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信訪調條例

信訪調條例

發布時間: 2023-04-24 19:54:30

Ⅰ 廣西壯族自治區信訪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持各級國家機關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保障人民群眾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民主權利,保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信訪秩序和社會穩定,促進我區各項事業的順利發展,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信訪,是指信訪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話、走訪及現代視屏資料等形式,向各級國家機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建議和要求,並由有關國家機關依法處理的活動。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國家機關,是指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及其派出機構。第四條信訪工作是國家機關及其負責人的重要職責,各級國家機關負責人應當閱批重要來信,接待重要來訪,主持研究和處理重要信訪問題,定期聽取信訪工作匯報,檢查、指導信訪工作。第五條信訪人依法信訪受法律保護。第二章信訪人的權利與義務第六條信訪人享有下列權利:
(一)對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提出意見、批評和建議;
(二)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
(三)向有關國家機關反映情況和問題,咨詢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提出要求;
(四)依照法定程序向有關國家機關催促處理、要求答復和復查信訪事項。第七條信訪人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憲法、法律和法規;
(二)如實反映情況,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誣告陷害他人;
(三)自覺遵守信訪秩序和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
(四)接受國家機關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處理決定,不得無理取鬧,不得影響國家機關的正常工作秩序。第八條通過書信反映問題,信訪者應簽署真實姓名,寫明通訊地址和郵政編碼。控告、檢舉、告訴、申訴信應當寫清被反映者的姓名、單位、住址、基本事實和投訴要求並附必要的證據和有關處理文件。第九條通過走訪形式反映問題,應當到責任歸屬的國家機關設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場所提出,並遵守有關規定。反映群體意願的走訪,應推選代表進行,代表人數不超過五人。需要到上級機關走訪的,一般應逐級進行。第三章信訪工作機構與職責第十條各級國家機關信訪工作機構是代表國家機關處理信訪事項的專門機構。
縣級以上國家機關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訪人的原則,確定負責信訪工作的機構或者人員;鄉、鎮人民政府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專人分管或者兼管信訪工作。第十一條各級國家機關信訪工作機構的職責是:
(一)受理來信,接待來訪;
(二)承辦上級機關轉辦、交辦的信訪事項;
(三)向下級機關或者同級有關單位轉辦、交辦信訪事項,並負責督促、檢查;
(四)協調解決所屬地區、部門之間的信訪問題,審查下級機關或者單位處理的信訪事項;
(五)對本地區、本系統的信訪工作進行業務指導,組織培養信訪工作人員,總結交流信訪工作經驗,不斷提高信訪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工作水平;
(六)調查研究,綜合分析信訪情況,及時向上級機關和本機關負責人提供信訪信息,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反映重要信訪事項;
(七)向信訪人宣傳憲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第十二條信訪工作人員應當忠於職守,嚴格依法辦事,保守信訪秘密。第十三條信訪工作人員在信訪活動中有提出建議、應急處置、進行調查和參加有關會議、閱讀有關文件的權利。第十四條信訪工作人員的人身自由和安全受法律保護。信訪工作人員的人身自由和安全受到侵害時,當地公安、保衛部門應及時處理。第四章受理范圍第十五條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受理下列信訪事項:
(一)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二)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決定、決議,制定、批準的地方性法規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三)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以及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機關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行為的控告、檢舉或者申訴;
(四)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任命、批准任命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的控告或者檢舉;
(五)對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及其工作人員的建議、批評和申訴意見;
(六)對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決定、決議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七)屬於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其他問題。

Ⅱ 湖南省信訪條例(2006)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維護信訪秩序,保持國家機關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保障信訪人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國家機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國家機關處理的活動。

本條例所稱信訪人,是指採用前款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本條例所稱國家機關,是指本行政區域內的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第三條信訪人依法提出信訪事項的行為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信訪人。第四條國家機關應當加強信訪工作,建立統一領導、部門協調,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信訪工作格局;應當暢通信訪渠道,為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提供便利條件。

國家機關應當建立健全信訪工作責任制,對信訪工作中的失職、瀆職行為,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國家機關負責人應當閱批重要來信、接待重要來訪,檢查指導信訪工作,研究解決信訪問題。第五條信訪工作應當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設立信訪工作機構。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屬部門及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訪人的原則,確定負責信訪工作的機構(以下簡稱信訪工作機構)或者人員,具體負責信訪工作。

