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工作規章制度
『壹』 外科醫生崗位職責
外科醫生崗位職責(通用1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我們都跟崗位職責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崗位職責是指一個崗位所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內容以及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那麼相關的崗位職責到底是怎麼制定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外科醫生崗位職責(通用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外科醫生崗位職責1
1.了解手術患者情況,檢查手術操作流程及手術用具及FUT設計及技術質量,完成手術操作;
2.配合咨詢師成單;
3.巡視病房,了解患者術後情況;
4.定期召開醫療質量分析會總結分析存在的問題並針對搶救流程、手術室突發情況培訓;
5.審查各種醫療檢測報告
外科醫生崗位職責2
1.與咨詢師、顧客有效溝通了解真正需求並確認效果後,對術前顧客列出相關檢查項目清單,對各項檢查指標進行審核後負責為顧客實施各類整形手術;
2.根據顧客需求和特質,向顧客提供手術方案和專業性建議;
3.負責根據手術方案,實施手術,確保手術質量;
4.負責根據醫院要求,認真做好病案等醫療文書記錄;
5.指導、培訓、監督下級醫生助理工作,提升其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
6.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確保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
外科醫生崗位職責3
1.在科主任領導及上級醫師指導下,負責住院醫師內相關工作。
2.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對病員進行檢查、診斷、治療,開寫醫囑並檢查其執行情況。
3.及時書寫病歷,並負責病員住院期間的病程記錄,及時完成出院病員病案小結。
4.向上級醫師及時報告診斷、治療上的困難以及病員病情的變化,做好病人隨訪監護工作。
5.參加科內查房。
6.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親自操作或指導護士進行各種重要的檢查和治療,嚴防差錯事故。
7.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遵紀守法,完成本職工作。
外科醫生崗位職責4
1、負責本地區的代理渠道建立及代理商管理工作;
2、負責本地區的招投標工作;
3、負責本地區的產品銷售及售後服務工作;
4、熟悉並掌握所屬地區的學術帶頭人,並維護好與大客戶的關系;
5、組織市場活動,對所銷售產品進行學術推廣。
外科醫生崗位職責5
1、在科主任領導和主任醫師指導下,負責本科規定范圍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工作。
2、按時查房,具體參加和指導住院醫師進行診斷、治療及特賀慧殊診療操作。
3、掌握病員的病情變化,病員發生病危、死亡、醫療事故或其他重要問題時,應及時處理,並向科主答改任匯報。
4、參加值班、門診、會診、出診工作。
5、主持病房的臨床病例討論及會診,檢查、修改下級醫師書寫的醫療文件,決定病員出院,審簽出(轉)院病歷。
6、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經常檢查本病房的醫療護理質量,嚴防差錯事故。協助護士長搞好病房管理。
7、組織本組醫師學習與運用國內外先進醫學科學技術,開展新技術、新療法,進行科研工作,做好資料積累,及時總結經驗。
8、擔任臨床教學,指導進修、實習醫師工作。
外科醫生崗位職責6
1、在科主任領導下,指導全科醫療、教學、科研、技術培養與理論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並親自參加指導急、重、疑、難病例的搶救處理與特殊疑難和死亡病例的討論會診。
3、指導本科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做好各項醫療工作,有計劃地開展基本功訓練。
4、擔任教學和進修、實習人員的培訓工作。
5、定期參加門診工作。
6、運用國內、外先進經驗指導臨床實踐,不斷開展新技術,提高醫療質量。
7、督促下級醫師認真貫徹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醫療操作規程。
8、指導全科結合臨床開展科學研究工作。
9、協助科主任負責相應的工作。
外科醫生崗位職責7
1、准時上班、儀禪舉答表端莊、整潔,負責外科診療和值班工作,不擅自離崗。
2、認真做好首診負責制,對重危病人(尤其外傷危重病人)要發揚救死扶傷精神,做到及時搶救、治療及書寫病歷,對在本院治療有困難的病人,在做好搶救後安全轉送上級醫院。
3、嚴格按照《病歷書寫基本規范》書寫病歷,對疑似或傳染病及時上報,做到不遺漏。
4、診病時要認真細致,做到診斷准確、合理用葯、合理檢查和安排手術履行告知制度,避免差錯,杜絕事故發生。
5、對術後病人仔細交代注意事項,在可能發生意外的`情況下,多檢查、巡視。並安排復診。
6、優質服務,不推諉病人,做好科室之間的協調工作。
7、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
8、對疑難病例和三次門診不能確診的病例應向高年資深的醫師請教或轉入上級醫院並進行追蹤隨訪。需要時召開疑難病例討論會,並積極參加和發言,提高三次門診確診率。
9、積極參加醫院安排的業務學習和病例討論會,鑽研業務,學習先進的醫療技術,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
10、保持室內環境衛生,做到每日一小掃,每周一大掃。
11、遵守國家及衛生部門的法律、法規和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
外科醫生崗位職責8
1、在科主任領導和主治醫師指導下,根據工作能力、年限,負責一定數量病員的醫療工作。新畢業的醫師實行3年24小時住院醫師負責制。擔任住院、門診、急診的值班工作。
2、對病員進行檢查、診斷、治療,開寫醫囑並檢查其執行情況,同時還要做一些必要的檢驗和放射線檢查工作。
3、書寫病歷。新入院病員的病歷,一般應予病員入院後24小時內完成。檢查和改正實習醫師的病歷記錄。並負責病員住院期間的病程記錄,及時完成出院病員病案小結。
4、向主治醫師及時報告診斷、治療上的困難以及病員病情的變化,提出需要轉科或出院的意見。
5、住院醫師對所管病員應全面負責,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對需要特殊觀察的重症病員,還要用口頭方式向值班醫師交班。
