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老年醫學科規章制度

老年醫學科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3-07-11 12:46:57

『壹』 老年護理院的有關法規和政策

切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1. 全社會都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切實維護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要加強法制建設,進一步完善有關維護老年人權益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和監督力度,依法處理和打擊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不法行為。依法取締傷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宣傳迷信邪說、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非法組織。
    要在全社會積極開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制教育和普法工作。各級司法行政和宣傳部門要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納入普法計劃,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全體公民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自覺性和法律意識。老年人也要學法、懂法、守法,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要重視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加強老年人法律服務工作,使老年人能夠就地、就近、及時地得到優質的法律服務。各級司法行政部門對需要獲得律師及其他法律幫助但又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老年人,要按照有關規定向他們提供法律援助。各級人民法院對老年人因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提起訴訟交納訴訟費確有困難的,要給予緩交、減交或免交的優待。
    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全社會廣泛開展敬老、養老、助老的道德教育,並與開展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創建活動結合起來。中央和省級廣播電視機構要開辦老年節目,地、縣級廣播電視機構要結合本地情況進行轉播,其他有條件的地方也可開辦老年節目。中小學校要把敬老、養老、助老作為德育的重要內容納入教育計劃。要綜合運行行政、法律和宣傳、教育等手段,在全社會樹立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社會風尚。


  2.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國家、社會、家庭和個人相結合的養老保障機制,確保老年人生活、醫療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在城鎮,要建立起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商業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和社會互助為主要內容的比較完善的養老保障體系。逐步建立起獨立於企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渠道、管理服務社會化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要進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實際收入低於所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線的老年人,要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積極推進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覆蓋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落實離休和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障政策,發展各種類型的補充醫療保險,滿足老年人的基本醫療需求。
    在農村,要堅持以家庭養老為主,進一步完善社會救濟和以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為內容的「五保」供養制度,倡導村民互助。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多種社會養老的路子。不斷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加快農村醫療衛生組織建設,完善農村基層衛生服務網路,切實解決貧困地區老年人缺醫少葯問題。


  3. 老年人有受贍養的權利,贍養人特別是子女要依法履行贍養義務。倡導贍養人之間簽訂《家庭贍養協議書》,並由基層組織監督執行。要切實保障老年人住房、財產、繼承等合法權益,重視和解決好老年婦女問題。
    要維護老年人婚姻自由的權利。要移風易俗,轉變觀念,支持單身老年人自由擇偶結婚。對再婚老年人,子女要給予理解和支持,並繼續依法承擔贍養義務。提倡和鼓勵老年人之間建立互助關系。


  4. 重視發揮老年人的作用,堅持自願和量力、社會需求同個人志趣相結合的原則,鼓勵老年人從事關心教育下一代、傳授科學文化知識、開展咨詢服務、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和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等活動。
    四、發展老年服務業


  5. 要加強社區建設,依託社區發展老年服務業,進一步完善社區為老年人服務的功能。今後企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要逐步與所在單位相脫離,由社區組織管理和服務。要充分發揮社區組織在老齡事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加快社區老年服務設施和服務網路建設,努力形成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規范的社區老年服務體系。
    各地要充分利用現有設施,積極興辦不同形式、不同檔次的老年福利院、老年護理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護理、健身等多方面的服務。各部門、各單位的老年服務設施要逐步向社會開放。倡導社會互助,積極開展扶老助困志願活動。各級人民政府要制定有關規定,在參觀、游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面,對老年人給予優待和照顧。
    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老年醫療保健服務,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健全老年醫療保健服務網路,提高服務質量。增加社區老年醫療保健設施,發展家庭病床,採取定點、巡迴、上門服務等多種形式,為老年人提供預防、醫療、保健、護理、康復和心理咨詢等服務。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老年保健和衛生科學知識,增強老年人自我預防和保健技能。
    各級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部門和工會、婦聯等群眾團體要進一步加強老年文化體育工作,發展老年文化體育事業。要建立社區老年活動中心或活動站。現有圖書館、群眾藝術館、文化館、文化站、公共體育場所等要為老年人提供優先優惠服務,群眾藝術館、文化館要建立老年文化活動中心,城區、鄉鎮的文化站要建立老年文化活動室。要組織老年人開展體育健身和文化娛樂活動,提倡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級文化部門要積極組織創作老年人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動。出版部門要組織出版適合老年人特點的圖書、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6. 各地要重視發展老年教育事業,發展廣播、電視、網路和函授教育,鼓勵和指導社會力量按照有關規定興辦各類老年學校。各種老年教育主要為老年人提供物質文化生活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就近參加學習。

『貳』 《護理倫理》要做好老年人的護理工作需注意什麼

護理老人最重要的就是大小便的護理,如果這塊能用儀器代替的話,那其他的護理,比如喂飯,翻身,擦身就簡單很多了。個人認為清理大小便和翻身擦身是最重要的。

老年護理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護理工作質量的好壞與護理人員的道德修養和道德行為密切相關。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日趨延長和出生率的下降,老年人在全人口中的比重也不斷增加。面臨社會人口的老齡化的出現,老年病的防治、護理及康復越來越引起社會公眾的關注。做好老年病人的護理,消除或減輕功能上的障礙,幫助其在身體條件允許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是護理人員應盡的道德責任。
護理倫理學對護理工作者有以下道德要求: (一)心理護理
老年人的心理狀態,由於生理和病理的因素,長期給病人帶來痛苦和折磨,造成生活上的困難、經濟上的拮據以及活動范圍的縮小,從而導致個性變異;也因腦及身體各器官均趨於衰退,功能下降,體力和精力均感到力不從心,病後給單位和家庭帶來麻煩而煩躁不安。老年病人特別注重護士的語言態度,禮貌性語言可在病人心目中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解釋性語言可使病人了解病情、配合治療和護理。護士應根據病人的主訴和不適,苦惱和日常生活的不便以及家庭社會等問題,針對病情個性、心理和需要,耐心細致地疏導和滿足合理要求,使其感到護士是可以信賴的,促使老年病人處於接受治療護理所需要的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狀態。
(二)環境與安全
病人一旦入院,護理人員要熱情地為病人介紹病房的環境與規章制度,熱情地為病人創造一個安靜、舒適、整潔的環境,盡力消除病房噪音等惡性刺激。光線充足,室溫相對恆定,濕度適宜,舒適美好的感受有利於身心保持最佳狀態。老年人特別是偏癱病人,一定要注意安全,病床要加床擋,床墊要適宜,不可過硬。老年人由於視力、聽力功能減退且平衡失調,步態不穩,容易跌倒,凡走廊、衛生間、樓梯及拐角等處要清除障礙物並要有扶手,以保證老年人的安全。老年人對溫感遲鈍,病床不可設在靠暖氣處,在用熱水袋或熱敷或烤燈時嚴格掌握溫度、時間以防燙傷,卧床者嚴禁吸煙,以防火災並勸其戒煙。 (三)護理及時
老年人反應性降低,自覺症狀輕微,即使病情危重,臨床表現也常常不典型,容易掩蓋很多的特徵,加之老年人病情發展迅速,很容易延誤病情。因此,老年病科的醫護人員要加強業務學習和自身倫理道德建設的培養,掌握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點,在工作中專心、審慎、周密、善於觀察,及時發現前驅症狀,及
http://wenku..com/link?url=lgf6svWOLAO-_R5c4Wkuy-f6zCH5_BK8dPaO3

