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法規
❶ 贈品的法律規定
贈品也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商家承諾購物送贈品實質上是一種要約行為,只要做出承諾,該合同即告成立,商家贈送物品就成為買賣合同中的一項條款,商家就有義務按照與消費者的約定提供贈送的商品,並為贈品的瑕疵承擔完全責任。
一、贈品的定義
1、贈品是指在消費者購買某一特定產品時隨貨免費贈贈品通常是附於商品包裝內或另行包送或以很低價格出售的物品。
2、是買家與賣家產生商業行為時,賣家附贈額外價值,即隨貨贈送。
二、贈品的實質
1、是一種附條件贈與行為。因為商業贈與是買方必須先行購買賣方商品,並且在支付對等的價格後,才能享有取得贈品的權利。
2、附贈行為與銷售行為本身是密不可分的,究其實質仍是一種有償買賣的法律關系。
三、商業贈予物主要有以下3種形式
1.生產商(或銷售商)在銷售某種產品(或商品)時,再免費贈送給消費者該種或其他種類的產品(或商品),其實際是經營者名贈實賣,逃避產品質量責任。因而,在因商業贈品存在瑕疵而致消費者利益受損時,受贈人的權益能否獲得有力的救濟已成為人們關注並且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附帶贈品誘使顧客偏離購物的本意,使之不去考慮商品的質量、性能和價值以及是否需要等本應考慮的因素。
2.生產商(或銷售商)在銷售某種產品(或商品)前,為達到某種目的、追求某種利益,免費贈送給消費者的某種產品(或商品)。
3.在「贈品」成為贈品之前(也就是贈與物成型之前),即加工製作之前已確定了產品成型之後的用途或流向,在此種情況下,由於其加工製作的目的不是為了銷售,而是生產者為達到某種目的或追求某種利益,特別加工製作(或銷售商特別定製)贈送給事先確定的單位或個人的物品。因此,此種形式的「贈品」不具備「產品」的構成要件,不屬於「產品」的范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定義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❷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關於在對外公務活動中贈送和接受禮品的規定》的通知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關於在對外公務活動中贈送和接受禮品的規定》的通知:
一、國家領導人、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負責人出國訪問,根據國際慣例和國別情況,可以酌情贈送禮物。對外贈送禮物必須貫徹節約、從簡原則,禮物應盡量選擇具有民族特色的紀念品、傳統手工藝品和實用物品,樸素大方,不求奢華。
二、所受禮物,價值按照我國市價摺合人民幣不滿200元的,留歸受禮人使用;
200元以上的,按照以下辦法處理:
1、貴重禮品,黃金、珠寶製品,高級工藝品,有重要歷史價值的禮品,由受禮單位交禮品管理部門送有關機構或者博物館保存、陳列。
2、專業用品、設備器材和具有科研價值的禮品,可以留給受禮單位。
3、高級耐用品,汽車、摩托車,交禮品管理部門;電視機、攝像機、高檔照像機等,交禮品管理部門處理,經禮品管理部門同意後也可以留給受禮單位。
4、食品、煙酒、水果類禮品,可以歸受禮人本人或者其所在單位。
5、高中檔實用物品,如鍾表、衣料、服裝等,按照國內市價折半價由受禮人所在單位處理,可以照顧受禮人,每人一年以兩件為限。
6、其他貴重物品和未經禮品管理部門批准歸受禮人或者其所在單位的物品,全部交由禮品管理部門處理。禮物變賣收入一律上繳國庫。
三、在對外公務活動中如果對方贈送禮金、有價證券,應當謝絕;確實難以謝絕的,所收禮金、有價證券一律上繳國庫。
四、受禮人應當按照《規定》的要求填寫禮品申報單。
五、出訪、來訪以外的其他對外交往中贈送禮品的標准和接受禮品的處理,參照前列有關規定辦理。
六、對外贈送禮物金額由財政部和外交部規定。兩部可以根據我國物價的變動,對金額作出調整並發文通知,其他任何部門均無權變更。
七、《規定》和本通知也適用於黨的各級組織、國家權力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政協、各人民團體和軍隊。
(2)禮物法規擴展閱讀
《國務院關於在對外公務活動中贈送和接受禮品的規定》是我國制定的關於在對外公務活動中贈送和接受禮品的行政法規。加強在對外公務活動中贈送和接受禮品的管理,對於嚴肅外事紀律,保持黨和國家工作人員廉潔奉公,維護我國國際聲譽,保證對外交往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意義。
關於對外贈送禮物金額標準的規定:
一、國家主要領導人出國訪問,對每一邀請國的贈禮以五千元為限(按人民幣計算,下同)。副總理、國務委員及其他相同級別的人員出國訪問,對每一邀請國的贈禮以3000元為限。如有特殊需要,可另行報批。
二、國家行政機關其他人員出國訪問贈禮標准如下:部長級(含副部長級,下同)代表團、組,對每一邀請國的贈禮不超過1000元。司局長級以下(含司局長級)代表團、組,對每一邀請國的贈禮不超過500元。
三、對首次訪問我國的外賓,如果對方贈禮,可以回禮,標准如下:
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及其夫人以1000元為限。訪問外地時,各地可以回贈不超過300元的禮品。副總理及其夫人,以700元為限。
