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黑龍江省漁業管理條例

黑龍江省漁業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3-04-04 17:52:53

⑴ 黑龍江省鹽業管理條例(2016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鹽業管理,保證食鹽專營,消除碘缺乏危害,保護公民身體健康,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本省轄區內從事鹽產品加工、儲運、購銷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鹽產品包括:

(一)食鹽,指直接食用的鹽和食品加工用鹽;

(二)純鹼及燒鹼工業用鹽(以下簡稱兩鹼工業用鹽),指用於生產純鹼及燒鹼的原料鹽;

(三)一般工業用鹽,指兩鹼工業用鹽以外的其他工業用固體鹽或者液體鹽;

(四)農業用鹽,指農作物浸種等使用的鹽;

(五)復合鹽製品,指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添加其他原料製成的鹽製品。

畜牧、漁業用鹽按食鹽進行管理。第四條本省對食鹽依法實行專營管理,向全民供應合格的加碘食鹽;對兩鹼工業用鹽實行監督管理;對一般工業用鹽、農業用鹽和復合鹽製品實行統一經營管理。第五條省鹽業主管機構負責全省鹽業行政管理工作,並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市(行署)、縣(市)鹽業主管機構負責本轄區內的鹽業管理工作。

各級衛生計生、工商、公安、交通運輸、鐵路、物價、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鹽業主管機構做好鹽業監督管理工作。第二章加工管理第六條鹽產品加工企業應當具備保證產品質量的生產條件和檢測手段,並嚴格執行國家標准,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鹽產品不得銷售。第七條加工、銷售的食鹽,其質量、計量以及包裝上的標識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食鹽包裝袋及其防偽標志統一由省鹽業主管機構監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生產、加工、買賣食鹽包裝袋及其防偽標志。第三章運輸和銷售管理第八條對食鹽的分配調撥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國家分配調入本省的食鹽,統一由省鹽業主管機構分配調撥。食鹽批發企業應當嚴格執行計劃,不得擅自變更。第九條運輸食鹽,必須持有省鹽業行政主管機構核發的食鹽准運證。

承運人不得承運偽報品名的鹽產品。第十條從事食鹽批發業務的企業,由省鹽業主管機構審查批准,頒發國務院鹽業行政主管機構統一製作的食鹽批發許可證,並報國務院鹽業行政主管機構備案。

食鹽批發(含代理批發,下同)企業必須按照批發許可證規定的進貨渠道、銷售范圍從事食鹽批發業務。第十一條從事食鹽零售業務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必須持有當地鹽業主管機構核發的由省鹽業主管機構統一製作的食鹽零售許可證,並在經營場所明示。

鹽業主管機構核發食鹽零售許可證,不得收取任何費用。第十二條持有食鹽零售許可證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應當從當地具有食鹽批發許可證的企業購進食鹽。

食品生產加工用鹽和畜牧、漁業用鹽,應當從當地具有食鹽批發許可證的企業購進。第十三條批發、零售的食鹽必須是合格的加碘食鹽,其定量包裝應當是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小包裝。

需要使用非加碘食鹽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持有關證明,到當地鹽業主管機構指定的食鹽批發企業購進。第十四條兩鹼工業用鹽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合同訂貨。制鹼企業應當將訂立的合同以及執行情況報送當地鹽業主管機構。鹽業主管機構應當對兩鹼工業用鹽使用情況進行稽核。

禁止轉賣、挪用兩鹼工業用鹽。第十五條一般工業用鹽、農業用鹽和復合鹽製品由當地鹽業批發企業按照實際需要組織供應,保證用鹽單位的需要。

禁止擅自購進或者銷售一般工業用鹽、農業用鹽和復合鹽製品。第十六條禁止將下列鹽產品作為食鹽銷售和用於食品加工:

(一)液體鹽(含天然鹵水);

(二)工業用鹽、農業用鹽;

(三)利用土鹽、硝鹽、工業廢渣和廢液製成的鹽產品;

(四)不符合國家食鹽標準的鹽產品;

(五)其他非食用鹽產品。第十七條建立健全食鹽儲備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動用國家儲備鹽。對已建成的儲備庫,當地鹽業主管機構應當對其加強管理和維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和拆遷。第十八條銷售食鹽必須執行物價部門確定的食鹽價格。第十九條各級鹽業批發企業應當及時結算鹽款,不得挪作他用。