『叄』 求:人民醫院制定的各規章制度 醫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程 人員崗位制度

提示

別把眼睛看花拉
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試行草案)

醫院分級管理標準是我國醫院實現標准化管理的客觀依據。實施醫院分級管理,可加強醫療衛生服務的宏觀管理和醫院微觀管理的雙重機制,完善各級醫院功能,健全、鞏固三級醫療預防體系,更好地發揮整體效應,達到充分合理利用有限衛生資源,促進科技發展,加強醫德醫風建設,不斷提高醫療質量,更好的為人民健康服務。同時還可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支持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院分級管理是醫院管理體制的一項重大改革。

《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以現代科學管理的理論指導,總結我國三級醫療衛生網建設和創建「文明醫院」活動的經驗,由衛生部醫政司組織十一省、市及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醫科大學等單位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和論證起草的。現將有關問題說明如下:

1.各級醫院基本標准:本標準是各級醫院都必須達到的標准,也是醫院開業資格的認定標准。基本標准單獨考核評定,與分等標准考核打分分開。如達不到「基本標准」的要求,不予通過,定為不合格醫院,新申請開業的醫院則不予批准。

2.各級醫院分等標准:根據任務和功能的不同,把醫院分為三級,即一級醫院、二級醫院和三級醫院。還根據各級醫院的技術水平、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並參照必要的設施條件,分別劃分為甲、乙、丙等,三級醫院增設特等。

3.評審判定標准:在數學模型評分辦法建立前暫採取千分制辦法評定。在評審中,合格醫院按所得總分的分數段來評定等次。

甲等:分等標准考核須達900分以上(含900分)。

乙等:分等標准考核須達750分至899分。

丙等:分等標准考核在749分以下。(含749分)

三級特等醫院除達到三級甲等醫院的標准外,還必須達到醫院所必備的條件。

4 .醫院評審申請書:是醫院向評審委員會申請的必備手續,也是評審委員會認定醫院評審資格的主要依據。要求各醫院必須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地逐項填寫、申報。

5.標準的其他有關附件:是標準的具體指標,要求和考核檢查要點等的說明。

這次所形成的《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還很不完善,只能作為草案在全國試行。希望各地在試行中對本標准提出修訂意見,使之逐步完善。

衛生院、基層醫院(一級醫院)標准

一級醫院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10萬)的社區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在我國實施初級衛生保健,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障」全球目標的基層醫療機構。

一級醫院基本標准

本標準是審定一級醫院資格的必備條件,達到本標准合格線才能參加等級評審。

基本標准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一、醫院規模

應具有與一級醫院功能、任務及管理要求相適應的醫院規模。

1.病床數不得少於20張。如果不足上述限度,必須做出合理解釋。

2.病房每床單元必備設施達到規定要求(見附件六)。

3.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45平方米。

4.病床與醫院正式職工人數之比為:1∶1-1.4。

5.衛生技術人員佔全院職工總數之比為80-85%(非衛生技術人員,不得從事醫療、醫技和護理技術工作。)

二、醫院功能與任務

一級醫院應承擔本社區的各項醫療衛生服務和一定的衛生行政管理工作。

(一)預防保健

1.做好社區衛生防疫工作,包括計劃免疫、傳染病、寄生蟲和地方病防治,在上級衛生防疫部門指導下,實施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2.積極開展婦幼保健工作,開展婦女、嬰幼兒多發病的普查普治,開展婚、育、產系統保健,推廣科學接生等工作。

3.做好計劃生育手術和技術指導工作。

4.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針對危害社區人群健康的因素,普及衛生知識,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體健康水平。

(二)醫療服務

1.完成社區內常見病、多發病的門診、住院(含家庭病床)診治任務,進行急、重、危病人的維持生命體征的救護,並組織轉診。

2.向群眾普及急救知識與技術,院內醫務人員必須掌握有效的徒手心肺復甦術。

3.根據條件開展社區康復醫療、精神衛生服務、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人群防治。

(三)衛生行政管理

1.在當地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領導下,依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協助制定和實施社區的初級衛生規劃。

2.配合有關部門動員組織群眾開展愛國衛生活動,逐步改善社區衛生狀況。

3.貫徹執行國家各種衛生法規,對社區內有關行業實行監督管理。

4.負責村級衛生組織和個體開業醫生的管理和技術指導,培訓鄉村醫生、衛生員和接生員。

三、醫院管理

醫院應有健全的管理體系,有相應的制度、措施、監督、考核與評價。有人分工負責行政管理。業務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必備制度

根據1982年衛生部發布的《全國醫院工作條例、醫院工作制度與醫院工作人員職責》有關規定,結合醫院實際,必須認真制訂和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主要包括:

1.醫院工作制度。除一般醫院工作制度,應包括婦幼保健、衛生防疫、家庭病床工作制度,指導鄉村醫生等工作制度。

2.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

3.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4.職工繼續教育制度。

(二)信息管理

1.按衛生部《衛生統計工作制度(試行)》的規定配合綜合信息管理專(兼)職人員。

2.對信息及時收集、儲存、分析、反饋與利用,且有成效。

3.有圖書管理制度,訂有適量的醫學圖書和期刊。

(三)財務管理

1.設有財務機構或專職財會人員。

2.會計憑證、帳薄、報表符合會計制度。

3.建立會計檔案和管理制度。

4.會計監督審計制度健全,嚴格遵守財經、物價紀律,不準亂收費。

(四)設備管理

1 .設專人或兼職人員對全院設備進行管理。

2.有醫療設備保管、使用、保養、定期維修制度,保證醫療工作的需要。

3.對重要設備建立的檔案。

(五)總務管理

1.一般物資實行定額管理,有健全的采購、驗收、入庫、發放、報廢等制度。

2.主動、及時為全院服務,保證水、電、被服、膳食供應,各種設施及時維修。

(六)建築管理

1.醫院建築符合衛生學要求,對舊建築有維修制度,對不合理建築有改造計劃。

2.不得使用危房,尤其不得在危房中從事醫療活動。

四、質量管理

(一)有專(兼)職人員負責全院質量管理,建立健全逐級質量保證體系。

(二)有全院質量管理方案,並認真落實。

(三)院內感染的控制:

1.控制感染組織應符合1988年衛生部《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的暫行辦法》的規定。

