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全球稅收法規庫

全球稅收法規庫

發布時間: 2023-03-15 18:12:26

❶ 稅收規章和稅收行政法規各有哪些

稅收行政法來規是指源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種調整稅收關系的規范性文件。其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它是目前我國最主要的稅法法源。我國稅收實體法除個人和外資所得稅制定為法律外,均為稅收行政法規,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等均屬行政法規。
稅收規章是有權的國家稅收行政管理機關為執行稅收法律和法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是稅法的具體化,其作用在於使稅法具有可操作性。稅收規章的法律效力低於稅收法律和法規,但也是廣義上稅法的組成部分。在我國,有權制定稅收規章的部門包括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及地方政府。

❷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法規庫是最新法律嗎

http://www.gov.cn/flfg/index.htm,這個網址是中國政府網的專法律法規,屬全是最新的

❸ 中國全球征稅政策

全球征稅是指只要是某國公民,那麼在其他任何國家的收入都需要向母國納稅。這一政策是為了讓國庫更加充足。避稅的話可以將資產轉移到不用全球征稅國籍的父母子女名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一條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拆掘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旅凱核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孫慶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政府公開網上面有一個法規庫,我找不到,具體是在什麼地方,連接地址是什麼

國家稅來務總局的法規庫通過國家稅務自總局的官網可以查找,連接:國家稅務總局-稅收法規庫

查找稅收法規庫的方法如下:

1、打開網路首頁,在網路裡面輸入國家稅務總局,點擊網路一下:

❺ 在哪可以看到最新的稅法

國家稅務總局網

❻ 稅法有哪些

問題一:中國有哪些稅法 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3、耿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其餘的就是各個稅種的暫行條例了:如流轉稅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等等
財產稅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
行條例等等

問題二:稅法包括哪些? 現在的稅收分類及稅種。按現在大的分類,主要是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行為稅和其他:
1、流轉稅: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車輛購置稅等;
2、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
3、資源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等;
4、財產稅: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等;
5、行為稅:印花稅、車船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
6、其他稅:農林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契稅等

問題三:什麼是稅法? 稅法的概念
一、稅法的定義
稅法是國家制定的用以調整國家與納稅人之間在征納稅方面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國家及納稅人依法征稅、依法納稅的行為准則,其目的是保障國家利益和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稅收秩序,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
稅法與稅收密不可分,稅法是稅收的法律表現形式,稅收則是稅法所確定的具體內容。因此,了解稅收的本質與特徵是非常必要的。稅收實質是國家為了行使其職能,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它的特徵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強制性。主要是指國家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法規等形式對徵收捐稅加以規定,並依照法律強制征稅。
二是無償性。主要指國家征稅後,稅款即成為財政收入,不再歸還納稅人,也不支付任何報酬。
三是固定性。主要指在征稅之前,以法的形式預先規定了課稅對象、課稅額度和課稅方法等。
因此,稅法就是國家憑借其權力,利用稅收工具的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的特徵參與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稅收法律關系
國家征稅與納稅人納稅形式上表現 為利益分配的關系,但經過法律明確其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後,這種關系實質上已上升為一種特定的法律關系。了解稅收法律關系,對於正確理解國家稅法的本質,嚴格依法納稅、依法征稅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 稅收法律關系的構成
稅收法律關系在總體上與其他法律關系一樣,都是由權利主體、客體和法律關系內容三方面構成的,但在三方面的內涵上,稅收法律關系則具有特殊性。
權利主體
即稅收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在我國稅收法律關系中,權利主體一方是代表國家行使征稅職責的國家稅務機關,包括國家各級稅務機關、海關和財政機關;另一方是履行納稅義務的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在華的外國企業、組織、外籍人、無國籍人,以及在華雖然沒有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外國企業或組織。這種對稅收法律關系中權利主體另一方的確定,在我國採取的是屬地兼屬人的原則。
在稅收法律關系中權利主體雙方法律地位平等,只是因為主體雙方是行政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不對等,因此,與一般民事法律關系中主體雙方權利與義務平等是不一樣的。這是稅收法律的一個重要特徵。
權利客體
即稅收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也就是征稅對象。例如,所得稅法律關系客體就是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財產稅法律關系的客體即是財產,流轉稅法律關系客體就是貨物銷售收入或勞務收入。稅收法律關系客體也是國家利用稅收杠桿調整和控制的目標,國家在一定時期根據客觀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通過擴大或縮小征稅范圍調整征稅對象,以達到限制或鼓勵國民經濟中某些產業、行業發展的目的。
稅收法律關系的內容
稅收法律關系的內容就是權利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應承擔的義務,這是稅收法律關系中最實質的東西,也是稅法的靈魂。它規定權利主體可以有什麼行為,不可以有什麼行為,若違反了這些規定,須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國家稅務主管機關的權利主要表現在依法進行征稅、進行稅務檢查及對違章者進行處罰;其義務主要是向納稅人宣傳、咨詢、輔導稅法,及時把徵收的稅款解繳國庫,依法受理納稅人對稅收爭議申訴等。

