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環境法律法規清單上海市
① 保護環境的法律有哪些
1、污染者要負責治理自己的污染源或承擔污染治理費用。
2、對治理污染、保護環境和環境科學研究等活動,由國家給予財政補貼和稅收上的優待。
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主要有:《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
我國保護環境的政策
我國環境保護法的三項基本政策如下:
1.公眾參與、普及環境教育的政策;
2.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政策;
3.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利用的政策。
我國環境保護法的環境是指什麼
《環境保護法》的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濕地、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環境保護指標
環境保護指標:
一、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
二、愛護花草樹木,杜絕破壞城市綠化,積極參加綠化植樹活動。
三、避免使用一次性飲料杯、泡沫飯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紙飯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來替代。
四、不要隨意捕殺野生動物,尤其不要捕殺人類的益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鼓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環境保護志願者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營造保護環境的良好風氣。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新聞媒體應當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第十條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軍隊環境保護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等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② 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的適用范圍也稱法律的效力,包括法律的空間效力、法律的時間效力和法律對人的效力。本條是關於環境保護法空間效力的規定。法律的空間效力,是指法律在哪些空間范圍或者地域范圍內發生效力。法律的空間效力與國家主權直接相關,適用於該國主權所及一切領域。
本條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是指我國行使國家主權的空間,包括我國的領陸、領水、領空;也包括延伸意義的領域,如駐外使館;還包括在境外的飛行器、停泊在境外的飛行器和停泊在境外的船舶。領陸是指國家疆界以內的陸地領土。根據領海及毗連區法的規定,領陸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台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及其他一切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島嶼。我國的領水,包括內水和領海。根據領海及毗連區法的規定,內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基線向陸地一側的水域;領海為鄰接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領土和內水的一帶海域,其寬度為從領海基線量起12海里。領空是指領陸和領水之上的空域。
拓展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條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
第六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二條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濕地、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③ 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分析:1、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主要有:《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
2、我國現行主要的環境保護法規、規章主要有:《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自然保護區條例》、《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辦法》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二十二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應當依法採取財政、稅收、價格、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勵和支持。
第二十三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改善環境,依照有關規定轉產、搬遷、關閉的,人民政府應當予以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第十五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和國家或者地方的經濟、技術條件,適時修訂水環境質量標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第十六條 防治水污染應當按流域或者按區域進行統一規劃。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經濟綜合宏觀調控、水行政等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編制,報國務院批准。
④ 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環境保護法》
《海洋環境保護法》
《清潔生產促進法》
《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環境影響評價法》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⑤ 環保法律法規有哪些
環保法法律法規有:
1、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環境保護法;
2、環境保護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3、環境保護法的其他法律條文。環境保護就是運用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污染和破壞環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計劃地保護環境,預防環境質量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促進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保護人類健康,造福子孫後代。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是關繫到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提升環保的政策力度,從而更好地採取治理和應對突發環境事故,是當前急不可待的任務。借鑒國際最佳實踐和企業成功經驗,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國民經濟建設時要把保護環境放在首要位置。升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環保意識和能力,是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地區區域性經濟發展中,已經注意到了本位主義和犧牲環境為代價所帶來的最終惡果,開展清潔生產,以促進企業的認知和意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鼓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環境保護志願者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營造保護環境的良好風氣。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新聞媒體應當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第十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軍隊環境保護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等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污染環境罪的判刑標準是什麼
