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計生管理條例
Ⅰ 福州市計生條例撫養費規定是什麼
一、福州市計生條例 撫養費 規定是什麼? 1、《福建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三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生育的,按當事人違法行為被查出的上一年縣(市、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以下倍數徵收 社會撫養費 : (1)提前生育的,按百分之六十至一倍徵收; (2)多生育一個子女的,按二倍至三倍徵收;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按四倍至六倍徵收;多生育第三個以上子女的,從重徵收; (3)婚外生育一個子女的,按四倍至六倍徵收;婚外生育第二個以上子女的,從重徵收。 2、個人年實際收入高於當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可以以個人年實際收入為基數,按照前款規定徵收社會撫養費。社會撫養費由縣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者委託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徵收。 二、計劃生育社會撫養費徵收標准 現行的《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 357 號 )於2002年9月1日起施行,至今並未修改仍然有效。其中對於社會撫養費的徵收規定如下 : 1、第三條,不符合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第十八條的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 社會撫養費的徵收標准,分別以當地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計征的參考基本標准,結合當事人的實際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 法規 規定生育子女的情節,確定徵收數額。社會撫養費的具體徵收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2、第六條,社會撫養費的徵收決定,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生效。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徵收決定之日起30日內一次性繳納社會撫養費。 當事人一次性繳納社會撫養費確有實際困難的,應當自收到徵收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作出徵收決定的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提出分期繳納的書面申請,並提供有關證明材料。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當事人的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分期繳納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當事人。 徵收社會撫養費,應當向當事人出具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社會撫養費收據。 3、第八條,當事人未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社會撫養費的,自欠繳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繳社會撫養費的千分之二的滯納金;仍不繳納的,由作出徵收決定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依法申請人民 法院強制執行 。 4、第九條,當事人對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 訴訟 。 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期間,徵收決定不停止執行;但是, 行政復議法 、 行政訴訟法 另有規定的除外。 福州市計生條例撫養費規定根據提前生育、超生和婚外生育三大類別進行不同比例的徵收社會撫養費。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我國人口數量和質量。針對計劃生育社會撫養費徵收的標准,相關法律條例也是做出了明確規定,不依法繳納的可以有人員法院強制執行。
Ⅱ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福建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2012)
一、將第一條修改為:「為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二、將第九條第一款第五項修改為:「夫妻一方因工緻殘傷殘等級為四至一級,或者因公致殘傷殘等級為五至一級」。三、將第十二條改為第十一條,第三款修改為:「夫妻一方為漢族,一方為少數民族,漢族一方到少數民族一方落戶,居住在少數民族鄉、村五年以上,所生子女按有關規定定為少數民族的,適用前兩款規定。」四、將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二款改為第十二條。五、將第十一條第三款、第四款改為第十三條,修改為:「夫妻一方為本省居民,一方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或者台灣地區居民,適用本條例規定,但夫妻雙方婚後生育的子女,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或者台灣地區居民一方婚前已有的子女,不在內地定居的,不計入本條例所稱的生育子女數。
「夫妻一方為本省居民,一方為外國公民的,參照前款規定執行。」六、刪去第十三條第一款,將第二款改為第五十七條第三款。七、將第十四條修改為:「禁止違反本條例規定多生育、婚外生育和未婚生育。