問題四:稅法是指什麼 稅法是當今世界各國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調整稅收征管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稅法是稅收的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
稅法是國家制定的用以調整國家與納稅人之間在征納稅方面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的 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國家及納稅人依法征稅、依法納稅的行為准則,其目的是保障 國家利益和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稅收秩序,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
稅法與稅收密不可分,稅法是稅收的法律表現形式,稅收則是稅法所確定的具體 內容。因此,了解稅收的本質與特徵是非常必要的。稅收實質是國家為了行使其職能 ,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它的特徵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強制性。主要是指國家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法規等形式對徵收捐 稅加以規定,並依照法律強制征稅。
二是無償性。主要指國家征稅後,稅款即成為財政收入,不再歸還納稅人,也不 支付任何報酬。
三是固定性。主要指在征稅之前,以法的形式預先規定了課稅對象、課稅額度和 課稅方法等。
因此,稅法就是國家憑借其權力,利用稅收工具的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的特 征參與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稅法是國家理發機關頒布的征稅人與納稅人應當遵循的稅收法律規范的總稱。稅法是國家向納稅人征稅和納稅人向國家納稅的法律規范,納稅人和征稅人都必須遵守,違法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是稅收強制性的具體表現。從原則上說,任何稅收都要經過立法機關批准以後才能公布施行。有些稅法屬於試行階段,也可以以法規的形式發布施行,這種法規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稅法的基本要素包括:稅種、征稅對象、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稅目、稅率、計稅依據、稅收加征、減稅、免稅、起征點、免徵額、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期限、納稅地點和稅收法律責任等。
根據我國立法法的有關規定,目前有權制定稅法或者稅收政策的國家機關主要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等。
一、稅收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或者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二、有關稅收的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等。
三、有關稅收的部門規章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等部門制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理實施細則》、《稅務行政復議規則(試行)》。其中,有些重要規章要經過國務院批准以後發布,如《外國公司船舶運輸收入征稅辦法》。
此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某些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與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按照規定製定某些地方性的稅收法規。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某些較大的市的人民 *** ,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稅收規章。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實行獨立的稅收制度,中央 *** 不在這兩個特別行政區征稅。

