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江西省勞動保護暫行條例

江西省勞動保護暫行條例

發布時間: 2023-05-16 05:02:51

A. 江西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江西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十二條規定,女職工生育或者妊娠終止,用人單位應當給予下列勞動保護:
(一)正常分娩的,休產假九十八天,其中產前可以休假十五天;
(二)符合《江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生育的夫妻,除享受前項規定的假期外,增加產假六十天;(三)難產或者實施剖宮產手術分娩的,增加產假十五天;
(四)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十五天;
(五)懷孕不滿三個月流產的,休產假二十五天;
(六)懷孕滿三個月不滿七個月流產的,休產假四十二天;
(七)懷孕滿七個月以上妊娠終止的,休產假九十八天。

法律依據: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七條 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B. 2019年江西省工資支付條例細則,工資支付暫行條例規定全文

江西省企業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企業工資支付行為,保護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各種經濟類型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以法定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第四條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年薪。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內所屬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各級工會依法對用人單位工資支付行為實施監督,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糾正違法行為。

第二章工資支付

第七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工資分配的宏觀調控政策,依據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價格、本單位經濟效益,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的方式,合理確定勞動者的工資水平。

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省人民政府規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八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同工同酬、誠實信用的原則,按時足額或按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者工資。

第九條用人單位應建立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根據政府發布的工資指導線、工資指導價位和本地區、行業的職工平均工資水平、本單位的經濟效益增長情況等,逐步增加勞動者的工資。

第十條用人單位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其他民主協商形式,依法制定內部工資支付制度,並應向本單位全體員工公布。

勞動者有權向用人單位查詢有關工資支付制度的內容。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應當明確工資支付內容。工資支付內容主要包括:支付標准、支付項目、支付形式、支付時間,以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雙方約定的其他工資支付事項。

第十二條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形式支付,不得以實物、有價證券或者其他非法定貨幣形式支付。

第十三條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准支付工資。

第十四條用人單位應當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用人單位可以用現金支付工資,也可以委託銀行代發工資。用人單位以現金形式支付工資時,勞動者本人或受委託人應當簽名蓋章。用人單位委託銀行代發工資的,應當將工資存入勞動者本人的賬戶,並向勞動者提供個人的工資清單。

用人單位支付工資應當制發工資支付表。工資支付表應當載明支付單位名稱、支付時間、支付對象的姓名、應發和扣減的項目、金額、員工簽名或者其工資賬號等事項,並依法保存兩年以上備查。

第十五條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月工資制的,用人單位應當每月按照依法制定的內部工資制度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時間支付工資。工資發放時如遇節假日或者休息日,應當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實行年薪制的,應當按照規定或者約定比例,定期支付工資。

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工資支付周期可以按計件完成情況約定。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計發工資的,在工作任務完成後結算並付清。結算周期超過一個月的,用人單位應當每月預付工資。

建築施工企業經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後可分批支付工資的,應當每月預付部分工資,每半年至少結算一次並付清,次年元月十五日前結算並付清上年度工資余額。

第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之日起5日內一次性結清勞動者工資,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勞動合同有關工資支付的條款被依法確認無效後,用人單位應對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參照本單位或者同類單位同期、同工種、同崗位的工資標准一次性結清工資。

第十七條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社會活動的,視同提供正常勞動,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和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准支付工資。

對依法被列為甲類傳染病或者採取甲類傳染病控制措施的疑似病人或者其密切接觸者,經隔離觀察排除是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其隔離觀察期間,用人單位應當視同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並支付其工資。

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和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准支付工資;勞動者依法享受產假、哺乳假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支付工資。

勞動者出國、出境探親期間的工資待遇,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勞動者請事假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事假期間的工資,但不得扣減事假以外的工資。

第十八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勞動且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約定、或者按依法制定的內部工資支付制度的規定,支付病傷假工資。用人單位支付的病傷假工資,在扣除職工個人按規定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其他按規定應繳納的費用之後,不得低於省人民政府確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第十九條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停工、停產、歇業,時間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准支付工資;停工、停產、歇業時間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省人民政府確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工資。

第二十條因生產、經營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以外提供勞動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有關規定支付加班加點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之內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工資。

