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黑龍江省土地管理條例

黑龍江省土地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17 18:42:55

『壹』 黑龍江省土地管理條例第五十三條規定

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非法佔用或者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由縣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下列規定處罰:

『貳』 在線等2014年黑龍江省土地補償標准詳細文件。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內補償。
徵收耕容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叄』 黑龍江省現在徵收土地賠償標准

黑龍江省徵用土地的賠償標准主要體現在《黑龍江省土地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的規定上,以下為相關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徵用土地應當向被徵用單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及地上建設物、附著物補償費。被徵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第二十七條徵用土地按下列標准支付土地補償費:
(一)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該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難以計算的,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按照旱地、水田、菜地,制定平均年產值具體補償標准,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由市、縣人民政府發布實施;
(二)徵用宅基地和鄉村企業等建設用地的,為當地旱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倍;
(三)徵用種植三年以下的新墾耕地,按照上年產值的二倍補償,並補償開發投資;
(四)徵用未利用土地和連續四年以上、十年以下棄耕地的,按旱地年產值的二倍補償;
(五)徵用漁池,為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倍;
(六)徵用園地、牧草地、葦地,按當地該地類年產值的六倍補償;
(七)徵用林地的補償標准,依照國家規定辦理。
第二十八條徵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下列標准支付:
(一)徵用耕地,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計算,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執行;
(二)徵用園地、漁池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倍;
(三)徵用宅基地、鄉村企業等建設用地和荒山、荒地、牧草地、葦地、未利用土地和連續四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棄耕地以及種植三年以下的新開墾耕地,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四)徵用林地的安置補助費,依照國家規定辦理。
第二十九條被徵用的土地上有青苗的,應當支付青苗補償費,其標准為當年當季該作物的產值。
被徵用土地上有建築物、構築物等附著物的,應當按國家和省規定或者雙方約定的標准給予補償;沒有規定或者約定標準的,由市、縣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損失價值確定。
土地徵用前,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向被征地單位發出征地預告後,被徵用單位或者個人在擬徵用土地上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樹木或者搶建的設施,不予補償。

『肆』 急!我家這邊公路徵收土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誰知道現在的國家徵收土地的補償標準是多少

根據《黑龍江省土地管理條例》第、28條和黑土資發[2000]第36號文件規定給予補償。《黑龍江省土地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 徵用土地按下列標准支付土地補償費:(一)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該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難以計算的,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按照旱地、水田、菜地,制定平均年產值具體補償標准,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由市、縣人民政府發布實施;(二)徵用宅基地和鄉村企業等建設用地的,為當地旱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倍;(三)徵用種植三年以下的新墾耕地,按照上年產值的二倍補償,並補償開發投資;(四)徵用未利用土地和連續四年以上、十年以下棄耕地的,按旱地年產值的二倍補償;(五)徵用漁池,為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倍;(六)徵用園地、牧草地、葦地,按當地該地類年產值的六倍補償;(七)徵用林地的補償標准,依照國家規定辦理。第二十八條 徵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下列標准支付:(一)徵用耕地,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計算,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執行;(二)徵用園地、漁池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倍;(三)徵用宅基地、鄉村企業等建設用地和荒山、荒地、牧草地、葦地、未利用土地和連續四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棄耕地以及種植三年以下的新開墾耕地,不支付安置補助費;(四)徵用林地的安置補助費,依照國家規定辦理。
根據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黑龍江省物價局聯合文件{黑土資發[2000]第36號}《關於下發各市(縣)土地平均年產值標準的通知》:根據《黑龍江省土地管理條例》規定,省國土資源廳、省物價局在各市(縣)人民政府上報的土地平均年產值標准基礎上,會同省農委、省統計局、省畜牧局、省水產局等有關部門,依據全省不同地類的產量、不同農產品的價格和不同區域、不同積溫帶的差異,對各市(縣)上報的不同地類平均年產值標准進行了認真地審查、分析和對比,在綜合平衡、適當調整和進一步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審定了全省各市(縣)土地平均年產值標准。請各市(地)土地管理局、物價局,及時將省審定的不同地類平均年產值標准下發到各市(縣)人民政府,由市(縣)人民政府發布,於2000年9月1日起執行。
2009年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由省政府批准,市政府公布實施後,執行新標准。

黑龍江省計劃調整全省征地綜合補償標准

新華網哈爾濱12月28日專電(記者孫英威 曹霽陽)為維護被征地農民利益,黑龍江省國土資源部門對全省各地征地區片綜合地價進行了統一測算編制。記者從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了解到,征地區片綜合地價計劃於2009年1月在全省實施,新標准普遍提高了現行征地補償額度,提高幅度最大的是旱田。

據介紹,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是指在市、縣行政區域范圍內,依據地類、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劃分區片並測算的征地綜合補償標准。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取消了地類差異,一個區片一個價,實行同地同價。

為解決征地補償偏低問題,黑龍江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於2005年至2006年組織完成了省內各地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測算編制工作,並通過了國土資源部的審查。

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的人士說,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包含了征地補償中的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兩項,不含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青苗補償按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4%-6%確定,建築物、構築物以及大棚、溫室等地上附著物的補償,可執行當地城鎮拆遷辦法。與原來按旱田、水田、菜地、大棚等地類補償相比較,即將實施的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均高於原補償標准.
具體數字應時刻關注政府當前的頒布資料。

