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燒條例洛陽
㈠ 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方案
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對防治大氣污染、維護群眾身心健康、打造良好發展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我為大家提供的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方案,歡迎參考。
2017年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方案【1】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省人大常委會關於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決定》、《鹽城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江蘇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考核辦法》相關文件規定,切實加大我區秸稈禁燒禁拋(以下簡稱“雙禁”)工作力度,保護生態環境,特製定本考核辦法。
一、考核對象
各鎮人民政府,大豐經濟開發區、大豐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駐豐各農場(上海農場、大中農場、東壩頭農場、方強農場);區直駐鎮(區)掛鉤包保部門。
二、考核時間
2017年全年。其中分夏、秋兩季重點考核期,夏季從5月15日至6月30日,秋季從10月1日至12月31日,省、市有明確規定的,按省、市規定執行。
三、考核的組織與實施
(一)考核機構。考核由區政府辦牽頭,區紀委(監察局)、組織部、環保局、水利局、財政局等部門參與,區雙禁辦提供數據,考核結果報區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禁拋工作領導小組審定。
(二)考核方法。主要以衛星遙感、上級督查組通報情況、區各督查組查實、環保執法人員查實、群眾舉報經查實等的火點統計總數作為考核依據。
四、獎懲辦法
(一)實行秸稈雙禁保證金獎懲制度。具體按照草堰鎮、白駒鎮、劉庄鎮、西團鎮、新豐鎮、大中鎮、開發區和上海農場、大中農場、東壩頭農場、方強農場夏秋每季各5萬元,雀漏小海鎮、萬盈鎮夏秋每季各4萬元,大橋鎮、草廟鎮、南陽鎮、三龍鎮、港區夏秋每季各3萬元的標准;掛鉤各鎮(區)及駐豐各農場的區直包保部門分別按照水利局、農委、住建局、交通運輸局、人社局、國土局、文廣局、環保局夏秋每季各3萬元,農工辦、供銷總社夏秋每季各2.5萬元,衛計委、糧食局、民政局、司法局、海洋局夏秋每季各2萬元的標准,統一匯繳到區財政專戶。凡無火點、無失誤的,返還當季鎮(區)、農場、掛鉤部門保證金並實行雙倍獎勵;有零星火點但及時處置未被國家、省、市發現的,返還當季鎮(區)、農場、掛鉤部門保證金並實行一倍獎勵;出現火點較多但未被國家、省、市發現造成嚴重影響的,只返還當季鎮(區)、農場、掛鉤部門保證金但不予獎勵;被國家、省、市發現火點的,扣除當季鎮(區)、農場、掛鉤部門保證金。駐豐各農場獎勵資金由各農場自籌。
(二)嚴厲查處“第一把火”。將禁燒工作與各鎮(區)黨政領導政績考核、大氣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項目審批立項及區域限批、支農資金安排、農村生態創建等掛鉤,對各鎮(區)“第一把火”所在村實行生態創建和生態文明建設考核“一票否決”,並掛牌追責。同時,本區查實的“第一把火”,對相關村黨組織書記(經區紀檢監察部門查實確因工作失職的亂燃)予以就地免職,鎮(區)分管領導實行誡勉談話,鎮(區)行政主要領導和掛鉤包保部門駐鎮(區)督查組組長作書面檢查。對被市級以上督查組查實通報的頃陪爛“第一把火”或被省環保廳、環保部衛星遙感監測到的火點,全額扣除該鎮(區)和掛鉤包保部門的雙禁保證金,在所在鎮(區)村召開現場會,村黨組織書記就地免職,鎮(區)分管領導(經區紀檢監察部門查實確因工作失職的)予以免職,鎮(區)行政主要領導停職檢查並由區紀檢監察部門視影響程度啟動問責。
(三)對禁燒不力、火點較多的鎮(區)、村,暫停基礎設施項目安排,取消相關補貼政策。
(四)因火點被上級查處影響到我區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國家生態區命名表彰的,從嚴從重處理並追究相關鎮(區)主要領導的責任。
(五)因大面積焚燒秸稈引起大氣污染事故、因秸稈拋河引發飲用水源污染事故及由此引發交通航道安全等次生事故的相關鎮(區),予以通報批評並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2017年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方案【2】
為切實做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有效防治大氣污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安徽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就做好今年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目標任務
堅持“黨委領導、政府牽頭、部門聯動、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實行聯防聯控,堅持堵疏結合、以疏為主,努力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完成秸稈還田任務80萬畝。秸稈禁燒重點時段,重點區域無火點,確保高質量完成2017年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
二、工作內容
(一)明確禁燒時間與重點區域。在全市范圍內全年實施秸稈禁燒,夏季秸稈禁燒重點時段為5月20日至7月20日,秋季秸稈禁燒重點時段為9月20日至11月20日。禁燒區域以市建成區周圍10公里,沿寧洛高速、徐明高速兩側各5公里,京滬鐵路兩側各2公里,104國道、309、307省道兩側各1公里,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區、油庫、糧庫、林地周邊為重點區域。在禁燒重點時段,對禁燒重點區域要嚴密防控,同時做到禁燒時間不漏分秒、禁燒區域不留死角。