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絕大多數的情況下,環境被污染以後,給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都是很難修復的,如果可以修復,在修復生態環境中所需要的這些費用是由環境侵權人承擔的;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程度需要進行評估的話,評估費用也由侵權人支付。
⑥ 誰能幫我找一下環境相關法律法規清單
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屬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關於懲治捕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 野生動物犯罪的補充規定(摘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
城市綠化條例(摘錄)
⑦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具體的政策法規急
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了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改善人居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市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區域的生活垃圾投放及其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本市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區域,由市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分步推進辦法確定,並向社會公布。
第三條(基本原則)
本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遵循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屬地管理、分步推進的原則,逐步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水平。
第四條(管理部門)
市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的組織推進、指導和監督管理。
市商務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回收的指導和監督管理。
市環保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生活垃圾中有害垃圾處置的指導和監督管理。
本市其他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實施本辦法。
第五條(區縣政府和鄉鎮、街道職責)
區(縣)人民政府負責所轄區域內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的組織實施。區(縣)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所轄區域內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的指導和監督管理。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區(縣)人民政府的部署,負責所轄區域內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的具體落實。
第六條(聯席會議制度)
本市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推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綜合協調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第七條(目標編制)
市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會同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編制本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階段性目標。本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階段性目標包括市、區(縣)生活垃圾處置總量控制指標和分類投放實施區域推進指標等內容。
第八條(垃圾產生者義務)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履行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的義務,共同維護良好的城市環境。
第九條(清潔生產)
本市鼓勵研發推廣清潔生產技術、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採取改善管理和綜合利用等措施,促進可循環利用和資源化利用。
第十條(包裝物減量)
本市商品生產者和銷售者應當嚴格執行本市商品包裝物減量的有關規定,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產生。
第十一條(果蔬菜皮減量)
本市大型果蔬集貿市場應當實行果蔬菜皮就近就地處理;標准化菜場實行凈菜上市。
第十二條(低碳消費)
本市鼓勵單位和個人使用可循環利用、資源化利用物品。
本市旅館、餐飲等經營單位應當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餐飲經營單位還應當提示並指導消費者適量消費。
第十三條(綠色辦公)
本市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先行實行綠色辦公。政府采購應當按照規定優先採購可循環利用、資源化利用物品。
第十四條(配套政策和標准)
市發展改革、財政、經濟信息化、質量技監、商務、旅遊、農業、機關事務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本辦法第九條至第十三條的要求和各自職責,制定配套性文件和標准。
第十五條(投訴和舉報)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違反本辦法的行為,都有權向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投訴。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接到舉報、投訴後,應當及時處理,並將處理結果予以反饋;對不屬於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移交有權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處理。[2]
第二章分類標准和分類投放要求
第十六條(生活垃圾分類標准)
本市生活垃圾的基本分類為:
(一)可回收物,是指適宜回收循環利用和資源化利用的廢塑料、廢紙、廢玻璃、廢金屬等廢棄物;
(二)有害垃圾,是指納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且應當專門處置的廢鎳鎘電池、廢葯品等廢棄物;
(三)濕垃圾,是指易腐性的菜葉、果殼、食物殘渣等有機廢棄物;
