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四川省飲用水源地保護條例

四川省飲用水源地保護條例

發布時間: 2023-03-23 02:53:31

1. 廣元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四川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

本條例所稱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是指進入輸水管網送到用戶和具有一定取水規模(供水人口大於1000人或日供水規模大於100噸)的在用、備用和規劃並經依法批準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第三條飲用水水源地實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第四條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應當遵循政府主導、科學規劃、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綜合治理、強化監管、確保安全的原則。第五條市、縣區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管理工作,應當將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總體規劃和水資源綜合規劃,加大對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投入,將保護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第六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綜合平衡飲用水水源地使用、保護等各方利益,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促進保護區和其他地區的協調發展。第七條市、縣區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所轄區域的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市、縣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以及江河、湖泊、水庫的管理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各級河(湖)長,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組織領導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管理和水生態修復等工作。第八條建立跨行政區域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中的重大事項。第九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飲用水水源信息公開制度,完善公眾參與渠道,構建公眾監督舉報平台。第十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源地保護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教育和普及,增強公民自覺參與飲用水水源保護意識。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飲用水水源地的義務,並有權對污染和破壞飲用水水源地的行為進行勸阻、制止和舉報。

市、縣區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予以保護,並對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第二章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和調整第十一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選擇水質良好、水量充沛的江河、湖泊、水庫等確定為飲用水水源地,並確定備用水源地,保障應急狀態下飲用水供應。第十二條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由市、縣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家《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要求,組織編制劃定方案,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市人民政府批准轄區內鄉鎮以下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和調整方案,並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跨縣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由相關縣級人民政府協商後共同提出方案,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協商不成的,由市人民政府組織生態環境、水利、衛生健康、自然資源、林業、農業農村、交通運輸等部門提出方案,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三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公布轄區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備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名稱及范圍,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邊界按照國家有關圖形標志標准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第十四條飲用水水源按照水源類型,劃分為地表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地下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根據保護要求,劃分為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第十五條地表水型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水質,適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Ⅱ類標准;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水質,適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Ⅲ類水質標准。

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水質,適用國家《地下水質量標准》Ⅲ類水質標准。第十六條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確需調整的,由原報批機關組織相關部門、行業專家對調整或者取消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論證,並及時提出重新劃定或者調整的方案,按照規定程序申報批准。第十七條因劃定或者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對保護區內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補償。

跨縣區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由受益地和保護區所在地縣區人民政府協商依法補償。

2. 四川省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加強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和公眾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及相關管理活動。張家岩水庫至老鷹水庫段調水工程管理范圍內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及相關管理活動依照本條例執行。第三條成都市、資陽市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的水環境質量負責,指導、統籌、協調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成都市、資陽市人民政府建立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協調機制,協商處理有關重大問題,協商不成的,由省人民政府協調解決。
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準保護區所在地(以下簡稱水源所在地)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和管理的具體工作。
水源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在縣(市、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做好本轄區內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加強水源保護法治宣傳和隱患排查;發現存在環境問題的,應當及時處理或者向有關部門報告。
水源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員會協助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做好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並結合當地實際,在村規民約或者居民公約中規定村(居)民保護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的義務,開展宣傳教育,落實保護措施。第四條成都市、資陽市人民政府應當在老鷹水庫及相關河(渠)按照規定設置河湖長,各級河湖長應當組織領導老鷹水庫及相關河(渠)的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護和執法監督等工作,督促、協調政府相關部門履行法定職責,解決突出問題。
水源所在地的各級人民政府建立政府、村級組織、企業、居民等各方面參與的共建共管共享機制,綜合整治農村水系,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第五條水源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水源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發展改革、公安、財政、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行政、農業農村、衛生健康、林草、應急等主管部門以及老鷹水庫管理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的相關工作。第六條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指導成都市、資陽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共同編制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專項規劃,經成都市、資陽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水源所在地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專項規劃,組織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開展水污染防治、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第七條水源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經費納入本級預算,建立健全經費管理、使用、監督機制,加強資金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第八條資陽市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跨區域飲用水水源保護執法協作機制,簽訂聯動執法協議,建立聯合會商制度,定期依法開展聯合調查、聯合執法。第九條成都市、資陽市以及水源所在地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老鷹水庫生態環境、資源、水文、氣象、航運、自然災害等監測網路體系和統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實現信息互通、結果互認、平台共用。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完善老鷹水庫生態環境風險報告和預警機制,強化實施動態管理。拓展環境服務託管、第三方監測治理等服務,形成多方協作的保護治理模式。第十條成都市、資陽市以及水源所在地的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自覺保護和參與治理的意識。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的義務,並有權對污染損害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的行為進行制止和舉報。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對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的公益宣傳和輿論監督。第十一條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不力、問題突出、群眾反映集中的,可以約談水源所在地的縣(市、區)人民政府和成都市、資陽市人民政府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要求其採取措施及時整改。

