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社會服務機構管理條例

社會服務機構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3-08-14 16:04:07

❶ 廣州市社區社會組織管理試行辦法的管理辦法

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促進社會組織發展,加強社會組織管理,促進社會組織誠信自律,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服務中的作用,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改革的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社會組織是指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登記注冊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
第三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社會組織的登記、培育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社會組織管理堅持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原則。
第五條市、區(縣級市)民政部門是本市行政區域內社會組織的登記管理機關。
法律、法規規定社會組織成立需經前置審批的,由相關部門作為該類社會組織的業務主管單位(以下統稱業務主管單位),依法履行業務主管單位職責。
全市各級教育、宗教、公安、司法、財政、衛生、物價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社會組織實施監督管理。
第六條社會組織管理遵循培育發展與規范管理並重的原則。全市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應當推動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支持、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增強社會組織化解社會矛盾、提供社會服務和參與社會管理的能力。
第二章 成立登記
第七條民辦非營利教育培訓機構、民辦非營利醫療機構、民辦社會福利機構、民辦博物館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經前置審批的社會組織,應當先經業務主管單位同意,取得相應許可證書或者批復文件後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成立登記。
前款規定之外的其他社會組織可以直接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成立登記。
第八條同一行政區域內,可以成立兩個以上業務范圍相同或者相似的社會組織,但社會組織的名稱及標識應當有明顯區別。
第九條在本市設立登記的社會團體會員數量不得少於15個。
第十條社會組織的名稱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違背社會公德和公序良俗,並遵守下列規定:
(一)與其業務范圍、成員分布、活動地域相一致,准確反映其特徵。
(二)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廣東」等字樣。
(三)社會組織加冠字型大小的,不得用政治性、宗教性或者容易引起歧義的字型大小。
(四)不得與已經合法登記注冊或者登記管理機關已經受理登記申請的社會組織名稱重名或者無明顯區別。
社會組織申請登記的名稱出現上述情形的,登記管理機關不予登記。
第十一條社會組織應當有固定的住所,且該住所必須具有郵政通信可達地址。
第十二條基金會成立登記時,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供具備資質的社會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報告。
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成立登記時不需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供驗資報告。
第十三條申請登記社會團體,發起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登記住所使用權證明;
(三)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四)章程草案。
第十四條申請登記民辦非企業單位,發起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場所使用權證明;
(三)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四)章程草案。
屬於本辦法第七條第一款規定的需經前置審批的民辦非企業單位,還需提交相關許可證(副本)或者業務主管單位的批准文件。
第十五條申請登記基金會,發起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章程草案;
(三)驗資證明和住所證明;
(四)理事名單、身份證明以及擬任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簡歷。
第十六條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的發起人或者舉辦者(以下統稱發起人)應當於召開籌備成立大會後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成立登記的相關材料。提交材料不全的,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於5個工作日內出具《材料補正通知書》;提交材料齊全的,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受理社會組織成立登記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批准成立登記的決定。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第十七條社會團體和基金會可以設立分支(代表)機構。
分支(代表)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法律責任由設立該分支(代表)機構的社會組織承擔。