(二)提升農機作業水平。鎮村根據還田任務,及早落實農機裝備數量。市農機局要制定農機具收割作業方案,嚴格執行統一的機械作業標准,對不符合標準的農機具不準參與作業。本地農機達不到作業標準的由鄉鎮負責監管,跨區作業農機達不到標準的`由鄉鎮和農機主管部門共同負責監管。要加快推進老舊機具更新換代,大力增加80馬力以上拖拉機和配套秸稈還田等專業機具,繼續鼓勵購置大型復合機具,提升農機裝備水平,確保滿足秸稈還田需要。市環保局負責統一制定《秸稈禁燒通告》,印發至各鄉鎮(街道)。各行政村(社區)與農戶、農機局與收割機手簽訂《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承諾書》,明確獎罰措施。
(三)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加快構建小麥、水稻秸稈以機械化還田為主,油菜、玉米秸稈以收儲利用為主的利用模式,積極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各鄉鎮(街道)、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並通過政府引導、財政支持、項目帶動等有效形式,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一是改進還田方式。針對農作物品種和耕作模式,科學採用粉碎還田、深翻深耕輪作等方式,提高耕地質量,提升利用效果,每2-3年進行一次機械化還田後的耕地深翻作業。探索實行輪作休耕制度。鼓勵秸稈腐熟劑和秸稈生物質有機肥生產,實現養分資源循環利用。
二是推廣免耕直播技術。加快推進以秸稈覆蓋、少免耕播種為核心的保護性耕作技術,在適宜地區推廣玉米、大豆、油菜免耕播種等成熟技術。因地制宜發展稻麥聯合收割機加裝粉碎裝置、秸稈滅茬機、秸稈掩埋深翻犁等秸稈還田適用機械裝備和大型少免耕直播設備。
三是穩定秸稈飼料化、基料化利用。全市養殖重點地區要結合肉牛、奶牛、奶羊、肉羊產業發展,優先扶持新建規模養殖場購置與養殖規模匹配的鍘草機械及氨化膜、尿素等氨化處理物資。繼續推廣秸稈窖(池)青貯、微貯、氨化等技術。鼓勵在大中型養殖場、養殖小區建立種植基地或與農戶建立訂單生產關系,促進全株青貯專業化種植。大力推進打包青貯。鼓勵在中小養殖場(戶)開展打包青貯、拉伸膜青貯建設。開展商品化飼料加工銷售一體化試點建設。
四是推進能源化利用。推進以秸稈為原料的沼氣工程。各地要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開展扶持秸稈沼氣集中供氣試點項目。積極推進戶用沼氣池改造。大力推廣以秸稈為原料制沼氣技術,構建秸稈-沼氣-沼肥還田等農業循環利用模式。積極推進秸稈固化成型燃料。各地要加快發展建設秸稈固化成型燃料,並推廣生物質氣化爐的配套使用。
五是積極培育收儲運銷體系。加強秸稈收儲站建設,鼓勵每個行政村至少建立1個標准化臨時堆放轉運點。臨時堆放轉運點、收儲點選址應做到交通便利、靠近水源、避開高壓線,確保存儲安全。秸稈收儲設施用地應盡量利用存量建設用地、空閑地、廢棄地等,屬於臨時使用的,依法依規辦理臨時用地審批手續;屬於永久性佔用的,依法依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為全市秸稈利用提供保障。積極培植秸稈收儲經紀人隊伍,鼓勵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村組幹部和能人大戶建設秸稈收儲站,採取“秸稈利用企業+收儲站+村+農戶”的收儲模式,就地加工利用秸稈。
六是推進秸稈利用項目建設。支持社會資本投資秸稈固化或炭化項目。做好管店鎮嘉農農林生態公司秸稈收儲和產業化利用服務工作、加快推進蘇巷鎮國禎生物質發電項目、橋頭鎮源牌新能源公司等項目建設,推進農作物秸稈的收、儲、運體系建設。
三、保障措 施
㈡ 2017年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實施方案(2)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縣(市、區)要站在講政鍵塌治的高度,按照“強化屬地管理、強化縣鄉責任、強化巡查督查”的工作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盡快確定本地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監管部門,建立執法隊伍,確保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監管機構、人員、車輛、經費“四到位”,及時依法處理焚燒現象,建立秸稈禁燒常態化監管體系。各級、各部門要建立部門聯動機制,通力協作、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動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堅決打贏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攻堅戰。市發改、財政、農業、林業、農機、畜牧、科技、環保、教育、公安、交通、煙草、氣象、宣傳等部門要按照分工,包縣督察,履行職責,為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提供優質服務,創造良好環境。
(二)實行網格化管理
按照“空間覆蓋無空白、職責落實無盲點、監督管理無縫隙”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全面覆蓋、網格清晰、分級管理、層層負責、責任到人”的網格化屬地管理體制,形成“邊界明確、責任落實、上下互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縣(市、區)、鄉(鎮)、村、組四級管理體系,實現市直單位包縣(市、區)、縣(市、區)直單位包鄉(鎮)、鄉(鎮)幹部包村、村組幹部包地塊、黨團員聯戶的“五聯包”立體責任網路新格局,確保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責任落實到村組、地塊、個人。對網格管理責任區內違規焚燒秸稈的,依法給予當事人經濟處罰,同時對所在網格的直接責任人和分包責任人予以相應處罰。
(三)實現“藍天衛士”全覆蓋
今年夏收前,在全市建立“藍天衛士”電子監控系統,並與省禁燒辦聯網。其中建設市級監控平台1個,縣級監控平台12個,監控點1600個左右,力爭實現電子監控全覆蓋。監控平台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發現火情隨時下達處置指令,及時消滅起火點。
(四)強化輿論宣傳
