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水上運輸業相關法規條例

水上運輸業相關法規條例

發布時間: 2023-03-27 20:11:25

⑴ 安徽省水路運輸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水路運輸經營行為,維護水路運輸市場秩序,保障水路運輸安全,保護水路運輸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水路運輸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經營性水路運輸、水路運輸輔助業務、水路運輸業發展及其監督管理等活動。第三條水路運輸業的發展應當遵循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統籌協調、節能環保的原則,建設暢通、高效、安全、綠色、智慧的水路運輸體系。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路運輸工作的領導,將水路運輸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對水路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的投入,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水路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第五條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本省的水路運輸工作,其所屬的水路運輸管理機構具體實施對水路運輸的管理工作。
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水路運輸管理部門或者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水路運輸管理工作。第六條依法成立的水路運輸行業組織,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章程的規定,制定行業經營規范和服務標准,建立行業誠信監督、約束機制,組織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對其成員的經營行為和服務質量實行自律管理。第二章水路運輸業發展第七條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組織編制水路運輸發展規劃。設區的市水路運輸發展規劃應當符合省水路運輸發展規劃。
水路運輸發展規劃應當與航道規劃、港口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銜接,促進航道、港口、船舶和支持保障系統協調發展。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應當統籌考慮水路運輸建設項目的空間布局和用地需求。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航道規劃,增強干線航運能力,改善支流通航條件,促進長江、淮河、新安江等流域干支航道跨省跨流域聯動發展,推進連接長江三角洲主要港區的高等級航道網路建設。第十條建設與航道有關的工程,除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進行的防洪、供水等特殊工程外,不得因工程建設降低航道通航條件。
建設與航道有關的工程,建設單位應當依法就建設工程對通航條件的影響作出評價,並報送有審核權的航道管理部門審核。除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審核的建設項目外,規劃確定的四級以上航道上的建設項目,由省航道管理部門審核,其他建設項目由所在地設區的市負責航道管理的部門審核。第十一條船閘等通航建築物的經營管理者應當按照所在地設區的市負責航道管理的部門批準的方案運行,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船舶通行。
遇有堵閘或者可能發生堵閘等影響船舶通行情況,船閘等通航建築物經營管理者應當服從所在地負責航道管理的部門的統一調度。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和改革、水行政、國土資源等部門,統籌港口岸線資源開發,優化港口布局,促進港口公共資源共享。
設區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公用碼頭和公共錨地建設,優化碼頭泊位結構,引導碼頭技術升級,推進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港區建設。
新建碼頭應當規劃、設計和建設岸基供電設施,已建成的碼頭應當逐步實施岸基供電設施改造。船舶靠港後應當優先使用岸電。
港口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建設垃圾接收、轉運及處理設施,提高含油污水、化學品洗艙水等接收處置能力及污染事故應急能力。第十三條港口經營者應當為水路運輸經營者以及托運人、收貨人自行辦理船舶或者貨物進出港口手續提供便利,不得強行提供有償服務。
港口經營者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港口經營價格和收費的規定,在其經營場所公示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第十四條鼓勵水路運輸及相關經營者提高裝卸、運輸、倉儲管理等關鍵設備的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提供物流信息服務。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並組織實施有利於水路運輸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產業政策和措施,促進水路運輸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加強跨區域合作,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
引導優勢產業項目臨港布局,在沿江、沿淮形成產業集中度高、輻射力強、與港口布局相協調的臨港產業經濟。

⑵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水路運輸管理,維護運輸秩序,提高運輸效益,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沿海、江河、湖泊及其他通航水域內