人民政府應當保障信訪工作的必要經費。國家機關應當為信訪工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提供必備的工作場所和其他工作條件。第七條信訪人反映的情況、提出的建議、意見,經研究論證,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或者對改進國家機關工作以及保護社會公共利益有益的,有關國家機關應當積極採納。

國家機關應當將信訪工作績效納入單位考評和公務員考核體系,對在信訪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信訪人和信訪事項的提出第八條信訪人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可以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信訪事項:

(一)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

(三)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

(四)社會團體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中由國家機關任命、派出的人員;

(五)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及其成員。

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信訪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第九條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了解信訪工作制度及信訪事項處理程序;

(二)查詢本人提出信訪事項的辦理情況並要求答復;

(三)要求信訪工作人員提供與其信訪事項有關的法律政策咨詢服務;

(四)要求與信訪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工作人員迴避;

(五)依法提出復查、復核的申請;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第十條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

(二)遵守信訪秩序,按照國務院信訪條例和本條例規定的方式和程序進行信訪活動;

(三)如實反映情況,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不得盜用他人名義信訪;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第十一條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一般應當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等形式;信訪人提出投訴請求的,還應當載明信訪人的姓名(名稱)、住址和請求、事實、理由等。第十二條信訪人採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的,應當持本人身份證明到依法有權處理的國家機關設立或者指定的信訪接待場所提出。

多人提出共同信訪事項,確需採用走訪形式的,應當推選代表,代表人數不得超過五人。

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信訪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持國家機關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保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規范信訪行為和信訪工作,維護信訪秩序,推進自治區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國家機關的信訪工作和信訪人的信訪活動。第三條本條例所稱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網路、書信、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國家機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國家機關處理的活動。

本條例所稱信訪人,是指採用前款規定的形式進行信訪活動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本條例所稱國家機關,是指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第四條信訪工作堅持黨的領導,遵循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訴訪分離,分類處理;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源頭預防、多元化解、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第五條國家機關應當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完善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導致信訪事項的矛盾和糾紛。

信訪工作實行領導責任制,國家機關主要負責人對本地區、本部門、本系統的信訪工作負總責,其他成員對職權范圍內的信訪工作負主要領導責任。

建立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對本行政區域內國家機關信訪工作進行統籌協調、檢查指導,加強信息溝通協調,研究處理信訪突出問題。第六條國家機關根據工作需要,可以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組織相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專家、學者、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心理咨詢師、社會志願者等參與信訪工作。第七條國家機關應當利用多種群眾工作載體,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加強源頭預防,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國家機關負責人應當定期到信訪接待場所接待信訪人,並採取專題接訪、重點約訪、視頻接訪、帶案下訪等方式,協調處理信訪事項。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應當協助有關國家機關處理涉及本組織、本單位的信訪事項。鄉鎮(街道)、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社區)應當建立矛盾調解機制,設立信訪信息員,保障矛盾隱患及時發現、就地化解。第八條國家機關應當建立人民建議徵集制度,鼓勵和引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建議、意見;對有突出貢獻的建議人,由有關機關或者單位給予獎勵。第二章信訪人的權利與義務第九條信訪人依法進行的信訪活動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干預、阻撓信訪人依法進行的信訪活動,不得非法限制信訪人的人身自由,不得歧視、壓制、打擊報復信訪人。第十條信訪人享有下列權利:

(一)向國家機關反映信訪事項;

(二)了解信訪工作制度及信訪事項的處理程序;

(三)要求提供與信訪事項有關的咨詢服務;

(四)對與信訪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信訪工作人員提出迴避請求;

(五)查詢其信訪事項的受理、辦理情況;

(六)委託代理人進行信訪;

(七)要求對個人隱私、商業秘密予以保密;

(八)申請復查、復核;

(九)申請聽證;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第十一條信訪人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信訪秩序;

(二)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對其所提供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歪曲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

(三)配合國家機關對信訪事項進行調查、核實和處理;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第十二條信訪人可以依法委託一至二人作為代理人,代為提出信訪事項並參與信訪活動。信訪代理人代理信訪事項的,應當提交授權委託書等證明材料,並在授權范圍內行使代理權。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社區)可以設立網上信訪代理點,依據信訪人的委託提供信訪代理服務。第三章信訪工作機構及職責第十三條國家機關應當設立或者明確負責信訪工作的機構(以下統稱信訪工作機構)或者人員,為信訪工作機構和人員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必需的工作經費,建立信訪工作人員培訓、交流、激勵、保障機制。