洛陽日報、洛陽廣播電基亮殲視台等新聞媒體要積極報道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中的先進典型、經驗做法,對工作不力、問題較多的要及時曝光。各縣(市、區)要加強與市級媒體溝通,及時提供素材,同時組織好本地媒體宣傳工作。通過張貼標語、懸掛橫幅等措施,進一步營造濃厚輿論氛圍。宣傳內容要使用文明用語,嚴禁內容偏激。建立手機簡訊服務平台,各縣(市、區)在禁燒關鍵期要堅持每天向轄區農民發送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簡訊;科學設置宣傳指導點,安排專人值班,做好宣傳發動和防火監控督查工作;強化重點人群的宣傳教育,督促教育部門在禁燒關鍵期對學生進行禁燒等相關政策的宣傳教育;對特殊人群要加強監護,防止因其行為失控而造成火災損失。
(五)強化督查考核
根據《洛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洛陽市大氣污染防治考核辦法(試行)的通知》(洛政辦〔2016〕32號),按照常態化、制度化要求,抓好全面督查,重點抓好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各項措施落實的督查。由市直農口單位組成9個督查組,每組由一名副縣級以上領導帶隊,分別從5月20日、9月5日起,深入各縣(市、區),對當地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措施落實情況進行重點督查。9個督導組派出單位的黨委(組)對分包縣(市、區)的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督查工作負總責,單位“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督查組長為直接責任人。所包縣(市、區)、鄉(鎮)發生秸稈焚燒問題的,分包督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市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組織對各縣(市、區)、鄉(鎮)、市直單位督查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明查暗訪,按照《洛陽市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考核實施細則(試行)》要求,對縣(市)和搏沖城市區分別考核排序,考核結果報市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辦公室。各縣(市、區)也要成立督查、巡查組,對本轄區內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進行督導暗訪和責任查究。
(六)嚴格獎懲措施
1. 2017年度市財政列支5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獎勵夏、秋兩季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先進縣(市、區)、鄉(鎮)、企業、合作社和大戶。各縣(市、區)、鄉(鎮)也要安排專項資金,按照市、縣(市、區)、鄉(鎮)2:2:1的資金比例,用於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獎補。
2. 嚴查“第一把火”。凡夏、秋兩季發生秸稈禁燒第一把火的縣(市、區),責令其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寫出書面檢查,對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予以經濟處罰和責任追究,處理結果在市級媒體曝光。
3. 加大問責追究力度。凡被衛星監測通報的秸稈焚燒問題,涉及的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寫出書面檢查,在省財政每起扣撥財力50萬元的同時,市財政每起再扣減50萬元。同時,對雖未被上級通報但查實焚燒面積較大的,市財政給予每起不低於5萬元處罰,扣繳資金全部用於秸稈綜合利用的獎補。
4. 變事後處罰為事前、事中追究。禁燒關鍵期之前,重點對“三書”發放情況進行督查。對“三書”落實不到位、填寫不規范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圍繞年度秸稈綜合利用目標加強督查,未分解落實秸稈綜合利用目標任務和措施的,對責任單位、責任人要嚴肅問責。
5. 強化社會監督。市、縣(市、區)、鄉(鎮)要在夏、秋禁燒關鍵期內設立秸稈禁燒舉報電話,對外公開並接受社會監督(市禁燒值班電話:0379-65500840)。凡群眾舉報的焚燒問題,由市禁燒辦第一時間通知市督查組、巡查組查處,必要時由市禁燒辦直接查處。
6. 對焚燒秸稈的當事人給予嚴肅處罰。因焚燒秸稈對樹木造成損害的,由林業部門查處;對於故意縱火行為,由公安機關立案查處,情節特別嚴重、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物損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夏、秋兩季禁燒工作關鍵期,各縣(市、區)要選取焚燒秸稈的典型處罰案例在媒體公開曝光。
㈢ 2022年洛陽禁止燒煤取暖嗎
2022年洛陽禁止燒煤取暖。
洛陽主城區做簡由洛陽人民政府供暖。供熱面積為7745萬平方凳梁米,其中新增供熱面積108萬平方米,供熱期為2022年11月15日零時至2023年3月15日24時,供熱時間121天。
洛陽市,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級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陽市總面積15230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2274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東西長約179千米純粗褲,南北寬約168千米。
㈣ 洛陽市孟津區吉利焚燒落葉哪個部門管理
環保部門。孟津區農業農村局強力推進冬季農村禁燒工作,掘肆寬孟津區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冬季秸稈禁燒工作,把秸稈禁燒工作列入年度重點工作考評體系,洛陽市孟津區吉利焚燒落葉由環保部門管理。洛陽市,簡稱「洛」,古稱神都、洛邑、洛京,河南省轄地級市、國家判亮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區域性中心城雹搜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㈤ 秸稈露天禁燒有哪些法律依據
露天焚燒秸稈將影響生態環境,污染空氣,所以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而且國家有專門出台《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辦法》,來禁止露天焚燒秸稈。
