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2020條例

2020條例

發布時間: 2023-06-14 19:32:41

⑴ 江蘇省電力條例(2020)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促進電力事業發展,保障電力建設、生產供應和使用,維護電力投資者、經營者和使用者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和國務院《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以及毗鄰海域內的電力規劃、建設、生產、供應、使用以及相關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電力事業的領導,將電力事業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協調、解決電力發展中的規劃銜接、項目建設、設施保護等重大問題。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擔電力行政管理的部門(以下簡稱電力行政管理部門)、國家能源局在本省派出監管機構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以及毗鄰海域內電力事業的監督管理,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電力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加強電力行政執法機構和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電力聯合執法機制,提高行政執法能力水平和執法效率。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以及開發區管理機構應當協助電力行政管理部門做好電力建設、保護等工作。第四條電力事業應當適當超前發展,實行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

電力發展應當統籌規劃電力設施布局,協調優化電源電網結構,加強農村電網建設,增強電力系統調節控制和安全保障能力。

電力發展應當堅持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原則,鼓勵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發電,推動電能替代,促進電力可持續發展。第五條建立健全統一開放、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電力市場體系。鼓勵各種所有制經濟主體依法參與電力設施和電力市場的建設。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電力行政管理部門和電力企業應當加強電力法律、法規和電力知識的宣傳,提高全社會低碳生活、安全用電、節約用電意識。

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應當開展電力使用安全公益性宣傳。第七條電力企業應當為用戶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電力服務。用戶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供用電合同的約定安全、有序用電,不得損害他人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電力企業和電力設施所有人、管理人應當加強電力建設、電力設施保護和電能保護工作,依法制止危害電力建設、安全運行以及供電、用電秩序的違法行為。第二章電力規劃第八條省人民政府電力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土空間規劃以及能源、生態環境等規劃,依法編制全省電力規劃。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省電力規劃,編制本區域電力設施布局實施規劃。

編制電力規劃應當遵循安全可靠優先、開發節約並舉、生態環境友好、能源結構優化、科技創新驅動的原則,統籌銜接可再生能源、天然氣等其他專項規劃,並與交通、水利、林業等專項規劃相協調。第九條編制電力規劃應當廣泛徵求政府部門、電力企業等有關單位、社會公眾和專家的意見,進行科學評估論證,按照法定程序報經批准後實施。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電力規劃;確需變更的,應當由原規劃編制部門組織開展專題研究、評估論證,並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十條編制電力規劃應當統籌兼顧可再生能源開發、項目建設、電網配套等因素,合理規劃布局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第十一條電力規劃應當推進居民生活、工業農業生產、交通運輸等領域電能替代,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

供電企業應當為電能替代提供配套服務和技術支持。第十二條電力規劃應當引導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發展,運用互聯網、信息通信和智能控制技術等,提高電網與發電側、需求側交互響應能力,構建源網荷儲協調發展、集成互補的能源互聯網,促進綜合能源服務等新業態發展。第十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電力規劃重點建設項目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按照規劃需求配置相應的電力設施用地、架空電力線路走廊和地下電纜通道等資源,並做好定點定線等落實工作。第三章電力建設第十四條電力建設應當貫徹保護耕地、節約利用土地的原則,並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強制性標准,保證建設工程安全和質量。

電力建設應當依法保護環境,採取新技術,避免或者減少有害物質排放,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⑵ 保安服務管理條例(2020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保安服務活動,加強對從事保安服務的單位和保安員的管理,保護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維護社會治安,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保安服務是指:

(一)保安服務公司根據保安服務合同,派出保安員為客戶單位提供的門衛、巡邏、守護、押運、隨身護衛、安全檢查以及安全技術防範、安全風險評估等服務;

(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招用人員從事的本單位門衛、巡邏、守護等安全防範工作;

(三)物業服務企業招用人員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開展的門衛、巡邏、秩序維護等服務。

前款第(二)項、第(三)項中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物業服務企業,統稱自行招用保安員的單位。第三條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保安服務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保安服務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保安服務行業協會在公安機關的指導下,依法開展保安服務行業自律活動。第四條保安服務公司和自行招用保安員的單位(以下統稱保安從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保安服務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度和保安員管理制度,加強對保安員的管理、教育和培訓,提高保安員的職業道德水平、業務素質和責任意識。第五條保安從業單位應當依法保障保安員在社會保險、勞動用工、勞動保護、工資福利、教育培訓等方面的合法權益。第六條保安服務活動應當文明、合法,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權益。