6、參加科內查房。對所管病員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診1次。科主任、主治醫師查房(巡診)時,應詳細匯報病員的病情和診療意見。請他科會診時,應陪同診視。
7、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親自操作或指導護士進行各種重要的檢查和治療,嚴防差錯事故。
8、認真學習、運用國內外的先進醫學科學技術,積極開展新技術、新療法,參加科研工作及時總結經驗。
9、隨時了解病員的思想、生活情況,徵求病員對醫療護理工作的意見,做好病員的思想工作。
10、在門診或急診室工作時,應按門診、急診室工作制度進行工作。
外科醫生崗位職責9
1、按時查房。具體參加和指導住院醫師進行診斷、治療及特殊診療工作。
2、對所管病員全面負責,掌握病員的病情變化。病員發生病危、死亡、醫療事故或其他重要問題時,應及時處理,並向科主任匯報。
3、參加值班工作。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對需要特殊觀察的重症病員,用El頭方式向值班醫師交班。
4、主持病房的臨床病例討論、會診,檢查、修改下級醫師書寫的醫療文件,決定病員出院,審簽出(轉)院病歷。
5、負責填寫和督促住院醫師填寫醫囑、化驗單、臨床檢查單和會診單等;負責填寫或督促住院醫師完成病史、體格檢查和每日病程錄。
外科醫生崗位職責10
1、負責醫療器械的銷售與管理工作;
2、開發客戶資源,尋找潛在客戶,完成銷售目標;
3、把握公司總體目標和本部門工作重點,負責本部門工作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4、負責部門的日常管理工作及部門員工的管理、指導、培訓及評估;
5、負責組織的銷售運作,包括計劃、組織、進度控制和檢討;
6、完成公司下達的銷售任務,負責區域內重點客戶的開發;
7、負責區域內招標工作及整個交易流程與合同簽訂;
8、負責醫療器械的技術支持與商務管理。
;『貳』 整形外科醫生的管理制度
一、手術及有創操作分級手術指各種開放性手術、腔鏡手術及麻醉方法(以下統稱手術)。依據其技術難度、復雜性和風險度,將手術分為四級:一級手術:技術難度較低、手術過程簡單、風險度較小的各種手術。二級手術:技術難度一般、手術過程不復雜、風險度中等的各種手術。三級手術:技術難度較大、手術過程較復雜、風險度較大的各種手術。四級手術:技術難度大、手術過程復雜、風險度大的各種手術。
二、手術醫師級別
依據其衛生技術資格、受聘技術職務及從事相應技術崗位工作的年限等,規定手術醫師的級別。所有手術醫師均應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
1、住院醫師
(1)低年資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或獲得碩士學位、曾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內者。
(2)高年資歷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或獲得碩士學位、取得執業醫師資格、並曾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醫師
(1)低年資主治醫師: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或獲得臨床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內者。
(2)高年資主治醫師: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或獲得臨床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醫師
(1)低年資副主任醫師: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或有博士後學歷、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醫師:受聘主任醫師崗位工作者。
三、各級醫師手術許可權
(一)低年資住院醫師: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可主持一級手術。
(二)高年資住院醫師:在熟練掌握一級手術的基礎上,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可逐步開展二級手術。
(三)低年資主治醫師:可主持二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逐步開展三級手術。
(四)高年資主治醫師:可主持三級手術。
(五)低年資副主任醫師:可主持三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逐步開展四級手術。
(六)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可主持四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或根據實際情況可主持新技術、新項目手術及科研項目手術。
(七)主任醫師:可主持四級手術以及一般新技術、新項目手術或經主管部門批準的高風險科研項目手術。
(八)對資格准入手術,除必須符合上述規定外,手術主持人還必須是已獲得相應專項手術的准入資格者。
四、手術審批程序
1.手術科室帶組教授必須由主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擔任,帶組教授按醫師級別確定組內每例手術的術者和助手名單。需要全科會診的,至少提前1天交科主任組織全科會診並審批。
2.科主任審批全科各醫療組每例手術的術者和助手名單,確保醫師級別與手術分類相對應,簽字生效。原則上,不批准越級手術。特殊情況下可以批准,但必須保證有上級醫師在場指導。
整形外科手術分級表:
一級手術皮膚手術,皮下脂肪范圍手術,簡單外傷美容縫合術,縫線法重瞼術,簡單隆鼻術。
二級手術單純性瘢痕攣縮整形,游離皮片移植術、擴張器植入術、重瞼術,內眥贅皮矯治術、眉整形術,眼袋整形術,簡單耳畸形矯正術,隆鼻、隆頦術,吸脂術,斜頸矯正術,一般皮瓣轉移修復術,外傷後整形美容修復術。
三級手術隆乳術,除皺術,巨乳縮小整形術,內眥韌帶斷裂修復術、上瞼下垂矯正術、內外眥成形術、瞼退縮矯正術、瞼內翻矯正術、瞼外翻矯正術、全眉缺損再造修復、招風耳畸形矯正術,隱耳畸形矯正術,帶蒂復合組織瓣成形術、歪鼻矯正術、復雜鞍鼻矯正術,鼻部分缺損整復術,唇畸形矯正術,擴張器取出皮瓣移植術,陰道縮緊術、外陰整形術,乳頭乳暈整形術,下頜角截除術等。
四級手術復合組織游離移植,顱頜面嚴重畸形矯正術,眼窩再造術、斷耳再植術、全耳廓再造術、全鼻再造術,唇缺損修復術,陰莖再造術,陰道再造術,乳房再造、乳頭、乳暈再造術。
『叄』 外科護士崗位職責
1、 在護士長領導及護師指導下進行工作。
