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廣東工傷保險條例實施細則

廣東工傷保險條例實施細則

發布時間: 2024-05-14 03:07:58

㈠ 廣東省社會工傷保險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促進安全生產,保障勞動者在因工傷殘或職業病傷害後獲得救治和經濟補償,以及對因工死亡職工親屬進行撫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所有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城鎮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單位)及其所屬全部員工(以下統稱被保險人)。第三條工傷保險應當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單位和被保險人必須遵守安全衛生法規、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積極預防工傷事故,減少職業危害。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要努力發展醫療康復和職業康復事業,幫助因工緻殘者從事適合其身體狀況的勞動。第五條社會保險部門主管社會工傷保險工作。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保證工傷保險基金的徵集和工傷保險待遇的給付。遇有特殊情況,工傷保險基金不敷使用時,由同級財政給予補貼。
工傷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待遇按國家規定免徵稅、費。第二章工傷保險范圍和勞動能力鑒定第七條被保險人因下列情況之一負傷、致殘疾或死亡的,可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一)工作時間在本單位從事日常生產、工作;
(二)從事單位臨時指派的工作;
(三)經單位同意,從事與本單位工作有關的科學研究及試驗、發明創造或技術改造;
(四)在緊急情況下,未經單位領導指定而從事有益於本單位的工作,或進行搶險救災、救人等維護國家、社會和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
(五)在本單位從事某種專業性工作而引起職業病(符合衛生部公布的有關職業病規定)達到評殘等級;
(六)在上下班時間及必經路線上,發生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遭受不可抗拒的意外傷害;
(七)因公外出期間,發生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傷害,以及因意外事故失蹤;
(八)駕駛員工作期間發生交通意外事故;
(九)在執行本單位安排的生產工作任務中因突發疾病而造成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十)經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鑒定確認為因工緻殘舊傷復發。
被保險人因前款以外的情況負傷、致殘疾或死亡,經市(地級市,下同)以上社會保險部門確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可比照因工傷殘或因工死亡,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第八條被保險人因下列情況之一負傷、致殘疾或死亡的,不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一)因工負傷後,本人故意加重傷情或無理拒絕接受醫院檢查治療;
(二)由於本人違法行為或故意行為(如自殺、自殘、斗毆、酗酒、酒後開車、蓄意違章等)或無證駕駛船舶、機動車輛;
(三)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認定為犯罪。第九條被保險人發生工傷事故或患職業病,單位在向安全生產行政管理部門報告的同時,要報告同級社會保險部門,並在發生工傷事故或者確定患有職業病之日起十五日內報送工傷報告書。逾期不報告的,由單位負責按本條例規定的待遇標准支付工傷費用。社會保險部門對事故和被保險人傷亡情況進行調查時,有關單位應積極配合,如實反映情況。第十條被保險人因工負傷或患職業病,醫療終結期和工傷殘疾評定標准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一條殘疾等級分為十級,一級至四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五級至六級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七級至十級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第十二條單位申領工傷保險待遇的有效期為一年,被保險人因工傷殘、患病的,自鑒定結論通知送達單位之日起計算;被保險人因工死亡、失蹤的,自單位知道被保險人因工死亡或失蹤之日起計算。單位未在有效期內申請的,由單位負責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第十三條縣級以上(含縣級)人民政府設立勞動能力鑒定機構,由勞動、社會保險、衛生、人事、工會的主管人員組成。勞動能力鑒定機構負責勞動能力鑒定和殘疾等級評定工作。第三章工傷保險基金第十四條工傷保險基金的來源:
(一)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
(二)工傷保險基金的銀行存款利息;
(三)滯納金;
(四)地方財政補貼;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收入。第十五條工傷保險費由單位按所屬全部被保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統計口徑)的千分之五至千分之十五逐月繳納,具體比例由社會保險部門和財政部門根據差別費率原則,按不同行業的危險程度和工傷事故發生頻率測定,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執行。
工傷保險可以實行浮動費率,社會保險部門根據單位一定時期內的工傷事故率、收支率以及其他評估標准,適度調整其費率,以鼓勵單位搞好安全生產。
工傷保險費由單位承擔,被保險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㈡ 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2019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二條職工有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在生產經營所在地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國家機關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依照本條例執行。第三條工傷保險工作應當堅持預防、救治、補償和康復相結合的原則。第四條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遵守有關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執行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預防工傷事故,減少職業病危害。第五條省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省的工傷保險工作,組織實施本條例。
市、縣(區)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
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事務。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發展工傷康復事業,幫助因工緻殘者得到康復和從事適合身體狀況的勞動。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證工傷保險基金的徵集和工傷保險待遇的給付。遇有特殊情況,工傷保險基金不敷使用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處理。
工傷保險基金、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收入按照國家規定不徵收稅、費。第八條工傷保險費由稅務部門徵收。第二章工傷認定第九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第十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四十八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因工作環境存在有毒有害物質或者在用人單位食堂就餐造成急性中毒而住院搶救治療,並經縣級以上衛生防疫部門驗證的;
(四)由用人單位指派前往依法宣布為疫區的地方工作而感染疫病的;
(五)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殘疾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二、三、四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五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第十一條職工符合本條例第九條、第十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通知參加工傷保險所在地市、縣(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並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參加工傷保險所在地市、縣(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照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該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所在地市、縣(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向用人單位生產經營所在地市、縣(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的,在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之前發生的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第十三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㈢ 新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廣東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工資由用人單位支付。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和《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廣東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內的工資由用人單位按月支付,但停工留薪期並不與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至鑒定結論作出的時間等同,憑醫療機構書面證明按《廣東省職工外傷、職業病醫療終結鑒定標准》(粵勞社〔2006〕155號)確定。
《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
第二十六條職工因工傷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根據醫療終結期確定,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最長不超過二十四個月。
工傷職工鑒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鑒定傷殘等級後仍需治療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批准,一級至四級傷殘,享受傷殘津貼和工傷醫療待遇;五級至十級傷殘,享受工傷醫療和停工留薪期待遇。
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進行康復的,工傷職工在簽訂服務協議的康復機構發生的符合規定的工傷康復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間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所在單位未派人護理的,應當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准向工傷職工支付護理費。