⑵ 黑龍江省河道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國家有關規定,為加強河道管理,充分發揮江河水土資源的綜合效益,促進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保障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我省天然河道、人工河道、調蓄洪區及堤防、閘壩、護岸、引水、排水等工程。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的水利部門為河道主管部門,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和監督執行;負責防洪調度、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協調處理各部門在用河方面的矛盾及河道業務技術指導;會同航運、城建等部門編制江河流域規劃、河道整治規劃。
各級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在水利部門建立河道管理機構。第四條 市、鎮城區江河的堤防、碧銀漏護岸管理和防洪工作由城建部門負責;國營農、林、牧、漁場和勞改農場范圍內自建的江河堤防、護岸管理以及防洪工作在當地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由所在場負責。
有堤防、護岸管理任務的部門和單位應設置相應的管理機構或專職人員。第五條 河道水土資源除集體所有的土地外均屬全民所有,保護河道水土資源及附屬工程設施的完整,是全省人民的義務。
各單位和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范圍內開發利用江河水資源。單位和個人的興利活動,必須服從江河流域規劃、河道整治規劃和遵守本條例。第二章 河道管理第六條 按照流域規劃修築的兩岸堤防之間,堤防設計洪水位以下為河道行洪區;無堤防的河段按其上、下游堤防設計洪水位確定行洪區;無堤防的河流,按流域規劃確定的兩岸堤防走線之間區域為行洪區。行洪區均屬河道管理范圍。第七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修建工程不得影響行洪、排澇及堤防安全,不得引起河勢的不良變化,不得破壞通航條件,不得危及其他部門的興利活動。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新建、改建工程及河道整治工程,由建設單位提出設計方案,徵求有關單位意見,按下列分級管理許可權,經河道主管部門審定,再按基本建設程序履行審批手續。
省界和邊境河流按規定程序由國家或省審定;穿越兩個以上專區、市或跨縣、場的河流由省審定;穿越兩個以上縣(含縣級市,下同)並在同一專區、市范圍內的河流由專區、市審定;河道長度不超出縣境的河流由縣審定;河道長度不超出國營農、林、牧、漁場和勞改農場范圍的河流,由各自主管部門審定。
在通航河段上修建工程,要徵求有關部門意見,由省河道主管部門和航運主管部門共同審定;在市區河段上修建工程,由省河道主管部門和城建部門共同審定;市區河段以外和不危及堤岸安全的航道疏浚由航運部門審定。第八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不準擅自修築丁壩、鎖壩、圍堤、泵站、碼頭、高渠、高路、廠房、民房等建築物;不準擅自堆放物資、傾填礦渣、煤灰、殘土、垃圾;除營造護堤護岸林外,不準種植高桿阻水植物;不準從事任何造成壅水、沖刷、淤積等不利影響的生產活動。第九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開采砂石土料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經河道管理部門批准,在市區河段內采砂由城建部門的堤防管理機構批准。在航道內采砂應徵得航運部門的同意。
禁止在下述區域內採掘砂石土料物:(1)堤防迎搏運水面五十米以內,河床凹岸和堤防險工地段,河道整治工程一百米以內;(2)大、中、小鐵路橋及防護工程上下游五百、三百、二百米以內,公路橋及引道、防護工程上下游二百米以內;(3)攔河閘壩、泵站上下游三百米以內;(4)水文測流斷面上下游五百米至一千米以內;(5)可能因采砂而導致流勢變化影響其它部門正常生產活動的區域。
在河道內從事營業性開采砂石土料悔爛物的單位和個人,應向批准部門繳納管理費。管理費主要用於河道治理。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第十條 經批准在河道管理范圍內修建工程、堆放物料和採掘礦產、砂石,對防洪及其它單位用河造成影響或經濟損失的,要支付採取補救措施所需全部費用。第十一條 禁止在通航河流和漁業生產繁忙的江河內散放流送木材和無船舶牽引的木排。如有散排,放排單位要及時打撈。因流送木排使橋梁等工程設施受到破壞的,放排單位要給予賠償。第十二條 禁止向江河及與江河相連的排水渠道和水庫、泡沼內排放廢油及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有毒有害污水。水利和環保部門負責江河水質監測工作。第三章 工程及林草管理