2、 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和護理技術操作規程,正確執行醫囑,准確及時地完成各項護理工作,嚴格執行查對及交接班制度、消毒隔離制度,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3、做好基礎護理和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4、認真做好危重患者的搶救工作及各種搶救物品、葯品的准備、保管工作。
5、 協助醫師進行各種治療工作,負責採集各種檢驗標本。
6、 經常巡視患者,密切觀察並記錄危重患者的病情變化,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並報告。
7、 參加護理教學和科研工作,工作中應不斷總結經驗,以提高護理水平。
8、 指導護生、護理員、配膳員、衛生員工作。
9、 定期組織學習、宣傳衛生知識和住院規則,經常徵求患者意見,做好說服解釋工作並採取改進措施,在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導工作。
10、辦理入院、出院、轉科、轉院手續,做好有關文件的登記工作。
11、認真做好病室物資、器材的使用及保管工作,並注意堅持勤儉節約的原則。
『肆』 手術敷料的管理制度
手術室是為病人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是醫院的重要技術部門。要求設計合理,設備齊全,護士工作反應靈敏、快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手術室要有一套嚴格合理的規章制度和無菌操作規范。隨著外科技術飛速發展,手術室工作日趨現代化。
手術室應與手術科室相接連,還要與血庫、臨護室、麻醉復甦室等臨近。抓好手術切口感染四條途徑的環節管理,即:手術室的空氣;手術所需的物品;醫生護士的手指及病人的皮膚,防止感染,確保手術成功率。
一、手術室的設計和設備(一)手術室的設計坐南朝北,位於建築的較高處,以保持空氣潔凈、防止院內感染為原則,地面、牆壁可以沖洗。要三區劃分合理:即有非限制區、半限制區、限制區。要有三通道:即工作人員通道、病人出入通道、污物出口通道。材料應防火、耐濕、不易著色,以具有易於清潔等性能的材料為宜。現代化手術室應設計有:空氣凈化裝置、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等裝置。
(二)手術室的設備除了具備一般手術室常規器械外,應有閉路電視、空調、高級電刀(進口),為保證不因意外停電影響手術,醫院應備有發電設施。不使手術室地面污染,最好使用交換車等現代推車。
(三)手術間布局應力求簡潔,櫃子應用耐濕、牢固材料製成,以便於清潔。所有物品均應固定設置,保持存放有序,力求各間統一、規范。
二、手術室人員編制及醫院手術床位手術室護士與手術床之比應為:2.5:1,教學醫院3:1。手術床設置為:以手術科50張床位設1台手術床為宜,衛生員0.5:1為妥。設護士長1~2人。
三、手術室的規章制度手術室是手術科醫師、麻醉師及手術室人員共同工作的場所,人員流動量大,為保證工作有序,不但各項操作有規程,而且有一定的工作制度,才能使各科手術順利完成。
(一)手術室一般工作制度1.凡進入手術室的工作人員,必須穿戴手術室的鞋帽、衣服及口罩,離開手術室時,應更換外出衣及鞋子。
2.院外來參觀、學習、實習者,須經醫教科或護理部批准,並應有固定地點。
3.各科擇期手術,應在手術前一日上午10點半以前送手術通知單,急診搶救手術,可先口頭通知,後補手術通知單。
4.手術按手術通知單時間進行,必須准時到位,不得隨意更改。特殊情況與護士聯系。
5.術前30分鍾接病人,隨帶病歷,並詳細核對病人姓名、性別、年齡、床號、診斷、手術部位及葯敏試驗、術前用葯。病員入室後,巡迴護士應復查一遍,注意病人手術部位清潔范圍,首飾、假牙、手錶不得帶入手術室。
6.嚴格無菌操作技術。無菌手術和有菌手術應分室進行,特殊感染須進行特殊消毒滅菌處理。
7.室內保持嚴肅安靜,禁止高聲喧嘩,手術期間不得聊天、看報等。
8.嚴格執行室內衛生清潔處理及隔離、消毒檢測制度,落實醫療安全防範措施。
9.手術室應常備各種急診手術包及搶救器材,手術器械不得外借,如外借的需醫教科批准。
10.手術室器械應在清潔干凈基礎上消毒,各種葯品器械材料應放在固定位置,貴重器械專人保管,每月清點、維修、保養。麻醉劇毒品標志明顯,專人加鎖保管,普通葯品每天清點並記錄,每月檢查一次,專人負責。
11.負責保管和送檢手術中採集的標本,請醫生及時填寫病理標本、送檢單並作好送檢登記,督促及時送檢。
(二)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1.入室人員的管理(1)凡進入手術室的工作人員必須更換衣、帽、褲、鞋,不準帶私人用物進入工作區。
(2)入室人員進入限制區必須戴圓頂帽、戴口罩。
(3)工作人員每年一次體檢,按規定注射乙肝疫苗,患有傳染病者不得入室工作。
(4)手術病人入室前,必須更換清潔衣、褲、戴帽及穿腳套。
(5)進入手術室的推車輪須經消毒後進入半限制區。
(6)工作人員外出必須更換工作衣、帽、褲、鞋。
2.參觀制度(1)非本室人員及非手術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入內。
(2)進修、實習人員必須遵照上述規定執行,實習人員須由帶教老師帶領,不得單獨進入手術室。
(3)參觀人員須經醫教科或護理部同意後,更換衣、帽褲、鞋、戴口罩,並在指定區域活動,不得任意穿行。
(4)除每日必須做好清潔衛生外,每周固定一日為衛生日,徹底清潔消毒手術室。
(5)專用拖鞋每日用消毒液浸泡後,清洗晾乾備用,鞋櫃用消毒液擦試 ,每日一次。
(三)手術室的消毒隔離制度1.嚴格劃分限制區(無菌區)、半限制區(清潔區)、非限制區(污染區),區間有明顯標志,嚴格遵守三通道原則,手術間按無菌、非無菌、污染手術分室。
2.認真洗手,嚴格按照洗手的消毒方法與步驟進行,每月對手術醫生、洗手護士手指培養一次,要有據可查。
3.浸泡液及酒精,每日測比重,每周更換容器及消毒液1~2次,要有記錄。
4.手術醫生和器械護士戴上無菌手套後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
5.巡迴護士應做好充分准備,盡量減少外出和走動,手術間的門不要隨便打開。
6.接台手術人員在兩台手術之間要洗手、消毒手臂及更換無菌手術衣、手套,並用消毒液擦拭物體表面及地面。
7.做好各類物品的終末消毒。
8. 手術間紫外線要求:功率≥30W/m3,燈距地面<2.5m,配有紫外線反光罩,輻射強度>70uw/cm2。
9.凡需手術病人術前一律查肝功能、乙肝全套抗原抗體,陽性者按傳染病隔離技術要求對待。
(四)一般感染手術1.器械、敷料、針筒、手套、引流瓶等均應浸泡消毒後按常規處理。
2.手術間開窗通風,用消毒液擦拭手術床、推車、物體表面、拖地,用紫外線消毒空氣。
(五)特殊感染手術、隔離手術1.就地手術為原則,採用一次性敷料、器械、針筒為好,門口掛隔離牌。
2.術中的紗布、敷料及其他能燃燒的物品應全部焚燒。
3.器械、針筒、搪瓷盤應浸泡於0.5%過氧乙酸中30分鍾,經2次高壓蒸氣滅菌後再處理,包上應貼有紅色傳染病標志。
4.未使用過物品集中打包,貼上紅色傳染病標志,高壓滅菌後作常規處理。
5.一切接觸患者的用物包括推車、被褥,放置手術間內(布類要鬆散,帶蓋的盒要打開),用甲醛加熱法熏蒸消毒,12.5ml/m3封閉24小時。
