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
Ⅰ 國內水路運輸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國內水路運輸市場管理,維護水路運輸經營活動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水路運輸事業健康發展,依據《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國內水路運輸管理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水路運輸,是指始發港、掛靠港和目的港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通航水域內使用船舶從事的經營性旅客運輸和貨物運輸。第三條水路運輸按照經營區域分為沿海運輸和內河運輸,按照業務種類分為貨物運輸和旅客運輸。
貨物運輸分為普通貨物運輸和危險貨物運輸。危險貨物運輸分為包裝、散裝固體和散裝液體危險貨物運輸。散裝液體危險貨物運輸包括液化氣體船運輸、化學品船運輸、成品油船運輸和原油船運輸。普通貨物運輸包含拖航。
旅客運輸包括普通客船運輸、客貨船運輸和滾裝客船運輸。第四條交通運輸部主管全國水路運輸管理工作,並按照本規定具體實施有關水路運輸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水路運輸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部門或者機構(以下統稱水路運輸管理部門)具體實施水路運輸管理工作。第二章水路運輸經營者第五條申請經營水路運輸業務,除個人申請經營內河普通貨物運輸業務外,申請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備企業法人資格。
(二)有明確的經營范圍,包括經營區域和業務種類。經營水路旅客班輪運輸業務的,還應當有班期、班次以及擬停靠的碼頭安排等可行的航線營運計劃。
(三)有符合本規定要求的船舶,且自有船舶運力應當符合附件1的要求。
(四)有符合本規定要求的海務、機務管理人員。
(五)有符合本規定要求的與其直接訂立勞動合同的高級船員。
(六)有健全的安全管理機構及安全管理人員設置制度、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安全監督檢查制度、事故應急處置制度、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等安全管理制度。第六條個人只能申請經營內河普通貨物運輸業務,並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個體工商戶;
(二)有符合本規定要求的船舶,且自有船舶運力不超過600總噸;
(三)有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安全監督檢查制度、事故應急處置制度、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等安全管理制度。第七條水路運輸經營者投入運營的船舶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與水路運輸經營者的經營范圍相適應。從事旅客運輸的,應當使用普通客船、客貨船和滾裝客船(統稱為客船)運輸;從事散裝液體危險貨物運輸的,應當使用液化氣體船、化學品船、成品油船和原油船(統稱為危險品船)運輸;從事普通貨物運輸、包裝危險貨物運輸和散裝固體危險貨物運輸的,可以使用普通貨船運輸。
(二)持有有效的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國籍證書、船舶檢驗證書以及按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證明船舶符合安全與防污染和入級檢驗要求的其他證書。
(三)符合交通運輸部關於船型技術標准、船齡以及節能減排的要求。第八條除個體工商戶外,水路運輸經營者應當配備滿足下列要求的專職海務、機務管理人員:
(一)海務、機務管理人員數量滿足附件2的要求;
(二)海務、機務管理人員的從業資歷與其經營范圍相適應:
1.經營普通貨船運輸的,應當具有不低於大副、大管輪的從業資歷;
2.經營客船、危險品船運輸的,應當具有船長、輪機長的從業資歷。
(三)海務、機務管理人員所具備的業務知識和管理能力與其經營范圍相適應,身體條件與其職責要求相適應。第九條除個體工商戶外,水路運輸經營者按照有關規定應當配備的高級船員中,與其直接訂立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高級船員的比例應當滿足下列要求:
(一)經營普通貨船運輸的,高級船員的比例不低於25%;
(二)經營客船、危險品船運輸的,高級船員的比例不低於50%。第十條交通運輸部具體實施下列水路運輸經營許可:
(一)省際客船運輸、省際危險品船運輸的經營許可;
(二)外商投資企業的經營許可;
(三)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水路運輸企業及其控股公司的經營許可。
省級人民政府水路運輸管理部門具體實施省際普通貨船運輸的經營許可。省內水路運輸經營許可的具體許可權由省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決定,向社會公布。但個人從事內河省際、省內普通貨物運輸的經營許可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水路運輸管理部門具體實施。
Ⅱ 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的介紹
《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是由2012年10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25號公布的文件。該《條例》分總則、水路運輸經營者、水路運輸經營活動、水路運輸輔助業務、法律責任、附則6章46條,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87年5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予以廢止。根據2016年2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666號令1《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Ⅲ 國內船舶運輸經營資質管理規定