⑶ 齊齊哈爾市群眾養魚承包責任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為維護國家、集體利益和承包經營者合法權益,促進我市漁業生產持續穩定的發展,根據《黑龍江省農村合作經濟承包管理規定》及《黑龍江省農村合作經濟承包合同管理條例》的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特製定本規定。第二條承包范圍。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以下簡稱發包方)所有的漁(魚種)場,可養魚水面以及適宜開發養魚,並且不影響交通、防洪設施發揮作用的荒灘、荒地。第三條承包方式。
(一)個人承包(限於百畝以下水面)。承包人以個人名義與發包方簽訂協議,取得發包方所有的漁(魚種)場、養魚水面和其它有關生產資料的經營使用權,獨立進行生產經營。
(二)場長承包。漁(魚種)場場長與發包方簽訂協議,明確各項經濟承包指標和場長在漁業生產經營中的責、權、利,由場長負責組織漁(魚種)場的各項生產活動以及對生產組織成員逐層落實分項經濟承包指標。
漁(魚種)場場長由發包方公開招聘產生。
(三)聯合承包。養魚專業戶之間或發包方與企事業單位之間組成經濟聯合體,承包經營漁(魚種)場或百畝以上養魚水面,進行規模性生產經營。
(四)開發性承包。對自然條件不利,但可綜合改造治理的荒水、荒灘、荒地,允許承包方進行開發性承包。第四條發包方應通過其組織成員或代表會議,對將要發包的魚池、水面、地塊進行民主評估,合理確定各項經濟承包指標,並公開發包。第五條養魚發包、承包雙方須簽訂書面合同,明確規定以上條款:
(一)發包方、承包方的名稱,承包開發的漁(魚種)場、水面名稱,地點。
(二)魚池、水面的面積,水質和附屬固定資產的數量、金額。
(三)生產經營方式。
(四)發包方應提供的生產、經營、科技服務事項。
(五)各項提留指標及承包方應繳納的產品數量。
(六)合同履行起止期限。
(七)違約賠償責任。
(八)雙方約定的其它條款。第六條發包、承包雙方在合同中應明確下列各項提留指標:
(一)周轉金償還款。雙方協商確定償還期限。
(二)魚池、水面承包費。根據養魚水面的面積、開發程度、水質優劣、地理條件和附屬設備狀況等因素,由雙方在合同中協商確定。
(三)擴大再生產基金。承包方每年可提取年利潤總額的10%,用於擴大再生產和改善生產條件。用此項投坦跡入增加的固定資產,經發包方同意,可抵減承包費;亦可承包期滿經全面驗收後,根據增加的固定資產價值給予投入補償費。
(四)魚池及設備維修費。承包方每年可按固定資產價值的5-10%提取,用於當年魚池及設備維修。
對承包提留指標,雙方可一次分階段確定,也可根據國家經濟政策每三至五年調整一次。第七條簽訂養魚承包合同,雙方當事人必須同時到場。對合同內容無異議後,由發包方法定代表人與承包人或承包方法定代表人簽字、蓋章。發包方還應加蓋集體經濟組織公章。
合同訂立後,一方或雙方要求簽證的,由鄉(鎮)農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門予以簽證。
承包合同書一式三份,雙方當事人、鄉(鎮)合同管理部門各存一份。第八條擔保與抵押。承包由國家、集體投資建設的漁(魚種)場,承包方必須有具有償還能力的擔保人擔保或以資金、財產做抵押。第九條承包期限。養魚承包期限一般可定十年,開發性承包期限可延至十五年。第十條發包、承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一)發包方在辦理養殖漁業許可證後方可發包。
(二)發包方須向承桐信高包方提供魚池、水面、地塊、機泵管帶等必要的生產資料,負責會同縣(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對新(擴)建漁場,水面改造工程進行勘測、設計。
(三)開發性承包在合局尺同簽訂後,承包方具備開發條件而無正當理由在一年內不予開發建設的,發包方有權解除合同,並按同等條件的養魚水面年產值的5─10%收取閑置費。
(四)承包方享有自主經營權,可以吸收資金引進技術,對魚池、水面進行更新改造和擴大再生產。
(五)承包方可與國營水產供銷部門簽訂產供銷協議,以國家指導價格向市場投放一定數量的水產品。
(六)承包方應科學開發利用養魚水面,保證科技、物資投入。無特殊情況二年內達不到當地同類水面平均畝單產水平的,發包方有權解除合同,收回水面。
(七)國家、集體投資建設的帶有養魚飼料地的漁(魚種)場,承包方必須實行養魚、飼料生產雙經營。對棄地養魚或棄漁種地的,發包方有權解除合同。
(八)屬開發性承包的,在承包期內經發包方同意,可以轉讓;屬個人承包的,其子女可以繼續承包經營。
國家、集體投資建設的魚池、水面不允許轉讓,承包方在經營期內確無能力繼續經營,可將養魚水面交還發包方。收回的養魚水面經過生產能力狀況驗收後,收取降低生產能力損失費或給予投入補償費。