Ⅳ 信訪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持各級人民政府同人民的密切聯系,保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信訪秩序,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信訪,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所屬部門(以下簡稱各級行政機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建議和要求,依法應當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第三條各級行政機關應當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為人民服務。第四條信訪工作應當在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堅持分級負責、歸口辦理,誰主管、誰負責,及時、就地依法解決問題與思想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第五條各級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閱批重要來信、接待重要來訪,研究解決信訪工作中的問題,檢查指導信訪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訪人的原則,確定負責信訪工作的機構(以下簡稱信訪工作機構)或者人員,負責具體受理、辦理信訪事項。第二章信訪人第七條信訪人,是指採用書信、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行政機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建議和要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第八條信訪人對下列信訪事項,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
(一)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和要求;
(二)檢舉、揭發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
(三)控告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
(四)其他信訪事項。
前款第(二)項、第(三)項信訪事項,法律、行政法規對處理程序另有規定的,信訪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提出。第九條信訪人對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信訪事項,應當分別向有關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提出。第十條信訪人的信訪事項應當向依法有權作出處理決定的有關行政機關或者其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第十一條信訪人採用走訪形式提出意見、建議和要求的,應當到有關行政機關設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場所提出。
走訪不得圍堵、沖擊國家機關,不得攔截公務車輛。第十二條多人反映共同意見、建議和要求的,一般應當採用書信、電話等形式提出;需要採用走訪形式的,應當推選代表提出,代表人數不得超過5人。第十三條信訪人應當如實反映情況,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第十四條信訪人應當遵守信訪秩序,不得影響國家機關工作秩序,不得損害接待場所的公私財物,不得糾纏、侮辱、毆打、威脅接待人員,不得攜帶危險品、爆炸品以及管制器械進入接待場所。第三章受理第十五條各級行政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受理信訪人提出屬於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的信訪事項。第十六條信訪人提出屬於本條例第九條規定的信訪事項的,信訪工作機構應當根據情況告知信訪人分別向有關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提出。
對已經或者應當通過訴訟、行政復議、仲裁解決的信訪事項,信訪工作機構應當告知信訪人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第十七條涉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行政機關的信訪事項,由所涉及的行政機關協商受理;受理有爭議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協調決定受理機關。第十八條應當對信訪事項作出處理的行政機關合並、撤銷的,由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受理。第十九條信訪人未依照本條例第十條的規定而直接到上級行政機關走訪的,信訪工作機構應當告知其依照本條例第十條的規定提出;上級行政機關認為有必要直接受理的,可以直接受理。第二十條信訪工作機構發現來訪人員中有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人的,應當通報所在地的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由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第二十一條信訪工作機構發現來訪人員中有精神病人的,應當通知精神病人所在地區、單位或者監護人將其接回。
對不能控制自己行為、妨礙信訪秩序的精神病人,信訪工作機構可以請求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將其帶離接待場所,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收容或者遣送,或者通知其所在地區、單位或者監護人將其帶回。第二十二條信訪人不遵守本條例第十一條、第十四條的規定,影響接待工作的,信訪工作機構可以給予批評教育;批評教育無效的,信訪工作機構可以請求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將其帶離接待場所,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收容、遣送或者通知其所在地區、單位或者監護人將其帶回。

Ⅳ 信訪條例(2005)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持各級人民政府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保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信訪秩序,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採用前款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稱信訪人。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為人民群眾服務。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暢通信訪渠道,為信訪人採用本條例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提供便利條件。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信訪人。第四條信訪工作應當在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科學、民主決策,依法履行職責,從源頭上預防導致信訪事項的矛盾和糾紛。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統一領導、部門協調,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信訪工作格局,通過聯席會議、建立排查調處機制、建立信訪督查工作制度等方式,及時化解矛盾和糾紛。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的負責人應當閱批重要來信、接待重要來訪、聽取信訪工作匯報,研究解決信訪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設立信訪工作機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及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訪人的原則,確定負責信訪工作的機構(以下簡稱信訪工作機構)或者人員,具體負責信訪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是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信訪工作的行政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交辦、轉送信訪人提出的信訪事項;
(二)承辦上級和本級人民政府交由處理的信訪事項;
(三)協調處理重要信訪事項;
(四)督促檢查信訪事項的處理;
(五)研究、分析信訪情況,開展調查研究,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進工作的建議;
(六)對本級人民政府其他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的信訪工作進行指導。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信訪工作責任制,對信訪工作中的失職、瀆職行為,嚴格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並在一定范圍內予以通報。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信訪工作績效納入公務員考核體系。第八條信訪人反映的情況,提出的建議、意見,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或者對改進國家機關工作以及保護社會公共利益有貢獻的,由有關行政機關或者單位給予獎勵。
對在信訪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的單位或者個人,由有關行政機關給予獎勵。第二章信訪渠道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信訪工作機構的通信地址、電子信箱、投訴電話、信訪接待的時間和地點、查詢信訪事項處理進展及結果的方式等相關事項。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在其信訪接待場所或者網站公布與信訪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信訪事項的處理程序,以及其他為信訪人提供便利的相關事項。第十條設區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行政機關負責人信訪接待日制度,由行政機關負責人協調處理信訪事項。信訪人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點向有關行政機關負責人當面反映信訪事項。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負責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員,可以就信訪人反映突出的問題到信訪人居住地與信訪人面談溝通。第十一條國家信訪工作機構充分利用現有政務信息網路資源,建立全國信訪信息系統,為信訪人在當地提出信訪事項、查詢信訪事項辦理情況提供便利。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充分利用現有政務信息網路資源,建立或者確定本行政區域的信訪信息系統,並與上級人民政府、政府有關部門、下級人民政府的信訪信息系統實現互聯互通。

