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民航法規ppt

民航法規ppt

發布時間: 2024-03-12 13:04:56

1. 中國民航法律法規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中國民航法律法規體系包括哪些內容如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的民用航空器;

(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設立的企業法人的民用航空器;企業法人的注冊資本中有外商出資的,其機構設置、人員組成和中方投資人的出資比例,應當符合行政法規的規定;

(三)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准予登記的其他民用航空器。

自境外租賃的民用航空器,承租人符合前款規定,該民用航空器的機組人員由承租人配備的,可以申請登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但是必須先予注銷該民用航空器原國籍登記。依法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民用航空器,應當標明規定的國籍標志和登記標志。民用航空器不得具有雙重國籍。未注銷外國國籍的民用航空器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申請國籍登記。

《民用航空法》第十八條明文規定民用航空器債權人具有民用航空器優先權

民用航空器優先權是指債權人依照本法第十九條規定,向民用航空器所有人,承租人提出賠償請求,對產生該賠償請求的民用航空器具有優先受償的權利。從我國民用航空法的規定可以看出,民用航空器優先權屬於法定優先權,是與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並行的擔保特森穗定債權,並且是對某一特定財產優先受償的一種擔保物權。

目的是為圓春數了維護國家的領空主權和民用航空權利,保障民用航空活動安全和有秩序地進行,保護民用航空活動當事人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民用航空事業的發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為了維護國家的領空主權和民用航空權利,保障民用航空活動安全和有秩序地進行,保護民用航空活動當事人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民用航空事業的發展而制定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由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橘首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1995年10月30日經審議通過,自1996年3月1日實施。當前版本於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修改 。

2. 簡述民航法的概念和主要特徵

航空法的定義和特點
鳳翎教育網 2018-10-22
1.定義
由於航空活動的特殊性,各國的航空法專家對航空法的定義有不少說法和爭論:他們從不同角度出發爭論著航空法的重點特徵、屬性、涵蓋范圍等細節問題。一般來說,航空法是關於人類進行民用航空活動所牽涉到的各種法律關系和規則的總體。

2.特點
1)國際性:當飛機出現在歐洲時,立即發生了飛越國界的問題,航空運輸即成為國際運輸。航空活動的天然國際性決定了航空法的國際性,表現為航空法有統一的國際公約、技術准則和國際管理機構,參與國際航空活動必須按照國際通行的准則進行。在國內航空法方面,國際航空的聯運、國外旅客在國內航空旅行和運輸中出現的問題也必須和國際法協調。此外,國內航空在國外運行所牽涉的機上人員、財產問題,也涉及到航空法的國內和國際的交接。

2)有特定的領域和獨立的系統:航空法是只針對在大氣中運行的航空器和由航空器運行羍連的有關方面的法律規定。在航空活動大量進入社會生活後,原有法律面對的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開始時把原有法律延伸,特別是把海事法套用到這一領域中,但通過實踐證明航空有其自身的特有問題,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中,航空法在通用法律的基礎上形成了獨立的法律種類和獨立的法律系統,它的發展促進了整個法律的進展,增加了新的內容。

3)航空法是綜合性法律:由於航空法涉及的是特定的領域和部門,因而它處理著法律中公法、私法、刑法以及經濟、行政等各類問題。對待不同問題時,航空法既要以其他法律的原則作為基礎,也會因航空的具體情況有特定的規定。

4)航空法還在不斷的完善改進之中:航空法是在《芝加哥公約》的基礎上,由各國政府和民航業界通過不斷協商形成的,其中不少牽涉到各國間的經濟利益和法規的差異問題難以達成共識,因而留出了很大空間由政府間的雙邊協定去解決。經濟全球化的進展、恐怖活動的加劇對航空提出了新問題,都將會使航空法增加新的內容。

