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人力資源市場管理條例

人力資源市場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3-03-08 06:23:01

㈠ 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人力資源市場活動,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就業創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和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通過人力資源市場求職、招聘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適用本條例。

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對求職、招聘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通過人力資源市場求職、招聘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應當遵循合法、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第四條國務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全國人力資源市場的統籌規劃和綜合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人力資源市場的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教育、公安、財政、商務、稅務、市場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人力資源市場的管理工作。第五條國家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標准化建設,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標准在行業引導、服務規范、市場監管等方面的作用。第六條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及其章程的規定,制定行業自律規范,推進行業誠信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對會員的人力資源服務活動進行指導、監督,依法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反映會員訴求,促進行業公平競爭。第二章人力資源市場培育第七條國家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健全人力資源開發機制,激發人力資源創新創造創業活力,促進人力資源市場繁榮發展。第八條國家建立政府宏觀調控、市場公平競爭、單位自主用人、個人自主擇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誠信服務的人力資源流動配置機制,促進人力資源自由有序流動。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運用區域、產業、土地等政策,推進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發展專業性、行業性人力資源市場,鼓勵並規范高端人力資源服務等業態發展,提高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水平。

國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覆蓋城鄉和各行業的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系統,完善市場信息發布制度,為求職、招聘提供服務。第十一條國家引導和促進人力資源在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之間以及不同地區之間合理流動。任何地方和單位不得違反國家規定在戶籍、地域、身份等方面設置限制人力資源流動的條件。第十二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第十三條國家鼓勵開展平等、互利的人力資源國際合作與交流,充分開發利用國際國內人力資源。第三章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第十四條本條例所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包括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

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

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是指依法設立的從事人力資源服務經營活動的機構。第十五條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下列服務,不得收費:

(一)人力資源供求、市場工資指導價位、職業培訓等信息發布;

(二)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和創業開業指導;

(三)就業創業和人才政策法規咨詢;

(四)對就業困難人員實施就業援助;

(五)辦理就業登記、失業登記等事務;

(六)辦理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畢業生接收手續;

(七)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

(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服務。第十六條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加強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公共人力資源服務經費納入政府預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公共人力資源服務經費管理。第十七條國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公益性人力資源服務。第十八條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職業中介活動的,應當依法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行政許可,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人力資源供求信息的收集和發布、就業和創業指導、人力資源管理咨詢、人力資源測評、人力資源培訓、承接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等人力資源服務業務的,應當自開展業務之日起15日內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勞務派遣業務的,執行國家有關勞務派遣的規定。

㈡ 重慶市人力資源市場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人力資源市場活動,培育和發展人力資源市場,推動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就業創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通過人力資源市場求職、招聘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以及對人力資源市場的培育和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對求職、招聘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本條例所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包括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

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是指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設立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是指依法設立的從事人力資源服務經營活動的機構。第四條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應當符合本市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規范有序的原則。

人力資源市場活動應當遵循合法、公平、誠信的原則。

人力資源市場的監督管理,應當遵循依法、公正、效能的原則。第五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將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健全人力資源開發機制,加強大數據、智能化技術在人力資源市場的應用,激發人力資源創新創造創業活力,促進人力資源市場繁榮發展。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做好人力資源市場培育、服務和監督管理等基礎性工作。第六條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全市人力資源市場的統籌規劃和綜合管理工作。

區縣(自治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人力資源市場的管理工作。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發展改革、教育、公安、財政、商務、稅務、市場監督管理、數據資源管理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人力資源市場的相關管理和服務工作。第七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標准化建設,建立健全人力資源服務標準的推行、宣傳以及實施情況的評估工作體系,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標准在行業引導、服務規范、機構自律、市場監管等方面的規范引領作用。

市、區縣(自治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人力資源服務標準的推廣應用。第八條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及其章程的規定,制定行業自律規范,推進行業誠信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對會員的人力資源服務活動進行指導、監督,依法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反映會員訴求,促進行業公平競爭。