(六)無菌物品的管理1.無菌物品應放在無菌室集中管理,室內通風、乾燥、環境清潔、無雜物無蠅無塵,應有紗門紗窗。
2. 無菌物品櫃清潔通風應有專人檢查,無菌包按順序排列,標記清楚,無過期物品,無菌物品有效期7天,霉季5天。
3.無菌包體積不應超過30×30×40cm,包布大小合適,容器無破損,大、中型包中間及包布的反折處各放規定的化學試劑一枚。
4.浸泡器械消毒液量足夠,關節打開,每周更換一次,標記清楚,細菌培養每月一次,要有據可查。
5.敷料灌、泡手酒精桶,碘酒、酒精瓶要消毒,每周1~2次。
6. 酒精浸泡液測試每日一次,比重保持在0.70~0.75之間,並有記錄、簽名。
7.肥皂水、指刷、消毒毛巾等用物每24小時消毒一次。
四、HAA陽性病人術後處理(一)手術前1.手術醫師必須與護士長聯系或者在手術通知單上註明,設專用手術間進行手術,房間門口應掛有紅色隔離標志,由專人負責巡迴。
2.術前做好一切手術用品准備,包括手術器械浸泡盒、刷子、工作人員洗手浸泡液。
(二)手術中1.工作人員在手術間里應穿隔離衣、穿鞋套,無特殊緊急情況,不可離開手術間,如須添加物品,可請室外人員幫助。
2.術中工作人員應加強自我防範意識,如手套破損應立即更換,妥善放置針、刀等尖銳器械,避免損傷。
(三)手術後1.工作人員離開手術間時用0.2%過氧乙酸洗手1~2分鍾。
2.手術間未被污染的敷料、器械則應重新包好,待高壓滅菌後備用。
3.手術後將一切受污染物品分別處置,未經處理不得帶出手術間。
(1)術後已沾有血跡的器械、吸引管、針筒、布類用專用桶在0.5%過氧乙酸中浸泡半小時後取出。器械清潔干凈,擦乾後再行高壓滅菌;布類則擠干後打包送洗衣房;針筒清潔後送供應室;吸引管清潔後再煮沸15分鍾擦乾後備用。
(2)污物桶、吸引瓶應用20%過氧乙酸配成0.5%濃度的溶液浸泡半小時,再將污水倒入污水池內,吸引瓶擦洗干凈後應浸泡在0.5%過氧乙酸溶液中半小時後再用。
4.手術間地面、手術床、輸液架等用0.5%過氧乙酸拖擦。
5.手術間用過氧乙酸或福爾馬林熏蒸,密閉6~8小時後通風。
性病病人術後也按上述要求處理。
五、無菌注意事項(一)嚴格區分無菌與有菌的界限無菌物品一經接觸有菌物品即為污染,不得再作為無菌物品使用。
1.手術者經無菌准備後,腰以下、肩以上、腋下和背部均為有菌區。手或無菌物品均不可接觸這些部位,雙手亦不可下垂至腰部以下。傳遞器械不可在背後進行。
2.器械檯面和手術檯面以下為有菌區(凡器械落至檯面以下,即使未曾著地也不可再用;線自桌面垂下部分亦作為已污染處理)。
3.手套如有破損或接觸有菌區應即更換。
4.前臂、肘部被參觀者接觸時應套以無菌袖套。
5.手術人員需調換位置時,一人應退後一步,背靠背轉身調換,身體的前面不可在別人背後擦過。
(二)保持無菌布類乾燥。鋪無菌布單時,器械台與手術切口應有四層以上。
(三)保護切口。切開皮膚及縫合之前應再消毒,皮膚切開後以紗布墊或特殊的塑料薄膜保護切口。
(四)保護腹腔。切開胃腸、膽囊、膽管等空腔臟器前,應先用紗墊遮蓋保持周圍組織,避免內容物溢出污染手術野。
六、手術室安全制度1.手術室電器設備,如電刀、插燈等應定期檢查。
2.手術結束後,手術護士應切斷所有電源插頭。
3.劇毒葯品應上鎖並由專人保管。
4.值班人員應巡視手術室每個房間,負責氧氣、吸引器、水、電、門窗的安全檢查及大門安全。
5.非值班人員勿任意進入手術室。
6.凡在手術室工作的各級人員均應按常規行事,以保障病人的安全。
7.如發現意外情況,應立即報告有關部門,並向院部匯報。
七、手術室護士長職責1.在護理部主任的領導下,負責本室的行政和業務管理、護理工作和手術安排,保持整潔、肅靜。
2.根據手術的任務和護理人員的情況,進行科學分工,密切配合醫生完成手術,必要時親自參加。
3.督促各級人員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和技術操作規程,並嚴格要求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做好傷口癒合統計分析工作。
4.組織護士、衛生員的業務學習,指導進修、實習護士工作。
5.督促所屬人員做好消毒工作,按規定進行空氣和手的細菌培養,鑒定消毒效果。
6.認真執行查對和交接班制度,嚴防差錯發生。
7.負責手術室的葯品、器械、敷料、衛生設備等物請領、報銷工作,並隨時檢查急診手術用品的准備情況,檢查毒、麻、劇葯品及貴重器械的管理情況。
8.督促手術標本的保留和及時送檢。
9.負責接待參觀事宜。
副護士長協助護士長負責相應的工作。
八、手術室護士職責1.在護士長領導下擔任器械或巡迴護士等工作,並負責手術前的准備和手術後的整理工作。
2.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督促檢查參加手術人員的無菌操作,注意病人安全,嚴防差錯事故。
3.參加衛生清掃,保持手術室整潔、肅靜,調節溫度與濕度,保持室內適宜的溫濕度。
4.負責手術後病員的包紮、保暖、護送和手術標本的保管和送檢工作。
5.按分工做好器械、敷料的打包消毒和葯品的保管工作,做好登記統計工作。
6.指導進修、實習護士和衛生員的工作。
九、洗手護士職責1.術前了解病情,做到心中有數。提前15分鍾洗手,鋪好器械台,並將手術器械分類排放。各種導管使用前用生理鹽水沖洗。
2.與巡迴護士清點器械、紗條、紗墊、針、線等(胸、腹腔、深部組織手術)。手術前,關閉體腔前後,各清點物品一次,以防遺留在體腔內。
3.洗手護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還要有超前意識,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密切注意手術進展,做到正確、主動、敏捷傳遞器械。
4.保持手術野、器械台、升降台乾燥、整潔、無菌、用的器械、敷料分開放置。
5.術中摘下的標本,如:穿刺液、活檢取材、細菌培養等要妥善保管,術畢交給醫生,並於標本登記本上簽名。
6.清洗手術器械,烘幹上油包裝,貴重儀器和精密器械應及時交給器械室護士,按原位置放好,如術中發現器械不能使用即做記號,術後向器械室護士更換。
7.經胃腸道手術用過的紗條應及時棄去,對吻合口處,應用PVP-I棉球消毒。污染器械應分開放置。
十、巡迴護士職責(一)術前准備(濕抹布擦灰一次)1.術前問候病人,向病人自我介紹,安慰病人,並核對病人姓名、床號、診斷、血型、手術名稱、手術部位、皮下試驗、術前用葯和備皮情況。
2.檢查手術室內搶救設備、器械、物品是否齊全,做好應急准備。
3.檢查用物是否安全,性能是否良好,如電刀、吸引器、踏腳凳、雙極電凝、無影燈。
4.協助麻醉,協助洗手護士鋪檯子,協助醫生穿手術衣,以無菌鹽水沖去手套上滑石粉。
5.做好靜脈穿刺、輸血、輸液工作。
6.與洗手護士共同清點手術用物,如器械、敷料、縫針等數目,並記錄在手術清點單上,簽名。
(二)術中配合1.按手術要求放置體位,暴露手術野,避免損傷肢體。
2.隨時注意手術進展,觀察輸液、輸血是否通暢,能預期病人所需物品,及早供之,執行口頭醫囑,注意生命體征監測結果,配合搶救。
3.注意術中切忌談笑,不離開手術間。
4.督促術者、參觀者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5.如果沒有洗手護士,巡迴護士應妥善保管術中標本,並簽名。
(三)術後護理1. 清拭血跡,包紮傷口,護送病人至手術室門口。
2.打開窗戶通風,物歸原處。
3.督促衛生員搞好手術間衛生。
十一、夜班護士職責1.
