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新聞法規
1. 在哪裡可以查看國家的最新政策
你可以在以下幾個途徑上查看國家的最新政策:
國務院網站:國務院是中華擾李人民共和國最高行政機關,其網站(http://www.gov.cn/)上發布的新聞鬧巧、文件和公告,包括最新的國家政策和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ov.cn/index.htm)上也會發布最新的國家政策和法規。
國家部委網站:各個緩彎遲國家部委的官方網站也會發布最新的政策和法規,例如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等。
新聞媒體:新聞媒體也是獲取最新政策信息的重要途徑,例如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
政策研究機構:政策研究機構也是一個可以獲取最新政策信息的渠道,例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
需要注意的是,政策的發布渠道很多,如果想要獲取更全面和及時的信息,可以同時關注多個渠道。
2. 有償新聞的法律法規
中共中央宣傳部廣播電影電視部新聞出版署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關於禁止有償新聞的若干規定》: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明確指出: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加強隊伍的教育和管理。嚴格禁止有償新聞、買賣書號、無理索取高額報酬。為貫徹落實《決議》精神,加強新聞隊伍職業道德建設,禁止有償新聞,維護新聞工作的信譽和新聞隊伍的良好形象,樹立敬業奉獻、清正廉潔的行業新風,根據中宣部、新聞出版署頒布的有關規定,結合新的形勢,重申並制定如下規定:
一、新聞單位採集、編輯、發表新聞,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費用。新聞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義向采訪報道對象索要錢物,不得接受采訪報道對象以任何名義提供的錢物、有價證券、信用卡等。
二、新聞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義向采訪報道對象借用、試用車輛、住房、家用電器、通訊工具等物品。
三、新聞工作者參加新聞發布會和企業開業、產品上市以及其他慶典活動,不得索取和接受各種形式的禮金。
四、新聞單位在職記者、編輯不得在其他企事業單位兼職以獲取報酬;未經本單位領導批准,不得受聘擔任其他新聞單位的兼職記者、特約記者或特約撰稿人。
五、新聞工作者個人不得擅自組團進行采訪報道活動。
六、新聞工作者在采訪活動中不得提出工作以外個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嚴禁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
七、新聞工作者不得利用職務之便要求他人為自己辦私事,嚴禁採取公開曝光、編發內參等方式要挾他人以達到個人目的。
八、新聞報道與廣告必須嚴格區別,新聞報道不得收取任何費用,不得以新聞報道形式為企業或產品做廣告。凡收取費用的專版、專刊、專頁、專欄、節目等,均屬廣告,必須有廣告標識,與其他非廣告信息相區別。
九、新聞報道與贊助必須嚴格區分,不得利用采訪和發表新聞報道拉贊助。新聞單位必須把各種形式的贊助費,或因舉辦徵文、競賽、專題節目等得到的協辦經費,納入本單位財務統一管理,合理使用,定期審計。在得到贊助或協辦的欄目、節目中,只可刊播贊助或協辦單位的名稱,不得以文字、語言、圖象等形式宣傳贊助或協辦單位的形象和產品。
十、新聞報道與經營活動必須嚴格分開。新聞單位應由專職人員從事廣告等經營業務,不得向編采部門下達經營創收任務。記者、編輯不得從事廣告和其他經營活動。
各新聞單位要根據上述規定,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實施細則,認真貫徹執行。
要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發揮紀檢、監察部門作用,確保規定落到實處。要接受社會監督,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和各新聞單位要分別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確定專人負責,認真受理。對違反上述規定的個人,由新聞單位和主管部門沒收其違規收入,並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通報批評、黨紀政紀處分,直至開除,觸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嚴重違反規定的單位,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和新聞出版署給予行政處罰。要選擇典型案例公開報道,推動禁止有償新聞的工作深入持久地進行,務求取得實效。
3. 中國在新聞媒體的監管方面的法律有哪些
1、《民法通則》司法解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兩個法規中,前者是對民事權益保護的一般性規定,後者在第三十六條專門針對網路侵權行為作了界定,因此都需要作詳細的了解和掌握。
2、《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本條例是網路版權保護訴訟主要引用的依據,其中需要重點掌握第五條和第六條,主要是對免於版權責任的幾種情況的界定。
3、《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第十六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發現其網站傳輸的信息明顯屬於本辦法第十五條所列內容之一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保存有關記錄,並向國家有關機關報告。
4、《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本規定是規范BBS論壇服務的,重點把握第九條,即違禁信息范圍界定,內容與《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五條完全一致。
(3)最新的新聞法規擴展閱讀:
中國在新聞媒體的監管方面設置了許可制度。
在現代社會,由政府代表人民或社會,依據特定的法律,對從事公共事業,尤其是對國計民生具有重要影響並且在資源上具有一定稀缺性的新聞業實行許可制度。
即由政府通過特定的程序來分配相關的經營機會、社會資源,約束相關的從業者,設法使之滿足公眾的需要、便利和公共利益,是許多國家採用的較為通行的做法。
從法律角度來講,許可有民法意義上的許可和行政法意義上的許可。民法意義上的許可限於公民個人對自己私權利的處分,顯然不屬於這里所講的許可。
這里所講的許可,應當是公權力機構,比如在本《規定》當中,就是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的主管機關,即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實施的許可行為。被許可或需要在從事新聞服務活動過程中履行許可手續的,也是前面提到的幾類機構。
4. 跪求有關新聞必須真實報道的法律法規
新聞出版總署辦公廳關於印發《關於嚴防虛假新聞報道的若干規定》的通知
(新出政發〔2011〕14號)
《規定》共分為五條,分別從新聞記者采訪的基本規范、新聞機構管理的基本職責、虛假報道的處理規則和法律責任追究等四個方面對防止虛假報道做出規定。《規定》要求,記者必須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核發的新聞記者證采訪;必須堅持實地采訪,不得依據未經核實的社會傳聞等非第一手材料編發新聞;開展批評性報道至少要有兩個以上不同的新聞來源,並在認真核實後保存各方相關證據,確保新聞報道真實、客觀、准確。針對目前媒體未經核實使用網路信息編寫報道造成嚴重虛假新聞等問題,《規定》要求,「新聞機構要嚴格使用社會自由來稿和互聯網信息制度,不得直接使用未經核實的網路信息和手機信息,不得直接採用未經核實的社會自由來稿」。
《規定》還明確要求,新聞機構須建立健全虛假失實報道的糾錯和更正制度,完善虛假失實報道的責任追究制度。凡經調查核實認定報道存在虛假或者失實的,新聞機構應當在本媒體上及時發表更正,消除影響。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記者法
沒有相關記者的法律法規,但有相關的記者管理條例。
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
為進一步加強新聞記者隊伍建設和加強社會監管,加快新聞記者證管理規范化、法制化建設步伐,新聞出版總署對2005年制定的《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進行了第一次修訂,新的《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已經2009年7月10日新聞出版總署第2次署務會議通過並公布,自2009年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
2013年10月初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關於開展新聞采編人員崗位培訓的通知》,決定在2014年全國統一換發新版新聞記者證之前,對全國新聞單位的采編人員開展崗位培訓和考核。
(5)最新的新聞法規擴展閱讀:
