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最近的新聞關於法律法規

最近的新聞關於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3-08-29 08:22:09

❶ 最近的法律熱點問題有哪些

最近(2020年)的法律熱點問題有網上發布信息、言論應遵守法律法規、拖欠貨款是否構成犯罪、在我國發生連環車禍責任怎麼認定等, 具體的內容如下:

1、散布武漢肺炎謠言8人被依法處理

武漢市公安局(2020年)1日通報稱,日前一些關於「武漢病毒性肺炎」的不實信息在網路流傳,公安部門對此進行了調查。目前,8人因散布不實信息,被警方依法處理。

據武漢警方通報,近期,武漢市部分醫療機構發現、接診多例肺炎病例。武漢市衛健委就此發布了情況通報。但部分網民在不經核實的情況下,在網路上發布、轉發不實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公安機關經調查核實,已傳喚8名違法人員,並依法進行了處理。

武漢警方提示,在網上發布信息、言論應遵守法律法規。對於編造、傳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行為,警方將依法查處,絕不姑息。警方呼籲網民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建和諧清朗的網路空間。

2、對網路謠言說"不"

熱檸檬水能抗癌,治癒率75%的抗癌神葯上市了……過去的2018年,充斥於網路的這類信息或許你並不陌生。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稱:網路謠言。

近日發布的《2018年網路謠言治理報告》顯示,微信平台2018年全年共攔截8.4萬多條謠言,辟謠文章閱讀量近11億次。該報告還指出,食品安全、醫療健康、社會民生等領域的信息均是謠言「重災區」。這一報告提醒人們,在漫無邊際的網路空間中,網路謠言仍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互聯網的普及為謠言的滋生提供了新的溫床。網路謠言大行其道有多方面原因。首先,互聯網的無邊界性、及時性使謠言傳播范圍更廣、擴散速度更快,許多消息能在幾小時內傳遍全網。

其次,網路的低門檻、開放性使各種消息都能得以傳播,魚龍混雜,而網路的匿名性更使得傳播者免於社會責任和法律義務的束縛。最後,相關信息源的不透明、不公開也是造成網路謠言滋生的重要原因。權威信息發布滯後、發布機制不完善,給謠言泛濫以空間。

於是,網路成了謠言叢生的地方。在鋪天蓋地的網路信息中,許多人防不勝防,紛紛「中招」,甚至自身也成為網路謠言的傳播者。

3、神州電腦起訴京東,拖欠貨款不還構成犯罪嗎?

(2020年)2月20日,神舟電腦在官微發布微博稱,深圳市神舟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因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拖欠貨款一事,已經於2020年2月18日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標的額為人民幣3.383億元。

深圳市神舟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海軍在此條微博下評論,「欠賬還錢,天經地義。我們正式起訴京東!」並@京東 @劉強東。

其實,早在一周以前,吳海軍就在個人微博上表示,給貸款不如結貨款。

吳海軍認為,中小企業最大的問題是面臨現金流斷裂而倒閉。節後央行釋放大量流動性,希望支持到中小企業,然收效甚微,中小企業依然很難拿到錢。

他認為,現在能生存的中小企業,一般是有盈利能力的,為什麼沒錢,主要是因為處於優勢地位的大企業,故意拖欠貨款,同時又很難從銀行貸到款,從而導致資金鏈斷裂。

所以,現在迅速讓銀行給中小企貸款也有點勉為其難,而讓銀行給大企業放款,再通過執法督促大企業盡快支付拖欠的中小企業款,是最迅速解決中小企業資金困境的有效方式。

4、魁北克大型車禍,在我國發生連環車禍責任怎麼認定?

當地時間(2020年2月)19日下午,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蒙特利爾南岸發生大規模車禍,100多輛車撞成一團,目前已導致69人受傷,其中60人輕傷,9人重傷。

責任認定:

(1)後車撞行駛中的前車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後車承擔全部責任;

(2)夜間前車沒有尾燈,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車承擔事故次要責任,後車承擔事故主要責任;

(3)前車在道路上停車後未按規定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和設置警示標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車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後車承擔事故主要責任;

(4)前車在道路上停車後按規定開啟了危險報警閃光燈並設置了警示標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後車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5)前車超長且未按規定設置明顯警示標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車承擔事故次要責任,後車承擔事故主要責任;

(6)前車倒車或溜車撞後車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車承擔事故全部責任。

5、孫小果被執行死刑

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執行死刑命令,雲南省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年2月)20日對罪犯孫小果執行死刑。

孫小果於1995年12月因犯強奸罪被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判決生效後,孫小果父母通過偽造病歷幫助孫小果非法保外就醫,導致孫小果被判刑後未被收監執行。

在非法保外就醫期間,孫小果又於1997年4月至11月犯強奸罪、強制侮辱婦女罪、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於1998年2月一審對孫小果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經二審,於1999年3月作出改判,判處孫小果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判決生效後,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於2007年9月作出再審判決,改判孫小果有期徒刑二十年。