從事水路運輸和水路運輸服務業務的單位和個人。第三條 水路運輸分為營業性運輸和非營業性運輸。
營業性運輸是指為社會服務,發生費用結算的旅客運輸(含旅遊運輸,下同)和貨物運輸。
非營業性運輸是為本單位或本身服務,不發生費用結算的運輸。第四條交通部主管全國水路運輸事業,各地交通主管部門主管本地區的水路運輸事業。
各地交通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水路運輸管理業務的實際情況,設置航運管理機構。第五條水路運輸在國家計劃指導下,實行地區、行業、部門多家經營的方針。保護正當競爭,制止非法經營。第六條從事水路運輸和水路運輸服務業務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交通部發布的水路運輸規章。第七條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准許,外資企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不得經營中華人民共和國沿海、江河、湖泊及其他通航水域的水路運輸。第二章營運管理第八條設立水路運輸企業、水路運輸服務企業以及水路運輸企業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營業性運輸,由交通主管部門根據本條例的有關規定和社會運力運量綜合平衡情況審查批准。審批辦法由交通部規定。
對水路運輸行業管理影響較大的非營業性船舶運輸的審批辦法,由交通部會同有關部門另行規定。第九條設立水路運輸企業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與經營范圍相適應的運輸船舶;
(二)有較穩定的客源或貨源;
(三)經營旅客運輸的,應當落實客船沿線停靠港(站)點並具備相應的服務設施;
(四)有經營管理的組織機構和負責人;
(五)有與運輸業務相適應的自有流動資金。第十條設立水路運輸服務企業,必須具備第九條第四項規定的條件,並擁有與水路運輸服務業務相適應的自有流動資金。第十一條水路運輸企業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營業性運輸必須具備第九條第一、二、三、五項規定的條件,並有確定的負責人。第十二條交通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的管理水平、運輸能力、客源貨源情況審批其經營范圍。第十三條交通主管部門對批准設立的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發給運輸許可證;對批准設立的水路運輸服務企業,發給運輸服務許可證。第十四條取得運輸許可證和運輸服務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憑證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營業登記,經核准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開業。第十五條水路運輸企業、水路運輸服務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
個人停業,應當向交通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停業手續。第十六條交通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主管部門負責對水路運輸計劃分級進行綜合平衡。
需要進行綜合平衡的重點物資、聯運物資、外貿物資的運輸計劃,屬於全國性的,由交通部按國家計劃組織綜合平衡;屬於長江、珠江、黑龍江水系干線省際間的,由交通部派駐水系的航運管理機構組織綜合平衡;屬於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內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交通主管部門組織綜合平衡。第十七條經綜合平衡確定的運輸計劃以外的貨源和客源,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可以在批準的經營范圍內自行組織承運。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實行地區或部門封鎖,壟斷客源、貨源。第十八條營業性水路貨物運輸的承運方和托運方,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和《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的規定,簽訂運輸合同。第十九條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計收運雜費用,並使用交通部規定的運輸票據。第二十條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個體(含聯戶,下同)船舶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保險。第二十一條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以及石油、煤炭、冶金、商業、供銷、外貿、林業、電力、化工、水產部門,必須按規定向交通主管部門和統計主管部門提供營業性和非營業性運輸統計表。第二十二條水路運輸服務企業不得壟斷貨源,強行代辦服務;不得超出規定的收費標准收取服務費用。

⑶ 青島市水路運輸行業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水路運輸行業管理,維護水路運輸市場秩序,保障水路運輸經營者、旅客及其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水路運輸事業的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營業性水路運輸(含旅客運輸、貨物運輸、運輸服務)及其相關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青島市及各縣級市和城陽區、黃島區、嶗山區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水路運輸待業的主管部門。其所屬的航運管理機關具體負責本轄區水路運輸行業的管理工作。
