作中成績顯著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監督組織和職責第九條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應當依法建立工會。各級總工會、產業(行業)工會、區域工會以及工會會員二十五人以上的基層工會應當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工會會員不足二十五人的基層工會可以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或者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

對暫未建立工會的用人單位,應當由地方總工會或者產業(行業)工會、區域工會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向用人單位選派或者在用人單位聘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或者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在同級工會領導下開展工作,並接受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業務指導。第十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成員由同級工會會員推選的代表、工會工作人員組成,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聘請社會有關方面專家、學者參加。委員會由三人以上單數組成,委員會主任由同級工會主席或者副主席兼任。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由同級工會在會員中推選產生。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與同級工會委員會任期相同。第十一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成員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熟悉勞動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二)熱心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三)具有履行職責所需的業務能力;

(四)清正廉潔,公道正派。

各級總工會或者省產業工會應當向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成員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頒發《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證》,定期組織培訓考核,並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第十二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勞動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二)接受勞動者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章行為的情況反映;

(三)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章、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了解,參與本區域、本產業(行業)內勞動關系重大問題的調查;

(四)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章、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建議工會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處理;

(五)向同級工會和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報告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章的情況;

(六)辦理同級工會或者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交辦的事項。

❽ 雲南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共有多少條

近日,雲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高票表決通過了《雲南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該條例將於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是工會法、勞動法等相關法律賦予工會的一項重要職權。《雲南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共六章三十六條。從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的主體、職責、內容、程序、協作和保障等方面作了具體規定。
《雲南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詳細規定了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的具體內容,明確了工會對平等就業情況;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及執行情況;勞動合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情況;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簽訂、履行情況;勞動報酬分配、支付和福利待遇落實情況;安全生產、職業危害防護等勞動安全衛生情況;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及繳存住房公積金情況;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制度執行情況;女職工、未成年工、殘疾職工特殊權益保護情況;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等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及職工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權利落實情況;職工教育培訓開展及其經費的提取、使用情況;職工組織和加入工會、參加工會活動的權益落實情況等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情況進行監督。
條例對作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重要手段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建議書》的發出許可權、發出條件、程序以及用人單位和有關行政部門接到後應當採取的措施進行了細化,加強了對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的保障。
條例進一步明確了工會對監督事項的調查權,規定工會實施勞動法律監督必要時可以進行現場調查,查閱、復制與調查事項相關的資料,並且對需要簽章確認有關情況的,用人單位應當予以配合。
為了保障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委員和監督員依法履行職責,條例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因其履行職責扣減工資、獎金及福利等待遇,無正當理由不得調動工作崗位、降低職級、免除職務或者解除勞動合同。
《雲南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的出台,將進一步推動我省和諧勞動關系建設,促進職工合法勞動權益的落實和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解讀】5月1日起,雲南各級工會發揮監督職能、維護職工權益,就有了法律支撐。將於下月正式施行的《雲南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中明確,全省各用人單位應接受和配合工會依法實施的勞動法律監督。
福利待遇落實情況受工會監督
根據條例,雲南省各級工會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平等就業情況;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及執行情況;勞動合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情況;勞動報酬分配、支付和福利待遇落實情況;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及繳存住房公積金情況;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制度執行情況;女職工、未成年工、殘疾職工特殊權益保護情況等進行監督。
為讓監督更加有效實施,條例強調,全省縣級以上地方總工會、產業(行業)工會、區域工會、基層工會應設立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委員會可聘請勞動法律監督員承擔具體監督工作。
從監督方式和程序上來說,工會勞動法律監督主要通過接受情況反映、依法調查、參與有關行政部門檢查、提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和建議等方式進行。因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應公布工作地址、電話等信息,接受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情況反映。
用人單位報復監督員將被責令改正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若發現用人單位有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或者接到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反映,將進行登記,向本級工會報告,並及時調查,根據調查情況,提請本級工會向用人單位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或向同級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有關行政部門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建議書》;情況復雜的,及時報請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處理。而用人單位在接到《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後,則應當在20日內向發出意見書的工會作出書面答復,說明情況和改正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條例指出,縣級以上政府應推進勞動法律監督信息網路平台建設,實現工會勞動法律監督與勞動保障行政處罰、勞動爭議訴訟等信息的互聯互通。用人單位還須定期向本單位工會通報遵守勞動法律、法規及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情況。若用人單位違反條例規定,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委員和監督員,通過調動工作崗位、扣減工資福利、解除勞動合同等方式進行報復的,由人社部門責令改正;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發錯微信應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3 13:54:22 瀏覽:341
司法邵武人 發布:2025-01-13 13:52:51 瀏覽:879
勞務關系和勞動關系都適用勞動法調整 發布:2025-01-13 13:40:31 瀏覽:716
2011年司法考試刑法題 發布:2025-01-13 13:03:40 瀏覽:156
民事訴訟法143條規定 發布:2025-01-13 12:44:07 瀏覽:843
民法典刪除的法律 發布:2025-01-13 12:44:02 瀏覽:711
刑法人員 發布:2025-01-13 12:36:07 瀏覽:865
法院沒給票據 發布:2025-01-13 12:33:17 瀏覽:995
什麼是職業道德含義 發布:2025-01-13 12:32:26 瀏覽:147
江西省司法鑒定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3 12:31:05 瀏覽: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