2.有全院性控制感染方案。

3.建立嚴格消毒隔離和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與無菌操作規定。

4.有院內感染控制教育制度,醫護人員必須樹立無菌觀念和進行正確的無菌技術操作。

5.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方法。

6.有特殊區域(如手術室、治療室、供應室、分娩室等)的保治措施。

7.消毒供應室應達到衛生部《醫院消毒供應室驗收標准(試行)》的要求。

五、思想政治工作與醫德醫風建設

1.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制定有關思想工作和醫德醫風建設的計劃,並組織實施。

2.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體系和相應的工作制度。

3.認真貫徹執行《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開展和堅持崗位前教育制度。

4.建立群眾監督制度。

5.根據調查,患者、社區或合同單位對醫院的滿意度達到規定。

6.有健全的廉潔行醫措施。

六、醫院安全

1.建立健全醫院安全保衛管理制度,並有專人或兼職人員負責。

2.制訂平時的和緊急情況下的安全管理方案,並定期檢查。

3.有對高壓力系統、手術室、放射室、配電室等高危設備與區域的特殊安全管理措施。

4.配備必要的消防設備。

5.有劇毒、麻醉、精神葯品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

6.照明系統發生意外情況時,有安全的替代光源,保證應急的需要。

七、醫院環境

1 .重視醫院清潔衛生,有保潔制度及措施,有專人負責。

2.門診、病房等醫療區禁止吸煙。

3.重視院內綠化,有與醫院佔地相適應的綠化面積(包括室內外花木種植、立體綠化)。

4.對污物、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理後符合衛生學標准。

5.門診噪音不高於50分貝,病房、手術室噪音不高於38分貝。

6.手術室一般照明為100米燭,工作面積綜合照明2000-3000米燭。

一級醫院分等標准

本標準是一級醫院建設和發展的標准,也是其水平和質量的評價依據。

一、科室設置

科室設置應與一級醫院的功能、任務和社區實際需要適應。

1.臨床科學:應設置內科、外科 ,婦產科、急診室。有條件的設兒科、五宮科、中醫科,家庭病床科(組)等。

2.醫技科室:應設置葯劑室(含調配室)、化驗室(檢驗中心有統一安排者可不要求)、放射室、手術室、處置室、供應室、病案統計室、圖書室等。

3.行政科室:設置院辦公室(負責醫療、護理、人事、秘書、保衛、財務、後勤工作等)。

4.預防保健(科)室:設置衛生防疫室、婦幼保健室(含計劃生育技術指導)。

二、人員配備

要達到基本要求中病床與人員的比例。其中各類人員的比例如下表:

各 種 人 員

行政工勤人員%
衛生技術人員%
其 中 各 類 衛 生 技 術 人 員

中西醫師(士)%
護理%
檢驗%
放射%
葯劑%
其它%

15-20
80-85
38
38
4
4
8
8

其中分工從事預防保健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的25%以上。

三、技術水平

技術建設要從實際出發,能開展社區各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一般危重病人的救護服務。基本要求:

(一)醫療

1.急診醫療:

對社區內急診病例能24小時應診(包括出診)。

2.內、兒科:

正確處理常見病,並能對疑難病症進行恰當處理與轉診。

能對循環、泌尿、呼吸系統功能衰竭、急性中毒和休克及其它一般急危病人作出初診斷並進行維持生命的搶救處理。

掌握當地傳染病的治療和消毒隔離技術。

3.外科、婦產科:

能對外科急腹症做出臨床診斷和及時、正確的處理。

能開展一般上腹部手術。

能完成外科的止血、縫合、包紮、骨折固定等處理。

能完成生理產科、部分常見病病理產科的處理及剖腹產手術。

4.五官科:

能診斷治療本科常見病及部分急症。

開展防盲、防齲、防聾工作。

5.中醫科:

能辯證施治內、外、婦、兒科的常見病與部分疑難雜症。

開展針灸、按摩等。

6.護理

熟練掌握各種疾病的護理,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做好病房管理和分級護理,正確書寫五種護理表格(體溫單、醫囑單、醫囑記錄、護士交班、護理記錄)。

7.醫技科室:

能開展心電圖、超聲波檢查。

能開展血、尿、便常規檢驗和部分生化檢驗。

(檢驗中心化地區,有關安排要有合同)

能開展透視、攝片、一般胃腸道造影等檢查。

(二)預防保健

1.能開展計劃免疫、疫情處理,對「兩管五改」進行技術指導。

2.能開展圍產期保健、兒童系統保健,掌握計劃生育四項技術。

3.能開展社區慢性非傳染病防治、老年保健、精神衛生和社區康復醫療。

(三)教學

1.能對鄉村醫生、衛生員和接生員進行培訓。

2.能接受衛校學生部分臨床學習。

四、醫院管理

1.院長應熟悉一級醫院的管理,經過醫院管理專業短期培訓。

2.醫院有長遠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步驟。

3.醫院職工對院領導工作滿意度≥80%。

4.社區、合同單位和病人對醫院滿意度≥80%。

5.信息管理:

掌握人群各種傳染病發病情況,建立健全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登記合格率≥95%,漏報率≤0.5%。

做好醫院統計工作,配備統計人員掌握社區人口、生命、疾病(多發病、慢性病、地方病)的動態資料,及時分析和提出對策;按規定及時准確完成各種衛生統計報表。

建立病案管理制度,有專人或兼職人員負責,逐步按國際疾病分類(ICD)進行管理,要求門診有病歷,住院書寫完整病歷;按標准書寫,甲級病歷≥80%,杜絕丙級病歷。

五、主要科室基本設備詳見(附件七)。

六、各項統計指標

1.入院診斷與出院診斷符合率≥85%

2.手術前後診斷符合率≥95%

3.門診轉診率≤20%

4.單病種治癒好轉率:與同級醫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5.單病種病死率:與同級醫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6.單病種重危病人搶救成功率:與同級醫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7.住院病人轉院率≤3%

8.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85%

9.昏迷、癱瘓病人褥瘡發生次數:0

10.院內感染率≤3%

11.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率≤1%

12.一人一針一管執行率100%

13.常規器械消毒菌合格率100%

14.病床使用率≥60%

15.年病床周轉次數≥32次

16.平均住院日6天

17.門診處方合格率≥98%

18.門診病歷書寫合格率≥90%

19.住院病歷書寫合格率≥98%

20.甲級X光片率≥40%

21.護理五種表格書寫合格率≥85%

22.二級以上醫療責任事故發生次數 0

23.設備利用率≥80%

24.特殊診斷設備檢查陽性率≥20%(主要指B超)

25.0~7歲兒童建卡率 農村≥98% 城市≥100%

26.麻疹活疫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27.脊髓灰質炎活疫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28.白百破疫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29.卡介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30.四苗全程覆蓋率 農村≥85% 城市≥92.5%

31.婦女病查治率 農村≥60% 城市≥90%

32.圍產兒死亡率 農村≤20% 城市≤90%

33.產前檢查率 農村≥80% 城市≥95%

34.新法接生率≥95%

35. 產後訪視率農村≥70% 城市≥80%

36.衛生技術人員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37.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38.基礎護理合格率≥80%

39.一級護理合格率≥80%

一級醫院分等判定標准

醫院應對其建設、管理、技術水平、工作質量、文明服務、成本效益等定期進行自我評價,並制定改進措施。地(市)醫院評審委員會對醫院質量按本標准進行院外評價。根據評審結果將一級醫院分為甲、乙、丙三個等次。

一、一級甲等醫院

醫院建設成績顯著,科室設置、人員配備、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工作質量和醫院基本設施等結合水平,經考核達到900分及以上。

二、一級乙等醫院

醫院建設成績尚好,其科室設置、人員配備、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工作質量和醫院基本設施等綜合水平經考核檢查達750-899分。