訪問外地時,各地可以回贈不超過200元的禮品。部長級人員及其夫人,不超過400元。訪問外地時,各地可以回贈不超過200元的禮品。司局長級人員,不超過200元。訪問外地時,各地可以酌情回贈小紀念品。
對隨團來訪的司局長級以下(不含司局長級)工作人員,可以視情況酌贈小紀念品。各類代表團訪問外地時,地方政府僅向團長夫婦回贈禮品。
四、對訪問我國的著名友好人士、社會名流、專家學者,確有必要回禮的,比照第三條部長級人員的標准執行。
❸ 貴重禮品的法律標准
一般來說,對於身份比較敏禪者灶感的人,禮物是要慎重收取的,5000元以上禮品屬於賀扮比較貴重的了,按照國家的法律規定,通常立案標準是一萬以上,如果不到一嫌岩萬也是要看具體的情況來判斷是否觸犯了法律。
❹ 國家關於贈品的規定
法律分析:《國務院關鉛則於在對外公務活動中贈送和接受禮品的規定》是為了加強對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對外公務活動中贈送和接受禮品的管理,嚴肅外事紀律,保持清廉,由國務院辦公廳於1993年12月5日發布的一項法規。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在對外公務活動中贈送和接受禮品的規定》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對外公務活動中贈送和接受禮品的管理,嚴肅外事紀律,保持清廉,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的禮品,是指禮物、禮金、在價證券。
第三條 根據國際慣例和對外工作頌弊需要,必要時可以對外贈送禮物。禮物的金額標准另行規定。
第四條 對外贈送禮物必須貫徹節約、從簡的原則。禮物應當以具有民族特色槐櫻棚的紀念品、傳統手工藝品和實用物品為主。
❺ 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國內公務活動中不得贈送和接受禮品的規定
第一條為了嚴肅政紀,保持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國內公務活動中,不得贈送和接受禮品。第三條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假借名義或者以變相形式贈送和接受禮品:
(一)以鑒定會、評比會、業務會、訂貨會、展銷會、招待會、茶話會、新聞發布會、座談會、研討會以及其他會議的形式;
(二)以祝賀春節、元旦、國慶節、中秋節和其他節假日的名義;
(三)以試用、借用、品嘗、鑒定的名義;
(四)以祝壽、生日、婚喪嫁娶的名義;
(五)以其他形式和名義。第四條本規定所稱的禮品,是指禮物、禮金、禮券以及以象徵性低價收款的物品。第五條國家行政機關違反本規定第二、三條的規定,對負直接責任的機關有關領導人和直接責任者,根據數額多少,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直至撤各處分。第六條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本規定第二、三條的規定、接受禮品的,根據數額多少,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直至撤職處分。
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本規定第二、三條的規定、贈送禮品的,應當給予批評教育;影響很壞的,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
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領導人違反前兩款規定的,從重處分。第七條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規定第二、三條的規定,數額較少、情節輕微,經批評教育表示悔改的,可以免予行政處分。第八條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贈送、接受或者索取禮品的,按照國家有關懲治行賄、受賄的法律、法規處理。第九條對接收的禮品一個月交出並上交國庫。所收禮品不按期交出的,按貪污論處.第十條對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贈送和接受禮品的行政處分,依照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管理許可權和行政處分程序的規定辦理。第十一條本規定由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執行,各級監察部門負責監督、檢查。第十二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規定製定實施辦法。第十三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❻ 公司贈送禮品給客戶有哪些法律限制
1,在中國國內,商業活動中的贈送禮品或邀請活動受到刑法中的商業賄賂罪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限制,原則上講禁止經營者以不正當的利益引誘交易,單方面贈送禮品或者邀請活動如果針對具體的交易,通常被認為是賄賂,但是如果雙方都明示入賬計入銷售成本辯信的除外.