3. 四川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1997修正)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防治飲用水水源污染,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建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四川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四川省行政區域內所有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工作,均適用本條例。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飲用水水源質量負責,把保護飲用水水源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水污染防治規劃、計劃,加強市政工程設施建設,保證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水質符合規定標准。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所轄行政區域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各級建設、衛生、水利、地礦、交通、林業、農業、鄉鎮企業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協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實施監督管理。第五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飲用水水源的義務,並有權對污染和損害飲用水水源的行為進行檢舉。第六條 對保護飲用水水源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分和水質標准第七條 按照不同的取水方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為地表水源保護區、地下水源保護區。根據防護要求,分別劃分為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
地表水源保護區陸域劃分按照水域正常水位線起算。第八條 江河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一般劃分為:
(一)一級保護區:從取水點起算,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兩側縱深各200米的陸域;
(二)二級保護區:從一級保護區上界起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兩側縱深各200米的陸域;
(三)準保護區:從二級保護區上界起上溯50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兩側縱深各200米的陸域。第九條 湖泊、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一般劃分為:
(一)一級保護區:以取水點為中心,半徑500米范圍內的水域、陸域;渠道上從輸出口至取水點的水渠水域及其兩側縱深各200米內的陸域;
(二)二級保護區:包括一級保護區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線以上200米內的陸域以及從流入湖泊、水庫的河流的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兩側縱深各200米內的陸域;
(三)準保護區:從二級保護區河道上界起上溯50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兩側縱深各200米內的陸域。第十條 各地根據具體情況,對第八條、第九條規定確需調減范圍的,應當報經上級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一條 地下水飲用水源保護區一般劃分為:
(一)一級保護區:以取水井為中心,半徑30米范圍內;
(二)二級保護區:以取水井為中心,半徑30米至2倍影響半徑內;
(三)準保護區:根據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條件確定。
承壓含水層的地下水飲用水源保護區,由各地根據含水層水文地質條件和埋藏條件劃定。第十二條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由省人民政府依法劃定。
省人民政府可以委託市、州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第十三條 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應明確其地理界線。飲用水廠,必須在保護區邊界設置標志牌或標志樁。第十四條 地表水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水質標准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一級保護區的水質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地表水二類環境質量標准;
(二)二級保護區的水質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地表水三類環境質量標准;
(三)準保護區的水質按國家規定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中的三類標准控制。第十五條 地下水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水質標准應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第十六條 跨行政區域的河流、湖泊、水庫、輸水渠道,其出境水質應符合《四川省地面水水域功能劃類管理規定》的要求。第三章 地面水飲用水源的保護第十七條 地表水飲用水源一級、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內禁止從事下列活動:
(一)破壞水源涵養林、護岸林或者與水源保護相關的植被;
(二)傾倒工業廢渣、生活垃圾、糞便及其他廢棄物;
(三)裝載有毒有害物質、油類、糞便而無防滲、防溢、防漏設施的船舶和車輛通過保護區;
(四)使用劇毒和高殘留農葯;
(五)使用炸葯、毒葯捕殺水生動物。第十八條 地表水飲用水一級保護區內禁止從事下列活動:
(一)向水域排放污水;
(二)新建、改建、擴建對水源有污染危害的建設項目;
(三)放養禽畜和從事網箱養殖;
(四)從事旅遊和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動;
(五)集中堆放工業廢渣、生活垃圾、糞便和其他廢棄物;
(六)建立墓地和掩埋動物屍體;
(七)新建港口、碼頭。
本條例施行前已有的排污口責令限期拆除或改道。