保安員依法從事保安服務活動,受法律保護。第七條對在保護公共財產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預防和制止違法犯罪活動中有突出貢獻的保安從業單位和保安員,公安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保安服務公司第八條保安服務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不低於人民幣100萬元的注冊資本;

(二)擬任的保安服務公司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管理人員應當具備任職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有關業務工作經驗,無被刑事處罰、勞動教養、收容教育、強制隔離戒毒或者被開除公職、開除軍籍等不良記錄;

(三)有與所提供的保安服務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其中法律、行政法規有資格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取得相應的資格;

(四)有住所和提供保安服務所需的設施、裝備;

(五)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保安服務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度、保安員管理制度。第九條申請設立保安服務公司,應當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提交申請書以及能夠證明其符合本條例第八條規定條件的材料。

受理的公安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15日內進行審核,並將審核意見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應當自收到審核意見之日起15日內作出決定,對符合條件的,核發保安服務許可證;對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第十條從事武裝守護押運服務的保安服務公司,應當符合國務院公安部門對武裝守護押運服務的規劃、布局要求,具備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條件,並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不低於人民幣1000萬元的注冊資本;

(二)國有獨資或者國有資本占注冊資本總額的51%以上;

(三)有符合《專職守護押運人員槍支使用管理條例》規定條件的守護押運人員;

(四)有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專用運輸車輛以及通信、報警設備。第十一條申請設立從事武裝守護押運服務的保安服務公司,應當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提交申請書以及能夠證明其符合本條例第八條、第十條規定條件的材料。保安服務公司申請增設武裝守護押運業務的,無需再次提交證明其符合本條例第八條規定條件的材料。

受理的公安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15日內進行審核,並將審核意見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應當自收到審核意見之日起15日內作出決定,對符合條件的,核發從事武裝守護押運業務的保安服務許可證或者在已有的保安服務許可證上增注武裝守護押運服務;對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第十二條取得保安服務許可證的申請人,憑保安服務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工商登記。取得保安服務許可證後超過6個月未辦理工商登記的,取得的保安服務許可證失效。

保安服務公司設立分公司的,應當向分公司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備案。備案應當提供總公司的保安服務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總公司法定代表人、分公司負責人和保安員的基本情況。

保安服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的,應當經原審批公安機關審核,持審核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⑶ 印刷業管理條例(2020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印刷業管理,維護印刷業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出版物、包裝裝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的印刷經營活動。

本條例所稱出版物,包括報紙、期刊、書籍、地圖、年畫、圖片、掛歷、畫冊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的裝幀封面等。

本條例所稱包裝裝潢印刷品,包括商標標識、廣告宣傳品及作為產品包裝裝潢的紙、金屬、塑料等的印刷品。

本條例所稱其他印刷品,包括文件、資料、圖表、票證、證件、名片等。

本條例所稱印刷經營活動,包括經營性的排版、製版、印刷、裝訂、復印、影印、列印等活動。第三條印刷業經營者必須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講求社會效益。

禁止印刷含有反動、淫穢、迷信內容和國家明令禁止印刷的其他內容的出版物、包裝裝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第四條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主管全國的印刷業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出版管理的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出版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印刷業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公安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印刷業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印刷業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承印驗證制度、承印登記制度、印刷品保管制度、印刷品交付制度、印刷活動殘次品銷毀制度等。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制定。

印刷業經營者在印刷經營活動中發現違法犯罪行為,應當及時向公安部門或者出版行政部門報告。第六條印刷行業的社會團體按照其章程,在出版行政部門的指導下,實行自律管理。第七條印刷企業應當定期向出版行政部門報送年度報告。出版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及時將年度報告中的有關內容向社會公示。第二章印刷企業的設立第八條國家實行印刷經營許可制度。未依照本條例規定取得印刷經營許可證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印刷經營活動。第九條企業從事印刷經營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企業的名稱、章程;

(二)有確定的業務范圍;

(三)有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資金、設備等生產經營條件;

(四)有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組織機構和人員;

(五)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審批從事印刷經營活動申請,除依照前款規定外,還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印刷企業總量、結構和布局的規劃。第十條企業申請從事出版物印刷經營活動,應當持營業執照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批準的,發給印刷經營許可證。