與水路運輸行業管理有關的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有關水路運輸行業的管理工作。第四條水路運輸經營者依法組織的行業協會,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建立行業自律機制,為經營共咨詢、信息等服務,維護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對水路運輸經營者的經營活動進行指導、協調。第五條水路運輸經營者應當嚴格遵守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第六條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編制本市水路運輸行業發展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第二章審批條件與程序第七條從事水路運輸經營的,應當依法取得經營資格。第八條從事水路旅客運輸、貨物運輸經營的,應當具備下列開業條件:
(一)有相應的運輸船舶及船舶證書;
(二)主要船員應當持有相應的職務證書;
(三)有相應的經營場所和管理人員;其中,從事水路旅客運輸經營的,應當具備相應的客運船舶停靠港、站點及安全服務設施;
(四)有相應的資金;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九條從事水路運輸服務經營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相應的經營場所及設施;
(二)有相應的管理人員;
(三)有相應的資金;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從事國際船舶代理業務的,還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其他條件。第十條從事水路旅客運輸、貨物運輸經營的,按照下列規定辦理有關手續:
(一)向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籌建申請;其中,需訂造、購買船舶的,應當經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二)具備開業條件的,向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提出開業申請;經審查合格的,領取水路運輸許可證或有關批准文件;
(三)持水路運輸許可證或有關批准文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手續。
從事國內水路運輸經營的,持水路運輸許可證、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到交通行政主管部門領取船舶營業運輸證。
船舶營業運輸證應當隨船攜帶。第十一條運輸區域在本市轄區內的,由所在地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按程序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運輸區域超出本市轄區的,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按國家有關規定報批。第十二條從事國內水路運輸服務經營的,由經營者所在地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從事國際船舶代理的和國(境)外水路運輸經營單位在本市設立常駐代表機構的,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按國家有關規定報批。
經批準的水路運輸服務經營者,應當持水路運輸服務許可證或批准文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手續後方可營業。第十三條利用貨主碼頭從事經營性港口業務的,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按規定報批。第十四條水路旅客運輸、貨物運輸經營者需新增運力的,應當向所在地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申報,並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按規定的審批許可權審批。
營業性運輸船舶易主經營的,新船主應當重新辦理審批手續。第十五條水路運輸經營者停業、歇業或變更登記事項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到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手續,並按規定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稅務機關辦理相關手續。第十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出借、轉讓、倒賣、塗改和偽造有關水路運輸證件。第十七條水路運輸許可證實施年度審驗制度。未經審驗合格的,不得繼續經營。第三章旅客運輸第十八條水路旅客運輸經營者應當保證旅客安全,為旅客提供文明、規范的服務。第十九條旅客運輸船舶應當在其顯著位置懸掛營運標志,其從業人員應當統一著裝,佩戴標志。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服務業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水路運輸服務行為,維護水路運輸市場秩序,保障旅客、托運人、收貨人、承運人及其代理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水運事業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為國內水路運輸提供水路運輸服務及相關業務的活動。第三條本規定所稱水路運輸服務業,是指接受旅客、托運人、收貨人以及承運人的委託,以委託人的名義,為委託人辦理旅客或貨物運輸、港口作業以及其他相關業務手續並收取費用的行業,分為船舶代理業和客貨運輸代理業。第四條水路運輸服務企業必須依法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資格。第五條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負責對全國水路運輸服務業實施行業管理。
各級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或其設置的航運管理部門(以下簡稱交通主管部門)依照本規定,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水路運輸服務業實施行業管理。第六條對水路運輸服務業實施管理,應當遵循布局合理、服務方便、競爭有序、適應運輸市場發展需要的原則。第七條水路運輸服務企業應當遵循方便、迅速、准確、節省的經營方針,為旅客和托運人、收貨人、承運人提供服務。
水路運輸服務企業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接受主管機關的監督和管理。第八條任何企業從事水路運輸服務業務,必須經過交通主管部門的批准,領取《水路運輸服務許可證》,始得經營。