問題五:稅法有哪些分類標准? 從法學的角度,稅法可以作如下分類:
(一)按稅法內容分類
按照稅法內容的不同,可以將稅法分為稅收實體法、稅收程序法、稅收處罰法和稅務行政法。
稅收實體法是規定稅收法律關系主體的實體權利、義務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主要內容包括納稅主體、征稅客體、計稅依據、稅目、稅率、減稅免稅等,是國家向納稅人行使征稅權和納稅人負擔納稅義務的要件,只有具備這些要件時,納稅人才負有納稅義務,國家才能向納稅人征稅。稅收實體法直接影響到國家與納稅人之間權利義務的分配,是稅法的核心部分,沒有稅收實體法,稅法體系就不能成立。
稅收程序法是稅收實體法的對稱。指以國家稅收活動中所發生的程序關系為調整對象的稅法,是規定國家征稅權行使程序和納稅人納稅義務履行程序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內容主要包括稅收確定程序、稅收徵收程序、稅收檢查程序和稅務爭議的解決程序。稅收程序法是指如何具體實施稅法的規定,是稅法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即屬於稅收程序法。也有將稅務爭議的解決程序獨立出來,稱之為稅收爭訟法,與稅收實體法、稅收程序法等並列的分類方法。
稅收處罰法是對稅收活動中違法犯罪行為進行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我國稅收處罰法由四部分構成:一是刑法中對偷稅、抗稅、騙稅等稅收犯罪行為的刑事罰則;二是最高司法機關對稅收犯罪作出的司法解釋和規定;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法律責任」一章對稅收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規定;四是有關單行稅法和其他法規中有關稅收違法處罰的規定。
稅務行政法是規定國家稅務行政組織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總稱。其內容一般包括各種不同的稅務機關的職責范圍、人員編制、經費來源、各級各類稅務機關設立、變更和撤銷的程序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等。從一定意義上講,稅務行政法也是稅務行政組織法。多數國家並沒有設立專門的稅務行政法,而是在基本稅法中確立稅務機關的基本組織原則或規則,然後以法規或規章的形式確立稅務機構的組織辦法。
(二)按稅法效力分類
按照稅法效力的不同,可以將簡潔分為稅收法律、法規、規章。
稅收法律是指享有國家立法權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規范性稅收文件。我國稅收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而高於稅收法規、規章,我國現行稅法體系中,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屬於稅收法律。
稅收法規是指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地方立法機關根據其職權或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授權,依據憲法和稅收法律,通過一事實上法律程序制定的規范性稅收文件。我國目前稅法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即是稅收法規,由國務院制定的稅收行政法規和由地方立法機關制定的地方稅收法規兩部分構成,其具體形式主要是「條例」或「暫行條例」。稅收法規的效力低於憲法、稅收法律高於稅收規章。
稅收規章是指國家稅收管理職能部門、地方 *** 根據其職權和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授權,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的規范性稅收文件。在我國,具體是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以及地方 *** 在其許可權內制定的有關稅收的「辦法」、「規則」、「規定」。如《稅務行政復議規則》、《稅務代理試行辦法》等。稅收規章可以增強稅法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是簡潔體系的必要組成部分,但其法律效力較低。一般情況下,稅收規章不作為稅收司法的直接依據,而只具有參考性的效力。
(三)按稅法地位分類
按照具體稅法在稅法體系中的法律地位不同,可以將其分為稅收通則法和稅收單行法。 ......>>

問題六:稅收法律有哪些?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有關規范性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條規定,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稅收法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 *** 范圍內普遍適用,具有僅次於憲法的法律效力。目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稅收實體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以下簡稱《車船稅法》);稅收程序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出的規范性決議、決定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其制定的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比如,1993年1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的《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有關規范性文件
我國現行稅法絕大部分都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稅收的基本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條規定,稅收基本制度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比如,現行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車輛購置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契稅、資源稅、船舶噸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煙葉稅、關稅等諸多稅種,都是國務院制定的稅收條例。
二是法律實施條例或實施細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車船稅法》、《稅收征管法》,由國務院制定相應的實施條例或實施細則。
三是稅收的非基本制度。國務院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通知、決定等。比如200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37號)中有關房地產交易營業稅政策的規定。
四是對稅收行政法規具體規定所做的解釋。比如2004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第五條解釋的復函》(國辦函〔2004〕23號)。
五是國務院所屬部門發布的,經國務院批準的規范性文件,視同國務院文件。比如2006年3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經國務院批准發布的《關於調整和完善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33號)。

問題七: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哪些稅法 稅法有廣義和狹義的,廣義的稅法是指所有的稅收法律法規,包括法律、行政法律、地方性法規以及規范性文件,都是稅法。狹義稅法僅僅是稅收法律,目前稅收法律只有徵管法、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和車船稅法四部,其他都是經授權制定的,嚴格意義上不是稅收法律。