⑷ 齊齊哈爾市漁業管理細則(2005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護和合理利用漁業資源,保障漁業生產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漁業生產發展,適應城鄉人民生產生活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以及國家和省的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細則。橡正晌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養殖和捕撈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等漁業活動,均適用本細則。第三條漁業生產貫徹以養殖為主,養殖、捕撈、加工並舉,因梁鋒地制宜,各有側重的方針。各級人民政府應把漁業生產納入經濟發展計劃,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水域的統一規劃、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鼓勵、組織和開展漁業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先進技術,提高漁業科學技術清孝水平,促進漁業生產發展。第二章漁業的行政監督管理第四條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市的漁業管理工作。
各縣(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縣(區)行政區域內的漁業管理工作。
跨縣(區)行政區域的漁業水域,由有關縣(區)協商管理。
與毗鄰省、自治區所轄市(縣)共管的漁業水域,按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管理辦法進行管理。第五條漁政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
(一)宣傳、貫徹國家和省、市有關漁業的法律、法規及政策;
(二)有計劃地進行漁業資源調查和評估,對漁業資源狀況以及與漁業有關的事項,向本級政府和上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報告或建議;
(三)監督和檢查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增殖和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珍貴稀有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的保護;
(四)進行漁業登記,辦理漁業許可證;收繳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
(五)為漁船注冊,對漁船進行各類性能檢測,對船員進行培訓、考核、收繳漁業船舶管理費和船舶檢驗費;
(六)維護漁業生產秩序,調處漁業糾紛,查處違反漁業法規的案件,辦理獎懲事宜;
(七)承辦其他有關漁政方面的工作。第六條漁政檢查人員須取得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漁政人員檢查證書方可執行公務。第七條漁政檢查人員有權對各種漁業及漁業船舶的證件、船隻、網具、捕撈方法、漁獲物進行檢查。協助工商管理部門對市場的水產品和漁具進行管理。第八條漁政檢查人員執行公務時,應先向被檢查者出示漁政檢查證件。第九條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應當與公安、工商、環保、國土資源、交通、水務等部門相互協作,確保漁業法規的施行。第十條群眾性護漁管理組織,應接受當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依法開展護漁管理工作。第三章漁業水域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第十一條漁業水域依法確認為國家或者集體所有。其中的水生動物、水生植物歸國家或者集體所有,受法律保護。第十二條經批准使用國家或者集體水域的單位或者個人,只有使用權。在其使用期限內,水域中的水生動物、水生植物歸該單位或者個人所有(國家另有規定的珍稀動物、植物除外)。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國有水域。
養殖漁業水域的使用權,在其使用期限內,可按有關規定繼承和有償轉讓。第十三條凡是從事漁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均須持鄉(鎮)、村證明向市、縣(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經市、縣(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審核,按有關規定發放漁業許可證,確認漁業生產使用權。第十四條經市(縣)人民政府確認的國營和集體養魚單位對其經營范圍內的水域、土地和水生動物、水生植物有漁業管理使用權。在水域乾涸期間,有權繼續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國家建設征(撥)用集體所有水域和已經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用於漁業生產的國有水域,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黑龍江省土地管理實施條例》和《齊齊哈爾市土地管理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辦理。第十五條因水域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發生爭議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漁業水域所有權、使用權爭議的任何一方,都不得以任何理由破壞漁業資源、設施和漁業生產。第四章漁業許可證和漁船管理第十六條漁業許可證是漁業生產者依法使用漁業水域進行漁業活動的法律憑證。
漁業許可證分為養殖許可證和捕撈許可證兩種。第十七條養殖許可證由市、縣人民政府核發,捕撈許可證由市、縣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跨縣的養殖許可證由市人民政府核發。捕撈許可證由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發放捕撈許可證。
(一)使用破壞漁業資源、被明令禁用的漁具或者捕撈方法的;
(二)未按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製造、更新、改造及購置捕撈漁船的;
(三)未按有關規定領取漁業船舶證書、航行登記簿、職務船員證書等證件的;
(四)不具備航行和作業條件的。

⑸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黑龍江省實施<黑龍江省鄉鎮船舶和渡口安全管理辦法>辦法》的決定(1998)