㈣ 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全文及解讀(2)

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全文及解讀

第四十四條工傷保險基金的構成:

(一)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

(二)工傷保險基金的利息;

(三)滯納金;

(四)財政補貼;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收入。

第四十五條工傷保險基金根據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籌集。

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每年根據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等情況,按照國家規定的行業差別費率及行業內費率檔次確定單位繳費費率。

第四十六條工傷保險費由用人單位承擔,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數額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

難以按照工資總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行業,其繳納工傷保險費的具體方式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七條工傷保險基金實行地級以上市統籌。

工傷保險基金應當建立儲備金,市級統籌按照工傷保險基金徵收總額的百分之十五建立儲備金,其中,市級儲備金留存百分之十,向省級儲備金上解百分之五。

儲備金用於重大事故、職業康復、傷殘人員異地安置和基金不敷使用時的調劑。

市級儲備金不足支付的,由省級儲備金調劑、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財政墊付。

第四十八條工傷保險基金存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並按照同期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利率計息,所得利息全部轉入工傷保險基金。

第四十九條工傷保險基金用於下列支出項目:

(一)工傷保險待遇;

(二)職業康復費用;

(三)工傷取證費和勞動能力鑒定費;

(四)工傷預防費。

前款第二項按照不超過上年度結存的工傷保險基金三分之一的比例,第三項按照不超過上年度工傷保險基金實際收繳總額百分之二的比例,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於每年九月提出下年度的用款支出計劃,報同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財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列入下年度工傷保險基金支出預算,下年度據實列支。

在保證本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儲備金足額留存和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費用足額支付的前提下,可以按照不超過上年度工傷保險基金實際收繳總額百分之五的比例,提取工傷預防費。提取的費用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會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於每年九月提出下年度的用款支出計劃,報同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財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列入下年度工傷保險支出預算,下年度據實列支。

工傷預防費、工傷取證費和勞動能力鑒定費作為專項經費管理使用,專項經費管理使用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執行。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將工傷保險基金用於投資運營、興建或者改建辦公場所、發放獎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第六章 監督管理

第五十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依法對工傷保險費的征繳和工傷保險基金的支付情況進行監督。

財政部門和審計機關依法對工傷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情況進行監督。

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

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依法對工傷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情況實施社會監督。

第五十一條工會組織依法維護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工作實行監督。

第五十二條職工有權監督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及繳費情況。用人單位應當向職工如實通告因工傷亡、參加工傷保險和繳費情況。

第五十三條用人單位和職工有權向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查詢本單位工傷保險繳費和工傷保險待遇支付情況。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提供相應的查詢、咨詢服務。

第五十四條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決定不服的;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三)用人單位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

(四)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康復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

(五)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六條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參加並依法處理。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七條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或者未按時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向職工支付費用。

用人單位按照規定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和滯納金後,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支付新發生的費用。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少報職工工資,未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造成工傷職工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降低的,工傷保險待遇差額部分由用人單位向工傷職工補足。

第五十九條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騙取工傷保險待遇,醫療機構、康復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騙取工傷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還,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條用人單位未按照本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提供證據,或者提供虛假資料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其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上級機關應當責令其改正,追回挪用流失款項;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擅自增加或者減免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及其利息或者滯納金的;