三、一級丙等醫院

醫院建設有一定成績,基本標准考核合格,但與分等標准要求尚有較大差距。經綜合考核檢查在749分以下(含749分)。丙等醫院應有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和發展規劃。

二級醫院標准

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其半徑人口一般在10萬以上)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服務的衛生機構,是三級醫療衛生體系中的中間層次。

二級醫院基本標准

本標準是審定二級醫院資格的必備條件,達到本標准合格線者才能參加等級評審。

一、醫院規模

應具有與二級醫院任務、功能、技術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適應的醫院規模。

1.病床不少於100張。

2.每床單元必備設施達到規定的要求(見附件六)。

3.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凈使用面積不少於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門診人次占門診建築面積不少於3平方米。

6.病床與醫院正式職工人數之比為1∶1.3-1.5。

7.必須配備具有國家認定資格的衛生技術人員。衛生技術人員佔全院職工總數不少於75%。

二、醫院功能與任務

(一)醫療衛生服務

對社區能提供全面、連續的醫療護理、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

1.承擔地區(地、市、縣)內的常見病、多發病和較疑難病症診治任務;搶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級醫療衛生機構的轉診。

2.開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擔災害事故的現場急救,迅速組織配套的急救隊伍接收成批病員進行院內急救。

3.開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區的疾病動態。參與社區內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工作。

(二)與醫療相結合開展教學、科研工作

1.能承擔基層醫療單位中各類衛生技術人員的進修、培訓和本院職工的在職教育。

2.能承擔中等衛生學校臨床教學及中等以上醫學衛生學校學生的臨床實習任務。

3.能承擔省或市級科研項目。

(三)指導基層

與有關部門協作指導地區內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做好社區治療、預防保健、康復和精神衛生等工作。與一級醫院建立經常性的業務關系,開展雙向轉診,幫助開展新技術,解決疑難問題和培訓衛生技術及管理人員。

三、醫院管理

醫院應有健全的管理體系,有相應的組織機構、人員、制度、措施、實施方案及其考核與評價辦法。

(一)組織管理

必備的有:

1.行政管理組織

2.醫療、預防、教學、科研管理組織

3.護理管理組織

4.財務管理組織

5.總務保障組織

6.思想政治工作和職業道德教育管理組織

7.必備委員會

(二)制度管理

根據1982年衛生部發布的《全國醫院工作條例、醫院工作制度與醫院工作人員職責》的要求和關規定,結合醫院實際,必須認真制訂一整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並有相應的教育、執行、監督、檢查、考評和獎懲辦法。必備制度應包括:

1.醫院工作制度

2.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

3.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4.職工繼續教育制度

(三)行政管理

1.有健全的行政管理組織,有一名院領導分管行政工作。

2.有遠期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季度安排和完成計劃的進度、指標、措施、步 驟、以及檢查總結。

3 .醫院有各項行政管理工作制度,並組織實施。必備的制度有:各項會議制度、院總值班制度、醫療行政查房制度、文書檔案管理制度。

4.有群眾來信來房登記、參觀訪問、醫院大事記錄。

5.院領導要經常深入科室、社區了解情況、徵求意見,改進工作。

(四)醫療管理

1.有健全的醫療管理組織,人員配備合理,有相應的工作制度,有一位副院分管醫療工作。

2.制訂切實可行的全院醫療建設規劃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3.有健全的醫療工作制度 ,切實可行的技術操作規程和醫療護理質量標准。

4.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管理組織,定期活動,對醫療、護理、醫技質量進行監督、檢查、評價,並提出改進意見。必備的質量管理組織有:醫療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葯事管理委員會、院內感染控制委員會、病案管理委員會。

5.加強業務人員的技術培訓、考核,建立衛生技術人員業務技術檔案。

6.非國家認定資格的技術人員,不得直接從事醫療醫技和護理技術工作。

(五)護理管理

按《護理管理標准及評審辦法》的有關要求管理。

(六)教學、科研管理

教學:

1.有健全的教學管理組織,有一名院領導分工負責教學管理工作。

2.有切實可行的教學規劃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3.有健全的教學工作規章制度,做到有監督、有檢查、有評價。

4.有相應的教學設施與設備。

5.衛生部認定的「教學醫院」,按衛生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工作暫行規定》(待發)進行管理。

科研:

1.有專(兼)職人員負責科研管理並有相應的工作制度。

2.建立科技人員、科研成果檔案。

3.有鼓勵開展醫學和管理科研辦法。

(七)信息管理

1.有健全的信息管理組織和有關工作制度。

2.應設立圖書館(室),並且有足夠數量的醫學圖書和期刊。

3.有處理醫療、管理和圖書情報信息的專職管理人員。

4.院內各部門提供的信息應真實、完整、准確,並及時分析、反饋與利用。

(八)計量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醫院必須加強計量工作管理。

1.有負責計量管理工作的部門或人員。

2.建立有關計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計量管理辦法。

(2)計量人員崗位責任制。

(3)計量器具周期檢定製度。

3.採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

4.在用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均應進行周期檢查。

(九)財務管理

1.設有財務機構,人員編制合理,職責范圍明確,並有健全的崗位責任制度和工作制度。

2.設有專(兼)職收費管理人員,嚴格執行醫療收費標准,實行明碼標價,接受群眾監督。

3.會計憑證、帳簿、報表符合會計制度。

4.建立會計檔案和管理制度。

5.有健全的財會監督制度,對違反財經、物價紀律現象應及時嚴肅處理。

(十)審計管理

1.設有與財務機構相平行的審計機構或者職級相應的審計人員,人員編制合理,並具有一定的審計專業知識。

2.對財務收支及有關的經濟活動實行經常性審計監督。

3.對資金財產的安全、完整以及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進行監督檢查。

4.經常檢查、評估資金、財產的使用效益並提出改進建議。

5.無重大損失浪費、貪污盜竊和嚴重違反財經法規事件。

(十一)設備管理

1.有健全的管理組織,實行計劃管理。

2.萬元以上大型精密儀器購置要有適宜性和可行性論證,進貨要驗收,使用有專人保管。

3.醫療設備有定期的保養、維修與更新制度,保證醫療工作需要。

(十二)總務管理

1.有健全的總務管理機構、崗位職責和工作制度。

2.一般物資實行定額管理,有健全的采購、驗收、入庫、發放、報廢等制度。

3.主動、及時為全國各科室特別是臨床科室服務,做到三下(下收、下送、下修),保證三通(水通、電通、氣通),不發生兩漏(漏水、漏電),做到兩滿意(職工、病人滿意)。

4.有意外情況下的供電措施,確保臨時照明。

5.救護車配有基本設備、葯品,隨叫隨到,保證醫療、搶救和轉送病人的需要。

(十三)建築管理

1.醫院的新建、改建和擴建,要經過可行性論證,適應總體發展規劃,資料保存完整。

2.新醫院選址、布局、設計要合理,符合建築規范及衛生學要求。

3.醫院各部分(門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手術室、消毒供應室、急診科(室)的建築布局、人物流向合理。室內採光、色彩設計符合衛生學的要求)。