4. 自貢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管理,防治污染,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四川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自貢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貢市行政區域內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治理、管理以及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是指依法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或者自貢市人民政府批准劃定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的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范圍內的水域和陸域。第三條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遵循保護優先、科學規劃、綜合治理、屬地管理的原則。第四條市、區縣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治理和管理,應當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等綜合規劃,對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分級設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治理專項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治理、補償和本條例規定的獎勵,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五條市、區縣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其他有關部門、單位和鄉鎮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職責對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實施監督管理。第六條鼓勵和支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的科學技術研究和推廣運用。
市、區縣、鄉鎮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應當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自覺保護和參與治理的意識。新聞媒體應當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公益宣傳。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土地、水源、水域、林草以及保護與治理工程設施的義務,有權對污染和破壞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與治理工程設施的行為進行制止和舉報。
市、區縣、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設立、公布舉報電話,並建立社會舉報投訴的快速回應機制。
市、區縣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予以保護和獎勵;對保護、治理和管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四川省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第二章保護與治理第八條編制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總體規劃等綜合規劃,應當優先考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第九條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應當編制專項保護規劃。
編制專項保護規劃除遵循本條例第三條規定的原則外,還應當符合國家相關規范和標准要求。
專項保護規劃的內容除規劃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與治理外,還應當依法對開發、建設和利用等活動作出限制性或者禁止性規定。第十條向本市中心城區供水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專項保護規劃,由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主管部門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所在地區縣人民政府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除前款規定以外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專項保護規劃,由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主管部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編制,報區縣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一條專項保護規劃應當嚴格執行,需修改時應當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第十二條編制其他專項規劃,應當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規劃相銜接。第十三條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發生變化,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及時提出劃定或者調整方案,按照規定報相應審批機關批准後向社會公告。
因劃定或者調整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對保護區內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依法予以補償。第十四條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設立界標、警示牌和宣傳牌。第十五條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的陸域邊界設置隔離設施,實行封閉式管理。
建設隔離設施,具備種植條件的應當採取生物隔離方式,選擇適宜的樹木種類和種植密度;不具備種植條件的應當採取物理隔離方式,結合地質條件、周邊環境選取合適的構築材料,保證安全、牢固。第十六條管理單位應當保障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內工程設施的正常運行和完好,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工程設施運行的監督。

5. 眉山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四川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眉山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眉山市行政區域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及相關管理活動。
本條例所稱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是指通過輸配水管網用於城鄉集中供水的江河、湖庫、水井等,且供水人口在一千人以上的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包括在用、備用和規劃水源地。第三條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應當遵循保護優先、科學規劃、綜合治理、權責統一、確保安全的原則。第四條市、區縣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集中式飲用水安全負責,履行下列保護和管理職責:
(一)制定本轄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規劃和具體措施,並組織實施;
(二)保障財政經費投入,將保護管理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三)合理布局和調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及周邊地區的產業結構;
(四)因地制宜推進集中式供水,減少分散式供水;
(五)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制,分級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
(六)加強執法能力建設,建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保護管理機構;
(七)建立保護管理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保護管理職責。第五條市、區縣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所轄區域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市、區縣人民政府水行政、農業和畜牧、交通運輸、規劃建設、國土資源、公安、林業等有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以及水庫管理機構按照法定職責,做好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
市、區縣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聯動協調機制,加強對水源地來水、引水渠和集雨區等存在環境污染風險區域的保護和管理。第六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建設飲用水備用水源、應急水源或者開展區域聯網供水。第七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分級建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補償機制。專項補償具體辦法由市、區縣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跨區縣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相關受益區和保護區的區縣人民政府之間應當協商簽訂生態保護補償協議。第八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逐步建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在線監控、水質監測工作機制,落實監測監管、檢查巡查制度。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安全的義務,並有權對污染和破壞飲用水水源的行為進行勸阻、制止和舉報。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的宣傳教育,普及相關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不斷提升公眾自覺保護和參與治理的意識與能力。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完善公眾舉報平台,保護舉報人信息安全,及時處理並回復結果。市、區縣人民政府對在飲用水水源保護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揚和獎勵。第二章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與調整第十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優先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選擇水質良好、水量豐沛的重要湖庫、河段及水井等確定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備用水源地和應急水源地。
市、區縣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環境保護、國土資源、規劃建設等部門提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備用水源地、應急水源地選址或者調整方案。第十一條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劃定一定范圍的水域、陸域作為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並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保護區外劃定一定的區域作為準保護區。
為市、區縣中心城區提供飲用水源的黑龍灘水庫、龔家堰水庫、梅灣水庫、復興水庫、青衣江洪雅段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應當劃定保護區;為其他區域的城(場)鎮、村莊聚居點等供水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也應當劃定保護區。
黑龍灘水庫和青衣江洪雅段應當按照國家和四川省優良水體保護規定加強保護。第十二條市、區縣中心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由市、區縣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劃定方案,經市、區縣人民政府提出,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應當根據用水需求和供水實際,由鄉(鎮)人民政府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劃定方案,經區縣人民政府提出,報市人民政府批准,省人民政府備案。具備條件的鄉(鎮)應當優先選用區域聯網供水,提高優質水源使用。
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公布轄區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備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名稱及范圍。市、區縣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實行目錄化管理。

