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決可以用法規規章
法院審判行政案件抄時,是可襲以以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作為法律依據的!法規的名稱一般稱「條例」,也可以稱「規定」、「辦法」。這里的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所以這里地方人大通過的條例也就是地方性法規,他是可以作為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的法律依據的!
規章的一般稱為「規定」、「辦法」,但是不得稱為「條例」。法院只是參照適用規章(國務院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法院可以用,也可以不用。雖然我國現行法律是這樣規定的,但是實踐中規章的數量比起法規多多了,還有我國司法的人力、物力嚴重依賴於行政的原因,決定了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的時候,多數都是適用規章的!
②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是否可以按照地方法規和政府規章進
地方性規章的法律效益是最低的。如果地方性法律違背了行政法規,地方性法律就是無效條款。處理民事糾紛也是按照刑法,民法優先。民事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規定。行政法規可以根據法律的規定或經法律的授權,針對特定領域的民事關系作出具體的細化規定。
法律分析
人民法院、仲裁機構等在處理民事糾紛時,首先應當依照法律。這里的法律是廣義的法律。包括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依據和制定的行政法規,也不排除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等。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不違背公序良俗的習慣。習慣是指在一定地域、行業范圍內長期為一般人確信並普遍遵守的民間習慣或者商業慣例。適用習慣受到兩方面的限制:一是適用習慣的前提是法律沒有規定。所謂法律沒有規定,就是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對特定民事糾紛未作出規定。二是所適用的習慣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只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習慣才可以適用,當然適用習慣也不得違背法律的基本原則。確認了習慣作為民事法律淵源,主要基於以下考慮:一是承認習慣的法源地位與我國現行立法是一致的。法律均規定習慣可以作為裁判的根據。二是承認習慣的法源地位也符合現實需要。民事生活紛繁復雜,法律很難做到面面俱到,習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法律的不足。在商事領域和社會基層,對將習慣法作為法律淵源的需求較為強烈。三是根據習慣裁判更貼近社會生活,有利於定分止爭,且在司法實踐中有時確有必要根據習慣處理民事糾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條 其他法律對民事關系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③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可以參照適用行政規定嗎
規章可以作為參照,但其他行政規定法院是不予適用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裁判文書引用法容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定》
第四條 民事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或者司法解釋。對於應當適用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或者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直接引用。
第五條 行政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行政法規或者司法解釋。對於應當適用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公布的行政法規解釋或者行政規章,可以直接引用。
④ 法院判決能作為行政依據么 行政法規能作為判決依據嗎
一、法院判決能作首手祥為行政依據么?
法院判決可以作為行政依據,已經生效的法院判決對行政機關和行政相對人有具有法律薯笑效力。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行政機關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由行政機關依法強制執行。
2、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應當歸還的罰款或者應當給付的款額,通知銀行從該行政機關的賬戶內劃撥;
(二)在規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從期滿之日起,對該行政機關負責人按日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
(三)將行政機關拒絕履行的情況予以公告;
(四)向監察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並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
(五)拒不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社會影響惡劣的,可以對該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有哪些?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六)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者搏限制競爭的;
(九)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十)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綜上所述,法院判決對行政機關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在司法實踐中,如果對某些行政行為存在爭議,可以提起行政訴訟,通過法院的審理,有可能會撤銷相關行政行為或者變更相關行政行為,而行政機關也需要依法執行法院的判決。
⑤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裁判文書引用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定
第一條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應當依法引用相關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作為裁判依據。引用時應當准確完整寫明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稱、條款序號,需要引用具體條文的,應當整條引用。第二條並列引用多個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引用順序如下:法律及法律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或者單行條例、司法解釋。同時引用兩部以上法律的,應當先引用基本法律,後引用其他法律。引用包括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先引用實體法,後引用程序法。第三條刑事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或者司法解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判文書引用規范性法律文件,同時適用本規定第四條規定。第四條民事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或者司法解釋。對於應當適用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或者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直接引用。第五條行政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行政法規或者司法解釋。對於應當適用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公布的行政法規解釋或者行政規章,可以直接引用。第六條對於本規定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規定之外的規范性文件,根據審理案件的需要,經審查認定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為裁判說理的依據。第七條人民法院製作裁判文書確需引用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之間存在沖突,根據立法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無法選擇適用的,應當依法提請有決定權的機關做出裁決,不得自行在裁判文書中認定相關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第八條本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⑥ 部門規章可以作為判決依據嗎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可以參照適用行政規定。規章可以作為參照。民事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或者司法解釋。對於應當適用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或者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直接引用。行政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行政法規或者司法解釋。對於應當適用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公布的行政法規解釋或者行政規章,可以直接引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並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規章。
⑦ 法院判決能以行政法規或地方性法規作為法律依據嗎
可以。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六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內件容,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並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規章。
(7)法院判決可以用法規規章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相關法條:
第七十一條人民法院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行政行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為。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行政行為有實施主體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或者沒有依據等重大且明顯違法情形,原告申請確認行政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無效。
第七十二條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或者無效的,可以同時判決責令被告採取補救措施;給原告造成損失的,依法判決被告承擔賠償責任。
⑧ 法院判決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不包括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第一百三十八條判決書應當寫明:(一)案由、訴內訟請求、爭議的容事實和理由;(二)判決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依據;(三)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四)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⑨ 部門規章能否作為裁判依據
法律分析:在現實司法實踐中,法院作出的裁判依據只能是法律和法規。部門規章僅僅是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規章,法院做裁判時不能作為法律依據使用。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裁判文書引用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禪棚畢定》
第四條 民事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或者司法解釋。對於應當適用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或者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直接引用。
第五條 行政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行政法規或者司法解釋。對於應當適用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和銀條例、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公布的行政法規解釋或者行政規章,可以直接引用。
第六條 對於本規定第三條、第四條、第賀芹五條規定之外的規范性文件,根據審理案件的需要,經審查認定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為裁判說理的依據。
⑩ 司法機關審判的時候可以引用憲法條例嗎
司法機關審判的時不可以引用憲法條例賀虛。
人民法院不可以在案件審理中引用憲法條文。
《憲法》是我禪慎燃國的根本大法孝李,但本身不具有可訴性,不能作為法院判決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