4.醫院舊建築有維修計劃及預算,並認真執行。不得在危房中從事醫療活動。

四、質量管理

(一)醫院應有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方案。

(二)有院、科兩級質量管理組織。

(三)質量管理的重點是:醫療、護理、醫技、教學、科研和病案質量等。

(四)有質量教育、監督、檢查和評價制度及改進方案。

(五)院內感染控制

1.控制感染組織應符合1988年衛生部下發的《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的暫行辦法》的規定。

2.有全院性控制感染方案、對策、措施、效果與評價。

3.建立嚴格的消毒、隔離和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傳染病房的設置應符合衛生學要求。

4.有院內感染控制的在職教育制度,醫護人員必須樹立無菌觀念和進行正確無菌技術操作。

5.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辦法。

6.有特殊區域(如手術室、消毒供應室、產房、嬰兒室、新生兒病房、治療室等)的保潔監控措施。

7.現場檢驗要達到規定要求。

五、思想政治工作與醫德醫風建設

1.具有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體系和相應的工作制度。

2.制定有關思想政治工作和醫德醫風建設的計劃,並組織實施。

3.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做好全院職工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定期組織學習,進行研究分析總結。

4.認真貫徹執行《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有醫德教育措施。嚴格實行崗前教育制度。

『肆』 老年病科的管理制度是什麼

一、總則
第一條 為指導和加強中醫醫院老年病科規范化建設和科學管理,突出中醫特色,提高臨床療效,在系統總結中醫醫院老年病科建設與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參照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指南。
第二條 本指南旨在指導中醫醫院及其老年病科管理者加強老年病科中醫葯特色優勢的建設與管理,同時可作為各級中醫葯管理部門開展評價工作的參考和依據。
第三條 二級以上中醫醫院老年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設和管理。
第四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應在老年病基本診療技術基礎上,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應用葯物和技術開展老年病診療工作,注重突出中醫葯特色,充分發揮中醫葯優勢,繼承、創新和發展中醫特色診療技術,不斷提高中醫臨床診療水平。
第五條 各級中醫葯管理部門應加強對中醫醫院老年病科的指導和管理,中醫醫院應加強對老年病科的規范化建設與管理,保持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二、基本條件
第六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應具備與其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的場所、設備設施和技術力量,以保證本科診療工作的有效開展。
第七條 有條件的中醫醫院老年病科門診,可開設專病門診。三級中醫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中醫醫院老年病科應開設病房,具備提供老年病科急診診療服務的能力。
第八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門診應設置候診座椅、診室、檢查室、治療室(含中醫治療室),各區域布局合理,就診流程便捷,能夠保護患者隱私。三級中醫醫院老年病科和有條件的二級中醫醫院老年病科應根據專科特色設置配套的診斷設施、治療室。建築格局和設施應符合醫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病房應設置檢查室和中醫治療室,中醫治療室可開展針灸、火罐、音療、、中葯熏洗、中葯外治療法、理療等。
第九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設備配置,應與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在配備基本診療設備的同時,可配備中葯超聲導入治療設備、針灸設備、經絡治療設備、中醫磁療設備、中葯泡洗設備等有助於提高療效的中醫診療設備。設備和相關功能檢查室應全院共享。
第十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應建立健全並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診療方案與技術操作規程,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根據本科室特色療法開展情況,建立針灸、耳穴治療、音療、穴位注射、穴位貼敷、中葯外敷、中葯熏洗、中葯灌腸等老年病科常用診療設備操作規范和相關管理制度。
三、人員隊伍
第十一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占執業醫師的比例不低於70%,並根據工作需要配備經過中醫專業培訓的其他類別執業醫師。
第十二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高級、中級、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比例應合理,年齡構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撐科室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梯隊。
第十三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醫師應接受過中醫老年病專業系統培訓,掌握中醫老年病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應熟練掌握急危重症監護和搶救的技能。
中醫類別住院醫師經規范化培訓後應熟練掌握老年病科常見病種(病證)的診斷標准,掌握本科主要病種中醫診療方案、臨床路徑、臨床指南和基本診療技能,熟悉200首方劑,重點掌握100首常用方劑(見附件),掌握老年病科常用診療技術操作。
中醫類別主治醫師應在達到住院醫師基本要求基礎上,對部分病種具有較高的中醫診療水平,對臨床常見的疑難病形成系統的中醫診療思路,積累豐富的診療經驗,具備常見老年病科急危重症處理能力,並能指導下級醫師開展中醫診療工作。
中醫類別副主任醫師以上醫師應在達到主治醫師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具有較高的中醫理論素養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具備中醫診斷和應用中醫方法處理疑難、危重老年病的能力,具備對本科室重要中醫診斷和治療方案作出最終決策的能力。
第十四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住院醫師應在完成規范化培訓的轉科培訓後,在老年病科上級醫師指導下,重點培訓常見老年病的診斷標准、本科主要病種的診療方案、臨床路徑、臨床指南和基本技能、老年病中醫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常用診療技術的操作。
中醫類別主治醫師主要通過參加進修、跟師學習、參加學習班等方式,重點培訓疑難病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名老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新技術新方法等,了解老年病防治新進展,明確個人專業發展方向,並具有一項以上中醫老年專病的診療專長。
中醫類別副主任級以上醫師主要通過參加高級研修班、學術會議、跟師學習等方式,重點培訓老年疑難、急危重症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掌握老年病科防治新進展。
第十五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主任應由從事中醫老年病專業工作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或系統接受過中醫葯專業知識培訓(2年以上)的臨床類別執業醫師、並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者擔任。二級中醫醫院老年病科主任應具備從事中醫老年病專業學習和工作10年以上經歷和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三級中醫醫院老年病科主任應具備從事中醫老年病專業10年以上工作經歷和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第十六條 執業醫師人數在10人以上的三級中醫醫院老年病科和有條件的二級中醫醫院老年病科,可建立學術帶頭人制度。
學術帶頭人作為本科室的學術權威,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老年病專業學習和工作20年以上,應在專業領域有一定學術地位。學術帶頭人負責指導本科室中醫特色的傳承和創新工作,組織研究確定本科室學術發展方向,指導重點項目的制定與實施。
第十七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學術繼承人,應有從事中醫老年病專業10年以上的工作經歷,二級中醫醫院老年病科學術繼承人應具備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三級中醫醫院老年病科學術繼承人應具備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學術繼承人培養應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區的資源,通過跟師學習、高級研修班、學術會議等方式,著重進行中醫理論、老專家學術思想、臨床經驗、中醫老年病學科防治新進展等方面的培訓。
第十八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應做好本科室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採取師帶徒、名醫講堂、老專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傳承名老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
第十九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護理人員應系統接受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西醫院校畢業的護士3年內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時間不少於100學時。
第二十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護士應熟悉中醫葯診療常見老年病的基本知識,掌握老年病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護理知識和方法,掌握本科疾病中醫護理常規和中醫特色護理技術操作規程,能為病人提供具有中醫葯特色的護理服務和健康指導。
第二十一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護士長是老年病科護理質量的第一責任人,二級中醫醫院老年病科護士長應具備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具有1年以上老年病科臨床護理工作經驗。三級中醫醫院老年病科護士長應具備主管護師以上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具有2年以上老年病科臨床護理工作經驗。
第二十二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要積極應用中醫葯方法,促進中醫診療水平的提高。應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將辨證論治優良率、中成葯辨證使用率、中醫治療率、門診中葯飲片處方比例、急危重症中醫參與率、治癒好轉率等納入醫師績效考核。
四、服務技術
第二十三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應注重繼承發揚中醫傳統診療技術,在保證醫療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創新老年病中醫診療技術。
第二十四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應具備常見、多發老年病診治的能力,二級中醫醫院應具備開展郁證、不寐、骨痹、消渴、淋證、便秘、胃脘痛、汗證、胸痹、眩暈、中風等老年常見病診療的能力。三級中醫醫院應在二級中醫醫院服務能力基礎上,具備開展呆病、顫證、心悸、喘證、水腫等老年疑難、急危重症診療工作的能力。
第二十五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應注重突出中醫葯特色,鼓勵門診和病房使用中葯飲片,在辨證論治原則指導下,合理應用中成葯和醫院中葯制劑。開展中葯外敷、中葯灌腸、針灸、耳穴治療、足浴、穴位貼敷、臍療、拔罐等中醫特色服務項目;積極創造條件開展穴位注射、穴位埋線、砭石等服務項目,提高中醫臨床療效。
第二十六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應按照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制定發布的相關病種中醫診療方案和臨床路徑,結合本科室臨床實際,形成本科室重點病種的中醫診療方案,並應用於臨床,定期對本科室診療方案的實施情況及療效水平進行分析、總結及評估,不斷優化診療方案,提高中醫臨床療效。
第二十七條 強化中醫基本功訓練,不斷提高中醫診療水平。執行三級醫師查房制度,查房內容要體現中醫辨證論治思想,做到辨證准確、理法方葯一致,充分發揮上級醫師對下級醫師中醫診療的指導作用;及時開展病例討論,提高急危重症、疑難病的中醫診治水平。
第二十八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應根據發展方向和建設規劃,注重引進吸收新的診療技術,並以臨床為基礎、療效為核心,在中醫理論、技術方法、葯物研發等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創新。
五、環境形象
第二十九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應根據本單位和本科室的實際情況,在環境形象建設上注重體現中醫葯特色優勢。
第三十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環境形象建設的重點包括門診走廊和候診區、病房走廊、治療室等區域。
第三十一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的環境形象建設,應通過內部裝飾、展板布置等形式,重點傳播中醫葯防治老年病的科普知識,介紹中醫葯防治老年病的方法及專家特長,彰顯中醫葯防治老年病的特色和優勢,營造良好的中醫葯文化氛圍。宣傳知識、介紹方法和彰顯特色的具體內容,應使用中醫病名和中醫術語,並依據病種的變化及時調整。
第三十二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的內部裝飾,根據不同的區域、內容,可以採用有關名醫名言警句的書畫作品、中醫老年病專業歷史人物和本科室名醫照片、招貼畫、櫥窗展櫃、實物、觸摸屏、視頻網路、宣傳折頁等宣傳形式。
六、附則
第三十三條 中醫醫院老年病科開展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按照相關要求執行。
第三十四條 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專科醫院、綜合醫院中醫臨床科室以老年病診療為特色的,參照本指南進行建設和管理。
第三十五條 民族醫醫院老年病科建設與管理相關規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葯管理部門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條 本指南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七條 本指南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伍』 急需中醫門診相關制度,牆上掛的那種,請高手給予!!!

