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北京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全文

北京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全文

發布時間: 2023-05-14 10:42:16

⑴ 優化營商環境指什麼

營商環境是指市場主體在准入、生產經營、退出等過程中涉及的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等有關外部因素和條件的總和。
營商環境包括影響企業活動的社會要素、經濟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改革和對外開放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招商引資的多寡,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區域內的經營企業,最終對經濟發展狀況、財稅收入、社會就業情況等產生重要影響。概括地說,包括影響企業活動的法律要素、政治要素、經濟要素和社會要素等。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營商環境法治化的內涵,則是指一套行之有效、公平公正透明的具體法律、法規和監管程序;營商環境國際化的內涵,是指建立符合國際慣例和世貿規則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和體系。在中小企業營商環境構建上,要考慮市場環境、政策政務環境、社會化服務環境、融資環境和法治環境,推動實現投資自由化、對外貿易和投資更加便利化。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更高階段,這要求有三個轉變:一是監管理念的轉變,即從貨物管理轉變為企業管理;二是貿易體制的轉變,即從現有的貿易壁壘、配額限制轉變為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三是向開放型和創新性政策轉變,如放寬外匯政策和稅收政策都將更加開放並具有國際競爭力。
2020年1月1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施行
2019年10月23日新華社北京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順應社會期盼,持續推進「放管服」等改革,我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有必要制定專門行政法規,從制度層面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更為有力的保障和支撐。
《條例》認真總結近年來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經驗和做法,將實踐證明行之有效、人民群眾滿意、市場主體支持的改革舉措用法規制度固化下來,重點針對我國營商環境的突出短板和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從完善體制機制的層面作出相應規定。
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形勢十分迫切,因為它不僅是國際競爭的現實需要,更是我國企業發展的呼聲。未來,只有通過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在「放管服」改革等措施上下功夫,才能夠真正引導市場預期,讓企業家放心安心。
優化營商環境究竟有多重要?我認為,優化營商環境不但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更是主動找差距、補短板、精心維護以及長期付出的結果。世界銀行發布的一項報告表明,良好的營商環境會使投資率增長0.3%,GDP增長率增加0.36%。因此,世界各國均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制勝法寶。
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點在哪裡?我認為,關鍵點是要切實解決企業辦事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其中項目審批就是難啃但必須要啃下來的一塊「硬骨頭」。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在審批環節力爭做減法,能減則減,能不審就不審,以求真正做到審批最少,流程最短,真正替企業設身處地著想。這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所在,並且非常具有現實性和緊迫性。市場經濟的本質是競爭,核心則是公平競爭。只有進一步深化行政服務市場化改革,營造出真正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才能夠激發市場活力。
當前,我國優化營商環境活動還在持續深入,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國過往實施的改革數量居東亞、太平洋地區之首。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從2018年的第46名上升15位,位列全球第31名,連續兩年入列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
當前,我國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形勢十分迫切,因為它不僅是國際競爭的現實需要,更是我國企業發展的呼聲。未來,只有通過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在「放管服」改革等措施上下功夫,才能夠真正引導市場預期,讓企業家放心安心。唯有如此,我國企業的創新活力才能不斷迸發,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曾多次提及營商環境,報告中還專門用一個段落,對改善營商環境提出了具體的舉措。例如要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以及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等多項措施。但由於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的不健全等原因,當前優化營商環境尚存在諸多瓶頸。因此,對一些地方來說,優化營商環境應科學完善相關制度體系,同時,還必須樹立起「搶跑意識」、危機意識,認識到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理念,進而逐漸縮小差距,實現優化營商環境的目標。
當前,營商環境改革的緊迫性不言而喻。它不僅是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現實需要,同時也是國內企業發展的呼聲。未來,只有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在「放管服」改革上下功夫等等,才能真正引導市場預期,讓企業家放心、安心。

⑵ 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什麼原則

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具體如下:
1、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深刻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協同聯動、完善法治保障,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
2、營商環境,是指企業等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涉及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
3、國家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依法促進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4、國家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國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促進外商投資,平等對待內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
5、市場主體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恪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履行安全、質量、勞動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定義務,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遵循國際通行規則。

法律依據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統籌推進、督促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相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明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
國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對探索中出現失誤或者偏差,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予以免責或者減輕責任。第八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發揮營商環境評價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引領和督促作用。
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不得影響各地區、各部門正常工作,不得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增加市場主體負擔。
任何單位不得利用營商環境評價謀取利益。

⑶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施行時間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條例》共七章,分別為總則、棗州培市場主體保護、市場環境、政務服務、監管執法、法治保障和附則。