(四)干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廢棄物。
市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市商務、環保行政管理部門制定本市生活垃圾的具體分類目錄及投放規范,並向社會公布。
第十七條(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確定)
本市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
本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道路、廣場、公園、公共綠地等公共場所,其管理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公共服務單位為責任人。
(二)機場、客運站、軌道交通以及旅遊、文化、體育、娛樂、商業等公共場所,經營管理單位為責任人。
(三)住宅小區由業主委託物業服務企業實施物業管理的,物業服務企業為責任人;由業主自行實施物業管理的,業主為責任人;未實行物業管理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確定責任人。
(四)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單位的辦公和生產場所,由業主委託物業服務企業實施物業管理的,物業服務企業為責任人;由業主自行實施物業管理的,業主為責任人;由業主整幢出租給其他單位使用或者委託其他單位經營管理的,使用單位或者經營管理單位為責任人。
按照前款規定無法確定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的,由所在地的區(縣)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確定責任人。
第十八條(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職責)
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承擔下列職責:
(一)按照本辦法規定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
(二)將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分類駁運至垃圾箱房或者垃圾小型壓縮收集站;
(三)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工作進行宣傳、指導,對不符合分類投放要求的行為予以勸告、制止。
業主大會與物業服務企業簽訂物業服務合同時,應當約定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服務內容及收費標准。
住宅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在必要時,可以安排生活垃圾分揀員進行輔助分類。
住房保障房屋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配合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做好對物業服務企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工作的指導和監督管理;物業服務企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工作,應當納入物業服務企業的考核評級。
第十九條(分類收集容器設置要求)
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按照下列規定設置:
(一)住宅小區設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四類收集容器。
(二)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單位的辦公和生產場所設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四類收集容器。但濕垃圾產生量較少的單位的辦公和生產場所,可以按照分類收集容器設置規范,減少設置濕垃圾收集容器。
(三)道路、廣場、公園、公共綠地、機場、客運站、軌道交通以及旅遊、文化、體育、娛樂、商業等公共場所設置可回收物、干垃圾兩類收集容器。但濕垃圾產生量較多的公共場所,應當按照分類收集容器設置規范,增加設置濕垃圾收集容器。
本市鼓勵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推進步驟,細化設置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第二十條(收集容器設置規范)
市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會同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制定本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設置規范,並向社會公布。
本市生活垃圾收集容器設置規范應當包括收集容器的類別、規格、標志色、標識以及設置要求等內容。
第二十一條(分類投放要求)
單位和個人應當根據市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的生活垃圾具體分類目錄和投放規范投放生活垃圾,並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害垃圾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不得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二)可回收物、濕垃圾、干垃圾投放至相應的垃圾分類收集容器。
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細化設置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細化分類要求,將生活垃圾投放至相應的垃圾分類收集容器。
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行為規范內容,應當按照物業管理相關規定,納入管理規約。
第二十二條(報告和公布)
生活垃圾分類未達到要求的,生活垃圾收運作業服務單位應當按照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的規定,將有關情況報告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接到有關情況報告後,應當要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改進,並可以根據改進情況,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2]
第三章分類減量的促進措施
第二十三條(鼓勵參與)
本市鼓勵通過社會化方式,促進與激勵單位和個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給予支持。
第二十四條(宣傳動員)
綠化市容、環保、商務、旅遊、文廣影視等行政管理部門和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群眾團體應當做好垃圾分類減量的宣傳和動員工作。
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將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知識納入學校、幼兒園教育內容,並組織開展青少年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教育和實踐等活動。
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和互聯網站等媒體應當進行普及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知識的公益宣傳。
第二十五條(購買服務及示範指導)
區(縣)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可以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指導活動。
住宅小區可以安排示範指導員,指導居民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規范投放生活垃圾。
第二十六條(行業協會工作)
