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食品安全管理條例
⑴ 食品安全法126條內容
【法律分析】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1、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者未按規定對采購的食品原料和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進行檢驗;
2、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未按規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規定配備或者培訓、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3、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者進貨時未查驗許可證和相關證明文件,或者未按規定建立並遵守進貨查驗記錄、出廠檢驗記錄和銷售記錄制度;
4、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
5、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經洗凈、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飲服務設施、設備未按規定定期維護、清洗、校驗;
6、食品生產經營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證明或者患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7、食品經營者未按規定要求銷售食品;
8、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未按規定向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或者未按備案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等技術要求組織生產
9、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未將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產品配方、標簽等向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10、特殊食品生產企業未按規定建立生產質量管理體系並有效運行,或者未定期提交自查報告;
11、食品生產經營者未定期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或者生產經營條件發生變化,未按規定處理;
12、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築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未按規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
13、食品生產企業、餐飲服務提供者未按規定製定、實施生產經營過程式控制制要求。
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用水,使用洗滌劑、消毒劑,或者出廠的餐具、飲具未按規定檢驗合格並隨附消毒合格證明,或者未按規定在獨立包裝上標注相關內容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依照前款規定給予處罰。
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者未按規定對生產的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處罰。
食用農產品銷售者違反本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一)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者未按規定對采購的食品原料和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進行檢驗;
(二)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未按規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規定配備或者培訓、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三)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者進貨時未查驗許可證和相關證明文件,或者未按規定建立並遵守進貨查驗記錄、出廠檢驗記錄和銷售記錄制度;
(四)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
(五)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經洗凈、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飲服務設施、設備未按規定定期維護、清洗、校驗;
(六)食品生產經營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證明或者患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七)食品經營者未按規定要求銷售食品;
(八)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未按規定向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或者未按備案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等技術要求組織生產;
(九)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未將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產品配方、標簽等向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十)特殊食品生產企業未按規定建立生產質量管理體系並有效運行,或者未定期提交自查報告;
(十一)食品生產經營者未定期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或者生產經營條件發生變化,未按規定處理;
(十二)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築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未按規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
(十三)食品生產企業、餐飲服務提供者未按規定製定、實施生產經營過程式控制制要求。
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用水,使用洗滌劑、消毒劑,或者出廠的餐具、飲具未按規定檢驗合格並隨附消毒合格證明,或者未按規定在獨立包裝上標注相關內容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依照前款規定給予處罰。
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者未按規定對生產的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處罰。
食用農產品銷售者違反本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處罰。
⑵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再取消69項行政權力事項的決定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令
(第2號)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再取消69項行政權力事項的決定》已經2017年3月20日省政府第81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7年5月6日起施行。
省長陸昊
2017年4月6日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再取消69項行政權力事項的決定
省政府第81次常務會議決定,取消69項行政權力事項。對其中1項行政法規設定事項,省政府將依照法定程序履行相關程序後再行公布。
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做好取消行政權力事項的落實和銜接工作,制定監管措施,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避免出現監管真空。
本決定自2017年5月6日起施行。
附件:取消的行政權力事項表
序號項目名稱項目類別項目依據行使主體備注1擅自從事地圖出版活動或者超越經批準的地圖出版范圍出版地圖等行為的處罰行政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編制出版管理條例》(1995年國務院令第180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實施依據已廢止2互聯網出版機構未在其網站主頁標明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批准文號的處罰行政處罰《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2002年新聞出版總署、信息產業部令第17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實施依據已廢止3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出現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對開辦機構及相關人員的處罰行政處罰《互聯網等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管理辦法》(2004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令第39號,2015年8月28日修正)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實施依據已廢止4文物拍賣企業資質年審年檢《關於印發<文物拍賣企業資質年審管理辦法>的通知》(文物博函〔2011〕2號)省文化廳實施依據已修改5對用人單位招用無資質勞動者從事技術工種工作的處罰行政處罰《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規定》(2000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6號)省人社廳實施依據已廢止6生產或者經營勞動防護用品的企業生產或者經營假冒偽劣勞動防護用品和無安全標志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處罰 行政處罰 《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2005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號)省安監局 實施依據已廢止7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資格證核發 行政許可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2009年8月27日修正)