『伍』 黑政發(2014)34號文件全文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實施辦法的通知
黑政發〔2014〕34號
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屬單位:
現將《黑龍江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實施辦法》印發給你們,
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2014年12月18日
黑龍江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推進農村徵收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徵收土地補償安置機制,規范徵收土地補償安置行為,維護被徵收土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實行徵收土地補償同地同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黑龍江省土地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徵收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的補償安置,適用於本辦法。
第三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徵收土地的補償標准,執行被徵收土地所在行政轄區的征地區片綜合地價。
本辦法所稱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是指根據被徵收土地的地類、產值、土地區位、農用地等級及當地人均耕地數量、土地供求關系、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劃分區片並測算的直接用於徵收土地的補償標准。不包括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
征地區片原則上以行政村為基本單元進行劃分,區片邊界原則上應當與村行政界線相協調。
第四條 市(地)、縣(市)政府(行署)負責組織測算編制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組織聽證;國土資源部門組織區域間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平衡。
第五條 各市(地)、縣(市)政府(行署)應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土地供求關系、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每2年至3年對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測算調整一次,經市(地)政府(行署)審核同意並向社會公布後實施,同時報省政府備案,抄送省國土資源廳。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一經公布實施,要嚴格執行,不得擅自降低。
第六條 徵收土地補償費用即征地補償費,根據當地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和徵收土地面積進行核算。
第七條 按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確定的征地補償費,70%用於安置被征地農民的補助,30%用於持有集體土地所有權的集體經濟組織安排基礎和公益設施建設、興辦村辦企業和被征地農民的生活補助等。
當地政府要根據當地城鎮社會保障水平,統籌考慮被征地農民的安置,切實解決被征地農民的就業、住房等社會保障問題。當地政府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測算的額度將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費用納入征地補償費,單獨計算。
本辦法所稱被征地農民是指在冊農業人口並依法享有被徵收的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民。
第八條 被安置人員數量即徵收土地需要安置的被征地人員數量,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被徵收土地的集體經濟組織征地前的人均耕地數量確定。
被安置人員由集體經濟組織在全部或大部分土地被徵收的被征地農民中來確定。
第九條 被徵收土地上有青苗或附著物的,對青苗或地上附著物的所有權人應給予補償。
青苗補償標准由市(地)政府(行署)根據當地農業生產水平、農產品物價水平等情況的發展和變化組織制定,報省政府備案。
地上附著物應當按照地方政府確定的城鎮村拆遷辦法給予補償和住房安置,或由市(地)政府(行署)作出具體規定。
對市(地)、縣(市)政府(行署)依法發布徵收土地預公告後,搶種、搶栽、搶建的青苗或地上附著物不予補償。
第十條 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等需要臨時使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或國有土地,使用期為1年的,按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10%給予土地使用權人補償,使用期為2年的,按20%給予補償。
第十一條 市(地)、縣(市)政府(行署)按照國務院或省政府批準的徵收土地方案,審定批准並組織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征地補償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按照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以及財政部門核定的預算執行。
第十二條 市(地)、縣(市)政府(行署)應及時組織公安、民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國土資源、農業等相關部門做好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工作。
第十三條 公安部門對需要在城鎮落戶的被征地農民,應及時為其辦理在城鎮落戶手續。
第十四條 民政部門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符合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被征地農民及時納入保障范圍。
第十五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依據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根據集體經濟組織提供的參加社會保險人員名單,及時辦理參保手續。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服務體系,將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和困難群體就業援助政策延伸到被征地農民。
第十六條 各市(地)、縣(市)政府(行署)要將征地補償支出納入國有土地使用權收支預算。土地出讓收入的使用,要確保足額支付征地補償費、補助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支出、保持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補貼支出,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將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納入征地補償費用。
第十七條 各級政府及財政部門要認真做好被征地農民參加社會保障所需資金的籌集、劃轉、撥付等項工作,確保保障資金及時到位,逐步建立被征地農民生活保障的長效機制。
第十八條 財政部門應當直接將征地補償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撥付到社會保障、個人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賬戶。應支付給被征地農民個人的,由集體經濟組織提供具體名單,並進行補償安置登記,通過發放記名銀行卡或者一折通等方式直接發放給被征地農民,減少中間環節,防止截留、擠占和挪用,切實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第十九條 國土資源部門要依法辦理被徵收土地的變更登記手續。市(地)、縣(市)政府(行署)對征地補償費用發放不到位的,或者社會保障措施未落實的,不得強行征地。
第二十條 各級政府要積極創造條件,免費向被征地農民提供有針對性的勞動就業技能培訓,為用地單位吸收被征地農民勞動就業創造條件。用地單位應盡可能設定和安排一定崗位,用於安排被征地農民就業,首次簽訂勞動合同年限應不少於3年。
第二十一條 對被征地農民不願意離開原集體經濟組織,並且被徵收土地的集體經濟組織有機動地的,經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可用機動地調劑,征地補償費支付給集體經濟組織;沒有機動地的,可與自願接受征地補償安置的其他農民置換土地。
第二十二條 當地確實無力為因征地而導致全部失地的農民提供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的,在充分徵求被征地農民及接受安置的集體經濟組織等安置單位意見的前提下,可由市(地)、縣(市)政府(行署)統一組織,實行異地安置,用於安置被征地農民的補助費支付給安置被征地農民的單位。
第二十三條 被征地面積達不到安置一個人口數量要求的,可以採取貨幣補助安置的辦法,將用於安置被征地農民的補助費支付給個人;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後,自願自謀出路不再要求其他途徑安置的,可以簽訂補償安置協議,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個人。
第二十四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將征地補償費的收支和分配情況,及時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布,接受監督。
市(地)、縣(市)政府(行署)的公安、民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國土資源、農業等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合作和監督,保證被征地農民的補償費用足額發放到位、安置落實到位;監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理使用土地補償費。
對截留、挪用、佔用或延期支付征地補償費用的,有關部門要及時予以糾正,構成違紀的要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追究當事人責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二十五條 2008年12月31日以前(含2008年12月31日)報批徵收土地的,按以下情況辦理:
已經國務院和省政府批准徵收土地的,徵收土地補償按批準的徵收土地方案組織落實。
已經依法履行徵收土地報批前期工作程序,並已呈報省政府或國務院進行農用地轉用、徵收土地審批的,徵收土地補償原則上按照報批的徵收土地方案落實。
已經依法履行徵收土地前期工作程序,但尚未呈報省政府或國務院進行農用地轉用、徵收土地審批的,徵收土地補償標准按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執行。
第二十六條 各市(地)、縣(市)政府(行署)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征地機構,加強管理,完善征地工作制度,加強征地事務工作隊伍的廉政勤政建設,做好被征地農民補償安置工作。
第二十七條 各市(地)、縣(市)政府(行署)要加強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實施前的宣傳組織工作,公開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做好群眾解釋工作,保持社會穩定,促進城鄉和諧發展。
第二十八條 涉及使用國有農用地的土地補償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執行。原《黑龍江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實施辦法》(黑政發〔2011〕51號)同時廢止。

