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葯管理條例
『壹』 淡水魚類的養殖怎樣規范用葯
禁用葯品
規范用葯原則為:①嚴格執行國家法規,如《動物防疫法》、《飼版料和飼料添加權劑管理條例》和《獸葯管理條例》等,禁止使用農業部193號公告、農業部560號公告和《無公害食品 漁用葯物使用准則》(NY 5071—2002)所列的禁用獸葯及化合物;②科學合理使用漁葯,是保證水產品安全的重要措施;③嚴格遵守休葯期制度,減少或避免供人食用的水產品中殘留葯物超量,保證食品安全;④合理利用中草葯,中草葯具有無葯物殘留、無激素、無耐葯性、葯源廣、就地取材、價格低廉、療效穩定和毒副作用小等優點,而且能抗菌、消炎、抗病毒和驅殺寄生蟲,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⑤正確使用漁用生物葯品,水產上應用最多的生物製品是疫苗。漁用疫苗是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魚類病原處理後製成的成品,用以接種水產動物能產生相應的特異性免疫力。
『貳』 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辦法(2002)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在我省管轄范圍內從事水產養殖、增殖和捕撈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等漁業活動及與漁業有關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漁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加強水域的統一規劃和漁業水域環境保護,鼓勵漁業科學技術研究、推廣,保護、增殖及合理利用漁業資源,促進漁業的可持續發展。第四條 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配擾部門主管全省的漁業工作。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漁業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有關漁業工作。第五條 漁業的監督管理,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內側海域(國家劃定由農業部及其黃渤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管理的除外),由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灘塗、淺海養殖區和規定范圍內的定置作業網場,由所在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內陸水域的漁業,按行政區劃由縣(市、區)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管理權屬有爭議的,由上級人民政府決定。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漁業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建立漁業產品質量監督檢測體系,推行漁業標准化生產。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加強水產品防疫和檢疫的監督管理工作。
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的認定工作,並協助有關部門和機構做好無公害水產品認證的監督管理工作。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無線電管理機構和上級漁業行政主核友管部門的業務領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漁業無線電通信管理工作。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和漁業執法人員有權對從事漁業活動及與漁業有關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監督檢查。被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積極配合。第二章 養殖業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水域、灘塗利用進行統一規劃,組織漁業、計劃等有關部門,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編制水域、灘塗養殖規劃,擬定用於養殖的水域和灘塗,按規定報上級人民政府批准後施行。第十條 單位和個人使用規劃用於養殖業的全民所有的水域、灘塗,使用者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本級人民政府核發養殖證,許可其使用該水域、灘塗從事養殖生產。
集體所有的或者全民所有由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水域、灘塗,可以由個人或者集體承包,從事養殖生產。第十一條 核發養殖證應當符合水域、灘塗養殖規劃和區域養殖容量要求。對危害水域環境的養殖品種和生產方式應當限制核發養殖證;對嚴重危害水域環境的養殖品種和生產方式不得核發養殖證。第十二條 從事養殖生產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養殖規模、密度不得超過區域養殖容量的要求;
(二)不得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餌料、飼料、肥料;
(三)不得使用國家規定的禁用葯物;
(四)不得在航道、港池、錨地內從事養殖。
在全民所有的水域、灘塗從事養殖生產的,應當符合養殖證規定的用途。第十三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組織質量技術監督、農業、漁改賣槐業等有關部門制定漁葯質量安全標准,保證水產品質量安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漁用葯物使用的監督管理。第十四條 國家建設徵用集體所有已用於養殖的水域、灘塗,按照國家、省有關徵用耕地的補償規定給予補償。
國家建設徵用集體所有但尚未用於養殖的水域、灘塗,按照國家、省有關徵用未利用土地的規定給予補償。第十五條 從事水產苗種生產的單位、個人必須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方可生產,但自育、自用的水產苗種除外。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許可或者不予許可決定。對不予許可的,應當書面答復並說明理由。第十六條 異地引進水產苗種,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檢疫手續,經檢疫合格後方可引進。
引進轉基因水產苗種和新品種,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安全性評價。
『叄』 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的第四章 漁用飼料和水產養殖用葯
第十五條使用漁用飼料應當符合《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和農業部《無公害食品漁用飼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鼓勵使用配合飼料。限制直接投喂冰鮮(凍)餌料,防止殘餌污染水質。
禁止使用無產品質量標准、無質量檢驗合格證、無生產許可證和產品批准文號的飼料、飼料添加劑。禁止使用變質和過期飼料。
第十六條使用水產養殖用葯應當符合《獸葯管理條例》和農業部《無公害食品漁葯使用准則》(NY5071—2002)。使用葯物的養殖水產品在休葯期內不得用於人類食品消費。
禁止使用假、劣獸葯及農業部規定禁止使用的葯品、其他化合物和生物制劑。原料葯不得直接用於水產養殖。