「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與配偶之外的第三人發生的生育行為,或者第三人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其發生的生育行為,為婚外生育。
「雙方均未辦理結婚登記而發生的生育行為,為未婚生育。」八、增加一款,作為第十五條第二款:「符合本條例規定要求再生育一個子女的,由縣(市、區)人民政府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九、將第十九條第一款第六項修改為:「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準的輸卵管、輸精管吻合手術;」並增加一項作為第七項:「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第二款修改為:「前款規定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所需經費,農村由地方財政設立專項經費予以保障,逐步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付范圍,並按有關規定支付;城市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其他相關社會保險的,由保險基金按有關規定支付;未參加上述保險或者沒有保險項目的,有工作單位的由所在單位負擔,沒有工作單位的由地方財政負擔。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規定。」十、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積極開展計劃生育生殖保健新技術的推廣運用,支持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與醫療保健機構為不孕(育)症的夫妻診療提供服務。」十一、將第二十二條改為第二十三條,刪去第二款。十二、將第二十三條改為第二十四條,第二款修改為:「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者衛生行政部門許可,不得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十三、將第二十四條改為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修改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做好避孕葯具的計劃、管理、發放,負責查處將國家免費供應的避孕葯具有償銷售的行為。」十四、將第二十五條改為第二十六條,第二款修改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相關經濟社會政策,應當與人口發展政策相銜接,有利於計劃生育工作;有關行政部門在制定相關政策前應當徵求同級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意見。」十五、將第二十九條改為第三十條,第二款修改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民政、統計、衛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行政部門應當與同級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定期相互通告有關人口與計劃生育信息,實行信息資源共享。」十六、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一條:「對實名舉報違法生育,或者匿名舉報違法生育線索清晰的,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應當進行調查。
「縣(市、區)人民政府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調查涉嫌違法生育當事人的有關情況時,公安、稅務、工商、衛生等部門、當事人所在單位和相關個人應當予以配合,提供必要的材料。」十七、將第三十條第二款改為第三十二條。十八、將第三十條第一款改為第三十三條,修改為:「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具體辦法按照國務院《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和本省有關規定執行。」
Ⅲ 福建省二胎准生證根據第幾條條例
現在全面放開二孩生育,不需要辦理准生證,只辦理生育登記,兩孩生育新政策正式實施後,生育二個子女的夫妻無需再申領准生證。 國家衛計委早已明確:全面實施兩孩生育新政策後,「取消二孩審批,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也就是說,一對夫妻生育二個子女的,不再發放准生證,帶上結婚證,雙方戶口本,雙方身份證到當地鄉鎮計生辦登記,領取《生育登記卡》,祝你開心好運!
Ⅳ 各地修改計生條例
各地修改計生條例
各地修改計生條例,中國生育政策的調整直至落地需要經過多個環節。先由中共中央的決定開始,再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人口和計劃生育法的修訂,正式寫入法律。各地修改計生條例。
各地修改計生條例1
目前已經有超過22個省份修改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增設育兒假成為普遍的做法,一般給予5-15天假期。
一、超22省改計生條例
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26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改《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明確取消晚婚假,女職工產假最多可達7個月,新增配偶陪產假15天。
隨著北京的新計生條例出爐,目前,全國至少已經有22修訂了本地區的計生條例。這22分別為北京、天津、山東、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北、山西、寧夏、四川、遼寧。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上述所有省份均已取消了晚婚假,大部分省份目前都執行法定的3天婚假,但是北京、上海、福建、山西、遼寧5地則在取消晚婚假的同時,調整了原有的婚假天數。
其中,北京、上海、遼寧三地均規定,除享受國家規定婚假外,增加婚假7天,婚假天數達到10天。福建的婚假天數修改為15天。山西婚假天數修改為30天,在22中最長。
