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媒介倫理與法規案例答題方法

媒介倫理與法規案例答題方法

發布時間: 2023-03-07 23:32:26

『壹』 論文:如何評價新聞傳播出現的媒介審判問題要求結合近年來出現的媒介審判的案例來說 媒介審判的原因意義.

「媒介審判」的原初法律涵義西方學者認為:「媒介審判」是一種不是依據法律程序對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實施的非法的道義上的裁判,也叫「報刊裁判」(trial by news paper)。它的歷史沿革是西方國家的法律審判實行大陪審團制度,陪審團由普通公民組成,如果大眾傳媒在開庭審判前就對案件或涉案的當事人做過多的報道和渲染,就會影響陪審團的公正投票,從而間接影響判決的公允。 典型的案例是:上個世紀中葉發生在美國的「謝帕德案件」。1954年6月4日美國的一個外科醫生謝帕德(SamSheppard)被指控謀殺自己的妻子的兇手。由於當時在事發現場沒有留下任何線索,使得案情無法開展。但是,民眾和媒體的合理想像認定謝帕德醫生是殺死其妻子的兇手。媒體為了炒作的需要,不斷製造新聞,以此來刺激受眾情緒,致使法院最終裁定謝帕德醫生有罪。作為無辜的受害者謝帕德醫生每年上訴,一直上訴了十二年,屢次被法院駁回。直到1965年,美國最高法院接受謝帕德醫生的請求,重新審判,被判無罪。 我國學者魏永征認為,「媒介審判」是指新聞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搶先對涉案人員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勝訴或敗訴等結論。「媒介審判」是對法院的審判權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權利的雙重侵犯。
2009年5月7日發生的「杭州飆車案」 成為網路熱點,在輿論與司法處於是非的泥潭中痛苦交鋒中,許多新聞傳播學者再次把眼光投向「媒介審判」現象。近些年來,在我國,無論是新聞傳播界還是法律界的教授或學者都對「媒介審判」現象比較關注。筆者就這方面的研究論文在中國知網對「媒介審判」關鍵字進行全年跨庫檢索,時間從1998年到2008年,採取等距抽樣的方法,時間跨度為2年,結果如圖1—1。從圖中可以看出,關於「媒介審判」現象的研究就目前而言,仍然是個熱門話題,並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由於「媒介審判」現象是個新生的事物,許多學者對此的研究僅僅以個案作為研究切入點,很少從一個宏觀角度對我國近些年來發生的「媒介審判」現象的流變進行詳細的梳理。學者魏永征曾經在他的《新聞傳播法教程》里有過這方面的梳理,不過,只是一筆帶過,略顯粗糙。本論文在充分調查文獻的基礎上,以「時間」為經度和以「媒體功能」為緯度進行立體性掃描,以期更深度地理解我國「媒介審判」現象的流變過程。

一、媒體本位功能缺失時期中的「媒介審判」現象

自新中國成立到我國改革開放以前,媒體主要作為黨的宣傳工具,其傳播方式基本上以「說教」和「灌輸」為主。過多的強調媒體的宣傳作用消弭了媒體的本位功能,即媒體以傳播信息為主。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一些政府官員和司法部門將媒體當作自己的傳聲筒,純粹將媒體看作自己管理的工具,往往給媒體行政指令,先由報紙定性和預演,然後司法介入審判的做法更是成了慣例。媒體在這樣長期的思維範式下,難免出現代替司法進行審判的現象。這種現象在我國「反右擴大化」和「文革」時期表現最為突出。當時的情形是新聞媒介已經演變為階級斗爭工具和專政工具的工具,新聞媒介可以凌駕於司法之上,直接宣布他人罪名,實行「專政」。「新聞審判」可謂登峰造極。 媒體特別是中央級媒體以社論的方式,來營造「不殺」或「不判」不足以平民憤的輿論攻勢的情況,許多案件最後的結果都依賴於中央級媒體確定的基調,案件的走向和涉案當事人的命運也多由媒體決定。