市、區縣(自治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行業協會的指導和監督。第二章人力資源市場培育第九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建立政府宏觀調控、市場公平競爭、單位自主用人、個人自主擇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誠信服務的人力資源流動配置機制,促進人力資源自由有序流動。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引導和促進人力資源在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之間以及不同地區之間合理流動,鼓勵和支持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

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違反國家規定在戶籍、地域、身份等方面設置限制人力資源流動的條件。

人力資源流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關於服務期、從業限制、保密等方面的規定。第十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綜合運用產業、土地、財政、金融、稅收、就業創業、社會保障等政策,推進人力資源市場建設,鼓勵設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發展資金,扶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展,提高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水平。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第十一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建立政府購買人力資源服務目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公益性人力資源服務。

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免費職業介紹、就業見習等公益性人力資源服務的,可以按照國家和市級有關規定申請相關財政補貼。第十二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覆蓋城鄉和各行業的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系統,完善市場信息發布制度,實現政府有關部門、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的信息共享。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建立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系統相關標准,組織區縣(自治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做好人力資源信息網上採集、歸類、分析和發布工作,為求職、招聘等提供服務,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和合理配置。

㈢ 貴州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規范人力資源市場活動,維護勞動者、用人單位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人力資源市場,是指人力資源供給方與需求方遵循市場規律,通過市場服務,實現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的活動及場所。
本條例所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是指為人力資源供給方和需求方提供就業擇業、人力資源開發配置以及相關服務的組織。第三條本省行政區域內通過人力資源市場進行的求職招聘、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的相關服務以及人力資源市場監督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第四條人力資源市場活動應當遵循公開、平等、自願、誠信的原則。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統籌規劃,採取措施培育、發展人力資源市場,建立規范、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人力資源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
工商、財政、價格、稅務、商務、公安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人力資源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第二章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大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的投入,推進人力資源市場的信息化、專業化、產業化建設,引導人力資源服務行業規范發展。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統一規劃、標准和規范,建立完善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網路及相關設施,完善人力資源供求信息統計和發布制度。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積極推進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標准化工作,建立健全人力資源服務標准化體系,逐步擴大服務標准覆蓋范圍。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建立人力資源市場應急管理制度,制定人力資源市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預防和減少危害,確保人力資源市場的安全。第三章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第十一條設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規范的名稱、明確的業務范圍、章程和管理制度;
(二)有與申請業務相適應的固定場所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必備的設施;
(三)有與組織形式、經營規模、業務范圍相適應的開辦資金;
(四)有3名以上具備國家承認的大專以上學歷、通過人力資源服務從業培訓的專職工作人員;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十二條設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設立機構及其業務范圍的申請;
(二)章程和管理制度草案;
(三)場所使用權證明;
(四)開辦資金證明;
(五)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六)具備相應資格條件的專職工作人員的證明。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20日內作出決定。對符合條件的,予以批准並頒發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對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批準的書面決定並說明理由。
經許可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依法辦理相關登記手續。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承擔公益性就業服務項目,並按照規定給予補貼。第十四條境外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擬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人力資源服務活動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十五條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可以開展下列業務:
(一)人力資源供求信息收集、整理、儲存、發布和咨詢;
(二)職業介紹,職業指導;
(三)受用人單位委託,代辦人員招聘;
(四)人員求職及能力提升培訓、人才測評和人才價值評估;
(五)舉辦招聘洽談會;
(六)受用人單位委託,提供人力資源管理服務;
(七)人力資源信息網路服務;
(八)人事代理;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業務。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第十六條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舉辦招聘洽談會,應當在招聘洽談會舉辦前10日,向招聘洽談會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備案。按照規定應當向公安機關辦理安全許可手續的,應當向所在地公安機關辦理。
招聘洽談會經備案後,舉辦機構不得擅自變更舉辦時間、地點、規模;確需變更的,變更後應當重新備案,並及時予以公布。