企業申請從事包裝裝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應當持營業執照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批準的,發給印刷經營許可證。

個人不得從事出版物、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個人從事其他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的,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第十一條出版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依據本條例第十條提出的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批准申請的,應當發給印刷經營許可證;不批准申請的,應當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印刷經營許可證應當註明印刷企業所從事的印刷經營活動的種類。

印刷經營許可證不得出售、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第十二條印刷業經營者申請兼營或者變更從事出版物、包裝裝潢印刷品或者其他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或者兼並其他印刷業經營者,或者因合並、分立而設立新的印刷業經營者,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辦理手續。

印刷業經營者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等主要登記事項,或者終止印刷經營活動,應當報原批准設立的出版行政部門備案。第十三條出版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社會信用信息平台建設的總體要求,與公安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實現對印刷企業信息的互聯共享。第十四條國家允許外國投資者與中國投資者共同投資設立從事出版物印刷經營活動的企業,允許設立從事包裝裝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的外商投資企業。

⑷ 贛州市城市管理條例(2020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公共服務水平,優化城市環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實行城市化管理區域內的城市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實行城市化管理區域的具體范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並向社會公布。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城市管理,是指對城市規劃建設、市政公用設施、市容環境衛生、園林綠化、污染防治等公共事務和秩序實施管理、服務的活動。第四條城市管理應當遵循以人為本、服務為先,政府主導、公眾參與,依法管理、社會監督的原則。第五條本市城市管理由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實行屬地管理,建立以縣級人民政府為主,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為基礎,部門聯動、權責統一的管理體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委員會,負責對城市管理工作的組織指導、監督檢查和考核獎懲,統籌協調解決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市、縣(市、區)、鄉(鎮、街道)、社區應當劃分網格單元,對城市管理事項實行網格化管理。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引導、支持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本參與城市管理,推動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和維護、園林綠化養護、環境衛生等城市管理社會化和公共服務市場化。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參與城市管理的權利,履行城市管理的義務,對違反城市管理的行為有權勸阻、舉報。第七條城市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公開職責范圍、執法依據、執法程序、監督方式以及其他有關行政執法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對城市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或者不當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依法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開展城市文明宣傳教育,弘揚社會公德,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第二章管理職責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管理工作,應當建立城市管理協調機制,將城市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城市管理工作目標,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在所管轄區域內承擔縣級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職責。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照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管理的具體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開展城市管理工作。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市容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依法集中行使城市管理領域行政處罰權。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公安、財政、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商務、文廣新旅、生態環境、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共同做好城市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十二條供水、供電、供氣、郵政、通信、廣播電視、公共交通等單位,應當在各自經營服務范圍內提供公共服務,保障各項設備設施的安全使用和正常運行,配合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第三章管理規定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組織編制綜合交通、環境衛生、戶外廣告、景觀亮化、綠地系統、地下綜合管廊、停車場所等專項規劃,經依法批准後公布實施。但是,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公開的內容除外。

城市新區開發、舊城改造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城市規劃要求,優先安排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第十四條新建、改建、擴建建築物、構築物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城市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二)臨街建築物及其防護設施保持整齊美觀,風格、造型、色調相協調;

(三)外觀保持整潔完好,出現結構損壞、牆面剝離的,及時修繕、維護。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城市管理工作目標,依法實施臨街建築物、構築物的綜合改造。第十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對建築物、構築物實施下列行為:

(一)改變、破壞外立面或者在外牆面新開門窗,改變原有門窗位置、大小和形狀;

(二)在屋頂、樓道、架空層、地下室等部位及住宅小區其他共用部位搭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

(三)下挖建築物、構築物底層或者周邊地面;