問題八:我國現行稅法體系有哪些 我國現行稅收法律體系是在原有稅制的基礎上,經過1994年工商稅制改革逐漸完善形成的。現共有23個稅種,按其性質和作用大致分為七類:
流轉稅類
包括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主要在生產、流通或者服務業中發揮調節作用。
資源稅類
包括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主要是對因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差異而形成的級差收入發揮調節作用。
所得稅類
包括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主要是在國民收入形成後,對生產經營者的利潤和個人的純收入發揮調節作用。
特定目的稅類
包括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筵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增值稅、耕地佔用稅,主要是為了達到特定目的,對特定對象和特定行為發揮調節作用。
財產和行為稅類
包括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車船使用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印花稅、屠宰稅、契稅,主要是對某些財產和行為發揮調節作用。
農業稅類
包括農業稅、牧業稅,主要是對取得農業或者牧業收入的企業、單位和個人徵收。
關稅
主要對進出我國國境的貨物、物品徵收。 上述稅種中的關稅由海關負責徵收管理,其他稅種由稅務機關負責徵收管理。農業稅、牧業稅、耕地佔用稅和契稅,1996年以前一直由財政機關負責徵收管理,1996年以後改由稅務機關徵收管理。
上述23種稅,除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以國家法律的形式發布實施外,其他各稅種都是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立法,由國務院以暫行條例的形式發布實施的。這23個稅收法律、法規組成了我國的稅收實體法體系。
除稅收實體法外,我國對稅收徵收管理適用的法律制度,是按照稅收管理機關的不同而分別規定的:
由稅務機關負責徵收的稅種的徵收管理,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實施的《稅收徵收管理法》執行; 由海關機關負責徵收的稅種的徵收管理,按照《海關法》及《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有關規定執行。
上述稅收實體法和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構成了我國現行稅法體系。

問題九:稅法有哪些基本要素 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和稅率是構成稅法的三個最基本的要素。 稅法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納稅主體,又稱納稅人或納稅義務人。
2.征稅對象,又稱征稅客體。這是指稅法規定對什麼征稅。
3.稅率。稅率是應納稅額與課稅對象之間的數量關系或比例,是計算稅額的尺度。
4.納稅環節。納稅環節是指商品在整個流轉過程中按照稅法規定應當繳納稅款的階段。
5.納稅期限。納稅期限是稅法規定的納稅主體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具體時間。
6.納稅地點。納稅地點是指繳納稅款的場所。
7.稅收優惠。稅收優惠是指稅法對某些特定的納稅人或征稅對象給予的一種免除規定,它包括減免稅、稅收抵免等多種形式。
8.稅務爭議。稅務爭議是指稅務機關與稅務管理相對人之間因確認或實施稅收法律關系而產生的糾紛。
9.稅收法律責任。稅收法律責任是稅收法律關系的主體因違反稅法所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