『陸』 誰有黑龍江省政府2008第101號文件啊 拜託了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實施辦法的通知
黑政發[2008]101號
頒布時間:2008-12-22發文單位: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屬單位:

《黑龍江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實施辦法》業經省政府第十六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黑龍江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推進農村徵收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徵收土地補償安置機制,規范徵收土地補償安置行為,維護被徵收土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實行徵收土地補償同地同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黑龍江省土地管理條例》和《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的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徵收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的補償安置,適用於本辦法。

第三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徵收土地的補償標准,執行被徵收土地所在行政轄區的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本辦法所稱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是指根據被徵收土地的地類、產值、土地區位、農用地等級及當地人均耕地數量、土地供求關系、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劃分區片並測算的直接用於徵收土地的補償標准。不包括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征地區片原則上以行政村為基本單元進行劃分,區片邊界原則上應當與村行政界線相協調。

第四條 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負責組織測算編制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組織聽證;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組織區域間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平衡,呈報省政府審核同意後,由市(地)人民政府(行署)公布實施。

第五條 各市(地)人民政府(行署)要在2008年12月31日前,公布本市(地)及所轄縣(市、區)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公布內容包括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及實施的時間、相關要求等,並於公布後5個工作日內將有關情況報省政府備案,同時抄送省國土資源廳。征地區片綜合地價一經公布實施,要嚴格執行,不得擅自降低。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應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土地供求關系、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等情況的發展變化,每2年至3年對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測算調整一次,經省政府審核同意後公布實施。

第六條 徵收土地補償費用即征地補償費,根據當地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和徵收土地面積進行核算。

第七條 按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確定的征地補償費,在支付應由集體經濟組織和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障費用後,70%用於安置被征地農民的補助,30%用於持有集體土地所有權的集體經濟組織安排基礎和公益設施建設、興辦村辦企業和被征地農民的生活補助等。征地補償費用不能滿足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由當地人民政府從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中統籌安排,確保被征地農民的就業、住房及社會保障等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本辦法所稱被征地農民是指在冊農業人口並依法享有被徵收的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民。

第八條 被安置人員數量即徵收土地需要安置的被征地人員數量,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被徵收土地的集體經濟組織征地前的人均耕地數量確定。被安置人員由集體經濟組織在全部或大部分土地被徵收的被征地農民中來確定。

第九條 被徵收土地上有青苗或附著物的,對青苗或地上附著物的所有權人給予補償。青苗的補償費可按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4%至6%給予補償。地上附著物應當按照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城鎮村拆遷辦法給予補償和住房安置,或由市(地)人民政府(行署)作出具體規定。對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依法發布徵收土地預公告後,搶種、搶栽、搶建的青苗或地上附著物不予補償。第十條 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等需要臨時使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或國有土地,使用期為1年的,按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10%給予土地使用權人補償,使用期為2年的,按20%給予補償。

第十一條 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按照國務院或省政府批準的徵收土地方案,審定批准並組織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征地補償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按照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以及財政部門核定的預算執行。

第十二條 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應及時組織財政、國土資源、勞動保障、農業、民政和公安等相關部門做好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工作。

第十三條 公安部門對需要轉為城鎮戶口的被征地農民,應及時為其辦理城鎮戶口。

第十四條 民政部門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符合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被征地農民及時納入保障范圍。

第十五條 勞動保障部門要依據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根據集體經濟組織提供的參加社會保險人員名單,及時辦理參保手續。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服務體系,將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和困難群體就業援助政策延伸到被征地農民。

第十六條 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要將征地補償支出納入國有土地使用權收支預算。土地出讓收入的使用,要確保足額支付征地補償費、補助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支出、保持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補貼支出,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將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納入征地補償費用。

