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資產保全規章制度選編

資產保全規章制度選編

發布時間: 2023-08-10 20:22:02

Ⅰ 保全規章制度和作業流程

一、 保全的概念與分類財產保全是指遇到有關財產可能被轉移、隱匿、毀滅等情形,從而可能造成對利害關系人權益的損害或可能使人民法院難以執行或不能執行時,根據利害關系人或當事人的申請或人民法院的決定,而對有關財產採取保護措施的制度。其意義在於保護利害關系人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人民法院判決的權威性。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財產保全包括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一)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財產保全,是指在提起訴訟之前,人民法院根據利害關系人的申請,對被申請人的有關財產採取的強制性措施。訴前財產保全是在起訴前作出的,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後申請人是否一定會起訴,即使提起訴訟,該訴訟是否符合起訴條件事先尚無法確定。為了減少或避免訴前財產保全可能給被申請人造成損害,我國民事訴訟法對訴前財產保全規定了相應的條件:1、必須有採取訴前財產保全的緊迫性,即情況緊急,不立即採取財產保全將會使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這里所謂的情況緊急,是指利害關系人的相對人的惡意行為(如即將實施或正在實施轉移、隱匿、毀損財產的行為),或者其他客觀情況,使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危險迫在眉睫。一旦緊急情況發生將對其合法權益造成實際損害,若等到起訴後或起訴的同時再申請訴訟財產保全,已無實際意義。2、必須由利害關系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發生在起訴之前,案件尚未進入訴訟程序,訴訟法律關系還未發生,法院不存在依職權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前提條件,所以只有在利害關系人提出申請後,法院才能夠採取財產保全措施。3、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訴前財產保全,發生在訴訟程序開始之前,與訴訟財產保全相比,法院對是否存在保全的必要性和會不會因申請不當而給被申請人造成損失難以把握,為了防止訴前保全可能出現錯誤,法律把申請人提供擔保規定為訴前保全的必要條件。如果申請人不願或不能提供擔保,人民法院就只能駁回其申請。(二)訴訟財產保全訴訟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後,做出判決前這段時間內,為了保證將來生效判決的順利執行,對當事人的財產或爭議的標的物採取的強制措施。盡管訴訟財產保全可以減少將來判決得不到執行的風險,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消極一面。財產保全的裁定畢竟是在判決生效前做出的,申請財產保全的一方當事人能否勝訴並不是十分確定的事,因此如果其敗訴,將無法避免給對方當事人帶來損害;從另一方面講,即使申請財產保全的一方當事人勝訴,判決生效前就使另一方當事人的財產或爭議標的物受到強制也會影響財物效用的發揮,造成損失。因此,對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以及法院依職權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必須規定一定的條件或限制,以防止保全被濫用。採取訴訟財產保全一般應具備下列條件:1、採取訴訟財產保全的案件必須是給付之訴。給付之訴具有給付財產的內容,只有給付之訴的判決,才有執行性,才存在訴訟保全的必要性。如果是確認之訴或變更之訴,因其無給付內容,不存在判決生效後執行的問題,所以不發生訴訟保全問題。2、必須具有財產保全的必要性。不是所有的給付之訴都需要採取財產保全,只有出現《民事訴訟法》第92條規定的原因,即「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難以執行」時,才能夠採取財產保全措施。所謂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是指當事人一方擅自將爭議的標的物出賣、轉移、隱匿、毀損、揮霍等以逃避義務為目的的惡意行為。所謂其他原因,主要是指由於客觀上的原因,使爭議標的物無法保存。如訴訟標的物是容易腐爛變質的物品,若不及時採取措施,將會造成更大損失。3、從時間上看,訴訟財產保全一般發生在民事案件受理後,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前這一段時間內,否則,就失去了訴訟保全的意義。當然在例外的情況下,訴訟財產保全也可以在判決後做出。適用民事訴訟法意見第103條規定:對當事人不服的一審判決提出上訴的案件,在第二審人民法院接到報案之前,當事人有轉移、隱匿、出賣或毀損財產等行為,必須採取財產保全的,由第一審人民法院依當事人的申請或依職權採取。(三)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的區別同為財產保全,訴前財產保全與訴訟財產保全有許多共同之處,如保全適用的訴訟的類別、保全的范圍和措施、保全的程序等都是一致的。但二者之間也存在著顯著的區別,主要有:1、提起的主體不同。訴訟財產保全,一般由當事人提出申請,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依職權主動採取財產保全措施;訴前財產保全則只能由利害關系人提出申請,法院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依職權主動採取該措施。2、保全的前提條件不同。訴訟財產保全的前提是因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其他原因,有可能是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情形;而訴前財產保全的前提是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3、是否必須提供擔保不同。訴訟財產保全,申請人不是必須提供擔保,只有在人民法院責令提供的時候,提供擔保才成為必備條件;訴前財產保全,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4、裁定時間不同。對訴訟財產保全,人民法院在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48小時內做出裁定,對於情況不緊急的,可以適當延長做出裁定的時間;而對於訴前財產保全,人民法院必須在接受申請後48小時內做出裁定,不能擅自延長時間。5、保全措施解除原因不同。訴訟財產保全以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為解除保全的法定原因,即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而訴前財產保全則以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15日內不起訴作為解除保全的法定原因。