2,就金額而言,在有 獎銷售中贈送的禮品價值不得超過人民幣5000元,其他時候沒有具體的限制,但是即使明示計入賬冊,折算後的商品價格不得低於成本銷售,否則構成不正當競爭.
❼ 簡述饋贈禮儀規范以及注意事項
我們在 人際交往 中,有時候會遇到饋贈,那麼我們應該注意什麼禮儀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簡述饋贈禮儀規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饋贈禮儀規范:饋贈六要素
得體的饋贈要考慮六個方面的拿散衫問題:送給誰(WHO),為什麼送(WHY),送什麼(WHAT),何時送(WHEN),在什麼場合送(WHERE),如何送(HOW)。也就是要考慮饋贈對象、饋贈目的、饋贈時機、饋贈場合、饋贈方式六個要素,簡稱饋贈“5個W一個H”規則。
(一)饋贈對象
饋贈對象即饋贈客體,是贈物的接受者。饋贈時要考慮到饋贈對象的性別、年齡、職位、身份、性格、喜好、數量等因素。
(二)饋贈目的
饋贈目的即饋贈動機。任何饋贈都是有目的的,或為表達友誼,或為祝頌慶賀,或為酬賓謝客,或為慰問哀悼。饋贈動機應高尚,以表達情誼為宜。
(三)饋贈內容
饋贈內容即饋贈物,是情感的象徵或媒介,包括贈物和贈言兩大類。贈物可以是一束鮮花、一張卡片或一件紀念品。贈言則有多種形式,如書面留言、口頭贈言、臨別贈言、 畢業 留言等。饋贈時,應考慮贈物的種類、價值的大小,檔次的高低、包裝的式樣、蘊含的情義等因素。
(四)饋贈時機
饋贈時機即饋贈的具體時間和情勢,主要應根據饋贈主客體的關系和饋贈形式來把握。
(五)饋贈場合
饋贈場合即饋贈的具消腔體地點和環境,主要應區分公務場合與私人場合,根據饋贈的內容和形式來選擇適當的場合。
(六)饋贈方式
饋贈方式主要有親自贈送、託人轉送、郵寄運送等。
饋贈禮儀規范:贈送禮儀(一)禮品的選擇
1、根據饋贈目的選擇禮品
送禮在本質上應被視為向他人表示友好、尊重與親切之意的途徑或方式。只有本著這一目的,才能正確地選擇適當禮品,才能准確表達自己的情意,才能使所贈禮品發揮正常功效。
公司慶典一般送上一籃鮮花,慰問病人可以送鮮花、營養品、書刊等,朋友生日可以送卡片、 蛋糕 等,慶祝節日可以送健康食品、當地特產,旅遊歸來可以送當地人文景觀紀念品及土特產,走親訪友一般送精緻水果、糖酒食品等。
2、根據饋贈對象選擇禮品
(1)考慮彼此的關系現狀。在選擇禮品時,必須考慮到自己與受贈對象之間的關系現狀,不同的關系應當選擇不同的禮品。應根據與饋贈對象的親緣關系、地緣關系、業緣關系、性別關系、友誼關系、 文化 習慣關系、偶發性關系等在選擇禮品時都要有所不同,區別對待。
例如,玫瑰是愛情的象徵,是送給女友或夫人的佳禮。但若把它隨便送給一位普通關系的異性朋友,就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2)了解受贈對象的 愛好 和需求。根據受贈對象的愛好和實際需求來選擇禮品,往往可以增加禮品的實效性,增強對送禮者的好感和信任。因為在受贈對象看來,只有了解和關心他的人,才會明白他的需求。正如鮮花贈予美人,寶刀賦予烈士,可以使禮品獲得增值效應。例如老師在學生取得佳績時可以贈給有益的書籍,給書法愛好者贈送文房四寶,給音樂愛好者贈送樂器等。
(3)尊重對方的個人禁忌。在禮品的選擇過程中,應細致了解受贈對象的個人禁忌,以免所選禮品猜忌而導致適得其反的作用。
一般而言,選掘雀擇禮品不應忽視的禁忌有四類:第一,個人禁忌。送情侶表給一位剛剛守寡的婦女,送一條三五煙給一位從不吸煙的長者,都會觸犯對方的私人禁忌。第二,民俗禁忌。如俄羅斯人最忌諱送錢給別人,因為這意味著施捨和侮辱,漢族人忌送鍾、傘,因為這意味著不吉利。第三,宗教禁忌。如對伊斯蘭教徒不能送人形禮物,也不能送酒、雕塑和女人的畫片,因為他們認為酒是一切萬惡之源。第四,倫理禁忌。如各國均規定不得將現金和有價證券送給並無私交的公務人員。