第十八條社會組織成立登記後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等發生變更的,應當按照章程規定履行內部程序,並應當自履行完內部程序之後30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符合條件的申請材料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
第十九條社會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注銷登記:
(一)完成社會組織章程規定的宗旨,或者章程規定的解散事由出現的;
(二)分立、合並的;
(三)自行解散的;
(四)由於其他原因終止的。
第二十條社會組織在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自行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清理債權債務並核銷財政票據,處理善後事宜,並向登記管理機關(國家法律、法規規定需經前置審批的社會組織向業務主管單位)報告;社會組織成立清算組之後,除開展清算工作外,不得再以本組織名義開展其他活動。
社會組織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15日內到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登記管理機關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
注銷的社會組織,其分支(代表)機構同時注銷。
第三章 內部治理
第二十一條社會組織應當建立以章程為核心的內部管理制度,建立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誠信自律和廉潔從業機制。
社會組織章程是社會組織內部治理的基本依據,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制定社會組織章程的示範文本,明確社會組織的宗旨、業務范圍、負責人的條件和產生、罷免的程序等。
社會組織的章程修改應當按照組織章程規定程序表決通過,報登記管理機關核准。
社會組織章程規定的內容與法律、法規相抵觸的,抵觸部分無效。
第二十二條社會組織堅持政社分開的原則。現職國家公務員不得在行業協會、異地商會、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中兼職。離退休後確需兼任的,應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審批。
第二十三條社會組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權責明確、互相制約、運轉協調的原則,建立決策、執行、監督機構。
第二十四條社會團體的會員(會員代表)大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理(董)事會、基金會的理事會是社會組織的決策機構,主要履行下列職責:
(一)決定業務范圍和工作職能;
(二)選舉或者罷免社會組織負責人;
(三)審議組織的年度工作報告、年度財務報告;
(四)對組織登記事項的變更、設立分支(代表)機構、組織解散、清算、終止等事項作出決議;
(五)修正或者撤銷組織的執行機構、監督機構以及其他機構作出的不適當的決定;
(六)制訂或者修改組織章程、選舉辦法;
(七)其他重大事宜。
社會組織的章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五條社會組織的執行機構由社會組織的決策機構決定,並以章程載明,負責執行決策機構的決議,向其提出工作建議、報告工作,管理內設機構和專職工作人員,決定具體工作業務等。
第二十六條行業協會商會應當設立監事會,基金會應當設立監事會或者監事。監事不得由理事兼任。
監事會或者監事是社會組織的監督機構(人)。監督機構(人)在決策機構的領導下,履行本組織內部監督職責,主要履行下列職責:
(一)向決策機構報告年度工作並及時報告重大事項。
(二)監督本組織內部的選舉、罷免工作。
(三)監督執行機構履行決策機構的決議。
(四)檢查本組織財務和會計資料。必要時,向登記管理機關以及稅務、會計主管部門反映情況,協助上述部門監督檢查。
(五)監督本組織遵守法律、法規和章程的情況。當本組織負責人、成員以及工作人員的行為損害組織利益或者違反法律、法規和章程時,要求其予以糾正,必要時向決策機構和政府相關部門報告,並協助相關部門依法查處。
(六)有權向決策機構和執行機構提出質詢和建議。
(七)負責本組織防治腐敗工作。
第二十七條社會組織的法定代表人由社會組織的負責人擔任,並應當在章程中載明。
第二十八條社會組織應當建立內部信息披露機制,至少每年度向組織成員公布一次其重大活動、財務狀況、工作報告等信息。
社會組織接受捐贈、資助的,應當在接受捐贈、資助後15個工作日內通過市社會組織監管和信息發布平台向社會公布接受捐贈款物的信息,並在年度報告中披露使用捐贈、資助的有關情況。
第二十九條行業協會、商會應當採取下列措施加強行業廉潔建設,規范行業管理:
(一)建立廉潔從業監督機構,制定行業公約、行為規范、服務標准,加強行業廉潔自律;
(二)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報告會員單位的失信和不廉潔行為,協助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處理;
(三)依法將會員單位的失信和不廉潔行為記錄納入社會信用信息系統;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業廉潔建設措施。
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採取措施規范行業協會、商會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的服務和收費行為。
第三十條社會組織的資產及收入應當全部用於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公益事業的發展,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社會組織的財產處置應當符合其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服務活動的業務范圍,不得在成員中進行分配。
第三十一條社會組織應當執行國家規定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設置會計機構或者配備會計人員,依法進行會計核算;不具備條件的,應當委託經批准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代理記賬。
社會組織應當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並作為長期檔案保管。
社會組織換屆或者更換法定代表人,應當提前15個工作日向其登記管理機關報送具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