法律分析:《國內水路運輸經營資質管理規定》經2008年5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第3次部務會議通過,2008年5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08年第2號公布。該《規定》分總則、經營資質條件、經營資質審批、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6章40條,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據:《國內船舶運輸經營資質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規范國內水路運輸市場管理,維護水路運輸經營者、旅客、貨主的合法權益,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水路運輸事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服務業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水路運輸服務行為,維護水路運輸市場秩序,保障旅客、托運人、收貨人、承運人及其代理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水運事業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為國內水路運輸提供水路運輸服務及相關業務的活動。第三條本規定所稱水路運輸服務業,是指接受旅客、托運人、收貨人以及承運人的委託,以委託人的名義,為委託人辦理旅客或貨物運輸、港口作業以及其他相關業務手續並收取費用的行業,分為船舶代理業和客貨運輸代理業。第四條水路運輸服務企業必須依法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資格。第五條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負責對全國水路運輸服務業實施行業管理。
各級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或其設置的航運管理部門(以下簡稱交通主管部門)依照本規定,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水路運輸服務業實施行業管理。第六條對水路運輸服務業實施管理,應當遵循布局合理、服務方便、競爭有序、適應運輸市場發展需要的原則。第七條水路運輸服務企業應當遵循方便、迅速、准確、節省的經營方針,為旅客和托運人、收貨人、承運人提供服務。
水路運輸服務企業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接受主管機關的監督和管理。第八條任何企業從事水路運輸服務業務,必須經過交通主管部門的批准,領取《水路運輸服務許可證》,始得經營。
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以下簡稱「三資企業」)經營水路運輸服務業務,應當經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批准。第二章審批條件和程序第九條設立水路運輸服務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穩定的水路運輸客源、貨源和船舶業務來源;
(二)有與經營范圍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和專業人員;
(三)有固定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營業設施;
(四)有符合下列規定的最低限額的注冊資本:
1、經營船舶代理業務的,為20萬元人民幣;
2、經營客貨運輸代理業務的,為30萬元人民幣;
3、同時經營船舶代理和客貨運輸代理業務的為50萬元人民幣。第十條申請設立水路運輸服務企業,申請人應當向擬設立水路運輸服務企業所在地的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該部門審核後轉市(設區的市,下同)交通主管部門審查批准,並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備案。
申請設立經營水路運輸服務業務的「三資企業」,申請人應當向擬設立「三資企業」所在地的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各級交通主管部門逐級審核後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轉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審查批准。
申請人在所在地沒有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的,申請人應當直接向市(包括直轄市)交通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第十一條申請設立水路運輸服務企業,應當報送下列文件:
(一)水路運輸服務企業開業申請書;
(二)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企業章程草案;
(四)擬注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簽發的「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五)資信證明;
(六)辦公經營場所產權證明(或租賃證明、協議等);
(七)主要出資單位同意設立企業的文件(董事會決議、聯營協議或經濟擔保人證明);
(八)企業負責人和主要業務人員姓名、職務和身份證明;
(九)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文件。第十二條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水路運輸服務企業開業申請書和其他文件之日起10日內提出審核意見並轉報市交通主管部門,或逐級轉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
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和市(包括直轄市)交通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審批機關),應當自收到水路運輸服務企業開業申請書和其他文件之日起30日內決定批准或者不批准。對批准設立的,頒發水路運輸服務許可證書(以下簡稱許可證書)。第十三條水路運輸服務企業應當憑審批機關頒發的許可證書,依照有關法律和法規的規定,辦理企業登記、稅務登記手續。第十四條申請人取得許可證書後無正當理由連續180日未營業的,審批機關應當撤消其許可證書。第十五條許可證書有效期限為3年。
水路運輸服務企業在許可證書有效期限屆滿時需要繼續從事水路運輸服務業務的,應當在許可證書屆滿之日前30日內,向審批機關申請換領許可證書;未按本規定申請換領許可證書的,其水路運輸服務經營資格自許可證書屆滿之日起自動喪失,審批機關應當在辦理注銷手續後通知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注銷該企業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中相關項目。