1、第二條第二款修改為:「本辦法所稱鄉鎮船舶,是指鄉鎮和農村中的個體、合夥、承包戶從事客貨運輸以及農民專門用於農業生產的船舶。」2、第三條皮孫埋修改為:「縣(市)人民政府指定的鄉鎮船舶管理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鄉鎮船舶和渡口的安全管理。」3、第十一條修改為:「鄉鎮船舶的船員經港航監督機關考核發證後,方可駕駛船舶。」4、第五章修改為「安全管理職責」,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刪去,增加二條作為第十六條、第十七條:
「第十六條縣(市)鄉鎮船舶管理部門的工作職責:
(一)制定並組織實施安全管理目標和落實安全管理責任;
(二)檢查船舶所有人燃螞或經營人執行水上交通安全法規情況,並與村民委員會或船舶所有人、經營人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
(三)負責組織鄉鎮有關人員定期對鄉鎮船舶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消除隱患,防止事故發生;
(四)協助港航監督機關對鄉鎮船舶事故的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鄉(鎮)人民政府的工作職責:
(一)負責向鄉鎮船舶所有人或經營人以及船員宣傳貫徹交通安全法規,搞好對船員的安全知識和遵章守紀教育;
(二)負責檢查鄉鎮船舶所有人或經營人安全管理責任書的落實情況;
(三)負責組織、督促鄉鎮船舶的所有人或經營人向有關機關辦理登記和檢驗、參加業務培訓和考核;
(四)負責對鄉鎮船舶和鄉鎮渡口進行安全檢查,制止和處理違章行為;
(五)負責鄉鎮船舶和渡口安全管理的信息反饋,做好鄉鎮船舶和渡口統計資料的上報工作。」5、原第二十一條改為第十八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地鄉鎮船舶管理部門或鄉鎮人民政府分別給予以下處罰:
(一)違反第五條、第七條、第十一條規定的,對船舶所有人或經營人處以200元以下罰款,對當事人處以100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第六條、第八條規定的,對船舶所有人或經營人處以凱慶200元以下罰款;
(三)違反第九條規定的,對當事人處以200元以下罰款;
(四)違反第十二條規定的,對經營人處以100元以下罰款,並限期改正;
(五)違反第十三條規定的,對經營人處以200元以下罰款,並責令其撤除所設渡口;6、原第二十三條改為第二十條,修改為「當事人對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級部門申請復議或向人民法院起訴。」7、原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合並改為第二十三條,修改為「漁業船舶和鄉鎮游覽船舶的安全管理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⑹ 黑龍江省河道管理條例(2018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

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航道管理法律、法規。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為河道主管部門,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和監督執行;負責防洪調度、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協調處理各部門在用河方面的矛盾及河道業務技術指導;會同航運、城建等部門編制江河流域規劃、河道整治規劃。

各級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在水行政主管部門建立河道管理機構。第四條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可根據情況,委託省有關部門實施河道管理。被委託部門應當接受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指導和監督。有堤防、護岸管理任務的部門和單位,應設置相應的管理機構或專職人員。第五條河道水土資源除集體所有的土地外均屬全民所有。保護河道水土資源及附屬工程設施的完整,是全省人民的義務。

各單位和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范圍內開發利用江河水土資源。單位和個人的興利活動,必須服從江河流域規劃、河道整治規劃,要嚴格遵守本條例。第二章河道管理第六條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並讓,兩岸堤防及護堤地。

無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根據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確定。河道的具體管理范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劃定。第七條在河道管理范圍內修建工程不得影響行洪、排澇及堤防安全,不得引起河勢的不良變化,不得破壞通航條件,不得危及其它部門的興利活動。在河道管理范圍內新建、改建工程及河道整治工程,建設單位必須按照河道管理許可權,將工程建設方案報送河道主管部門審查同意。未經河道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省界和邊境河流按規定程序由國家或省審定,穿越兩個以上市(地)或跨縣、場的河流由省審定,穿越兩個以上縣(含縣級市,下同)並在同一市(地)范圍內的河流由市(地)審定,河道長度不超出縣境的河流由縣審定,河道長度不超出牧場、漁場等范圍的河流,由各自主管部門審定。第八條在河道管理范圍內,不準擅自修築丁壩、鎖壩、圍堤、泵站、碼頭、高渠、高路,廠房、民房等建築物;不準擅自堆放物資、傾填礦渣、煤灰、殘土、垃圾;除營造護堤護岸林外,不準種植高桿阻水植物;不準從事任何造成壅水、沖刷、淤積等不利影響的生產活動。第九條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取土、淘金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報經河道主管機關批准,按河道管理許可權實行管理,由河道主管機關發放准采證。按照批準的范圍和作業方式進行,並向河道主管機關繳納管理費;涉及其他部門的,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批准。河道采砂管理費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用於河道堤防工程的維修、工程設施的更新改造及管理單位的管理經費。收費具體標准和計收辦法由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製定。禁止在下述區域內採掘砂石土料物:

(1)堤防迎水面五十米以內,河床凹岸和堤防險工地段、河道整治工程一百米以內;