第四章 培育扶持
第三十二條市、區(縣級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扶持社會組織發展資金列入民政部門的年度預算,用於支持社會組織有效承接政府職能轉移、購買服務和授權委託事項,支持社會組織培育服務品牌,提供公共產品和公益支持。
第三十三條各級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指導建立本級社會組織培育孵化基地;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實際需要,指導建立相關領域、行業的社會組織培育孵化基地。
各類社會組織培育孵化基地應當優先培育孵化公益慈善類和社會服務類社會組織,為入駐的社會組織或公益服務項目提供辦公場地、政策咨詢、項目策劃、人才培訓、機構孵化、小額資助等支持性服務,對其日常活動進行指導。
社會組織培育孵化基地可以按照有關規定申請一次性財政經費補助。全市各級財政應當對本級管轄的社會組織培育孵化基地日常運營經費給予支持,納入財政預算,撥付工作經費。
第三十四條市機構編制部門負責定期編制本級政府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目錄,向社會公布,逐步實現政府承擔的事務性管理服務事項由社會組織依法承擔。
第三十五條市財政部門負責定期編制本級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目錄,並向社會公布。全市各級政府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支持社會組織開展公共服務。
第三十六條市民政部門負責定期編制本市具備承接政府職能和購買服務資質的社會組織目錄,向社會公布,並實行動態管理。
全市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購買服務,應當在前款規定的目錄中,採取招投標等競爭性方式擇優選定。
第三十七條社會組織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市財政、稅務部門應當每年對登記管理機關批准成立登記的社會組織申請的非營利性組織免稅資格進行審核確認,並予以公布。
第三十八條全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在起草與社會組織相關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公共政策、行業發展規劃等時,應當徵求和聽取相關社會組織的意見和建議。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九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一)負責社會組織的成立、變更、注銷的登記或者備案;
(二)對社會組織進行等級評估;
(三)對社會組織的日常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四)對社會組織的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
(五)對社會組織進行分類指導和管理;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四十條業務主管單位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部分社會組織成立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前的審查;
(二)監督、指導社會組織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建立健全內部治理和廉潔從業機制,依據其章程開展活動;
(三)協助登記管理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查處社會組織的違法行為;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四十一條社會組織應當遵守憲法、法律的規定,不得違背社會公德和公序良俗,不得從事下列行為:
(一)強迫單位和個人加入或者限制其退出社會組織,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對組織成員進行財產或者人身處罰;
(三)強迫單位和個人捐贈或者強行攤派;
(四)利用境外捐款或者資助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非宗教團體的社會組織利用境外捐款或者資助從事宗教活動;
(五)在社會組織成員之外開展評比、達標、表彰活動;
(六)與社會組織宗旨、章程無關的行為。
第四十二條社會組織有以下重大事項的,應當提前15日向登記管理機關和有關主管部門書面報告,並提交活動的內容、方式、規模、參加人員、時間、地點、經費等相關材料:
(一)召開會員(會員代表)大會;
(二)創辦經濟實體;
(三)接受境外捐款或者資助;
(四)涉外(包括港、澳、台地區)活動;
(五)基金會、公益性慈善組織面向公眾開展募捐活動。
第四十三條社會組織依法變更負責人後,原社會組織負責人或者有關工作人員拒不辦理移交手續,非法持有社會組織證書、印章或者相關資料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予以公告無效。
第四十四條社會組織實行年度報告制度。社會組織應當於每年3月31日前提交年度報告書。除社會組織負責人換屆或者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外,年度報告不需提交財務審計報告。
第四十五條實行社會組織分類評估制度,對社會組織實施動態評估。
建立政府指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社會組織評估機制,鼓勵第三方評估機構參與社會組織的評估。
第四十六條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結論作為政府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和購買服務的重要依據;等級評估達到民政部《社會組織評估管理辦法》規定的3A以上的,具有同等條件下承接政府職能和購買服務的優先權。
第四十七條市民政部門建立市社會組織信息發布平台,及時、准確地向社會公開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及其他依法應當予以公告、公示的信息。
全市各級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建立健全社會組織登記檔案和統計制度。
