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無人機俱樂部規章制度

無人機俱樂部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4-06-14 23:20:36

❶ 深圳市民用微輕型無人機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民用微輕型無人機安全管理,維護公共安全和飛行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民用機場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民用微輕型無人機的生產、銷售、飛行以及安全管理活動。

其他民用無人機的生產、銷售、飛行以及安全管理活動,適用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民用無人機,是指沒有機載駕駛員操縱、自備飛行控制系統,除用於執行軍事、警務、海關執法飛行任務外的航空器,包括遙控駕駛航空器、自主航空器。

微型無人機,是指空機重量小於0.25千克,具備高度保持或者位置保持飛行功能,設計性能同時滿足飛行真高不超過50米、最大飛行速度不超過40千米/小時、無線電發射設備符合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要求的民用遙控駕駛航空器。

輕型無人機,是指同時滿足空機重量不超過4千克,最大起飛重量不超過7千克,最大平飛速度不超過100千米/小時,具備符合空域管理要求的空域保持能力和可靠被監視能力的民用遙控駕駛航空器,不包括微型無人機。

國家對民用無人機的定義和分類標准有不同規定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本辦法所稱無人機,包括微型無人機和輕型無人機。第四條無人機管理遵循保障安全、服務發展、協調聯動的原則。第五條飛行管制部門、民用航空管理部門、空中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對無人機及其飛行活動進行管理。第六條市政府對無人機管理工作進行統一領導,明確各部門管理職責,建立與飛行管制部門、民用航空管理部門、空中交通管理部門的信息共享和協調聯動機制,協調解決無人機管理中的重大問題。第七條市公安機關履行下列職責:

(一)建立無人機管理聯席會議制度,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落實無人機管理責任;

(二)建立深圳無人機管理系統(以下簡稱管理系統),實現無人機飛行動態管理,並負責管理系統的管理和維護,做好與飛行管制部門無人機飛行綜合監管平台的數據對接;

(三)根據國家和本辦法規定,向飛行管制部門申請劃設和公布本市范圍內的無人機禁止飛行區域;

(四)依法對危及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無人機採取緊急處置措施,組織協調地面防範管控,查處違法違規飛行行為;

(五)協助飛行管制部門、民用航空管理部門、空中交通管理部門落實無人機管理工作。第八條市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應當配合民用航空管理部門、空中交通管理部門、機場管理機構劃設機場障礙物限制面和機場凈空保護區范圍,協助做好機場凈空管理工作。第九條無人機國家強制性標准制定前,市工業信息、市發展改革、市科技創新等行業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協調、指導深圳市無人機生產企業制定無人機團體標准。輕型無人機的團體標准應當實現實名登記、坐標定位、電子圍欄、平台接入等技術功能,滿足無人機飛行綜合監管平台的基本功能要求。第十條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無人機生產、銷售的監督管理,及時查處違法違規生產、銷售行為。第十一條市無線電管理部門依法對無人機使用的無線電頻率、控制台(站)和反無人機的無線電發射設備等進行監督管理。第十二條機場管理機構應當按照自身職責做好機場范圍的無人機管理工作。第十三條鼓勵和支持航空、無人機、航拍等行業協會建立無人機行業管理制度,加強行業自律,宣傳飛行管理及安全規范等知識,增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機場凈空環境的保護意識。第二章生產和銷售管理第十四條無人機生產企業應當在產品外包裝和機體明顯位置標注無人機類型,並明示執行的產品標准。第十五條無人機生產企業應當採取措施,確保輕型無人機飛行時能有效接入無人機飛行綜合監管平台,禁飛數據設置實時、有效。

無人機生產企業應當協助有關部門對無人機進行管控,依法提供無人機品牌、型號、獨立編碼、實時飛行信息(速度、高度、軌跡等)和所有人郵箱、手機號碼等信息。第十六條禁止銷售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准或者明示的執行標准或者無產品標准標識的無人機。

❷ 城市無人機管理規定

《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暫行)》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使用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以下簡稱「 無人駕駛航空器」 ) 從事經營性飛行活動,加強市場監管,促進無人駕駛航空器產業安全、有序、健康發展,依據《民航法》及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港澳台地區除外)使用最大空機重量為 250 克以上(含 250 克) 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開展航空噴灑(撒) 、航空攝影、空中拍照、表演飛行等作業類和無人機駕駛員培訓類的經營活動。無人駕駛航空器開展載客類和載貨類經營性飛行活動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使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開展本辦法第二條所列的經營性飛行活動應當取得經營許可證,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不得開展經營性飛行活動。

