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江北新區條例

江北新區條例

發布時間: 2023-08-21 07:03:22

Ⅰ 南京市管線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本市管線管理,合理利用城鄉空間,規范管線有序建設,保障安全運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江蘇省城鄉規劃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管線的規劃、建設、維護、信息和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市管線管理遵循綜合規劃、統籌建設、信息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則,優先地下敷設,嚴格控制架空敷設。第四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管線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將管線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鄉規劃,保障資金投入,建立管線管理綜合協調機制,協調解決管線管理的重大問題。規劃、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分別負責管線規劃、建設環節的具體協調工作。

區人民政府(園區)按照規定許可權負責本轄區內相關管線的建設和維護管理。

江北新區管理機構負責直管區內相關管線的規劃、建設和維護管理工作;行使共建區內管線規劃審批管理權,協調重大管線項目的實施。第五條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線規劃、測繪、信息檔案和共享利用管理,其所屬的管線數字化管理機構負責管線地理空間數字化管理系統的建設、運行和維護。

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依附於新建建(構)築物、道路或者其他主體工程的管線工程建設管理,以及綜合管廊(以下稱管廊)建設的協調和監督管理。

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線工程佔用、挖掘道路的監督管理。

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線工程佔用、挖掘河道管理和保護范圍的監督管理。

審計機關負責政府投資建設管線工程的審計監督管理。

發展和改革、城市管理、經濟和信息化、公安、市場監管、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監督、財政、國土資源、綠化園林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管線相關監督管理工作。第六條管線產權、管理單位負責管線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確保管線安全運行。

管線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管線產權、管理單位的行業監管,組織實施專項檢查和日常督查工作。第七條本市逐步推進管廊建設,探索建立經營性管線有償使用城市地下空間機制。

提倡採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提高管線管理的科學技術水平,實現城市集約化建設和管線智能化管理。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毀、侵佔、破壞管線,並有權對上述行為進行勸阻和舉報。第二章規劃第九條供水、排水、再生水、燃氣、熱力、通信、廣播電視、照明、公共安全、工業等管線行業主管部門以及電力管線產權單位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本行業發展規劃,按照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技術要求,會同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管線專業專項規劃。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技術審查後,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城鄉規劃組織編制管線綜合規劃,統籌管線空間布局,明確管線、管廊的控制標准和要求,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經批準的管線專業專項規劃、綜合規劃應當與地下空間、綜合交通、人防工程、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等專項規劃相銜接,並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作為管線建設和管理的依據。第十條地下管線按照下列要求敷設:

(一)主幹路管線優先敷設於人行道、非機動車道下;

(二)道路兩側沿線的地下管線支管敷設至道路規劃紅線一米外,排水管線末端設置支管檢查井;

(三)附屬設施的設置應當符合相關規劃、技術規范的要求,並與城市景觀相協調。

管線隨既有橋梁、隧道敷設的,敷設前應當征詢橋梁、隧道主管單位意見;橋梁、隧道建設前,應當征詢管線產權、管理單位意見,並預留管線所需要的空間。第十一條地下管線自道路紅線向道路中心線方向,路東、路北敷設的管線為電力、再生水、供水(輸水)、排水(雨水、污水);路西、路南敷設的管線為通信、公共安全、熱力、供水(配水)、燃氣、排水(雨水、污水)。第十二條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的新建道路應當根據功能需求,規劃以干線、支線管廊為主的管廊;舊城區應當結合舊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棚戶區改造、地下空間開發等要求,統籌規劃管廊建設。

Ⅱ 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提高通行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和《江蘇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應當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推廣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智能科技手段,創新交通管理方法。第四條市、區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區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領導,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組織全社會參與維護道路交通秩序,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和交通文明素質,促進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第五條市人民政府成立道路交通管理委員會,協調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項。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公安機關,承擔委員會日常工作。第六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發展和改革、工業和信息化、城鄉建設、教育、司法行政、生態環境、市場監管、應急管理、規劃和自然資源、城市管理、綠化園林、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商務、文化和旅遊、衛生健康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相關工作。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舉報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提供交通案件調查線索。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舉報、線索調查核實後,應當根據實際作用和效果予以獎勵。第二章規劃第八條市、區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區管理機構應當每五年組織編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並制定年度實施計劃。

