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制度法規處

制度法規處

發布時間: 2023-04-08 01:16:28

❶ 合同履行制度相關法規與處理原則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合同履行制度相關法規與處理原則是:1、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法律沒規定的,以國家政策或合同條款為准;2、以雙方協商解決為基本辦法;3、因對方責任引起的襲咐糾余孫紛,應堅持原則,保障我方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九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拍毀純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

❷ 如何確保企業規章制度的合法,合理

在企業規章制度法律地位的問題中, 合法性的認定比較容易些, 可以從制訂、執行等環節來判別。 比較復雜的是合理性, 難的是如何把握合理與不合理之間的「度」。 相對來說, 在企業規章制度法律地位的問題中, 合法性的認定比較容易些, 可以從制訂、執行等環節來判別。 比較復雜的是合理性, 難的是如何把握合理與不合理之間的「度」。 比如什麼叫:「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 什麼叫「嚴重失職, 營私舞弊」 ?怎樣的情況叫「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 法律法規不可能詳細作規定, 因為現實生活中問題太復雜, 不可能面面俱到, 像《刑法》 那樣有細致的規定。 這就有一個被大多數人認同的問題, 這個規章制度被一個企業的大多數職工認同了, 那麼就是合理的, 如果大多數人認為不合理, 那麼這個規定就有問題了。 比如有些企業絕對不允許吸煙, 這是大多數人認同的, 誰違反被解除合同, 這是「以身試法」。 還有些工作崗位是不允許值班的人離開一分鍾的, 如果離開了就可能產生無法挽回的後果, 對這些崗位規定擅自離開要解除合同, 也不能說不合理。 在上海日化公司曾經發生過一件引起很大爭議的解除合同的事例。 有一個平時表現很好的職工, 還是一個先進工作者, 他在不允許吸煙的場合吸了一支煙, 這就違反了公司的規章制度, 而規章制度規定在廠區內吸煙要解除合同, 因為日化企業發生火災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雖然這個職工是個優秀的工人, 雖然有許多人認為可以網開一面, 但公司並沒有讓步,而是堅持按規章制度解除合同。 你說這個做法是不是不合法不合理? 所以不可能有統一的標准。 但是, 在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問題上, 必須強調兩個程序。 第一是產生、 制訂的民主監督程序。 企業在制訂有關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後, 必須經過職工代表會議或職工會議的通過。 第二是要重視工會在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合同時的監督作用。《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 規定:「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職工勞動合同時, 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 工會認為用人單位違反法律、 法規和有關合同, 要求重新研究處理時, 用人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 並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從這些規定中我們知道, 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合同, 事先徵求工會的意見, 是必須的程序, 沒有這個程序, 就是違法, 就是無效的。 在實施規章制度前, 還應當有一個必須的程序, 那就是「告知」。 企業制訂了規章制度,也通過了民主程序, 但如果不通過一定有效的告知程序, 她的合法性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實踐中也確實有這種情況, 規章制度制定後, 鎖進領導的抽屜, 大部分職工都不知曉, 用職工並不知曉的規定來處罰職工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不知者不罪」。 現在有不少企業的規章制度是「寫在紙上, 貼在牆上, 風一吹落在地上」。 如果企業的規章制度在制訂中有工會的民主監督程序, 又有有效的告知程序, 被大多數職工認可了, 大家都知道什麼是違反規章制度的, 違反了要受到什麼處罰, 那麼就不大會越這個「雷池」。 如何念好「緊箍咒」 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法規處副處長趙建德: 與其他事物一樣, 規章制度的合理與不合理, 也是相對的, 沒有絕對的, 如果要求所有規章制度都需全體職工的同意, 那麼沒有一項規章制度能建立。 因此, 在規章制度問題上不可能採取「一票否決制」。 如果你認為完全不能接受, 那麼只 能離開這家企業。 規章制度是企業所用職工的行為規范, 是企業的「法律」, 應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據我了解, 企業職工對規章制度的較多意見表現在執行過程中的不公正, 就是對違反規章制度職工處理的標准並不一致, 管理者在實施規章制度時帶有非常大的人為的因素, 這就造成職工對規章制度的反感和不認同。 上海市第一中級法院審判員郭文龍: 規章制度是企業的行為規范, 是為了規范生產的工藝流程、 操作、 經營以及工資分配等。 從法律角度看, 只要企業的規章制度不違反禁止性規定, 它的法律效應要高與任意性規范。 所以在處理勞動爭議中是非常看重企業的規章制度的, 當然要合乎產生、 執行的程序。 在司法實踐中, 有關規章制度爭議涉及比較多的是任意改變職工的工資。 有些企業對銷售人員的分配採用底薪加銷售提成形式, 而且底薪往往很小, 銷售人員的主要收入是提成。 為了打開市場, 企業可能把銷售提成訂得很高, 當真的要發放時, 企業會感到開銷過大, 就想方設法降低提成比例。 企業規章制度雖然是由企業單方制訂的, 但如果與勞動合同聯系在一起, 就成為勞動合同的組成部分, 如果勞動合同沒有特別的約定, 要修改這些規章制度, 則應當按勞動合同的變更的規定來處理。