新計生法中取消了相關鼓勵晚育的條款,但同時指出,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因而,政策調整後,各地產假怎麼休,也成為公眾關心的話題。
目前已修改計生條例的22中,均對產假進行了延長,延長後的產假天數在128天到7個月不等。
其中,天津、上海、浙江、廣東、湖北5地均在國家規定基本的98天生育假基礎上,增加了30天產假,將產假延長至128天。
廣西修改本地區計生條例後,產假達到了148天。
山西、山東、安徽、江西、寧夏、四川、遼寧7地的產假均增加至158天。而根據福建省新修改的計生條例,無論生育一孩還是二孩,女方都能享受158天至180天的假期。
北京方面則對女職工休產假制度做出了更靈活調整,根據新條例:除國家規定的98天產假外,女職工還可享受30天生育獎勵假;同時,女職工經所在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同意,可以再增加1至3個月的假期。也就是說,女職工產假最多可達7個月。
延長產假的同時,22也對男方休陪產假或護理假制度作出規定。其中,最少的陪產假也有7天,最長的則多達25天。
22中,天津、山東兩地新計生條例明確,將給予男方7天的護理假。上海方面規定,男方可享受配偶陪產假10天。安徽除了明確男方享受10天護理假外,還規定夫妻異地生活的,護理假為20天。
北京、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湖北、山西、遼寧8個省份,都明確給予男方陪產假或護理假15日。
在22中,廣西、寧夏兩地的陪產假時間最長,均達到25天之多,四川省其次,護理假為20天。
除了規定陪產假或護理假天數,不少計生條例中都明確強調,男性享受陪產假期間將視為正常出勤,工資福利待遇不變。
例如,四川新修訂的計生條例中規定:生育假、護理假視為出勤,工資福利待遇不變。
廣西方面也明確,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假期外,女方增加產假50日,男方享受護理假25日。休假期間的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其工作單位不得扣減。
二、新計生法哪些人可以延長產假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27日以157票贊成2票棄權,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修改的決定將於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符合法律、法規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這意味著,無論是生育第一個孩子,還是第二個孩子,均可以獲得延長生育假。
在國家提倡生育一個子女期間,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國家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獲得《光榮證》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獲得《光榮證》的夫妻,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的,按照規定獲得扶助。在國家提倡生育一個子女期間,按照規定應當享受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獎勵扶助的,繼續享受相關獎勵扶助。
育齡夫妻自主選擇計劃生育避孕節育措施,預防和減少非意願妊娠。同時,將第三十六條第三項中規定的法律責任中刪去「實施假節育手術」行為。
我們可以知道國家全面開放二胎後,修改了計生法,15省份都取消了的晚婚假,相應延長了結婚假期,另外也都延長了產假,將產假延長至128天到7個月不等,陪產假也增加至最短7天。修改後的計生法鼓勵夫妻生兩個孩子,對產婦的待遇也有了很大提高,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各地修改計生條例2
自今年8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以來,各地相繼啟動地方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改工作,密集出台鼓勵生育措施。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28日,已有20多個省份完成修法或啟動修法,其中延長產假、增設育兒假、發補貼成為高頻詞。
記者注意到,各地修改後的計劃生育條例都刪去了明顯與新的生育形勢和「三孩政策」不適應的相關規定,比如,社會撫養費的規定,違反計劃生育將被處分的規定,限制再婚夫妻生育子女個數的規定,以及計劃生育審批等方面的制約措施。
同時,各地還調整或新增了一些規定,多與生育假期有關,更加註重父親角色發揮作用,包括延長產假、生育假、陪產假,增設父母育兒假等。
設立帶薪育兒假
北京、上海父母每年各5天,重慶父母一方可休至孩子一周歲
新修改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十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國家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設立父母育兒假。」
在此輪地方計劃生育條例的修改中,各地依據上位法普遍增設了育兒假,母親與父親都可以享受。從已經通過的省份來看,子女滿三周歲前,父母每年各有10天的育兒假,成為主流。
北京、上海都明確,子女滿三周歲前,夫妻每人每年享受5個工作日的育兒假。北京進一步說明,每年夫妻雙方享受的育兒假合計不超過10個工作日。
一些地方的育兒假時間更長,黑龍江、河北、江西、四川、貴州、浙江、湖北等地規定,子女三周歲以下的夫妻,雙方每年各有10天育兒假;山西、青海、甘肅規定,子女不滿三周歲的夫妻,雙方每年分別有15天育兒假。
安徽和重慶將育兒假的年齡上限提至六周歲。安徽規定,子女六周歲以前,每年給予夫妻各10天育兒假。重慶的`安排更加靈活,可以「二選一」:在產假或者護理假期滿後,經單位批准,夫妻一方可以休育兒假至子女一周歲止,或者夫妻雙方可以在子女六周歲前每年各累計休5至10天育兒假。在過去,僅有女職工經單位批准後,可連續休假至子女一周歲。
江蘇和吉林兩省雖然也提到了設立育兒假,但並未作出強制性規定。江蘇的條例規定,推動實行父母育兒假制度,具體實施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吉林省則僅有「鼓勵條款」:支持有條件的地區或企業事業單位設立父母育兒假。