6. 四川省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障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提高生活飲用水衛生質量,防止傳染病的流行,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務院《城市供水條例》、《四川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以及國家有關規定,結合四川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四川省行政區域內的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和涉及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的產品的衛生監督管理。
前款所稱的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和涉及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的產品的含義是:
(一)集中式供水,是指在水源地集中取水,統一凈化處理和消毒後,經輸水管網或容器送至用戶的供水方式,包括公共供水和單位自建設施供水;
(二)二次供水,是指將來自集中式供水的水予以貯存、加壓後經管道或使用容器送至水站或用戶的供水方式,包括客運船舶、火車、飛機、公共汽車等交通運輸工具上的供水,但有獨自製水設施者除外;
(三)涉及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的產品,是指在生活飲用水生產和供水過程中與生活飲用水接觸的有機合成管道、管材和防護塗料、水處理劑、除垢劑、水質處理器等產品。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重視生活飲用水的供給保障工作,加強對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的領導。
用水單位和個人對生活飲用水的供給和水質情況有權監督,並向有關部門反映,提出意見和建議。第四條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負責主管范圍內的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工作。縣級以上衛生防疫機構負責本級衛生行政部門主管范圍內的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工作。
鐵路、交通和民航行政主管部門設立的衛生監督機構負責客運企業供給旅客的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生活飲用水衛生的管理工作。
地礦、水利、環境保護等行政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和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共同做好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和管理工作。第二章水源水衛生第五條集中式供水單位應根據水源的水質、水文資料和環境衛生狀況,選擇符合環境衛生標准和水質良好、水量充沛的水源作為生活飲用水水源。第六條集中式供水單位應對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水質進行定期檢驗,並在保護區邊界設置顯著的防護標志。第七條衛生行政部門和衛生防疫機構應對生活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的水源水質和飲用天然礦泉水的水源水質進行衛生監督和監測。第八條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和保護,按照《四川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第三章供水衛生第九條供水單位應建立健全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配備專兼職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人員,做好生活飲用水衛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保障供給的生活飲用水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第十條供水設施必須定期清洗、排污、消毒和檢修。清水池、過濾池、沉澱池內不得有浮游生物、植物生存。清水池應加蓋封閉,排水孔要有必要的衛生安全防護措施。
供水設施的選址、設計、施工及所使用的與生活飲用水直接接觸的產品,應保護生活飲用水不受污染、供水設施應便於清洗和消毒。二次供水的貯水箱(池)不得同其他用途的貯水設施混用。第十一條從事建築物頂部二次供水設施清洗消毒作業的單位必須取得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衛生許可證後,方可從事供水設施的清洗消毒工作。
直接從事供水、管水和建築物頂部二次供水設施清洗消毒工作的人員,必須經衛生行政部門進行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考核,取得合格證後方可上崗,並每年進行一次健康復查。
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活動性肺結核及其他影響生活飲用水衛生的疾病患者和病原攜帶者,不得直接從事供水、管水和二次供水設施的清洗消毒工作。第十二條集中式供水單位應根據水源水水質狀況,採用合理的水處理工藝流程和無毒無害的凈水消毒設施,並配置必要的水質檢驗設備和檢驗人員對水質進行日常檢驗。水質檢驗的項目、頻次按國家規定標准執行,並定期向衛生行政部門和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報送檢驗資料。第十三條集中式供水集體的生產區應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狀況。生產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修建生活居住設施;
(二)設置畜禽飼養場所;
(三)堆放垃圾、廢物;
(四)修建滲水坑、糞便池和排污渠。