記者管控辦法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新聞記者證的管理,保障新聞記者的正常采訪活動,維護新聞記者和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規和國務院決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新聞記者證的申領、核發、使用和管理。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新聞采編活動,須持有新聞出版總署核發的新聞記者證。
第三條新聞記者證是新聞記者職務身份的有效證明,是境內新聞記者從事新聞采編活動的唯一合法證件,由新聞出版總署依法統一印製並核發。
第四條本辦法所稱新聞記者,是指新聞機構編制內或者經正式聘用,專職從事新聞采編崗位工作,並持有新聞記者證的采編人員。
第五條新聞記者持新聞記者證依法從事新聞采訪活動受法律保護。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工作人員應為合法的新聞采訪活動提供必要的便利和保障。
第六條新聞記者證由新聞出版總署統一編號,並簽印新聞出版總署印章、新聞記者證核發專用章、新聞記者證年度核驗標簽和本新聞機構(或者主辦單位)鋼印方為有效。
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製作、仿製、發放、銷售新聞記者證,不得製作、發放、銷售專供采訪使用的其他證件。
6. 新聞相關法律
法律分析:為了加強廣播電視管理,發展廣播電視事業,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制定。經1997年8月1日國務院第61次常務會議通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1997年9月1日施行;根據2013年12月7日《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一次修訂,根據2017年3月1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根據2020年11月29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三次修訂。
法律依據:《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廣播電視管理,發展廣播電視事業,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廣播電台、電視台和采編、製作、播放、傳輸廣播電視節目等活動。
第三條 廣播電視事業應當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第四條 國家發展廣播電視事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廣播電視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根據需要和財力逐步增加投入,提高廣播電視覆蓋率。
國家支持農村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
國家扶持民族自治地方和邊遠貧困地區發展廣播電視事業。
7. 廣播電視新聞宣傳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 廣播電視類法律法規大全
1、《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保障廣播電視信號安全優質播出,維護用戶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權益,依據《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制定本規定。
2、《無線電管理條例 》
為了加強無線電管理,維護空中電波秩序,有效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保證各種無線電業務的正常進行,制定本條例。
3、《廣播電視無線電管理 》
本辦法是《無線電管理規則》在全國廣播電視范圍內的實施細則,全國無線電廣播電視台站和有可能對廣播電視正常接收產生干擾的單位、部門和個人均應認真執行、嚴格遵守。 4、《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本條例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廣播電台、電視台和采編、製作、播放、傳輸廣播電視節目等活動。
5、《有線電視管理辦法細則 》
為加強有線電視的管理,根據《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制定本細則。
6、《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考試辦法 》
廣電總局關於印發《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辦法(試行)》的通知 主持人資格管理規定 《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管理暫行規定》經2004年6月15日局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
7、《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 》
《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經2003年8月18日局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8、《廣播電影電視處罰規定》
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影電視行政機關和經法律、法規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縣級以上廣播電影電視管理部門實施行政處罰,適用《行政處罰法》和本規定。
9、《廣告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於1994年10月27日通過,現於公布,自1995年2月1日起施行。
10、《廣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
《廣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決定修改,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11、《葯品廣告審查辦法 》
《葯品廣告審查辦法》經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審議通過,現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局令順序號發布。本辦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12、《醫療廣告管理辦法》
《醫療廣告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決定修改,現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13、《 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 》
《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決定修改,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14、《廣告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
《廣告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15、《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管理規定 》
《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管理規定》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審議通過,現予公布。
二、新聞出版類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5、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7、《非法經營罪立案標准》
8、《著作權法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9、《侵犯著作權罪》
10、《印刷業管理條例》
11、《印刷品承印管理規定》
12、《印刷業經營者資格暫行條件規定》
13、《出版管理條例》 14、《出版物市場管理規定》
15、《出版管理行政處罰實施管理辦法》
16、《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管理辦法》 17、《報紙出版管理規定》
18、《期刊出版管理規定》
19、《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定》
20、《圖書質量管理規定》 21、《音像製品管理條例》
22、《音像製品批發、零售、出租管理辦法》
23、《報刊記者站管理辦法》
24、《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
25、《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26、《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