其他省份,修改後的計生條例雖然尚未通過,但一些地方已經公布了當地計生條例修正草案。其中,陝西擬規定,子女3周歲以內,父母雙方每年各有不低於30天的育兒假。海南與重慶類似,擬設置「二選一」的育兒假方式:子女3周歲以內,鼓勵用人單位每年給予父母雙方各10天育兒假,或者給予夫妻任意一方每天1個小時的育兒時間,直至子女年滿3周歲止。
育兒假已經設立,但在實際中如何執行仍然需要細則。北京、上海都明確,每年的育兒假並不是按照自然年計算,而是按照「周年」計算。舉例來說,如果孩子的出生時間是2021年12月1日,則到2022年11月30日是一個周年,在這個周年期間,雙方可以享受育兒假各5天。以此類推。
上海進一步說明,育兒假按照生育的子女數量計算天數;每年的育兒假原則上應在當年使用,可以連續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育兒假期間的工資,按照正常出勤工資發給。
延長產假、陪產假
江西力度最大,女性可休產假188天,男性陪產假30天
中國的產假制度始於20世紀50年代,最初為56天,1988年延長到90天。2012年,中國參照國際勞工組織公約的規定,將產假增加到98天。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行,新增「獎勵假」,一些地方也叫「生育假」。「98天+獎勵假」,構成了通常意義上我國女性的產假天數。
記者梳理發現,在已經完成修法的省份中,多地延長了產假,延長後的產假天數多為158天或188天。江西、安徽、重慶等還延長了男性陪產假(護理假),最長可休30天。
比如,湖北、安徽規定,女職工在享受國家規定的98天產假基礎上,延長產假60天,共158天。北京、上海、四川規定接近,在98天產假基礎上,延長生育假60天,在生育期間女職工可享受158天假期。
江西在國家規定的98天產假基礎上延長90天,青海也在98天基礎上獎勵90天生育假,兩地女職工在生育期間都可享受到188天的假期。甘肅直接規定,女職工可享受180天產假。
浙江、河北則根據生育子女的數量對產假做了區別規定。浙江提出,女方在享受國家規定產假的基礎上,生育一孩延長產假60天,總計158天;生育二孩、三孩延長產假90天,總計188天。河北規定,生育第三個子女的夫妻,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延長產假90天,即188天。
同時,一些地方還延長了男性陪產假(護理假)。從目前的整體情況看,湖北、浙江、北京的男性可享受陪產假15天;四川為20天;安徽、江西、甘肅均延長至30天。
江蘇對產假和陪產假政策進行了微調,由定量標准改為底線標准。上一版條例規定的「女方延長30天產假、男方享受15天護理假」,調整為「女方延長產假不少於30天、男方享受護理假不少於15天」。
吉林在最新版的條例中並沒有給出具體時間,僅明確「按政策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獲得延長生育假、護理假獎勵,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而在此前的條例中,吉林曾就產假和陪產假作出過明確:女職工憑生育情況證明增加產假60天,同時給予男方護理假15天。
延長婚假、增設父母陪護假
山西、甘肅婚假30天,北京獨生子女每年有10天父母陪護假
除上述措施外,一些地方結合當地實際推出了其他的鼓勵措施,涉及延長婚假、增設陪護父母假、增加育兒補貼、住房傾斜等。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行,晚婚假被取消,國家法定婚假為3天。不過從執行看,各地普遍在法定婚假的基礎上增加了天數。山西、甘肅婚假長達30天。
此輪修法後,吉林新婚夫妻可享受15天婚假,江蘇、安徽為13天,江西、河北為18天。黑龍江的婚假為15天,如果參加了婚前醫學檢查則增加10天,由此最多可享受25天婚假。山西和甘肅則繼續保留了30天的「豪華」婚假。
值得注意的是,獨生子女一代的父母已經陸續進入老年,「421」家庭結構下,一對夫妻需要照護4位老人,壓力較大。這個問題已經引起注意,在此輪修法中增設了相關規定。
比如,北京規定,獨生子女父母需要護理的,獨生子女每年獲得累計不超過10個工作日的護理假。
浙江的條例規定,獨生子女家庭父母一方年滿六十周歲的,獨生子女每年享受5天陪護父母假。
四川則提出,建立人口與計劃生育獎勵專項經費,用於獎勵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夫妻雙方均為農村居民和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員中的獨生子女父母。北京也將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的父母一次性經濟幫助金額由不少於5000元提高至不少於10000元。
此外,北京、黑龍江都提到發放補貼。黑龍江規定,對依法生育第二個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建立育兒補貼制度。北京提出,建立與子女數量相關的家庭養育補貼制度,還提出,未成年子女數量較多的家庭申請公共租賃住房的,可以納入優先配租范圍,並在戶型選擇等方面予以適當照顧。
回溯:從「二孩」到「三孩」,政策調整更加註重父親角色發揮作用
中國生育政策的調整直至落地需要經過多個環節。先由中共中央的決定開始,再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人口和計劃生育法的修訂,正式寫入法律。隨後,依據上位法,各省(區市)人大常委會對當地人口計生條例進行修訂,地方行政部門再對相關配套政策進行調整,才能最終落地。
我國上一輪生育政策調整是2016年的「全面二孩」政策,即一對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孩子,改變了我國執行了30餘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各地相應調整了當地的人口計生條例,由於不再鼓勵晚生晚育,各地普遍將原來的「晚婚假」修改為「國家規定婚假的延長」,將「晚育假」修改為「國家規定產假的延長」。
2021年5月底,中國生育政策再次迎來調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後不久,中央決定實行「三孩政策」,即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同時廢除了社會撫養費等其他制約生育的措施。