❸ 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應如何處理

建立勞動規章制度是用人單位維持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確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回之間權答利、義務關系的需要。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也就是說,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要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要求,規章制度的內容和制定的程序上都不能違背法律的規定。
用人單位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應承擔如下法律責任
(1)行政責任。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首先應承擔行政責任,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給予警告,並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應給予通報批評。
(2)民事責任。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補償受害人的經濟損失。賠償的范圍原則上應該是受害人的全部實際損失。

❹ 政策法規處是干什麼的

政策法規處的主要職責為:負責組織起草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研究擬訂體制改革政策制度並組織實施。承擔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合法棗塵性審查工作。組織辦理機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合同審核和法律咨詢等工作。負責擬訂管理制度和有關標准,指導、協調接待工作。承擔管理的具體工作。
例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政策法規處的主要職責:
負責住房公積金法治政府建設考核;負責住房公積金政策、執法意見和重大行政執法規程、手續的合法性審查;負責組織參加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及行政訴訟案件的處理,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負責對有關法律法規實施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措施;負責法治宣傳與培訓。
1、負責參與住房公積金地方性法規的立法工作;
2、負責組織實施住房公積金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
3、負責組織實施住房公積金年度普法及法治培訓工作;
4、負責中心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的應訴和處理;
5、負責對中心主要業務規章制度、重大制度創新宏岩跡和業務創新、重大行政執法決定、對外合同、協議文本等進行合法性審查,並提供法律建議或意見;
6、負責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蔽並;7、負責協調編制中心權責清單、公共服務事項和中介服務事項清單相關工作;8、負責組織年度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並依法報備、公示;
9、負責協調配合司法部門_詢、凍結、解凍住房公積金,協調配合有關強制執行的界定、施行工作;
10、負責中心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考試、培訓、執法證申領、注銷、報備等相關工作;
11、負責牽頭督促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政協委員提案、信訪件辦理工作;
12、負責牽頭住房公積金領域打擊騙提騙貸工作;
13、負責對分中心的相關業務指導;
14、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三條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行政機關是行政復議機關。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具體辦理行政復議事項,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行政復議申請;
(二)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取證,查閱文件和資料;
(三)審查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與適當,擬訂行政復議決定;
(四)處理或者轉送對本法第七條所列有關規定的審查申請;
(五)對行政機關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依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提出處理建議;
(六)辦理因不服行政復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的應訴事項;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復議的人員,應當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第四條行政復議機關履行行政復議職責,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公開、及時、便民的原則,堅持有錯必糾,保障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

❺ 黨內法規制度有哪些

第一條 為了規范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工作,建立健全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黨內法規是黨的中央組織以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規范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黨內規章制度的總稱。
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制定其他黨內法規的基礎和依據。
第三條 黨的中央組織制定的黨內法規稱為中央黨內法規。下列事項應當由中央黨內法規規定:
(一)黨的性質和宗旨、路線和綱領、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
(二)黨的各級組織的產生、組成和職權;
(三)黨員義務和權利方面的基本制度;
(四)黨的各方面工作的基本制度;
(五)涉及黨的重大問題的事項;
(六)其他應當由中央黨內法規規定的事項。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就其職權范圍內有關事項制定黨內法規。
第四條 黨內法規的名稱為黨章、准則、條例、規則、規定、辦法、細則。
黨章對黨的性質和宗旨、路線和綱領、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黨員義務和權利以及黨的紀律等作出根本規定。
准則對全黨政治生活、組織生活和全體黨員行為作出基本規定。
條例對黨的某一領域重要關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規定。
規則、規定、辦法、細則對黨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或者事項作出具體規定。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稱為規則、規定、辦法、細則。
第五條 黨內法規的內容應當用條款形式表述,不同於一般不用條款形式表述的決議、決定、意見、通知等規范性文件。
第六條 制定黨內法規在中央統一領導下進行。制定黨內法規的日常工作由中央書記處負責。
中央辦公廳承擔黨內法規制定的統籌協調工作,其所屬法規工作機構承辦具體事務。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負責職權范圍內的黨內法規制定工作,其所屬負責法規工作的機構承辦具體事務。
第七條 制定黨內法規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從黨的事業發展需要和黨的建設實際出發;
(二)以黨章為根本依據,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
(三)遵守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規定。