(四)拆除或者變動建築主體和承重結構。

安裝防盜網、護欄等防護設施,應當符合國家、省規定的城市容貌標准,不得超出牆體安裝。

⑸ 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2020)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範本市物業管理活動,維護物業管理相關主體的合法權益,保障依法、安全、合理使用物業,營造安全、舒適、文明、美麗的人居環境,促進社會和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物業的使用、維護、服務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自行管理或者共同決定委託物業服務人的形式,對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物業服務人包括物業服務企業和其他物業管理人。第三條本市物業管理應當遵循業主自治、專業服務、社區指導、政府監管的原則。第四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將物業管理納入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和社區治理體系,鼓勵採用新技術、新方法提高物業服務水平,推動物業服務管理規范化、市場化。蘭州新區管委會、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在各自的管轄范圍內做好物業管理的組織領導工作。
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指導、協調業主大會成立以及業主委員會的選舉工作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的日常活動,調解物業服務管理糾紛,並配合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物業服務管理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配合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開展對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物業服務人的指導和監督工作。第五條建立黨建引領下的物業管理協商共治機制,支持業主、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人依法開展物業管理活動。
鼓勵和支持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物業服務人根據有關法律和章程設立工會、共青團、婦女組織,發揮群團組織在物業管理中的作用。第六條市、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服務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本市物業服務管理相關政策並組織實施;
(二)指導和監督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物業服務管理的監督管理工作;
(三)指導和監督本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
(四)建立健全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成員培訓制度;
(五)制定臨時管理規約、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物業服務合同等示範文本和相關標准;
(六)建立全市統一的物業服務管理信用信息、業主電子共同決策等信息系統;
(七)指導行業協會制定自律性規范並監督實施;
(八)實施物業服務管理方面的其他監督管理職責。
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物業服務管理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
(二)監督管理轄區內物業服務人遵守法律法規和物業服務合同、依法公開必須公開的各種事項和費用;
(三)指導、監督轄區內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
(四)組織對轄區內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成員開展培訓;
(五)指導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實施物業服務管理相關工作;
(六)落實物業服務管理方面的其他監督管理職責。第七條發展和改革部門負責物業區域內物業服務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政府指導價的制定工作。
城市管理執法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物業區域私搭亂建、不即時清理犬只糞便、不按照規定進行垃圾分類投放行為的查處和流浪犬捕捉工作。
公安機關負責物業管理區域內飼養禁養犬、犬吠擾民、生活環境雜訊污染、高空拋物違法行為的查處。
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物業區域內物業服務收費、電梯安全監管和違反本條例第六十五條規定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行為的查處。
林業部門負責物業區域內損毀樹木、綠地違法行為的查處。
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物業區域內供水使用違法行為的查處。
衛生健康部門負責物業區域內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檢查和相應違法行為的查處。
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物業區域內鍋爐煙塵、餐飲業油煙污染違法行為的查處。
應急管理部門負責物業區域內存放危險物品、妨害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的查處。
除本條上述各款明確規定的職責以外,上述各款所列的政府部門還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物業管理活動的其他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自然資源、人防及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物業管理活動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⑹ 娛樂場所管理條例(2020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娛樂場所的管理,保障娛樂場所的健康發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娛樂場所,是指以營利為目的,並向公眾開放、消費者自娛自樂的歌舞、游藝等場所。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負責對娛樂場所日常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公安部門負責對娛樂場所消防、治安狀況的監督管理。第四條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開辦娛樂場所,不得參與或者變相參與娛樂場所的經營活動。

與文化主管部門、公安部門的工作人員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親屬,不得開辦娛樂場所,不得參與或者變相參與娛樂場所的經營活動。第二章設立第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得開辦娛樂場所或者在娛樂場所內從業:

(一)曾犯有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強奸罪,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賭博罪,洗錢罪,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的;

(二)因犯罪曾被剝奪政治權利的;

(三)因吸食、注射毒品曾被強制戒毒的;

(四)因賣淫、嫖娼曾被處以行政拘留的。第六條外國投資者可以依法在中國境內設立娛樂場所。第七條娛樂場所不得設在下列地點:

(一)居民樓、博物館、圖書館和被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築物內;

(二)居民住宅區和學校、醫院、機關周圍;

(三)車站、機場等人群密集的場所;

(四)建築物地下一層以下;