第四條中國民用航空局(以下簡稱民航局) 對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許可證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中國民用航空地區管理局 (以下簡稱民航地區管理局) 負責實施轄區內的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許可證頒發及監管管理工作。
第四十六條 與無人機飛行有關的單位、個人負有保證飛行安全的責任,應當遵守有關規章制度,積極採取預防事故措施,保證飛行安全。
微型無人機飛行,輕型、植保無人機在相應適飛空域飛行,兩個及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在同一隔離空域內飛行,無人機與有人駕駛航空器混合飛行,安全責任均由組織該次飛行活動的單位或者個人承擔;其他飛行,安全責任依照相關規定執行。

❸ 簡述中國無人機法規和規章制定體系

無人機相關規定與法律法規
2018年8月,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准司印發《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管理規定》
2018年6月,《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器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正式生效
2018年1月,《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2017年6月,《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民用無人機登記注冊系統正式上線,起飛重量超過250克以上的無人機,必須實施登記注冊。建立無人機登記數據共享和查詢制度,實現與無人機運行雲平台的實時交聯。
2016年9月,《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空中交通管理辦法》,保障民用航空活動的安全,加強民用無人機飛行活動的管理,規范其空中交通管理的辦法。
2016年,《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低空空域定義由1000米以下,提升到3000米以下。
2015年,《輕小型無人機運行試行規定》,起飛全重7公斤以上無人機,必須接入「電子圍欄」,不得在禁飛區使用無人機,無人機駕駛員需要持有操作執照。
2014年,《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規定(試行)》徵求意見稿,將低空空域分為管制空域、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其中涉及監視、報告空域的飛行計劃,企業需向空軍和民航局報備。
2013年,《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由中國AOPA協會負責民用無人機的相關管理。

❹ 無人機禁飛規定

為了規范公共空域秩序,根據國家民航局規定,DJI 大疆創新統一劃分了禁飛及限飛區域。

限飛區及介紹

GEO系統將動態覆蓋全球各類飛行受限制的區域,飛行用戶將實時獲取相關受限資訊,包含但不限於機場、由於一些突發情況(如森林火災、大型活動等)造成的臨時限飛區域、一些永久禁止飛行的區域(如監獄、核工廠等)。此外,用戶在部分區域例如野生保護區、人流密集的城鎮等允許飛行的區域也可能收到飛行警示。以上這些無法完全自由飛行的區域,都統稱為限飛區,包含了警示區、加強警示區、授權區、限高區、禁飛區等。GEO系統將默認限制無人機在可能引起安全問題區域起飛或飛行。用戶如需在該區域執行飛行,可通過已認證的DJI賬戶,並准備相關材料申請臨時解禁。此項解禁功能並不適用於高度敏感的區域。

GEO系統僅是參考性質,在一些區域,DJI 大疆創新系統將採用通用管理,選取一些常規的參數劃定限飛區,這與您所預備飛行區域的法律法規未必相符。因此,每位用戶都有責任需要在飛行前自行查閱並確認相關法律法規,對自身的飛行安全負責。

溫馨提示:

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部分禁飛區域在地圖中未予顯示,請以實際限飛數據為准。


若處於飛行禁飛區域范圍,則飛行器電機將無法啟動,無法起飛;若處於限高區域范圍,飛行器電機可啟動,可以起飛但飛行高度有所限制。

* 如有限飛地區飛行需求,可以申請解禁。


熱點內容
道德經講課 發布:2024-06-24 21:18:31 瀏覽:860
鄭泰律師 發布:2024-06-24 21:18:23 瀏覽:697
清鎮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4-06-24 21:01:16 瀏覽:619
近代法治思想 發布:2024-06-24 19:16:09 瀏覽:813
法學專碩的題 發布:2024-06-24 18:53:58 瀏覽:309
法院黨組中心組 發布:2024-06-24 18:18:18 瀏覽:116
民事訴訟法篇章結構 發布:2024-06-24 18:12:41 瀏覽:361
國家法律和地方法規 發布:2024-06-24 18:08:41 瀏覽:280
莆田城廂區法院 發布:2024-06-24 18:00:02 瀏覽:305
市民道德講堂 發布:2024-06-24 17:06:46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