7.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四川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2019)

一、將第四條修改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和管理工作,應當將飲用水水源保護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和水資源綜合規劃,加大對飲用水水源保護的投入,並將飲用水水源保護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二、將第九條修改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有效保護飲用水水源。
單一水源供水城市的人民政府應當建設飲用水應急水源或者備用水源,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開展區域聯網供水,保障應急狀態下的飲用水供應。」三、將第十二條第一款修改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和調整,由有關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提出方案,報省人民政府批准;跨市(州)、縣(市、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和調整,由有關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協商提出方案,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協商不成的,由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水行政、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林業和草原、衛生健康、交通運輸等部門提出方案,徵求同級有關部門的意見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跨省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和調整,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四、將第十四條修改為:「飲用水水源的水質應當符合國家相關標准;鼓勵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法採取多種措施,提升水源地水質。」五、將第十六條修改為:「在地表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設置排污口。」六、將第十七條第(八)項修改為:「禁止設置易溶性、有毒有害廢棄物和危險廢物的暫存和轉運場所;禁止設置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置場所,生活垃圾轉運站和工業固體廢物暫存場所應當設置防護設施;」
將第十七條第(十一)項修改為:「禁止非更新性、非撫育性採伐和破壞飲用水水源涵養林、護岸林和其他植被。」七、將第十八條第(四)項修改為:「禁止使用農葯;禁止丟棄農葯、農葯包裝物或者清洗施葯器械;限制使用化肥;」
將第十八條第(七)項修改為:「禁止從事網箱養殖、施肥養魚和超標准養殖等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
新增一項:「從事旅遊等活動的,應當按照規定採取措施,防止污染飲用水水體;」八、將第十九條第(二)項修改為:「禁止使用化肥;」九、將第二十條修改為:「在地下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設置排污口。」十、將第二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地下水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內,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禁止新建、擴建對水體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改建建設項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二)禁止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或者溶洞排放、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廢水、含病原體污水或者其他廢棄物;
(三)禁止利用透水層孔隙、裂隙、溶洞和廢棄礦坑儲存油類、放射性物質、有毒有害化工物品、農葯等;
(四)禁止設置易溶性、有毒有害廢棄物和危險廢物的暫存和轉運場所;禁止設置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置場所,生活垃圾轉運站和工業固體廢物暫存場所應當設置防護設施。」十一、將第二十二條修改為:「地下水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除遵守本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外,還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禁止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
(二)禁止鋪設輸送有毒有害物品的管道;生活污水、油類輸送管道及貯存設施應當採取防護措施;
(三)禁止使用農葯;禁止丟棄農葯、農葯包裝物或者清洗施葯器械;
(四)禁止修建墓地;
(五)禁止丟棄及掩埋動物屍體。」十二、將第二十三條修改為:「地下水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除遵守本條例第二十一條和第二十二條規定外,禁止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已建成的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十三、將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修改為:「會同水行政等部門制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規劃,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十四、將第二十七條修改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合理配置水資源,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的水土保持工作。枯水季節或者因重大旱情等造成水量不能滿足取水要求的,應當優先保證飲用水取水。」

8. 縣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

縣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

縣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 一章 總 則
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生活飲用水源的水質,防治水污染,保障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四川省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辦法。

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全縣集中式供水水廠和規劃建設水廠依法劃定的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和備用水源保護區的保護和管理工作。

三條 飲用水源的保護工作實行屬地管理,除縣城飲用水源保護區的保護工作由縣環保局牽頭負責外,其他范圍的飲用水源保護管理工作由鄉鎮為主、部門配合。各鄉鎮要結合實際,制定本區域飲用水源保護辦法。

四條 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轄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經濟建設、城鎮建設的規劃管理,使經濟建設、城鎮建咐散設與飲用水源保護協調發展。

五條 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積極創造條件,擴大城鎮集中供水范圍、供水人口,減少分散式生活飲用水取水點。對依法劃定的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要予以公示,清除飲用水源保護區水域的水面污染物,並在飲用水源保護區設立界碑。

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飲用水源的義務,並有對污染和破壞飲用水源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的權利。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企事業各單位應當重視飲用水源保護工作的宣傳教育,增強公眾對飲用水源保護的意識和法制觀念。對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縣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