《條例》認真總結近年來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經驗和做法,將實踐證明行之有效、人民群眾滿意、市場主體支持的改革舉措用法規制度固化下來,重點針對我國營商環境的突出短板和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從完善體制機制的層面作出相應規定。

《條例》指出,設立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保證金,應當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或者經國務院批准。對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保證金以及實行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實行目錄清單管理並向社會公開,目錄清單之外的前述收費和保證金一律不得執行。推廣以金融機構保函替代現金繳納涉企保證金。

《條例》指出,國家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降低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完善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監管考核和激勵機制,鼓勵、引導其增加跡橘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並合理增加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支持,提高貸款審批效率。

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授信中不得設置不合理條件,不得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設置歧視性要求。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規范收費行為,不得違規向服務對象收取不合理費用。商業銀行應當向社會公開開設企業賬戶的服務標准、資費標准和辦理時凳唯限。

⑷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解讀

法律分析:《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是為了優化營商環境,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的好處:

優良的營商環境,包括地方政府能夠能夠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高新技術應用,搭建融資平台、培訓平台,加快人才引進,提升職業人員素養,同時也進一步強化高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意識。

優化營商環境就競爭力,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推動地區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的現實需要。

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營商環境建設的基本標准,進一步強化公共服務、完善城市治理、健全社會保障,才能確保百姓生活安寧祥和,讓群眾充分參與到我街的發展建設中來,更好的打造營商環境。

法律依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條 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營商環境,是指企業等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涉及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

⑸ 營商環境政策法規

法律分析: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對探索中出現失誤或者偏差,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予以免責或者減輕責任。. 第八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發揮營商環境評價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引領和督促作用。. 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不得影響各地區、各部門正常工作,不得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增加市場主體負擔。. 任何單位不得利用營商環境評價謀取利益。. 第九條 市場主體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恪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履行安全、質量、勞動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定義務,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遵循國際通行規則。.

法律依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條 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條例。

⑹ 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首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構建以告知承諾為基礎的審批制度、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制度、以標准化為基礎的政務服務制度、以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制度,以法治為基礎的政策保障制度,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第三條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依法享有自主決定經營業態、模式的權利,人身和財產權益受到保護的權利,知悉法律、政策和監管、服務等情況的權利,自主加入或者退出社會組織的權利,對營商環境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市場主體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恪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履行安全、質量、環境保護、勞動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定義務,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遵循國際通行規則。第四條本市建立健全優化營商環境議事協調工作機制,組建專家咨詢委員會,完善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及時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統籌推進、督促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領導,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優化營商環境第一責任人。

市、區發展改革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組織、指導、協調優化營商環境日常事務;有關政府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工作。第五條本市鼓勵政府及有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對探索中出現的失誤或者偏差,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予以免責或者減輕責任。第六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人大常委會可以採取聽取專項工作報告、執法檢查、質詢、詢問或者代表視察等方式,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行監督。第七條本市建立優化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制度,聘請企業經營者、有關社會人士作為監督員,發現營商環境問題,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接受社會監督員的監督,及時整改查實的問題。第八條本市與天津市、河北省協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逐步實現政務服務標准統一、資質互認、區域通辦。第二章市場環境第九條本市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創新體制機制,為市場主體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創造國際領先的發展條件。第十條保障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受到法律保護。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金、技術、人力資源、土地等各類生產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保障依法平等適用國家和本市各類支持發展政策;保障在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等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中獲得公平待遇。

禁止違反法定許可權、條件、程序對市場主體的財產和企業經營者個人財產實施查封、凍結和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禁止在法律、法規規定之外要求市場主體提供財力、物力或者人力的收費和攤派行為。

因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政府採取徵收徵用、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承諾等措施的,應當依法對市場主體予以補償。第十一條本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國家要求,制定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發展政策和新增產業禁止限制目錄。本市新增產業禁止限制目錄,由市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有關政府部門擬訂,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各區人民政府、有關政府部門不得制定新增產業禁止限制目錄。

本市新增產業禁止限制目錄和國家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以依法平等進入。第十二條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採取下列措施簡化市場主體注冊登記手續,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一)申請設立市場主體或者變更登記事項,申請人承諾所提交的章程、協議、決議和住所使用證明等材料真實、合法、有效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提交的材料實行形式審查;

(二)設立一般經營項目,申請人提交材料齊全的,有關政府部門應當即時辦結,並根據需要一次性向申請人提供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營業執照、公章和票據。不能即時辦結的,應當在一個工作日內辦結;

(三)設立一般經營項目的市場主體,可以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大類登記經營范圍;

(四)多個市場主體可以使用同一地址作為登記住所;

