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質量認證管理條例

質量認證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3-12-19 13:30:12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對產品質量認證(以下簡稱認證)工作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的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直接設立的或者授權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設立的行業認證委員會(以下簡稱認證委員會)負責組織認證工作的具體實施。第三條企業對有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產品,可以自願向有關認證委員會申請認證。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規章(以下簡稱規章)規定未經認證不得銷售、進口、使用的產品,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辦理認證後,方准銷售、進口、使用。第四條認證分為安全認證和合格認證。
實行認證的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及其補充的技術要求。第五條認證依據的標准應當是具有國際水平的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現行標准內容不能滿足認證需要的,應當由認證委員會組織制定補充技術要求。
我國的名、特產品,可以依據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確認的標准實施認證。第六條凡經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加入相應國際認證組織的認證委員會,其認證依據的標准應當採用該組織公布的並已轉化為我國的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標准。現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與國際標准有差異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七條認證委員會經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與國外認證機構簽定的雙邊或者多邊認證合作協議所涉及的產品,可以按照合作協議規定的標准開展認證工作。第二章組織和管理第八條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國的認證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制定認證工作的方針、政策、規劃、計劃,編制、審批和發布可以開展認證的產品目錄,審批認證委員會的年度工作計劃;
(二)統一規定認證證書、認證標志的樣式;
(三)審批認證委員會的組成和章程,聘任認證委員會的委員;
(四)確認和審批申請承擔認證檢驗任務的檢驗機構及其實驗室,並頒發證書;
(五)批准注冊質量體系檢查員和檢驗機構評審員;
(六)發布獲准認證的產品及其生產企業的名錄;
(七)歸口管理有關認證的國際活動,簽訂雙邊、多邊、委託代理認證合作協議,代表國家或者授權有關認證委員會參加相應國際認證組織,出席國際認證會議,批准認證委員會的年度外事計劃;
(八)協調認證委員會的組建,處理有關認證工作的重大問題;
(九)監督認證委員會工作;
(十)受理有關方面對認證委員會工作問題的申訴。第九條認證委員會應當由產品的生產、銷售、使用、科研、質量監督等有關部門的專家組成。其職責是:
(一)按照規定的要求,提出可以開展認證的產品目錄方案;
(二)按照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的規章和認證工作文件,制定本認證委員會實施認證的具體辦法;
(三)確認用於認證的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提出其他可以用於認證的標准;
(四)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推薦可以承擔認證檢驗任務的檢驗機構及其實驗室;
(五)受理中國企業及其他申請人提出的認證申請;
(六)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推薦質量體系檢查員和檢驗機構評審員;
(七)負責組織對申請認證企業的質量體系進行檢查;
(八)批准認證,頒發認證證書,定期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獲准認證的產品及其企業名錄;
(九)處理有關爭議問題,受理對認證工作的申訴;
(十)負責對獲准認證的產品及生產企業進行監督檢查,並將監督檢查結果報送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
(十一)依法撤銷認證證書。第十條縣級以上(含縣,下同)地方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在本行政區域內,負責對違反認證規定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其職責是:
(一)查處不符合認證時所採用標準的認證產品,假冒或者轉讓認證標志的產品,逾期未經復查合格而繼續使用認證標志和證書的產品及其生產企業;
(二)查處未經審查批准而從事認證檢驗工作的檢驗機構,以及未經國家注冊而從事檢查工作的人員;
(三)查處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定的不經認證不得銷售、進口和使用的產品;
(四)對本行政區域內獲准認證的產品發生的質量問題,及時向上一級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⑵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的第三章 認證