Ⅱ 關於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制度有哪些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制度一、責任單位
雁峰區財政局產權企業外經股
二、責任人
實行股長負責下的崗位分工責任制,股長主持股內全面工作,其他同志按照崗位分工分別承擔各自的工作任務。
三、權力行使依據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5號)、《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6號)、《湖南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實施暫行辦法》(湘政辦發[2008]33號)、《衡陽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衡政發[2010]25號和《雁峰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規章制度。
四、受理范圍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二)制定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的辦法,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四)負責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處置、調劑、出租、出藉以及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擔賀賣銀保、等事項的審批;
(五)負責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處置收入及經營性資產收益的管理;
(六)負責建立行政事業資產使用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定期向本級政府及上級財政部門報告有關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七)負責建立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實行動態管理。
五、辦理程序
(一)資產配置
1、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履行職能需要以及地方財政狀況制定資產配置標准,經國有資產管理領導小組批准後,報政府批准執行。
2、車輛配置。單位申報換購車輛資料、主管部門意見、市控購辦初審、報國有資產小組審核批准到區控購辦、辦理相關控購手續 。
(二)資產調劑
對超標准配置、低效運轉或長期閑置等國有資產配激,主管部門同意,報區國有資產管理領導小組批准。
(三)資產使用
單位提出資產出租、出借、對外投資等使用方式的申請,報國有資產管理領導小組批准,到財政資產部門辦理手續。禪宴
(四)資產處置
單位提出資產處置申請、主管部門同意,報國有資產管理領導小組批准,到財政資產部門辦理手續。
(五)資產清查
根據上級安排或工作需要,制訂資產管理辦法,督促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核實業務。
六、實施要求
(一)嚴格按程序辦事。
(二)嚴格執行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制度。
(三)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促進規范權力運行的各項制度有效落實。
七、監督檢查
(一)定期對本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每半年不少於一次。
(二)通過公開、公示形式接受社會監督。
八、責任追究。參照以下條例處理:
一、執法股室工作人員在行政執法中,由於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行政過錯責任:
(一)違反規定辦理財政收支預算審核、批復或者調整的;
(二)違反規定辦理資金撥付的;
(三)違反規定辦理各類賬戶的開設、變更或撤銷的;
(四)違反規定徵收基金、罰款或收費的;
(五)違反規定辦理預算收入退庫的;
(六)違反規定辦理減、免稅費的;
(七)違反規定辦理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的;
(八)違反規定辦理國有資產產權界定、登記的;
(九)違反規定參與或干預政府采購中的商業活動的;
(十)違反規定實施行政處罰的;
(十一)違反規定發放罰沒票據或者收費票據的;
(十二)違反規定辦理國有資產產權糾紛調處和行政裁決的;
(十三)違反規定辦理行政復議案件的;
(十四)沒有法定依據委託有關組織實施行政執法的;
(十五)指派沒有執法資格的人員實施行政執法的;
(十六)違反規定不履行或故意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
(十七)違法制定涉及管理相對人權利義務的規范性文件,造成行政復議被糾正或行政訴訟敗訴的;
(十八)違反規定實施或不予行政許可的;
(十九)違反規定實施財政監督檢查的;
(二十)其他依法應當追究的行為。
二、追究行政過錯責任,應當視情節輕重給予以下處理:
(一)責令寫出書面檢查,進行批評教育;
(二)通報批評;
(三)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
(四)扣發全部或部分目標管理獎;
(五)調離執法崗位或停職離崗培訓;
(六)責令辭職或辭退;
(七)給予行政紀律處分;
(八)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單處或並處。在追究上述過錯責任的同時,應對錯誤的行政行為進行糾正。