3. 民航法律法規有哪些

民用航空器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依法進行國籍登記,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由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發給國籍登記證書,國家對航空飛行器的管理是十分嚴格的,操作民用航空飛行器的人員應當具備專業的資質。
一、民用航空器法律法規
下列民用航空器應當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登記: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的民用航空器;
(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設立的企業法人的民用航空器;企業法人的注冊資本中有外商出資的,其機構設置、人員組成和中方投資人的出資比例,應當符合行政法規的規定;
(三)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准予登記的其他民用航空器。
自境外租賃的民用航空器,承租人符合前款規定,該民用航空器的機組人員由承租人配備的,可以申請登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但是必須先予注銷該民用航空器原國籍登記。依法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民用航空器,應當標明規定的國籍標志和登記標志。民用航空器不得具有雙重國籍。未注銷外國國籍的民用航空器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申請國籍登記。
《民用航空法》第十八條明文規定民用航空器債權人具有民用航空器優核稿先權
民用航空器優先權是指債權人依照本法第十九條規定,向民用航空器所有人,承租人提出賠償請求,對產生該賠償請求的民用航空器具有優先受償的權利。從我國民用航空法的規定可以看出,民用航空器優先權屬於法定優先權,是與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並行的擔保特定債權,並且是對某一特定財產優先受償的一種擔保物權。我國民事一般法尚未確立優先權制度,作為特別法的《民用航空法》規定了民用航空器優先權制度,無疑將對我國優先權制度的建立具有借鑒作用。民用航空器優先權作為擔保物權既具有與其他擔保物權相同的法律特徵,也具有其獨有的法律特徵。從而使其具有從屬性,不可分性,特定性,物上代位性和優先受償性以及法定順序性和無公示性等特性。
二、民用航空器事故徵候標准
針對近年來行業安全態勢發展的新情況和新特點,民航局對《民用航空器事故徵候》(MH/T2001-2013)標准進行了重新修訂。新版《民用航空器事故徵候》(MH/T2001-2015)標准將於9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我國民用航空器事故徵候的確定提供更明確科學的依據。
新版標准共6章。相較2013年的版本,新版標准與最新修訂的國際民航公約附件13銜接更加緊密,運輸航空事故徵候與通用航空事故徵候的界定更清晰。同時,新版標准修改了運輸航空嚴重事故徵候與一般事故徵候對應易混淆之處,明確了人員傷亡標準的依據,增加了部分短語定義和更多量化依據。
與舊版《民用航空器事故徵候》(MH/T2001-2013)相比,新版標准主要技術變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術語和定義方面,新版標准修改了「運輸航空嚴重事故徵候」、「運輸航空一般事故徵候」、「通用航空事故徵候」、「航空器受損」、「人員輕傷」、「跑道侵入」的定義。
在運輸航空嚴重事故徵候方面,新版標准增加了「在非雷達管制區域(程序管制區域或雷達監控下的程序管制區域),垂直間隔和水平間隔同時小於1/3規定間隔」、「飛行中,未被定性為事故的相撞」;將「航空器起火冒煙或發動機起火,即使這些火被撲滅」修改為「駕駛艙(內)、客艙(內)和貨艙(內)起火或冒煙,或發動機起火,即使這些火被撲滅」;將「因燃油量不足,需要飛行員宣布緊急狀態」修改為「燃油量或燃油分布需要飛行員宣布緊急狀態的情況」;將「嚴重影響航空器運行的一個或多個系統出現的多重故障」修改為「飛行中,嚴重影響航空器運行的一個或多個系統出現的多重故障」。
在運輸航空一般事故徵候方面,新版標准增加了「在非雷達管制區域(程序管制區域或雷達監控下的程序管制區域),垂直間隔和水平改消孝間隔同時大於等於1/3小於1/2規定間隔」、「飛錯進離場航路(線),或錯誤的偏離指定航線(跡)超過25km或偏離指定航路中心線超過25km」等內容;將「航空器安定面配平超出起飛允許的范圍、襟翼不在規定的位置繼續起飛」修改為「航空器未在規定起橋灶飛構型而繼續起飛」,將「航空器著陸前未放起落架,高度下降到機場標高100m以下」修改為「航空器著陸前起落架未放到位,高度下降到機場標高100m以下」,將「航空器在著陸時超過該機型的使用最大過載(G值),造成機體結構或起落架受損」修改為「飛行中航空器超過該機型的使用最大過載」,將「飛行中出現失速警告(假信號除外)」修改為「飛行中出現失速警告3s(含)以上(假信號除外)」;修訂了「飛行中出現任意一台發動機停車或需要停車的情況」、「陸空通信雙向聯系中斷,造成必須調整其他航空器避讓等後果,或者區域范圍內陸空通信雙向聯系中斷15min(含)以上,進近或塔台范圍內陸空通信雙向聯系中斷3min(含)以上」和「航空器部件脫落,或蒙皮揭起或張線斷裂,造成航空器受損」的內容。
在通用航空事故徵候方面,新版標准增加了「無意或者作為應急措施有意釋放吊掛負載或航空器外部搭載的任何其他負載」、「在起飛或初始爬升過程中明顯未達到預定性能」的內容;將「未放起落架著陸」修改為「起落架未放到位著陸」,將「在關閉或佔用的跑道起飛或著陸」修改為「在關閉或佔用的跑道、滑行道或未指定的跑道上起飛或著陸(經批準的直升機運行除外)」。
新版標准還對附錄進行了修訂,在附錄A中將「航空器小於規定間隔事件危險指數評價方法」修改為「航空器小於規定雷達管制間隔事件危險指數評價方法」,並對表格了進行部分優化,將「人員狀態」修改為「管制員狀態」;同時刪除了附錄B,本標准涉及的事故徵候樣例以CCAR396咨詢通告方式發布。
新版標準的發布實施,將使我國民航行業標准更好地與國際接軌、體現局方的安全指向、順應新的安全態勢。
三、航空器的所有權有哪些?
按照法律規定,民用航空器所有人對民用航空器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一)佔有
對民用航空器在事實上或法律上的控制。所有人一般都佔有自己的民用航空器,這是所有人行使佔有權的具體表現。隨著現代航空運輸事業的發展,出現了新的佔有形式,航空器在很多情況下,不為所有人所佔有。比如,航空器通過融資租賃、經營租賃和其他形式的租賃,在一定的時間期限內,為承租人所佔有。
(二)使用
對航空器的性能加以利用。通過行使使用權,可以充分發揮航空器的經濟效益,為所有人和相關人的事業發展,滿足廣大旅客及貨主的需求服務。使用權一般由所有人直接使用,也可以依法由非所有人使用。例如,航空器的承租人在租賃期間,就可以享受航空器的使用權。
(三)收益
民用航空器的所有人、承租人和其他相關人可通過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中取得收益,如通過國際、國內航空運輸、貨物運輸來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四)處分
民用航空器所有人依法對航空器進行處置。行使處分權,航空器所有人可以自己使用、轉讓或出售自己的航空器,使所有權消滅或讓渡與他人;也可以通過訂立以航空器為標的的租賃合同,將航空器出租給承租人。
以上就是給大家介紹的民用航空器法律法規有哪些的相關內容。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了解到了,同時還給大家介紹了相關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幫助,如果大家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可以來我們,我們會有專業律師協助大家解決問題。