Ⅵ 山東省信訪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持國家機關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保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規范信訪活動和信訪工作,維護信訪秩序,監督和促進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信訪人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信訪活動和本省國家機關的信訪工作。第三條本條例所稱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網路、書信、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國家機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國家機關處理的活動。
本條例所稱信訪人,是指採用前款規定的形式,向國家機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本條例所稱國家機關,包括本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和派出機關、派出機構,各級人民法院,各級人民檢察院。第四條信訪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
(二)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源頭預防、疏導教育相結合;
(三)訴訪分離、分類處理;
(四)公正合理、便民利民。第五條國家機關應當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嚴格執法,公正司法,運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專家論證、公眾參與、合法性審查以及決策失誤糾錯改正等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導致信訪問題的矛盾和糾紛。
國家機關應當運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依法、及時化解可能導致信訪問題或者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矛盾糾紛。第六條國家機關應當加強信訪工作,根據信訪事項的性質和職責分工,受理、辦理信訪事項;建立和完善信訪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實行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
國家機關負責人應當閱批重要來信和網路投訴,接待重要來訪,定期聽取信訪工作匯報,研究處理信訪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第七條省、設區的市、縣(市、區)應當建立和完善信訪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對信訪工作的綜合協調、組織推動、檢查督導,研究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協調處理涉及兩個以上地區、部門、行業的復雜、疑難信訪事項。第八條國家機關應當依法向信訪人公開其信訪事項處理進展、辦理結果,並為其查詢、評價本人信訪事項辦理情況提供便利。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信訪工作績效納入公務員考核體系,對在信訪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的組織或者個人給予獎勵,對失職、瀆職的工作人員依法追究責任。第十條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通過依法參與國家機關的信訪工作,了解、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協助有關國家機關處理涉及本組織的信訪事項。
國家機關應當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信訪工作,為信訪人和信訪工作提供專業咨詢和服務。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對信訪工作和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引導公眾通過法定途徑反映訴求、維護權益。第二章信訪人的權利和義務第十一條信訪人依法信訪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干預、阻撓信訪人依法進行的信訪活動,不得非法限制信訪人的人身自由,不得歧視、打擊報復信訪人。第十二條信訪人在信訪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向國家機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
(二)委託代理人;
(三)在國家機關調查處理信訪事項時進行陳述和申辯;
(四)對與本人信訪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出迴避申請;
(五)查詢本人信訪事項受理、辦理情況;
(六)要求有關國家機關答復信訪事項受理、辦理結果;
(七)要求對個人隱私、商業秘密予以保密;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第十三條信訪人在信訪活動中,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提出信訪事項;
(二)遵守公共秩序和信訪秩序;
(三)提出的信訪事項客觀真實,對所提供的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誹謗、誣告陷害他人;
(四)配合國家機關對信訪事項進行調查、核實和處理;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第三章信訪工作機構