最高人民法院復核認為,孫小果在強奸犯罪中具有強奸婦女多人、姦淫幼女、在公共場所劫持、強奸未成年女性、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當眾實施強奸、強奸再犯等特別嚴重情節或從重處罰情節。

孫小果犯罪手段極其殘忍,犯罪情節極其惡劣,犯罪後果極其嚴重,主觀惡性極深,人身危險性極大,依法應當予以嚴懲。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准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與新罪所判刑罰進行合並並無不當。

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執行死刑前,依法安排罪犯孫小果會見了近親屬,充分保障了被執行罪犯的合法權利。

❷ 我國近年來有哪些新的法律出台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1、網路安全法:不得出售個人信息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網路安全法,將於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法律進一步界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范圍;明確加強對個人信息保護;對攻擊、破壞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境外組織和個人規定相應的懲治措施;增加懲治網路詐騙等新型網路違法犯罪活動的規定等。

2、非法獲取出售公民個人信息超50條將入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京發布,進一步明確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解釋》共十三條,包括明確了「公民個人信息」的范圍、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標准等十個方面內容,將於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其中,新的司法解釋明確,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等個人敏感信息五十條以上的,即構成犯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首次明確「人肉搜索」案件中,行為人未經權利人同意即將其身份、照片、姓名、生活細節等個人信息公布於眾,實際是向不特定多數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6月1日起無人機進入實名登記時代

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正式發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正式宣布上線測試運行民用無人機登記注冊系統。

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最大起飛重量為250克以上(含250克)的民用無人機,要求自2017年6月1日起,購買民用無人機的擁有者必須按照本管理規定的要求進行實名登記。

4、修訂後的《農葯管理條例》:鼓勵實施農葯減量計劃

新修訂《農葯管理條例》將於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劇毒、高毒農葯不得用於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葯材的生產。通過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先進施葯器械等措施,逐步減少農葯使用量,對實施農葯減量計劃、自願減少農葯使用量的給予鼓勵和扶持。

5、下月起微信公號未經許可禁發新聞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5月22日公布《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管理實施細則》,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細則提出,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包括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布服務、轉載服務、傳播平台服務。

獲准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布服務的,可以同時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轉載服務。獲准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平台服務,擬同時提供采編發布服務、轉載服務的,應當依法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布、轉載服務許可。