Ⅲ 財產保全相關法律規定解析

財產保全是人以法律途徑追收債務過程中常用的法律 措施 。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到的財產保全相關法律規定內容介紹,僅供大家參考!

財產保全相關法律規定
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法發(92)22號)

108、人民法院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後,除作出保全裁定的人民法院自行解除和其上級人民法院決定解除外,在財產保全期限內,任何單位都不得解除保全措施。

109、訴訟中的財產保全裁定的效力一般應維持到生效的法律文書執行時止。在訴訟過程中,需要解除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應及時作出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註:“第136條、第205條、第206條、第240條至第253條、第299條”於 2008年12月24日法釋〔2008〕15號文件廢止。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

(法釋[2004]15號)

第四條訴訟前、訴訟中及仲裁中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進入執行程序後,自動轉為執行中的查封、扣押、凍結措施,並適用本規定第二十九條關於查封、扣押、凍結期限的規定。

第二十九條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期限的二分之一。

第三十條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人民法院未辦理延期手續的,查封、扣押、凍結的效力消滅。

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已經被執行拍賣、變賣或者抵債的,查封、扣押、凍結的效力消滅。

第三十二條財產保全裁定和先予執行裁定的執行適用本規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關於依法規范人民法院執行和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部門協助執行若干問題的通知》

(法發[2004]5號)

為保證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依法及時執行,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現就規范人民法院執行和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部門協助執行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十一、人民法院對土地使用權、房屋的查封期限不得超過二年。期限屆滿可以續封一次,續封時應當重新製作查封裁定書和協助執行 通知書 ,續封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確有特殊情況需要再續封的,應當經過所屬高級人民法院批准,且每次再續封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

查封期限屆滿,人民法院未辦理繼續查封手續的,查封的效力消滅。

二十八、人民法院進行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時適用本通知。

三十、本通知自2004年3月1日起實施。

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對 注冊商標 權進行財產保全的解釋》

法釋〔2001〕1號

為了正確實施對注冊商標權的財產保全措施,避免重復保全,現就人民法院對注冊商標權進行財產保全有關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時,需要對注冊商標權進行保全的,應當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以下簡稱商標局)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載明要求商標局協助保全的注冊商標的名稱、注冊人、注冊證號碼、保全期限以及協助執行保全的內容,包括禁止轉讓、注銷注冊商標、變更注冊事項和辦理商標權質押登記等事項。

第二條對注冊商標權保全的期限一次不得超過六個月,自商標局收到協助執行通知書之日起計算。如果仍然需要對該注冊商標權繼續採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保全期限屆滿前向商標局重新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繼續保全。否則,視為自動解除對該注冊商標權的財產保全。

第三條人民法院對已經進行保全的注冊商標權,不得重復進行保全。

(自2001年1月21日起施行)