第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財政部門要認真做好被征地農民參加社會保障所需資金的籌集、劃轉、撥付等項工作,確保保障資金及時到位,逐步建立被征地農民生活保障的長效機制。

第十八條 財政部門應當直接將征地補償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撥付到社會保障、個人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賬戶。應支付給被征地農民個人的,由集體經濟組織提供具體名單,並進行補償安置登記,通過發放記名銀行卡或者一折通等方式直接發放給被征地農民,減少中間環節,防止截留、擠占和挪用,切實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第十九條 國土資源部門要依法辦理被徵收土地的變更登記手續。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對征地補償費用不到位的,或者社會保障措施未落實的,不得強行征地。

第二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要積極創造條件,免費向被征地農民提供有針對性的勞動就業技能培訓,為用地單位吸收被征地農民勞動就業創造條件。用地單位應盡可能設定和安排一定崗位,用於安排被征地農民就業,首次簽訂勞動合同年限應不少於3年。

第二十一條 對被征地農民不願意離開原集體經濟組織,並且被徵收土地的集體經濟組織有機動地的,經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可用機動地調劑,征地補償費支付給集體經濟組織;沒有機動地的,可以與自願接受征地補償安置的其他農民置換土地。

第二十二條 當地確實無力為因征地而導致全部失地的農民提供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的,在充分徵求被征地農民及接受安置的集體經濟組織等安置單位意見的前提下,可由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統一組織,實行異地安置,用於安置被征地農民的補助費支付給安置被征地農民的單位。

第二十三條 被征地面積達不到安置一個人口數量要求的,可以採取貨幣補助安置的辦法,將用於安置被征地農民的補助費支付給個人;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後,自願自謀出路不再要求其它途徑安置的,可以簽訂補償安置協議,將用於安置個人的補助費用支付給個人。

第二十四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將征地補償費的收支和分配情況,及時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布,接受監督。市(地)、縣(市)財政、國土資源、農業、民政、勞動保障、公安等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合作和監督,保證被征地農民的補償費用足額發放到位、安置落實到位;監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理使用土地補償費。對截留、挪用、佔用或延期支付征地補償費用的,有關部門要及時予以糾正,構成違紀的要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追究當事人責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二十五條 2008年12月31日以前(含2008年12月31日)報批徵收土地的,按以下情況辦理:已經國務院和省政府批准徵收土地的,徵收土地補償按批準的徵收土地方案組織落實。已經依法履行徵收土地報批前期工作程序、並已呈報省政府或國務院進行農用地轉用、徵收土地審批的,徵收土地補償原則上按照報批的徵收土地方案落實。已經依法履行徵收土地前期工作程序,但尚未呈報省政府或國務院進行農用地轉用、徵收土地審批的,徵收土地補償標准按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執行。

第二十六條 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征地機構,加強管理,完善征地工作制度,加強征地事務工作隊伍的廉政勤政建設,做好被征地農民補償安置工作。

第二十七條 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要加強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實施前的宣傳組織工作,公開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做好群眾解釋工作,保持社會穩定,促進城鄉和諧發展。

第二十八條 涉及使用國有農用地的土地補償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2009年1月1日起執行。