❼ 國家稅務總局「互聯網 稅務」行動計劃包括哪些板塊

重點推進「互聯網+稅務」5大板塊、20項行動
(一)社會協作
1.互聯網+眾包互助
以稅務機關主導,納稅人自我管理、志願互助的理念,引入互聯網眾包協作模式,建立交流平台,調動納稅人積極性,鼓勵納稅人相互解答涉稅問題,將納稅人發展為「大眾導稅員」。充分發揮第三方公共社交平台作用,利用即時通訊工具用戶基數大、使用快捷等特點,設立特定用戶群,稅務人員管理,納稅人相互交流,形成良好的辦稅咨詢互助機制。
2.互聯網+創意空間
通過網站、主流社交工具等途徑,建立面向納稅人、稅務人、社會公眾的創意空間,徵集運用互聯網改進稅收工作的創新項目和創意點子,博採眾長,營造開放包容的環境。借勢用戶創新、大眾創新、開放創新的大潮,激發市場主體和社會各界參與「互聯網+稅務」的熱情,降低創新成果轉化門檻,形成協作共創的良好生態。
3.互聯網+應用廣場
稅務總局建設納稅人軟體應用廣場,開辟官方軟體發布渠道,供納稅人免費下載使用。建立統一審核和發布制度,兼容並蓄,為各級稅務機關和社會力量開發的納稅人軟體提供發布途徑和展示平台。促進各地區應用軟體資源共享,減少重復開發建設,提升互聯網稅務應用整體水平。
開發便民辦稅工具箱,統一納稅人辦稅登錄入口,通過網上辦稅導航工具,為納稅人提供統一、准確、清晰的辦稅指引。開發和推廣報表生成、在線申報、稅款計算等辦稅工具,與稅收政策調整同步升級和發布。開發移動離境退稅輔助工具,為境外遊客辦理離境退稅提供便捷指引。
(二)辦稅服務
4.互聯網+在線受理
適應推進「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需要,實現納稅人通過互聯網對自身基礎信息的查詢、更新和管理,網上辦理臨時稅務登記和扣繳義務人登記,開放稅務登記信息網上查驗。為納稅人提供認定、優惠辦理等事項的網上申請、資料提交、辦理進度查詢等服務,實現在線辦結,對備案類優惠事項,以多種形式提供簡潔便利的網上備案。
在滿足安全技術規范和納稅人涉稅信息保密的前提下,將涉稅查詢業務向移動終端應用、第三方平台上延伸。通過及時便捷的涉稅查詢,讓納稅人感受到辦稅業務有跡可循、有處可查,隨時隨地掌握辦稅進度,提高稅收工作透明度。
5.互聯網+申報繳稅
為納稅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網上申報納稅平台,實現申報納稅網上辦理全覆蓋和資料網上採集全覆蓋。拓展多種申報方式,實現納稅人多元化申報。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將操作簡便、流程簡潔的申報功能拓展到移動互聯網實現。通過互聯網推送方式,在稅款徵收和稽查執行環節,向未在規定時限內繳納稅款或查補稅款的納稅人進行催報催繳。
拓展互聯網稅款繳納渠道,支持銀行轉賬、POS機、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第三方支付等多種稅款繳納方式,保障納稅人支付環境安全。藉助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第三方信息,探索自然人實名認證、在線開戶,逐步通過互聯網實現面向自然人的個人所得稅、車船稅申報納稅等業務。
6.互聯網+便捷退稅
適應新業態,以互聯網理念改造退稅流程,打通外部申請與內部審批流程的銜接,實現退稅業務辦理電子化、網上一站式辦結。優化出口退稅和一般退稅流程,提供網上申請、單證審核和業務辦理進度的跟蹤。
7.互聯網+自助申領
依託互聯網平台,創新發票領購形式,提供發票網上申領服務,實現發票自動驗舊,引入現代物流服務配送紙質發票,打造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發票服務新體系。
優化納稅人稅收證明辦理,提供完稅證明、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等各類稅收證明的網上辦理,支持通過互聯網平台和自助辦稅終端開具列印,實現稅收證明的在線真偽查驗。
(三)發票服務
8.互聯網+移動開票
利用移動互聯網高效便捷優勢,推進隨時隨地開具發票。以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版為基礎,深化數字證書與移動技術的融合,實現納稅人利用手機等掌上設備開具增值稅發票,開創移動互聯網開票新時代,服務大眾創新、萬眾創業。
9.互聯網+電子發票
適應現代信息社會和稅收現代化建設需要,以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版為基礎,利用數字證書、二維碼等技術,制定統一的電子發票數據文件規范,保障電子發票的安全性。吸收社會力量提供電子發票列印、查詢等服務,推動電子發票在電子商務及各領域的廣泛使用,提高社會信息化應用水平。探索推進發票無紙化試點,降低發票使用和管理成本,逐步實現紙質發票到電子發票的變革。
10.互聯網+發票查驗
建立全國統一的發票查驗雲平台,全面實現全國發票一站式雲查驗服務。提供網頁、移動應用、微信、簡訊等多渠道查驗服務,讓社會公眾和廣大納稅人隨時、隨地、隨需查驗發票,提升社會公眾對發票的認知度和信任度,遏制虛假發票,維護正常的稅收秩序和社會經濟運行秩序。
11.互聯網+發票搖獎
重構有獎發票,將有獎發票「搬」上互聯網,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與社會力量合作,支持傳統金融賬戶和微信錢包、支付寶錢包等新興互聯網金融賬戶,改變有獎發票手工操作的不便。通過移動終端「掃一掃」等方式,提供發票即時搖獎,即時兌獎,獎金即時轉入金融賬戶的新模式,提升用戶的抽獎體驗和參與感,調動消費者索要發票的積極性,促進稅法遵從。
(四)信息服務
12. 互聯網+監督維權