二章 部門職責

七條 縣政府成立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協調全縣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制訂飲用水源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在飲用水源受到污染,危及供水安全時,應當及時發出公告,保障應急供水,責令造成污染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採取停止生產、停止排放污染物等緊急措施。縣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做好飲用水源的監督管理工作。

(一)縣環境保護局:對全縣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具體職責:貫徹國家有關飲用水源保護的方針、政策,組織實施飲用水源保護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會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飲用水源所在地人民政府編制飲用衡型氏水源保護區劃方案,劃定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會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編制飲用水源保護規劃;負責飲用水源水質監測工作;牽頭查處污染飲用水源的違法行為和事故;協調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飲用水源保護工作。

(二)縣規劃和建設局:負責縣城排污管網、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及供水設施的管理;指導各鄉鎮做好飲用水源保護區建設與保護及其他飲用水源地的規劃管理;建立飲用水源污染預警機制,租態發現飲用水源污染,及時報告縣人民政府;在飲用水源突發污染事故時,啟動應急預案;保障應急供水,會同有關部門調查處理水污染事故;基本建設項目的審批要符合飲用水源保護的規定;督促建築工地做好飲用水源保護工作。

(三)縣衛生局:負責飲用水源衛生質量的監督、監測工作;配合有關部門處理飲用水源污染事故,防止和控制因水源水污染引起的疾病發生和蔓延。

(四)縣水利局:負責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合理配置水資源;對飲用水源地的水土保持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依法督促檢查河道采砂工作,河道采砂要符合飲用水源保護的規定;配合有關部門協調、處理重大水污染糾紛;將防汛防旱工作、水文工作與飲用水源保護工作相結合。



縣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

(五)縣發展和改革局:把飲用水源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度發展計劃,搞好飲用水源保護與經濟建設、城鎮建設的協調平衡工作;投資項目審批要符合飲用水源保護的規定。

(六)縣經濟和商務局:指導從產業結構調整上解決飲用水源安全隱患;指導和規范工業企業環境行為,依法淘汰落後生產工藝、能力和設備,推行清潔生產;配合有關部門解決企業排污與飲用水源保護問題。

(七)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監局:負責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處置的安全監管;協調配合處理危險化學品污染事故,確保飲用水源安全。

(八)縣林業局:負責飲用水源涵養林等植被的'保護和管理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九)縣畜牧局:負責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和屠宰場的監督管理工作, 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畜禽養殖場和屠宰場的污染治理及搬遷、關閉工作。

(十)縣國土資源局:優先安排飲用水源保護工程用地和易地發展用地;飲用水源地周邊土地的管理要符合飲用水源保護的規定。

(十一)縣財政局:加強對水資源經費使用的監督管理,將水源保護經費納入預算,確保投入到位。

(十二)縣文體旅遊局:負責對旅遊景區飲用水源污染的監督管理;旅遊項目開發要符合飲用水源保護的規定。

(十三)縣工商局:在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新建項目必須進行並聯審批,未經有關部門前置審批不得核發營業執照,對已發營業執照,但不符合飲用水源保護規定的,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十四)縣公安局:負責危險化學品的運輸安全管理;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使用、儲存、處置的安全管理;配合有關部門查處飲用水源污染事故。

(十五)縣供電公司: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飲用水源污染事故查處工作,對不符合飲用水源保護規定的需關閉企業根據相關行政部門的要求採取強制斷電措施。

(十六)其他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按照《四川省生活飲用水源保護條例》的要求做好相應工作。

三章 保護范圍

八條 全縣城鎮(集鎮)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和保護,根據我縣城鎮(集鎮)飲用水取水的方式及保護要求,其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為: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準保護區和備用水源保護區。由縣環境保護局、鄉鎮人民政府會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方案,分別報縣人民政府、德陽市人民政府批准,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劃定的各類水源保護區均應得到有效的保護。

九條 新建或遷建自來水廠,需移動取水口時,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依法進行相應調整。

四章 保護措施

十條 飲用水源保護的總體目標是:確保飲用水源水質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保障飲用水清潔、衛生、安全。

十一條 在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內,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禁止新建、擴建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改建項目應當削減污染物排放量;

(二)禁止設置污水排放口;

(三)禁止堆放、填埋、傾倒、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葯等危險廢物及工業廢物、生活垃圾、糞便、建設工程渣土和其他廢棄物;