第二十一條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勞動者在綜合計算周期內總的工作時間超過法定總工作時間的部分,視為延長工作時間,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規定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支付勞動者加點工資。安排勞動者在法定節日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規定第二十條第三款的規定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

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用人單位應當另行支付勞動者法定節日加班工資。

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不執行本規定第二十條的規定。

第二十二條實行輪班工作制的,勞動者在法定節日遇輪班的,用人單位應當執行本規定第二十條第三款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勞動者在完成科學合理確定的計件定額任務後,用人單位安排其在法定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根據本規定第二十條的規定,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加班加點工資。

科學合理確定的計件定額應當以本單位同崗位不少於70%的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能夠完成為准。

第二十四條用人單位的工傷人員,其工資待遇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五條勞動者涉嫌違法犯罪被司法機關依法限制人身自由期間,用人單位可以終止履行勞動合同,不支付工資。

勞動者被依法判處管制或者拘役適用緩刑、有期徒刑適用緩刑期間,用人單位未與其解除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准支付工資。

第二十六條除下列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剋扣勞動者工資:

(一)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書面約定從工資中扣減的;

(三)勞動者因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單位直接經濟損失,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以從其工資中扣除賠償金,但應當提前書面告知扣除原因及數額,每月扣減賠償金後,月工資余額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四)其他依法可以扣減的。

第二十七條除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原因導致用人單位無法按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外,用人單位必須按照依法制定的內部工資支付制度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時間,支付勞動者工資。因不可抗力原因延期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在不可抗力原因消除後應當立即支付。

用人單位確因生產經營困難,暫時無法按期支付工資的,經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同意,或者經勞動者本人同意,可延期支付勞動者工資,但延期時間最長不得超過30日。

第二十八條用人單位依法破產、被撤消或者解散進行清算時,清算機構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的清償順序,優先支付欠付勞動者的工資。

第三章監督管理

第二十九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工資支付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依法查處企業工資支付的違法行為。

用人單位在接受監督檢查時,應當如實報告情況,並提供相關的資料和證明。

第三十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完善用人單位工資支付信息網路和用人單位工資支付信用制度,對用人單位工資支付情況實施有效監控。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剋扣、無故拖欠工資等違法行為應責令改正。

第三十一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對用人單位工資支付違法行為的投訴舉報制度,設立舉報信箱,公布舉報電話,為勞動者舉報提供便利條件。勞動者發現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的;

(二)拖欠工資且有意轉移財物、關閉生產場所的;

(三)企業法定代表人、生產經營負責人有意逃避、隱匿的;

(四)其他可能影響勞動者工資支付的。

第三十二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用人單位未按國家規定和勞動合同約定按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且有可能轉移、隱匿財物的,根據《江西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經本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扣押其價值相當的財物。

第三十三條各級工會在依法對用人單位工資支付情況實施監督時,發現用人單位有剋扣、無故拖欠工資等違法行為,有權要求其改正,用人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行政處理意見或者行政處罰建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接到工會的意見或者建議後,應當依法查處,並將查處結果書面反饋。

任何組織和個人對違反工資支付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

第三十四條建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及建築施工企業應按有關規定繳納工資保障金,存入指定的專戶,專項用於解決建設領域拖欠或剋扣農民工及其他職工工資問題,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五條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用人單位為合夥企業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責成合夥企業的合夥人先行支付勞動者工資;合夥人先行支付後,可依法向其他合夥人追償。

第三十六條建立用人單位欠薪不良記錄制度。用人單位在上年度發生過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要求用人單位逐月報送工資支付憑證。

根據有關規定,對欠薪2個月以上的用人單位,由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建立用人單位欠薪不良記錄檔案,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會組織、僱主組織三方要實行重點監控。對無正當理由、欠薪2個月以上、且拒不改正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查處,情節嚴重的,在新聞媒體上曝光。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工資支付爭議的,可以向用人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者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裁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理工資支付爭議案件時,對事實清楚、不及時支付工資將導致勞動者生活困難的,可以部分裁決;用人單位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如用人單位不起訴又不執行裁決的,勞動者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章責任追究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制定的工資支付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給予警告,並責令限期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九條根據《江西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視情節輕重,處以1000元以上10000以下的罰款:

(一)阻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及其勞動保障監察人員進行工資支付監督檢查的;

(二)隱瞞本單位工資支付真相,偽造、隱匿、銷毀工資支付記錄的;

(三)拒絕提供本單位工資支付相關資料的;

(四)未向勞動者本人提供工資支付清單的。

第四十條根據《江西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責令限期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對逾期不支付的,根據情節輕重,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相當於應付工資1倍以上5倍以下的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未按照國家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第四十一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用人單位年檢時,應當將工資支付信用情況作為考核用人單位誠信的重要內容,記入其信用檔案,對剋扣、無故拖欠工資等違法行為嚴重的用人單位,年檢不通過,並應在政府網站公布。

第四十二條根據《江西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用人單位及其相關人員對要求依法支付工資的勞動者實施體罰、毆打、拘禁或者拒絕、阻撓行政執法人員和工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務、違反治安管理處罰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根據《江西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當事人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對行政處罰決定拒不履行、又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進行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四條根據《江西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部門按照規定許可權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勞動者的投訴不依法受理或者故意拖延的;

(二)違法採取行政強制措施或者使用、損毀扣押財物的;

(三)違法實施行政處罰的;

(四)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

(五)其他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紀律處分的行為。

第五章附則

第四十五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

C. 江西高溫津貼的通知

江西高溫津貼的通知

進入夏季,這將意味一年中最熱季節到來,全國高溫模式開啟,各地氣溫也將步步攀升,“高溫補貼”也成了熱門話題。以下是關於江西高溫津貼的通知,以供參考!

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江西省財政廳關於江西省調整高溫津貼標准有關問題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省直、中央駐贛有關單位:

為切實保障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確保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促進經濟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結合物價上漲和勞動者工資增長的實際情況,根據國家安監總局、衛生部、人社部、全國總工會《關於印發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通知》(安監總安健〔2012〕89號)的規定,經省人民政府同意,決定將原“夏季防暑降溫費”改為“高溫津貼”,同時對高溫津貼標准、發放時間進行適當調整,並按規定改變高溫津貼的列支渠道。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適當調整高溫津貼標准。從2012年起,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的勞動者每人每月由原來的120元調增到240元;室內非高溫作業的勞動者每人每月由原來的80元調增到160元。

二、適當擴大發放時間范圍。從2012年起,發放高溫津貼的時間為每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共4個月),隨同工資一起實行按月發放。

三、按規定改變列支渠道。從2012年起,將高溫津貼納入勞動者工資組成部分,計入用人單位工資總額,但不包括在最低工資標准范圍內。企業發放給勞動者的高溫津貼列入企業生產經營成本,行政事業單位發放給勞動者的高溫津貼列入單位部門預算。

四、用人單位除按規定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外,在每年的6月、7月、8月、9月,還應當為全體在崗工作人員提供防暑降溫所需的清涼飲料、葯品及保健用品,保障勞動者的身心健康,所需費用在“勞動保護費”中列支。用人單位不得以提供了防暑降溫所需的清涼飲料及保健用品為由抵扣應發放的高溫津貼。

五、用人單位應高度重視本單位工作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要嚴格按照安監總安健〔2012〕89號文件要求,認真遵守並落實有關法律法規,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虧納,增加休息和減輕勞動強度,嚴格控制加班加點,減少高溫時段作業,保證安全生產,預防和控制中暑事件發生,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用人單位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而扣減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六、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從2012年起,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標准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的,視為拖欠或剋扣工資,勞動者有權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舉報或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對用人單位拖欠或剋扣勞動者高溫津貼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依據《江西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規定責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勞動者因用人單位拖欠或剋扣高溫津貼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法》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

本通知下發之前未向勞動者發放或未按本通知規定標准發放今年6月份以來的高溫津貼的,自本卜空歷通知下發之日起一個月內補發或補差,超過一個月仍未補發或補差的,視為拖欠或克型搜扣工資。