第十七條國家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推行產品、服務、管理體系認證。
第十八條認證機構應當按照認證基本規范、認證規則從事認證活動。認證基本規范、認證規則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制定;涉及國務院有關部門職責的,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屬於認證新領域,前款規定的部門尚未制定認證規則的,認證機構可以自行制定認證規則,並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第十九條任何法人、組織和個人可以自願委託依法設立的認證機構進行產品、服務、管理體系認證。
第二十條認證機構不得以委託人未參加認證咨詢或者認證培訓等為理由,拒絕提供本認證機構業務范圍內的認證服務,也不得向委託人提出與認證活動無關的要求或者限制條件。
第二十一條認證機構應當公開認證基本規范、認證規則、收費標准等信息。
第二十二條認證機構以及與認證有關的檢查機構、實驗室從事認證以及與認證有關的檢查、檢測活動,應當完成認證基本規范、認證規則規定的程序,確保認證、檢查、檢測的完整、客觀、真實,不得增加、減少、遺漏程序。
認證機構以及與認證有關的檢查機構、實驗室應當對認證、檢查、檢測過程作出完整記錄,歸檔留存。
第二十三條認證機構及其認證人員應當及時作出認證結論,並保證認證結論的客觀、真實。認證結論經認證人員簽字後,由認證機構負責人簽署。 認證機構及其認證人員對認證結果負責。
第二十四條認證結論為產品、服務、管理體系符合認證要求的,認證機構應當及時向委託人出具認證證書。
第二十五條獲得認證證書的,應當在認證范圍內使用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不得利用產品、服務認證證書、認證標志和相關文字、符號,誤導公眾認為其管理體系已通過認證,也不得利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認證標志和相關文字、符號,誤導公眾認為其產品、服務已通過認證。
第二十六條認證機構可以自行制定認證標志,並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認證機構自行制定的認證標志的式樣、文字和名稱,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得與國家推行的認證標志相同或者近似,不得妨礙社會管理,不得有損社會道德風尚。
第二十七條認證機構應當對其認證的產品、服務、管理體系實施有效的跟蹤調查,認證的產品、服務、管理體系不能持續符合認證要求的,認證機構應當暫停其使用直至撤銷認證證書,並予公布。
第二十八條為了保護國家安全、防止欺詐行為、保護人體健康或者安全、保護動植物生命或者健康、保護環境,國家規定相關產品必須經過認證的,應當經過認證並標注認證標志後,方可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第二十九條國家對必須經過認證的產品,統一產品目錄,統一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標准和合格評定程序,統一標志,統一收費標准。
統一的產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調整,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發布,並會同有關方面共同實施。
第三十條列入目錄的產品,必須經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指定的認證機構進行認證。
列入目錄產品的認證標志,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統一規定。
第三十一條列入目錄的產品,涉及進出口商品檢驗目錄的,應當在進出口商品檢驗時簡化檢驗手續。
第三十二條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指定的從事列入目錄產品認證活動的認證機構以及與認證有關的檢查機構、實驗室(以下簡稱指定的認證機構、檢查機構、實驗室),應當是長期從事相關業務、無不良記錄,且已經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認可、具備從事相關認證活動能力的機構。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指定從事列入目錄產品認證活動的認證機構,應當確保在每一列入目錄產品領域至少指定兩家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的機構。 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指定前款規定的認證機構、檢查機構、實驗室,應當事先公布有關信息,並組織在相關領域公認的專家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對符合前款規定要求的認證機構、檢查機構、實驗室進行評審;經評審並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意見後,按照資源合理利用、公平競爭和便利、有效的原則,在公布的時間內作出決定。
第三十三條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公布指定的認證機構、檢查機構、實驗室名錄及指定的業務范圍。
未經指定,任何機構不得從事列入目錄產品的認證以及與認證有關的檢查、檢測活動。
第三十四條列入目錄產品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進口商,均可自行委託指定的認證機構進行認證。
第三十五條指定的認證機構、檢查機構、實驗室應當在指定業務范圍內,為委託人提供方便、及時的認證、檢查、檢測服務,不得拖延,不得歧視、刁難委託人,不得牟取不當利益。 指定的認證機構不得向其他機構轉讓指定的認證業務。
第三十六條指定的認證機構、檢查機構、實驗室開展國際互認活動,應當在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或者經授權的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外簽署的國際互認協議框架內進行。

⑶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 為了規范認證認可活動,提高產品、服務的質量和管理水平,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認證,是指由認證機構證明產品、服務、管理體系符合相關技術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或者標準的合格評定活動。
本條例所稱認可,是指由認可機構對認證機構、檢查機構、實驗室以及從事評審、審核等認證活動人員的能力和執業資格,予以承認的合格評定活動。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認證認可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第四條 國家實行統一的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制度。
國家對認證認可工作實行在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統一管理、監督和綜合協調下,各有關方面共同實施的工作機制。第五條 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對認證培訓機構、認證咨詢機構的活動加強監督管理。第六條 認證認可活動應當遵循客觀獨立、公開公正、誠實信用的原則。第七條 國家鼓勵平等互利地開展認證認可國際互認活動。認證認可國際互認活動不得損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第八條 從事認證認可活動的機構及其人員,對其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第二章認證機構第九條 設立認證機構,應當經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並依法取得法人資格後,方可從事批准范圍內的認證活動。
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認證活動。第十條 設立認證機構,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固定的場所和必要的設施;
(二)有符合認證認可要求的管理制度;
(三)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300萬元;
(四)有10名以上相應領域的專職認證人員。
從事產品認證活動的認證機構,還應當具備與從事相關產品認證活動相適應的檢測、檢查等技術能力。第十一條 設立外商投資的認證機構除應當符合本條例第十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外方投資者取得其所在國家或者地區認可機構的認可;
(二)外方投資者具有3年以上從事認證活動的業務經歷。
設立外商投資認證機構的申請、批准和登記,按照有關外商投資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十二條 設立認證機構的申請和批准程序:
(一)設立認證機構的申請人,應當向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符合本條例第十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文件;
(二)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自受理認證機構設立申請之日起90日內,應當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涉及國務院有關部門職責的,應當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意見。決定批準的,向申請人出具批准文件,決定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三)申請人憑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出具的批准文件,依法辦理登記手續。
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公布依法設立的認證機構名錄。第十三條 境外認證機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代表機構,須經批准,並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辦理登記手續後,方可從事與所從屬機構的業務范圍相關的推廣活動,但不得從事認證活動。
境外認證機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代表機構的申請、批准和登記,按照有關外商投資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十四條 認證機構不得與行政機關存在利益關系。
認證機構不得接受任何可能對認證活動的客觀公正產生影響的資助;不得從事任何可能對認證活動的客觀公正產生影響的產品開發、營銷等活動。
認證機構不得與認證委託人存在資產、管理方面的利益關系。第十五條 認證人員從事認證活動,應當在一個認證機構執業,不得同時在兩個以上認證機構執業。第十六條 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檢查機構、實驗室,應當具備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基本條件和能力,並依法經認定後,方可從事相應活動,認定結果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公布。第三章認證第十七條 國家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推行產品、服務、管理體系認證。第十八條 認證機構應當按照認證基本規范、認證規則從事認證活動。認證基本規范、認證規則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制定;涉及國務院有關部門職責的,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屬於認證新領域,前款規定的部門尚未制定認證規則的,認證機構可以自行制定認證規則,並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⑷ 我國法律中關於產品質量認證有哪些規定。