根據《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辦法》
第四條 禁止在機場、交通干線、高壓輸電線路附近和省轄市(地)級人民政府劃定的區域內焚燒秸稈。
省轄市(地)級人民政府可以在人口集中區、各級自然保護區和文物保護單位及其他人文遺址、林地、草場、油庫、糧庫、通訊設施等周邊地區劃定禁止露天焚燒秸稈的區域。
秸稈禁燒區范圍: 以機場為中心15公里為半徑的區域;沿高速公路、鐵路兩側各2公里和國道、省道公路干線兩側各1公里的地帶。
因當地自然、氣候等特點對秸稈禁燒區界定范圍做調整的, 由省轄市(地)以上人民政府會商民航、鐵路等有關部門劃定,未做調整的,嚴格按前款執行。
第五條 禁燒區以鄉、鎮為單位落實秸稈禁燒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公布秸稈禁燒區及禁燒區鄉、鎮名單,將秸稈禁燒做為村務公開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禁燒區鄉鎮名單由所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條 對違反規定在秸稈禁燒區內焚燒秸稈的,由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立即停燒,可以對直接責任人處以20元以下罰款;造成重大大氣污染事故,導致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嚴重後果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第七十七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劃定區域,禁止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四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農業等有關部門和機構應當指導農業生產經營者科學種植和養殖,科學合理施用農葯、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科學處置農用薄膜、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防止農業面源污染。
禁止將不符合農用標准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固體廢物、廢水施入農田。施用農葯、化肥等農業投入品及進行灌溉,應當採取措施,防止重金屬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環境。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定點屠宰企業等的選址、建設和管理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從事畜禽養殖和屠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採取措施,對畜禽糞便、屍體和污水等廢棄物進行科學處置,防止污染環境。
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農村生活廢棄物的處置工作。
㈥ 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行政處罰由誰實施
第一條為了加強農作物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防治大氣污染,保護生態或纖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農作物秸稈露天禁燒、綜合利用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農作物秸稈(以下簡稱秸稈),是指水稻、油菜、玉米、棉花、豆類、煙草等農作物採收後的剩餘物質。
本條例所稱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和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
第四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建立健全協調、監督、返團蠢考核等工作機制,並將秸稈綜合利用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大財政投入和資金補貼力度,將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需要。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組織日常巡查,依法實施行政處罰,督促、指導村(居)民漏陪委員會做好相關工作。
第五條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秸稈露天禁燒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秸稈綜合利用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財政、公安、科技、自然資源、交通運輸、水利、城市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
㈦ 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大氣污染防治及其監督管理。第三條大氣污染防治應當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共治,源頭防治、規劃先行,保護優先、損害擔責的原則。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大氣環境質量負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領導,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能源結構,推行清潔能源利用,減少煤炭消耗,逐步削減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建立健全大氣污染防治協調機制,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在縣(市、區)人民政府領導及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根據本轄區的實際,組織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第五條大氣污染防治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省人民政府制定考核獎懲辦法,對各省轄市大氣環境改善目標、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實施考核。