七、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要加強對用人單位高溫津貼發放情況的監督檢查,特別要重點檢查使用農民工較多的建築、交通、園林、水利、環衛等領域和苦臟累險等一線生產崗位,督促用人單位制定和落實夏季防暑降溫各項措施,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對不按規定支付勞動者高溫津貼的,應依法嚴肅查處。

八、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下發的《關於調整夏季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贛勞社勞〔2006〕10號)同時廢止。

                       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江西省財政廳

                              二○一二年八月十三日

關於印發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通知

安監總安健〔2012〕8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衛生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總工會,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局:

近年來,由於夏季高溫天氣導致從事戶外作業的勞動者中暑甚至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給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損害,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為了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工作,維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對《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1](〈60〉衛防錢字第207號)進行了修訂,制定了《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現印發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衛生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中華全國總工會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九日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工作,維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存在高溫作業及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勞動者作業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

第三條高溫作業是指有高氣溫、或有強烈的熱輻射、或伴有高氣濕(相對濕度≥80%RH)相結合的異常作業條件、濕球黑球溫度指數(WBGT指數)超過規定限值的作業。

高溫天氣是指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站向公眾發布的日最高氣溫35℃以上的天氣。

高溫天氣作業是指用人單位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勞動者在高溫自然氣象環境下進行的作業。

工作場所高溫作業WBGT指數測量依照《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7部分:高溫》(GBZ/T189.7)執行;高溫作業職業接觸限值依照《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執行;高溫作業分級依照《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3部分:高溫》(GBZ/T229.3)執行。

第四條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確定的職責,負責全國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和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防暑降溫工作制度,採取有效措施,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工作,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用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防暑降溫工作全面負責。

第六條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合理布局生產現場,改進生產工藝和操作流程,採用良好的隔熱、通風、降溫措施,保證工作場所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要求。

第七條用人單位應當落實以下高溫作業勞動保護措施:

(一)優先採用有利於控制高溫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從源頭上降低或者消除高溫危害。對於生產過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溫危害,應當採取綜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要求。

(二)存在高溫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應當保證其設計符合國家職業衛生相關標准和衛生要求,高溫防護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三)存在高溫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實施由專人負責的高溫日常監測,並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

(四)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對從事接觸高溫危害作業勞動者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將檢查結果存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並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五)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從事《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3部分:高溫》(GBZ/T229.3)中第三級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作業。

第八條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採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等措施:

(一)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當日發布的預報氣溫,調整作業時間,但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二)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三)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四)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第九條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提供符合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並督促和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

第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高溫防護、中暑急救等職業衛生知識。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葯品。

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工作環境設立休息場所。休息場所應當設有座椅,保持通風良好或者配有空調等防暑降溫設施。

第十三條用人單位應當制定高溫中暑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應急救援的演習,並根據從事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數量及作業條件等情況,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足量的急救葯品。

第十四條勞動者出現中暑症狀時,用人單位應當立即採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脫離高溫環境,到通風陰涼處休息,供給防暑降溫飲料,並採取必要的對症處理措施;病情嚴重者,用人單位應當及時送醫療衛生機構治療。

第十五條勞動者應當服從用人單位合理調整高溫天氣作息時間或者對有關工作地點、工作崗位的調整安排。

第十六條工會組織代表勞動者就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勞動保護事項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或者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勞動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第十七條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准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第十八條承擔職業性中暑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經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

第十九條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第二十條工會組織依法對用人單位的高溫作業、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措施實行監督。發現違法行為,工會組織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用人單位應當及時改正。用人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組織應當提請有關部門依法處理,並對處理結果進行監督。

第二十一條用人單位違反職業病防治與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危害勞動者身體健康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相關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責令用人單位整改或者停止作業;情節嚴重的,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用人單位及其負責人的相應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用人單位違反國家勞動保障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工作時間、工資津貼規定,侵害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由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法責令改正。

第二十二條各省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工會組織可以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會同衛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所稱“以上”攝氏度(℃)含本數,“以下”攝氏度(℃)不含本數。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60年7月1日衛生部、勞動部、全國總工會聯合公布的《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

D.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廢止部分省人民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第一批)的決定