認真做好交接班制度,交班內容包括:病人姓名、床號、診斷、手術名稱、麻醉、病人血型、手術進展、輸液、輸血情況、器械、敷料、針、線等的核對。
2.擺放次日手術用各種器械包、布類包、衣服、紗布、手套、針筒、手術需要時放凡士林、石蠟油。
3.檢查手術間內次日手術用的器械台、升降台、輸液架是否齊全。
4.每晚檢查補充PVP-I棉球、酒精、碘酒;每日測酒精比重,每周二、五過濾酒精並記錄;每周五晚更換PVP-I泡手液、泡手桶。
5.督促進行手術間一日二次空氣消毒(早、晚紫外線各照射60分鍾)。
6.更換無菌持物鉗,周六值班負責手術間的空氣熏蒸消毒,更換PVP-I、刀片罐、泡鑷桶、浸泡盒、添加縫針、刀片;每月閽的周六值班時更換2%二醛溶液。
7.日間HAA陽性手術間、次日體外手術間用40%甲醛熏蒸消毒,次日有體外手術需做冰,布置體外房間的用物(電熱毯、電刀、吸引器、輸液架、插手板、輸血器),並准備好開放輸液。
8.應付急診手術,不準擅自離開手術室,不串崗。
9.負責手術室的安全保衛工作,關好門窗、日光燈、大門上鎖。
10.督促工人搞好手術間衛生,保持手術室環境整潔,清理更衣室、值班室、辦公室。
11.檢查病理標本送檢情況,並簽名。
12.負責電刀頭及特殊手術器械的熏蒸消毒。
十二、器械室護士職責1.每晨做好無菌間及器械室清潔整理工作,檢查無菌手術包的消毒日期。
2.檢查並核對晚上急診手術器械,根據情況督促工人送去高壓消毒。
3.手術用的特殊精密器械交洗手護士浸泡消毒,並清點數目。
4.十時半之前接收次日手術通知單,並根據手術通知單,准備次日手術特殊器械及各種敷料、縫線。
5.核對檢查手術完畢的器械,並使其清潔完好,如有損壞應予更換,如有血跡應退回洗手護士處重新清洗上油。如有缺少應督促洗手護士及時找回。
6.按手術通知單放次日體位、電刀、單頭燈、止血帶。
7.准備急診手術所需器械。
8.整理手術用後的電刀頭,檢查並補充無菌間內一次性用物(如輸液器、輸血器、潔凈袋、針筒、奧普、薄膜、線、尿袋、棉簽等)。
9.每周一次清潔器械櫃子內的備用器械。
『伍』 求:人民醫院制定的各規章制度 醫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程 人員崗位制度
提示
別把眼睛看花拉
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試行草案)
醫院分級管理標準是我國醫院實現標准化管理的客觀依據。實施醫院分級管理,可加強醫療衛生服務的宏觀管理和醫院微觀管理的雙重機制,完善各級醫院功能,健全、鞏固三級醫療預防體系,更好地發揮整體效應,達到充分合理利用有限衛生資源,促進科技發展,加強醫德醫風建設,不斷提高醫療質量,更好的為人民健康服務。同時還可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支持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院分級管理是醫院管理體制的一項重大改革。
《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以現代科學管理的理論指導,總結我國三級醫療衛生網建設和創建「文明醫院」活動的經驗,由衛生部醫政司組織十一省、市及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醫科大學等單位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和論證起草的。現將有關問題說明如下:
1.各級醫院基本標准:本標準是各級醫院都必須達到的標准,也是醫院開業資格的認定標准。基本標准單獨考核評定,與分等標准考核打分分開。如達不到「基本標准」的要求,不予通過,定為不合格醫院,新申請開業的醫院則不予批准。
2.各級醫院分等標准:根據任務和功能的不同,把醫院分為三級,即一級醫院、二級醫院和三級醫院。還根據各級醫院的技術水平、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並參照必要的設施條件,分別劃分為甲、乙、丙等,三級醫院增設特等。
3.評審判定標准:在數學模型評分辦法建立前暫採取千分制辦法評定。在評審中,合格醫院按所得總分的分數段來評定等次。
甲等:分等標准考核須達900分以上(含900分)。
乙等:分等標准考核須達750分至899分。
丙等:分等標准考核在749分以下。(含749分)
三級特等醫院除達到三級甲等醫院的標准外,還必須達到醫院所必備的條件。
4 .醫院評審申請書:是醫院向評審委員會申請的必備手續,也是評審委員會認定醫院評審資格的主要依據。要求各醫院必須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地逐項填寫、申報。
5.標準的其他有關附件:是標準的具體指標,要求和考核檢查要點等的說明。
這次所形成的《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還很不完善,只能作為草案在全國試行。希望各地在試行中對本標准提出修訂意見,使之逐步完善。
衛生院、基層醫院(一級醫院)標准
一級醫院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10萬)的社區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在我國實施初級衛生保健,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障」全球目標的基層醫療機構。
一級醫院基本標准
本標準是審定一級醫院資格的必備條件,達到本標准合格線才能參加等級評審。
基本標准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一、醫院規模
應具有與一級醫院功能、任務及管理要求相適應的醫院規模。
1.病床數不得少於20張。如果不足上述限度,必須做出合理解釋。
2.病房每床單元必備設施達到規定要求(見附件六)。
3.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45平方米。
4.病床與醫院正式職工人數之比為:1∶1-1.4。
5.衛生技術人員佔全院職工總數之比為80-85%(非衛生技術人員,不得從事醫療、醫技和護理技術工作。)
二、醫院功能與任務
一級醫院應承擔本社區的各項醫療衛生服務和一定的衛生行政管理工作。
(一)預防保健
1.做好社區衛生防疫工作,包括計劃免疫、傳染病、寄生蟲和地方病防治,在上級衛生防疫部門指導下,實施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2.積極開展婦幼保健工作,開展婦女、嬰幼兒多發病的普查普治,開展婚、育、產系統保健,推廣科學接生等工作。
3.做好計劃生育手術和技術指導工作。
4.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針對危害社區人群健康的因素,普及衛生知識,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體健康水平。
(二)醫療服務
1.完成社區內常見病、多發病的門診、住院(含家庭病床)診治任務,進行急、重、危病人的維持生命體征的救護,並組織轉診。
2.向群眾普及急救知識與技術,院內醫務人員必須掌握有效的徒手心肺復甦術。
3.根據條件開展社區康復醫療、精神衛生服務、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人群防治。
(三)衛生行政管理
1.在當地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領導下,依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協助制定和實施社區的初級衛生規劃。
2.配合有關部門動員組織群眾開展愛國衛生活動,逐步改善社區衛生狀況。
3.貫徹執行國家各種衛生法規,對社區內有關行業實行監督管理。
4.負責村級衛生組織和個體開業醫生的管理和技術指導,培訓鄉村醫生、衛生員和接生員。