考核結果應當向社會公開,並作為對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省轄市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考核評價的內容。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並與有關部門按照下列規定,履行大氣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
(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工業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發展改革主管部門負責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布局及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推動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和升級、落後產能淘汰及相關監督管理工作。
(二)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房屋建築工地、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地揚塵的監督管理。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公路、水路施工和公路運輸揚塵的監督管理以及港口碼頭貯存物料和作業揚塵的監督管理。住房城鄉建設、房屋徵收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建築物拆除施工揚塵的監督管理。住房城鄉建設、城市管理部門負責城區內建築垃圾和工程渣土處置、城市道路保潔、城市道路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未利用土地開發、土地整治和耕地開發等揚塵的監督管理。水利主管部門負責水利工程施工揚塵、城市河道施工揚塵的監督管理。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負責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揚塵的監督管理。
(三)質量技術監督、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對鍋爐生產、進口、銷售和使用環節執行環境保護標准或者要求的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四)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商務部門負責油氣回收治理,會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機動車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會同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農業、水利等部門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運輸船舶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漁業主管部門負責漁業船舶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五)農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秸稈禁燒、農業生產活動大氣污染防治及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的監督管理。
(六)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服裝乾洗、機動車維修行業排放異味、廢氣的監督管理。城市管理部門負責城市建成區內餐飲服務經營活動排放油煙,露天焚燒落葉、樹枝、枯草,露天燒烤,焚燒電子廢棄物、瀝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的監督管理。
(七)其他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省政府關於環境保護工作的職責分工,由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實施。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財政投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的監督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各級人民政府對開展技術改造、清潔能源替代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給予扶持。
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大氣污染防治,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大氣污染防治項目的信貸支持,推行大氣污染第三方治理,提高治理專業化水平和治理效果。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支持大氣污染防治科學技術研究,開展對大氣污染來源及其變化趨勢的分析,編制大氣污染物源排放清單,推廣和應用先進的防治技術,發揮科學技術在大氣污染防治中的支撐作用。