(四)禁止設立劇毒物品倉庫、廢物回收場、加工場和堆棧;

(五)禁止破壞飲用水源涵養林、護岸林以及與飲用水源保護相關的植被;,

縣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

(六)禁止破壞飲用水源的開山採石、采砂和圍水造田;

(七)禁止新建、擴建、改建規模化畜禽等動物養殖場、屠宰場;

(八)禁止使用炸葯、有毒物品捕殺動物;

(九)風景區(點)應當設置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設施,防止污染飲用水源;

(十)運輸劇毒物品的,應當經公安機關批准,並採取有效的防滲、防漏、防擴散等措施;

(十一)存放、運輸和使用酸液、鹼液、油類、農葯、化肥以及其他可能污染飲用水源的物品,應當採取防溢、防滲、防漏等措施和事故應急措施,防止污染飲用水源;

(十二)禁止從事畜禽等動物養殖;

(十三)法律、法規有關飲用水源保護的其他規定。

十二條 在用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除遵守本辦法十一條規定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禁止新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飲用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

(二)禁止向飲用水源水域排放污水;

(三)禁止建設輸送污水的渠道;

(四)禁止設置油庫和建立墓地;

(五)禁止從事洗滌、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飲用水源的活動。

十三條 對現已存在的不符合十一條、十二條規定的設施和生產活動按照三條確定的職責劃分由縣環境保護局或所在鄉鎮人民政府牽頭,有關部門配合,開展聯合整治,根據實際情況限期拆除或停用。

十四條 在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內一切新建、擴建、改建項目必須嚴格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未經環評批准,各鄉鎮、部門不得批准設立新的項目。

十五條 備用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新建、擴建項目應按生活飲用水源管理要求嚴格控制。在開工建設供水設施後,必須停止違反生活飲用水源管理要求的活動,拆除有關設施。

十六條 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飲用水源保護規劃,積極籌措資金,根據當地實際負責組織建設本轄區內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

十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土地、建(構)築物及其他設施出租給他人從事本辦法禁止的生產經營項目和活動。

十八條 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監督指導本轄區內的自來水廠建立飲用水源保護管理制度,建立飲用水源保護長效管理機制。

五章 法律責任

十九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和國固體污染物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或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理。

六章 附 則

二十條 各鄉鎮人民政府對未依法劃定為飲用水源保護區的農村集中取水點及其他集中取水點應根據實際情況參照本辦法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

二十一條 本辦法從下發之日起執行。

9. 四川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2019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四川省行政區域內飲用水水源保護及相關管理活動。第三條四川省飲用水水源實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和管理工作,應當將飲用水水源保護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和水資源綜合規劃,加大對飲用水水源保護的投入,並將飲用水水源保護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所轄行政區域的飲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以及江河、湖泊、水庫的管理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
跨行政區域的飲用水水源保護,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共同實施監督管理。第六條飲用水水源的江河流域相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飲用水水源流域水質管理,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的協調機制,保障跨界斷面出境水質符合國家相關標准。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飲用水水源安全的義務,並有權對污染和破壞飲用水水源的行為進行制止和舉報。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予以保護,對在飲用水水源保護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第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綜合平衡飲用水水源使用、保護等各方利益,建立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域的生態補償機制,促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其他地區的協調發展。第二章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分第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有效保護飲用水水源。
單一水源供水城市的人民政府應當建設飲用水應急水源或者備用水源,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開展區域聯網供水,保障應急狀態下的飲用水供應。第十條飲用水水源包括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飲用水水源。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包括飲用水備用水源。
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按照水源類型,劃分為地表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地下水水源保護區;根據防護要求,劃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必要時,可以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外圍劃定一定的區域作為準保護區。
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劃定保護區域,並參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規定進行管理。第十一條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的水功能區劃和國家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等標准,具體劃定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第十二條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和調整,由有關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提出方案,報省人民政府批准;跨市(州)、縣(市、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和調整,由有關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協商提出方案,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協商不成的,由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水行政、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林業和草原、衛生健康、交通運輸等部門提出方案,報省人民政府批准。跨省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和調整,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市(州)人民政府可以批准轄區內鄉(鎮)以下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和調整方案,並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經批準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由作出批准決定的人民政府向社會公告。第十三條提出保護區劃定和調整方案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邊界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標志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圖形標志標准。
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應當設置隔離設施,實行封閉式管理。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擅自改變、破壞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地理界標、警示標志和隔離設施。第十四條飲用水水源的水質應當符合國家相關標准,鼓勵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法採取多種措施,提升水源地水質。第十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保護飲用水水源的實際需要,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準保護區內採取相應的工程措施或者建設水源涵養林、護岸林和人工濕地等生態保護措施,保護飲用水水源水質。第三章地表水飲用水水源的保護第十六條在地表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設置排污口。

