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以信息公開條例

以信息公開條例

發布時間: 2024-05-22 20:51:31

『壹』 政府信息公開的法律依據的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政府必須進行政府信息公開。政府信息公開有助於建設廉政政府,有利於保障人民的知情權以及監督政府政務的進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九條 行政機關對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

(三)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

(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

『貳』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施行細則是什麼

施行細則是:

一、管理體制問題

(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門(單位)要在本級人民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的統一指導、協調、監督下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二)實行垂直領導的部門(單位)要在其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單位)的領導下,在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統一指導、協調下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實行雙重領導的部門(單位)要在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同時接受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單位)的指導。

二、協調機制問題

(三)各級人民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要組織、協調有關行政機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協調機制,形成暢通高效的信息發布溝通渠道。行政機關擬發布的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機關的,要與有關行政機關溝通協調,經對方確認後方可發布;溝通協調後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由擬發布該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報請本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協調解決。

(四)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發布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重大傳染病疫情、重大動物疫情、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統計信息等政府信息,要嚴格按照規定許可權和程序執行。

三、保密審查問題

(五)行政機關在製作政府信息時,要明確該政府信息是否應當公開;對於不能確定是否可以公開的,要報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單位)或者同級保密工作部門確定。

(六)行政機關要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及其實施辦法等相關規定,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保密審查。凡屬國家秘密或者公開後可能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政府信息,不得公開。

(七)對主要內容需要公眾廣泛知曉或參與,但其中部分內容涉及國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應經法定程序解密並刪除涉密內容後,予以公開。

(八)已經移交檔案館及檔案工作機構的政府信息的管理,依照有關檔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四、主動公開問題

(九)各級行政機關特別是國務院各部門(單位)、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單位)要建立健全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機制,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實效性。要充分利用政府網站、政府公報等各種便於公眾知曉的方式,及時公開政府信息,並逐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及網上查詢功能,為公眾提供優質服務。

(十)因政府機構改革不再保留的部門(單位)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由繼續履行其職能的部門(單位)負責。

五、申請公開問題

(十一)國務院各部門(單位)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單位)要切實做好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工作。要採取多種方式,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特別是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單位)、縣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單位)、鄉(鎮)人民政府,直接面向基層群眾,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行政服務大廳、行政服務中心等行政服務場所,或者設立專門的接待窗口和場所,為人民群眾提供便利,確保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得到及時、妥善處理。省(區、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單位)在做好本行政機關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的同時,要加強對下級政府和部門(單位)的指導。國務院辦公廳不直接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十二)行政機關要按照條例規定的時限及時答復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當事人。同時,對於可以公開的政府信息,能夠在答復時提供具體內容的,要同時提供;不能同時提供的,要確定並告知申請人提供的期限。在條例正式施行後,如一段時間內出現大量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行政機關難以按照條例規定期限答復的,要及時向申請人說明並盡快答復。

(十三)對於同一申請人向同一行政機關就同一內容反復提出公開申請的,行政機關可以不重復答復。

(十四)行政機關對申請人申請公開與本人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無關的政府信息,可以不予提供;對申請人申請的政府信息,如公開可能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按規定不予提供,可告知申請人不屬於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

六、監督保障問題

(十五)國務院各部門(單位)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抓緊制訂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考核辦法,明確考核的原則、內容、標准、程序和方式。要建立社會評議制度,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社會評議政風、行風的范圍,並根據評議結果完善制度、改進工作。

(十六)國務院各部門(單位)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單位)要建立健全分層級受理舉報的制度,及時研究解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可向本級監察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舉報;對本級監察機關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的處理不滿意的,可向上一級業務主管部門、監察機關或者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舉報。

(十七)國務院各部門(單位)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准備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7〕54號)的要求,落實業務經費,加強隊伍建設。

(十八)國務院各部門(單位)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條例的規定,結合本部門(單位)、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施行條例的具體辦法,保證條例的各項規定得到落實。