第四十八條登記管理機關和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將社會組織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廉潔從業等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布,並依法納入社會誠信管理體系。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社會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依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第二十四條、《基金會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予以撤銷登記:
(一)不符合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的成立登記條件,弄虛作假騙取登記的;
(二)自成立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未開展活動的;
(三)符合注銷條件,但拒不辦理注銷手續的。
第五十條社會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依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第二十五條、《基金會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予以警告,責令改正或者停止活動,並可以責令撤換有關責任人員;情節嚴重的,予以撤銷登記:
(一)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未辦理變更登記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三十條,侵佔、私分、挪用社會組織資產或者所接受捐贈、資助財物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四十一條第(一)項,強迫單位和個人加入或者限制其退出社會組織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四十一條第(二)項,對組織成員進行財產處罰的;
(五)違反本辦法第四十一條第(三)項,強迫單位和個人捐贈或者強行攤派的;
(六)違反本辦法第四十一條第(五)項,在社會組織成員之外開展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的。
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並處以違法經營額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一條社會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記管理機關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或者限期停止活動;情節嚴重的,處以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八條,每年度未向組織成員公布一次其重大活動、財務狀況、工作報告等信息或者未在接受捐贈、資助後15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布接受捐贈款物的信息,並在年度報告中披露使用捐贈、資助有關情況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四十二條,未進行重大事項報告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四十四條,未提交年度報告書的。
第五十二條社會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依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第二十七條、《基金會管理條例》第四十條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非法財產:
(一)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組織名義進行活動的;
(二)被撤銷登記的社會組織繼續以社會組織名義進行活動的。
非法社會組織被取締後,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將依法沒收的非法財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依法沒收的違法所得和處置沒收財物的款項,應當全部上繳國庫。非法社會組織被取締後繼續開展活動的,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及時通報有關部門共同查處。
第五十三條社會組織違反本辦法第四十一條第(四)項,利用境外捐款或者資助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的,由登記管理機關對該組織處以5萬元罰款,並可以責令撤換有關責任人員;情節嚴重的,予以撤銷登記。對相關責任人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規定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由國家安全機關予以警告、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
非宗教團體的社會組織違反本辦法第四十一條第(四)項,利用境外捐款或者資助從事宗教活動的,由宗教事務部門依照國務院《宗教事務條例》第四十三條第二款責令停止活動;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四條登記管理機關、有關部門和法定授權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五條港、澳、台人士在本市投資興辦經濟實體並在本市工商注冊的,可以擔任本市社會組織除法定代表人之外的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但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報有關部門審批。
第五十六條本辦法所稱社會組織負責人,屬於社會團體的為擔任該組織秘書長以上職務的成員,包括但不限於會長、副會長、監事長、秘書長;屬於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為擔任該組織理事長、理(董)事、監事等職務的成員;屬於基金會的為擔任該組織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等職務的人員。
第五十七條本辦法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