提供納稅信用等級情況互聯網查詢,定期通過互聯網站向社會公布稽查案件公告、黑名單信息、執法程序等,形成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實現納稅人滿意度評價線上線下全覆蓋,為納稅人提供便捷的評價渠道。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調查工作,面向納稅人及社會公眾徵集對稅收工作的需求、意見和建議,以多元化形式提高參與度和有效性。
拓展納稅人投訴維權方式,使納稅人可隨時隨地舉報投訴,對投訴舉報事項的處理情況實時跟蹤,並對受理結果進行評價,提高稅收工作的透明度。
13.互聯網+信息公開
推進和完善網上涉稅信息公開,為納稅人提供標准統一、途徑多樣、及時有效的涉稅信息公開查詢手段,推進政務公開,及時發布稅收法規、條約等信息。優化稅務門戶網站界面體驗,通過門戶網站以及微博、微信、手機APP、簡訊、QQ、稅企郵箱等渠道,為納稅人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稅收宣傳,增強稅收宣傳的時效性、針對性。建立全國統一的稅收法規庫,完善信息發布平台和發布機制,實現各渠道稅法宣傳內容更新及時、口徑統一、准確權威。
14.互聯網+數據共享
加強與有關部門、社會組織、國際組織的合作,擴大可共享數據范圍,豐富數據共享內容,讓納稅人和稅務人充分感受到互聯網時代數據資源共享帶來的便利。整合國稅局、地稅局納稅人基本信息、申報和發票等數據,滿足部門間的信息共享需要,促進政府部門社會信用、宏觀經濟、稅源管理等涉稅信息共享。收集各類數據資源,歸集整理、比對分析,實現數據的深度增值應用,提高稅收治理能力。與金融機構互動,依據納稅人申請,將納稅信用與信貸融資掛鉤,信用互認,為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提供信用支持。
推進數據開放,通過互聯網渠道逐步向社會開放稅務部門非涉密脫敏數據信息和部分業務系統數據查詢介面,與各類主體分享稅收大數據資源。
15. 互聯網+信息定製
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納稅人實施分類差異化推送相關政策法規、辦稅指南、涉稅提醒等信息,提供及時有效的個性化服務。提供涉稅信息網上訂閱服務,按需向用戶提供信息和資訊。基於稅收風險管理,向特定納稅人推送預警提示,讓納稅人及時了解涉稅風險,引導自查自糾。
(五)智能應用
16.互聯網+智能咨詢
通過互聯網站、手機APP、第三方溝通平台等渠道,實現12366熱線與各咨詢渠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擴大知識庫應用范圍,將12366知識庫系統擴展提升為支撐各咨詢渠道的統一後台支持系統,提高涉稅咨詢服務的准確性和權威性。探索開發智能咨詢系統,應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自動回復納稅人的涉稅咨詢,逐步實現自動咨詢服務與人工咨詢服務的有機結合,提升納稅咨詢服務水平。
17.互聯網+稅務學堂
建設功能完備、渠道多樣的網上稅務學堂,與實體培訓相結合,實現面向納稅人和稅務幹部的線上線下培訓輔導。提供在線學習、課件下載、數字圖書館、互動問答、課程計劃、預約報名、教學評估等各項功能。利用網站、手機、即時通訊軟體等形式與納稅人互動交流,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納稅輔導。
18. 互聯網+移動辦公
充分運用移動互聯網,在保證信息安全基礎上,將稅務幹部的辦公平台由稅務專網向移動終端延伸。探索移動辦公,以互聯網思維驅動稅務內部管理、工作流程、工作方式的轉變,滿足不同人員、不同崗位便捷獲取信息、及時辦理公務的需求,提升行政效能。
利用移動終端,實現主動推送稅收收入分析、收入進度,提升組織收入能力;實現稅務內部各系統涉稅數據、涉稅事項和通過互聯網收集的涉稅情報的整合,跟蹤管理重點關注企業,提升征管和稅源管理能力;實現稅務稽查、督查各類人員實時查詢稅務內部系統信息,綜合利用現場數據和情報數據,完成內部審批程序,現場出具稽查等相關執法文書,提升稅收執法監督能力;實現輿情信息的主動推送,提升風險應對能力;實現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在線處理公文,推動執行監督、績效考核、人才培養的痕跡化和數字化管理,提升行政管理能力;實現對信息系統運維監控平台的訪問,實時接收日常運維告警,及時處理簡單的突發故障,提升信息系統運維能力。
19.互聯網+涉稅大數據
將手工錄入等傳統渠道採集的數據和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等新興感知技術採集的數據以及第三方共享的信息,有機整合形成稅收大數據。運用大數據技術,開發和利用好大數據這一基礎性戰略資源,支撐納稅服務、稅收征管、政策效應分析、稅收經濟分析等工作,優化納稅服務,提高稅收征管水平,拓展稅收服務國家治理的新領域。
在互聯網上收集、篩選、捕捉涉稅數據和公開信息,通過分析挖掘,為納稅人提供更精準的涉稅服務,為稅源管理、風險管理、涉稅稽查、調查取證等工作提供信息支持。通過輿情監控,對納稅人需求和關注及時了解,及時採取應對措施,提高稅收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0.互聯網+涉稅雲服務
在保證系統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社會雲計算資源,採用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與雲服務商合作,在面向社會公眾的雲計算平台上部署用戶多、訪問量大的互聯網應用系統。
通過整合、優化和新建的方式,將傳統基礎設施體系的改造與雲計算平台的建設結合,搭建標准統一、新老兼顧、穩定可靠的稅務系統內部基礎設施架構,逐步形成雲計算技術支撐下的基礎設施管理、建設和維護的新體系,提高基礎設施對應用需求的響應周期,降低成本,為「互聯網+稅務」的各項行動提供高效的基礎設施保障。