七、企事業單位

(十九)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單位)要按照條例的要求,把公共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公開納入本部門(單位)信息公開工作的總體部署,在2008年10月底前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積極推動公共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公開工作。同時,要加強對各省(區、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工作指導,把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工作全面推向深入。

(二十)公共企事業單位要以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心的內容為重點,切實做好信息公開工作。要創新公開形式,拓展公開渠道,完善公開制度,全面提高公開工作水平。

國務院辦公廳

『叄』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所稱的政府信息指的是

法律分析: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製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根據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准確地公開政府信息。行政機關發現影響或者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管理秩序的虛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發布准確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行政管理職能過程中製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

第十條 行政機關製作的政府信息,由製作該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負責公開。行政機關從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獲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該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負責公開;行政機關獲取的其他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由製作或者最初獲取該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負責公開。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許可權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行政機關設立的派出機構、內設機構依照法律、法規對外以自己名義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可以由該派出機構、內設機構負責與所履行行政管理職能有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製作的政府信息,由牽頭製作的行政機關負責公開。

『肆』 政府信息公開的原則

政府信息公開原則包括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則。對公共信息,原則上都應主動公開,但是對於有關國家秘密的信息,以及可能危害公共利益的信息,可以不公開。對個體信息,原則上不予公開,但是經權利人同意後,依申請公開的,以及因公共利益的需要有必要進行公開的,可以公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五條
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應當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六條
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准確地公開政府信息。
行政機關發現影響或者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社會和經濟管理秩序的虛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應當發布准確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伍』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進依法行政,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製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
國務院辦公廳是全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國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辦公廳(室)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本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制度,並指定機構(以下統稱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本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的日常工作。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的具體職責是:
(一)具體承辦本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事宜;
(二)維護和更新本行政機關公開的政府信息;
(三)組織編制本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四)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保密審查;
(五)本行政機關規定的與政府信息公開有關的其他職責。第五條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應當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則。第六條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准確地公開政府信息。行政機關發現影響或者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管理秩序的虛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發布准確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第七條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協調機制。行政機關發布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機關的,應當與有關行政機關進行溝通、確認,保證行政機關發布的政府信息准確一致。
行政機關發布政府信息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批準的,未經批准不得發布。第八條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第二章公開的范圍第九條行政機關對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
(三)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
(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第十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並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
(一)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
(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
(四)財政預算、決算報告;
(五)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准;
(六)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准及實施情況;
(七)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
(八)重大建設項目的批准和實施情況;
(九)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
(十)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
(十一)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葯品、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情況。第十一條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還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城鄉建設和管理的重大事項;
(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情況;
(三)徵收或者徵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四)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況。第十二條鄉(鎮)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在其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並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
(一)貫徹落實國家關於農村工作政策的情況;
(二)財政收支、各類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三)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宅基地使用的審核情況;
(四)徵收或者徵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五)鄉(鎮)的債權債務、籌資籌勞情況;
(六)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發放情況;
(七)鄉鎮集體企業及其他鄉鎮經濟實體承包、租賃、拍賣等情況;
(八)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情況。