(五)與危險化學品倉庫毗連的區域。

娛樂場所的邊界雜訊,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標准。第八條娛樂場所的使用面積,不得低於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規定的最低標准;設立含有電子游戲機的游藝娛樂場所,應當符合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關於總量和布局的要求。第九條娛樂場所申請從事娛樂場所經營活動,應當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外商投資的娛樂場所申請從事娛樂場所經營活動,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娛樂場所申請從事娛樂場所經營活動,應當提交投資人員、擬任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負責人沒有本條例第五條規定情形的書面聲明。申請人應當對書面聲明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受理申請的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就書面聲明向公安部門或者其他有關單位核查,公安部門或者其他有關單位應當予以配合;經核查屬實的,文化主管部門應當依據本條例第七條、第八條的規定進行實地檢查,作出決定。予以批準的,頒發娛樂經營許可證,並根據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的規定核定娛樂場所容納的消費者數量;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辦理消防、衛生、環境保護等審批手續的,從其規定。第十條文化主管部門審批娛樂場所應當舉行聽證。有關聽證的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執行。第十一條娛樂場所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和相關批准文件、許可證後,應當在15日內向所在地縣級公安部門備案。第十二條娛樂場所改建、擴建營業場所或者變更場地、主要設施設備、投資人員,或者變更娛樂經營許可證載明的事項的,應當向原發證機關申請重新核發娛樂經營許可證,並向公安部門備案;需要辦理變更登記的,應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第三章經營第十三條國家倡導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禁止娛樂場所內的娛樂活動含有下列內容:

(一)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或者領土完整的;

(三)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傷害民族感情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違反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宣揚淫穢、賭博、暴力以及與毒品有關的違法犯罪活動,或者教唆犯罪的;

(七)違背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八)侮辱、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第十四條娛樂場所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不得為進入娛樂場所的人員實施下列行為提供條件:

(一)販賣、提供毒品,或者組織、強迫、教唆、引誘、欺騙、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

(二)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嫖娼;

(三)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

(四)提供或者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陪侍;

(五)賭博;

(六)從事邪教、迷信活動;

(七)其他違法犯罪行為。

娛樂場所的從業人員不得吸食、注射毒品,不得賣淫、嫖娼;娛樂場所及其從業人員不得為進入娛樂場所的人員實施上述行為提供條件。

⑺ 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2020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市容環境衛生工作,創造整潔、優美、文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市容環境衛生工作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城鎮地區,是指《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中心城、新城、建制鎮。第三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市容環境衛生工作的領導、組織、協調和監督。

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市容環境衛生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證市容環境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使市容環境衛生事業與本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第四條市城市管理行政部門主管本市市容環境衛生工作,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

區城市管理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

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轄區的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

本市各級人民政府的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依法對市容環境衛生工作進行管理。第五條本市市容環境衛生工作實行統一領導、以區為主、分級管理和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原則。第六條城市管理行政部門和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教育、文化、衛生計生等部門,應當加強市容環境衛生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公民的市容環境衛生意識。

廣播、電視、報刊等宣傳媒體和公共場所的廣告應當安排市容環境衛生方面的公益性宣傳內容。第七條維護市容環境衛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享受整潔優美市容環境的權利,同時負有維護市容環境衛生、愛護環境衛生設施的義務;對損害、破壞市容環境衛生的行為有權勸阻和舉報。第八條本市提倡和鼓勵居(村)民委員會組織居(村)民制定維護市容環境衛生的公約,動員居(村)民積極參加市容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創建整潔、優美、文明的環境。第九條本市對在市容環境衛生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十條本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按照授權的范圍,依法對本條例規定的市容環境衛生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第十一條行政管理部門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依法行政,行政行為應當符合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

行政管理部門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實行執法責任制度和過錯追究制度。

本市各級人民政府監察機關依法對行政管理部門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實施行政監察。第十二條行政管理部門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積極履行管理和監督職責;對於單位和個人舉報或者投訴的損害市容環境衛生的行為,應當依法及時處理。

不履行法定職責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第十三條行政管理部門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中不得濫用職權,損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賠償;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二章市容環境衛生事業發展第十四條本市按照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和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要求,確定市容環境衛生事業的發展目標,建立科學、完備的管理體系、基礎設施體系和專業作業服務體系,健全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統。

市容環境衛生事業應當逐步實現環境衛生設施建設和專業作業服務的市場化、社會化。第十五條市城市管理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組織編制市容環境衛生設施建設專業規劃、環境衛生設施建設定額指標和設置標准,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十六條市城市管理行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實際需要,制定本市的環境建設規劃、容貌景觀標准和環境衛生標准,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對市容環境衛生有特殊要求的道路和地區,區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嚴於本市規定的容貌景觀標准和環境衛生標准,並公布實施。第十七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支持市容環境衛生事業的科學技術研究,鼓勵市容環境衛生科學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的推廣、應用,改善市容環境衛生勞動作業條件,提高市容環境衛生水平。

⑻ 安徽省道路運輸管理條例(2020修訂)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道路運輸市場秩序,保障道路運輸安全,保護道路運輸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道路運輸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道路運輸經營和道路運輸相關業務的活動。

