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名勝區法規
㈠ 泰山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條例(2016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泰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為加強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泰山風景名勝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泰山風景名勝區包括登天、天燭峰、桃花峪、櫻桃園、玉泉寺、靈岩寺六個景區及外圍保護地帶,其面積和界線按國務院批準的總體規劃確定。第三條凡在泰山風景名勝區范圍內居住及從事生產經營、開發建設、旅遊、宗教、文化等各項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第四條泰山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和建設,必須符合國務院批準的《泰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遵循嚴格保護、科學規劃、統一管理、永續利用的原則。第五條省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主管泰山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建設工作,並對泰山風景名勝區的保護、管理等實施監督、檢查;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密切協作,共同做好風景名勝區管理工作。
泰安市、濟南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省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景區的保護、規劃、建設、管理的具體工作。第二章保 護第六條省人民政府和泰安市、濟南市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切實保護泰山風景名勝區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人文景觀。第七條泰山風景名勝資源屬國家所有。未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出讓或者變相出讓風景名勝資源及景區土地。第八條風景名勝區所在地市人民政府必須把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工作列為重要任務,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制定保護措施,落實保護責任。第九條泰山風景名勝區按其景觀價值和保護需要,以各游覽景區為核心,實行四級保護:
(一)一級保護區包括登天景區內從泰安門、通天街、遙參亭、岱廟、岱宗坊直至岱頂玉皇廟封禪祭祀活動的序列空間環境以及蒿里山、佛爺寺和規劃開辟的中華文化游覽線;
(二)二級保護區包括一級保護區以外的登天景區、天燭峰景區、桃花峪景區、櫻桃園景區、玉泉寺景區、靈岩寺景區;
(三)三級保護區包括一、二級保護區以外,外圍保護地帶以內的其他區域;
(四)四級保護區為外圍保護地帶。第十條對泰山風景名勝資源應當採取下列保護措施:
(一)對古建築、碑碣石刻、登山盤道以及其他歷史遺址、遺跡等文物古跡,建立檔案、劃定保護范圍、設立標志,實行專人保護,並落實避雷、防火、防洪、防震、防蛀、防腐、防盜等措施;
(二)保護植被,加強綠化,維護生態平衡,落實環境保護、護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措施,必要時可對重要景區、景點實施定期封閉輪休;
(三)對古樹名木登記造冊,落實保護復壯措施;
(四)劃定自然保護區,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生長環境;
(五)加強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管理,防止水體污染。第十一條未經批准,在泰山風景名勝區范圍內,不得從事下列活動:
(一)刻字立碑;
(二)捶拓碑碣石刻;
(三)以營利為目的攝制電影、電視片;
(四)採伐樹木、挖掘樹樁(根)、放牧、採集葯材和動植物標本;
(五)佔用林地、土地或者改變地形地貌;
(六)築路、圍堰築壩、截流取水。
前款第一項,由省人民政府審批;第二項至第六項,由泰安市、濟南市人民政府審批。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二條嚴禁在泰山風景名勝區從事下列活動:
(一)在岱頂零點六平方公里范圍內新建、擴建工程項目;
(二)開山、採石、挖土、取沙、殯葬;
(三)攀爬、踩踏、刻劃、塗抹文物古跡;
(四)砍伐或者損毀古樹名木;
(五)捕獵野生動物和採集珍貴野生植物;
(六)在主要景點設置商業廣告;
(七)在非指定地點傾倒垃圾、污物;
(八)在禁火區內吸煙、生火、燒香點燭、燃放煙花爆竹。第十三條泰山風景名勝資源實行有償使用,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第十四條省人民政府和泰安市、濟南市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多渠道籌集泰山風景名勝區保護資金。
國家專項撥款、地方財政撥款、國內外捐助以及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收益,必須專項用於泰山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和管理。
㈡ 湖南省風景名勝區條例(2020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根據國務院《風景名勝區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的設立、規劃、保護、建設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風景名勝區,是指經國務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可供人們游覽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第三條風景名勝區實行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工作的領導,將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和利用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對風景名勝區的投入,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並定期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工作情況。第五條省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負責全省風景名勝區監督管理工作,設區的市、自治州和縣(市、區)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利、文化和旅遊、文物、宗教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風景名勝區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第六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利用和統一管理工作。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設置由省人民政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風景名勝資源的義務,並有權制止、檢舉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行為。