❸ 司法部關於基層法律工作者改革的近幾天的新聞

消除司法部司復[2002]12號批復陰影為基層法律工作者順利開展民事訴訟代理掃除障礙
2013年1月1日,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施行後,將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與律師並列為第一類訴訟代理人,也是專業訴訟代理人,使基層法律工作者看到了司法體制改革的曙光,感受到了基層法律服務所生存發展的希望和空間。然而在具體的執行中,受司法部司復[2002]12號批復的影響,作為享有審判權的人民法院仍然對基層法律工作者代理訴訟行為存在著歧視性看法。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民事處處長、法學博士吳兆祥先生在民事訴訟法修改條文理解與適用中的諸多觀點。正是由於有吳博士觀點作支撐,作者在深圳市福田區法院代理北京等地的當事人承辦申請執行事務時,才遭到拒絕。
細探司法部司復[2002]12號批復出台的背景和理論依據,作者發現這個批復的出台是司法體制改革的一次大倒退,且引用的是已經失效的或需要修訂的部頒規定,它的出現使無數有作為、能夠為「非轄區」當事人提供優質服務的基層法律工作者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為了基層從事法律服務的同行能夠正常開展「轄區外」訴訟代理業務,為了司法部高層能聽到最底層的聲音,作者從四個方面諫言,希望司法部決策層能夠及時作出反應,以消除司復[2002]12號批復產生的陰影。
一、從深圳兩級法院對基層法律工作者代理民事訴訟的不同做法,看兩級法院法官對《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的差別執行。
2011年3月以來,在山西省原平市南城法律服務所執業的作者,開始為以北京人為主的17名出借人,遠赴深圳市的兩家法院承辦被告為深圳市三家私營公司的民間借貸糾紛案,案件總量為54件,涉案金額為986萬元。由於該案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作者先後在深圳兩家基層法院進行了4批次的訴訟,到2013年5月17日,四批次判決書全部發生效力。兩批17案已經中止執行,准備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還債。
2013年9月2日,當作者持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等五省市區16名委託人簽發的授權委託書、本所的專用函和本人執業證,再次踏進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立案樓,代理這些當事人承辦37件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執行事宜時,被負責承辦執行案件窗口的女法官告知,因基層法律工作者不能代理非本轄區外的案件而拒絕接受相關訴訟文書。
此前,在深圳市福田區、羅湖區法院無論是起訴當初的代為立案、出庭代理訴訟,包括前兩批17個案件的申請執行,都沒有因為作者是一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以下簡稱法律工作者)而被拒之門外。
作者向這位女法官再三說明為這些當事人代理訴訟,並不是第一次來深圳,且已經生效的這37案判決書上的共同委託代理人就是本人。然而,這位法官依然堅持她執行的正是新《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一項的規定。
而作者的觀點正好與之相反。作者認為,既然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已經通過立法確立了法律工作者的訴訟代理地位,就不應當看著已經過時的老黃歷,再拿已經失效的批復作擋箭牌。況且,十年前司法部一個批復怎麼能對抗立法機關的規定,任憑怎麼解釋都無濟於事。這位法官還為作者支招說,可以由當事人推舉訴訟代表人親自前來法院立案,以解決法律工作者代理權受限的問題。
由於作者在福田、羅湖區法院分別代理的前兩批共17件案件已經中止執行,將進入破產還債程序,作者帶著草擬的相關訴訟文書來到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請教。並與立案庭接待法官探討進入破產還債程序法律工作者能否享有代理權時,接待法官請示領導後明確答復,法律工作者的代理權不會受到限制。
在深圳這座高度開放的城市,兩級法院審查立案的法官對法律工作者代理訴訟兩種截然不同的做法,說明深圳市中院的同志對《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一項的規定有正確的認識,業務素質更過硬,同時反映出執法者對新施行法律的理解仍存在著不同認識。
為了爭取37案執行階段的代理權,作者再次返回福田法院與這位法官交涉。承辦法官認為自己無權決定,請示負責立案審查的領導。這位領導很負責任,不僅與作者進行了溝通,還給深圳市中級致電了解了法律工作者代理權的問題,確認作者所反映的情況屬實後,又給其他基層法院打電話了解對類似情況的做法。最後女法官作出答復依然是,中院是中院的做法,基層法院就這么做,並以龍崗、羅湖區等法院都是這種做法為由拒絕。
作者提出是否可以給個書面答復,該法官答復可以,但須領導給出編號。等了好大一會兒,該法官告訴作者,已請示領導不能給予書面答復,也拒不接收相關訴訟文書。為了說服作者,這位法官還拿出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奚曉明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修改條文理解與適用》(以下簡稱民訴法修改條文的理解與適用)作為其拒絕的依據。
兩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其直接後果便是影響當事人權利的實現。為了節省資源、節約時間,徵得委託人代表同意後,作者與深圳市一家規模律師事務所簽訂了《委託代理合同》,將這批37案的執行事務轉交當地律師代理。
作者代理的訴訟案件,真正符合「本轄區」條件者少之又少,也沒有被拒之門外。這是作者本人從業24年來,因法院執行司法部《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第二十四條第四項「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規定,第一次被法院剝奪訴訟代理權。
二、其實司法部司復[2002]12號批復出台當時引用的條文已經失效,卻在之後的十餘年間仍大行其道,且產生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司法部司復[2002]12號批復,不顧法律工作者當時已經走向法律服務市場的現實,援引的又是已經過時、失效,且存在立法技術缺陷的《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1991年9月20日由司法部頒布的《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總則部分第六條規定「鄉鎮法律服務所應當立足基層,主要面向本轄區內的政府機關、群眾自治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組織以及公民提供法律服務,服務方式力求便民利民,及時有效」,根據該條的規定,已經明確定位為「主要面向本轄區」,而沒有限定非本轄區。卻在分則部分的第二十四條第四項出現「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限制性的規定。
從立法技術層面看,如果分則部分的規定違反總則部分的規定,應當作為無效條款來看待,卻在當時缺乏立法法指引的情況下,加上擬稿人、審稿人法學理論的欠缺或疏忽,才作出如此不嚴謹的規定。因為法律服務業本身包括訴訟代理服務業務。事實上,當年中國的法學人才已不再匱乏,司法部應該有一批法學專家、法律專業人才。如果當時有人能夠意識到它的副作用,以及立法技術上存在的缺陷,只要在《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發布之前將第二十四條第四項「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規定刪除便可。
當然,我們不能忘記這項規定出台的歷史背景是法律工作者照樣拿著政府的工資、使用著政府的經費,穿著與公安、司法助理員一樣的警服,還從事著非法律服務工作,其工作性質具有一定的行政色彩。
同時應當肯定,當時全國基層法律服務正方興未艾,多數法律服務工作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階段,出台「工作細則」在特定時期確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二、《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制定的基礎是,1987年5月30日由司法部發布的《關於鄉鎮法律服務所的暫行規定》。根據暫行規定第九條「鄉鎮法律服務所實行『有償服務,適當收費』」的原則。……那時還沒有全面推行「兩不四自」。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司法部當初的本意已經是鼓勵、扶持這個行業的發展,而不是進行打壓、限制它生存、發展的空間。
之後,司法部又倡導「不佔編制、不要經費」,提出法律服務所走「自主執業、自收自支、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道路,其意圖正是為法律服務所走向市場創造條件。當時對法律服務所代理訴訟業務加以限制,更多的顧慮可能來自對法律工作者業務能力的擔心。
