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廈門市政管理條例

廈門市政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4-06-15 06:30:21

⑴ 廈門市價格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價格管理、監督機制,規范價格活動,維護市場價格秩序,保護國家利益以及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本市經濟和社會發展,遵循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價格包括商品價格和服務價格。
商品價格包括除工資、利率、匯價、證券及期貨價格以外的各種價格。
服務價格包括經營性服務收費、事業性收費,以及行政性收費的標准。第三條在本市的法人、其他組織和個人從事有關價格活動,必須遵守本條例。第四條價格活動應公平、公開、合法,禁止價格欺詐、非法壟斷和其他不正當的價格行為。第五條價格管理應以間接管理為主、直接管理為輔,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建立在政府調控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第六條價格管理實行經營者定價、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三種價格形式。
經營者定價,是由從事商品生產、經營和提供有償服務的法人、其他組織、和個人(以下簡稱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依法自主制定的價格。
政府指導價,是由市、區(縣)人民政府及其價格行政管理部門或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的價格管理許可權,通過制定基準價及其浮動幅度、利潤率、差價率及其他價格指導方式,指導經營者在規定范圍內制定的價格。
政府定價,是由市、區(縣)人民政府及其價格行政管理部門或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的價格管理許可權,直接制定的價格。第七條市、區(縣)價格行政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價格行政管理部門),是同級人民政府的價格主管部門,依法行使價格監督管理職權。
依法有價格管理許可權的其他行政管理部門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協助做好價格管理、監督工作。第八條建立以政府價格行政管理部門監督檢查為主體的,有社會監督、消費者監督、新聞輿論監督、行業監督等共同參與的價格監督體系。第二章價格制定第九條制定價格應以成本為基礎,依法計入價內稅費,並按市場供求狀況確定合理的利潤率。
前款所指成本應根據國務院財政主管部門規定的財務制度進行核算。第十條制定價格應合理確定商品價格的購銷差價、批零差價、地區差價、季節差價、品質差價及服務價格的等級差價、質量差價。第十一條經營者有權自主制定和調整除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以外的商品價格及經營性服務價格。對實行政府指導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可在規定范圍內制定。
經營者在規定期限內可以制定和調整屬於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產品系列內的新產品的試銷價格,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十二條市、區(縣)人民政府及其價格行政管理部門應根據社會發展、市場供求和穩定市場總水平等情況,確定或調整本市政府指導價的范圍及其指導方式。第十三條關系國計民生或具有資源保護性、公益性、強制性、壟斷性以及其他不適宜競爭的重要商品和服務項目,實行政府定價。第十四條國家機關職責范圍內的公務活動或服務,除法律、法規或國務院、省人民政府及其價格、財政部門明文規定外,不得收費;對規定允許收費的,不得擅自提高收費標准。第十五條屬於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的商品或服務項目,價格的制定或調整應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經營者向價格行政管理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提出制定或調整價格的書面申請,並同時提供相應的成本核算和其他必要的資料;
(二)價格行政管理部門或有關部門,根據規定的價格管理許可權對申請書及相關資料進行調查、審核,並徵求其他有關部門的意見;
(三)價格行政管理部門或有關部門,應自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審核意見,並書面送達申請人,逾期未答復的,視為同意;
(四)重要價格的制定或調整還應實行咨詢聽證,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並按規定的價格管理許可權報市人民政府或上級價格行政管理部門批准。第十六條按照規定的價格管理許可權,由有關部門制定或調整的價格,應報市價格行政管理部門備案;下一級價格行政管理部門制定或調整價格的應報上一級價格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第十七條各級行政管理部門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外,不得限定他人購買指定的商品或接受指定的服務。
經營者銷售、提供由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指定的商品或服務的,其價格不得高於同期同類商品或服務的市場價格水平。

⑵ 廈門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第二章 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