三、醫院管理
醫院應有健全的管理體系,有相應的制度、措施、監督、考核與評價。有人分工負責行政管理。業務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必備制度
根據1982年衛生部發布的《全國醫院工作條例、醫院工作制度與醫院工作人員職責》有關規定,結合醫院實際,必須認真制訂和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主要包括:
1.醫院工作制度。除一般醫院工作制度,應包括婦幼保健、衛生防疫、家庭病床工作制度,指導鄉村醫生等工作制度。
2.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
3.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4.職工繼續教育制度。
(二)信息管理
1.按衛生部《衛生統計工作制度(試行)》的規定配合綜合信息管理專(兼)職人員。
2.對信息及時收集、儲存、分析、反饋與利用,且有成效。
3.有圖書管理制度,訂有適量的醫學圖書和期刊。
(三)財務管理
1.設有財務機構或專職財會人員。
2.會計憑證、帳薄、報表符合會計制度。
3.建立會計檔案和管理制度。
4.會計監督審計制度健全,嚴格遵守財經、物價紀律,不準亂收費。
(四)設備管理
1 .設專人或兼職人員對全院設備進行管理。
2.有醫療設備保管、使用、保養、定期維修制度,保證醫療工作的需要。
3.對重要設備建立的檔案。
(五)總務管理
1.一般物資實行定額管理,有健全的采購、驗收、入庫、發放、報廢等制度。
2.主動、及時為全院服務,保證水、電、被服、膳食供應,各種設施及時維修。
(六)建築管理
1.醫院建築符合衛生學要求,對舊建築有維修制度,對不合理建築有改造計劃。
2.不得使用危房,尤其不得在危房中從事醫療活動。
四、質量管理
(一)有專(兼)職人員負責全院質量管理,建立健全逐級質量保證體系。
(二)有全院質量管理方案,並認真落實。
(三)院內感染的控制:
1.控制感染組織應符合1988年衛生部《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的暫行辦法》的規定。
2.有全院性控制感染方案。
3.建立嚴格消毒隔離和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與無菌操作規定。
4.有院內感染控制教育制度,醫護人員必須樹立無菌觀念和進行正確的無菌技術操作。
5.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方法。
6.有特殊區域(如手術室、治療室、供應室、分娩室等)的保治措施。
7.消毒供應室應達到衛生部《醫院消毒供應室驗收標准(試行)》的要求。
五、思想政治工作與醫德醫風建設
1.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制定有關思想工作和醫德醫風建設的計劃,並組織實施。
2.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體系和相應的工作制度。
3.認真貫徹執行《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開展和堅持崗位前教育制度。
4.建立群眾監督制度。
5.根據調查,患者、社區或合同單位對醫院的滿意度達到規定。
6.有健全的廉潔行醫措施。
六、醫院安全
1.建立健全醫院安全保衛管理制度,並有專人或兼職人員負責。
2.制訂平時的和緊急情況下的安全管理方案,並定期檢查。
3.有對高壓力系統、手術室、放射室、配電室等高危設備與區域的特殊安全管理措施。
4.配備必要的消防設備。
5.有劇毒、麻醉、精神葯品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
6.照明系統發生意外情況時,有安全的替代光源,保證應急的需要。
七、醫院環境
1 .重視醫院清潔衛生,有保潔制度及措施,有專人負責。
2.門診、病房等醫療區禁止吸煙。
3.重視院內綠化,有與醫院佔地相適應的綠化面積(包括室內外花木種植、立體綠化)。
4.對污物、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理後符合衛生學標准。
5.門診噪音不高於50分貝,病房、手術室噪音不高於38分貝。
6.手術室一般照明為100米燭,工作面積綜合照明2000-3000米燭。
一級醫院分等標准
本標準是一級醫院建設和發展的標准,也是其水平和質量的評價依據。
一、科室設置
科室設置應與一級醫院的功能、任務和社區實際需要適應。
1.臨床科學:應設置內科、外科 ,婦產科、急診室。有條件的設兒科、五宮科、中醫科,家庭病床科(組)等。
2.醫技科室:應設置葯劑室(含調配室)、化驗室(檢驗中心有統一安排者可不要求)、放射室、手術室、處置室、供應室、病案統計室、圖書室等。
3.行政科室:設置院辦公室(負責醫療、護理、人事、秘書、保衛、財務、後勤工作等)。
4.預防保健(科)室:設置衛生防疫室、婦幼保健室(含計劃生育技術指導)。
二、人員配備
要達到基本要求中病床與人員的比例。其中各類人員的比例如下表:
各 種 人 員
行政工勤人員%
衛生技術人員%
其 中 各 類 衛 生 技 術 人 員
中西醫師(士)%
護理%
檢驗%
放射%
葯劑%
其它%
15-20
80-85
38
38
4
4
8
8
其中分工從事預防保健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的25%以上。
三、技術水平
技術建設要從實際出發,能開展社區各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一般危重病人的救護服務。基本要求:
(一)醫療
1.急診醫療:
對社區內急診病例能24小時應診(包括出診)。
2.內、兒科:
正確處理常見病,並能對疑難病症進行恰當處理與轉診。
能對循環、泌尿、呼吸系統功能衰竭、急性中毒和休克及其它一般急危病人作出初診斷並進行維持生命的搶救處理。
掌握當地傳染病的治療和消毒隔離技術。
3.外科、婦產科:
能對外科急腹症做出臨床診斷和及時、正確的處理。
能開展一般上腹部手術。
能完成外科的止血、縫合、包紮、骨折固定等處理。
能完成生理產科、部分常見病病理產科的處理及剖腹產手術。
4.五官科:
能診斷治療本科常見病及部分急症。
開展防盲、防齲、防聾工作。
5.中醫科:
能辯證施治內、外、婦、兒科的常見病與部分疑難雜症。
開展針灸、按摩等。
6.護理
熟練掌握各種疾病的護理,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做好病房管理和分級護理,正確書寫五種護理表格(體溫單、醫囑單、醫囑記錄、護士交班、護理記錄)。
7.醫技科室:
能開展心電圖、超聲波檢查。
能開展血、尿、便常規檢驗和部分生化檢驗。
(檢驗中心化地區,有關安排要有合同)
能開展透視、攝片、一般胃腸道造影等檢查。
(二)預防保健
1.能開展計劃免疫、疫情處理,對「兩管五改」進行技術指導。
2.能開展圍產期保健、兒童系統保健,掌握計劃生育四項技術。
3.能開展社區慢性非傳染病防治、老年保健、精神衛生和社區康復醫療。
(三)教學
1.能對鄉村醫生、衛生員和接生員進行培訓。
2.能接受衛校學生部分臨床學習。
四、醫院管理
1.院長應熟悉一級醫院的管理,經過醫院管理專業短期培訓。
2.醫院有長遠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步驟。
3.醫院職工對院領導工作滿意度≥80%。
4.社區、合同單位和病人對醫院滿意度≥80%。
5.信息管理:
掌握人群各種傳染病發病情況,建立健全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登記合格率≥95%,漏報率≤0.5%。
做好醫院統計工作,配備統計人員掌握社區人口、生命、疾病(多發病、慢性病、地方病)的動態資料,及時分析和提出對策;按規定及時准確完成各種衛生統計報表。