❷ 社會服務機構登記管理條例什麼時候實施

已成文,列入立法工作計劃,如下:
2018年8月3日,民政部公布了《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條例(草案征專求意屬見稿)》全文,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8年9月1日。新條例正式施行後,《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三大條例將同時廢止。 [1]
2019年7月3日,列入民政部2019年立法工作計劃,擬提請國務院審議,責任單位:政策法規司、社會組織管理局。

❸ 廣州市社會工作服務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促進和規范社會工作服務,推動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提升社會工作服務水平,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開展的社會工作服務及相關的監督管理活動。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社會工作服務,是指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安排社會工作者,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方法和技能,為有需要的個人、家庭、社區、單位等提供困難救助、矛盾調處、人文關懷、心理疏導、行為矯治、關系調適、資源協調等服務的活動。第四條社會工作服務應當以助人自助為宗旨,遵循平等尊重、知情同意和信息保密的原則。第五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社會工作服務發展納入本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並與本市社會工作服務人口、類型、范圍、需求等相適應。第六條市民政部門負責本市社會工作服務的統籌指導、業務管理和服務監督工作,並組織實施本條例。
區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社會工作服務的業務管理和服務監督工作。
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來穗人員服務管理、住房和城鄉建設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實施本條例。第二章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社會工作者第七條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應當依法登記,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不得向出資人和設立人分配所得利潤。
未經依法登記的,不得以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名義從事社會工作服務。第八條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應當將法人登記證書、服務項目、收費標准、章程、年度報告等信息在其辦公場所和市社會組織信息發布平台公布,也可以通過網站、報刊、電視等媒體向社會公布有關服務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接受社會捐贈、政府資助或者承接財政資金購買服務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應當自接受捐贈、資助或者簽訂購買服務合同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在市社會組織信息發布平台公布相關信息,並在年度報告中披露使用捐贈、資助以及履行財政資金購買服務合同的有關情況。
接受政府資助或者承接財政資金購買服務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應當將使用財政資金為服務對象提供的免費服務項目在其辦公場所、服務所在地居(村)民委員會等公布。第九條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虛構個案或者偽造小組、社區工作服務記錄等資料;
(二)侵犯服務對象的個人隱私、商業秘密;
(三)接受未依法辦理代表機構登記或者臨時活動備案的境外非政府組織的委託、資助,代理或者變相代理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境內開展活動;
(四)組織、舉行宗教活動;
(五)違反法律、法規的其他行為。第十條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承接財政資金購買服務的,應當建立項目管理制度並實行分項目核算管理,確保財政資金用於開展指定的社會工作服務,並接受審計機關的審計監督。管理費用最高不得超過購買服務資金總額的百分之十,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接受社會捐贈的,應當按照捐贈協議的約定使用捐贈資金、列支管理費用,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十一條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應當建立督導制度,通過安排具備相應知識、技能和一定社會工作服務經驗的社會工作者或者專業技術人員,定期持續為其他社會工作者提供專業、心理等方面的服務支持。督導制度應當包括督導的頻次、內容、流程以及對督導工作的評估和考核等。
市民政部門應當建立本市社會工作督導人才培育和管理機制,通過開展培訓交流等方式加強社會工作督導隊伍建設。第十二條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應當建立社會工作服務檔案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社會工作服務活動的記錄和資料,並按照國家、省、市有關規定管理檔案,檔案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五年。第十三條社會工作者應當具備相應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技能。
市民政部門應當會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採取措施鼓勵本市社會工作者取得國家職業資格。第十四條民政部門應當為在本市開展社會工作服務的社會工作者提供一定學時的免費教育培訓。第十五條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應當與社會工作者簽訂勞動合同,保障其參加專業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獲得必要督導和安全保障,獲得相應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和其他福利,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❹ 遼寧省社會組織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社會組織管理,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根據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社會組織,是指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登記的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第三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對社會組織實施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第四條社會組織應當遵守憲法、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社會組織不得從事營利性活動。第五條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省、市、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或者省、市、縣人民政府依法授權的組織是相關社會組織的業務主管單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財政、稅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外事、審計、公安等有關行政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社會組織的相關監督管理工作。第六條在社會組織中,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及有關規定,建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並開展活動。第二章設立、變更和注銷第七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會同業務主管單位、有關部門對社會組織發起人、擬任負責人資格、社會組織名稱、業務范圍等依法進行審查。第八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查,並報請同級人民政府審定同意後,依照法定程序辦理。第九條設立下列社會組織,可以依法直接登記:

(一)由從事相同性質經濟活動的單位、同業人員組成的,或者同地域經濟類的行業協會商會;

(二)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內從事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的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

(三)提供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救災、助醫、助學服務的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

(四)為滿足城鄉社區居民生活需求,在社區內活動的城鄉社會服務類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第十條社會組織變更登記事項,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履行內部民主決策程序後,到登記管理機關辦理相關手續。

有業務主管單位的,需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後到登記管理機關辦理相關變更登記手續。第十一條社會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注銷登記:

(一)出現章程規定的終止情形的;

(二)決定自行解散的;

(三)因分立、合並需要解散的;

(四)依法被撤銷登記或者吊銷法人登記證書的。

社會組織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在業務主管單位和其他有關機關的指導下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並在清算工作結束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依法辦理相關事項。第三章內部治理第十二條社會組織的會員(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是社會組織的決策機構,依法行使下列職權: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制定修改會費標准;

(三)制定修改選舉辦法;

(四)審議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五)決定終止事項;

(六)章程規定的其他事項。第十三條社會組織可以根據規模設立監事會或者監事。監事不得由理事、理事的近親屬或者社會組織財會人員兼任。第十四條社會團體的理事會不履行召集會員(會員代表)大會職責的,三分之一以上的會員可以聯合推舉召集人召集並主持會員(會員代表)大會。第十五條社會組織應當建立以章程為核心的內部管理制度,健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誠信自律和廉潔從業機制。第十六條社會組織應當建立內部信息披露機制,每年至少向會員或者理事公布一次其重大活動、財務狀況、工作報告等信息。