本市市容環衛行業協會、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旅遊行業協會、連鎖經營協會、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協會等相關行業協會應當制定行業自律規范,開展本行業內的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評價和培訓工作,引導、督促會員單位遵守本辦法的相關規定。
第二十七條(分類計量和統計)
市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市商務、環保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建立生活垃圾分類計量稱重工作制度,逐步對本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置實行重量統計。
第二十八條(垃圾跨區域處理環境補償制度)
本市實行生活垃圾跨區域處理環境補償制度。生活垃圾處置導出區(縣)應當向生活垃圾處置導入區(縣)支付環境補償資金。重量統計信息作為支付環境補償資金的依據。
第二十九條(精神文明創建評選)
本市文明小區、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文明城區等精神文明創建項目的評選標准中,應當包含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實施情況。
第三十條(績效考核)
區(縣)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實施情況,應當納入區(縣)人民政府績效考核范圍。
第三十一條(信息系統)
市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本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信息系統,用於記錄、統計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信息,並逐步與商務、環保等行政管理部門的相關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互聯互通。[2]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二條(違反規定行為的處理)
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未按照規定設置分類收集容器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處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未將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分類駁運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未按照規定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管執法部門按照《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處理:
(一)單位未按照規定投放生活垃圾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二)個人未按照規定投放生活垃圾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三條(行政機關及工作人員的責任)
違反本辦法規定,市和區(縣)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城管執法部門以及其他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造成不良影響的,由上級主管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通報批評,並可以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
(一)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履行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監督管理等職責;
(二)未依法處理發現或者告知、投訴、舉報的生活垃圾違規行為。[2]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四條(單獨投放收集的生活垃圾)
本市生活垃圾中食品加工單位、飲食經營單位、單位食堂等單位產生的餐廚垃圾和餐廚廢棄油脂,居民裝修垃圾,廢舊傢具等大件垃圾,以及其他生活垃圾,法律、法規、規章有單獨投放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五條(分類收運處置)
對於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置作業服務單位應當按照《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管理辦法》及相關規定,實行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置。
第三十六條(施行日期)
本辦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
(7)2016環境法律法規清單上海市擴展閱讀:
一、《辦法》制定的意義
《辦法》是旨在通過法治方式改變和規范垃圾收集行為,提高本市垃圾處理水平的一項重要立法決策,其意義主要是:
第一,標志著上海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法制化的新起點。《辦法》是在總結上海以往多輪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尤其是2011年以來的試點工作經驗,借鑒國際上大城市垃圾分類法律實施經驗基礎上,結合上海實際確定的法律制度。其實施意味著上海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從試驗性探索到確定性的法制化新起點。
第二,有助於提高上海的生態文明水平。垃圾處理已是當今世界城市化進程中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的重大難題,是代表著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垃圾分類減量法制化,有助於促進和提升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的國際形象,有助於黨的十八大報告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在上海的落實。
第三,有助於提高上海的整體城市文明水平。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社會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持,最終體現在公民個人良好的投放垃圾行為習慣的形成。此項工作既需要政府的組織推動和監管實施,又需要市民的廣泛行動,也需要社會組織的積極參與。
通過對此項工作所涉各方權利、義務和責任的立法明確,能夠更好地促進上海市民良好行為習慣的盡快形成,提高上海城市文明的整體水平。
二、《辦法》的特點及主要內容
(一)《辦法》適用上「分步推進」的特點
《辦法》的主要特點:一是,在法律適用空間上,並不是自施行之日起即在全市行政區域范圍內全面施行分類投放,而是由綠化市容部門按照分步推進辦法,確定具體區域,不斷地有序推進實施。
二是,從制度約束上,《辦法》設定的處罰條款,並不是自施行之日起全面適用。而是根據漸進性特點,在實施初期,對垃圾分類做得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對不符合規范的行為進行勸阻、教育。
但如果在垃圾分類工作推進較為成熟和成功的小區中,對個別較為惡劣的行為,會依法處罰。當然,對違反垃圾分類規定行為的處罰,將會隨著垃圾分類法律制度實施的深入而不斷加強完善。
(二)明確垃圾分類減量監督管理和推進落實職責
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法制化推進,政府責無旁貸,且需合力推動。
《辦法》確立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推進模式:
(1)市綠化市容局負責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的組織推進、指導和監督管理。
(2)市商務委負責可回收物回收的指導和監督管理,市環保局負責有害垃圾處置的指導和監督管理。
(3)區縣政府是垃圾分類減量的責任主體,負責此項工作的組織實施,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區域內分類減量工作的具體落實。