Ⅳ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的決定(20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544號)
現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的決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總 理 溫家寶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
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的決定
國務院決定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修改為:
「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稅金、規費(港務費、船舶停泊費);從事非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繳納規費。
「規費的計征辦法由交通部會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制定。」
本決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根據本決定做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Ⅵ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水路運輸管理,維護運輸秩序,提高運輸效益,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沿海、江河、湖泊及其他通航水域內
從事水路運輸和水路運輸服務業務的單位和個人。第三條 水路運輸分為營業性運輸和非營業性運輸。
營業性運輸是指為社會服務,發生費用結算的旅客運輸(含旅遊運輸,下同)和貨物運輸。
非營業性運輸是為本單位或本身服務,不發生費用結算的運輸。第四條交通部主管全國水路運輸事業,各地交通主管部門主管本地區的水路運輸事業。
各地交通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水路運輸管理業務的實際情況,設置航運管理機構。第五條水路運輸在國家計劃指導下,實行地區、行業、部門多家經營的方針。保護正當競爭,制止非法經營。第六條從事水路運輸和水路運輸服務業務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交通部發布的水路運輸規章。第七條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准許,外資企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不得經營中華人民共和國沿海、江河、湖泊及其他通航水域的水路運輸。第二章營運管理第八條設立水路運輸企業、水路運輸服務企業以及水路運輸企業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營業性運輸,由交通主管部門根據本條例的有關規定和社會運力運量綜合平衡情況審查批准。審批辦法由交通部規定。
對水路運輸行業管理影響較大的非營業性船舶運輸的審批辦法,由交通部會同有關部門另行規定。第九條設立水路運輸企業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與經營范圍相適應的運輸船舶;
(二)有較穩定的客源或貨源;
(三)經營旅客運輸的,應當落實客船沿線停靠港(站)點並具備相應的服務設施;
(四)有經營管理的組織機構和負責人;
(五)有與運輸業務相適應的自有流動資金。第十條設立水路運輸服務企業,必須具備第九條第四項規定的條件,並擁有與水路運輸服務業務相適應的自有流動資金。第十一條水路運輸企業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營業性運輸必須具備第九條第一、二、三、五項規定的條件,並有確定的負責人。第十二條交通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的管理水平、運輸能力、客源貨源情況審批其經營范圍。第十三條交通主管部門對批准設立的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發給運輸許可證;對批准設立的水路運輸服務企業,發給運輸服務許可證。第十四條取得運輸許可證和運輸服務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憑證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營業登記,經核准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開業。第十五條水路運輸企業、水路運輸服務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
個人停業,應當向交通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停業手續。第十六條交通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主管部門負責對水路運輸計劃分級進行綜合平衡。
需要進行綜合平衡的重點物資、聯運物資、外貿物資的運輸計劃,屬於全國性的,由交通部按國家計劃組織綜合平衡;屬於長江、珠江、黑龍江水系干線省際間的,由交通部派駐水系的航運管理機構組織綜合平衡;屬於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內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交通主管部門組織綜合平衡。第十七條經綜合平衡確定的運輸計劃以外的貨源和客源,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可以在批準的經營范圍內自行組織承運。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實行地區或部門封鎖,壟斷客源、貨源。第十八條營業性水路貨物運輸的承運方和托運方,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和《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的規定,簽訂運輸合同。第十九條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計收運雜費用,並使用交通部規定的運輸票據。第二十條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個體(含聯戶,下同)船舶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保險。第二十一條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以及石油、煤炭、冶金、商業、供銷、外貿、林業、電力、化工、水產部門,必須按規定向交通主管部門和統計主管部門提供營業性和非營業性運輸統計表。第二十二條水路運輸服務企業不得壟斷貨源,強行代辦服務;不得超出規定的收費標准收取服務費用。