記者注意到,在兩輪生育政策調整中,逐漸強調父親角色發揮作用。2016年的政策調整中,各地普遍新增了男性的陪產假。2021年的這輪政策調整,男性陪產假天數進一步延長,同時,各地普遍新增育兒假,父親、母親都可以享受。
以浙江為例,計生條例修改後,男性陪產假維持15天不變;同時增加育兒假,子女三周歲前,雙方每年各有10天育兒假。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社會行政法規處處長路國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樣的安排主要為鼓勵父親更多地參與育兒,從而更好地照顧嬰幼兒。
在生育政策的調整過程中,政府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路國連表示,以前政府主要是以管理、調控為主,那麼今後政府的職責更多的是做好為生育、為養育、為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務,提供更多的生育支持措施。
各地修改計生條例3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過22個省份修訂人口計生條例。除廣東之外,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江西、四川、江蘇、貴州、吉林、山西、黑龍江、遼寧、湖南、湖北、陝西、安徽、海南、寧夏、青海、河南、山東等地已經公布當地的人口計生條例修正案。
鼓勵生育政策
各個省區市針對自己的情況,也做出了相關的政策調整以鼓勵生育。今年8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此後多個省區市陸續啟動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這些條例中,普遍增設或提及了「育兒假」。
「『三孩』政策效應短期來看預計不會有很大的效應,畢竟生育三孩的人群相對有限。二孩政策的累積效應經歷了過去幾年的釋放,目前累積效應在減弱,急需政策引導。」黃匡時說。
近期已通過的《安徽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草案)》(以下簡稱《條例》)中,出現了出生人口「整體呈斷崖式下降趨勢」的表述。據安徽省全員人口資料庫統計,2017年至2021年,安徽省出生人口分別為98.4萬、86.5萬、76.6萬、64.5萬、53萬(預測),年增長率為-12.1%、-11.4%、-15.8%,-17.8%,整體呈斷崖式下降趨勢。
安徽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孫中鋒認為,在女性生育意願下降、全省育齡婦女人口總量大幅減少、人口流出趨勢無明顯變化等難以改變的背景下,即使「三孩」政策開始實施,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配套生育支持政策出台,生育率低迷問題將會長期存在。
目前《條例》已正式通過,並將於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表明,一對夫妻可生育三個子女。並在原有基礎上延長婚假十天,婚假期間,享有的工資等福利待遇不變。
對符合《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給予以下獎勵:女方在享受國家規定產假基礎上,延長產假六十天;男方享受三十天護理假;在子女六周歲以前,每年給予夫妻各十天育兒假。職工在前款規定的產假、護理假、育兒假期間,享受其在職在崗的工資、獎金、福利待遇。
江蘇和吉林兩省在條例中提及了育兒假,但並沒有列出詳細的實施辦法。如江蘇省規定,「推動實行父母育兒假制度。育兒假的具體實施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吉林省則表示,「支持有條件的地區或企業事業單位設立父母育兒假。」
而陝西生育三孩的女性,甚至可得到半年的獎勵假。《陝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中稱,女職工生育三孩的,再給予半年獎勵假,其配偶增加護理假十五天。
育兒假也長達三十天。據其徵求意見稿,合法生育的父母在子女一至三周歲期間,每年給予父母雙方各不低於三十天的育兒假。職工在婚假、產假、護理假和育兒假期間按出勤對待,享受相應的工資、福利待遇。
有輿論認為,此舉可能解決不了生育率低的問題,反而會增加女性找工作的困難。有居民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表示,不敢生是因為怕失業,「生娃面臨著崗位調動,產假期間職位被頂替等風險」,長時間的產假後公司可能已經忘了自己是誰。
黃匡時表示,假期與就業確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互斥關系,但是歐美很多國家女性生育假期更長,生育假期也並沒有給這些國家的女性就業帶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北歐國家,女性勞動參與率不低。因此,需要從性別平等和家庭工作均衡的角度去協調好女性生育與就業之間的關系。
Ⅳ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福建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2022)
一、將第一條修改為:「為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優化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二、將第三條第一款修改為:「計劃生育工作應當推動優生優育,堅持男女平等,與增加婦女受教育和就業機會、增進婦女健康、提高婦女地位、建設文明幸福家庭相結合。」三、將第六條修改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把人口與計劃生育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並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逐步提高人口與計劃生育經費投入的總體水平,保障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必要的經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實行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相關經濟社會政策,應當與人口發展政策相銜接,有利於計劃生育工作。」