(二)未按照規定將工傷保險費及其利息或者滯納金全部存入工傷保險基金專戶的;

(三)挪用工傷保險基金的;

(四)未按照規定核定各項工傷保險待遇標准或者領取期限的;

(五)未按照規定上解工傷保險儲備金的。

第六十二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無正當理由不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或者弄虛作假將不符合工傷條件的人員認定為工傷職工的;

(二)未妥善保管申請工傷認定的證據材料,致使有關證據滅失的;

(三)收受當事人財物的。

第六十三條從事勞動能力鑒定的組織或者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提供虛假鑒定意見的;

(二)提供虛假診斷證明的;

(三)收受當事人財物的。

第八章 附 則

第六十四條 中央、省屬和軍隊駐穗單位工傷保險依法實行省本級統籌,工傷保險工作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十五條 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者已經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適用本條例。

前款規定的勞動者受聘到用人單位工作期間,因工作原因受到人身傷害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參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支付有關費用。雙方對損害賠償存在爭議的,可以依法通過民事訴訟方式解決。

第六十六條本條例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在本單位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十二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單位為工傷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不足十二個月的,以實際月數計算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百分之三百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百分之六十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計算。

(二)原工資福利待遇,是指工傷職工在本單位受工傷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福利待遇。工傷職工在本單位工作不足十二個月的,以實際月數計算平均工資福利待遇。

第六十七條 用人單位為職工辦理工傷保險參保手續次日起,在規定的繳費周期內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該參保職工發生工傷,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

第六十八條 本條例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本條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尚未完成工傷認定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本條例施行前已完成工傷認定的,本條例施行後發生的工傷保險待遇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相關解讀:

傷殘等級為1~4級

1、本人要求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的,辦理傷殘退休手續(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1級:本人工資×27個月

2級:本人工資×25個月

3級:本人工資×23個月

4級:本人工資×21個月

(2)傷殘津貼(按月支付):1級:本人工資×90%

2級:本人工資×85%

3級:本人工資×80%

4級:本人工資×75%

2、與原單位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生活護理費:

1級~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0%

2級~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50%

3級~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40%

4級~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

3、職工返回原籍:

(1)傷殘津貼半年發放一次

(2)安家補助費:用人單位發放、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6個月

4、戶籍不在統籌地區、要求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一次性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1)一次性傷殘津貼:1級:本人工資×27個月

2級:本人工資×25個月

3級:本人工資×23個月

4級:本人工資×21個月

(2)傷殘津貼:1級:本人工資×90%

2級:本人工資×85%

3級:本人工資×80%

4級:本人工資×75%

(前為每月數額,計發10年)

(3)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1級:本人工資×15個月

2級:本人工資×14個月

3級:本人工資×13個月

4級:本人工資×12個月

(4)生活護理費:1級~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0%

2級~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50%

3級~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40%

4級~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

(前為每月數額,計發10年)

傷殘等級為5~6級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5級:本人工資×18個月

6級:本人工資×16個月

2、保留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的,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

難以安排適當,傷殘津貼

(1)用人單位、按月發放;

(2)5級:本人工資×70%

6級:本人工資×60%

(3)用人單位同時須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

3、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傷殘職工本人提出):

(1)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5級:本人工資×10個月

6級:本人工資×8個月

(2)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5級:本人工資×50個月

6級:本人工資×40個月

傷殘等級為7~10級

1、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保險:

7級:本人工資×13個月

8級:本人工資×11個月

9級:本人工資×9個月

10級:本人工資×7個月

2、與用人單位終止勞動關系(傷殘職工本人提出):

(1)一次性工傷醫療保險(工傷醫療保險支付)

7級:本人工資×6個月

8級:本人工資×4個月

9級:本人工資×2個月

10級:本人工資×1個月

(2)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用人單位支付):

7級:本人工資×25個月

8級:本人工資×15個月

9級:本人工資×8個月

10級:本人工資×4個月

職工因工死亡(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1)喪葬補助金: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2)配偶(本人工資×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本人工資×30%、孤寡老人或孤兒(上述標准+本人工資×10%)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用人單位少報職工工資,工傷保險差額部分由用人單位補足。

★前述本人工資為:

①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中的本人工資:低於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前本人十二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的,按照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前本人十二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為基數計發。繳費工資不足十二個月的,以實際繳費月數計算本人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平均月繳費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計算;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計算

②其他本人工資指:工傷職工在本單位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十二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單位為工傷職工繳納保險費不足十二個月,以實際月數計算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計算;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計算

;