第十條 本市實行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做好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內的市容環境衛生工作。
第十一條 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域及其責任單位,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市區主次幹道由所在區市容環境衛生專業管理部門負責;
(二)車行隧道、公路、鐵路、橋梁、專用道路、公共廣場、人行天橋、人行地下通道、人行隧道,由管理單位負責;
(三)實行物業管理的居住區,由物業服務單位負責;未實行物業管理的居住區,由居(村)民委員會負責;
(四)車站、機場、碼頭、公交站點、停車場、風景名勝區、公園、旅遊景點、文化體育場所、公共浴場、商業網點、工業區、倉儲區、保稅區、開發區等場所,由管理單位或者經營單位負責;
(五)機關、團體、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個體經營者應對其所轄區域負責;
(六)街心花園、綠地、綠化帶、花壇,由管理、養護單位負責;
(七)集貿市場由市場管理單位負責;商業攤點由從業者負責;
(八)沿岸海域、沙灘、護坡及碼頭作業范圍內的海面,由管理單位或者經營單位負責;其他海面由市市容環境衛生專業管理部門負責;
(九)舉行大型戶外活動,組織單位在活動期間應負責保持場所的整潔並在活動結束時及時清理場所;
(十)施工工地由施工單位負責,待建工地由業主負責。
按照前款規定無法確定責任區域和責任單位的,由所在區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確定;跨區的,由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第十二條 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的責任要求是:
(一)按照規定設置環境衛生設施,並保持其整潔、完好;
(二)保持環境衛生整潔,無暴露垃圾、糞便、污水、渣土及其他廢棄物;
(三)按照規定向市容環境衛生專業管理部門申報所產生的生活垃圾;
(四)保持市容整潔,無亂設攤、亂搭建、亂張貼、亂塗寫、亂刻畫、亂吊掛、亂堆放等行為。
第十三條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簽訂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的責任書,並對責任書的履行情況進行檢查。海域環境衛生責任書,由市市容環境衛生專業管理部門與海域環境衛生責任單位簽訂。
第十四條 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實施的指導、監督、檢查和考評。

⑶ 廈門經濟特區城市綜合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和規范城市綜合管理,促進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遵循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廈門經濟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城市綜合管理,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通過主體明晰、權責明確、協調有力、運轉高效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對城市公共秩序、公共事務進行服務和管理的活動。

城市綜合管理的范圍包括市政公用設施運行管理、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園林綠化管理以及本市確定的與城市管理相關的公共空間秩序管理、違法建設治理、生態環境保護管理、交通管理、應急管理等。第三條城市綜合管理遵循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採取政府主導、公眾參與的管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理、源頭治理、權責一致、協調創新的原則。第四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城市綜合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合理配置城市綜合管理力量。城市綜合管理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第五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智慧城市建設,綜合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跨系統、跨部門、跨行業公共數據資源的整合運用、共享交換以及業務協同,實現對城市管理工作的統籌協調、指揮調度和監督考核。第六條市、區人民政府以及城市綜合管理相關部門應當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採取場景互動、以案釋法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教育,引導社會公眾自覺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規、規章,愛護公共設施,維護公共秩序,保護公共環境,營造城市綜合管理良好氛圍。第二章管理機制第七條實行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城市綜合管理相關部門監管協同,區人民政府為主負責,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屬地化管理以及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城市綜合管理體制。

城市綜合管理相關部門,是指資源規劃、建設、市政園林、生態環境、交通、應急、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以及本市確定的其他相關部門。第八條市城市綜合管理機構依照國家、省、市有關規定統籌協調解決城市綜合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下設的市城市綜合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市城管辦)負責市城市綜合管理機構日常工作。

區城市綜合管理機構及城管辦統籌、協調、監督轄區內城市綜合管理工作,並在市城市綜合管理機構和市城管辦的指導下開展工作。第九條市城市綜合管理相關部門應當按照本行業城市精細化管理標准(規范)履行管理職責,加強行業管理和監督,指導、監督區城市綜合管理相關部門開展工作。第十條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組織落實轄區內城市綜合管理的具體工作,行使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且依法承接的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違法建設治理以及其他行政執法權。具體行政執法事項由市人民政府確定並向社會公布。

對轄區內需要多個部門協同解決的城市綜合管理相關事項,由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予以統籌協調,市、區人民政府相關部門的派出機構應當接受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統一協調。第十一條供水、排水、供電、供氣、郵政、通信、網路、公共交通、環衛、市政工程等公用企事業單位和公共服務機構應當在各自經營服務范圍內參與和配合城市綜合管理工作。第十二條城市綜合管理工作實行誰主管誰監管、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實行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事項,城市綜合管理相關部門按照規定履行行業管理、指導服務、監督檢查等職責,對其主管或者審批事項履行事中事後監管職責,發現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並依法責令改正;需要依法予以查處的,將案件線索移送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實施機關。