(2)大、中、小鐵路橋及防護工程上下游五百、三百、二百米以內,公路橋及引道、防護工程上下段沒游二百米以內;

(3)攔河閘壩、泵站上下游三百米以內;

(4)水文測流斷面上下游五百米至一千米以內;

(5)可能因采砂而導致流勢變化影響其它部門正常生產活動的區域。第十條經批准在河道管理范圍內修建工程、堆放物料和採掘礦產、砂石,對防洪及其它單位用河造成影響或經濟損失的,要支付採取補救措施所需全部費用。第十一條禁止在通航河流和漁業生產繁忙的江河內散放流送木材和無船舶牽引的木排。如有散排,放排單位要及時打撈。因流送木排使橋梁絕燃局等工程施放受到破壞的,放排單位要給予賠償。第三章工程及林草管理第十二條市、縣人民政府要按照下列標准劃定江河堤防護堤用地范圍:黑龍江、松花江、嫩江、牡丹江、穆棱河、湯旺河、呼蘭河、拉林河、綽爾河、雅魯河等十條主要江河堤防和大型堤防迎水面不小於五十米,背水面不小於三十米。中、小河流堤防迎水面不小於三十米,背水面不小於二十米。凡已經市、縣人民政府劃定的護堤用地由河道、堤防管理部門管理使用。護堤地主要用於營造防浪林、防汛用材林及發展圍堤經濟。