『陸』 北京市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全文是什麼

北京市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 法規 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製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 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 市政府辦公廳是本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本市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區、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是本區、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實行垂直領導的部門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所在地人民政府統一指導、協調下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實行雙重領導的部門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並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以及市和區、縣人民政府部門指定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應當依法組織開展本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維護和更新公開的政府信息、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保密審查以及編制政府信息公開指南、目錄和工作年度報告等政府信息公開的日常工作。 第五條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應當遵循公正、公平、便民、及時、准確的原則。 第六條市或者區、縣人民政府的職責由具體工作部門承辦的,可以由該工作部門負責相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負責相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具體工作部門由市人民政府向社會公布。 第七條行政機關在政府機構改革中被撤銷、合並或者調整職權的,其製作、獲取的政府信息,有繼續履行相關職權的行政機關的,由該行政機關負責公開;沒有繼續履行相關職權的行政機關的,由保存該政府信息的單位負責公開。 多個行政機關共同製作的政府信息,由各參與製作的行政機關負責公開。 第八條行政機關在公開政府信息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審查。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政府信息,不予公開: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涉及國家秘密的;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反不正當競爭法 》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涉及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的; (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涉及他人身份、通訊、健康、婚姻、家庭、財產狀況等個人隱私信息的; (四)根據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其他不予公開的。 行政機關公開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應當依照本規定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執行。 第九條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機制,明確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審查程序和責任。 行政機關對政府信息不能確定是否涉及國家秘密時,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報有關主管部門或者同級保密工作部門確定。 第十條行政機關在製作政府信息時,應當確定該政府信息是否公開。對不公開的政府信息,應當註明理由。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不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動態管理機制,對符合公開要求的政府信息依法公開。 第十一條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信息監測和澄清機制。行政機關發現影響或者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管理秩序的虛假或者不完整信息,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發布准確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第十二條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協調機制。行政機關發布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機關的,應當與有關行政機關進行溝通、確認,保證行政機關發布的政府信息准確一致。 行政機關發布政府信息依照國家和市人民政府有關規定需要批準的,未經批准不得發布。 第十三條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1] 第二章主動公開 第十四條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公開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外,根據本市實際情況,行政機關還應當重點公開以下政府信息: (一)財政預算決算、「三公經費」和行政經費信息; (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計劃、項目開工和竣工情況,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退出等信息; (三)食品安全標准,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專項檢查整治等信息; (四)環境核查審批、環境狀況公報和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等信息; (五)招 投標 違法違規行為及處理情況、國有資金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依法應當 招標 的項目等信息; (六)生產安全事故的政府舉措、處置進展、風險預警、防範措施等信息; (七)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批准、徵收 集體土地 批准、 征地 公告、 征地補償 安置公示、 集體土地徵收 結案等信息; (八)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和收費標准調整的項目、價格、依據、執行時間和范圍等信息; (九)本市企業信用信息系統中的警示信息和良好信息; (十)政府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結果信息; (十一)行政機關對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企事業單位進行監督管理的信息; (十二)市人民政府決定主動公開的其他信息。 第十五條行政機關應當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規范化、電子化管理,分類整合政府信息資源,營造公眾利用信息資源的良好環境,提升政府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 第十六條屬於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應當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 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重大突發事件,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公開初步核實情況,並根據事態發展和處置情況,持續公開工作進展和政府應對措施等政府信息。 第十七條行政機關應當編制、公布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公開目錄,並及時更新。 