建立病案管理制度,有專人或兼職人員負責,逐步按國際疾病分類(ICD)進行管理,要求門診有病歷,住院書寫完整病歷;按標准書寫,甲級病歷≥80%,杜絕丙級病歷。
五、主要科室基本設備詳見(附件七)。
六、各項統計指標
1.入院診斷與出院診斷符合率≥85%
2.手術前後診斷符合率≥95%
3.門診轉診率≤20%
4.單病種治癒好轉率:與同級醫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5.單病種病死率:與同級醫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6.單病種重危病人搶救成功率:與同級醫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7.住院病人轉院率≤3%
8.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85%
9.昏迷、癱瘓病人褥瘡發生次數:0
10.院內感染率≤3%
11.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率≤1%
12.一人一針一管執行率100%
13.常規器械消毒菌合格率100%
14.病床使用率≥60%
15.年病床周轉次數≥32次
16.平均住院日6天
17.門診處方合格率≥98%
18.門診病歷書寫合格率≥90%
19.住院病歷書寫合格率≥98%
20.甲級X光片率≥40%
21.護理五種表格書寫合格率≥85%
22.二級以上醫療責任事故發生次數 0
23.設備利用率≥80%
24.特殊診斷設備檢查陽性率≥20%(主要指B超)
25.0~7歲兒童建卡率 農村≥98% 城市≥100%
26.麻疹活疫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27.脊髓灰質炎活疫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28.白百破疫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29.卡介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30.四苗全程覆蓋率 農村≥85% 城市≥92.5%
31.婦女病查治率 農村≥60% 城市≥90%
32.圍產兒死亡率 農村≤20% 城市≤90%
33.產前檢查率 農村≥80% 城市≥95%
34.新法接生率≥95%
35. 產後訪視率農村≥70% 城市≥80%
36.衛生技術人員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37.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38.基礎護理合格率≥80%
39.一級護理合格率≥80%
一級醫院分等判定標准
醫院應對其建設、管理、技術水平、工作質量、文明服務、成本效益等定期進行自我評價,並制定改進措施。地(市)醫院評審委員會對醫院質量按本標准進行院外評價。根據評審結果將一級醫院分為甲、乙、丙三個等次。
一、一級甲等醫院
醫院建設成績顯著,科室設置、人員配備、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工作質量和醫院基本設施等結合水平,經考核達到900分及以上。
二、一級乙等醫院
醫院建設成績尚好,其科室設置、人員配備、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工作質量和醫院基本設施等綜合水平經考核檢查達750-899分。
三、一級丙等醫院
醫院建設有一定成績,基本標准考核合格,但與分等標准要求尚有較大差距。經綜合考核檢查在749分以下(含749分)。丙等醫院應有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和發展規劃。
二級醫院標准
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其半徑人口一般在10萬以上)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服務的衛生機構,是三級醫療衛生體系中的中間層次。
二級醫院基本標准
本標準是審定二級醫院資格的必備條件,達到本標准合格線者才能參加等級評審。
一、醫院規模
應具有與二級醫院任務、功能、技術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適應的醫院規模。
1.病床不少於100張。
2.每床單元必備設施達到規定的要求(見附件六)。
3.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凈使用面積不少於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門診人次占門診建築面積不少於3平方米。
6.病床與醫院正式職工人數之比為1∶1.3-1.5。
7.必須配備具有國家認定資格的衛生技術人員。衛生技術人員佔全院職工總數不少於75%。
二、醫院功能與任務
(一)醫療衛生服務
對社區能提供全面、連續的醫療護理、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
1.承擔地區(地、市、縣)內的常見病、多發病和較疑難病症診治任務;搶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級醫療衛生機構的轉診。
2.開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擔災害事故的現場急救,迅速組織配套的急救隊伍接收成批病員進行院內急救。
3.開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區的疾病動態。參與社區內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工作。
(二)與醫療相結合開展教學、科研工作
1.能承擔基層醫療單位中各類衛生技術人員的進修、培訓和本院職工的在職教育。
2.能承擔中等衛生學校臨床教學及中等以上醫學衛生學校學生的臨床實習任務。
3.能承擔省或市級科研項目。
(三)指導基層
與有關部門協作指導地區內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做好社區治療、預防保健、康復和精神衛生等工作。與一級醫院建立經常性的業務關系,開展雙向轉診,幫助開展新技術,解決疑難問題和培訓衛生技術及管理人員。
三、醫院管理
醫院應有健全的管理體系,有相應的組織機構、人員、制度、措施、實施方案及其考核與評價辦法。
(一)組織管理
必備的有:
1.行政管理組織
2.醫療、預防、教學、科研管理組織
3.護理管理組織
4.財務管理組織
5.總務保障組織
6.思想政治工作和職業道德教育管理組織
7.必備委員會
(二)制度管理
根據1982年衛生部發布的《全國醫院工作條例、醫院工作制度與醫院工作人員職責》的要求和關規定,結合醫院實際,必須認真制訂一整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並有相應的教育、執行、監督、檢查、考評和獎懲辦法。必備制度應包括:
1.醫院工作制度
2.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
3.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4.職工繼續教育制度
(三)行政管理
1.有健全的行政管理組織,有一名院領導分管行政工作。
2.有遠期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季度安排和完成計劃的進度、指標、措施、步 驟、以及檢查總結。
3 .醫院有各項行政管理工作制度,並組織實施。必備的制度有:各項會議制度、院總值班制度、醫療行政查房制度、文書檔案管理制度。