其它單位和個人臨時佔用護堤地需經河道、堤防管理部門同意,損壞的樹草應予補栽,並作價賠償。

⑺ 黑龍江省實施《鹽業管理條例》辦法

第一條根據國務院《鹽業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制定本實施辦法。第二條在本省境內從事鹽業生產(加工)和運銷活動,必須遵守本辦法。第三條省糧食局是省鹽業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省鹽業工作。
行署(市)、縣糧食局是行署(市)、縣鹽業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鹽業工作。第四條食用鹽、工業用鹽、農牧漁業用鹽及其他用鹽,由省鹽業行政管理部門統一計劃,統一分配調撥。第五條食鹽實行計劃供應,具體供應辦法,由各級人民政府根據供需情況確定。其他用鹽,在國家指導性計劃鹽源不足的情況下,由鹽業行政管理部門組織有關部門計劃外供應,但不得擠占食鹽。第六條鹽的批發業務,由各級鹽業公司(站)統一經營,各批發單位應積極組織鹽源,保證及時供應。
食鹽的零售業務,城鎮由糧店或商業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國營、集體商店負責;農村由供銷合作社負責;農、林、牧場由所在地糧店或指定的國營、集體商店負責。各零售單位必須把食鹽列為必備商品,及時進貨,保證市場供應。
除本條一、二款所指鹽的批發、零售單位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鹽的批發、零售業務。第七條對碘缺乏病地區必須供應碘鹽。從事碘鹽生產(加工)和運銷的單位,必須嚴格執行《黑龍江省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管理規定》。第八條禁止在食鹽市場上銷售土鹽、硝鹽、亞硝酸鹽和工業廢渣、廢液制鹽以及不符合食用衛生標準的原鹽和加工鹽。第九條生產用鹽不得改變用途轉手銷售。第十條經營鹽的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和省規定的價格。未經物價部門批准不得擅自調價。第十一條儲運鹽的單位應完善儲運條件,加強儲運管理,防止損失和污染。第十二條國家儲備鹽的管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國家儲備鹽的動用,平時經省政府同意,報輕工業部批准;
戰時由省政府批准,報輕工業部備案。未經批准不得動用。第十三條鐵路、公路、航運等部門應將鹽的運輸列為重點,予以保證。第十四條違反本辦法的,按下列規定處理:
(一)違反本辦法第六條第三款規定的,由鹽業行政管理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其停止銷售,沒收其非法所得,並可處以不超過非法所得額二倍的罰款;偷漏鹽稅的,由稅務部門按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二)違反本辦法第七、八、九條規定的,由鹽業行政管理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食品衛生監督機構按照職責分工,責令其停止銷售,沒收其非法所得,並可處以不超過非法所得額五倍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其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違反本辦法第十條規定的,由物價部門按有關規定給予處罰。第十五條罰沒款全部上繳同級地方財政。第十六條被處罰的單位和個人對處罰決定不服的,按照國務院《鹽業管理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執行。第十七條本辦法由省鹽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解釋。第十八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⑻ 黑龍江省土地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確定和變更,土地調查、登記和統計,土地規劃、保護、利用和監督,土地徵用、土地使用權交易、土地用途改變以及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爭議的處理等,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省人民政伍散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省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市(行署)、縣(含縣級市,下同)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條例的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市轄區及其鄉(含鎮,下同)、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鄉的土地,實行垂直管理。第四條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本省農墾、森工系統設立土地管理派出機構,負責墾區、森工國有林區經依法批準的農(牧)場、林業局(場)范圍內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第五條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外,下列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一)國家撥給機關、企業、事業等單位及部隊使用的土地;
(二)國家撥給農民集體經濟組織和個人使用的土地;
(三)未經確權的荒山、荒地、島嶼等土地。
國家所有的土地,用地單位和個人只依法擁有使用權。第六條城鄉土地由縣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登記。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市、縣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
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使用權。其中,墾區所屬農、牧、林場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范圍的土地,國有森工林區內建設用地以及中、省直和部隊所屬農、牧、林、漁場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省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使用權。
確認林地、草原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確認水面灘塗的養殖使用權,分別依照《森林法》、《草原法》和《漁業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對歷史遺留的林農矛盾突出、爭議較大的土地,由省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具體解決辦法。
縣以上人民政府依法頒發的土地證書,是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憑證。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七條土地登記的具體工作由縣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辦理。
土地登記申請人應當依照國家規定交納土地登記費用。第八條依法改變土春答地所有權、使用權的,因依法轉讓地上建築物、構築物等附著物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的,以及依法改腔森氏變土地用途的,必須依照國家規定進行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和土地用途變更登記。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變更,自變更登記之日起生效。
墾區經依法批準的農、牧、林場范圍內國有土地使用權發生變更和改變土地用途的,森工國有林區經依法批準的林業局(場)范圍內建設用地使用權發生變更和改變土地用途的,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受理變更登記申請。第九條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按下列規定處理;
(一)城市和鄉村非農業建設用地的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爭議,由市、縣人民政府處理;
(二)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用地的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爭議,鄉、縣、區所屬單位間的,由縣、區人民政府處理;市(行署)行政區域內縣間或者縣與市(行署)所屬單位間的,由市(行署)人民政府處理;市(行署)間或者縣與省以上所屬單位間的,由省人民政府處理;
(三)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在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生產用地的使用權爭議,屬於鄉管轄的,由鄉人民政府處理。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或者破壞土地上的附著物。屬於耕地的,仍由原使用單位耕種,不得荒蕪。
縣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調處土地權屬爭議的具體工作。第三章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第十條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由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本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以及具體土地規劃資質的單位編制。
墾區、森工國有林區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由農墾、森工系統組織有關部門和具有土地規劃資質的單位編制,按照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五款規定的審批許可權批准後,將規劃內容分別納入有關市、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⑼ 黑龍江省農業綜合開發管理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提高農業綜合開發的整體水平,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省實施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農業綜合開發是指由國家農業綜合開發主管部門批准立項,利用財政專項資金、銀行專項貸款以及其他配套資金(含引進資金和城鄉各種經濟組織、個人自籌資金),對農業資源進行綜合性的治理和利用。第三條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農業綜合開發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均應當遵守本條例。第四條省人民政府農業綜合開發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農業綜合開發管理工作,並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
市(行署)、縣(市)人民政府農業綜合開發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的殲鉛螞農業綜合開發管理工作。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參與財政投入資金的立項工作,負責地方財政配套資金的籌集和有償資金還款對象的落實工作,並對財政投入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實行監督。
各級人民政府的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激姿范圍內,負責與農業綜合開發有關的管理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業綜合開發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組織有關部門制定農業綜合開發規劃,做好項目儲備工作。
農業綜合開發規劃必須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有關行業規劃相協調。第七條農業綜合開發應當遵循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堅持以改造中低產田為主,有計劃地開墾宜農荒地;堅持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農業、林業、牧業、副業、漁業全面開發。第八條農業綜合開發應當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推廣經濟效益高的科技成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重視培養和使用農業綜合開發的專業技術人才,鼓勵科技人員參加農業綜合開發的科學研究、技術推廣和承包開發項目。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對農業綜合開發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氏埋開發資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第十條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的投入,實行擇優選項。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投資計劃批復後,各級財政專項資金、銀行專項貸款以及其他配套資金應當及時足額到位,並按先配套後投入的原則分級撥款。
各級人民政府農業綜合開發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配合金融機構,統籌安排銀行專項貸款,發揮資金的整體效益。
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必須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第十一條有償投放的財政專項資金和銀行專項貸款項目,因條件發生變化或者出現風險時,省農業綜合開發行政主管部門、省財政部門和金融機構可以進行適當調整,並報國家農業綜合開發主管部門批准。第十二條全省財政專項資金和銀行專項貸款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比例分別用於改造中低產田、開墾宜農荒地、改良天然草場和發展多種經營、農副產品深加工。
對經濟效益好的多種經營、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擇優扶持,重點安排所需資金。第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引進資金,擴大農業綜合開發。鼓勵中外合資開發、省內外聯合開發。
鼓勵、支持城鄉各種經濟組織、個人採取多種形式籌集配套資金和投入勞動力進行開發。
投資者依法享有合同約定的經營管理自主權。第十四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自籌配套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資金,由鄉(鎮)財政所負責管理,年終編制資金收支對照表,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公布,並報送縣(市)農業綜合開發行政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
國有農業企業自籌和引進的配套資金,在上級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指導監督下,由企業自行管理。第十五條有償使用的財政專項資金和銀行專項貸款,必須在投入時落實債務人,確定還款期限,按國家規定的辦法到期回收。對到期不能足額還款的,取消續建項目或者相應核減投資指標。
有償使用的財政專項資金,由財政部門統借統還。第十六條各級人民政府農業綜合開發行政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必須依法加強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的管理,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和內部審計制度。第十七條審計機關依法對農業綜合開發資金進行審計。上級審計機關對下級審計機關審計管轄范圍內的重大審計事項,可以直接進行審計,但是應當防止不必要的重復審計。

