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與法規
⑴ 管理條例和法律的區別
法律分析:1、制訂的機關不同:法律的制訂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的,法規的制訂可以由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也可以由部一級主管機構來完成。
2、法律效力不同,法律的效力一般高於法規的效力,與法律相抵觸的法規,在實際的審判和操作中應當以法律為准。
3、空間效力不同,地方性法規只能在某一地方生效,其他省市不具有法律效力,而法律的空間效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范圍之內。
4、調整范圍不同,法律的調整范圍可以涉及多個方面或多項內容,法規的調整范圍一般是社會生活的某一具體方面或某一項具體內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五十一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發揮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
第五十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立法規劃、年度立法計劃等形式,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統籌安排。編制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應當認真研究代表議案和建議,廣泛徵集意見,科學論證評估,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的需要,確定立法項目,提高立法的及時性、針對性和系統性。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由委員長會議通過並向社會公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負責編制立法規劃和擬訂年度立法計劃,並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要求,督促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的落實。
第五十三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提前參與有關方面的法律草案起草工作;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的重要法律草案,可以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組織起草。
專業性較強的法律草案,可以吸收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起草工作,或者委託有關專家、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組織起草。
第五十四條 提出法律案,應當同時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說明,並提供必要的參閱資料。修改法律的,還應當提交修改前後的對照文本。法律草案的說明應當包括制定或者修改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主要內容,以及起草過程中對重大分歧意見的協調處理情況。
第五十五條 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提出的法律案,在列入會議議程前,提案人有權撤回。
第五十六條 交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表決未獲得通過的法律案,如果提案人認為必須制定該法律,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重新提出,由主席團、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其中,未獲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法律案,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決定。
第五十七條 法律應當明確規定施行日期。
第五十八條 簽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載明該法律的制定機關、通過和施行日期。
法律簽署公布後,及時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和中國人大網以及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載。
在常務委員會公報上刊登的法律文本為標准文本。
⑵ 管理辦法和管理規定有什麼不同
辦法指一種應用寫作的法規性公文文件。特點(1)辦法的法規約束性側重於行政約束力。(內2)辦法的條容款都具體、完整,不能抽象籠統。規定是強調預先(即在行為發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於法律條文中的決定。規定是用於特定規范內工作和事務制定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特點1.從針對的問題和涉及的對象看,它們都是針對帶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問題,涉及的是大多數的人和事,並非少數或特定的人和事。
2.從約束力和法定效力看,它們都具有極強的強制約束力,它們的效力是由法定作者的法定許可權與規范的公文內容決定的,包括效力所及的時間、空間、人員、機關等等。
3.從產生程序看,它們產生的程序極為嚴格和規范,需要履行嚴格的審批手續和正式公布的程序。
4.從公文語言的使用看,它們要求運用語言要講究高度的准確、概括、簡潔、通俗、規范。
5.從效用原則看,一般實行「不溯既往」和「後法推翻前法」的原則,即公文效力所及只對文件正式成立後發生的有關人和事;與其規定不一致的「舊文件」即行廢止,以新文件為准
規定的分類 大致可以分為方針政策性和具體事宜性兩種。
⑶ 約束管理者的規章條例是什麼
在企業中,管理者的職責是管理企業與員工,但是對於管理者自身也要制定必要的規章條例,進行有必要的約束。
因為在企業中,大多數管理者基本上處於很高或者最高的地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在管理中機會出現很多主觀的決策,從而阻礙企業的發展,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規章條例來約束他們的主觀行為,以達到上行下效的目的,做好企業的帶頭人,做好員工表率。
要將企業引領到一個新的高度,不論是知名的大企或者是一個不很起眼的小小的企業,都要對管理人員都要進行必要的管理,這樣企業才能在自己原來的基礎上有所創造,有所發展,並最終取得進步,按照既定的軌道長久不衰的永續經營下去。
【案例解析】
有這樣一家企業很不平凡,他不同於其他企業的地方是專門給管理者制定了很多的規章制度,以此來約束管理者的行為,該公司的老總認為,在企業中管理者對員工的管理按照既定的章程進行的井然有序,是公司的各項事業都穩定而有序的發展。
這種方法顯然是非常有效的,可是在制度未制定之前,曾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在管理員工的過程中,一些管理人員對員工實行了有效的管理,但是自己卻置身事外,在員工犯了錯誤的時候,他們能夠很好的按照規章制度,對員工進行處理。