Ⅶ 湖北省信訪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持國家機關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保障信訪人的合法權益,規范信訪工作和信訪行為,維護信訪秩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國家機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建議和要求以及申訴、檢舉和控告,依法由有關國家機關處理的活動。本條例所稱信訪人,是指採用前款規定的形式提出信訪事項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本條例所稱國家機關,是指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第三條信訪人依法進行信訪的行為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壓制、打擊報復。信訪人反映的情況,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經濟和社會發展、改進國家機關工作以及保護社會公共利益有貢獻的,有關國家機關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四條各級國家機關應當依法履行職責,科學、民主決策,從源頭上減少和預防導致信訪事項的矛盾和糾紛。
各級國家機關應當加強信訪工作,暢通信訪渠道,建立統一領導、部門協調,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信訪工作格局;根據信訪工作的實際需要,建立由有關國家機關主導、社會參與、有利於迅速解決矛盾糾紛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信訪工作制度,依法受理和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
各級國家機關的領導人員應當重視、指導本機關的信訪工作,及時閱批重要來信、接待重要來訪,研究解決信訪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各級國家機關應當將信訪工作績效納入公務員考核體系,對在信訪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第五條信訪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尊重人民群眾意見,方便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改進國家機關工作;
(二)依照法律、法規和政策辦事,實事求是處理信訪問題;
(三)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與「誰主管、誰負責」相結合,及時就地解決問題;
(四)解決實際問題與思想疏導、政策宣傳、法制教育相結合。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國家機關應當設立信訪工作機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確定負責信訪工作的機構(以下簡稱信訪工作機構)或者人員,負責受理和辦理信訪事項。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國家機關應當將信訪工作經費列入經費預算,通過本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各級國家機關應當加強對信訪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信訪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工作水平,並為信訪工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提供必備的工作場所和工作條件。第二章信訪人的權利和義務第七條信訪人有權向國家機關提出下列信訪事項:
(一)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意見和建議;
(二)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提出控告或者檢舉;
(三)對侵害自身合法權益的行為提出控告或者申訴;
(四)對損害國家、社會、集體利益的行為提出控告或者檢舉;
(五)其他需要反映的情況、問題和要求。第八條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了解信訪工作制度和信訪事項的處理程序;
(二)要求信訪工作人員提供與其有關的信訪事項的法律政策咨詢服務;
(三)對與信訪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信訪工作人員提出迴避申請;
(四)向受理和辦理機關查詢與其有關的信訪事項的處理情況及結果,並得到答復;
(五)依法提出復查、復核或者舉行聽證的申請。第九條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
(二)如實反映情況,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
(三)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方式和程序進行信訪活動,遵守信訪秩序。第三章信訪工作機構和工作人員第十條各級信訪工作機構代表本機關處理信訪事項,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和辦理信訪人提出的屬於本機關職責范圍內的信訪事項,協助本機關領導人員做好接訪和約訪工作;
(二)承辦本級、上級國家機關及其信訪工作機構轉送、交辦的信訪事項,並按要求及時回復、報告辦理結果;
(三)向下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部門或其信訪工作機構交辦、轉送信訪事項;
(四)協調處理重要信訪事項;
(五)指導、督促、檢查下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部門的信訪工作;
(六)研究、分析、反映信訪情況,提出完善制度和改進工作的建議;
(七)向信訪人提供有關信訪事項的法律政策咨詢;
(八)其他依法應當履行的職責。