江西省人民政府令
(第56號)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廢止部分省人民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第一批)的決定》已經1997年8月5日省人民政府第72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
省長舒聖佑
一九九七年八月十八日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廢止部分省人民政府
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第一批)的決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省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省人民政府1979年7月1日至1996年3月17日間發布的237件規章和77件規范性文件進行了全面清理。現決定廢止其中63件規章和37件規范性文件。
附件:一、江西省人民政府決定予以廢止的省人民政府規章目錄(第一批63
件)
二、江西省人民政府決定予以廢止的省人民政府規范性文件目錄(第一
批37件)

附件一
江西省人民政府決定予以廢止的省人民
政府規章目錄(第一批63件)

序號名稱文號
1關於印發《江西省建築安裝企業抓經濟包干全贛政發[1981]
優工程試行辦法》的通知105號
2江西省建築工程招標投標實施細則贛府發[1986]
18號*
3關於頒發《江西省航道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贛政發[1980]
175號
4關於頒發《江西省航道養護費徵收和使用實施贛革發[1979]
辦法》的通知43號
5江西省公路差距費徵收管理辦法贛府發[1990]
101號
6江西省黃金生產開發基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贛府發[1988]
106號
7江西省關於實行黃金價外補貼的暫行規定同上
8江西省測繪工作管理暫行規定贛府發[1987]
41號
9江西省關於工業企業環境管理的暫行規定贛府發[1988]
92號
10江西省整頓葯廠領導小組《關於開展整頓葯廠贛政發[1981]
工作的意見》13號
11江西省出口轉內銷食品衛生管理辦法贛政發[1980]
234號
12江西省食品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同上
13江西省集市貿易食品衛生管理實施辦法同上
14江西省食品衛生管理獎懲辦法同上
15江西省食品衛生許可證發放辦法同上
16關於發布《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辦法À

E. 江西省小產假規定是怎樣的

江西省小產假規定是需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進行不同的判斷,如何員工懷孕不滿4個月流產的情況之下,應當事人按照醫院所給予的建議,給予15天到30天的產假,如果說是懷孕滿4個月以上的話,給予42天產假。
一、江渣陪西省小產假規定是怎樣的?
《勞動部關於女職工生育待遇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一條規定,女職工懷孕不滿四個月流產時,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意見,給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產假;懷孕滿四個肢配月以上流產時,給予四十二天產假。產假期間,工資照發。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應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可增加產假15天。
二、關於產假有什麼規定?
(一)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應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可增加產假15天。雖然《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未明確規定是否包含國家法定節假日,但按立法原意,產假是按自然日計算的,包括了期間的法定休息日和法定節假日。
(二)現有的地方規定是予以了明確。例如:《廣東省企業職工假期待遇死亡撫恤待遇暫行規定》規定,年休假、婚假。喪假、探親假、產假、看護假的假期原則上應一次性連續安排,假期內遇公休假日的,均不另加假期天數。
如飢蠢(三)在我國高齡產婦可以休6個月的產假。從分娩前半個月至產後兩個半月,產假一般為三個月,晚婚晚孕者可前後長至四個月,包括產假90天法定節日。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天的產假。
1、產假期間職工享受基本工資待遇。
2、90天 30天(晚育) 15(難產) 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個嬰兒)
3、產假需提供證件:身份證、結婚證、准生證、出生證獨生子女證、(產婦在子女出生後4個月內辦理獨生子女證的,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35天產假)
4、在符合《計劃生育條例》前提下,女員工在分娩前15天至後75天內可獲得90天全薪產假。申請產假報告在分娩前10周內交人事部批准,並附有公司認可的醫院出具的懷孕證明。
5、符合《計劃生育條例》前提下,男職工之配偶屬晚育者,且為計劃內第一胎者,男職工可享受陪產假3天。但在試用期內不可享用陪產假。
按照已經掌握的資料來看,國家規定小產假是十五天到三十天左右,但是在這之前最好要聽取一下醫務部門的一件,如果懷孕四個月以上的女性如果流產了那麼產假則是四十二天,在這期間,工資是照常發放的,如果沒有可以去勞動部門反應,繼而保障自己的權益。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國家法律當中明確規定了有產假這里的產假並不僅僅指的是生育孩子之後所獲得的一些假期,如果說沒有成功生育,孩子存在流產的狀況也是有產假規定的,只不過說產假可能比較少。