四、增加一條,作為第七條:「衛生健康、教育、科技、文化旅遊、民政、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應當組織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引導公民樹立科學、文明的生育、養育觀念。」五、增加一條,作為第九條:「人口與計劃生育的統計應當及時、准確。省人民政府應當密切監測生育形勢和人口變動趨勢,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監測體系和人口預測預警制度。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民政、教育、統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應當與同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醫療保障部門定期相互通告有關人口與計劃生育信息,實行信息資源共享。」六、將第八條改為第十條,修改為:「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依法收養的子女和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的子女不合並計算。
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其他情形的,可以按照規定生育子女。」七、將第九條改為第十一條,修改為:「已生育三個子女的夫妻,子女死亡或殘疾的,可以等額再生育。」八、將第十三條改為第十四條,修改為:「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規定。」九、將第三章章名修改為「計劃生育服務」。十、將第十四條改為第十五條,修改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地實際,建立婚前保健、孕產期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制度,提倡婚前醫學檢查,普及優生優育、避孕節育、生殖保健科學知識,防止和減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嬰兒健康水平。」十一、將第十五條改為第十六條,修改為:「醫療衛生機構應當針對育齡人群開展優生優育知識宣傳教育,對育齡婦女開展圍孕期、孕產期保健服務,承擔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殖保健的咨詢、指導和技術服務。
規范不孕不育診治服務,依法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加強服務監管。不孕不育患者治療相關疾病的費用支付,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執行。」十二、將第十六條改為第十七條,修改為:「實行計劃生育的夫妻,可自主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節育措施,預防和減少非意願妊娠。」十三、將第十七條改為第十八條,第一款第(六)項修改為:「(六)輸卵管、輸精管吻合手術;」,第二款修改為:「前款規定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所需經費,由地方財政設立專項經費予以保障。參加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相關生育醫療費用由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規定支付;未參加上述保險或者沒有保險項目的,有工作單位的由所在單位負擔,沒有工作單位的由地方財政負擔。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規定。」十四、將第十八條改為第十九條,修改為:「接受計劃生育手術的,按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給予假期。接受手術一方需另一方照顧的,另一方所在單位可以給予五日至七日假期。
前款規定的休假期間,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待遇不變,不影響晉升。」十五、將第二十一條修改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婦幼保健機構標准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改善服務條件,規范服務標准,增強服務能力。」十六、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三條:「嚴禁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嚴禁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具體辦法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執行。」十七、將第五章改為第四章,章名修改為:「獎勵與社會保障」。
Ⅵ 福建省計劃生育管理條例
可以補辦,但第2胎就不知道要不要罰款了,可以問當地計生委咨詢,如果要罰,就是2000-3000!望採納
Ⅶ 福建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22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優化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公民實行計劃生育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第三條計劃生育工作應當推動優生優育,堅持男女平等,與增加婦女受教育和就業機會、增進婦女健康、提高婦女地位、建設文明幸福家庭相結合。
