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編造法律法規
1. 編造法律違法嗎
法律分析:編造法律本身並不違法。因為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個人隨口說說那根本不是法律,僅僅是信口開河的玩笑。現在還是言論自由的,不拿去害人,法律並不禁止。但如果通過這種方式去侵害別人的合法權益,就涉及到違法甚至犯罪了。但定性依然是根據他具體實施的行為。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上並沒有對編造法律行為的處罰規定。但如果是嚇別人,可以定為恐嚇或詐騙。如果沒收他人物品則可以定為侵佔或搶劫。如果是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編造法律去沒收他人物品,則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可以因為其行為沒有真正法律授權而宣告為無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條 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聚眾堵塞交通或者破壞交通秩序,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情節嚴重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二從建築物或者其他高空拋擲物品,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2. 造謠生事法律怎麼處理
造謠生事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等規定,對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一)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的。
(二)將信息網路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第二條: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三條: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一)引發群體性事件的。
(二)引發公共秩序混亂的。
(三)引發民族、宗教沖突的。
(四)誹謗多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損害國家形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
(六)造成惡劣國際影響的。
(七)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形。
第四條 :一年內多次實施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行為未經處理,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次數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第五條:利用信息網路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起鬨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第六條:以在信息網路上發布、刪除等方式處理網路信息為由,威脅、要挾他人,索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實施上述行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的規定,以敲詐勒索罪定罪處罰。
第七條: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通過信息網路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通過信息網路有償提供發布信息等服務,擾亂市場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非法經營行為「情節嚴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一)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二)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數額達到前款規定的數額五倍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第八條: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犯罪,為其提供資金、場所、技術支持等幫助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第九條: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犯罪,同時又構成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的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
一百七十八條:的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規定的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等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條:本解釋所稱信息網路,包括以計算機、電視機、固定電話機、行動電話機等電子設備為終端的計算機互聯網、廣播電視網、固定通信網、移動通信網等信息網路,以及向公眾開放的區域網絡。
(2)違法編造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造謠、傳謠可能面臨三重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相關法律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一些網路個人事件謠言的受害者可以據此追究造謠、傳謠者的民事責任。
2、行政責任。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的規定,如果故意利用網路造謠、傳謠擾亂公共秩序,或者公然侮辱、誹謗他人,尚不構成犯罪的,要受到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3、刑事責任。涉及網路謠言的刑事犯罪,可能觸犯的罪名有很多,實務多發的罪名主要是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罪等。
3. 在網路上造謠、傳謠,散布虛假信息,應依據哪些具體法律處罰規定
在網路上造謠、傳謠,散布虛假信息屬於治安管理處罰法調整范圍。
〈中華人民共版和國治安管權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
腐蝕性物質
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
危險物質
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4. 隨意編造法律
法律分析:編造法律本身並不違法。因為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個人隨口說說那根本不是法律,僅僅是信口開河的玩笑。現在還是言論自由的,不拿去害人,法律並不禁止。但如果通過這種方式去侵害別人的合法權益,就涉及到違法甚至犯罪了。但定性依然是根據他具體實施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5. 散布謠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散布謠言是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根據刑法規定,散布虛假消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什麼叫散播謠言
散播謠言是指針對某一個人,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散布謠言可能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是行政違法行為;情節嚴歷賀畢重的,則涉嫌觸犯誹謗罪。
謠言有哪些分類
第一類是危害我國的國家安全、民族團結、國防利益的網路謠言。
此類網路謠言發布者或傳播者侵犯的客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民族平等及國防安全等。因為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危害性較大,故構成此類犯罪通常不需要以情節嚴重或造成嚴重結果為前提。
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的,構成煽動分裂國家罪。第105條規定,以造謠、誹謗或者其他方式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構成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第249條規定,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情節嚴重的,構成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第373條規定,煽動軍人逃離部隊,情節嚴重的,構成煽動軍人逃離部隊罪。
第二類是危害法律實施或破壞社會穩定的網路謠言。
此類網路謠言發布者或傳播者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實施秩序以及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單位的工作、生產、營業、教學、科研等秩序,公共場所、交通秩序,以及人民群眾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構成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第291條規定,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
第三類是侵犯公民、法人、其他組織的名譽、榮譽權的網路謠言。
此類網路謠言發布者侵犯的客體是商事主體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及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自然人的人格尊嚴及名譽權。
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刑法第264條規定,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構成誹謗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拍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條 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聚眾堵塞交通或者破壞交通秩序,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情節嚴重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 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二 從建築物或者其他高空拋擲物品,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肢芹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6. 惡意散播不實言論情節到什麼程度受到處罰嗎
惡意散播不實言論情節嚴重的構成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罪,關於特斯拉事件中,溫州車主陳先生編造特斯拉剎車失靈自動加速,足以造成特斯拉名譽受損,此情節構成【誹謗罪】。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實施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構成本罪。
惡意散播不實言論,如果是散布災情、警情等,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如果是傳播虛假信息貶損他人的,構成侮辱誹謗罪,如果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社會治安的,構成散布謠言罪,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
7. 法律上對編造謠言的定義
截至目前,我國已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來規范網路謠言違法行為,其中現行的法律主要有5部,在2012年修訂的《治安管理處罰法》中就規定了對「散布謠言」等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要進行拘留或罰款的行政處罰;《郵政法》規定了不得利用郵件寄遞含「散布謠言」的物品,從而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行為;《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規定了對利用互聯網「造謠」等構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責任。針對微信、微博等網路社交平台上層出不窮的虛假信息,並且網民們相互跟風、盲目轉發導致了這些虛假信息的擴大傳播,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明確規定了對「網路造謠」的行為要負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