❽ 找一個能及時了解稅收政策的網站

國家稅務總局網站http://www.chinatax.gov.cn/n8136506/index.html
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庫鏈接:
http://202.108.90.178/guoshui/main.jsp

❾ 稅收部門規章有哪些

問題一:各項稅收法律法規中,屬於部門規章的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屬於部門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屬於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稅收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屬於全國人大或人大常委會授權立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行條例》屬於國務院制定的稅收行政法規。

問題二:稅收部門規章是由哪個部門通過 稅收部門規章草案經國家稅務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後,由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起草國家稅務總局令,經必要的公文處理程序,報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簽署後予以公布。由國家稅務總局主辦的與國務院其他部門聯合制定的稅務規章,應當送其他部門會簽後,由局長和有關部門首長共同署名,並以國家稅務總局令予以發布。
國家稅務總局

稅務部門規章制定實施辦法

國家稅務總局令[2002]1號

稅務部門規章制定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稅務部門規章制定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和國務院頒布的《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稅務部門規章(以下簡稱稅務規章),是指根據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國家稅務總局職權范圍內制定的,在全國范圍內對稅務機關、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及其他稅務當事人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稅收規范性文件。

稅務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規程」、「規則」、「實施細則」、「決定」或「辦法」。

稅務規章以國家稅務總局令的形式發布。

第三條 稅務規章應當體現權利與義務、職權與職責相統一的原則。 稅務規章不得溯及既往,但為更好地保護納稅人或者其他稅務當事人權益的特別規定除外。

第四條 稅務規章應當明確制定的依據、宗旨、適用范圍、主體、權利義務、具體規范、操作程序、法律責任、施行日期。

稅務規章用語應當准確、簡潔,內容應當具體、具有可操作性。

第五條 稅務規章應當分條文書寫。

如稅務規章內容較為復雜,可以根據需要分章、節、條、款、項、目。章、節、條的序號用中文數字依次表述,款不編序號,項的序號用中文數字加括弧依次表述,目的序號用 *** 數字依次表述。

第六條 總局各司局及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稅務規章的,應當於每年的第一季度內按照《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要求報請立項。

立項申請中應當對制定稅務規章的必要性、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擬確立的主要制度作出說明。

立項申請由政策法規司匯總研究,並據此制定稅務規章年度計劃,報局務會議批准後執行。

稅務規章年度計劃可以根據執行中的具體情況予以調整。

第七條 稅務規章由主管單位負責起草。稅務規章內容涉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位的,由局長指定的主辦單位負責起草,也可以由政策法規司起草。