編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應當體現文明交通、綠色出行、公交優先、科學管理的理念,與綜合交通規劃相銜接。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的內容包括道路交通安全現狀分析、工作目標、管理對策、經費保障等。第九條規劃和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編制行人過街設施規劃。

城市快速路應當依據規劃採用立體行人過街方式;主幹道可以根據交通流量以及行人過街需求採用立體行人過街方式;次幹道和支道可以採用平面行人過街方式。有四條以上機動車道的道路平面人行橫道,有條件的應當設置路中行人安全島或者等待區等設施。

在已施劃人行橫道線的路段,人行橫道信號燈的設置應當按照國家標准執行。第十條倡導慢行優先,改善慢行交通環境,保障慢行交通通行空間。

改建、擴建城市道路,應當保留或者改善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保障非機動車和行人安全通行。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行人混合通行存在交通安全隱患的道路,有條件的應當設置隔離設施。

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應當按照規劃設置盲道。盲道的設置應當符合國家標准。第十一條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新建、改建、擴建城市道路應當依據公交專用車道專項規劃和道路實際情況,設置公交專用車道和港灣式停靠站台。

設置公交專用車道應當科學、合理,並向社會公布。公交專用車道應當設置明顯的專用車道標志以及時段標志。

公交線路、站點以及同一公交站點停靠公交線路數量應當合理設置,方便換乘。

區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區管理機構應當遵守本市公交專用車道專項規劃以及公交場(站)控地規劃,合理安排用地。確需調整的,應當經市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第十二條按照國家和省有關交通影響評價制度的要求,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交通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交通影響的設計和管理方案。第十三條市人民政府根據城市發展規模、道路交通流量和環境承載能力的實際情況,可以對車輛採取總量控制、限制通行等措施。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摩托車的管理,控制市區摩托車的擁有量。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十四條市、區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和道路通行情況,定期研究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狀況,組織制定道路交通擁堵處置預案,制定道路交通擁堵治理措施並組織實施。