㈧ 來賓市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工作,減輕大氣污染,改善生態環稿跡境,保障公眾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秸稈露天禁燒、綜合利用及其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秸稈,是指甘蔗、水稻、玉米、豆類、薯類等農作物在採收後的剩餘物。第三條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源頭防控、因地制宜、疏堵結合的原則。第四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凱虧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建立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協調機制,協調解決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第五條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其派出機構負責本級行政區域內的秸稈露天禁燒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相關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內的秸稈綜合利用規劃,統籌協調秸稈綜合利用重點項目建設和秸稈能源化利用相關工作。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秸稈收集、儲存、運輸、轉化、利用體系建設以及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相關工作。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糖業發展主管部門或者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的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甘蔗秸稈綜合利用相關工作。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農機、財政、工業和信息化、自然資源、公安、新聞廣電、科技、住建、交通、市場監管等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相關工作。第六條村(居)民委員會協助有關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做好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相關工作。第七條農業生產經營者應當妥善處理秸稈,配合支持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第八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建立、健全與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需要相適應的資金激勵和財政投入機制,加大財政、土地、信貸、保險、政府采購等政策扶持力度。
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對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的投入。第九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加強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宣傳工作,提高農業生產經營者的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鍵孫並利用的自覺性。
報刊、廣播、電視、網路平台和手機客戶端等大眾傳播媒介應當積極宣傳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營造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氛圍,增強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第十條鼓勵創建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模範村(屯)。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對全年無違法焚燒秸稈和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表現突出的村(屯)給予獎勵。第十一條鼓勵舉報秸稈露天焚燒的行為。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接到舉報後,應當及時處理;查證屬實的,應當對舉報人給予獎勵。第二章秸稈露天禁燒第十二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制定秸稈露天禁燒工作方案,並向社會公布。第十三條本市農作物生產區域劃分為秸稈全時禁燒區和秸稈限時禁燒區。
秸稈全時禁燒區實行全時段全區域強制性禁燒;秸稈限時禁燒區應當根據秸稈露天禁燒工作方案實行分區域、分時段、有組織的秸稈燒除。第十四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法律、法規和自治區的有關規定,具體劃定本行政區域的秸稈全時禁燒區並公布執行。秸稈全時禁燒區劃定後應當嚴格執行。
下列區域應當劃入秸稈全時禁燒區:
(一)城市建成區外圍主導上風向不少於十五公里范圍內,主導下風向不少於十公里范圍內的區域;
(二)高速公路、鐵路沿線兩側二公里范圍內的區域;
(三)國道、省道公路干線兩側一公里范圍內的區域;
(四)機場周圍外延不少於十五公里范圍內的區域;
(五)各級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文物保護單位、林地、草場、油庫、糧庫、高壓輸電線路、通訊設施等周圍一公里范圍內的區域;
(六)林地邊緣外延一公里范圍內的區域;
(七)法律、法規以及規范性文件規定的其他區域。
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在秸稈全時禁燒區邊界設立禁燒標牌。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毀壞、任意遷移禁燒標牌。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根據土地利用變化情況,可以依照相關規定對全時禁燒區進行動態調整。需要對劃定的全時禁燒區進行調整的,應當依照原劃定程序進行,並及時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