第十七條水產養殖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水產養殖用葯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或在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員的指導下科學用葯。
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員應當按照有關就業准入的要求,經過職業技能培訓並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後,方能上崗。
第十八條水產養殖單位和個人應當填寫《水產養殖用葯記錄》(格式見附件3),記載病害發生情況,主要症狀,用葯名稱、時間、用量等內容。《水產養殖用葯記錄》應當保存至該批水產品全部銷售後2年以上。
第十九條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和技術推廣機構應當加強水產養殖用葯安全使用的宣傳、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
第二十條農業部負責制定全國養殖水產品葯物殘留監控計劃,並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養殖水產品葯物殘留的監控工作。
第二十一條水產養殖單位和個人應當接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養殖水產品葯物殘留抽樣檢測。
『肆』 濟南市淡水漁業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保護、增殖、開發和合理利用漁業資源,維護漁業生產秩序,保障漁業生產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漁業生產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和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凡在本市水域從事養殖、增殖、采捕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等漁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第三條市農業局是本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漁業的管理工作。縣(市、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漁業管理工作。
市、縣(市、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具體承擔漁業行政執法工作。
市、縣(市、區)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在同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下,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水庫漁業工作。
公安、環保、土地、財政、物價、工商、交通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配合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漁業管理工作。第四條本市對漁業生產實行養殖為主、合理捕撈、積極增殖的方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漁業生產的領導,逐步增加對漁業科學技術研究的投入,把漁業生產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計劃,認真組織實施。
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健全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做好漁業產前、產中、產後的服務工作。第五條鼓勵單位和個人充分利用湖泊、河道、水庫、坑塘、澇窪地、廢窯坑、塌陷地、地熱水、工業余熱水等各種適於養殖的水面、灘塗發展養殖業。
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或者引進外資從事漁業綜合開發。第六條對在新開發的荒地、荒水面從事水產養殖的單位和個人,從有收入的年份起可按規定免徵一至三年農業特產稅。
進行水產原(良)種、新品種培育試驗的科研機構可按規定減免農業特產稅。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收取的承包、租賃、轉讓和拍賣宜漁荒地、荒水面使用權的資金,專項用於漁業基礎設施建設。第八條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水產種苗、病害防治、漁葯生產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搞好水產技術推廣和服務工作。第九條對在保護漁業資源,發展漁業生產、從事漁業科學技術研究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和檢舉或者查處違法行為有功的單位和個人,由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將規劃用於養殖業的水面,確定給單位和個人從事養殖生產,核發養殖使用證,確認使用權。
養殖使用證由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核發。第十一條縣級以上水利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國有水庫,除省、市政府確定為飲用水源地的外,應當確定給水庫管理單位從事養殖生產。第十二條使用國有水面、灘塗從事漁業養殖生產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養殖使用證規定的用途、時限進行生產。無正當理由未在養殖水域投放苗種或者放養量低於當地同類養殖水域平均放養量的60%,視為荒蕪。荒蕪滿一年的,由發證機關按當地同等條件養殖水面當年總產值的百分之十收取荒蕪費,並責令其限期開發利用;逾期仍未開發利用的,吊銷養殖使用證。
收取的荒蕪費交同級財政,用於漁業資源保護管理和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第十三條國家建設徵用已利用養殖的水面,用地單位辦理用地手續前,應徵得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嚴格限制徵用,城市郊區的水產養殖基地,確需徵用的,徵用單位除按征地標准補償外,還應當參照徵用菜地的辦法繳納開發基金,用於養殖基地建設和漁業開發。第十四條對以經營為目的的水產種苗的生產,實行水產種苗生產許可證制度,水產種苗生產許可證由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每年審核一次。
未取得水產種苗生產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銷售水產種苗。第十五條從外省、市調進和在本市銷售水產種苗的,必須經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檢疫,未取得水產種苗檢疫合格證的,不得銷售推廣水產種苗。第十六條凡在本市湖泊、河流、水庫等進行捕撈天然生長及人工增殖的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經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培訓合格並申領捕撈許可證後,方可作業,並按規定交納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
外地來本市從事捕撈作業的,須持該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介紹信到捕撈作業地的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申領捕撈許可證。
捕撈許可證實行年審制度。
捕撈許可證不得塗改、買賣、出租或者以其它形式非法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