㈣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市場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培育和發展人力資源市場,規范人力資源市場活動,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就業創業,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通過人力資源市場求職、招聘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以及對人力資源市場的培育、服務、規范和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人力資源市場,是指人力資源的供給方與需求方通過市場機制實現人力資源流動和配置,以及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供需雙方提供相關服務的市場。
本條例所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包括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是指依法設立的從事人力資源服務經營活動的機構。第四條人力資源市場活動應當遵循合法、公平、自願、誠信的原則。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統籌協調和政策引導,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加強大數據、智能化等技術在人力資源市場的應用,推動人力資源與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協同發展,提升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水平。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協助做好人力資源市場相關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人力資源市場的培育、服務、規范和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教育、科技、公安、財政、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商務、退役軍人事務、市場監督管理、統計、地方金融監督管理、鄉村振興、大數據、行政審批等部門以及稅務機關,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人力資源市場相關工作。
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以及有關社會組織依照法律和章程規定組織開展公益性就業服務,協助做好人力資源市場相關工作。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的指導和監督。
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應當發揮聯系政府、服務企業、促進行業自律功能,依法制定行業自律規范,推動行業誠信建設,指導、監督會員的人力資源服務活動,推進行業交流和合作,依法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反映會員訴求,促進行業公平競爭,引導行業有序發展。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在促進就業創業和人才流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或者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人力資源市場培育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綜合運用區域、產業、土地、教育、財政、稅收、金融、就業創業、社會保障等政策,推進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培育和發展專業性、行業性、多層次、多元化的人力資源市場和重要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集聚區,支持並規范高端人力資源服務等業態發展。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規定統籌使用就業補助資金、人才發展資金、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等資金,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
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通過上市(掛牌)、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等方式進入資本市場融資。
鼓勵和引導各類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本進入人力資源服務領域,參與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第十一條鼓勵和支持建設符合市場需求、功能完善、特色鮮明、創新發展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發揮集聚產業、拓展服務、孵化企業、培育市場的功能。
自治區、設區的市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全產業鏈引導和培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可以通過租金減免、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吸引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認定為國家級、自治區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按照相關規定給予政策支持。第十二條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加強服務理論、商業模式、服務技術等方面的探索和應用,推進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的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和產品創新。
鼓勵並規范高級人才尋訪、人力資源測評、管理咨詢、人力資源軟體應用服務、人才數據分析運用等新業態發展,提高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水平。
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網路平台建設,通過靈活多樣的線上服務模式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提供求職、招聘等人力資源服務。

㈤ 廣東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人力資源市場活動,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就業創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通過人力資源市場求職、招聘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人力資源市場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關規劃,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人力資源市場的管理工作。

發展改革、教育、公安、財政、商務、稅務、市場監督管理、網信、退役軍人事務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人力資源市場管理工作。第四條省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標准化建設,根據需要推動制定人力資源服務地方標准。

人力資源服務地方標准,由省、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制定發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標準的推廣與應用。第五條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應當接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及其章程的規定製定行業自律規范,對會員的人力資源服務活動進行指導、監督,依法維護會員合法權益,促進行業公平競爭。第二章人力資源市場培育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和落實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區域、產業、土地、教育、財政、科技等政策,推進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發展專業性、行業性人力資源市場,支持並規范高端人力資源服務等業態發展,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平台建設,推進建設創新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國家級、省級、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引導資本、技術、人力資源等要素集聚,打造人力資源服務全產業鏈。

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設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基金,鼓勵社會資金投資人力資源服務前沿領域和創新業態。

被認定為國家級和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依照有關規定享受政府補貼和政策支持。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培育,通過打造人力資源服務骨幹企業、發展中小微企業,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集群,增加人力資源服務供給。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被列入本地區服務業重點企業名錄和高新技術企業名錄的,依法享受相關優惠政策。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應當推進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的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產品創新,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新知識在人力資源服務中的運用;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創新人力資源服務產品,發展人才尋訪、人才資源測評、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管理咨詢、人力資源信息軟體服務、人力資源薪酬績效管理等新興業態。