(二)禮品的包裝
正式的禮品都應精心包裝。良好的包裝將使禮品顯得更加精緻、鄭重、典雅,給受贈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在贈送禮品給外國友人時,尤其應當注意這點。
禮品包裝時應注意包裝的材料、容器、圖案造型、商標、文字、色彩的選擇和使用符合相關 政策法規 和習俗慣例,不要觸及或違反受贈方的宗教和民族禁忌。
像有的國家數字上的禁忌也是禮品包裝所要注意的問題。如日本忌諱“4”和“9”這兩個數字,因此,出口日本的產品,就不能以“4”為包裝單位,像4個杯子一套,4瓶酒一箱這類包裝,在日本都將不受歡迎;歐美人忌諱“13”。
禮品包裝時,應根據世界各國的生活習俗,選擇適宜的色彩。日本忌綠色喜紅色,美國人喜歡鮮明的色彩,忌用紫色;伊斯蘭教徒特別討厭黃色,因為它象徵死亡,喜歡綠色,認為它能驅病除邪。
(三)贈送的時機
贈送禮品必須選擇恰當的時機。時機上應注意把握四點:
一是選擇好最佳時機。如親友結婚、生子,交往對象喬遷、晉級、遭受挫折、生病住院,向對方表示感謝等,都是送禮的良佳時機。
二是選擇具體時間。一般來說,客人應在見面之初向主人送上禮品;主人應當在客人離去之時把禮品送給對方。另外,送禮還應考慮在對方方便之時,或選取某個特定時間給對方造成驚喜。
三是控制好送禮時限。送禮時間應以簡短為宜,只要向對方說明送禮的意圖及相應的禮品解釋後即可,不必過分渲染。
四是注意時間忌諱。不必每逢良機便送禮,致使禮多成災。盡量不要選擇對方不方便的時候送禮,比如對方剛剛做完手術尚未痊癒之時就不宜立即送禮。
(四)贈送的地點。
送禮時應注意區分公務場合與私務場合。在公務交往中,一般應選擇工作場所或交往地點贈送禮品;而在私人交往中,則宜於私下贈送,受贈對象的家中通常是最佳地點。
(五)贈送的 方法
一是說明意圖。應在適當的時機和場合贈送禮品,送禮前應先向對方致意問候,簡要委婉說明送禮的意圖,如:“祝你工作順利”、“真是感謝你上次的幫助”等。
二是介紹禮品。贈送禮品時,送禮者應對禮品寓意、禮品使用方法、禮品特色等適當明確解釋。郵寄贈送或託人贈送時,應附上一份禮箋,用規范、禮貌的語句解釋送禮緣由。在當面贈送禮品時,則應親自道明送禮原因和禮品寓意,並附帶說一些尊重、禮貌的吉言敬語。
三是儀態大方。在面交禮品時,送禮者應著裝規范,起身站立,面帶微笑,目視對方,雙手遞交。將禮品交與對方後,與對方熱情握手。
饋贈禮儀規范:受贈禮儀(一)心態開放
接受禮品時,受贈者應保持客觀、積極、開放、樂觀的心態,要充分認識到對方贈禮行為的鄭重和友善,不能心懷偏頗,輕易比較禮品的價值高低或作出對方有求於己的判斷。
(二)儀態大方
受禮時,受贈者應落落大方,起身相迎,面帶微笑,目視對方,耐心傾聽,雙手接受。受禮後與對方熱情握手。不可畏畏索索、故作推辭或表情冷漠、不屑一顧。
(三)受禮有方
按照國際慣例,受禮後一定要當面拆啟包裝,仔細欣賞,面帶微笑,適當贊賞。切不可草率打開,丟置一旁,不理不睬。中國人比較含蓄,不習慣當面打開,所以與國人交往時也可遵守這一傳統習慣。另外,不是有禮必受,對於有違歸越矩送禮之嫌的,應果斷或委婉拒絕。
(四)表示謝意
接受禮品時,應充分表達謝意。表達時應讓對方覺得真誠、友好,若是貴重禮品,往往還需要用打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再次表達謝意,必要時還應選擇適當的時機加以還禮。
>>>下一頁更多精彩“饋贈禮儀規范”
❽ 彩禮要返還嗎,法律上如何規定
一、同居後又分開的是否需要返還彩禮
1、返還彩禮的條件有哪些?