4.有群眾來信來房登記、參觀訪問、醫院大事記錄。
5.院領導要經常深入科室、社區了解情況、徵求意見,改進工作。
(四)醫療管理
1.有健全的醫療管理組織,人員配備合理,有相應的工作制度,有一位副院分管醫療工作。
2.制訂切實可行的全院醫療建設規劃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3.有健全的醫療工作制度 ,切實可行的技術操作規程和醫療護理質量標准。
4.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管理組織,定期活動,對醫療、護理、醫技質量進行監督、檢查、評價,並提出改進意見。必備的質量管理組織有:醫療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葯事管理委員會、院內感染控制委員會、病案管理委員會。
5.加強業務人員的技術培訓、考核,建立衛生技術人員業務技術檔案。
6.非國家認定資格的技術人員,不得直接從事醫療醫技和護理技術工作。
(五)護理管理
按《護理管理標准及評審辦法》的有關要求管理。
(六)教學、科研管理
教學:
1.有健全的教學管理組織,有一名院領導分工負責教學管理工作。
2.有切實可行的教學規劃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3.有健全的教學工作規章制度,做到有監督、有檢查、有評價。
4.有相應的教學設施與設備。
5.衛生部認定的「教學醫院」,按衛生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工作暫行規定》(待發)進行管理。
科研:
1.有專(兼)職人員負責科研管理並有相應的工作制度。
2.建立科技人員、科研成果檔案。
3.有鼓勵開展醫學和管理科研辦法。
(七)信息管理
1.有健全的信息管理組織和有關工作制度。
2.應設立圖書館(室),並且有足夠數量的醫學圖書和期刊。
3.有處理醫療、管理和圖書情報信息的專職管理人員。
4.院內各部門提供的信息應真實、完整、准確,並及時分析、反饋與利用。
(八)計量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醫院必須加強計量工作管理。
1.有負責計量管理工作的部門或人員。
2.建立有關計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計量管理辦法。
(2)計量人員崗位責任制。
(3)計量器具周期檢定製度。
3.採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
4.在用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均應進行周期檢查。
(九)財務管理
1.設有財務機構,人員編制合理,職責范圍明確,並有健全的崗位責任制度和工作制度。
2.設有專(兼)職收費管理人員,嚴格執行醫療收費標准,實行明碼標價,接受群眾監督。
3.會計憑證、帳簿、報表符合會計制度。
4.建立會計檔案和管理制度。
5.有健全的財會監督制度,對違反財經、物價紀律現象應及時嚴肅處理。
(十)審計管理
1.設有與財務機構相平行的審計機構或者職級相應的審計人員,人員編制合理,並具有一定的審計專業知識。
2.對財務收支及有關的經濟活動實行經常性審計監督。
3.對資金財產的安全、完整以及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進行監督檢查。
4.經常檢查、評估資金、財產的使用效益並提出改進建議。
5.無重大損失浪費、貪污盜竊和嚴重違反財經法規事件。
(十一)設備管理
1.有健全的管理組織,實行計劃管理。
2.萬元以上大型精密儀器購置要有適宜性和可行性論證,進貨要驗收,使用有專人保管。
3.醫療設備有定期的保養、維修與更新制度,保證醫療工作需要。
(十二)總務管理
1.有健全的總務管理機構、崗位職責和工作制度。
2.一般物資實行定額管理,有健全的采購、驗收、入庫、發放、報廢等制度。
3.主動、及時為全國各科室特別是臨床科室服務,做到三下(下收、下送、下修),保證三通(水通、電通、氣通),不發生兩漏(漏水、漏電),做到兩滿意(職工、病人滿意)。
4.有意外情況下的供電措施,確保臨時照明。
5.救護車配有基本設備、葯品,隨叫隨到,保證醫療、搶救和轉送病人的需要。
(十三)建築管理
1.醫院的新建、改建和擴建,要經過可行性論證,適應總體發展規劃,資料保存完整。
2.新醫院選址、布局、設計要合理,符合建築規范及衛生學要求。
3.醫院各部分(門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手術室、消毒供應室、急診科(室)的建築布局、人物流向合理。室內採光、色彩設計符合衛生學的要求)。
4.醫院舊建築有維修計劃及預算,並認真執行。不得在危房中從事醫療活動。
四、質量管理
(一)醫院應有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方案。
(二)有院、科兩級質量管理組織。
(三)質量管理的重點是:醫療、護理、醫技、教學、科研和病案質量等。
(四)有質量教育、監督、檢查和評價制度及改進方案。
(五)院內感染控制
1.控制感染組織應符合1988年衛生部下發的《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的暫行辦法》的規定。
2.有全院性控制感染方案、對策、措施、效果與評價。
3.建立嚴格的消毒、隔離和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傳染病房的設置應符合衛生學要求。
4.有院內感染控制的在職教育制度,醫護人員必須樹立無菌觀念和進行正確無菌技術操作。
5.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辦法。
6.有特殊區域(如手術室、消毒供應室、產房、嬰兒室、新生兒病房、治療室等)的保潔監控措施。
7.現場檢驗要達到規定要求。
五、思想政治工作與醫德醫風建設
1.具有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體系和相應的工作制度。
2.制定有關思想政治工作和醫德醫風建設的計劃,並組織實施。
3.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做好全院職工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定期組織學習,進行研究分析總結。
4.認真貫徹執行《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有醫德教育措施。嚴格實行崗前教育制度。
『陸』 手術室物品管理制度
手術室物品應嚴格按外科消毒的清洗消毒操作流程執行。手術室物品固定放置,標識統一,專人負責添加保管。手術室物品原則上不外借,若需外借,必須有相應人員簽字,做好登記。
法律依據:
《醫院手術部(室)管理規范(試行)(徵求意見稿)》
第二十五條手術部(室)使用手術器械、器具及物品,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手術使用的醫療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須達到滅菌標准。
(二)接觸患者皮膚、粘膜的麻醉器械、器具及物品應當一人一用一消毒。
(三)一次性使用的醫療器械、器具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重復使用。
第二十六條手術部(室)的工作區域,應當每24小時清潔消毒一次。手術間手術完畢後,及時進行清潔消毒後才能再次使用。手術間實施連台手術,必須對手術間工作區域及接觸患者及其血液、體液的設施、儀器設備、物體表面、手術檯面、燈、地面等進行清潔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