4. 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實施系統、有效的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保證民用航空安全、正常運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民用航空生產經營活動的安全管理。第三條民用航空安全管理應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第四條中國民用航空局(以下簡稱民航局)對全國民用航空安全實施統一監督管理。中國民用航空地區管理局(以下簡稱民航地區管理局)對轄區內的民用航空安全實施監督管理。
民航局和民航地區管理局,以下統稱民航行政機關。第二章安全管理要求第一節安全管理體系第五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法建立並運行有效的安全管理體系。相關規定中未明確要求建立安全管理體系的,應當建立等效的安全管理機制。第六條安全管理體系應當至少包括以下四個組成部分共計十二項要素:
(一)安全政策和目標,包括:
1.安全管理承諾與責任;
2.安全問責制;
3.任命關鍵的安全人員;
4.應急預案的協調;
5.安全管理體系文件。
(二)安全風險管理,包括:
1.危險源識別;
2.安全風險評估與緩解措施。
(三)安全保證,包括:
1.安全績效監測與評估;
2.變更管理;
3.持續改進。
(四)安全促進,包括:
1.培訓與教育;
2.安全交流。第七條安全管理體系、等效的安全管理機制至少應當具備以下功能:
(一)查明危險源及評估相關風險;
(二)制定並實施必要的預防和糾正措施以保持可接受的安全績效水平;
(三)持續監測與定期評估安全管理活動的適宜性和有效性。第八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管理體系應當依法經民航行政機關審定。等效的安全管理機制應當報民航地區管理局或者其授權的機構備案。第九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管理體系、等效的安全管理機制的持續完善制度,以確保其持續滿足相關要求,且工作績效滿足安全管理相關要求。第十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管理體系或者等效的安全管理機制的運行應當接受民航行政機關的持續監督,以確保其有效性。第二節安全績效管理第十一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實施安全績效管理,並接受民航行政機關的監督。第十二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與本單位運行類型、規模和復雜程度相適應的安全績效指標,以監測生產運行風險。第十三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據民航局制定的年度行業安全目標制定本單位安全績效目標。安全績效目標應當等於或者優於行業安全目標。第十四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安全績效目標制定行動計劃,並報所在轄區民航地區管理局備案。第十五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實際安全績效實施持續監測,按需要調整行動計劃以確保實現安全績效目標。第十六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每年7月15日前及次年1月15日前分別將半年和全年安全績效統計分析報告報所在轄區民航地區管理局備案。第三節安全管理制度第十七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滿足安全管理的所有崗位要求。第十八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以具備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安全生產投入至少應當包括以下方面:
(一)制定完備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二)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和培訓;
(三)安全設施、設備、工藝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標准和規章的要求;
(四)安全生產檢查與評價;
(五)重大危險源、重大安全隱患的評估、整改、監控;
(六)安全生產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急組織、應急演練,配備必要的應急器材、設備;
(七)滿足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規定的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其他要求。第十九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檢查制度和程序,定期開展安全檢查。第二十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和程序,及時發現、消除安全隱患。第二十一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內部審核、內部評估制度和程序,定期對安全管理體系或者等效的安全管理機制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審。