第八條 稅務規章在起草過程中,起草單位應當充分徵求局內其他單位和基層稅務機關的意見。

稅務規章的內容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重大切身利益時,起草單位應當將稅務規章草案向社會公布,徵求有關機關、組織、公民或者法人的意見。必要時,應當公開舉行聽證會。

第九條 起草單位形成稅務規章送審稿後,應當連同起草說明、起草過程中所徵求的不同意見等有關材料,一並送政策法規司審查。

第十條 政策法規司應當及時對稅務規章送審稿從以下方面進行審:

(一)是否符合本辦法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的規定;

(二)是否與憲法、法律或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相矛盾或者抵觸;

(三)是否與其他稅務規章協調、銜接;

(四)是否就重大問題徵求並正確處理有關部門、組織或者個人的意見;

(五)是否符合立法技術要求;

(六)其他需要審查的內容。

政策法規司在審查中發現稅務規章送審稿存在重大缺陷的,可以將稅務規章送審稿退起草單位修改。

政策法規司審查通過後,形成稅務規章草案和審查意見,報局務會議審議。

第十......>>

問題三:稅收規章和稅收行政法規各有哪些? 國家稅務總局網站:chinatax.gov/n8136506/index
在政策法規欄目下:找到稅收法規庫,裡面有基本法規,再具體分法律、稅收規章、行政法規。裡面很全的,我就不一一復制了

問題四: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公告是部門規章嗎 不是。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稅收部門規章都是以局長令的形式發布,而其他的像公告、國稅函、國稅發、財稅字等都是屬於稅收規范性文件,俗稱紅頭文件。很明顯部門規章的效力比規范性文件高。
稅收部門規章與稅收規范性文件的區別參考《國家稅務總局稅收規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辦法》和《稅務部門規章制定實施辦法》。

問題五:稅收地方規章與稅收部門規章的區別 有什麼方法或是技巧區別?如果沒有能否把大致的分類分一下? 稅收地方規章前面有地方名耽,如**省***.。稅收部門規章的前面不掛國名,如《稅務代理暫行辦法》,而暫行條例和實施細則、掛國名的辦法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則人大常委會或國務院發布,為最上層的國家法規

問題六:有權制定稅收部門規章的稅務主管機關是 有權制定稅收部門規章的稅務主管機關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海關總署。
部門規章的解釋: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所屬的各部門、委員會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發布的調整部門管理事項的規范性文件是部門規章。

問題七:下列屬於稅收行政法規的是() 下列屬於稅收行政法規的是(c:稅收征管法實施條例)。
其他的是基本法規。

問題八:稅收的法律,法規,制度有哪些 不對法律的效力大於法規,法規效力大於規章,三者相比,法規的效力最高。

問題九: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哪幾部?屬於行政法規的有哪幾部? 法律: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車船稅法、稅收徵收管理法。
其他均為經授權制定的行政法規,與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如增值稅暫行條例、消費稅暫行條例等。

問題十:7.有權制定稅收部門規章的機關有( )。 C
D

❿ 個人所得稅的初始文件在什麼地方可以獲得

國家稅務總局(http://www.chinatax.gov.cn/)的網差禪站里有稅收法規庫,辯納裡面涵蓋國家和各省市地方出台的政策、法規,非常全面虛灶塵。

熱點內容
西安高新區法院 發布:2024-11-18 21:56:50 瀏覽:182
法學邏輯起點 發布:2024-11-18 21:46:49 瀏覽:11
最高法下發的通知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8 21:34:38 瀏覽:538
寄ems不帶回執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8 21:17:25 瀏覽:979
2016勸酒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8 21:15:59 瀏覽:907
昂承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18 20:17:30 瀏覽:292
民事訴訟法基本價值目標 發布:2024-11-18 19:42:45 瀏覽:419
婚姻法家庭關系 發布:2024-11-18 19:21:52 瀏覽:692
自治條例制定機關 發布:2024-11-18 18:52:53 瀏覽:853
法院門前石獅子 發布:2024-11-18 18:37:23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