本條例所稱道路運輸經營,是指以營利為目的,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道路運輸活動,包括道路旅客運輸經營(以下簡稱客運經營)、道路貨物運輸經營(以下簡稱貨運經營)。

本條例所稱道路運輸相關業務,包括站(場)經營、機動車維修經營、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第三條道路運輸發展應當遵循統籌規劃、合理引導、安全便捷、節能環保的原則;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與道路運輸行業深度融合。

鼓勵道路運輸和相關業務經營者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封鎖或者壟斷道路運輸市場。

鼓勵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節能、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鼓勵發展旅客聯程運輸和貨物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第四條從事道路運輸經營和道路運輸相關業務,應當依法經營、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為服務對象提供安全、便捷、優質的服務。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制定道路運輸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道路運輸站(場)等道路運輸設施的布局和建設應當納入道路運輸發展規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發展鄉村道路客運,並採取措施逐步實現城鄉客運服務一體化。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運輸管理工作。

公安、應急管理、市場監管、住房和城鄉建設、稅務、發展改革、自然資源、文化和旅遊、數據資源、生態環境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道路運輸管理的有關工作。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道路運輸發展規劃時,應當統籌考慮與長三角地區道路運輸的協調,促進道路運輸區域協作和發展。

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推進建立長三角地區聯合執法機制,推動道路運輸管理信息互聯共享。

建立長三角毗鄰地區公交線路跨省運營管理機制,優化道路客運班線公交化運營模式。第二章道路運輸經營第一節班線、包車客運經營第八條申請從事班線客運經營、包車客運經營的,依法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有關登記手續後,應當向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申請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車輛營運證。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對客運經營者取得許可的客運車輛配發班線客運標志牌或者包車客運標志牌。

同一客運線路有三個以上申請人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以通過招標的形式作出許可決定。客運經營許可的招標辦法,由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製定。第九條客運經營者應當在取得全部經營許可證件後六個月內投入運營。無正當理由逾期未投入運營或者運營後連續停運六個月以上的,視為自動終止經營,由原許可機關注銷其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

客運經營者需要終止客運經營的,應當在終止前三十日內告知原許可機關,並在終止經營後十日內將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車輛營運證交回原許可機關,辦理有關注銷手續。

因客運經營者停運或者終止經營造成原許可的客運班線運力不足,影響城鄉居民生活和生產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安排客運班線補充運力。第十條班線客運的經營期限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高速公路的班線客運經營期限為六年;

(二)其他道路的省際班線客運經營期限為五年,省內客運班線經營期限為四年。第十一條客運經營者需要延續依法取得的班線客運經營期限的,應當在經營期限屆滿六十日前向原許可機關提出申請;符合下列條件的,原許可機關應當予以優先許可:

(一)在經營該班線客運期間,無特大運輸安全責任事故;

(二)在經營該班線客運期間,無情節惡劣的服務質量事件;

(三)在經營該班線客運期間,無嚴重違規經營行為;

(四)按照規定履行了普遍服務的義務。第十二條班線客運經營者應當按照許可的線路、公布的班次、站點和發車時間運營,無正當理由不得改變營運線路和發車時間。班線客運經營者應當在規定的站點停靠上下旅客,不得站外上客或者沿途攬客,鄉村道路未設站點的除外。

包車客運經營者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起始地、目的地和線路行駛,不得按班線模式定點定線運營,不得招攬包車合同外的旅客乘車。

旅遊客運按照營運方式分為定線旅遊客運和非定線旅遊客運。定線旅遊客運應當按照班線客運管理,非定線旅遊客運按照包車客運管理。

熱點內容
醫療機構器械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1 21:06:04 瀏覽:45
注會經濟法中擔保的時間 發布:2025-01-11 21:05:09 瀏覽:379
貴州保護條例 發布:2025-01-11 21:00:27 瀏覽:122
改年齡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20:48:30 瀏覽:370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的內容 發布:2025-01-11 20:12:40 瀏覽:399
建管所涉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20:07:44 瀏覽:359
reach法規第七條 發布:2025-01-11 19:57:29 瀏覽:125
民事訴訟法18條19條 發布:2025-01-11 19:07:54 瀏覽:238
民法中的監護 發布:2025-01-11 18:17:39 瀏覽:606
央視社會與法平安365幾點 發布:2025-01-11 18:01:47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