彩禮的返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實現。《婚姻法解釋二》規定,可以要求返還彩禮的情形包括3類:給付彩禮後悔婚,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的;雙方即使已經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過就離婚的;婚前給付彩禮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離婚時也可以以此為由要求返還彩禮。
2、同居後又分開的需要返還彩禮嗎?
辦理結婚登記是婚姻關系成立的法定要件之一。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未登記的婚姻關系中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法律保護。
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但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時間較短,不願再繼續共同生活的,給對方當事人造成了一定損失的,對方當事人請求返還彩禮的,按照公平原則,索要彩禮的一方理應返還。
若雙方雖未辦理結婚登記,但是以夫妻名義生活較長時間,婚約解除後,男方要求女方返還彩禮時,不能片面引用《婚姻法解釋二》的規定判決女方返還男方財產,應該充分考慮女方遭受的損失。
3、誰能起訴要求誰返還彩禮?
提起訴訟,要求返還彩禮的應該是當事人。對於已經締結婚姻的,在離婚時要求返還彩禮的原、被告自然是締結婚姻的男女雙方。對於未辦理結婚登記要求返還彩禮的案件,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由父母給付彩禮,接受彩禮的也是另一方的父母,因此當事人也應該包括締結婚姻雙方當事人的父母,即彩禮糾紛的訴訟主體應包括雙方的父母。
二、哪些東西不應該算作彩禮
1、戀愛中贈送的禮物
由於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彩禮的內涵,所以實踐中有很大的爭議。但按照通常的觀點,給付彩禮是締結婚姻的前置程序,其最終目的是為了締結婚姻,而男女雙方在談戀愛中相互贈送的禮物只是維系感情的一種方式,還很難說是為了締結婚姻的目的。因此,戀愛中贈送的禮物並不屬於彩禮的性質,故不能按照彩禮要求返還。
2、改口費、認親費
親戚朋友贈送禮金如改口費、認親費等,在這種情況下,因為女方通過自己的行為支付了相應的對價,也不能算作彩禮。
另外,如果贈送的嫁妝款已用於生活消費則不予退還,在辦理婚禮過程的實際花費也不予退還,雙方相互見面接受的禮金按贈與對待,已經長期使用的衣飾也不予退還。
三、騙取彩禮的行為是否涉及刑事犯罪
有的人通過欺騙的手段獲得彩禮後,就直接跑路,也無法聯繫到任何與其相關的人,這些行為可能涉及到刑法上的詐騙罪。
詐騙罪是騙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因此對於涉嫌通過訂親騙取彩禮的行為,可以詐騙罪進行起訴。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可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綜合上面的介紹,對於符合法律規定的彩禮,在婚姻關系不成立後要進行退還。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後,對於哪些彩禮需要返還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於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華律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❾ 禮品的選擇有哪些禮儀規范禮品的選擇有哪些禮儀規范
禮品的選擇應該遵循以下禮儀規范:
1. 禮品應該根據受禮者的喜好和需求進行選擇,而不是自己的喜好和預算。
2. 禮品應該符合場合和禮儀,不要過於昂拍脊源貴或廉價,也不要過於個人化或粗俗。
3. 禮品應該適合受禮者的文化背景和信仰,不要冒犯或造成困擾。
4. 禮品應該是合法和道德的,不要選擇非襲態法或不道德的物品或服務。
5. 禮品應該是實用的或有意義的,而野基不是無用或浪費的。
6. 禮品應該包裝得體,體現出對受禮者的重視和關心。
7. 禮品應該及時送達,並附上一張寫有感謝的便條或卡片。
總之,禮品的選擇應該考慮到受禮者的需求和喜好,符合禮儀規范,體現出對受禮者的尊重和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