祝你生活愉快

❻ 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框架包括哪幾個板塊

法律分析: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是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以准則、條例等中央黨內法規為主幹,由各領域各層級黨內法規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依據調整對象的不同,將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基本框架概括為「1+4」,即在黨章之下,分為黨的組織法規、黨的領導法規、黨的自身建設法規、黨的監督保障法規四大板塊。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到建黨100周年時,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高效的黨內法規制度實施體系、有力的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保障體系,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的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三條 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管黨治黨的總規矩。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黨組織和黨員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遵守黨章,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約束,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❼ 法律法規制度,操作規范與職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
1.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責任主要包括制度管理責任、人員管理責任、現場管理責任、事故報告責任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責任。
2.生產經營單位要依據法律法規、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制定涵蓋生產經營全過程和全體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一)安全生產會議制度;
(二)安全生產投入及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制度;
(三)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
(四)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五)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獎懲和責任追究制度;
(六)操作規程及崗位標准化管理制度;
(七)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八)重大危險源檢測、監控、管理制度;
(九)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和管理制度;
(十)安全設施、設備管理和檢修、維護制度;
(十一)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工程「三同時」制度;
(十二)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
(十三)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應急救援、調查處理、檔案管理制度;
(十四)其他符合本行業、本單位生產特點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3.生產經營單位要教育督促從業人員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程標准
和安全技術措施,組織從業人員參加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確保從業人員培訓合格後上崗作業。杜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和違反勞動紀律行為。
4.生產經營單位要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建立重大危險源安全運行檔案,依法進行重大危險源申報、評估和定期檢測檢驗,採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和對有關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
5.生產經營單位要定期開展安全檢查,根據安全生產的重點環節,及時排查治理事故隱患;暫時難以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計劃,落實整改措施,限期整改。每次安全檢查的內容、結果、整改情況要記入台帳,並由檢查人員、復查人員簽字。
6.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區、生活區、儲存區之間要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危險物品的車間、商店和倉庫周邊的安全防護要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生產經營場所和員工宿舍應當設有標志明顯、符合緊急疏散要求的安全出口。
7.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要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後,要按照規定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不得瞞報、遲報、謊報生產安全事故。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同時必須堅守崗位,立即組織救援,配合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依法妥善處理事故善後工作。
8.生產經營單位要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求,不斷改善生產條件,提高保障水平,落實安全生產保障責任。主要包括投入保障責任、組織保障責任、技術保障責任、應急救援保障責任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保障責任。
9.生產經營單位要按規定提取安全生產費用,保證本單位安全投入滿足安全生產條件需要。安全生產投入必須納入本單位經費預算。安全生產投入主要用於下列事項:
(一)安全生產設施設備的建設、改造和維護;
(二)安全事故隱患整改、職業衛生條件改善和安全標准化建設;
(三)安全生產評價評估、檢測檢驗、咨詢論證等技術服務;
(四)勞動防護用品、應急救援器材葯品配備;
(五)安全檢查所需交通工具、設備儀器、通訊器材購置;
(六)安全生產科技開發與應用、宣傳教育和獎勵;
(七)職工傷亡事故調查處理及善後;
(八)安全生產保障所需的其他費用。
10.生產經營單位要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規模在300人以上的生產經營單位,要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300人以下的生產經營單位,要配備專職或者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委託和聘用具備國家注冊安全資質的人員提供安全管理服務。
11.生產經營單位要按照安全標准化達標有關規定,在生產經營的各環節、各崗位開展安全標准化建設工作。對安全標准化建設持續達標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予以表彰獎勵。
12.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安全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使用。
(一)建設項目設計單位在編制項目設計文件時,要同時編制安全設施的設計文件;
(二)建設項目施工單位要嚴格按照安全設施的施工圖紙和設計要求施工;
(三)在生產設備調試階段,要同時對安全設施進行調試和考核,對其效果作出評價;
(四)安全設施的設計和竣工驗收須報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審查驗收。
13.礦山建設項目、用於生產或者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使用危險化學品作為生產原料和設備設施構成重大危險源等危險性較大的建設項目,在立項前要依法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和安全預評價。
14.生產經營單位要按照規定對安全設施、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保證安全設施、設備正常運轉。維護、保養、檢測要做好記錄,並由相關人員簽字。
15.生產經營單位要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按照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為從業人員無償提供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並督促、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正確佩戴和使用,不得以貨幣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勞動防護用品。
16.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法為從業人員辦理工傷保險,並可根據安全生產實際為從事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運輸、野外、礦山開采等高危作業的人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17.生產經營單位要依法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操作崗位應急處理措施。制定的預案必須予以公布,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演練。
18.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建築施工單位要建立應急救援組織,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並定期進行演練。無應急救援組織的單位,要配備應急救援人員,並與就近的應急救援組織簽訂應急救援協議。
19.生產經營單位在改制、破產、收購、兼並、整合、重組等產權變動期間,產權的轉讓方和受讓方要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在產權變動合同中約定有關安全生產管理事項。未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未約定安全生產管理事項,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由事故發生單位的實際控制人承擔相應後果。
20.生產經營單位必須依法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崗位責任人員、責任內容,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
(一)主要負責人(董事長、總經理)的安全生產責任;
(二)主管安全生產工作的負責人和其他分管負責人(副董事長、副總經理
)的安全生產責任;
(三)部門(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各管理處室、分公司、車間)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責任;
(四)班組長的安全生產責任;
(五)崗位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
21.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面負責,職責如下: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組織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三)保證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四)定期研究安全生產問題,督促其他分管負責人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五)組織制定並實施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六)及時報告生產安全事故,有效組織事故救援,協助、配合事故查處;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22.生產經營單位主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對安全生產負直接領導責任,協助主要負責人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具體職責是:
(一)定期召開安全生產會議,聽取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其他部門的匯報,研究解決安全生產問題;
(二)落實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查處作業過程中的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法勞動紀律的行為;
(三)對服役使用的設施設備、工藝流程和作業場所的職業衛生狀況定期組織檢查和檢測檢驗,保證設施設備完好性、工藝流程的安全性和職業衛生狀況符合有關規定和標准;
(四)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登記建檔監控,組織排除或治理安全生產隱患,協助、配合事故查處;
(五)及時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演練。
23.生產經營單位其他負責人按照「一崗雙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協助主要負責人和主管安全生產負責人做好安全生產工作,並對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承擔相應領導責任。
24.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監督職責,對未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而導致的後果負責。
25.生產經營單位要依據安全生產制度劃分具體責任,逐級逐崗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並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定期組織考核。
26.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將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情況列入經營管理人員業績考察的內容。
27.生產經營單位要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充分發揮董事會、股東會、職代會的監督作用,自覺接受工會和職工的民主監督。