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應當包括政府信息的分類、編排體系、獲取方式,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的名稱和聯系方式,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辦理程序,權利救濟途徑等內容。 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應當包括政府信息的索引、名稱、內容概述、生成日期等內容。 第十八條行政機關可以通過下列渠道公開政府信息: (一)政府網站; (二)政府公報; (三)新聞發布會; (四)報紙、廣播、電視; (五)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政務服務大廳; (六)公共查閱室、資料索取點、信息公告欄、電子信息屏; (七)政務微博等網路平台; (八)其他方式和渠道。 行政機關應當採取便於公眾知曉的方式公開信息。 第十九條行政機關應當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及時公開、更新政府信息,並提供信息檢索、查閱、下載等服務。 第二十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在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設置政府信息查閱場所,並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其他行政機關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政府信息查閱場所、設施。 行政機關應當向同級行政服務中心、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提供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電子文本,移送主動公開的行政規范性文件紙質文本。 第二十一條行政機關應當設置政府信息公開咨詢電話,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供咨詢服務。 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和各分中心可以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供政府信息公開咨詢等服務。 [1] 第三章依申請公開 第二十二條行政機關應當公布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辦公地址、辦公時間、聯系電話、傳真號碼、電子郵箱、舉報電話等,方便公民申請。 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公民存在閱讀困難或者視聽障礙的,行政機關應當為其提供必要的幫助。 第二十三條申請人向行政機關申請獲取政府信息,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包括數據電文形式);採用書面形式確有困難的,申請人可以口頭提出,由受理該申請的行政機關代為填寫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並由申請人簽字、捺印或者蓋章確認。 行政機關應當向申請人提供政府信息公開 申請書格式 文本;申請人也可以採用其他書面形式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請。 第二十四條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申請人以及 代理 人、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證件名稱和號碼、電話和通訊地址等有效聯系方式; (二)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內容描述,包括能夠指向特定政府信息的文件名稱、文號或者其他詳盡、准確的特徵描述; (三)獲取信息的方式以及提供信息的形式要求; (四)受理機關名稱。 申請人委託代理人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應當提供委託代理證明材料。 5人以上(含5人)共同申請同一政府信息,可以推選1至5名代表提交申請,並提供推舉證明材料。 受理機關收到申請人公開政府信息的申請後,應當出具登記回執。 第二十五條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能夠當場答復的,應當當場予以答復。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本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並書面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行政機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答復申請人或者向申請人提供政府信息的,期限中止。中止時間不計算在前款規定期限內,障礙消除後期限恢復計算。期限的中止和恢復,行政機關應當向申請人書面說明情況。 第二十六條申請人要求撤回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行政機關應當准許,並登記備案。 申請人向同一行政機關同時申請兩項以上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根據便民原則可以分別答復或者合並答復。 第二十七條行政機關認為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涉及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公開後可能損害第三方合法權益的,應當書面徵求第三方的意見;第三方不同意公開的,行政機關不得公開。但是,行政機關認為不公開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的,應當予以公開。第三方不同意公開,行政機關決定公開的,應當在書面告知第三方後公開。 行政機關徵求第三方意見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本規定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限內。 第二十八條對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行政機關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書面答復: (一)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已主動公開的,應當告知申請人獲取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徑; (二)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屬於可以公開的,應當向申請人公開;行政機關或者第三方對政府信息的使用范圍有特殊要求的,行政機關應當與申請人約定,申請人簽字確認後,按照約定使用公開的政府信息; (三)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應當公開的內容,但是能夠作區分處理的,應當向申請人提供可以公開的信息內容;對不予公開的部分,應當說明理由; (四)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屬於不予公開范圍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五)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屬於行政機關在日常工作中製作或者獲取的內部管理信息或者處於行政機關討論、研究或者審查中的過程性信息,應當告知申請人不屬於應當公開的政府信息; (六)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所涉事項屬於本機關公開范圍,但本機關未製作、未獲取,或者未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應當告知申請人申請的信息不存在並說明理由; (七)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所涉事項不屬於本機關公開范圍或者屬於市人民政府公布由具體工作部門公開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對能夠確定該政府信息公開機關的,告知申請人該行政機關的名稱、聯系方式; (八)申請內容不明確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作出更改、補充; (九)同一申請人向同一行政機關就同一政府信息重復提出公開申請的,行政機關已經依法答復的,可以告知申請人不重復辦理。 