三、2000年3月31日,由司法部發布的《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第五十一條規定「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87年5月30日司法部發布的《關於鄉鎮法律服務所的暫行規定》同時廢止」,那麼到2000年4月1日之後《關於鄉鎮法律服務所的暫行規定》這部曾經指導我國基層法律服務業建設、發展的部頒規章便失去存在的基礎。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這部新制定的部頒規章最具劃時代意義的做法是,將「鄉鎮法律服務」變更為「基層法律服務」,兩字之差確實是一種進步。按照常識和發展的眼光,曾與《關於鄉鎮法律服務所的暫行規定》相配套的細則、解釋,如不修改重新發布便將作廢。
十分遺憾的是,就在新規頒布實施9個月之後,司法部竟不當引用效力待定的《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在2002年12月10日,以司復[2002]12號作出《關於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不能代理當事人任何一方均不在本轄區內的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案件的批復》。
這份批復是「根據《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第二十四條第四項的規定,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代理民事、經濟、行政案件應當具備的條件之一。」
根據邏輯學大提前錯誤,其推出的結論必然錯誤的基本原理,在《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效力待定或失去存在基礎的情況下,作出「因此,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不能代理當事人任何一方均不在本轄區內的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案件。」結論肯定錯誤。
然而,正是因為這個批復的存在,將我國基層法律服務業的發展影響了十餘年,給工作優秀、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基層法律工作者帶來的卻是災難性後果,它束縛了有能力的基層法律工作者的手腳。其間,江蘇省司法廳《關於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能否代理當事人任何一方均不在本轄區內的民事、經濟、行政訴訟的請示》(蘇司辦2002)69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經過長期深入的調研,全國政協委員孔維克發現,「2013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民事訴訟法》第一次在法律層面上確定了基層法律工作者訴訟代理人的地位,明確規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代理案件。但司法部於1991年針對政府撥款的法律服務所而制定的《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卻依舊未改,仍令行於當今自收自支的合夥製法律服務所」。孔維克委員同樣認為,「這一限制性的規定與民事訴訟法將基層法律工作者列為訴訟代理人的立法精神相悖。」
綜合評價這個批復,不僅沒有起到規范法律服務市場的作用,沒有給基層法律工作者帶來工作便利,反而給沒有執業資格的其他人員代理訴訟留下了存活的空間。從現實意義看,它的存在將制約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的順利實施、成了法律工作者代理訴訟的拌腳石,是司法體制改革的大倒退。
三、吳兆祥博士對法律工作者代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及性質所持之觀點,既沒有考慮法律工作者產生的歷史背景,更沒有發現《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存在的缺陷,也忽視了已經步入成熟的法律服務所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更沒有從發展的眼光正視民事訴訟法作出的新規定,所發言論頗具消極意義,對法律工作者開展「轄區外」訴訟代理業務產生的影響深遠。希望吳老能夠更新觀念,重新定位法律工作者在民事訴訟活動中的地位。
《民訴法修改條文的理解與適用》第十一章作者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民事處處長、法學博士吳兆祥先生撰文(以下簡稱吳文)認為,「基層法律工作者主要業務包括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活動。但是基層法律工作者的業務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司法部(司復[2002]12號)《關於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不能代理當事人任何一方均不在本轄區內的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案件的批復》規定:根據《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第二十四條第四項的規定,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代理民事、經濟、行政案件應當具備的條件之一。因此,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不能代理當事人任何一方均不在本轄區內的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案件。」這是在代理訴訟業務時,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與律師的主要區別。(見吳文P117第20行至第28行)
作者認為,吳兆祥博士可能沒有認真研究中國基層法律服務業的發展史,也忽略了司復[2002]12號批復出台的背景,更沒有根據立法法的基本原理,仔細梳理新法與舊法的關系,上位法與下位法的不同效力,更沒有質疑該批復是否合規有效,因此才直接引用了司復[2002]12號批復,因而才作出「基層法律工作者的代理訴訟業務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的結論。
吳兆祥博士在文中還指出「這次《民事訴訟法》修改之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代理民事訴訟,是作為律師代理之外的公民代理的一種形式。」(見吳文P117倒數第1行至P118第1行)
作者認為,這種觀點很值得商榷。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對「公民代理」的范圍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在司法部部頒規章已有明確規定的前提下,執意要把基層法律工作者劃入「作為律師代理之外的公民代理的一種形式」,顯然是對取得執業資格的基層法律工作者執業行為的不尊重,或者說是對基層法律服務整個行業的岐視,也沒有將司法行政機關核發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當回事。
吳兆祥博士在文中最後指出「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將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與律師並列為訴訟代理人,就其訴訟法律地位而言,是仍然作為公民代理,還是成為一種獨立的代理人類型尚需進一步研究。(見吳文P118第1行至第4行)」
作者認為,從吳兆祥博士的說法可以看出,吳兆祥博士顯然是對全國人大的立法沒有信心。既然最高立法機關已將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與律師並列為同一層次的訴訟代理人,說明雙方在訴訟中的地位平等,功能相同,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所不同的是,律師就是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還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只因各自取得資格的渠道、條件不同,核發證件的部門不同,而稱謂有別。但發證機構都是在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領導下的兩個工作機構。若再將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看成「公民代理」,顯然與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一項的規定和立法本意相悖。