F. 工會勞動保護三個條例是哪裡頒布的

法律分析:是全國總工會頒布的,包括《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暫行條例》、《基層(車間)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和《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工作條例》,是經全國總工會書記處第六十三次會議討論通過的。

法律依據:《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暫行條例》

第一條 為保障職工在勞動中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促進社會生產力和四化建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2條和國家勞動保護法規的有關規定,特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 按照國家監察、行政管理、群眾(工會組織)監督相結合的體制,在工會系統中建立監督檢查制度,市以上各級總工會勞動保護部門設立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基層工會和車間工會,建立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會小組設不脫產的勞動保護檢查員。

第三條 基層(車間)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的工作和職責,由專門條例規定之。

G. 江西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一、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

(一)礦山井下作業;

(二)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作業;

(三)每小時負重6次以上、每次負重超過20公斤的作業,或者間斷負重、每次負重超過25公斤的作業。二、女職工在經期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

(一)冷水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冷游弊鄭水作業;

(二)低溫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低溫作業;

(三)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三級、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作業;

(四)高處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三級、第四級高處作業。三、女職工在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

(一)作業場所空氣中鉛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鎘、鈹、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內醯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環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質濃度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作業;

(二)從事抗癌葯物、己烯雌酚生產,接觸麻醉劑氣體等的作業;

(三)非密封源放射性物質的操作,核事故與放射事故的應急處置;

(四)高處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高處作業;

(五)冷水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冷水作業;

(六)低溫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低溫作業;

(七)高溫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三級、第四級的作業;

(八)雜訊作業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三級、第四級的作業;

(九)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第三卜尺級、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作業;

(十)在密閉空間、高壓室作業或者潛水作業,伴有強烈振動的作業,或者需要頻繁彎腰、攀高、下蹲的作業。四、女職工在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

(一)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的第一項、第三項、第九項;

(二)作業場所空氣中錳、氟、溴、甲醇、有機磷化合物、有機氯化合物等有毒物質濃度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作業。第五條用人單位不得在勞動合同或者聘用合同中與女職工約定限制其結婚、生育等合法權益的內容。

勞動合同或者聘用合同期滿而孕期、產期、哺乳期未滿的,勞動合同或者聘用合同應當順延至孕期、產期、哺乳期期滿,但是女職工本人要求解除合同的除外。第六條女職工人數達到用人單位職工總人數10%以上的,參加集體合同協商代表中應當有女職工代表。簽訂的集體合同應當明確女職工勞動保護的內容。未簽訂集體合同的用人單位,經平等協商,可以與工會依法簽訂女職工權益保護的專項集體合同。

在縣級以下區域內,建築業、采礦業、餐飲服務業等行業可以由工會與企業方面代表依法訂立區域性、行業性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第七條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結婚、懷孕、生育、哺乳對其實施下列行為:

(一)降低其工資和福利待遇;

(二)限制其晉職晉級、評獎、評定專業技術(職業技能)職稱(資格)

(三)予以辭退;

(四)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神頌聘用合同。第八條對從事低溫、冷水、野外流動、建築作業和三級以上高處作業、三級以上體力勞動強度作業的女職工,用人單位在其月經期間應當調整安排其他勞動或者安排休息二至三天。在月經期休息期間,工資和福利待遇不變。

其他工種的女職工在月經期間堅持勞動有困難的,用人單位應當給予照顧。第九條用人單位應當對在職女職工按照每人每月不低於三十元的標准發放經期護理費或者護理用品,機關事業單位按照現行負擔政策列支,企業可以在職工福利費中列支。經期護理費的標准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本省經濟發展狀況和居民生活水平適時作出調整。第十條用人單位應當給予孕期女職工下列勞動保護:

(一)不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

(二)在孕期不能適應原勞動的,根據醫療機構的證明,用人單位應當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經本人提出,為其安排其他能夠適應的勞動崗位;