此外,市發展改革、財政、旅遊、農業、機關事務等行政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制定配套性文件和標准,配合實施。
(三)確立垃圾「四分法」基本分類標准
本市垃圾分類標准已從早期試點的有機、無機二分法,逐步拓展為2011年以來試點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濕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的四分法。
此次立法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延續了四分法分類標准。考慮到試點中市民對垃圾「干濕分類」命名的認可度高於「廚余與其他垃圾分類」的命名,所以本次立法將原四分類垃圾名稱微調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
同時授權市綠化市容局制定細化分類目錄,以便市民可以清楚地知道具體分類要求。
(四)明確垃圾收集容器設置要求
考慮到不同區域產生垃圾的類別、數量不同,《辦法》採取「因地制宜」原則,區分住宅小區,單位辦公生產場所以及公共場所等三類區域,設定了差異化的設置要求。
同時,《辦法》也授權市綠化市容局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和公布設置規范,明確收集容器的類別、規格、標志色、標識以及設置要求等具體內容。
(五)建立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
為了保障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有效開展實施,《辦法》首先根據場所區域差異、實行物業管理情況、出租及委託經營情況等因素,區分道路等公共場所、客運站等公共場所、住宅小區、單位辦公生產場所等四類,確定了不同責任人。
其次明確管理責任人的三個主要職責:
(1)設置分類收集容器;
(2)分類駁運;
(3)宣傳指導和勸告制止。
(六)明確垃圾分類減量促進措施
垃圾分類減量工作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參與,需要一個長期推進過程,需要多方面有效推動,《辦法》專章明確了一系列分類減量促進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鼓勵通過社會化精神和物質獎勵方式,促進與激勵市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二是,行政部門、媒體都應當做好垃圾分類減量的宣傳和動員,垃圾分類減量知識應納入學校、幼兒園教育內容。
三是,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支持社會組織參與垃圾分類行為的指導活動。四是,要求各相關行業協會制定自律規范,引導督促會員單位依法循規。
⑧ 上海市水域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規定
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了加強本市水域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創造整潔、優美的水域市容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市行政區域內水域的市容環境衛生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規定。第三條(部門職責)
綠化市容部門是本市水域市容環境衛生的行政主管部門。
水務部門按照職責許可權,負責將相關水域市容環境衛生納入河道養護管理工作。
鎮(鄉)人民政府按照職責許可權,負責所轄區域內水域市容環境衛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發展改革、規劃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管理、交通、生態環境以及城管執法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實施本規定。第四條(河長制)
本市水域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的相關重大事項,納入河長制管理內容,予以統籌協調。第五條(規劃)
市綠化市容部門應當會同市水務等部門根據本市市容環境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將水域市容環境衛生工作所需水域保潔作業碼頭、垃圾處理設施以及其他相關配套設施的布局,納入市容環境衛生發展規劃。
區綠化市容部門應當會同區水務、規劃資源等部門根據市容環境衛生發展規劃,編制本轄區水域市容環境衛生專項規劃;市綠化市容、水務部門應當予以指導。第六條(責任區制度)
本市實行水域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以下簡稱「責任區」)制度。第七條(責任人確定)
責任區的責任人,按照下列基本規定予以確定:
(一)碼頭及其附屬設施、停靠船舶佔用的水域,由碼頭的經營、管理單位負責;
(二)棧橋、親水平台等設施佔用的水域,由相關設施的使用或者管理單位負責;
(三)《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中確定的其他責任人。第八條(責任要求)
責任人應當按照《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有關責任區責任要求的規定,履行責任。
責任人對責任區內違反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的行為,有權予以勸告和制止;勸告或者制止無效的,及時向綠化市容、水務、城管執法等部門或者鎮(鄉)人民政府報告。第九條(責任告知書)
市、區綠化市容部門會同水務部門製作責任區責任告知書,並組織向責任人發放。責任告知書應當載明責任人、責任區具體范圍、責任要求以及相應的法律責任等內容。
責任人應當將責任告知書在其辦公場所或者經營場所的醒目位置公示,並保持整潔、完好。
責任告知書示範文本由市綠化市容部門會同市水務部門制定。第十條(責任人信息檔案)
市、區綠化市容部門以及鎮(鄉)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建立責任人信息檔案,及時記錄和更新責任人名稱、責任區具體范圍、履行責任情況等基本信息。第十一條(自律管理)
本市鼓勵一定水域范圍內的責任人對履行責任實行自我管理。
市、區綠化市容部門以及鎮(鄉)人民政府可以根據轄區實際,推進責任區自律管理工作。第十二條(保潔區域等級劃分)
水域保潔區域,根據水域所在地功能區特性、特定活動區域內環境質量要求等因素,實行分等級保潔。
水域保潔區域的保潔質量,應當符合規定的對應等級的保潔質量要求。
水域保潔區域的保潔等級及其具體范圍,由市綠化市容部門會同市水務部門確定。第十三條(作業服務單位)
水域保潔作業可以採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由市、區綠化市容、水務部門以及鎮(鄉)人民政府委託作業服務單位實施,並與作業服務單位簽訂作業服務協議。
作業服務協議應當包括作業服務項目名稱、區域、期限、作業方式、作業頻率、質量標准等內容。
作業服務協議示範文本由市綠化市容、水務部門制定。第十四條(作業服務規范)
作業服務單位應當按照作業服務協議規定的作業方式、作業頻率等要求實施水域保潔作業,並遵守下列服務規范:
(一)作業人員穿著救生衣等防護用品;
(二)作業設施、設備清潔、安全、有效;
(三)按照規定對攔截、打撈的漂浮廢棄物進行分類;
(四)船舶作業和停靠時,不妨礙其他船舶的通行;
(五)船舶的作業排放控制符合大氣、水、環境雜訊污染防治要求;
(六)法律、法規、規章以及相關標准規定的其他服務規范。
作業服務單位按照前款規定實施水域保潔作業時,責任人以及其他相關單位、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⑨ 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有哪些
環保法法律法規有:
1、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環境保護法》。
2、《環境保護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3、環境保護法的其他法律條文。
法律依據
《環境保護法》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濕地、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第三條
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