二、關於凍結單位存款問題

人民法院依據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九十二條的規定,裁定凍結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一定數額的銀行存款,需要銀行協助執行的,銀行在接到人民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書(附裁定書副本)後,應當立即憑以凍結單位的銀行帳戶上的同額存款(只能就地凍結,不能轉戶)。已被凍結款項的解凍,應以人民法院的通知為憑,銀行不得自行解凍。

凍結單位存款的期限最長不超過六個月。有特殊原因需要延長的,人民法院應當在到期前向銀行辦理繼續凍結的手續;逾期不辦理繼續凍結手續的,視為自動撤銷凍結。

六、《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凍結單位銀行存款六個月期限如何計算起止時間的復函》

法經(1995)16號)

凍結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查封期限屆滿後,財產續行查封需經相關申請執行人依法提出續封的申請,才能夠加以執行和完成。查封期限屆滿,如果沒有辦理延期手續的,查封的效力將消失。

既然效力是自行消失,此後當事人可以隨意取走

案子沒有終結,你就一直申請財產保全。

財產保全的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對注冊商標權進行財產保全的解釋》

法釋〔2001〕1號

為了正確實施對注冊商標權的財產保全措施,避免重復保全,現就人民法院對注冊商標權進行財產保全有關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時,需要對注冊商標權進行保全的,應當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以下簡稱商標局)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載明要求商標局協助保全的注冊商標的名稱、注冊人、注冊證號碼、保全期限以及協助執行保全的內容,包括禁止轉讓、注銷注冊商標、變更注冊事項和辦理商標權質押登記等事項。

第二條對注冊商標權保全的期限一次不得超過六個月,自商標局收到協助執行通知書之日起計算。如果仍然需要對該注冊商標權繼續採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保全期限屆滿前向商標局重新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繼續保全。否則,視為自動解除對該注冊商標權的財產保全。

第三條人民法院對已經進行保全的注冊商標權,不得重復進行保全。
財產保全的法定條件
財產保全是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財產保全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訴訟前的財產保全;另一種是訴訟中的財產保全。

訴訟前的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起訴前,根據利害關系人的申請,對當事人的財產或爭議標的物採取強制保護措施的訴訟保障活動。根據《民事訴訟法》第93條第1款規定,訴訟前的財產保全應具備兩個條件:1.必須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2.申請人應當提供,不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駁回申請。

訴訟中的財產保全,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為將來作出的判決能夠得到有效執行,人民法院應當事人申請或者主動依職權,對當事人的財產或爭議標的物採取強制保護措施的訴訟保障活動。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基於國家賠償的壓力,一般不會主動地依職權採取財產保全措施。根據《民事訴訟法》第92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申請訴訟中的財產保全只有一個條件,即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對訴訟中的財產保全是否需要提供擔保,由人民法院作出決定;若法院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而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那麼人民法院將駁回申請人的申請。

財產保全面臨的法律風險

債權人在追收債務過程中,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在訴訟前採取申請財產保全措施,或者在訴訟過程當中申請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在實踐中,債權人申請人民法院採取財產保全措施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主要有:

(一)超范圍申請財產保全,給被申請人造成損失而引起訴訟。《民事訴訟法》第94條第1款規定,財產保全僅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第96條規定,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在實踐中,債權人超范圍申請財產保全,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對債務人的財產,超范圍申請財產保全,損害了債務人的合法權益。二是對不屬於債務人的財產,錯誤申請財產保全,損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二)訴訟前採取保全措施後未在法定期間起訴,導致財產保全解除,甚至引發被申請人以申請人對其造成損失為由要求賠償的訴訟。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訴訟前的保全措施後,應當在15日內起訴,逾期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實踐中,債權人申請人民法院採取訴訟前的財產保全措施,保全債務人的財產後,債務人可能以還款為由,要求債權人不起訴,在人民法院解除財產保全措施後立即轉移財產逃債,導致債權人的債權落空;債務人也可能以願意還款為由與債權人協商,誘使債權人對其不起訴,過後反而以債權人採取訴訟前的財產保全不當對其造成損害為由,起訴債權人賠償損失。