試想,如果司法部、國務院法制局及最高立法機關真得採納了吳兆祥博士提出的以上意見,在修改《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或更高級別的《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條例》、《基層法律服務法》時,真將其觀點溶入其中,那麼在未來的十到二十年內,基層法律工作者將再無出頭之日。最為直接的後果便是使得最高立法機關作出的基層法律工作者與律師並列的民事代理訴訟地位變成一紙空文。
為此希望吳兆祥博士能實身處地考慮一下基層法律工作者面臨的現實困難,在《民訴法修改條文的理解與適用》再版時,將第十一章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以免繼續以誤傳誤,成為各級法院法官阻礙基層法律工作者「跨區域」代理訴訟的擋箭牌。
四、要改變人們的偏見,最終須從頂層設計著手,取消這些不適時宜的規定。在新規一時難以出台的情況下,最為便捷的做法是司法部以批復的形式廢止司復[2002]12號批復,為基層法律服務所健康發展掃清障礙。
自2000年3月31日,由司法部《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施行以來,基層法律服務業本來已經步入了正軌,法律工作者的隊伍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正如吳博士稱言「2000年12月24日,司法部組織了首次全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統一考試。2000年底,全國基層法律服務共有工作者總數達到121904人,比1999年底增加2182人,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達到57561人,占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總數的47%。」(見吳文P117倒數第6行至第2行)
然而,2002年12月10日由司法部司復[2002]12號作出《關於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不能代理當事人任何一方均不在本轄區內的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案件的批復》,卻如當頭一棒,給正在處於發展時期的法律服務業戴上了「經箍咒」。
就是這么一個龐大的服務群體,多數同志完全能夠勝任民事訴訟代理業務。卻讓他們各自為陣、劃地為牢,只能在自己所持執業證確定的執業機構所轄區域內從事代理訴訟業務。
就此河南律師馬玉峰認為,司復[2002]12號批復,對法律工作者的執業地域進行限制,即「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如果雙方當事人不在法律工作者執業的轄區內就無權代理案件。那麼就明確禁止了基層法律工作者跨地辦案,成為好些律師、法官的利用品。
作者認為,在推進城鄉一體化的今天,鄉鎮、城區街道基層法律服務要發展、要生存,就應當適應市場需求,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服務。作為市場主體的基層法律服務所,不應當拒絕非區域當事人的服務請求,同時也沒有理由拒絕為非區域當事人提供服務,如此做法勢必剝奪了法律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當今交通、通信如此發達,對基層法律服務的「執業區域」限制事實上已成為不可能。
再則,法律服務所既不是行政機構,也不是公安派出所,更不象派出法庭的職能,也沒有任何上撥經費,它不會將有服務需求又送上門的客戶拒之門外。
作者認為,這樣規定並沒有實際意義,反而制約了服務所的業務來源,給並不景氣的法律服務所帶來生存壓力。無須諱言,業務開展較好的法律服務所沒有一家不越過這條「紅線」去執業。而沒有能力代理訴訟,信用度不高的法律工作者,即便將法律服務所設在當事人的家門口也沒人敢用。
作者所在的法律服務所,如真嚴格司復[2002]12號批復的規定,可能早已關門停業,改行另謀生路。事實上,全國多數地區的法院包括北京市,並沒有因為非轄區當事人委託的案件而限製法律工作者出庭代理,就連深圳市兩級法院也是如此。因此規定「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確實沒有存在的價值和必要。
多少年來,為了法律服務所的生存與發展,無數的法律工作者、新聞工作者、法學界專家奔走呼籲,撰文立說,試圖改變法律工作者當前的命運。列舉如下:
2008年6月4日,《記者觀察》雜志記者張鵬在《10萬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面臨存廢之爭》一文中,指出「法律工作者認為,國家既然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頒發了「准生證」,就應當允許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這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最基本的生存權和工作權!」
2008年6月1日以後,部分省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要求與司法部高層領導人就「中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訴訟代理權」問題進行對話,卻至今沒有下文。因為法律工作者沒有自己的行業協會,無法通過上級協會向司法部高層表達訴求。
當年4月3日,作為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蜀漢法律服務所主任李雙德與司法部公證律師工作指導司基層法律服務處處長蔣建峰,探討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訴訟代理權和《基層法律服務法》的立法。然而,直到今天司法部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法院辦理訴訟業務中的障礙。反而因為法院引用了司法部並不適當的批復,而使得法律工作者被拒之門外。
在法律服務所摸爬滾打過、已取得律師資格的河南黎光律師事務所律師馬玉峰,客觀評價道「法律工作者來自於鄉村,法律工作者由於生在農村,同情弱者的觀念較強,代理案件有著相當強的責任感,忠實於法律,忠實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代理費的收取低廉,有些優秀的法律工作者的水平不亞於律師。由於法律工作者服務基層,紮根基層,案源業務不斷的擴展,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發揮著作用」
為了讓基層法律服務業能有健康發展的空間,全國政協委員孔維克在今年的全國政協會上提案指出,「由於基層法律工作者的代理權經常受到不合理的限制,他們卻不得不面臨著『斷奶』又『斷糧』的窘境。」為此建議,「司法部廢止1991年9月制定的《鄉鎮法律工作者業務工作細則》,制定新的法律工作者業務管理辦法以適應新的法制環境,擴大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服務范圍和領域,讓這個群體能夠在跨區域的競爭服務中得到鍛煉提高,給基層百姓提供更多的選擇」
湖北省京山縣坪壩法律服務所主任王偉,深深感到,「在農村,離開了法律約束的經濟活動矛盾重重,成功的很少;離開了法律指導的改革問題多多,多半失敗」,為此在《當前農村基層法律服務業面臨的困境及出路探討》一文中呼籲,「司法部應借鑒《律師法》和《公證法》的起草和頒布過程中的經驗,盡快通過立法的形式,將有些內容已過時的司法部59號令和60號令修改後上升為行政法規或法律,確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能依法執業。或者由司法部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律師法》第十四條和第四十六條進行修改,然後作出立法解釋,將基層法律工作者的訴訟代理業務上升到法律許可的范圍,這也是當前基層法制建設的當務之急」
參與過北京市海淀區司法局和中國政法大學律師學研究中心《北京地區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現狀及對策研究》調研工作的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朱桐桐,發表專著建議制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
當然,希望廢除法律服務所之聲也不絕於耳。
2013年4月8日,司法部基層法律服務處向社會發布《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的修訂草案,使作者很興奮。只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時代可能就要結束。
根據上級司法行政機關的安排,作者撰寫了《只有成為市場主體,才有更大生存發展空間》文章,忻州市司法局領導曾來所進行調研,對作者的提法和一些做法給予肯定,作者所持觀點或許能為高層立法有所幫助。
根據《立法法》的相關規定,出台一部新規需要經歷的程序或步驟可能還會太多。為了消除司法部司復[2002]12號批復造成的陰影,作者建議,可否考慮由某個省級司法廳就是否繼續執行《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第二十四條第四項「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規定向司法部作出請示,由司法部以批復的形式予以撤銷司復[2002]12號批復,或以已經過時為由不再適用此批復作出批復。
司法部如果能及時出台這樣一個新批復,便可解決基層法律工作者「跨區域」訴訟代理的問題,為基層法律工作者順利開展民事訴訟代理掃清障礙。