『柒』 黑龍江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條例內容

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省城市房屋拆遷工作,並組織實施本條例;市(行署)、縣(市)人民政府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以下簡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以下簡稱房屋拆遷)具體管理工作。
省農墾總局、森工總局按照省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負責系統內的房屋拆遷管理工作,業務上接受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和指導。 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託拆遷。
從事拆遷業務的單位和人員,應當依法取得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房屋拆遷資格證書和上崗證書。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定拆遷范圍後,在拆遷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下列活動:
(一)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及其附屬物;
(二)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
(三)租賃房屋。 拆遷人以及有關單位在約定或者裁決的搬遷期限內,不得對未搬遷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使用人停止供水、供電、供氣、供熱,不得拆除未搬遷的被拆遷人的房屋。
拆遷人不得向被拆遷人非法收取各種費用,不得為其他單位代收、代扣各種費用。 被拆遷房屋的評估價格主要根據下列因素確定:
(一)房屋的區域和位置;
(二)房屋所有權證所標明的用途;
(三)房屋所有權證所註明的建築面積;
(四)房屋的結構和成新。
房屋所有權證未標明用途的,按照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確定;房屋所有權證未註明建築面積的,以房產測量機構實際測量結果為准。 被拆遷房屋的評估價格實行公示制。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前,估價機構應當將被拆遷人的姓名、被拆遷房屋的門牌號、評估價格在拆遷范圍內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於5日。 拆遷當事人對估價結果有異議時,可以申請房地產估價技術鑒定委員會對估價結果進行鑒定。估價結果以鑒定結論為准。
房地產估價技術鑒定委員會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組織建立,由具有注冊房地產估價師資格或者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估價人員以及有關法律專家組成。
房地產估價鑒定費用由鑒定申請人承擔。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並按照下列規定給予處罰:
(一)未取得房屋拆遷資格證書從事拆遷業務的,對拆遷人處以拆遷補償安置資金1%以上3%以下罰款;
(二)拆遷人或者有關單位在約定或者裁決的搬遷期限內,對未搬遷的被拆遷人停止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的或者拆除未搬遷的被拆遷人的房屋的,對拆遷人或者責任單位處以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三)委託未經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定的估價機構估價的,對拆遷人處以拆遷補償安置資金1%以上3%以下罰款;對估價機構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額1倍罰款;
(四)估價機構顯失公正,或者有營私舞弊、弄虛作假行為的,沒收估價所得,並處估價所得額1倍罰款。
有前款第(三)、(四)項規定的違法行為的,估價結果無效,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估價機構的資質證書。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有下列行為之一,尚未構成犯罪的,由有關部門對直接責任人員及其主管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一)違法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的;
(二)未按規定履行監督管理職責,造成後果以及惡劣影響的;
(三)違法發布拆遷公告的;
(四)自行或者接受委託實施房屋拆遷的;
(五)違法作出行政裁決的;
(六)違法實施強制拆遷的。 本條例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1993年7月21日黑龍江省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修訂的《黑龍江省城市建設動遷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捌』 黑龍江省土地管理條例的第三章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由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本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以及具有土地規劃資質的單位編制。
墾區、森工國有林區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由農墾、森工系統組織有關部門和具有土地規劃資質的單位編制,按照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五款規定的審批許可權批准後,將規劃內容分別納入有關市、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中建設用地規模不得突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
土地整理、開發、復墾等專項規劃,應當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經市(行署)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實施。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行分級審批。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報國務院批准。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以及國務院指定城市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省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批准。
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逐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中,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鎮以外的其他鄉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批准,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墾區、森工國有林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報原批准機關批准。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依法批准後,縣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訂具體辦法,保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貫徹實施。 凡從事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經批准佔用耕地的,應當由佔用耕地者負責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宜農荒地上,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凡在本市(不含所轄縣)、縣行政區域內佔地單位自行開墾耕地的,應當同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簽訂補充耕地協議,明確開墾時限和要求。屬於跨市、縣易地開墾的,佔地單位應當同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簽訂補充耕地協議。
佔地單位自行開墾有困難的,應當依照前款規定向縣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繳納每公頃五千元至三萬元的耕地開墾費,由其專款用於組織開墾新的耕地。耕地開墾費具體執行標准和使用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財政、物價主管部門制訂。
承擔補充耕地義務的佔地單位,所需耕地開墾資金,應當作為建設用地成本在建設項目總投資中列支。
新開墾的耕地由批准農用地轉用的市(行署)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部門驗收。其中,國務院批准農用地轉用的,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縣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補充耕地項目庫,用於儲備補充建設項目佔用的耕地。
縣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可以要求佔用耕地的單位將所佔用耕地耕作層的土壤用於新開墾耕地、劣質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對於利用表土進行土壤改良達到規定要求的,應當按照改良面積的百分之二十減少開墾面積或者相應的耕地開墾費。 開發荒山、荒地、荒灘等從事種植業、林果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十年。
一次性開發土地五十公頃以下(含五十公頃)的,由縣人民政府批准;一次性開發五十公頃以上一百公頃以下(含一百公頃)的,由市(行署)人民政府批准;一次性開發一百公頃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中,一次性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土地,面積在六百公頃以上(含六百公頃)的,報國務院批准。十五度以上的坡地、沙荒地以及縣以上人民政府確定保護的濕地,禁止開墾。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開展土地整理。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鄉人民政府,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制定土地整理實施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土地整理實施方案應當明確參與土地整理單位和個人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新增耕地的分配原則。
土地整理經驗收合格後,新增耕地面積的百分之六十可以用作折抵建設佔用耕地的補償指標。 建設用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必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規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各項建設確需佔用或者徵用林地的,須經縣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審批許可權為:
(一)徵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三十五公頃以下、其他土地七十公頃以下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報國務院備案;
(二)徵用基本農田或者基本農田以外耕地、其他土地超過本款第(一)項規定面積限額的,報國務院批准。