1、門診工作制度

① 門診部主任在主管院長的領導下負責門診的醫療行政管理,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各科室的門診工作;
② 門診各診斷室醫師值班,調休請假由門診主任負責安排及辦相關審批手續;
③ 門診醫師在診斷過程中,對診明確或可穎傳染病人,應及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特殊情況及時上報;
④ 對重病人、老年人、殘疾人,則應協調優先安排就診;
⑤ 認真規范書寫門診病歷,處方及門診日誌,做到細致診斷,合理用葯,態度和藹,耐心解釋,對經復診仍不能確診的難重病人,則應及時請示上級醫師;
⑥ 門診各科要注重與醫技科室、病區加強聯系與溝通,以便及時收治病人和早日明確診斷;
⑦ 專家專科門診則要按時出診,特殊情況不能出診,則應當公示或告知病人;
⑧ 門診大廳公開設立病人意見本及投訴箱,以便接受群眾監督;
⑨ 門診經常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以提高醫院的知名度。

2、門診服務台工作制度

① 門診服務台負責導醫、分診、咨詢及維持大廳的工作秩序等工作。
② 准時上班,堅守工作崗位,熱情主動接待病人。
③ 服務台人世間員必須熟悉本院門診各科醫師的特點與專長、開展治療項目、科室組成、醫療器械、設備等醫院概況,以便能正確的引導病人。
④ 病人選擇醫師時,則應詳細介紹專業特長及相關資料,具體方法等。
⑤ 服務人員應儀表端莊、著裝整齊、佩帶胸卡、文明用語、有問必答、百問不煩、禮貌待人、溫馨服務。
⑥ 主動幫助病人就醫、交費、取葯,引導各項檢查,解答有關事宜,其中環節出現問題,及時給予協調解決。
⑦ 經常巡視候診廳,以便隨時引導和協助老年人、殘疾人、體弱人員就醫。
⑧ 協助門診部接待團體體檢人員到相關科室體檢,維持秩序,負責安排個體體檢工作。
⑨ 宣傳衛生保健知識,發送衛生宣傳資料,監督保潔員,勸阻病人不要隨地吐痰、吸煙、亂扔果皮紙屑。
⑩ 負責收集病人的意見,溝通醫患關系,隨時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
⑾ 每日將接診情況表,統計上報醫院。

3、門診醫師診斷室工作制度

① 上班15分鍾前必須到位,並作好一切就診工作準備。
② 熱情接待病人,耐心細致地詢問病情、檢查和解答相關問題。
③ 按規定書寫門診病歷、處方及填寫各種申請單報告單,做好門診日誌的登記及統計工作。
④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防止交叉感染,並按照傳染病管理規定,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並詳細登記。
⑤ 指導病人正確採集各種化驗標本,並做好化驗和各種檢查報告單的保管,嚴防丟失。
⑥ 病人如有特殊情況,醫師應親自陪同檢查,並注重與醫技科室溝通。
⑦ 各種檢查污物器應檢查督促保潔工作消毒處理,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整齊與安靜。
⑧ 門診醫師值班、調休、請假,由門診主任通知導醫,以便分診。其科室所需物品由主任統一領發,個人不得領取。

4、門診輸液室工作制度

① 護士工作時間必須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口罩,操作前洗手,嚴格無菌操作規格,做到態度嚴謹、工作認真、手法輕巧。
② 注射葯物時,應按照處方和醫囑執行,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保障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③ 對需要做皮試的葯物,在注射前必須做皮試,觀察20—30分鍾等無過敏反應時方可注射。
④ 嚴格觀察注射後的病人的病情變化,首次注射青黴素後勤部,需留觀20—30分鍾,如發生注射反應及葯物過敏等意外,則應立即報告醫師,實施搶救措施。
⑤ 室內所有搶救葯品、設備、要放置定位點,專人負責,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更換,並取之方便。
⑥ 室內空氣、地面要做到定期消毒,並做好記錄,防止交叉感染。
⑦ 使用後的一次性物品及其它醫療廢物,要放入嚴密容器里,待保潔工外運。
⑧ 嚴格以文字床前交接班,清點葯物和設備,雙方無異議時方可離崗。