(三)申請採取的財產保全措施不當,未能有效控制所保全的財產,致使判決後無法執行。比如,對季節性商品,鮮活、易腐爛變質以及其他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債權人不及時要求債務人處理、保存價款,或者不及時申請人民法院處理、變賣,保存價款。又比如,對異地被保全財產,應該採取異地扣押措施的,而僅採取就地查封措施,致使保全財產失控,被債務人非法轉移等。

(四)人民法院在實施財產保全強制措施時,相關手續不完備,致使財產保全形同虛設。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41條規定,對動產的查封,應當採取加貼封條的方式。不便加貼封條的,應當張貼公告。對有產權證照的動產或不動產的查封,應當向有關管理機關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其不得辦理查封財產的轉移過戶手續。但在司法實踐中,辦案法官素質可能參差不齊,若責任意識不強,不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辦理相關法定手續,債務人就可能借機規避法律、私自轉移查封財產,第三人甚至以其為善意為由對抗執行,使得被轉移財產難以追回。又如,在保全時,辦案法官因各種原因,對查封物品沒有登記造冊或清單不詳,查封物品不明確,執行中處理查封物品時就很容易造成各方分歧,執行起來就無所適從等。
財產保全防範對策
債權人採取財產保全法律措施的意義,主要在於民法院的裁決得到有效執行,以最大限度維護自身的債權利益。為避免在訴訟前和訴訟中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筆者提出以下對策及建議:

(一)積極查找債務人的財產,合理確定申請財產保全范圍。實踐中,債權人應當通過稅務部門、房產土地部門、工商部門等多種 渠道 掌握債務人的財產狀況,擴大保全財產的選擇面;同時,根據訴訟請求范圍或案件實際,盡可能選擇那些價值相對穩定的動產(包括權利資產)或不動產進行保全,以達到財產保全的效果,確保將來判決的有效執行,這樣也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對債務人的損害,有效避免保全不當引發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法律規定,對物、留置物,也可以採取財產保全措施(但抵押權人、留置權人有優先受償權)。對第三人到期債權,債務人的財產不得滿足保全請求,但對第三人有到期債權的,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裁定該第三人不得對本案債務人清償;該第三人要求償付的,由人民法院提存財物或價款。

(二)採取訴訟前的財產保全後,債權人務必要在法定期間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若不起訴的,必須與債務人落實還款計劃及有效的擔保措施。在人民法院解除財產保全措施後,仍要繼續加強對債務人財產的監控,防範債務人拖延時間,轉移財產逃債,一旦出現不利情況,應立即起訴,並申請採取訴訟中的財產保全措施。

(三)積極加強對被保全財產的監控,有效防止債務人轉移、處分保全財產。債權人應密切關注債務人的動向,判斷債務人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轉移被查封、扣押的財產的情況。如債務人有轉移、隱匿、出賣或者毀損財產等行為,要及時向人民法院反映情況,積極採取措施制止,或者變更保全措施,防止標的物失控造成案件難執行。

(四)針對不同的被保全財產,採取適當的財產保全措施。財產保全的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凍結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債權人在申請財產保全措施時,應當針對動產或不動產等具體財產的性質、屬性等,採取相適應的保全措施。如對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可能會轉移查封財產的,應申請採取扣押措施,對不宜採取扣押而採取就地查封措施的,可以通過人民法院委託其他單位或個人進行保管等。對不宜長期保全或者保全財產價值容易減損的,申請人民法院責令當事人及時處理、提供擔保或及時進行變現,防止保全標的物價值減損,避免訴訟保全有名無實。

Ⅳ 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制度有哪些內容

一、國有資產財產監督管理制度

(一)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的概念和范圍

1、有關部門,包括:A、財政部;B、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C、行業主管部門(國務院的專業經濟部門)。