二、《國務院關於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2005年國務院令第446號)
三、《煤礦安全培訓規定》(2012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2號)省煤管局 屬對應國務院決定取消的事項8煤礦瓦斯等級鑒定行政確認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煤礦瓦斯等級鑒定暫行辦法》(安監總煤裝〔2011〕162號)
二、《煤礦安全規程》(2016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87號) 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 每2年必須對低瓦斯礦井進行瓦斯等級和二氧化碳湧出量的鑒定工作,鑒定結果報省級煤炭行業管理部門和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上報時應當包括開採煤層最短發火期和自燃傾向性、煤塵爆炸性的鑒定結果。高瓦斯、突出礦井不再進行周期性瓦斯等級鑒定工作,但應當每年測定和計算礦井、采區、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湧出量,並報省級煤炭行業管理部門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省煤管局 省煤管局根據修改後的實施依據,停止對煤礦瓦斯等級鑒定結果審定批准工作,調整為由各市地煤炭行業管理部門和龍煤集團將轄區煤礦瓦斯等級鑒定結果匯總上報省煤管局9組織機構代碼登記行政確認一、《黑龍江省信息技術標准化監督管理辦法》(1999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令第4號)
二、《組織機構代碼管理辦法》(2008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10號)
三、《國務院批轉國家技術監督局等部門關於建立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統一代碼標識制度報告的通知》(國發
〔1989〕75號)省質監局依據《國務院關於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33號),組織機構代碼登記制度已經取消,改革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10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未按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制定的標准收費,未按規定填報檢驗案例、有關材料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行政處罰《關於印發〈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管理規定〉的通知》(國質檢鍋〔2003〕249號)省質監局實施依據已廢止11未按規定辦理及偽造、變造、冒用組織機構代碼證書等行為的處罰行政處罰《組織機構代碼管理辦法》(2008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10號)省質監局依據《國務院關於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33號),組織機構代碼登記制度已經取消,改革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12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者采購、使用不符合食品相關產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處罰行政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通過)省質監局實施依據的具體條款已廢止13對生產、銷售活動中,經營性服務中,公益活動中使用劣質生活用絮用纖維製品的違法行為的處罰行政處罰《絮用纖維製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2006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89號)省質監局實施依據已廢止14對絮用纖維製品生產者未依法進行原料進貨檢查驗收和登記的違法行為的處罰行政處罰《絮用纖維製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2006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89號)省質監局實施依據已廢止15對生產銷售絮用纖維製品標識不符合法定要求的違法行為的處罰行政處罰《絮用纖維製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2006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89號)省質監局實施依據已廢止16對偽造絮用纖維製品產地、偽造或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的違法行為的處罰行政處罰《絮用纖維製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2006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89號)省質監局實施依據已廢止17對信息技術標准化(條碼質量)的監督檢驗行政確認《黑龍江省信息技術標准化監督
⑶ 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2015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經營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活動的,應當遵守本條例。
制定有關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地方標准,公布本省食用農產品安全有關信息,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對其生產經營的食品安全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本級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從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到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將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納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將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分析本行政區域食品安全形勢,研究部署、統籌協調和指導本行政區域食品安全工作;
(二)提出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政策措施;
(三)督促落實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
(四)研究、協調、決定有關食品安全監管職責;
(五)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職責。
食品安全監督協調辦公室負責食品安全委員會日常工作。第六條食品安全監督協調辦公室承擔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組織查處食品安全事故、統一發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等工作,並承擔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職責。
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法律、法規和本條例規定的職責,分別對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農業、畜牧獸醫、林業等有關部門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負責對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實施監督管理。
交通運輸行政部門負責水上航行船舶內的餐飲服務活動監督管理工作,業務上接受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和指導。
衛生計生、商務、糧食(鹽業)、出入境檢驗檢疫、工業和信息化、環境保護、公安、住房和城鄉建設、教育、旅遊、城市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有關工作。
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職責不明確的,由省人民政府確定,並向社會公布。在省人民政府明確職責前,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臨時確定本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職責。第七條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明確機構和專門人員,做好食品安全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和宣傳教育等工作,根據本條例和省政府的有關規定協助、配合有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開展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配合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食品安全違法情況。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有計劃地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並將其納入普法、科普以及中小學校安全教育內容。
