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海洋法規約

海洋法規約

發布時間: 2023-03-31 15:04:58

㈠ 國際法院與國際海洋法庭的異同

國際法院與國際海洋法庭主要有成立時間、功能和管轄范圍的區別:

1、成回立時間的不同,海牙國答際法庭(簡稱是聯合國國際法院),根據《聯合國憲章》於1945年6月成立。國際海洋法法庭(ITLOS)自1994年11月16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後便存在。

2、功能的不同,國際法院 是聯合國六大主要機構之一和最主要的司法機關,是主權國家政府間的民事司法裁判機構。國際海洋法法庭是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特別法獨立司法機關,旨在裁判因實施(解釋和適用)《公約》所引起的爭端。

3、管轄范圍的不同,國際法院是具有明確許可權的民事法院,沒有附屬機構,國際法院沒有刑事管轄權(與海牙國際刑事法院無關),因此無法審判個人。國際海洋法庭管轄權包括根據《公約》及其《執行協定》提交法庭的所有爭端,以及在賦予法庭管轄權的任何其它協定中已具體規定的所有事項。

㈡ 《國際海洋法公約》內容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通過。

1982年12月10日訂於牙買加蒙特哥灣。

聯合國第三次海洋亂笑法會議從1973~1982年共舉行11次會議。

《公約》於1994年11月16日生效。

簽署《公約》的國家和地區有158個,到1993年12月嘩昌含31日止,已有60個國家批准或加入《公約》。

中國於1982年12月10日簽署了《公約》,但尚未批准《公約》。

《公約》共分為17個部分,計320條,9個附件。

第一部分是《公約》的用語和范圍,第二部分是領海和毗連區,第三部分是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第四部分是群島國,第五部分是專屬經濟區,第六部分是大陸架,第七部分是公海,第八部分是島嶼制度,第九部分是閉海或半閉海,第十部分是內陸國出入海洋的權利和過境自由,第十一部分是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海床和海底及其底土區域,第十二部分是海洋環境的保護和保全,第十三部分是海洋科學研究,第十四部分是海洋技術的發展和轉讓,第十五部分是爭端的解決,第十六部分是一般規定,第十七部分是最後條款。

附件一是高度洄遊魚類,附件二是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附件三是探礦、勘探和開發的基本原則,附件四是企業部章程,附件五是調解,附件六是國際海洋法法庭規約,附件七是仲裁,附件八是特別仲裁,附件九是國際組織的參迅氏加。

《公約》編纂國際海洋法的習慣規則,規定了12海里領海寬度,肯定了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制度,確定了沿海國對大陸架的自然資源的 *** 權利。

《公約》明確宣布,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區域及其底土以及該區域的資源為人類的共同繼承財產,其勘探和開發應為全人類的利益而進行。

熱點內容
一審法官沒有收到上訴費票據 發布:2025-04-03 02:47:51 瀏覽:252
汽車法規認證工程師 發布:2025-04-03 02:47:49 瀏覽:848
法律咨詢服務納稅 發布:2025-04-03 02:42:37 瀏覽:389
上海法律碩士學校 發布:2025-04-03 02:39:42 瀏覽:688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 發布:2025-04-03 02:30:31 瀏覽:744
勞動法關於五險是否強制性購買 發布:2025-04-03 02:05:22 瀏覽:800
市北區法院 發布:2025-04-03 02:00:31 瀏覽:349
員工法律知識培訓講座6 發布:2025-04-03 01:31:44 瀏覽:28
行人闖紅燈法規 發布:2025-04-03 01:31:38 瀏覽:333
婚前協議書如何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03 01:19:04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