國家依法徵用集體所有土地,被征地單位和個人必須按期交出土地,不得阻礙。 具體建設項目使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國有建設用地或者國有未利用土地的,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報上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具體建設項目使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外的國有未利用土地的,按照下列許可權辦理審批手續:
(一)建設項目用地一公頃以下(含一公頃)的,由縣人民政府批准,報市(行署)和省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門備案;
(二)建設項目用地一公頃以上二公頃以下(含二公頃)的,由市(行署)人民政府批准,報省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門備案;
(三)建設項目用地二公頃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軍事設施和跨省行政區域的建設項目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建設項目用地,需要佔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國有未利用土地的,報國務院批准。 徵用土地應當向被徵用單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及地上建築物、附著物補償費。被徵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土地補償費支付給集體土地所有權單位,並由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設立專戶存儲,專門用於安排被征地農戶的生活補助和本集體經濟組織基礎設施建設,興辦村辦企業。需要使用土地補償費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報鄉人民政府批准。
需要由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人員,安置補助費支付給集體土地所有權單位;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在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並同集體經濟組織簽訂不再要求安置的協議後,安置補助費可支付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青苗及地上建築物、附著物補償費,支付給土地承包經營者或者地上建築物、附著物的產權人。
徵用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其他有關費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 徵用土地按下列標准支付土地補償費:
(一)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該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難以計算的,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按照旱地、水田、菜地,制定平均年產值具體補償標准,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由市、縣人民政府發布實施;
(二)徵用宅基地和鄉村企業等建設用地的,為當地旱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倍;
(三)徵用種植三年以下的新墾耕地,按照上年產值的二倍補償,並補償開發投資;
(四)徵用未利用土地和連續四年以上、十年以下棄耕地的,按旱地年產值的二倍補償;
(五)徵用魚池,為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倍;
(六)徵用園地、牧草地、葦地,按當地該地類年產值的六倍補償;
(七)徵用林地的補償標准,依照國家規定辦理。 徵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下列標准支付:
(一)徵用耕地,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計算,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執行;
(二)徵用園地、魚池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倍;
(三)徵用宅基地、鄉村企業等建設用地和荒山、荒地、牧草地、葦地、未利用土地和連續四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棄耕地以及種植三年以下的新開墾耕地,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四)徵用林地的安置補助費,依照國家規定辦理。 被徵用的土地上有青苗的,應當支付青苗補償費,其標准為當年當季該作物的產值。
被徵用土地上有建築物、構築物等附著物的,應當按國家和省規定或者雙方約定的標准給予補償;沒有規定或者約定標準的,由市、縣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損失價值確定。
土地徵用前,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向被征地單位發出征地預告後,被征地單位或者個人在擬徵用土地上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樹木或者搶建的設施,不予補償。 建設項目經依法批准使用其他單位具有合法使用權的國有農用土地的,應當參照征地補償、安置標准,支付補償、安置等費用。
建設項目經依法批准使用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具有合法使用權的建設用地的,應當參照城鎮基準地價,由建設單位對土地使用權人予以適當補償。建設項目經依法批准,使用國有未利用土地的,不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
鄉村興辦公共設施、公益事業等需要使用集體土地的,對被佔地者應當給予安置補助費或者安排被佔地農戶符合有關規定條件的人員在村辦企業就業,也可以採取調劑土地的方法解決。 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除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外,應當以下列有償使用方式取得: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二)國有土地租賃;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或者入股。
以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後,方可使用土地。
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按規定上繳中央財政後的余額,應當全額上繳省財政。具體使用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財政部門另行制訂。
存量土地的有償使用費全部留給有關市、縣財政,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開發。 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敷設電訊線路、埋設地下管道等需要臨時使用土地的,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其中,墾區、森工國有林區的臨時用地,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批准。在城市規劃區的臨時用地,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臨時使用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土地,土地使用者應當與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臨時使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或者其他單位使用的國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者應當與原土地使用者或者土地所有者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土地使用者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臨時使用土地補償費。
臨時使用土地的期限一般不超過二年。臨時使用土地的使用者應當按照臨時使用土地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並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築物。臨時用地使用者必須在臨時用地期滿後一年內恢復土地原狀或者按規定負責復墾。不能恢復原狀的,應當依照國家和省規定的標准,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繳納土地復墾費。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結合舊村改造,盡量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凡村屯內超占宅基地可以安排村民建住宅的,不得向村外擴展。農村村民新建住宅的宅基地,每戶不得超過三百五十平方米。
城市近郊和鄉政府所在地以及省屬農、林、牧、漁場場部的宅基地,每戶不得超過二百五十平方米。
原有宅基地超過標準的,應當根據村莊、集鎮建設規劃逐步進行調整。調整前可以臨時使用或者暫按機動田管理,村莊、集鎮建設需要時,原土地使用者必須無條件退回,不得阻礙。
禁止在超過用地標準的宅基地上建永久性建築物。 農村村民建住宅用地,應當持戶口簿向村民委員會申領、填報《農村村民建住宅用地申請審批表》,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後,報送鄉人民政府審核,由縣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農用地的,應當先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後,方可批准用地。
農村村民以盈利為目的出賣、出租住房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國有土地租賃,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租賃合同,土地使用者必須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土地使用權租金。土地使用權租賃期限一般為一至五年。土地使用權租賃期滿,土地使用者可以依法申請續租。
房地產開發用地不得以租賃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國有企業因破產、兼並、合並、分立、清算或者股份制改造等涉及劃撥土地使用權處置的,應當向土地所在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按下列許可權辦理土地評估結果確認和土地使用權處置方案的審批手續:
(一)省屬國有企業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二)市(行署)屬國有企業報市(行署)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三)縣屬國有企業報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四)企業土地使用權跨行政區域的,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五)上市公司的土地處置報省級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不按規定辦理土地處置審批手續的,其處置行為無效;越權批准土地處置的,其批准文件無效。 縣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以基準地價、標定地價和出讓底價為基礎的地價體系。
基準地價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地價評估資質的單位負責編制,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市、縣人民政府公布施行。 國有企業因破產、兼並、合並、分立、清算或者股份制改造以及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處置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必須委託有土地評估資質的單位進行地價評估。
企業改革後的用地,符合國家現行劃撥供地規定的,可仍以劃撥方式使用。國有和集體企業兼並國有企業涉及的土地,不屬於劃撥供地范圍的,經縣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也可以在一定年限內維持劃撥使用。