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以下簡稱「三資企業」)經營水路運輸服務業務,應當經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批准。第二章審批條件和程序第九條設立水路運輸服務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穩定的水路運輸客源、貨源和船舶業務來源;
(二)有與經營范圍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和專業人員;
(三)有固定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營業設施;
(四)有符合下列規定的最低限額的注冊資本:
1、經營船舶代理業務的,為20萬元人民幣;
2、經營客貨運輸代理業務的,為30萬元人民幣;
3、同時經營船舶代理和客貨運輸代理業務的為50萬元人民幣。第十條申請設立水路運輸服務企業,申請人應當向擬設立水路運輸服務企業所在地的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該部門審核後轉市(設區的市,下同)交通主管部門審查批准,並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備案。
申請設立經營水路運輸服務業務的「三資企業」,申請人應當向擬設立「三資企業」所在地的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各級交通主管部門逐級審核後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轉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審查批准。
申請人在所在地沒有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的,申請人應當直接向市(包括直轄市)交通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第十一條申請設立水路運輸服務企業,應當報送下列文件:
(一)水路運輸服務企業開業申請書;
(二)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企業章程草案;
(四)擬注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簽發的「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五)資信證明;
(六)辦公經營場所產權證明(或租賃證明、協議等);
(七)主要出資單位同意設立企業的文件(董事會決議、聯營協議或經濟擔保人證明);
(八)企業負責人和主要業務人員姓名、職務和身份證明;
(九)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文件。第十二條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水路運輸服務企業開業申請書和其他文件之日起10日內提出審核意見並轉報市交通主管部門,或逐級轉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
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和市(包括直轄市)交通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審批機關),應當自收到水路運輸服務企業開業申請書和其他文件之日起30日內決定批准或者不批准。對批准設立的,頒發水路運輸服務許可證書(以下簡稱許可證書)。第十三條水路運輸服務企業應當憑審批機關頒發的許可證書,依照有關法律和法規的規定,辦理企業登記、稅務登記手續。第十四條申請人取得許可證書後無正當理由連續180日未營業的,審批機關應當撤消其許可證書。第十五條許可證書有效期限為3年。
水路運輸服務企業在許可證書有效期限屆滿時需要繼續從事水路運輸服務業務的,應當在許可證書屆滿之日前30日內,向審批機關申請換領許可證書;未按本規定申請換領許可證書的,其水路運輸服務經營資格自許可證書屆滿之日起自動喪失,審批機關應當在辦理注銷手續後通知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注銷該企業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中相關項目。

⑸ 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國內水路運輸經營行為,維護國內水路運輸市場秩序,保障國內水路運輸安全,促進國內水路運輸業健康發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經營國內水路運輸以及水路運輸輔助業務,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國內水路運輸(以下簡稱水路運輸),是指始發港、掛靠港和目的港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通航水域內的經營性旅客運輸和貨物運輸。
本條例所稱水路運輸輔助業務,是指直接為水路運輸提供服務的船舶管理、船舶代理、水路旅客運輸代理和水路貨物運輸代理等經營活動。第三條國家鼓勵和保護水路運輸市場的公平競爭,禁止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國家運用經濟、技術政策等措施,支持和鼓勵水路運輸經營者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促進水路運輸行業結構調整;支持和鼓勵水路運輸經營者採用先進適用的水路運輸設備和技術,保障運輸安全,促進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
國家保護水路運輸經營者、旅客和貨主的合法權益。第四條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全國水路運輸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水路運輸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部門或者機構(以下統稱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部門)承擔本條例規定的水路運輸管理工作。第五條經營水路運輸及其輔助業務,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誠實守信。