Ⅶ 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2017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國內水路運輸經營行為,維護國內水路運輸市場秩序,保障國內水路運輸安全,促進國內水路運輸業健康發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經營國內水路運輸以及水路運輸輔助業務,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國內水路運輸(以下簡稱水路運輸),是指始發港、掛靠港和目的港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通航水域內的經營性旅客運輸和貨物運輸。
本條例所稱水路運輸輔助業務,是指直接為水路運輸提供服務的船舶管理、船舶代理、水路旅客運輸代理和水路貨物運輸代理等經營活動。第三條國家鼓勵和保護水路運輸市場的公平競爭,禁止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國家運用經濟、技術政策等措施,支持和鼓勵水路運輸經營者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促進水路運輸行業結構調整;支持和鼓勵水路運輸經營者採用先進適用的水路運輸設備和技術,保障運輸安全,促進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
國家保護水路運輸經營者、旅客和貨主的合法權益。第四條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全國水路運輸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水路運輸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部門或者機構(以下統稱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部門)承擔本條例規定的水路運輸管理工作。第五條經營水路運輸及其輔助業務,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誠實守信。
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部門應當依法對水路運輸市場實施監督管理,對水路運輸及其輔助業務的違法經營活動實施處罰,並建立經營者誠信管理制度,及時向社會公告監督檢查情況。第二章水路運輸經營者第六條申請經營水路運輸業務,除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情形外,申請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取得企業法人資格;
(二)有符合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的船舶,並且自有船舶運力符合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規定;
(三)有明確的經營范圍,其中申請經營水路旅客班輪運輸業務的,還應當有可行的航線營運計劃;
(四)有與其申請的經營范圍和船舶運力相適應的海務、機務管理人員;
(五)與其直接訂立勞動合同的高級船員佔全部船員的比例符合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規定;
(六)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七條個人可以申請經營內河普通貨物運輸業務。
申請經營內河普通貨物運輸業務的個人,應當有符合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且船舶噸位不超過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規定的自有船舶,並應當符合本條例第六條第六項、第七項規定的條件。第八條經營水路運輸業務,應當按照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規定,經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部門批准。
申請經營水路運輸業務,應當向前款規定的負責審批的部門提交申請書和證明申請人符合本條例第六條或者第七條規定條件的相關材料。
負責審批的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審查完畢,作出准予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予以許可的,發給水路運輸業務經營許可證件,並為申請人投入運營的船舶配發船舶營運證件;不予許可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第九條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做好水路運輸市場統計和調查分析工作,定期向社會公布水路運輸市場運力供需狀況。第十條為保障水路運輸安全,維護水路運輸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水路運輸市場監測情況,決定在特定的旅客班輪運輸和散裝液體危險貨物運輸航線、水域暫停新增運力許可。
採取前款規定的運力調控措施,應當符合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在開始實施的60日前向社會公告,說明採取措施的理由以及採取措施的范圍、期限等事項。第十一條外國的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不得經營水路運輸業務,也不得以租用中國籍船舶或者艙位等方式變相經營水路運輸業務。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的企業、其他經濟組織以及個人參照適用前款規定,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十二條依照本條例取得許可的水路運輸經營者終止經營的,應當自終止經營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向原許可機關辦理注銷許可手續,交回水路運輸業務經營許可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