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用人單位、高校、科研院所等各類組織及個人開發人力資源服務軟體、數據模型等產品,加強對人力資源服務產品知識產權的保護。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應當建立人力資源服務業領軍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將人力資源服務業高層次人才納入人才引進計劃,組織開展集中培訓,提高人力資源服務業從業人員專業化、職業化水平。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公共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人力資源服務網路,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向農村延伸,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均等、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招才引智、就業援助等公益性人力資源服務。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人力資源流動、配置、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支持各類人才向優先發展的行業、欠發達地區以及基層一線流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完善相關扶持政策,健全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加強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用人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或者急需緊缺人才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或者資助。

㈥ 安徽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人力資源市場活動,培育、發展人力資源市場,推動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就業創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國務院《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人力資源市場的培育、服務、規范和監督管理等活動。第三條人力資源市場活動應當遵循合法、公平、誠信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培育和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人力資源創新創造創業活力,促進人力資源市場高質量發展。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協助做好有關人力資源服務的基礎性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人力資源市場的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教育、公安、財政、商務、退役軍人事務、稅務、市場監督管理、數據資源管理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人力資源市場的管理工作。

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以及有關社會組織依照法律和章程規定組織開展公益性就業服務,協助做好人力資源市場有關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標准化工作,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標準的推廣應用,提升人力資源服務質量和效率。第七條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及其章程的規定,制定行業自律規范,推進行業誠信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對會員的人力資源服務活動進行指導、監督,依法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反映會員訴求,促進行業公平競爭。第二章人力資源市場培育與發展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資源稟賦、產業特徵、區位優勢、發展水平等基礎條件,圍繞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和中部崛起戰略,按照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改革開放新高地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的要求,制定區域、產業、土地等扶持政策,培育、發展多層次、多元化的人力資源市場和重要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集聚區,鼓勵、規范高端人力資源服務等業態發展,推動人力資源服務專業化、信息化、產業化、國際化。第九條支持通過兼並、收購、重組、聯盟等方式,培育有核心產品、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鼓勵發展有特色和潛力的中小型專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培育具有競爭力的省級、市級人力資源服務集團。

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申請注冊服務商標,開展自主品牌建設。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參選服務業重點企業名錄和高新技術企業名錄。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業人才培養,依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業(技工)院校、培訓機構、企業等建立人力資源服務培訓基地和實訓基地,開展從業人員以及高層次人才研修培訓、學術交流。第十一條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符合市場需求、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發揮園區集聚產業、拓展服務、孵化企業、培育市場的功能。

支持國家級和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發揮其示範引領作用。第十二條支持人力資源服務與本地區主導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融合,與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重點項目相結合。

鼓勵、支持高級人才尋訪、人力資源測評、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等新業態發展。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建立柔性引才機制,完善多樣化引才方式,引進各類人才創新創業。

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類人才庫,為用人單位推薦急需緊缺人才。鼓勵用人單位通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引進急需緊缺人才。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重點產業、重點行業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引導或者委託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人才引進工作。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引進人才績效突出的,根據引進人才的層次、數量規模給予獎勵。第十四條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有序承接政府轉移的人才引進、人才流動、人才服務等項目,並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補貼。第十五條引導、促進人力資源在機關、企業、事業單位、

社會組織之間以及不同地區之間合理有序流動。

鼓勵、支持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熱點內容
檢察院和法院領導班子成員 發布:2025-01-13 09:25:05 瀏覽:281
七五普法老年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13 08:34:39 瀏覽:19
2018年學生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3 07:48:00 瀏覽:200
勞動法在私企 發布:2025-01-13 07:41:46 瀏覽:9
什麼道德問題 發布:2025-01-13 07:29:46 瀏覽:392
法律碩士非法學兩年制 發布:2025-01-13 07:26:04 瀏覽:290
律師楊軍 發布:2025-01-13 07:16:54 瀏覽:149
法治實殘 發布:2025-01-13 07:15:18 瀏覽:311
民法素材 發布:2025-01-13 06:38:02 瀏覽:162
羅馬法對民法的影響 發布:2025-01-13 06:25:34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