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部門應當依法對水路運輸市場實施監督管理,對水路運輸及其輔助業務的違法經營活動實施處罰,並建立經營者誠信管理制度,及時向社會公告監督檢查情況。第二章水路運輸經營者第六條申請經營水路運輸業務,除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情形外,申請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備企業法人條件;
(二)有符合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的船舶,並且自有船舶運力符合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規定;
(三)有明確的經營范圍,其中申請經營水路旅客班輪運輸業務的,還應當有可行的航線營運計劃;
(四)有與其申請的經營范圍和船舶運力相適應的海務、機務管理人員;
(五)與其直接訂立勞動合同的高級船員佔全部船員的比例符合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規定;
(六)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七條個人可以申請經營內河普通貨物運輸業務。
申請經營內河普通貨物運輸業務的個人,應當有符合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且船舶噸位不超過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規定的自有船舶,並應當符合本條例第六條第六項、第七項規定的條件。第八條經營水路運輸業務,應當按照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規定,經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部門批准。
申請經營水路運輸業務,應當向前款規定的負責審批的部門提交申請書和證明申請人符合本條例第六條或者第七條規定條件的相關材料。
負責審批的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審查完畢,作出准予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予以許可的,發給水路運輸業務經營許可證件,並為申請人投入運營的船舶配發船舶營運證件;不予許可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取得水路運輸業務經營許可的,持水路運輸業務經營許可證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登記後,方可從事水路運輸經營活動。第九條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做好水路運輸市場統計和調查分析工作,定期向社會公布水路運輸市場運力供需狀況。第十條為保障水路運輸安全,維護水路運輸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水路運輸市場監測情況,決定在特定的旅客班輪運輸和散裝液體危險貨物運輸航線、水域暫停新增運力許可。
採取前款規定的運力調控措施,應當符合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在開始實施的60日前向社會公告,說明採取措施的理由以及採取措施的范圍、期限等事項。第十一條外國的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不得經營水路運輸業務,也不得以租用中國籍船舶或者艙位等方式變相經營水路運輸業務。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的企業、其他經濟組織以及個人參照適用前款規定,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⑹ 安徽省水路運輸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水路運輸管理,維護運輸秩序,提高運輸效益,保障運輸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水路運輸事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本省境內通航水域中從事營業性水路旅客、貨物運輸(含旅遊、渡船運輸)及水路運輸服務業的單位和個人(以下簡稱運輸經營者),均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本條例。第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轄區水路運輸主管部門;縣以上航運管理機構具體負責本轄區水路運輸的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加強對水路運輸事業的領導,將水路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鼓勵、支持和引導水路運輸事業的發展。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應對水路運輸經營和管理活動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五條縣以上航運管理機構應對水路運輸的運力結構、投放及其服務業的布局進行調控,保持運輸供求總量平衡,引導運輸市場健康發展。第六條水路運輸實行統一管理、多家經營、協調發展、公平競爭的原則。
運輸經營者應依法經營,恪守職業道德,加強業務學習,接受技術培訓,提供優質服務,保證運輸安全。第七條運輸經營者必須遵守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加強設備保養,改善運行管理,維護船舶航行、停泊水域的環境衛生,不得違反規定排放、傾倒廢棄物、污染物。第八條船舶應在核定的航區內航行,航速應足以保障自身安全和不危及其它船舶、設施的安全。在限制航速的區域內和在汛期高水位期間,應按照規定的航速行駛。第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權依法調用船舶執行防汛搶險等緊急運輸任務,並按有關規定給予適當經濟補償。運輸經營者不得阻撓、拒絕。第二章開業、變更和停業第十條運輸經營者應具備與其經營種類、項目和范圍相適應的設備、設施、資金、專業人員等條件。具體標准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製定,並予公布。第十一條申請從事水路運輸及其服務業的,應按下列規定向航運管理機構提出申請;航運管理機構應在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經審查批準的,發給運輸許可證或者運輸服務許可證:
(一)經營本省地、市內河運輸或運輸服務業務的,由設區的市或地區航運管理機構批准。
(二)經營省內跨地、市內河運輸的,由省航運管理機構批准。
經營國內省際內河運輸或者沿海運輸,以及外商投資企業(含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經營運輸、運輸服務業務的,按國家規定的報批程序辦理。第十二條取得運輸許可證或者運輸服務許可證的,憑證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稅務機關辦理登記後,方可從事經營活動。
運輸經營者應按申請核準的船舶向原審批的航運管理機構領取船舶營業運輸證。船舶營業運輸證應隨船攜帶。第十三條運輸經營者需要合並、分立、轉讓、改變經營范圍或者停業的,應向原批准機關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稅務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或者停業手續。第十四條運輸經營者新增和更新運力,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禁止購置超齡、報廢船舶作為新增和更新運力。
運輸經營者報廢、出售或者改裝船舶,應向原審批機關提供船舶登記機關出具的證明文件,方可辦理船舶營運證件的注銷或者變更手續。第十五條航運管理機構應按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審批許可權,對運輸經營者的經營資格實行年度審驗。經審驗合格的,方可繼續經營。第三章旅客運輸第十六條旅客運輸經營者應加強對客船、渡船的安全技術管理,使之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況,不得超載運輸、違章航行,確保旅客安全。第十七條旅客運輸經營者應為旅客提供文明、規范的服務,不得對船票價格內已包含的服務項目另行收費或者向旅客強制提供收費服務。第十八條旅客運輸經營者應按核定的航線、停靠港(站、點)從事旅客運輸,不得自行取消航線或者隨意減少班次和停靠港(站、點);確需取消或者變更的,必須向原批准機關申請批准,自批准之日起10日後方可取消或者變更。批准機關應在沿線各客運港(站、點)發布通告。
因不可抗力等因素需要臨時取消班次的,應事先公告,並予退票或者換票。

⑺ 國內水路運輸管理規定有哪些

《關於修改〈國內水路運輸管理規定〉的決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修訂的主要內容
一是著力為水路運輸企業提供規范、便利、高效的政務服務,減輕企業負擔。按照船舶最低安全配員標准,明確僅經營小型船舶的國內水路運輸經營者的專職海務、機務管理人員不再強制要求具備船長、輪機長或大副、大管輪從業資歷;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和電子證照共享;精簡班輪航線運營許可證件和備案事項;明確從事國內水路運輸的船舶,既可隨船攜帶《船舶營業運輸證》也可提供具有同等效力的可查驗信息。
二是優化水路運輸行政審批層級,下放部分客運許可許可權。為方便企業辦理業務,提高管理效率,壓減審批層級,結合實際情況,明確規定了省際危險品船運輸、沿海省際客船運輸、長江干線和西江航運干線水上運輸距離60公里以上省際客船運輸的經營許可由交通運輸部實施;其他內河省際客船運輸的經營許可由省級水路運輸管理部門實施。同時,明確省際普通貨船運輸、省內水路運輸的經營許可由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路運輸管理部門實施,具體許可許可權由省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決定。
三是增加水路貨物運輸實名制管理和安全檢查有關要求。為貫徹落實《反恐怖主義法》有關要求,保障水路貨物運輸安全,維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和運輸秩序,明確規定水路運輸經營者應當對托運人身份信息進行查驗,並對涉嫌在普通貨物中夾帶危險貨物、謊報瞞報托運危險貨物的進行安全檢查,登記並保存相關信息,對存在違法情況的,應拒絕承運並報告有關主管部門。同時,規定了托運人應當主動配合,如實提供相關信息並接受安全檢查。此外,明確違反上述規定不進行身份查驗、安全檢查、信息登記保存的,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四是補充了水路旅客運輸管理的相關要求。為了維護水路旅客出行權益,提升水路旅客運輸服務品質,適應信息化發展趨勢,明確了客票和水路旅客運輸服務相關內容。水路旅客運輸經營者應當向旅客提供紙質客票、電子客票等乘船憑證並向旅客明示退票、改簽等規定,應當按規定為軍人、人民警察、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學生、老幼病殘孕等旅客提供優先、優惠、免票等優待服務,應當拒絕攜帶或托運國家規定的危險品及其他禁止攜帶或托運的物品的旅客乘船,鼓勵水路旅客運輸經營者開展互聯網售票。

熱點內容
財政撥款屬於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 發布:2025-01-12 20:29:09 瀏覽:577
什麼叫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發布:2025-01-12 20:26:00 瀏覽:336
招商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20:12:39 瀏覽:931
王哲律師 發布:2025-01-12 20:09:00 瀏覽:161
一村一法律顧問責任 發布:2025-01-12 19:59:30 瀏覽:964
中國電影關於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2 19:18:02 瀏覽:681
屬於商法的是什麼法 發布:2025-01-12 19:00:48 瀏覽:595
法是以為核心內容的社會規范 發布:2025-01-12 18:49:24 瀏覽:975
日本第四代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1-12 18:47:49 瀏覽:358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遠在身邊二 發布:2025-01-12 18:46:50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