❹ 廣播電視新聞宣傳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廣播電視類法律法規大全x0dx0a1、《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x0dx0a為了加強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保障廣播電視信號安全優質播出,維護用戶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權益,依據《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制定本規定。x0dx0a2、《無線電管理條例》x0dx0a為了加強無線電管理,維護空中電波秩序,有效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保證各種無線電業務的正常進行,制定本條例。x0dx0a3、《廣播電視無線電管理》x0dx0a本辦法是《無線電管理規則》在全國廣播電視范圍內的實施細則,全國無線電廣播電視台站和有可能對廣播電視正常接收產生干擾的單位、部門和個人均應認真執行、嚴格遵守。4、《廣播電視管理條例》x0dx0a本條例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廣播電台、電視台和采編、製作、播放、傳輸廣播電視節目等活動。x0dx0a5、《有線電視管理辦法細則》x0dx0a為加強有線電視的管理,根據《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制定本細則。x0dx0a6、《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考試辦法》x0dx0a廣電總局關於印發《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辦法(試行)》的通知主持人資格管理規定《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管理暫行規定》經2004年6月15日局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x0dx0a7、《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x0dx0a《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經2003年8月18日局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x0dx0a8、《廣播電影電視處罰規定》x0dx0a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影電視行政機關和經法律、法規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縣級以上廣播電影電視管理部門實施行政處罰,適用《行政處罰法》和本規定。x0dx0a9、《廣告法》x0dx0a《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於1994年10月27日通過,現於公布,自1995年2月1日起施行。x0dx0a10、《廣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x0dx0a《廣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決定修改,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x0dx0a11、《葯品廣告審查辦法》x0dx0a《葯品廣告審查辦法》經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審議通過,現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局令順序號發布。本辦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x0dx0a12、《醫療廣告管理辦法》x0dx0a《醫療廣告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決定修改,現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x0dx0a13、《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x0dx0a《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決定修改,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x0dx0a14、《廣告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x0dx0a《廣告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x0dx0a15、《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管理規定》x0dx0a《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管理規定》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審議通過,現予公布。x0dx0ax0dx0a二、新聞出版類法律法規:x0dx0a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x0dx0a2、《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x0dx0a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x0dx0a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x0dx0a5、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x0dx0a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x0dx0a7、《非法經營罪立案標准》x0dx0a8、《著作權法行政處罰實施條例》x0dx0a9、《侵犯著作權罪》x0dx0a10、《印刷業管理條例》x0dx0a11、《印刷品承印管理規定》x0dx0a12、《印刷業經營者資格暫行條件規定》x0dx0a13、《出版管理條例》14、《出版物市場管理規定》x0dx0a15、《出版管理行政處罰實施管理辦法》x0dx0a16、《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管理辦法》17、《報紙出版管理規定》x0dx0a18、《期刊出版管理規定》x0dx0a19、《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定》x0dx0a20、《圖書質量管理規定》21、《音像製品管理條例》x0dx0a22、《音像製品批發、零售、出租管理辦法》x0dx0a23、《報刊記者站管理辦法》x0dx0a24、《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x0dx0a25、《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x0dx0a26、《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❺ 中華人民共和國記者法