10. 成都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保障飲用水安全和城鄉居民身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四川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及相關管理活動。第三條飲用水水源包括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飲用水水源。
本條例所稱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是指通過輸配水管網集中提供飲用水,且供水人口在一千人以上的給水設施的取水水體,包括現用、備用和規劃的飲用水水源。
本條例所稱分散式飲用水水源,是指供水人口不足一千人的供水水源。第四條飲用水水源保護應當遵循科學規劃、統籌兼顧,綜合治理、確保安全,權責統一、綜合平衡的原則。第五條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飲用水水源的水環境質量和飲用水安全負責,履行下列保護和管理職責:
(一)制定本轄區飲用水水源保護規劃和具體措施,並組織實施;
(二)加大對飲用水水源保護的投入,合理布局和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及上游地區的產業結構;
(三)因地制宜推進集中式供水,減少分散式供水;
(四)加強飲用水水源污染事故應急能力建設,組織編制飲用水水源污染事故處理應急預案;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飲用水水源保護職責。
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將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納入目標考核。第六條市和區(市)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飲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公安、國土資源、建設、規劃、交通運輸、水務、農業、林業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
市環境保護和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跨區(市)縣的飲用水水源保護監督管理工作。第七條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的宣傳教育,普及飲用水水源保護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提高公眾參與飲用水水源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的公益宣傳。第二章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第八條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遵循優先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的原則,將水質良好、水量穩定的大中型水庫、重要河流等確定為飲用水水源地。
新建、改建、擴建集中式飲用水供水工程項目的,應當採用封閉式管道引水方式,縮短徑流引水距離,降低原水污染風險。
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集中式飲用水供水工程,採用地表徑流引水方式的,應當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逐步改用封閉式管道引水方式。第九條本市實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對飲用水水源地按照國家、四川省頒布的相關技術規范和標准,劃定一定范圍的水域、陸域作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防止污染和破壞。
因劃定或者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對保護區內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產造成損害的,市或者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依法予以補償。第十條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設置專項資金,建立健全飲用水水源保護專項補償機制,明確補償方式、范圍和對象,確定補償標准,保護和改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生態環境,促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其他區域的協調發展。跨區(市)縣行政區域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相關受益和保護區的區(市)縣人民政府之間應當協商簽訂補償協議。
飲用水水源保護專項補償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十一條為本市城市、鎮、農村新型社區提供飲用水的河流、水庫、湖泊、塘、堰等集中式地表水源地、地下水源地、備用水源地應當劃定保護區。
為前款區域之外的其他地區提供飲用水的分散式地表、地下水源地,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實際需要劃定適當的保護范圍。
岷江紫坪鋪水庫是本市主要河流水源,應當按照國家和四川省有關規定加強保護。第十二條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為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並可以根據實際保護需要,劃定一定的區域作為準保護區。根據實際保護需要,可以採用嚴於國家技術規范和四川省相關規定的標准劃定保護區。
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內的水質,應當符合國家、省、市規定標準的相應要求。

熱點內容
昂承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18 20:17:30 瀏覽:292
民事訴訟法基本價值目標 發布:2024-11-18 19:42:45 瀏覽:419
婚姻法家庭關系 發布:2024-11-18 19:21:52 瀏覽:692
自治條例制定機關 發布:2024-11-18 18:52:53 瀏覽:853
法院門前石獅子 發布:2024-11-18 18:37:23 瀏覽:974
彬縣司法局 發布:2024-11-18 17:52:58 瀏覽:432
法院與原告 發布:2024-11-18 16:56:13 瀏覽:43
導游9道德 發布:2024-11-18 16:33:36 瀏覽:173
律師專業前沿 發布:2024-11-18 16:23:36 瀏覽:78
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實現依法治國 發布:2024-11-18 16:22:58 瀏覽: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