在此期間,典型的「媒介審判」案例有1955年「胡風反革命集團」冤案。「胡風反革命集團」冤案是由最初的文藝思想的批判轉化為對敵斗爭的政治運動。媒體在這次事件中,扮演了它不該扮演的角色,出現了代替司法而「先行審判」的現象。當時報紙以「關於胡風反革命集團的材料」為標題公布了胡風和他的朋友之間通信摘編,判定胡風和其他有關人員都是反革命分子,然後才是對他們實行逮捕,而對他們的正式判決則是在十年以後。 比如《人民日報》從1955年5月18日開始到7月初,每天都以半版或一版的篇幅發表「揭露」和批判文章。該報的專欄標題,先是「提高警惕,揭露胡風」,後改為「揭露和譴責胡風反革命集團的罪行」,進而改為「堅決徹底粉碎胡風反革命集團」,最後改為「堅決肅清胡風集團的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一些文章標題帶有嚴重的「審判」色彩,比如有:《這是個革命同反革命的斗爭》、《不是作家,是陰謀家》、《胡風是最陰險的階級敵人》、《胡風——反革命的灰色蛇》、《披著人皮的豺狼》、《胡風,你的主子是誰?》、《胡風是蔣介石的忠臣肖子》、《胡風是人民的死敵》、《我們決不能容忍》、《討伐胡風》、《嚴懲胡風》等。

二、傳統媒體輿論監督功能復興時期的「媒介審判」現象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媒體的本位意識開始覺醒,及時報道信息成了媒體生存的法寶。與此同時,媒體融入市場的改革也逐漸走人正規。由於我國處於在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轉型初期,我們的法制建設還不健全,有法不依、執法不力的情況大量存在,傳統媒體輿論監督的便凸現出來。1994年4月1日,中央電視台大型時事評論節目《焦點訪談》的出現,標志著傳統媒體輿論監督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峰。《焦點訪談》節目創辦之時,適逢我國「二五」普法工作正進入關鍵性的後半階段,很自然,節目關注的主要議題是涉及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當然,司法不公、司法腐敗凸現,這是廣大群眾反映最強烈的主要問題。

『貳』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考研經驗分享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考研經驗分享

『叄』 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考研經驗

本科上海某雙非一本新聞專業,21年考研報考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新聞傳播學碩士,以399分上岸山東大學。我的初試分數是399,政治72,英語一86,專業一124,專業二117。

『肆』 《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講什麼內容

《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屬於新聞傳播學和法學的交叉學科,也是大眾傳媒從業回人員必備的一答門專業知識。本課程在講授新聞傳播法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基礎上,主要講授我國法律體系中與大眾傳播活動和各類傳媒相關的法律規范,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我國現行法制中對新聞傳播活動的保障和規范的基本內容。此外,本課程也將講授新聞傳播活動中從業人員應遵守的職業規則,使學生了解新聞業者應該遵守的倫理規范,實現行業自律。
通過學習本課程,要求學生了解我國現行法中有關大眾傳播活動的主要規定,熟悉新聞傳播活動中可能遭遇的倫理問題,以及應遵守的倫理規則,並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相關理論問題和實務問題。本課程與社會現實聯系緊密,學生在學習本課程過程中除了接收課堂信息、課後預習復習教材以外,應學習關注現實,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與國家傳媒政策的調整和法制建設發展同步。

熱點內容
甘肅學院法學院 發布:2024-11-18 23:56:53 瀏覽:44
規章制度專項管理制度 發布:2024-11-18 23:46:34 瀏覽:26
吵架講的話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8 22:37:13 瀏覽:795
西安高新區法院 發布:2024-11-18 21:56:50 瀏覽:182
法學邏輯起點 發布:2024-11-18 21:46:49 瀏覽:11
最高法下發的通知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8 21:34:38 瀏覽:538
寄ems不帶回執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8 21:17:25 瀏覽:979
2016勸酒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8 21:15:59 瀏覽:907
昂承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18 20:17:30 瀏覽:292
民事訴訟法基本價值目標 發布:2024-11-18 19:42:45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