Ⅷ 吉林省信訪條例(2001修訂)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保障信訪人的合法權益,加強信訪工作,密切國家機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維護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信訪,是指信訪人採用書信、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國家機關提出建議、批評、意見和反映情況;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違紀行為提出舉報或者控告;為維護國家、集體和自身的合法權益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或者要求的活動。
本條例所稱國家機關是指本省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第三條 各級國家機關及其派出機構應當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傾聽人民群眾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接受人民群眾監督,切實保障信訪人的合法權益。第四條 信訪人依法進行信訪活動受法律保護。第五條 信訪工作堅持分級負責,歸口辦理,誰主管誰負責,及時、就地依法解決問題與思想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第六條 信訪工作實行領導責任制,各級國家機關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對信訪工作負總責,主管負責人負具體責任,其他負責人按照工作分工負分管責任。第二章 信訪人第七條 信訪人是指進行信訪活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第八條 信訪人享有下列權利:
(一)對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
(二)舉報、控告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
(三)申訴、控告侵害信訪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四)要求受理機關處理、答復和復查信訪事項;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第九條 信訪人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憲法、法律和法規,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
(二)遵守信訪秩序,服從受理機關符合法律、法規的處理意見或者決定;
(三)如實反映情況,不得捏造、歪曲事實;
(四)提出信訪事項一般應當簽署真實姓名,告知通訊住址,說清基本事實和要求;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第十條 信訪人應當向有權對其信訪事項作出處理決定的國家機關或者其上一級國家機關提出。
提倡用書信方式提出信訪事項。
通過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到有關國家機關設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場所提出。
多人反映同一意願的走訪,應當推選不超過五人的代表提出。第三章 信訪機構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各級國家機關必須建立健全信訪工作機構,配備信訪工作人員。
縣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配備信訪工作人員。
各級國家機關應當為信訪工作機構提供必要的工作設備和條件,保障信訪工作經費。第十二條 各級國家機關信訪工作機構的職責是:
(一)處理信訪事項;
(二)督促、檢查、指導本地區、本系統的信訪工作,對不負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單位和個人,提出處理建議;
(三)調查研究,綜合分析信訪情況,向有關機關提供信訪信息;
(四)向上級國家機關報告重大、緊急信訪事項;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三條 各級國家機關的信訪工作人員在信訪工作中必須做到:
(一)文明接待,認真負責,秉公辦事,不謀私利;
(二)對信訪事項不推諉拖延、敷衍塞責;
(三)不得將舉報、控告材料轉送給被舉報、控告人員和被舉報、控告單位;
(四)不丟失、隱匿和擅自銷毀信訪材料;
(五)不泄漏信訪機密;
(六)不介入與本人有利害關系的信訪事項。第四章 受理范圍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受理本行政區域內下列信訪事項:
(一)對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二)對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行政、司法行為的批評和意見,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生效的決定、判決、裁定的申訴;
(三)對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和任命的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為的舉報和控告;
(四)按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受理的其他信訪事項。第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受理本行政區域內的下列信訪事項:
(一)對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二)不服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處理決定的申訴;
(三)對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的工作人員違法違紀行為的舉報或者控告。

Ⅸ 信訪工作條例實施時間

《信訪工作條例》於2022年5月1日正式施行。《條例》是我們黨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制定出台的第一部全面規范信訪工作的黨內法規。2005年國務院發布的《信訪條例》同時廢止。


一、《信訪工作條例》與2005年國務院頒布的《信訪條例》不同之處:強化了黨對信訪工作的領導,明確了該《條例》適用於各級黨的機關、人大常委會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群團組織、國有企事業單位等開展信訪工作。

二、《條例》的解讀

(一)訴訟與信訪分離

將涉及民事、行政、刑事等訴訟權利救濟的信訪事項從普通信訪體制中分離出來,由有關政法部門依法處理。即是說,各級黨委和政府信訪部門收到涉法涉訴信件,會轉送同級政法部門依法處理,對屬於紀檢監察機關受理的檢舉控告類信訪事項,轉送紀檢監察機關依規依紀依法處理。

(二)對信訪人反映訴求的行為予以了明確規范

1、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信訪人要對所提供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

2、多人走訪的,必須推出代表且代表人數不得超5人。即:多人採用走訪形式提出相同信訪事項的,應當按規定推選代表,代表人數不得超過5人。

3、信訪人不得有如下6種行為

(一)在機關、單位辦公場所周圍、公共場所非法聚集,圍堵、沖擊機關、單位,攔截公務車輛,或者堵塞、阻斷交通;

(二)攜帶危險物品、管制器具;

(三)侮辱、毆打、威脅機關、單位工作人員,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毀壞財物;

(四)在信訪接待場所滯留、滋事,或者將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棄留在信訪接待場所;

(五)煽動、串聯、脅迫、以財物誘使、幕後操縱他人信訪,或者以信訪為名借機斂財;

(六)其他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國家和公共安全的行為。

相關處罰措施:信訪人滋事擾序、纏訪鬧訪情節嚴重,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或者違反集會遊行示威相關法律法規的,由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必要的現場處置措施、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信訪人捏造歪曲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熱點內容
建築工程質量保修條例 發布:2024-11-18 14:28:10 瀏覽:482
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 發布:2024-11-18 13:46:06 瀏覽:598
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背誦 發布:2024-11-18 13:43:29 瀏覽:38
北京海淀區海淀街道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11-18 13:27:49 瀏覽:247
同謀罪刑法 發布:2024-11-18 13:20:20 瀏覽:696
國際商法知識產權英文版 發布:2024-11-18 13:19:15 瀏覽:922
規章可分為 發布:2024-11-18 13:18:59 瀏覽:122
依法治鎮建議 發布:2024-11-18 13:16:01 瀏覽:977
南翔法院 發布:2024-11-18 13:03:14 瀏覽:772
國內信用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8 12:58:06 瀏覽: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