但是在自己犯了錯誤時,卻對自己姑息縱容,沒有什麼影響,有時候盡管是對事態的發展有很嚴重的影響,他們卻採取無所謂的態度,這樣一來,就會造成很多員工的不滿,也同時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發展,究其原因,對於管理者來說,沒有明確的規章條例來對他們進行約束。
於是經過深思熟慮,經有關部門和各個管理人員的的同意,以合理合法的程序制定了《企業管理者規章條理》,其具體的內容如下:
1、管理人員如果遲到,按照員工考核辦法進行處罰,不論職位大小,公司上下一律按照遲到的一定製度進行處罰;
2、管理人員請假要徵得有關部門的同意,不得自行批假,請事假要有請假條,請病假要寫明具體原因,如果時間較長者,必須出示有關醫院的證明,不得無故請假;
3、無故曠工者嚴格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進行處理,對於管理者要嚴懲不貸,不能徇私;
4、無故不得早退,對於特殊情況的一定要向有關部門說明具體情況,管理者自己更要以身作則,如有發現不遵守規定者,根據情節具體地進行處罰;
5、管理人員作為企業的更高一層的領導者,要進行他律與自律,不得知法犯法,徇私舞弊,一經發現,立即處理,如果情節特別嚴重的給予降至或者開除的處分;
6、管理人員上班不得玩忽職守,雖然管理工作不需要到基層去親身體驗工作的辛勞,但是不能無視員工的辛勞,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養尊處優,對員工的辛勤工作不聞不問,致使員工情緒一度低落,如果這樣的話,管理人員要有一定的連帶責任;
7、管理者在工作的過程中,不得擅作主張,不得專斷獨裁,不得不考慮廣大員工的意見,在實行某些關於民主的決議的時侯,一定要一半以上的員工同意之後,方可實行;
8、管理者在平時工作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日常行為規范來要求自己,要每日對自己的行為和表現做出反省和深刻的思考,對於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要予以發揚和改正;
9管理者不能以自己的地位來要挾員工做某事,不能仗勢欺人,仗權壓人,更不能以權謀取私利,損害公司的利益,敗壞公司的聲譽;
10、在人格上管理者與員工是平等的,管理者不得因自己位高權重而對員工進行人格上的侮辱,要與員工和平相處,共同發展,為公司的前途做出貢獻;
11、管理者的業績考核除了平時在工作上的表現之外,還要把員工對其滿意度作為一項很重要的指標,並納入考核的范疇,認真執行,不能敷衍了事,不能攜帶;
12在企業中不管擔任什麼職位,都要做到在其位,謀其政,行其事,數其風,不得搞形象工程,要實在在地做到讓自己滿意,讓上級下級都滿意;
13、必須認認真真地執行各種規章條例,如不能遵照執行的,就要受到應有的處罰。
……
企業經過制定管理者的規章條例以及實施後,馬上出現了與其他企業的不平凡,企業也因此而有序的發展。
●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該公司採取了別樣的方式,特別制定了約束管理者的規章條例,使得公司管理者在工作中的行為與表現也能有章可循,防止個人專斷和獨裁,防止出現上行下效的不良後果。
管理者作為企業的高層人員,其影響力是很大的,如果不對其行為進行規范與制約,任其恣意妄為的話,會給公司的形象造成很大的損害,會影響公司的聲譽和名望,甚至動搖其在經濟市場的地位,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一個企業有了一個條條框框的制約,才會令各類人員各行其是,各個部門各司其職,令一切工作順利地進行,有人覺得公司的制度是要員工來遵守的,對於管理人員來說,是沒有規章條例的,自己就是制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只有自己的行為按照一定的規范來實行的時候,員工才會信服,如果不遵守的話,自己首先就應該受到制度的懲罰,所以在企業中約束管理者的規章條例是必須的。
管理者有了規章制度的約束,才會在企業中起到一定的榜樣作用,在管理者中才會有信服力,才能服眾,才能保障公司上下一團和諧的氣氛,消除大家的心理障礙,使所有人心理平衡,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給公司帶來良好的管理氛圍和運營程序。
【專家點撥】
→管理者在企業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一個企業如果沒有了管理者,各項工作就會陷於癱瘓,企業也很難支撐下去,所以管理者在企業中的作用是絕對性的。
→如果把企業比作一個木桶的話,管理者就是決定盛水量的那個決定性的木板,他的行為與表現直接決定著這個公司的運營與發展。
→企業高管的敗德行為如果屢禁不止的話,可能會給公司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甚至會威脅到整個公司,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
→對於企業的管理,不能僅僅是管理員工,還要對企業的管理者進行管理,從某種程度上說,對於企業管理者的管理顯得更為重要。
→很多時候,企業中出現的問題並非都是員工的錯,管理者很可能就是造成這些原因的主體,所以對管理者進行約束已經迫在眉睫。
⑷ 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和交通法規有何區別行人能否違反前者
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和交通法規區別:
規范交通部門的行政法規國務院製版 ,由交通的權運管來行使管理權。交通法規是法律由人大常委會制 ,交警行使權力, 前者規定了運輸企業 個人和司機權利義務。對行人沒有規定,不存在行人違反的事。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就是在交通運輸的活動過程中違反國家和省市、自治區頒布的有關交通運輸管理的法律和規定,闖紅燈是違法的,也是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制定本法。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03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⑸ 行政管理法規的制定為什麼必須以憲法和法律為依據
因為任何法規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任何法律法規都不得和憲法專相抵觸。並且屬在行政立法時,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
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法律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
(5)管理與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七條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國務院法制機構具體負責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組織起草。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公眾的意見。
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行政法規草案應當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國務院決定不公布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