㈤ 廣東省社會工傷保險條例實施細則

第一條根據《廣東省社會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第二條條例所列所有企業、實行企業化管理和經費自收自支或差額結算的事業單位及其所屬全部員工、國家機關中的合同制職工、臨時工,無論隸屬關系如何,均要按規定在領取工商營業執照的登記地、事業單位登記地或機關所在地參加社會工傷保險。
國家機關公務員、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人員的社會工傷保險辦法另行規定。
條例所列被保險人,無論本地或外地城鄉戶籍,均應由所在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費,參加社會工傷保險,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被保險人只能在單位所在地參加一份工傷保險。第三條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工傷保險參保人的登記、費用的計算、待遇給付等項業務工作;負責職工醫療康復、職業康復和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第四條工傷保險費由地方稅務機關徵收。
工傷保險費納入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第五條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為被保險人辦理工傷保險登記手續時,應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交工商企業營業執照副本或社團登記證的復印件,參加工傷保險員工名冊等資料。
單位發生被保險人的人數增減、銀行帳號更改等情況的,應填報參加工傷保險情況變動申報表,並於發生變化的次月5日前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第六條所有參加社會工傷保險的企業都應明確企業或職工的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單位在招收員工時,應進行體檢,並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健康證明。違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承擔職業病的工作保險責任。第七條工傷報告書是由發生工傷事故的單位製作、向安全生產及社會保險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有關情況的文書。發生工傷事故後,單位應在24小時內通知社會保險行政主管部門及其經辦機構,並在15日內出具正式的工傷報告書。第八條因工負傷的醫療終結期按《廣東省職工外傷、職業病醫療終結鑒定》(粵勞險〔1992〕第51號)的規定執行;傷殘鑒定標准按國家《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序鑒定》(GB/T16180-1996)的規定執行。第九條縣級以上(含縣級市,下同)人民政府按條例第十三條規定設立勞動能力鑒定機構,專門負責勞動能力鑒定和工傷保險的殘疾等級評定工作。
工傷保險的殘疾等級評定工作不得收取費用。第十條被保險人因工負傷留有殘疾的,用人單位應當在醫療終結後30日內,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指定醫院出具的有關證明材料,到縣級以上勞動能力鑒定機構為其申請鑒定傷殘等級。
被保險人因工負傷未致殘的,用人單位應當在醫療終結後30日內,持有關申報資料,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補償事宜;被保險人因工負傷醫療終結後被鑒定為1-10級殘疾的,用人單位應當在收到傷殘等級鑒定結論後30日內,一並持有關申報資料及傷殘等級鑒定結論,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補償事宜。
被保險人因工死亡的,用人單位應當到醫院或公安部門開具死亡證明書之日起30日內,憑死亡證明及死者生前供養直系親屬的有關資料,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一次性撫恤金、喪葬費及供養直系親屬生活補助費等工傷保險待遇。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前三款有關工傷保險待遇的申報資料後,應當在15個工作日內核發各項工傷保險待遇。第十一條機動車輛、火車、船舶、飛機的專職駕駛員在工作期間發生的交通意外事故,導致傷殘或死亡,均認定為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持有駕駛證而非專職駕駛員在駕駛機動車輛、火車、船舶、飛機時發生傷亡的,按條例第七條第(七)項的規定處理。第十二條因工作環境存在有毒有害物質或在單位食堂就餐造成急性中毒而住院搶救治療的,經縣級以上衛生防疫部門驗證,可以比照因工負傷處理。
由單位指派前往國家宣布的疫區工作而感染疫病的,可以比照因工負傷處理。第十三條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基數按其所屬全部被保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核定,在會計制度規定的費用項目中列支。第十四條工傷保險實行差別費率,費率標准由省社會保險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各級社會保險行政主管部門可在省社會保險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費率標準的基礎上,根據單位工傷事故發生率、工傷保險基金收支等變動情況,對其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比例實行上下浮動,但浮動幅度最多不得超過省規定標準的50%。

熱點內容
立法法修改的通過 發布:2024-12-30 02:59:46 瀏覽:215
君是法律服務 發布:2024-12-30 02:09:46 瀏覽:147
社區法治宣傳工作小結 發布:2024-12-30 02:00:04 瀏覽:576
假口罩道德 發布:2024-12-30 01:37:53 瀏覽:238
浙江理工大學法律碩士在哪個校區 發布:2024-12-30 01:30:53 瀏覽:408
青海依法治省 發布:2024-12-30 01:24:36 瀏覽:278
個人合夥人不能適用合同法 發布:2024-12-30 01:07:32 瀏覽:496
水產養殖條例 發布:2024-12-30 00:56:05 瀏覽:700
中介收點位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2-30 00:03:09 瀏覽:2
喀什明珠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12-29 23:48:06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