建立健全獎勵和社會保障制度,促進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第四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計劃生育工作和與計劃生育有關的人口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行政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第五條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負責本管轄區域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貫徹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依法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第六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把人口與計劃生育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並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逐步提高人口與計劃生育經費投入的總體水平,保障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必要的經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實行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相關經濟社會政策,應當與人口發展政策相銜接,有利於計劃生育工作。第七條衛生健康、教育、科技、文化旅遊、民政、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應當組織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引導公民樹立科學、文明的生育、養育觀念。第八條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及計劃生育協會等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公民應當協助人民政府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第九條人口與計劃生育的統計應當及時、准確。省人民政府應當密切監測生育形勢和人口變動趨勢,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監測體系和人口預測預警制度。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民政、教育、統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應當與同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醫療保障部門定期相互通告有關人口與計劃生育信息,實行信息資源共享。第二章生育調節第十條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依法收養的子女和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的子女不合並計算。
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其他情形的,可以按照規定生育子女。第十一條已生育三個子女的夫妻,子女死亡或殘疾的,可以等額再生育。第十二條夫妻雙方均為歸國華僑,回國定居前所生子女在境外定居的,不計入本條例所稱的生育子女數,可以按照本條例規定生育。
在我省定居的華僑配偶適用前款規定。第十三條夫妻一方為本省居民,一方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或者台灣地區居民,適用本條例規定,但夫妻雙方婚後生育的子女,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或者台灣地區居民一方婚前已有的子女,不在境內定居的,不計入本條例所稱的生育子女數,可以按照本條例規定生育。
夫妻一方為本省居民,一方為外國公民的,參照前款規定執行。第十四條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規定。第三章計劃生育服務第十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地實際,建立婚前保健、孕產期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制度,提倡婚前醫學檢查,普及優生優育、避孕節育、生殖保健科學知識,防止和減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嬰兒健康水平。第十六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針對育齡人群開展優生優育知識宣傳教育,對育齡婦女開展圍孕期、孕產期保健服務,承擔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殖保健的咨詢、指導和技術服務。
規范不孕不育診治服務,依法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加強服務監管。不孕不育患者治療相關疾病的費用支付,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七條實行計劃生育的夫妻,可自主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節育措施,預防和減少非意願妊娠。第十八條實行計劃生育的夫妻免費享受以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一)孕情檢查和接受隨訪服務;
(二)放置、取出宮內節育器、皮下埋植避孕劑及技術常規所規定的各項醫學檢查;
(三)人工終止妊娠術及技術常規所規定的各項醫學檢查;
(四)輸卵管、輸精管結扎術及技術常規所規定的各項醫學檢查;
(五)計劃生育手術並發症診治;
(六)輸卵管、輸精管吻合手術;
(七)孕前優生健康檢查。
前款規定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所需經費,由地方財政設立專項經費予以保障。參加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相關生育醫療費用由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規定支付;未參加上述保險或者沒有保險項目的,有工作單位的由所在單位負擔,沒有工作單位的由地方財政負擔。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