社會組織接受捐贈、資助的,應當在接受捐贈、資助後十五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布接受捐贈、資助的信息,並在年度報告中披露使用捐贈、資助款物的有關情況。第十七條社會組織的資產及收入應當全部用於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公益事業的發展,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社會組織的財產處置應當符合其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服務活動的業務范圍,不得在會員或者理事中進行分配。第十八條社會組織應當執行國家規定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

社會組織應當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並按照有關規定保管會計資料。

❺ 遼寧省社會組織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社會組織管理,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社會組織,是指在我省行政區域內登記的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第三條在我省行政區域內對社會組織實施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第四條社會組織管理應當遵循統一登記、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分級負責、依法監管、政社分開的原則。第五條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有關行政部門或者縣以上人民政府確認、授權的組織,是相關社會組織的業務主管單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發展改革、財政、稅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外事、審計、公安等有關行政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社會組織的相關監督管理工作。第六條社會組織應當建立以章程為核心的內部管理制度,健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誠信自律和廉潔從業機制。
社會組織的章程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第七條社會組織應當建立內部信息披露機制,每年至少向組織成員公布一次其重大活動、財務狀況、工作報告等信息。
社會組織接受捐贈、資助的,應當在接受捐贈、資助後15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布接受捐贈、資助的信息,並在年度報告中披露使用捐贈、資助款物的有關情況。第八條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社會組織的資產及收入應當全部用於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公益事業的發展。
社會組織的財產處置應當符合其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服務活動的業務范圍,不得在成員中進行分配。第九條社會組織應當執行國家規定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
社會組織應當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並按照有關規定保管會計資料。第十條社會組織應當遵守憲法、法律規定,不得違背社會公德。
社會組織不得從事下列行為:
(一)強迫單位和個人加入或者限制其退出社會組織,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對組織成員進行財產或者人身處罰;
(三)強迫單位和個人捐贈或者強行攤派;
(四)利用境外捐款或者資助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秩序的活動,非宗教團體的社會組織利用境外捐款或者資助從事宗教活動;
(五)在社會組織成員之外開展涉企評比、達標、表彰活動;
(六)與社會組織宗旨、章程無關的行為。第十一條社會組織有下列重大事項的,應當在重大事項發生10日前向登記管理機關和有關主管部門書面報告,並提交活動的內容、方式、規模、參加人員、時間、地點、經費等相關材料:
(一)召開會員(會員代表)大會;
(二)接受境外捐款或者資助;
(三)涉外和涉及港、澳、台地區活動;
(四)基金會、公益性慈善組織面向公眾開展募捐活動;
(五)其他重大事項。第十二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社會組織負責人任職、約談、警告、從業禁止等制度,並實行法定代表人任中和離任審計制度。第十三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社會組織資金監管機制,開展社會組織資金運行的風險評估。第十四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完善社會組織分類評估制度,建立社會組織第三方評估機制,將評估結論作為政府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和購買服務的重要依據。第十五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建立社會組織信用檔案,並納入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推動社會組織建立誠信承諾制度,並採取行業性誠信激勵和懲戒措施。第十六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建立社會組織信息發布平台,及時、准確地向社會公開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及其他依法應當予以公告、公示的信息。第十七條鼓勵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對社會組織進行監督。
單位和個人有權舉報社會組織的違法行為。登記管理機關和有關部門接到舉報後,應當依法處理。舉報經查證屬實的,應當予以獎勵。第十八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社會組織在社會組織成員之外開展涉企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依法予以警告,責令改正或者停止活動,並可以責令撤換有關責任人員;情節嚴重的,予以撤銷登記。

熱點內容
勞動法的發展 發布:2025-01-11 09:41:38 瀏覽:404
烏蘭察布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9:29:57 瀏覽:349
電影辯護人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09:27:57 瀏覽:56
學校辦公室衛生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09:27:04 瀏覽:425
法治防控疫情宣傳 發布:2025-01-11 09:26:09 瀏覽:216
律師申請執業材料 發布:2025-01-11 09:14:28 瀏覽:551
衡量社會道德好壞 發布:2025-01-11 09:14:24 瀏覽:286
涇源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8:58:21 瀏覽:22
經濟法與商法哪個好 發布:2025-01-11 07:57:36 瀏覽:224
認罪認罰改革與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11 07:55:34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