5. 對於民航法規的認識

中國民航法規一共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以主席令的形式簽發。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歷任國家領導人簽發過多分主席令,這是第51份,因此也被稱為51號令。
第二層次(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
國務院通過以總理令的形式簽發。
民航法規不止這一部分,但作為民航系統的學生或者民航從業人員知道有這一部就足夠了。
第三層次(規章):各類民航規章
民航局通過以局長令的形式簽發。
法律依據
《航空法》第三條 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對全國民用航空活動實施統一監督管理;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決定,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發布有關民用航空活動的規定_決定_ 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設立的地區民用航空管理機構依照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的授權,監督管理各該地區的民用航空活動
第七十六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飛行的航空器,必須遵守統一的飛行規則。
進行目視飛行的民用航空器,應當遵守目視飛行規則,並與其他航空器、地面障礙物體保持安全距離。
進行儀表飛行的民用航空器,應當遵守儀表飛行規則。
飛行規則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制定。
第七十七條民用航空器機組人員的飛行時間、執勤時間不得超過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規定的時限。
民用航空器機組人員受到酒類飲料、麻醉劑或者其他葯物的影響,損及工作能力的,不得執行飛行任務。
第七十八條民用航空器除按照國家規定經特別批准外,不得飛入禁區;除遵守規定的限制條件外,不得飛入限制區。
前款規定的禁區和限制區,依照國家規定劃定。

6. 中國民航法律法規體系包括哪些

我國的民航法律體系由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三個層次構成。

民用航空法簡稱民航法,它是規定領空主權、管理空中航行和民用航空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主要用來調整民用航空活動中所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

民航法的含義

民用航空法主要是調整民用航空活動所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是關於航空器及其運行的法律規則的總和,是規定領空主權、管理空中航空航行和你用航空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銷歲民用航空法的調整對象是民用航空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 各種法律關系,具體來說,民用航空法主要是有關對航空器 航空人員等的規定,以及規范和調整國際國內公共航空運輸。

7. 民航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等多部法律以及法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

第一條 為了維護國家的領空主權和民用航空權利,保障民用航空活動安全和有秩序地進行,保護民用航空活動當事人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民用航空事業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陸和領水之上的空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空。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領空享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權。

熱點內容
安裝空調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16 18:25:45 瀏覽:725
安徽當塗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16 18:00:21 瀏覽:201
法規教育課件 發布:2024-11-16 17:52:09 瀏覽:183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發布:2024-11-16 17:51:28 瀏覽:287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發布:2024-11-16 17:49:38 瀏覽:972
道德具有廣泛 發布:2024-11-16 17:48:15 瀏覽:44
2016年勞動法陪產假 發布:2024-11-16 17:48:10 瀏覽:105
兩高貪賄司法解釋 發布:2024-11-16 17:34:31 瀏覽:980
刑事訴訟法第二第七節 發布:2024-11-16 17:24:22 瀏覽:847
法律法規文本資料庫 發布:2024-11-16 16:53:09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