可以參考《產品質量法》中相關規定。
第五條禁止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禁止偽造產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禁止在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第十四條國家根據國際通用的質量管理標准,推行企業質量體系認證制度。企業根據自願原則可以向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認可的或者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授權的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申請企業質量體系認證。驚人整合格的,由認證機構辦法企業質量體系認證證書。國家參照國際先進的產品標准和技術要求,推行產品質量認證制度。企業根據自願原則可以向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認可的或者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授權的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申請產品質量認證。經認證合格的,由認證機構頒發產品質量認證證書,准許企業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使用產品質量認證標志。

第二十條從事產品質量認證的社會中介機構必須依法設立,不得與行政機關和其他國家機關存在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利益關系。

第二十一條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認證機構必須依法按照有關標准,各管、公正地出具檢驗結果或者認證證明。
產品質量認證機構應當依照國家規定對准許使用認證標志的產品進行認證後的跟蹤檢查;對不符合認證標准而使用認證標志的,要求其改正;情節嚴重的,取消其使用認證標志的資格。

第三十一條生產者不得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

第三十八條銷售者不得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

第五十三條偽造產品產地的,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偽造或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七條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認證機構偽造檢驗結果或者出具虛假證明的,責令改正,對單位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取消其檢驗資格、認證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認證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或者證明不實,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造成重大損失的,撤銷其檢驗資格、認證資格。
產品質量認證機構違反本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對不符合認證標准而使用認證標志的產品,未依法要求其改正或者取消其使用認證標志資格的,對因產品不符合認證標准給消費者造成損失,於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承擔連帶責任;情節嚴重的,撤銷其認證資格。

⑸ 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2009)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強制性產品認證工作,提高認證有效性,維護國家、社會和公共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以下簡稱認證認可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為保護國家安全、防止欺詐行為、保護人體健康或者安全、保護動植物生命或者健康、保護環境,國家規定的相關產品必須經過認證(以下簡稱強制性產品認證),並標注認證標志後,方可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第三條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主管全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工作。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認監委)負責全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工作的組織實施、監督管理和綜合協調。

地方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以下簡稱地方質檢兩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負責所轄區域內強制性產品認證活動的監督管理和執法查處工作。第四條國家對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產品,統一產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統一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標准和合格評定程序,統一認證標志,統一收費標准。

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和調整目錄,目錄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聯合發布,並會同有關方面共同實施。第五條國家鼓勵開展平等互利的強制性產品認證國際互認活動,互認活動應當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或者其授權的有關部門對外簽署的國際互認協議框架內進行。第六條從事強制性產品認證活動的機構及其人員,對其從業活動中所知悉的商業秘密及生產技術、工藝等技術秘密和信息負有保密義務。第二章認證實施第七條強制性產品認證基本規范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制定、發布,強制性產品認證規則(以下簡稱認證規則)由國家認監委制定、發布。第八條強制性產品認證應當適用以下單一認證模式或者多項認證模式的組合,具體模式包括:

(一)設計鑒定;

(二)型式試驗;

(三)生產現場抽取樣品檢測或者檢查;

(四)市場抽樣檢測或者檢查;

(五)企業質量保證能力和產品一致性檢查;