5、門診體檢工作制度

① 單位或團體人員在門診體檢,由門診部主任統一具體安排、組織和實施。
② 體檢項目所涉及的有關科室,應服從門診部主任的安排,在時間及人員等方面積極配合和支持,如有工作矛盾則協商解決,共同完成體檢工作。
③ 各種體檢申請單、報告單,則由門診部主任指定人員統一填寫並收回。
④ 待體檢結束後,則及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寫出體檢結論及治療意見,並通知受檢單位或團體負責人。
⑤ 體檢中不得弄虛得假,注重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必要時告知病人來院復查。

6、治療室工作制度

① 治療室工作人員上班時,必須規范著裝,做好洗手、消毒、備水、清點物品以及檢查設備等工作。
② 對病人所持醫師開具的治療申請單,要認真核對,耐心詢問病情和以前治療情況,以便作好必要的應對。
③ 治療前,醫務人員要履行告知義務,詳細講解治療中有關注意事項,並調整病人的心理狀態,以便確保配合治療。
④ 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密切觀察治療中的病情變化及設備運行情況,不得擅自離開崗位,以確保治療中的安全。
⑤ 治療中,如病人出現病情變化和設備故障,必須及時報告上級醫師和科主任以及有關設備管理人員,並採取積極措施。
⑥ 治療結束後,應反復詢問治療感覺,並交待回家後相關注意事項。
⑦ 平時注意對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發生嚴重故障不得自行處理,要及時報告和維修。
⑧ 保持室內清潔衛生,做到物品定位,擺放有序,取之方便,及時消毒,污物及時清理。