『玖』 求助 法律 急急

給你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這是我能提供的最佳答案。以河北省邯鄲市為例:
首先明確一點,被徵用土地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是給被征地農民的,土地補償費是給村集體的,安置補助費看集體是否安置,如安置,歸集體;不安置,歸被征地農民。具體數額可參看下列規定。
其次,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如下,如你想完全明白,請務必仔細分析:
一、土地管理法的規定:
第四十七條 徵用土地的,按照被徵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用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用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用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徵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三、河北省土地管理條例的規定
第三十九條 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倍至十倍。
徵用耕地以外的其他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土地所在鄉(鎮)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倍至八倍。
徵用未利用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土地所在鄉(鎮)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倍至五倍。
第四十條 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倍至六倍。
徵用耕地以外的其他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安置補助費,為該土地所在鄉(鎮)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倍至六倍。
徵用未利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第四十一條 依照本條例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後,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再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下列限額:
(一)徵用耕地的,不得超過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二)徵用耕地以外的其他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不得超過該土地所在鄉(鎮)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二十五倍。
第四十二條 徵用土地的青苗補償費按當季作物的產值計算。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標准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第四十三條 土地被徵用後應當核減所徵用土地的農業稅、農業特產稅和農產品定購任務。徵用時,未收獲當年作物的,當年核減;已收獲的,下年核減。
四、邯鄲市國家建設征地補償標准
邯鄲市人民政府(2000)35號文件
為加快我市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保證國家建設用地的需要,妥善安排被佔地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河北省土地管理條例》,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現就國家建設徵用土地補償制定如下標准。
一、土地補償費
1、徵用耕地,按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倍至十倍計算。
2、徵用耕地以外的其他農用地(如林地、園地、牧草地、水域等)和建設用地按該鄉(鎮)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至八倍計算。
3、徵用未利用土地,按該鄉(鎮)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至五倍計算。
4、特殊用地的補償標准,按有關規定執行。
二、安置補助費
1、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
2、徵用耕地以外的其他農用地和用地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鄉(鎮)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3、徵用未利用土地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4、平均年產值依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部門出具的前三年產值的統計資料計算。
三、如按照前一、二款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後,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按《河北省土地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辦理。
四、青苗補償費
從征地批復下達之日起,有青苗的給予青苗補償費,無青苗的不予補償。青草補償費按當季作物的產值計算。
五、地是附著物的補償
1、樹木以胸徑計價。除特殊樹種外,一般樹種5厘米以下的每棵按1-5元計算;6-10厘米每棵按8元計算;11-15厘米每棵按10元計算;16-20厘米每棵按15元計算;21-25厘米每棵按20元計算;26-30厘米每棵按25元計算;30厘米以上每棵按30元計算。
2、果樹的計算標准。幼果小樹每棵10元;初果樹每棵100元;盛果樹每棵300元。
3、苗圃幼苗每畝500元,初苗每畝700元,簸箕柳、桑柳條等經濟樹每墩10元。
4、水井補償費:(1)、磚、石井每眼500元;(2)淺水機井每眼5000元;(3)深水機井每眼20000元;(4)已報廢的井不予補償。井上設備需要拆除的另付給設備拆除費50-100元。
5、水渠:磚、石或砼結構按實際投資,每年扣除5%的折舊費予以補償;土渠道按土方量每立方米6元予以補償。6、墳墓遷移費:每個墳補助200元,多一具屍體增加50元。無主墳深埋處理。烈士墳墓由民政部門負責處理。7、溫室及大棚拆遷補償標准:(1)磚牆身、砼小梁、蓋板或灰渣框頂、採光部分為角鋼架、覆蓋玻璃每平方米150元;(2)磚牆身或半磚牆身、木結構、草泥頂、採光部分為角鋼架、覆蓋玻璃每平方米100元;(3)土牆身或半磚牆身、木結構、草泥頂、採光部分為角鋼架或條條竹木混合架、覆蓋薄膜每平方米80元。(4)塑料大棚:全棚為鋼材骨架、薄膜覆蓋全棚者每平方米補助50元;有架無塑料薄膜者每平方米25元;(5)弓棚、中弓棚每平方米20元,小弓棚每平方米10元;
8、建築物拆遷補償標准參照《邯鄲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補助費用標准》執行。
五、其他規定
請查閱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關於深化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國土資源部《關於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國土資發(2004)238號等相關規定。
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拾』 農村土地徵收管理辦法