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實施機關應當建立健全日常巡查制度,及時發現並制止違法行為。第十三條推行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等非現場監管模式。城市綜合管理相關部門取得的監測數據以及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監測機構出具的監測數據,可以依法作為管理和執法的依據。第十四條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行政執法聯動協作機制。城管辦根據城市綜合管理工作需要或者針對市民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組織實施聯合執法檢查、聯合專項整治,城市綜合管理相關部門應當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履行職責,並協助和支持其他有關部門履行職責。

區人民政府、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針對轄區內城市管理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聯合整治等城市綜合管理活動,或者根據市人民政府的部署聯合開展城市綜合管理相關活動。

⑷ 廈門市市政工程設施管理條例(2003)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加強市政工程設施的管理,發揮市政工程設施的功能,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凡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內規劃、建設、養護、維修、管理和使用市政工程設施的單位、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市政工程設施是指城市道路、城市排水設施、城市防洪防海潮設施及城市道路照明設施。本條例所稱城市道路,包括車行道、人行道、高架路、隧道、橋梁(含立交橋、人行天橋)、地下過街通道、涵洞、公共廣場、公共停車場、街頭空地、路肩及其附屬設施和規劃確定的城市道路預留地等。
本條例所稱城市排水設施,包括城市公共排水管道和溝渠、污水處理廠、污水和污泥最終處置設施、排海管道及其附屬設施等。
本條例所稱城市防洪防海潮設施,包括城區范圍內的排洪溝渠、湖堤、海堤、堤岸、擋潮閘、有調蓄功能的湖塘、排澇泵站、閘門及其附屬設施等。
本條例所稱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包括設置在城市道路、街頭綠地等處的路燈配電室(箱)、變壓器、電桿、燈具、地上地下電線電纜、工作井以及照明附屬設施等。第四條 廈門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是本市市政工程設施的主管部門。
各區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轄區內市政工程設施的管理。第五條 市政工程設施實行統一規劃、配套建設,協調發展和建設、養護、管理並重的原則。第六條 政府鼓勵和支持市政工程設施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市政工程設施管理的科學技術水平。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證市政工程設施建設資金的投入,同時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採取多種渠道籌集市政工程設施建設資金。鼓勵國內外企業和其他組織以及個人投資建設市政工程設施。
市政行政主管部門對利用貸款、集資建設的大型市政工程設施,經批准,可在一定期限內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費,用於償還貸款或集資款,不得挪作他用。第八條 市政工程設施受國家法律的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使用的權利和保護的義務,並有權對損害市政工程設施的行為進行制止、檢舉、投訴。第九條 對建設、維護和保護市政工程設施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或市政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 市政工程設施規劃與建設第十條 市規劃部門會同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組織編制市政工程設施建設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市政工程設施建設規劃制定市政工程設施年度建設計劃,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第十一條 政府投資建設的市政工程設施,由市、區人民政府或市政行政主管部門通過招標等方式確定建設單位。建設單位應當依法對市政工程設施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的采購進行招標。第十二條 市政工程設施建設必須符合市政工程設施建設規劃。建設項目配套的市政工程設施建設,經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核准後實施。 城市住宅小區、舊城改造區、開發區內的市政工程設施必須分別納入城市住宅小區、舊城改造區、開發區的綜合開發計劃,配套建設。第十三條 市政工程設施必須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標准、規范,進行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
依附於城市道路的各類管線必須遵循先地下後地上、壓力管讓非壓力管的施工原則和市政技術規范,與城市道路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交付使用。第十四條 承擔市政工程設施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的單位應當具有相應的資質等級,並按照資質等級承擔相應的市政工程設施的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任務。第十五條 市政工程設施施工必須實行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制度。市政工程設施竣工後,經建設單位組織驗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市政工程設施建設實行保修制度,保修期限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執行。第三章市政工程設施養護維護第十六條 市政行政主管部門對其管理的市政工程設施,按照市政工程設施的等級、數量及養護、維修的定額,逐年核定養護、維修經費,由財政部門按有關規定核撥,並由市政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安排養護、維修資金。第十七條 市政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市政工程設施,由其委託或招標確定的市政專業養護、維修單位負責養護、維修。
城市住宅小區、開發區外的區間道路及排水設施、道路照明設施建成驗收合格後,交由市政行政主管部門管理。
城市住宅小區、開發區內的小區級道路、組團道路、宅間小路及排水設施、道路照明設施,由建設單位、產權單位或者其委託的單位負責養護、維修。
單位自建的市政工程設施,由產權單位或其委託的單位負責養護、維修。