(六)獲證後的跟蹤檢查。

產品認證模式應當依據產品的性能,對涉及公共安全、人體健康和環境等方面可能產生的危害程度、產品的生命周期、生產、進口產品的風險狀況等綜合因素,按照科學、便利等原則予以確定。第九條認證規則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適用的產品范圍;

(二)適用的產品所對應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

(三)認證模式;

(四)申請單元劃分原則或者規定;

(五)抽樣和送樣要求;

(六)關鍵元器件或者原材料的確認要求(需要時);

(七)檢測標準的要求(需要時);

(八)工廠檢查的要求;

(九)獲證後跟蹤檢查的要求;

(十)認證證書有效期的要求;

(十一)獲證產品標注認證標志的要求;

(十二)其他規定。第十條列入目錄產品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進口商(以下統稱認證委託人)應當委託經國家認監委指定的認證機構(以下簡稱認證機構)對其生產、銷售或者進口的產品進行認證。

委託其他企業生產列入目錄產品的,委託企業或者被委託企業均可以向認證機構進行認證委託。第十一條認證委託人應當按照具體產品認證規則的規定,向認證機構提供相關技術材料。

銷售者、進口商作為認證委託人時,還應當向認證機構提供銷售者與生產者或者進口商與生產者訂立的相關合同副本。

委託其他企業生產列入目錄產品的,認證委託人還應當向認證機構提供委託企業與被委託企業訂立的相關合同副本。第十二條認證機構受理認證委託後,應當按照具體產品認證規則的規定,安排產品型式試驗和工廠檢查。第十三條認證委託人應當保證其提供的樣品與實際生產的產品一致,認證機構應當對認證委託人提供樣品的真實性進行審查。

認證機構應當按照認證規則的要求,根據產品特點和實際情況,採取認證委託人送樣、現場抽樣或者現場封樣後由認證委託人送樣等抽樣方式,委託經國家認監委指定的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對樣品進行產品型式試驗。

⑹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的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390號 ,經2003年8月20日國務院第18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回 1991年5月7日國務院發布的答《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為了規范認證認可活動,提高產品、服務的質量和管理水平,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制定本條例。全文共七章七十八條。

⑺ 中國的產品認證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有哪些

根據《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產品質量認證是依據產品標准和相應技術要求,經認證機構確認並通過頒發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來證明某一產品符合相應標准和相應技術要求的活動。

《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規定: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國的認證工作;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直接設立的或者授權國務院其他行政主管部門設立的行業認證委員會負責認證工作的具體實施。

縣級以上(含縣,下同)地方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在本行政區域內,對認證產品進行監督檢查。獲准認證的產品,除接受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的檢查外,免於其他檢查,並享有實行優質優價、優先推薦評為國優產品等國家規定的優惠。

對於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規章規定的有關認證的行為,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進行處罰。

產品質量認證的依據,是指認證檢驗機構對產品質量進行檢驗、評定所依據的標准和相應的技術要求。由於我國的標淮體系中有國家標淮、行業標淮、地方標淮、企業標淮,不同產品有不同的特怔及特性要求,所以認證機構在開展產品質量認證工作時,主要有以下幾類依據:

1、對於一般產品開展質量認證,應以具有國際水平的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為依據。對於現行國家標淮或行業標淮內容不能滿足認證需要的,應當由認證機構組織制定補充技術要求。對於這一點,《產品質量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國家參照國際先進的產品標准和技術要求,推行產品質量認證制度。這一規定的目的是為了體現出認證的水平和層次。

2、對於我國名、特、優產品開展產品質量認證,應當以經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確認的標准和技術要求作為認證依據。

3、對於經過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批准加入了相應國際認證組織的認證機構(例如:電子無器件認證委員會、電工產品認證委員會)進行產品質量認證,應採用國際認證組織己經公布的、並己轉變化為我國的國家標淮或行業標淮為依據。

4、對於我國己與國外有關認證機構簽訂雙邊或多邊合作協議的產品,應按照合作協議規定採用的標淮開展產品質量認證工作。

熱點內容
法學理念遠超 發布:2025-01-10 03:51:00 瀏覽:610
麵包原料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0 03:11:11 瀏覽:839
質量相關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0 03:10:33 瀏覽:74
授權立法與職權立法 發布:2025-01-10 02:31:50 瀏覽:270
忠誠協議與婚姻法 發布:2025-01-10 00:24:42 瀏覽:996
新監理工程師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0 00:05:32 瀏覽:402
天元律師事務所怎麼樣 發布:2025-01-09 23:40:10 瀏覽:997
勞動法五險之生育險 發布:2025-01-09 22:54:14 瀏覽:700
台灣公益募捐條例 發布:2025-01-09 22:49:24 瀏覽:735
合肥市瑤海區法院 發布:2025-01-09 21:43:56 瀏覽: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