第二十九條行政機關對下列申請事項應當分別按照以下方式處理: (一)申請內容為咨詢、信訪、舉報等事項,不屬於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范圍的,應當告知申請人通過相應渠道提出,對能夠確定負責該事項的行政機關的,告知申請人該行政機關的名稱、聯系方式; (二)申請內容屬於行政程序中的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查閱案卷材料的,應當告知申請人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三)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已經移交各級國家檔案館的,應當告知申請人按照有關檔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條行政機關向申請人提供的政府信息應當是未經匯總、加工、分析或者重新製作的政府信息。 行政機關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應當按照申請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無法按照申請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通過安排申請人查閱相關資料、提供復製件或者其他適當形式提供。 第三十一條行政機關應當對以下情況進行記錄,並留存相關材料: (一)申請人沒有提供有效聯系方式,致使行政機關無法向申請人提供書面答復的; (二)徵求第三方意見,無法與第三方取得聯系或者未收到其回復意見的; (三)申請辦理中的其他特殊情形。 第三十二條多人就同一政府信息向同一行政機關提出公開申請,行政機關同意公開,且該政府信息可以為公眾知曉的,行政機關可以決定將該政府信息納入主動公開范圍。 行政機關對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決定予以公開的,申請人可以建議行政機關將該信息納入主動公開范圍。 第三十三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 證據 證明行政機關提供的與其自身相關的政府信息記錄不準確的,有權要求該行政機關予以更正。 行政機關有權更正的,應當及時予以更正;無權更正的,應當轉送有權更正的行政機關處理,並告知申請人。法律、法規、規章對信息更正有特殊程序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四條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信息,可以收取實際發生的檢索、復制、郵寄等成本費用,收取的費用納入同級財政管理;具體收費標准由本市價格和財政主管部門制定。 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以及領取國家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經本人申請,憑民政部門頒發的相關證件,受理機關可以免收相關費用。 [1] 第四章監督和保障 第三十五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考核制度、社會評議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定期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考核、評議。 第三十六條行政機關應當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組織機構、制度建設、渠道場所、教育培訓等年度工作開展情況; (二)行政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三)行政機關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和不予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四)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 訴訟 的情況; (五)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以及免除費用的情況; (六)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改進情況; (七)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第三十七條市政府辦公廳組織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年度考核工作。政府信息公開年度考核情況應當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八條行政機關可以採取多種方式開展社會評議,徵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本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對於合理的意見和建議,行政機關應當予以採納。 第三十九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和監察機關負責對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指導、監督本市政府信息公開責任追究工作。責任追究的方式和程序,執行本市行政問責辦法。 第四十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監察機關或者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機關應當予以調查處理。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行政機關對在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中發現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相關問題應當及時糾正。 第四十一條行政機關違反本規定,未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保密審查機制的,由監察機關、上一級行政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依法給予處分。 行政機關違反本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監察機關、上一級行政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 (二)不及時更新公開的政府信息內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的; (三)違反規定收取費用的; (四)通過其他組織、個人以有償服務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 (五)公開不應當公開的政府信息的; (六)違反本規定的其他行為。 [1] 第五章附則 第四十二條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公開政府信息的活動,適用本規定。 第四十三條教育、醫療衛生、計劃生育、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環保、公共交通、通訊等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企事業單位在提供社會公共服務過程中製作、獲取的信息公開,參照本規定執行。 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對所屬或者管理的公共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公開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 第四十四條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對政府信息公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本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在公開的信息中一般是信息主管部門進行推進和指導,然後對工作進行協調。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將信息的公平和公正性做到最大化,要保證便民利民,然後信息一定要准確。但是對於屬於國家保密條例范疇內的,是不允許公開的。

熱點內容
長春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發布:2024-12-29 12:08:08 瀏覽:486
德恩商法 發布:2024-12-29 11:38:07 瀏覽:871
林業生產死亡法律責任 發布:2024-12-29 11:35:13 瀏覽:981
疫情中行政法體現 發布:2024-12-29 11:18:13 瀏覽:129
法院服務於 發布:2024-12-29 11:09:08 瀏覽:848
2020年中級會計經濟法考試題目 發布:2024-12-29 11:02:51 瀏覽:609
法律碩士的種類 發布:2024-12-29 10:56:27 瀏覽:978
法院進網格 發布:2024-12-29 10:31:24 瀏覽:372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法律形式 發布:2024-12-29 10:31:20 瀏覽:186
勞動法對合同制員工年假的規定 發布:2024-12-29 10:26:12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