❽ 太原人社局法規科政策法規處處長是誰

太原人社局法規科政策法規處處長由張英傑先生擔任。張英傑先生於1986年7月畢肢茄業於太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獲得政治學學士學位,2006年獲太原大學社會學專業碩士學位,現任太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太原人社局法規科政策法規處處長。

張英傑先生曾在太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擔任過多個職務,包括太原市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處副處長、太原市社會保障局法規處處長、太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氏陪局勞動保障處處長等。

張英傑先生具有多年的法規科政策研究經驗,曾多次參與國家和省市發布的法規科政策研究,尤其是在社保領域,他更是以其高超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知識,贏得了同行們的一致贊譽。在任職期間,他曾殲飢蠢受命於太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多次組織政策研究,與同事協調推動政策的落實,並負責政策的執行和落實,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❾ 法律制度和法規辦法有什麼區別

「辦法」與「制度」的區別為:

一、指代不同

1、辦法:處理事情或解決問題的方法。

2、制度: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准則。

二、側重點不同

1、辦法:一般指處理或解決某個問題的方法,作為公文名稱時,是一種規范性文件,效力低於法律和規章,且一般帶有時效性。

2、制度:公文語言中的制度,一般是經過某種特定程序通過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廣義上講可以理解為包括部門規章等法定效力較高的文件,效力高於辦法,且一般帶有基礎性和長久性。敏空備

三、引證用法不同

1、辦法:辦法是在有關法令、條例、規章的基礎上,對國家或某-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2、制度:具有法橋毀律性質的文件,針對有關法律、法令的輔助性和虧慶闡釋性,可以比較全面、系統地規定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的某些重大事項的管理和處置。

熱點內容
法是以為核心內容的社會規范 發布:2025-01-12 18:49:24 瀏覽:975
日本第四代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1-12 18:47:49 瀏覽:358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遠在身邊二 發布:2025-01-12 18:46:50 瀏覽:774
勞動法規定請病假 發布:2025-01-12 17:52:36 瀏覽:786
黨紀處分條例2015 發布:2025-01-12 17:17:05 瀏覽:932
欠條手寫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2 16:17:19 瀏覽:757
八方啟航法律碩士 發布:2025-01-12 14:51:14 瀏覽:448
四川省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2 14:45:11 瀏覽:736
行政法中的連帶責任 發布:2025-01-12 14:44:59 瀏覽:884
法治對稱性 發布:2025-01-12 14:08:01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