農村土地一般都是集體土地,按照《土地法》、《土地管理法》等嚴格管理;徵收與補償仍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及《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下面是我下載的一篇文章看是否有參考價值,能否解決你的問題?土地管理法修改有望實現國有集體土地
同價同權
(2011-04-19 10:12:53)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馬玉忠I北京、黑龍江報道「強拆」的事,還沒完。
近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發出通知,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強監督檢查,進一步規范征地拆遷行為。該通知明確要求,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作出修訂之前,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要「參照」新頒布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下稱《徵收條例》)的精神執行。《土地管理法》修改將參照《徵收條例》,國有、集體土地有望實現同價同權。
但是,新頒布的《徵收條例》適用於城市范圍內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對於集體土地上的拆遷仍然依據《土地管理法》,這導致了同樣是房屋徵收與補償,城鎮與農村適用不同的法律法規,造成了立法和執法上的不公平。
農村怎麼辦?《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到,為了解決城鄉實行不同的徵收補償制度的問題,正在修改之中的《土地管理法》,將參照《徵收條例》中確立的基本原則。
法律的廢舊立新,標志著一個時代的開始。
農村拆遷維權依舊難
2010年10月30日上午,黑龍江省密山市市民崔德喜,因為抵制政府強拆,在自家房頂上點燃汽油自焚。而就在自焚事件時隔不到一個月,密山市民陳躍興家的房子也遭遇了違法強拆,72歲的陳躍興和71歲的魯瑞芳老兩口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冬夜中無避寒之地……
鍾如九,這個平凡的江西女孩,因為去年「宜黃自焚事件」中,用微博直播家人抗強拆過程,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
當今年1月21日,實施了10年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被廢止,《徵收條例》出台,也許「陳躍興們」會很高興。但是,《徵收條例》對「鍾如九們」而言,則未必能高興起來。這部被社會各界寄予厚望的《徵收條例》只適用於城市范圍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問題。而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問題仍舊適用現行的《土地管理法》。
「實際上拆遷的主要矛盾在集體土地,在農村。如果集體土地上的拆遷沒有解決,那麼拆遷問題就沒有真正的解決。」曾為「宜黃自焚事件」等重大拆遷案件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的王才亮律師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王才亮認為,相對於城市居民,農民的維權能力更差。所以,發生在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拆遷矛盾沖突更大,惡性事件更多。比如去年的「宜黃自焚事件」,2009年成都的「唐福珍自焚事件」,都發生在集體土地的拆遷過程中。
國務院法制辦、住建部負責人對此問題的公開表態是:將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工作,通過該法來解決集體土地上的徵收拆遷問題。
一位參與了《土地管理法》修改稿研討的法學專家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為了立法上銜接統一,以及統籌解決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徵收問題,《徵收條例》中的大部分基本原則,將會在《土地管理法》修改時參照適用。
「對公民的財產徵收,應該適用統一的法律標准。以前,城鄉間實行不同的徵收補償制度。現在,《徵收條例》已經出台了,如果繼續按照以往的模式,會造成巨大的不平等,也無法真正解決拆遷問題。」這位專家說。
「公共利益」標准將城鄉統一
以前,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徵收分別是由《拆遷條例》和《土地管理法》調整。城鄉間兩種不同的地權,適用兩種不同的徵收補償制度。
《土地管理法》第二條規定:「國家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徵用。」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化率的飛速提高,將集體土地徵收轉換為國有土地現象越來越普遍。與被廢止的《拆遷條例》相似,《土地管理法》中,沒有就公共利益做出明確界定。
「由於《土地管理法》中對『公共利益』沒有做出明確界定,這導致了地方政府只要說為了『公共利益』需要,隨時都可以對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強制徵收。」王才亮說。
在王才亮代理的多起集體土地徵收拆遷案件中,他發現「公共利益」變成了「百寶箱」,「什麼都往裡邊裝」。有的地方政府認為,招商引資修建廠房屬於「公共利益」進行徵收;有的地方政府認為,進行房地產開發屬於「公共利益」進行徵收;更有甚者,有的地方政府為了修建高爾夫球場,打著「公共利益」進行徵收。
「公共利益界定的不明確也導致土地徵收權被政府機關極度濫用。」王才亮說。
一位參與了《土地管理法》修改稿研討的專家透露,該法將會參照《徵收條例》中對公共利益界定的規定,明確公共利益的界定范圍。
「如果能參照《徵收條例》中對公共利益界定,將會縮小征地范圍,規范地方政府濫用權力隨意征地的現狀。」王才亮說。
農民應有建設用地議價權
除了「公共利益」界定模糊,徵收補償標准過低也成為《土地管理法》遭詬病之處。
「現行法律規定的標準是按照被徵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以耕地為例,其補償標准為被徵收前3年的平均產值的6至10倍。」長期關注拆遷問題的北京市中高盛律師事務所李濱律師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去年,黑龍江省密山、綏化、龍江、賓縣等地,相繼出現過多起因拆遷補償過低而引發的拆遷爭議事件。「實踐中集體土地徵收的補償費根本不能保障失地農民以後的生活,而政府征地後按市場價格出售後,其成交價格往往為補償費用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
新實施的《徵收條例》中確定了對被徵收房屋進行市場化價值補償的原則,即補償價格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那麼集體土地的征地補償能否也借鑒此原則?上述參與了《土地管理法》修改稿研討的專家透露,如果適用此原則,就要有市場價格作為參考,但是目前土地一級市場是被政府壟斷的,沒有市場價格。所以,如何確定徵收補償標准,成為了《土地管理法》修改中一個難點。
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教授認為,既然土地的產權是屬於農民集體的,為什麼一定要政府強制徵收後才能賣掉?農民自己為什麼不能賣呢?所有權人不能處分自己的土地,這是沒有道理的。
他建議,對《土地管理法》進行修改,農村土地轉化成建設用地可以有兩個途徑,一個是政府徵收,用於公共利益;另一個就是交易,用於商業利益。就是說建設用地,不但政府可以賣,擁有土地所有權的農民也可以賣。
「公共利益」
《徵收條例》第八條採取了列舉方式,將以下五種情形界定為公共利益:國防和外交的需要;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除此之外,界定公共利益還需要通過「納入市、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經市、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等一系列程序。

熱點內容
關於軟體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09 16:30:27 瀏覽:625
反恐主義立法目的 發布:2025-01-09 16:24:34 瀏覽:459
中國婚姻法規定一夫一妻 發布:2025-01-09 16:11:02 瀏覽:862
破壞青苗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09 15:47:27 瀏覽:157
民法典第1編總則 發布:2025-01-09 15:33:45 瀏覽:740
北京淵遠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09 15:06:27 瀏覽:911
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09 15:03:15 瀏覽:100
2019年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真題及答案 發布:2025-01-09 14:56:46 瀏覽:741
行政訴訟法關於迴避規定 發布:2025-01-09 14:40:55 瀏覽:142
涉訴信訪法官 發布:2025-01-09 14:40:08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