2、有關機構,是指行業總公司(直屬國務院的總公司)

(3)監督管理的對象是國有企業財產的經營管理活動。

(4)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的范圍僅限於全民所有制企業經營管理的國有資產。

(5)國有資產分為三大類:1、經營性資產(投入企業的);2、非經營性資產(投入行政單位的);3、尚未開發的礦藏、土地、森林等資源性資產。

(二)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的原則

(1)政府的職能和企業職能分開

(2)政府的經濟管理者職能和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分開。

(3)企業財產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1、財產所有權是指對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全民所有制企業的財產屬於國家。

2、全民所有制企業經營權是指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依法處分的權利(沒有收益權)。

(4)投資收益和產權轉讓收入用於資本再投入,形式包括:1、留給企業;2、國家收繳後再投入。

(5)資本保全和維護所有者權益。

(6)企業獨立支配其法人財產和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三)國有企業財產的分級管理和分工監督

(1)分級管理

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對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職責:重點掌握:組織清產核資、產權登記、產權界定、資產評估等基礎管理工作,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狀況進行監督檢查,並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清償核算、產權登記、產權界定和資產評估等都是國有資產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國有資產管理的一系列措施都必須建立在此基礎工作之上。

清產核資是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清查資產,核實國有資金,摸清國有資產「家底」的工作。

產權界定是對國有資產的所有權以及經營權、使用權等產權的歸屬進行確認的一種法律行為。這里講的產權是指財產所有權以及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經營權,使用權,不包括債權。

資產評估是指對資產進行評議估價。資產評估按照《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進行,其方法主要有收益現值法、重置成本法、現行市價法和價格清演算法。在國有資產管理基礎工作中,還有一種工作叫資產價值重估。資產價值重估是指企業、單位對帳面價值與實際價值背離較大的主要固定資產進行價值重新估價。制定企業財產保值指標體系,從總體上考核國有資產經營狀況。

要注意掌握指標體系的內容: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期末國家所有者權益÷期初國家所有者權益)×100%

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等於100%,為國有資產保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大於]00%,為國有資產增值。

在考核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同時,還要參考國有資產的經營效益指標。具體包括:

凈資產收益率=(稅後凈利÷所有者權益)×100%

總資產收益率=(稅後凈利÷資產總額)×100%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2)了解分工監督