『陸』 村衛生所規章制度

醫療機構執業規則
一、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
二、醫療機構執業,必須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醫療技術規范。
三、醫療機構必須將《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診療科目、診療時間和收費標准懸掛於明顯處所。
四、醫療機構必須按照核准登記的診療科目開展診療活動。
五、醫療機構不得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
六、醫療機構應當加強對醫務人員的醫德教育。
七、醫療機構工作人員上崗工作,必須佩帶載有本人姓名、職務或者職稱的標牌。
八、醫療機構對危重病人應當立即搶救。對限於設備或者技術條件不能診治的病人,應當及時轉診。
九、未經醫師(士)親自診查病人,醫療機構不得出具疾病診斷書、健康證明書或者死亡證明書等證明文件;未經醫師(士)、助產人員親自接產,醫療機構不得出具出生證明書或者死產報告書。
十、醫療機構施行手術、特殊檢查或者特殊治療時,必須徵得患者同意,並應當取得其家屬或者關系人同意並簽字;無法取得患者意見時,應當取得家屬或者關系人同意並簽字;無法取得患者意見又無家屬或者關系人在場,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況時,經治醫師應當提出醫療處置方案,在取得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被授權負責人員的批准後實施。
十一、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有關規定處理。
十二、醫療機構對傳染病、精神病、職業病等患者的特殊診治和處理,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十三、醫療機構必須按照有關葯品管理的法律、法規,加強葯品管理。
十四、醫療機構必須按照人民政府或者物價部門的有關規定收取醫療費用,詳列細項,並出具收據。
十五、醫療機構必須承擔相應的預防保健工作,承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委託的支援農村、指導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等任務。
十六、發生重大災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況時,醫療機構及其衛生技術人員必須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調遣。
醫務人員醫德規范
一、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
二、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三、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四、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
五、為病人保守醫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
六、互學互尊,團結協作。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關系。
七、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鄉村醫生執業規則
一、鄉村醫生在執業活動中享有《鄉村醫生管理條例》賦予的權利,履行《鄉村醫生管理條例》規定的義務。
二、鄉村醫生應當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初級衛生保健服務工作;按照規定及時報告傳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如實填寫並上報有關衛生統計報表,妥善保管有關資料。
三、鄉村醫生在執業活動中,不得重復使用一次性醫療器械和衛生材料。對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療器械和衛生材料,應當按照規定處置。
四、鄉村醫生應當如實向患者或者其家屬介紹病情,對超出一般醫療服務范圍或者限於醫療條件和技術水平不能診治的病人,應當及時轉診;情況緊急不能轉診的,應當先行搶救並及時向有搶救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求助。
五、鄉村醫生不得出具與執業范圍無關或者與執業范圍不相符的醫學證明,不得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活動。
六、鄉村醫生應當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鄉村醫生基本用葯目錄規定的范圍內用葯。
七、鄉村醫生應當按照要求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培訓,更新醫學知識,提高業務水平。
八、鄉村醫生每2年接受一次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考核。經考核合格的,可以繼續執業;經考核不合格的,在6個月之內可以申請進行再次考核。逾期未提出再次考核申請或者經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鄉村醫生,原注冊部門應當注銷其執業注冊,並收回鄉村醫生執業證書。
門診登記管理制度
一、門診登記一般項目如病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籍貫、工作單位或家庭地址等內容應清晰、完整,並與處方記載相一致。
二、門診登記范圍應包括每日工作量,新病例登記、初復診登記、疾病分類、轉診轉院、初步診斷、治療原則和處理方案,並與處方記載相一致。
三、門診登記對需上報的傳染病病例要做出明顯標記,並按規定及時上報,疫情上報後,在門診登記相應處加蓋「疫情已報」章。
四、門診登記對14歲以下兒童要登記家長姓名、工作單位、家庭詳細住址及病人其所在學校、班級等內容。
五、門診登記要求用鋼筆書寫,力求通順、完整、簡練、准確,字跡清楚、整潔,不得刪改、剪貼、顛倒,醫師要簽全名。
六、要認真做好門診登記的整理工作,保存原始門診登記,按規定要求存檔備查。
傳染病管理制度
為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人民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法律要求實行傳染病和因突發事件致病人員首診醫生負責制,發現疑似的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時,立即用電話通知本轄區內疫情管理人員,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二、發生重大災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況時,醫療機構及其衛生技術人員必須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調遣。
三、對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醫院感染控制等各項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員防護,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內感染的發生,做好污物、污水的無害化處理。
四、承擔責任范圍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任務。
五、實行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對各類傳染病及因突發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進行接診治療,並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
六、對需要轉送的病人,應當按照規定將病人及其病歷記錄的復印件轉送至接診的或者指定的醫療機構。
六、對瞞報、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不報告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或傳染病疫情的,拒絕接診病人的,拒不服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調度的,及時上報縣衛生行政部門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根據醫療廢物處理條例及相關法規,擬訂本制度。
一、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
二、醫療機構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為防止醫療廢物導致傳染病傳播和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的第一責任人,每年對本機構的醫療廢物管理人員,進行相關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
三、在本機構內確定一名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負責人,負責檢查、督促、落實本單位醫療廢物的管理工作。
四、及時收集醫療廢物並按照類別分置於防滲漏、防銳器穿透的專用包裝物或者密閉的容器內,並按規定進行登記,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
五、不轉讓、不買賣、不丟棄、不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不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不流失、不泄露、不擴散、不露天存放醫療廢物,暫時貯存醫療廢物的時間不超過2天。
六、不具備集中處置條件時,按以下要求處理醫療廢物,並做好各項登記。
(一)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器具和容易致人損傷的醫療廢物,消毒並作毀形處理;
(二)能夠焚燒的,及時焚燒;
(三)不能焚燒的,消毒後集中填埋。
七、對不按規定要求處理醫療廢物的,按《醫療廢棄物處理條例》規定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消毒管理制度
根據《消毒管理辦法》規定,制訂本制度。
一、成立消毒管理組織,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范、標准和規定,定期開展消毒與滅菌效果檢測工作。
二、按照批準的診療范圍購置必須的消毒、滅菌設施,並保證正常使用。
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消毒技術培訓,掌握消毒知識,並按規定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四、醫務人員上班時要衣帽整潔,診療活動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達到滅菌要求。各種注射、穿刺、采血器具應當一人一用一滅菌。凡接觸皮膚、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須達到消毒要求。
五、建立並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采購消毒產品時,應當索取加蓋原件持有者的印章《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產品備案憑證或者衛生許可批件》復印件。使用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用後應當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六、治療換葯處置工作前後均應洗手,各種治療護理及換葯操作應按清潔傷口、感染傷口、隔離傷口依次進行,感染性敷料應放在黃色防滲漏的污物袋內及時焚燒處理。
七、排放廢棄的污水、污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運送傳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車輛、工具隨時進行消毒處理。
八、發生感染性疾病暴發、流行時,及時報告縣衛生局,並採取有效消毒措施。
村衛生室門診(急、出診)制度
1、對病人熱情接待,態度和藹,隨到隨診,縮短候診時間。
2、急診病人優先就診,門診病人(含急、出診)均要登記簡要病史及治療方法,書寫符合要求。危重病員要立即進行搶救
3、對急診病員要盡快作出診斷或印象診斷,及時治療。須轉診者應及時轉診,轉診途中必須有醫務人員護送。
4、對需要出診的病員做到出診及時,認真負責。出診箱必配備實用的葯械,定期檢查,及時補充。
5、嚴格執行門診衛生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處方制度
一、處方是由注冊的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以下簡稱「醫師」)在診療活動中為患者開具的、由葯學專業技術人員審核、調配、核對,並作為發葯憑證的醫療用葯的醫療文書。
二、處方葯必須憑醫師處方銷售、調劑和使用。醫師處方和葯學專業技術人員調劑處方應當遵循安全、有效、經濟的原則,並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權。
三、經注冊的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執業鄉村醫生)在執業地點取得相應的處方權。
四、醫師被責令暫停執業、被責令離崗培訓期間或被注銷、吊銷執業證書後,其處方權即被取消。
五、醫師應當根據醫療、預防、保健需要,按照診療規范、葯品說明書中的葯品適應證、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等開具處方。
六、處方為開具當日有效。特殊情況下需要延長有效期的,由開具處方的醫師註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3天。
七、醫療機構按規定的格式統一印製處方,麻醉葯品處方、急診處方、兒科處方、普通處方的印刷用紙應分別為淡紅色、淡黃色、淡綠色、白色。並在處方右上角以文字註明。
八、處方書寫必須《處方管理辦法》規定的規則。
九、處方一般不得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一般不得超過3日用量;對於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處方用量可適當延長,但醫師必須註明理由。
十、葯學專業技術人員須憑醫師處方調劑處方葯品,非經醫師處方不得調劑。
葯學專業技術人員應當認真逐項檢查處方前記、正文和後記書寫是否清晰、完整,並確認處方的合法性,對於不規范處方或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處方,不得調劑。
十一、處方由調劑、出售處方葯品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或 葯品零售企業妥善保存。普通處方、急診處方、兒科處方保存1年。處方保存期滿後,經本機構主管領導批准、登記備案,方可銷毀。
處方規則
一、處方記載的患者一般項目應清晰、完整,並與病歷記載相一致。
二、每張處方只限於一名患者的用葯。
三、處方字跡應當清楚,不得塗改。如有修改,必須在修改處簽名及註明修改日期。
四、處方一律用規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稱書寫。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或醫師、葯師不得自行編制葯品縮寫名或用代號。書寫葯品名稱、劑量、規格、用法、用量要准確規范,不得使用「遵醫囑」、「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五、年齡必須寫實足年齡,嬰幼兒寫日、月齡。必要時,嬰幼兒要註明體重。西葯、中成葯、中葯飲片要分別開具處方。
六、西葯、中成葯處方,每一種葯品須另起一行。每張處方不得超過五種葯品。
七、中葯飲片處方的書寫,可按君、臣、佐、使的順序排列;葯物調劑、煎煮的特殊要求註明在葯品之後上方,並加括弧,如布包、先煎、後下等;對葯物的產地、炮製有特殊要求,應在葯名之前寫出。
八、用量。一般應按照葯品說明書中的常用劑量使用,特殊情況需超劑量使用時,應註明原因並再次簽名。
九、為便於葯學專業技術人員審核處方,醫師開具處方時,除特殊情況外必須註明臨床診斷。
十、開具處方後的空白處應劃一斜線,以示處方完畢。
十一、處方醫師的簽名式樣和專用簽章必須與在葯學部門留樣備查的式樣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動,否則應重新登記留樣備案。
村衛生室婦幼保健管理制度
1、加強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工作。及時為鄉鎮醫院(所)提供懷孕婦女的消息,以便及時早做好孕健卡工作。
2、做好產後訪視工作,發現母嬰有異常情況及時轉鄉鎮醫院處理。
3、配合鄉鎮醫院(所)做好婦女病查治工作,對患病婦女給予治療並定期隨訪。
4、對村辦幼兒園、托兒所進行衛生保健業務指導,宣傳保健知識。
5、做好出生和0—7歲兒童的死亡登記上報工作。
村衛生室財務制度
1、建立健全財務賬冊、葯物賬冊、物資賬冊,建好管好現金往來賬,各種賬冊要填寫及時,定期審核。
2、做到錢、賬分管,管賬與管物分開的原則。
3、賬目清楚,定期核對。物賬相符,每月必須查對一次。
4、服務收費有標准,葯物明碼標價公示,收取費用有憑證。
5、認真執行合作醫療報銷規定,收支賬目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熱點內容
巴中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發布:2025-01-11 16:56:01 瀏覽:566
宰殺家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4:48 瀏覽:237
在我國會計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3:10 瀏覽:556
袁世凱立法稱帝 發布:2025-01-11 15:26:46 瀏覽:733
大同肖律師 發布:2025-01-11 15:25:57 瀏覽:13
兒童虛擬游戲法規 發布:2025-01-11 15:23:05 瀏覽:111
車鎖有問題廠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15:17:47 瀏覽:577
2017勞動法主動辭職 發布:2025-01-11 15:15:24 瀏覽:403
法律公司開業典禮新聞稿 發布:2025-01-11 14:24:52 瀏覽:494
中華全民共和國合同法 發布:2025-01-11 14:20:17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