Ⅲ 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加強機關事務管理,規范機關事務工作,保障機關正常運行,建設節約型機關,根據《機關事務管理條例》《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江蘇省機關事務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江北新區管理機構的機關事務管理工作,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機關事務,是指保障機關正常運行的經費管理、資產管理、能源資源節約和後勤服務等各項事務。第三條本市機關事務管理工作遵循保障公務、集中統一、厲行節約、務實高效、公開透明的原則。第四條市、區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區管理機構對本級機關事務實行統一管理,明確機關事務主管部門(以下稱機關事務主管部門),科學設置管理職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標准,統籌配置資源。
政府各部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對職責范圍內的機關事務實行集中管理,明確職能任務,執行機關事務管理制度和標准。第五條市機關事務主管部門負責本級人民政府的機關事務管理工作,制定本市機關事務管理制度,指導江北新區管理機構、區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工作。江北新區管理機構和區機關事務主管部門負責本級機關事務管理工作,指導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機關事務管理工作。機關事務主管部門可以委託所屬機構承擔部分機關事務管理職能。
發展和改革、財政、規劃和自然資源、審計等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共同做好本級機關事務的管理、監督和檢查工作。第六條市、區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區管理機構應當將機關事務管理工作納入本級政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機關事務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機關事務管理工作績效考核細則,建立健全考核機制。第七條機關事務主管部門應當推進機關事務標准化建設,提升機關事務管理水平。第八條機關事務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機關事務管理信息系統,提高機關事務管理、服務保障水平和效率。
政府各部門對信息系統中相關數據及時進行更新和維護。第二章經費管理第九條本辦法所稱經費是指機關運行經費,是為保障機關正常運行用於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
市、區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區管理機構及其部門加強機關運行經費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第十條機關事務主管部門根據機關正常運行基本需求,制定本級機關實物定額和服務標准。
財政部門根據實物定額和服務標准,參考有關貨物和服務市場價格,組織制定本級政府機關運行經費預算支出定額標准和有關開支標准。
機關事務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應當加強配合,根據政策變化、機構調整、市場價格等情況,對相關標准適時予以調整。第十一條政府各部門根據實物定額、服務標准、預算支出定額標准和有關開支標准,結合本部門工作職責、性質和特點,編制本部門機關運行經費預算。財政部門審核匯總各部門機關運行經費預算,按照總額控制、保障需求、節儉實用的原則,編制本級機關運行經費預算。
機關事務主管部門對本級政府機關辦公用房建設和維修、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公共機構節能、後勤服務保障等實行統一組織實施的,其經費列入本級機關事務主管部門的部門預算。第十二條政府各部門應當按照預演算法律法規的要求,執行機關運行經費預算規定,按照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制度,辦理財政資金審批和撥付手續。
政府各部門應當根據財政部門批復的部門預算,編制用款計劃並按照規定程序報批。第十三條市、區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機關運行經費支出統計年度報告和績效評價制度,對機關運行經費進行成本分析和績效評價。第十四條本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格控制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費、因公出國(境)費預算。
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費、因公出國(境)費應當按照規定方式向社會公開。第三章資產管理第十五條財政部門、機關事務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級政府機關資產管理工作。
財政部門是本級政府機關資產的綜合管理部門,機關事務主管部門負責本級政府機關辦公用房和公務用車具體管理工作。
政府各部門負責對本部門佔有、使用的資產實施具體管理和維護,按管理許可權,接受同級財政部門、機關事務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Ⅳ 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根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江蘇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營商環境,是指企業等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涉及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第三條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以創新體制機制為支撐,全面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第四條市、區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區管理機構加強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統籌推進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市、區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區管理機構的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發展和改革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監督指導優化營商環境的日常工作。

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按照職責分工共同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相關工作。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相關內容涉及司法職權的,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聯系協調相關司法機關牽頭負責或者提供協作支持。第五條支持和鼓勵區人民政府、江北新區管理機構以及有關部門、單位依法探索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措施。對取得明顯成效的經驗做法,及時復制推廣並加大正向激勵;對探索中出現失誤或者偏差,符合規定條件且勤勉盡責、未牟取私利的,對有關單位和個人依法予以免責或者減輕責任。第六條本市加強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建設,依法承擔承接事項的管理職責,推動在南京片區建設高效、便利、優質的扁平化行政審批體制,著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創新先導區、現代產業示範區和對外開放合作重要平台。第七條本市依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在經濟活動中的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市場主體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恪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秩序,積極履行法定義務,承擔社會責任,共同營造健康有序的營商環境。第八條本市按照國家、省營商環境評價體系要求,通過績效考核、高質量發展考核、第三方評價等方式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工作,並根據國家、省和本市營商環境評價結果,及時調整完善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

市、區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區管理機構,有關部門、單位和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成果的宣傳解讀,營造優化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第二章市場環境第九條本市實行國家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以依法平等進入。不得另行制定市場准入性質的負面清單。

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實施管理。第十條本市實行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提供企業登記、公章刻制、涉稅業務辦理、社保登記、銀行開戶、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等一站式集成服務,開展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工商登記「政銀合作」。

本市按照國家、省「證照分離」改革要求,對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進行分類分級管理,實行清單管理制度。市場監管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簡化企業從申請設立到具備一般性經營條件所需辦理的手續。除依法需要實質審查、前置許可或者涉及金融許可外,開辦企業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辦結。第十一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人力資源服務體制機制,完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機制,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依法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按照國家規定取消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推行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第十二條本市嚴格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和省、市減輕市場主體負擔的措施,做好政策宣傳和輔導,及時研究解決政策落實中的具體問題,切實減輕市場主體的負擔。