食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推進行業誠信建設,促進本行業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
消費者組織應當採用多種方式積極幫助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並開展多種形式的食品安全宣傳普及工作,倡導健康、科學的飲食方式,增強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標准和食品安全知識的公益宣傳,客觀報道食品安全狀況,加強輿論監督。第九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有權舉報,接到和受理舉報的部門應當為舉報人保密。省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獎勵辦法,並向社會公布。食品安全監督協調辦公室、衛生計生、質量監督、工商、食品葯品監督、農業、交通等食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公布本單位的電子郵箱地址、舉報電話等有效聯系方式。對舉報的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查證屬實的,及時兌現獎勵。第二章食品安全標准和食品檢驗第十條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需要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統一食品安全要求的,省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准,並報國務院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備案。食品安全地方標准編號由省標准化行政部門提供。食品安全地方標准草案應當向社會公布,公開徵求意見。食品安全地方標准應當供公眾免費查閱。
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食品行業協會、食品生產經營者可以向省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提出制定或者修訂地方標準的建議。省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認為需要制定或者修訂地方標準的,應當及時組織制定或者修訂。
企業生產的食品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或者地方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標准,並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備案,在本企業內部適用。
⑷ 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生產經營和安全管理,食品生產經營者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食品貯存和運輸,食用農產品的生產和市場銷售等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食品安全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式控制制、社會共治,建立科學、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第四條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承擔主體責任。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誠實守信,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負責,形成完善、統一、規范、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加強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從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到食品生產、經營全鏈條全過程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和部門協調聯動機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政府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將食品安全工作經費列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能力建設,保障工作需要。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分析食品安全形勢,研究制定食品安全規劃和措施,部署食品安全工作;
(二)統籌協調指導本行政區域食品安全工作,督促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職責,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
(三)督促檢查重大食品安全政策的落實;
(四)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職責。
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負責食品安全委員會日常工作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協調。第七條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食品安全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協助執法、宣傳引導等相關工作,在村(居)民委員會確定食品安全協管員或者信息員,及時向市場監督管理、衛生健康、農業農村等部門報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情況,協助有關部門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承擔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轄區監管責任制度,明確事權,劃分責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按照法律、法規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生產經營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衛生健康、農業農村、糧食、海關、工業和信息化、生態環境、公安、住房和城鄉建設、教育行政、文化和旅遊、城市管理等有關部門按照法律、法規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承擔有關食品安全工作。第九條設區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在鄉鎮或者大型食品批發市場、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旅遊景區、食品產業園區等特定區域、場所設立派出機構。
派出機構有權作出警告、五千元以下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的行政處罰。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有計劃地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並將其納入普法、科普以及中小學校安全教育內容。
食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業規范和獎懲機制,推進行業誠信建設,提高本行業食品安全水平。
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應當採用多種方式積極幫助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進行社會監督。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標准和知識的公益宣傳,弘揚誠實守信的優良風尚,依法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真實、准確、客觀地進行食品安全宣傳報道,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社會輿論環境。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建立食品安全舉報獎勵制度,設立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資金,並將其納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
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舉報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公布本部門接受舉報的單位地址、電子郵件地址和電話等有效聯系方式,接受咨詢、投訴、舉報,並為舉報人保密。對舉報的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查證屬實的,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兌現獎勵。
⑸ 食品安全法規有哪些
一、食品安全法法規有哪些
(一)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二)法規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503號)
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試行條例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
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糧食收購條例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
食鹽專營辦法
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