(三)對懷孕不滿三個月且妊娠反應嚴重,或者懷孕七個月以上的,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其勞動時間、不安排夜班勞動,並根據其工作性質和勞動強度安排每天不少於半個小時的工間休息時間;有勞動定額的,減輕相應的勞動量;

(四)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所需時間計入勞動時間。

H. 江西省勞動保護條例

第一條為加強勞動保護,減少職業危害,防止事故,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勞動保護,是指在勞動過程中為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所採取的各種措施,包括勞動安全、勞動衛生、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所有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簡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條例執行。
礦山勞動安全、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等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四條勞動保護工作應當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勞動保護的原則,實行用人單位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和群眾監督相結合的管理體制。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包括地區行政公署,下同)應當加強對勞動保護工作的領導,落實勞動保護工作目標責任制,把勞動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根據國家和本省規定逐步建立完善工傷社會保險制度、用人單位注冊安全主任制度。
對在勞動保護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是同級人民政府勞動保護工作的主管部門,綜合管理勞動保護工作,行使國家勞動保護監察職權。
用人單位的行政主管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以下簡稱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本部門勞動保護工作的管理。
計劃、財政、工商、公安、衛生等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勞動保護工作。
工會組織依法代表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的勞動保護工作實行監督。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履行下列勞動保護工作職責:
(一)貫徹勞動保護法律、法規、規章及技術標准、規程和行業規范,並監督用人單位及其行業主管部門執行;
(二)監督用人單位參加工傷社會保險和勞動保護技術措施經費的安排、使用;
(三)參與建設項目勞動保護設施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
(四)組織開展勞動保護宣傳教育,依法對用人單位的勞動保護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進行考核、發證,監督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
(五)依法對用人單位的勞動條件和國家有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的生產設備、防護用品、安全防護裝置的生產、經營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六)參與或者組織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依法審批結案;
(七)對經省勞動行政部門認可的從事勞動保護檢測檢驗的機構,依法進行管理;
(八)受理有關單位及勞動者對勞動保護違法行為的檢舉和控告,並依法進行處理;
(九)組織勞動保護科學研究及其成果的鑒定和推廣,提供勞動保護信息和咨詢服務;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勞動保護工作以及同級行業主管部門實施本條例進行國家監察。
交通、鐵路、民航、化工、電力、冶金、軍工等行業的中央駐本省和省屬用人單位的勞動保護由省勞動行政部門實施監察管理,其他用人單位的勞動保護由地區行政公署、設區的市(簡稱地市,下同)勞動行政部門實施監察管理。第九條勞動保護監察人員執行公務時必須出示有效的執法證件,有權進入現場檢查、調閱有關資料,向有關人員了解情況。發現緊急險情時,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立即處理。
勞動行政部門對從事危險性工作及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勞動保護監察人員應當配發勞動防護用品和保健津貼。第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規定並結合行業特點設置勞動保護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勞動保護管理人員。
用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對本單位的勞動保護工作全面負責。法定代表人和勞動保護管理人員應當參加勞動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的勞動保護知識培訓,並經考核合格。
用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與承包企業的承包人簽訂的承包合同中應當明確勞動保護責任的劃分。沒有劃分勞動保護責任的,由法定代表人承擔責任。第十一條用人單位必須對勞動者進行勞動保護教育培訓,對新招收人員,調換工種、離崗1年以上人員,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或者使用新設備、新材料的人員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
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對未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的,用人單位不得安排其上崗作業。

熱點內容
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的法律問題 發布:2025-01-12 09:17:13 瀏覽:872
開放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發布:2025-01-12 09:17:13 瀏覽:261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 發布:2025-01-12 08:39:18 瀏覽:523
法學會研究課題 發布:2025-01-12 08:30:37 瀏覽:90
最新勞動法工傷界定 發布:2025-01-12 08:24:57 瀏覽:816
無錫市蠡湖景區條例 發布:2025-01-12 08:12:04 瀏覽:288
公司工作股東承擔公司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2 07:52:31 瀏覽:1000
大連海事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發布:2025-01-12 07:50:53 瀏覽:265
律師參與虛假訴訟 發布:2025-01-12 06:49:12 瀏覽:203
陳井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12 06:36:29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