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加強直達資金監控,確保資金落實到位、規范使用。

Ⅳ 南京垃圾分類處罰條例

法律分析:個人未按照規定的時間、地點、方式等要求分類投放生活垃圾,拒不聽從勸阻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門處以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單位未在規定的地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等。

法律依據:《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第八條 任何個人和單位有權向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投訴舉報違反生活垃圾管理規定的行為。 市人民政府、區人民政府、江北新區管理機構、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對在生活垃圾減量、定時定點集中投放和分類收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住宅區、農村居住區和個人給予獎勵。具體辦法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另行制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

Ⅵ 南京市社會治理促進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工作,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實現社會平安和諧,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政治安全維護、矛盾糾紛化解、社會治安防控、公共安全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的原則,完善制度體系,提高治理效能,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第四條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第五條加強社會建設,將社會治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規劃發展、社會共建、財政保障、考核評價等工作機制。第六條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社會治理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平安建設、法治建設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定期研究社會矛盾和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及時處置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事項和突發事件。

各級人民政府、江北新區管理機構負責轄區內社會治理工作。

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社會治理相關工作。第七條社會治理工作應當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建立多方議事協商機制,注重發揮社會公眾、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作用,形成多層次、全域化、常態化民主協商工作格局。第八條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引導社會公眾、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依法有序參與,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

對社會治理工作成績突出的組織和個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照相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第九條加強與長三角區域和南京都市圈社會治理工作的合作交流,推動市域社會治理平台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對跨市域重大災害事故和傳染病疫情聯防聯控,促進區域社會治理一體化建設。第二章政治安全維護第十條加強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各項權利。第十一條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歪曲、醜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不得歪曲、否認南京大屠殺史實,不得侮辱、誹謗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倖存者,不得編造、傳播有損國家和民族尊嚴、傷害人民感情的言論或者信息。第十二條加強網路安全管理,維護國家網路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網路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擾亂社會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等活動,不得製造、散布、傳播政治謠言。

加強網路輿情監管和輿論危機預防應對工作,提高網路安全防護能力,及時監管、精準研判、有效引導網路輿情,培育文明理性的網路環境。

網信、通信、公安、文化等主管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十三條依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維護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擾亂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等違法犯罪活動,不得宣揚、支持、資助宗教極端主義,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其他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等違法犯罪活動。第十四條加強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建設,做好國家安全風險研判、防控協同、防範化解工作,推動基層人民防線工作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第三章矛盾糾紛化解第十五條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按照預防為主、調解優先的原則,促進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機銜接,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大調解工作格局。

市、區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區管理機構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的矛盾糾紛聯合調處,防止矛盾糾紛上行外溢。

完善風險研判機制、決策風險評估機制、風險防控協同機制、風險防控責任機制,從源頭上預防矛盾糾紛。

熱點內容
明朝司法程序 發布:2024-11-17 14:13:51 瀏覽:549
民事訴訟法百度雲 發布:2024-11-17 12:40:18 瀏覽:449
勞動法對於公休和法定假日的規定 發布:2024-11-17 12:10:34 瀏覽:12
合同法最新修訂日期 發布:2024-11-17 11:57:47 瀏覽:367
規章不須經國務院批准 發布:2024-11-17 11:21:17 瀏覽:765
江寧法律援助中心55 發布:2024-11-17 11:03:23 瀏覽:287
民法於飛老師 發布:2024-11-17 10:58:58 瀏覽:944
制定規章制度的討論記錄 發布:2024-11-17 10:43:56 瀏覽:998
聘請常年法律顧問協議需要注意什麼 發布:2024-11-17 10:03:42 瀏覽:690
怒江州司法局 發布:2024-11-17 10:02:14 瀏覽: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