(五)市場主體可以在登記住所以外的場所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但是應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系統自行公示實際生產經營場所的地址;

(六)市場主體設立分支機構,可以申請在其營業執照上註明分支機構住所,不再單獨申請營業執照。

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所稱一般經營項目,是指市場主體不需要經過有關政府部門行政許可即可以開展的經營項目。

市場主體簡化注冊登記手續的具體辦法,由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制定,並向社會公布。

⑺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營商環境,是指企業等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涉及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第三條國家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後監管,著力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發展動力。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堅持政務公開透明,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全面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第四條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深刻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協同聯動、完善法治保障,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第五條國家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依法促進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第六條國家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國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促進外商投資,平等對待內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統籌推進、督促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相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明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
國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對探索中出現失誤或者偏差,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予以免責或者減輕責任。第八條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發揮營商環境評價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引領和督促作用。
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不得影響各地區、各部門正常工作,不得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增加市場主體負擔。
任何單位不得利用營商環境評價謀取利益。第九條市場主體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恪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履行安全、質量、勞動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定義務,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遵循國際通行規則。第二章市場主體保護第十條國家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保障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受到法律保護。第十一條市場主體依法享有經營自主權。對依法應當由市場主體自主決策的各類事項,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第十二條國家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金、技術、人力資源、土地使用權及其他自然資源等各類生產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
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適用國家支持發展的政策。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政府資金安排、土地供應、稅費減免、資質許可、標准制定、項目申報、職稱評定、人力資源政策等方面,應當依法平等對待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制定或者實施歧視性政策措施。第十三條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應當公開透明、公平公正,依法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和不同地區的市場主體,不得以不合理條件或者產品產地來源等進行限制或者排斥。
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監管,依法糾正和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第十四條國家依法保護市場主體的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保護企業經營者人身和財產安全。
嚴禁違反法定許可權、條件、程序對市場主體的財產和企業經營者個人財產實施查封、凍結和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依法確需實施前述行政強制措施的,應當限定在所必需的范圍內。
禁止在法律、法規規定之外要求市場主體提供財力、物力或者人力的攤派行為。市場主體有權拒絕任何形式的攤派。第十五條國家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和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國家持續深化商標注冊、專利申請便利化改革,提高商標注冊、專利申請審查效率。

⑻ 國家鼓勵對營商環境進行什麼

政府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制定了相關法律。

法律依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節選)第十九條國家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統一企業登記業務規范,統一數據標准和平台服務介面,採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進行登記管理。國家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持續精簡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依法採取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方式,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進行分類管理,為企業取得營業執照後開展相關經營活動提供便利。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特定領域外,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不得作為企業登記的前置條件。政友悄祥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簡化企業從申請設立到具備一般性經營條件所需辦理的手續。在國家規定的企業開辦時限內,各地區應當確定並公開具體辦理時間。企業申請辦理住所等相關變更登記的,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辦理,不得限制好搏。除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外,企業遷移後其持有的有效許可證件不再重復辦理。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第二十條國家持續放寬市場准入,並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以依法平等進入。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第二十一條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大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度,有效預防和制止市場經濟活動中的壟斷行為、不正當競爭行為以及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第二十二條國家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打破城鄉、地區、行業分運兆割和身份、性別等歧視,促進人力資源有序社會性流動和合理配置。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第二十三條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完善政策措施、強化創新服務,鼓勵和支持市場主體拓展創新空間,持續推進產品、技術、商業模式、管理等創新,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作用。第二十四條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嚴格落實國家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及時研究解決政策落實中的具體問題,確保減稅降費政策全面、及時惠及市場主體。

⑼ 《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發布,是怎樣點名「電子簽名」的

近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並公布《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自2020年月28日起施行。

作為國內領先的電子電子合同平台,我平台電子合同及「實槌」可信電子證據平台均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據裁判文書網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法大大電子合同效力已獲得全國近70家法院認可。

熱點內容
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的法律問題 發布:2025-01-12 09:17:13 瀏覽:872
開放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發布:2025-01-12 09:17:13 瀏覽:261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 發布:2025-01-12 08:39:18 瀏覽:523
法學會研究課題 發布:2025-01-12 08:30:37 瀏覽:90
最新勞動法工傷界定 發布:2025-01-12 08:24:57 瀏覽:816
無錫市蠡湖景區條例 發布:2025-01-12 08:12:04 瀏覽:288
公司工作股東承擔公司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2 07:52:31 瀏覽:1000
大連海事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發布:2025-01-12 07:50:53 瀏覽:265
律師參與虛假訴訟 發布:2025-01-12 06:49:12 瀏覽:203
陳井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12 06:36:29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