沒有相關記者的法律法規,但有相關的記者管理條例。

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

為進一步加強新聞記者隊伍建設和加強社會監管,加快新聞記者證管理規范化、法制化建設步伐,新聞出版總署對2005年制定的《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進行了第一次修訂,新的《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已經2009年7月10日新聞出版總署第2次署務會議通過並公布,自2009年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

2013年10月初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關於開展新聞采編人員崗位培訓的通知》,決定在2014年全國統一換發新版新聞記者證之前,對全國新聞單位的采編人員開展崗位培訓和考核。

(5)最近的新聞關於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記者管控辦法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新聞記者證的管理,保障新聞記者的正常采訪活動,維護新聞記者和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規和國務院決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新聞記者證的申領、核發、使用和管理。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新聞采編活動,須持有新聞出版總署核發的新聞記者證。

第三條新聞記者證是新聞記者職務身份的有效證明,是境內新聞記者從事新聞采編活動的唯一合法證件,由新聞出版總署依法統一印製並核發。

第四條本辦法所稱新聞記者,是指新聞機構編制內或者經正式聘用,專職從事新聞采編崗位工作,並持有新聞記者證的采編人員。

第五條新聞記者持新聞記者證依法從事新聞采訪活動受法律保護。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工作人員應為合法的新聞采訪活動提供必要的便利和保障。

第六條新聞記者證由新聞出版總署統一編號,並簽印新聞出版總署印章、新聞記者證核發專用章、新聞記者證年度核驗標簽和本新聞機構(或者主辦單位)鋼印方為有效。

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製作、仿製、發放、銷售新聞記者證,不得製作、發放、銷售專供采訪使用的其他證件。

❻ 有關法律維護公共秩序、安全的新聞

一、香港佔中事件:香港警方執法是否果斷?如何保障公共安全秩序?

佔中後期,香港警方表示絕不容許激進示威人士再次堵塞已開通的道路,更不能容忍任何破壞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的暴力行為。若有任何違法行為,警方一定會果斷執法,保障公共安全及秩序。

警方在特區政府新聞處發表聲明表示,香港是法治社會,所有市民必須遵守香港法律。任何人作出非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聲明表示,警方有責任使用法律賦予的權力採取果斷行動,以維持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警隊有決心及能力嚴正執法,使堵塞道路可以重開,社會秩序得以恢復。警方呼籲非法霸佔道路人士立即移除障礙物,帶走私人物品,並和平及有秩序地離開。

關於有非法佔領組織者聲稱會到警署自首,警方會按既定程序公平公正作出處理。警方希望有關人士能配合警方的安排,減少對警署為市民大眾提供正常服務的影響。

二、上海踩踏事件: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亟須強化

雖然上海外灘嚴重踩踏事故是偶發事件,卻暴露出現代化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嚴峻性,揭示出強化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城市安全治理的迫切性。必須重視強化和遵守法治基礎上的規則規范,才能保證城市安全和秩序。為此,要全面建立和嚴格執行各種安全規則,把常態化公共安全管理與應急化公共安全管理相結合,同步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城市居民安全意識

2014年最後一天,上海外灘發生嚴重踩踏事件,36個年輕的生命離我們而去。痛定思痛,我們既要對逝者表達哀思,更要基於這一事件對城市、特別是大型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進行思考。可以說,類似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型城市發展到今天,迫切需要突破當前城市管理的極限,迫切需要將城市治理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這樣才能適應當前人口不斷向大型城市集聚的態勢,才能適應大型城市在安全秩序和良好規則下有序運行的需求。

事件雖然發生在上海,但是對我國大型城市的發展和建設都敲響了警鍾。深刻反思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不足和漏洞,不斷提升和強化城市公共安全能力和社會秩序管理能力,不斷提升市民的規則意識和安全意識,才是對這一事件的最好交代,才是對逝者的最大安慰,才能讓我們的城市在更高水平上運行和發展。