⑽ 黑龍江省農業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保護農業環境,防止農業環境污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農業環境保護,指對農業用地、農業用水、農業生物和大氣等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第三條在我省境內從事與農業環境有關的生產、建設、開發、科研和其他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條例。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農業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採取有力措施,做好農業環境保護管理工作。農業環境保護所需經費應當由各級財政統籌安排。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要重視農業環境保護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強農業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提高農業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水平,普及農業環境保護科學知識。第六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農業環境的義務,有權對污染和破壞農業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第七條對保護和改善農業環境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農業環境監督管理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內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的農業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鄉(鎮)人民政府指定的兼職農業環境保護監察人員,負責本轄區農業環境保護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水利、林業、畜牧、漁業、鄉鎮企業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根據各自的職責,協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管轄范圍內的農業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省國營農場總局對本系統的農業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並接受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指導。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農業環境監督管理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的法律、法規、標准和方針、政策;
(二)擬訂地方農業環境保護規范和實施細則,組織制定本地區農業環境保護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三)推廣生態農業,開發無污染農副產品,發展農業環保產業;
(四)組織農業環境調查、監測和農業環境污染滾森的預防和治理;
(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本地區農業環境的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組織推廣國內外保護和治理農業環境的先進經驗和技術;
(六)負責農業環境保護的技術培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
(七)依法調查處理農業環境污染事故。第十條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擬訂地方農業環境質量標准,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執行,並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設的農業環境監測機構,受上級農業環境監測機構和同級環境姿備肆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監測機構的指導,按有關規定參加環境監測網路。負責本轄區的農業環境監測,對農業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害進行評價鑒定,提供監測數據和資料。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對污染和破壞農業環境的單位或個人進行現場檢查。
農業環境管理人員執行公務時,應當出示由省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環保監察證》。被檢查單位,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資料。第十三條農業建設項目、重大農業技術推廣項目,應當對農業環境影響作出評價,並編制農業環境影響報告書,按照規定的程序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農業建設項目投產使用前,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參加污染防治跡轎設施的驗收工作。建設項目投產使用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有權監督其農業環境污染防治設施的使用。
對農業環境有直接影響的非農業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農業環境影響評價內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環境影響報告書時,應當有同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參加。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在農村的工業企業的環境管理,防止其對農業環境污染。對污染農業環境的工業企業應當限期治理。
禁止將污染農業環境的生產項目轉移給沒有污染防治能力的鄉鎮企業。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協助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加強對污染農業環境的鄉鎮企業的監督檢查。

熱點內容
勞動法規定請病假 發布:2025-01-12 17:52:36 瀏覽:786
黨紀處分條例2015 發布:2025-01-12 17:17:05 瀏覽:932
欠條手寫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2 16:17:19 瀏覽:757
八方啟航法律碩士 發布:2025-01-12 14:51:14 瀏覽:448
四川省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2 14:45:11 瀏覽:736
行政法中的連帶責任 發布:2025-01-12 14:44:59 瀏覽:884
法治對稱性 發布:2025-01-12 14:08:01 瀏覽:94
燃放煙花爆竹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2 14:07:58 瀏覽:971
律師馬樹立 發布:2025-01-12 13:46:24 瀏覽:10
大竹縣律師 發布:2025-01-12 13:07:20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