⑸ 廈門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創建整潔、優美、文明的人居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市容環境衛生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市容環境衛生工作的領導、組織、協調和監督。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市容環境衛生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完善環境衛生設施,保障市容環境衛生事業建設所需要的經費,提供市容環境衛生公共服務。第四條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市市容環境衛生工作。區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照本條例負責轄區內市容環境衛生工作。

規劃、環保、衛生、工商、建設、海洋與漁業、港口、海事、交通、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

市、區市容環境衛生專業管理部門依照本條例負責轄區內的市容環境衛生專業管理工作。第五條市、區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市市容環境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組織編制市容環境衛生專項規劃,按照法定程序報批。第六條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教育、衛生等部門,應當加強市容環境衛生科學知識和公民行為規范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的市容環境衛生意識。

新聞媒體和公共場所的廣告應當安排市容環境衛生方面的公益性宣傳內容。

車站、機場、碼頭、旅遊景點等經營管理單位,應當對旅客、遊客進行市容環境衛生宣傳。第七條提倡和鼓勵居(村)民委員會組織居(村)民制定維護市容環境衛生的公約,動員居(村)民積極參加市容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創建整潔、優美、文明的環境。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享受整潔優美市容環境的權利,負有維護市容環境衛生、愛護環境衛生設施的義務;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有權勸阻、投訴和舉報。

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建立相關制度,依法及時處理有關投訴和舉報。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尊重市容環境衛生工作人員的勞動,不得妨礙、阻撓市容環境衛生工作人員履行職責。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改善市容環境衛生作業人員的勞動條件和工資福利待遇,保障市容環境衛生作業人員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獲得幫助和補償。第二章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第十條本市實行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做好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內的市容環境衛生工作。第十一條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域及其責任單位,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市區主次幹道由所在區市容環境衛生專業管理部門負責;

(二)車行隧道、公路、鐵路、橋梁、專用道路、公共廣場、人行天橋、人行地下通道、人行隧道,由管理單位負責;

(三)實行物業管理的居住區,由物業服務單位負責未實行物業管理的居住區,由居(村)民委員會負責;

(四)車站、機場、碼頭、公交站點、停車場、風景名勝區、公園、旅遊景點、文化體育場所、公共浴場、商業網點、工業區、倉儲區、保稅區、開發區等場所,由管理單位或者經營單位負責;

(五)機關、團體、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個體經營者應對其所轄區域負責;

(六)街心花園、綠地、綠化帶、花壇,由管理、養護單位負責;

(七)集貿市場由市場管理單位負責;商業攤點由從業者負責;

(八)沿岸海域、沙灘、護坡及碼頭作業范圍內的海面,由管理單位或者經營單位負責;其他海面由市市容環境衛生專業管理部門負責;

(九)舉行大型戶外活動,組織單位在活動期間應負責保持場所的整潔並在活動結束時及時清理場所;

(十)施工工地由施工單位負責,待建工地由業主負責。

按照前款規定無法確定責任區域和責任單位的,由所在區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確定;跨區的,由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第十二條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的責任要求是:

(一)按照規定設置環境衛生設施,並保持其整潔、完好;

(二)保持環境衛生整潔,無暴露垃圾、糞便、污水、渣土及其他廢棄物;

(三)按照規定向市容環境衛生專業管理部門申報所產生的生活垃圾;

(四)保持市容整潔,無亂設攤、亂搭建、亂張貼、亂塗寫、亂刻畫、亂吊掛、亂堆放等行為。

熱點內容
清鎮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4-06-24 21:01:16 瀏覽:619
近代法治思想 發布:2024-06-24 19:16:09 瀏覽:813
法學專碩的題 發布:2024-06-24 18:53:58 瀏覽:309
法院黨組中心組 發布:2024-06-24 18:18:18 瀏覽:116
民事訴訟法篇章結構 發布:2024-06-24 18:12:41 瀏覽:361
國家法律和地方法規 發布:2024-06-24 18:08:41 瀏覽:280
莆田城廂區法院 發布:2024-06-24 18:00:02 瀏覽:305
市民道德講堂 發布:2024-06-24 17:06:46 瀏覽:283
青少年法律知識標語 發布:2024-06-24 16:23:29 瀏覽:77
買孩子法律責任 發布:2024-06-24 16:17:27 瀏覽: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