三、食品安全立法:食品安全應開門立法

在過去十年的食品葯品重大事件中,『國家秘密』『商業秘密』都是阻礙公眾知情權的擋箭牌:雲南白葯未標識有毒配方、鎘超標大米名單不能公布、瓶裝水水質企業標准不能公布、食品添加劑名稱不能公布……。事實上,在食品葯品安全事件中,沒有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除個人隱私外,所有信息都必須被公開。

2013年9月至今,中國食品安全立法動作頻頻,除主要部門法《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送審稿)》(下稱《食品安全法送審稿》)徵求社會意見外,各省、市涉及信息公開、行政審批、政府監管等多個領域的數十部地方法規先後揭盅。

這樣的密集立法引致兩種聲音。一種意見稱《食品安全法送審稿》為「史上最嚴」,可操作性遠高於原法;另一種意見認為,就目前法規條例中的部分內容體現出的食品安全監管政策,有可能走向「擴張行政權力,限制社會監督」之路。

非專業人士如何參與?目前。食品安全方面民眾很難參與,基本上都是食品安全方面的專家主導。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規定有一個月的時間徵求意見,但地方食品安全規定一般只給出不到一周的徵求意見時間。比如,甘肅省《關於禁止經營使用散裝信用油、散裝醬油和食醋的通告(徵求意見稿)》和《杭州市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公開管理辦法》兩部地方規章,當地民眾來不及了解其中的信息,徵求意見就已過去。

非專業人士缺乏具有參與食品安全監管的知識,可以通過公民教育解決這一問題。《食品安全法送審稿》也提出,國家將食品安全知識納入國民素質教育,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標准和知識,開展食品安全公益宣傳。

在食品安全領域,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至為重要。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00件熱點輿情案例,事件類型統計結果是:社會民生類輿情事件所佔比例最大,為28%;其次,才是反腐倡廉,為23%。

全國「兩會」期間傳出的消息稱,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有望於今年上半年在全國范圍內正式施行。全國性「黑名單」資料庫被視為解決地方「各自為政」的方法。

對這一系統的建設效率及其效果,目前仍難預測。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當年推出兩個多月後,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的政務網頁中,僅一半設立了相關專欄,其中還有3個暫未發布任何信息。

「多龍治水」是食品安全監管痼疾,這次安全法修訂,最重要的就是把食品生產經營和餐飲統歸食葯監局監管。

例如,根據衛生部門的規定,黃花菜不屬於「乾菜」,因此不得有二氧化硫殘留;而質檢和農業部門的相關標准卻規定「黃花菜」屬於「乾菜」,可以允許有二氧化硫殘留。部門規章的矛盾使生產加工商無所適從。而現今並行的三套食品安全法規《食品衛生法》《產品質量法》和《農產品(000061,股吧)質量安全法》,實施監管由衛生部門、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和農業部門分別主導,其中的強制標准也不無內容打架的情況。

❼ 2023年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2023年新的法律法規如下:
1、2022年10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最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2、2022年10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有關更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3、2022年10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有關更改國旗法、國徽法的決定》,決定計劃於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4、2022年11月9日,國家市監局公布《電子商務平台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國家標准,於2023年6月1日起開展;
5、2022年11月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有關更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6、2022年11月26日,財政部通過的《有關更改財政票據管理辦法的決定》,明確自2023年1月1日起,社會野亮公眾可以直接使用財政電子票據來報銷,有關單位也可直接使用財政電子票據進行財務入賬和檔案管理;
7、2022年12月4日,國家稅務總局公布《有關進一步簡單方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式的公告信息》,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8、2022年12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對《專利審核查驗指南》作出更改決定的第391號公告信息,更改後的《專利審核查驗指南》自2023年1月15日起施行 ;
9、2022年12月25日,最高院通過《有關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有關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有關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的解釋(一橋散)》《有關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有關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的解釋(一)》等司法解釋及規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10、2022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以上法律法規涉及范圍如下:
1、未成年人群體;
2、所有勞動人民;
3、納稅人群體;
4、電子商務;
5、國旗;
6、申請專利群體。
綜上所述,每年我國都會根據本年度和敏脊氏實際案例新增或修改相關法律條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第一條
為了建設和鞏固國防,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熱點內容
勞動法規定補交社保嗎 發布:2025-01-11 03:51:07 瀏覽:466
華東政法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1-11 03:49:02 瀏覽:934
道德教育畫 發布:2025-01-11 03:47:29 瀏覽:413
高新開發區法院 發布:2025-01-11 03:30:11 瀏覽:485
保定法學王浩 發布:2025-01-11 03:05:09 瀏覽:773
濟南市法院書記員的工資大約是多少 發布:2025-01-11 02:33:36 瀏覽:194
勞動法保安上班時間 發布:2025-01-11 02:23:00 瀏覽:930
2015年政策法規總結 發布:2025-01-11 02:22:47 瀏覽:580
深圳市節約糧食的相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1 02:19:13 瀏覽:640
2013國家司法考試成績查詢 發布:2025-01-11 02:11:47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