Ⅳ 關於資產管理公司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不同國家對於本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都有明確的法律法規約束,截止2009年12月31日,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遵循的日常法律法規如下:
1.《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97號),2000年11月1日國務院第32次常務會議通過,當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該條例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經營活動依照的核心依據。詳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詞條。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1〕12號)(2001年4月11日) 。 內容如下:
金融資為深化金融改革,規範金融秩序,根據有關法律規定,現對人民法院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作如下規定: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受讓國有銀行債權後,原債權銀行在全國或者省級有影響的報紙上發布債權轉讓公告或通知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債權人履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條第一款規定的通知義務。
在案件審理中,債務人以原債權銀行轉讓債權未履行通知義務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可以將原債權銀行傳喚到庭調查債權轉讓事實,並責令原債權銀行告知債務人債權轉讓的事實。 本規定僅適用於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有關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處置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案件交納訴訟費用的通知【法[2001]156號】(2001年10月25日)具體內容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各級人民法院陸續依法受理了一批華融、長城、信達、東方等四家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處置國有商業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的案件,據國務院有關部門反映,涉及四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此類案件數量多、標的大、所需交納的訴訟費用數額也很大,要求適當給予減免。為了支持國家金融體制改革,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減輕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在處置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過程中的費用負擔,使這部分不良資產得以盡快依法處置,現對審理此類案件交納的訴訟費用等問題通知如下:一、凡屬上述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為處置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提起訴訟(包括上訴和申請執行)的案件,其案件受理費、申請執行費和申請保全費,按照《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的規定計算,減半交納。二、上述案件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申請財產保全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1]12號)第五條的規定執行。三、對於訴訟過程中所實際支出的訴訟費用,以及按照《〈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補充規定〉》的規定應向當事人收取的差旅費等費用,各級人民法院要嚴格按照實際發生的項目和金額收取。四、各級人民法院要嚴格執行上述規定,不得擅自提高收費標准,改變計費方式以及違反規定加收訴訟活動費、執行活動費等其他費用。五、本通知規定的事項自下發之日起實行,至2006年2月28日廢止。本通知下發之前已經受理的案件,所收取的訴訟費用不予退回。人民法院過去處理這類案件,已決定同意當事人緩交的,超出本通知規定限額的部分不再追收。
4、最高人民法院對《關於貫徹執行最高人民法院「十二條」司法解釋有關問題的函》的答復【法函(2002)3號】(2002年1月7日)具體內容如下:
信達、華融、長城、東方資產管理公司:
你們於2001年10月15日發出的「信總報[2001]64號」關於貫徹執行最高人民法院「十二條」司法解釋有關問題的函收悉。經研究,現就函中所提問及解題答復如下:依據我院《關於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資產的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第十條規定,為了最大限度的保全國有資產,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全國或升級有影響的報紙上發布的有催收內容的債權轉讓公告或通知所構成的訴訟時效中斷,可以溯及至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受讓原債權銀行債權之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已承接的債權,可以在上述報紙上以發布催收公告的方式去的訴訟時效中斷(主張權利)的證據。關於涉及資產管理公司清收不良資產的訴訟案件,其 「管轄問題」應按《規定》執行。、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處置銀行不良資產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法【[2005]62號】(2005年5月30日)具體內容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為了深化金融改革.規範金融秩序,本院先後下發了《關於審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關於貫徹執行最高人民法院「十二條」司法解釋有關問題的函的答復》和《關於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處置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案件交納訴訟費用的通知》。最近,根據國務院關於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總體部署,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收購了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為了維護金融資產安全,降低不良資產處置成本,現將審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收購、處置不良資產發生的糾紛案件的有關問題補充通知如下:一、國有商業銀行(包括國有控股銀行)向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轉讓不良貸款,或者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受讓不良貸款後,通過債權轉讓方式處置不良資產的,可以適用本院發布的上述規定。二、國有商業銀行(包括國有控股銀行)向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轉讓不良貸款,或者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處置不良貸款的,擔保債權同時轉讓,無須徵得擔保人的同意,擔保人仍應在原擔保范圍內對受讓人繼續承擔擔保責任。擔保合同中關於合同變更需經擔保人同意的約定,對債權人轉讓債權沒有約束力。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轉讓、處置已經涉及訴訟、執行或者破產等程序的不良債權時,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債權轉讓協議和轉讓人或者受讓人的申請,裁定變更訴訟或者執行主體。
6、《財政部關於印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有關業務風險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金(2004)40號)。
該文件將國務院批準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投資業務風險管理辦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委託代理業務風險管理辦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收購業務風險管理辦法》印發給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為2005年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開始商業化運作,從風險控制角度制定了監管制度。
7、《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54)本辦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詳見《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辦法》網路詞條
8、《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資產處置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財駐京監[2008]191號 本辦法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9、《金融企業財務規則》(財政部令2009第42號)

熱點內容
勞動法的發展 發布:2025-01-11 09:41:38 瀏覽:404
烏蘭察布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9:29:57 瀏覽:349
電影辯護人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09:27:57 瀏覽:56
學校辦公室衛生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09:27:04 瀏覽:425
法治防控疫情宣傳 發布:2025-01-11 09:26:09 瀏覽:216
律師申請執業材料 發布:2025-01-11 09:14:28 瀏覽:551
衡量社會道德好壞 發布:2025-01-11 09:14:24 瀏覽:286
涇源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8:58:21 瀏覽:22
經濟法與商法哪個好 發布:2025-01-11 07:57:36 瀏覽:224
認罪認罰改革與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11 07:55:34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