在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建設和保護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或者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設立和規劃第八條風景名勝區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其申報和設立按照國務院《風景名勝區條例》和其他有關規定辦理。第九條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灘塗、水流等自然資源和建(構)築物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申請設立風景名勝區的人民政府在報請審批前,應當與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灘塗、水流等自然資源和建(構)築物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充分協商,並徵求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意見。
因設立風景名勝區對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灘塗、水流等自然資源和建(構)築物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第十條風景名勝區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編制要求和審批程序按照國務院《風景名勝區條例》和其他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一條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應當自風景名勝區設立之日起二年內編制完成。總體規劃的規劃期一般為二十年。
編制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的詳細規劃應當自總體規劃批准之日起二年內編制完成。
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應當符合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
風景名勝區規劃未經批準的,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內開展建設活動。第十二條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與城鎮體系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風景名勝區內的鎮、鄉、村莊規劃應當與風景名勝區規劃相協調。第十三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由省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組織編制。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選擇
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可以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按照相關技術規范和標准,對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進行評估。第十四條風景名勝區規劃報送審批前,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將規劃草案予以公告,並廣泛徵求相關利害關系人和有關部門、公眾以及專家的意見;必要時,應當進行聽證。
風景名勝區規劃報送審批的材料應當包括社會各界的意見以及意見採納的情況和未予採納的理由。第十五條風景名勝區規劃經批准後,應當由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或者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向社會公布。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查閱。
風景名勝區規劃批准公布後,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按照批準的范圍設立界樁、界碑。
㈢ 江西省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拍告根據國務院《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廬山風景名勝區(以下簡稱風景區)包括廬山山體和石鍾山景區、長江--鄱陽湖水上景區、龍宮洞景區、潯陽景區、東林景區等外圍景區。
廬山山體和外圍景區的范圍內以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界線為界。第三條風景區的保護和建設必須符合《廬山風景名勝賣指區總體規則》,遵循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第四條江西省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以下簡稱廬山管理局)為省人民政府管理廬山風景區的行政機構,按省人民政府的規定負責廬山山體的保護、規則、建設和管理。
外圍景區由景區所在地縣、區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景區的保護、規劃和建設應當接受廬山管理局的指導、監督。第二章保護第五條廬山管理局和外圍景區所在地縣、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風景區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風景區區內的重要景物、文物古跡、古樹名木、地質遺跡的保護,並建立檔案,設置標志,制定保護措施。
嚴禁出讓、轉讓風景名勝資源。第六條風景區管理機構應當做好植樹造從、護林防火和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做好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切實保護好林木、植被和動、植物種的棲息、生長條件。
風景區管理機構根據保護環境、恢復生態和森林防火的需要,可以對重要景區、景點實行封閉,並予以公告。第七條禁止向風景區內的水體超標排放污染物或者傾倒污水、垃圾。風景區內的溪流、泉水、瀑布、深潭、水源,除按風景區規劃的要求整修、利用外,均應當保持原狀,不得截流、改向或者作其他改變。第八條風景區內的林木不得擅自砍伐。因景區、景點開發和工程建設確需砍伐,或者屬集體、個人所有確需間伐的,應當按本條例第四條規定的管理許可權,報廬山管理局或者所在地縣、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依照有關規定程序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第九條需要採集風景區內的物種、地質標本、野生葯材和其他林副產品的,應當按本條例第四條規定的管理許可權,由廬山管理局或者所在地縣、區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批准。第十條禁止在風景區內挖土取石。因保護風景區的道路、維護設施確需在風景區內挖土取石的,應當在不破壞地貌的前提下,按本條例第四條規定的管理許可權,經廬山管理局或者所在地縣、區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批准。第十一條風景區內的單位、居民和游覽者,應當愛護風景名勝資源和自然環境。風景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破壞景物景觀和地質遺跡;
(二)開山炸石;
(三)攀折、刻劃樹木和破壞植被、採摘花卉;
(四)在牯嶺地區和其他景區范圍內墾荒造地種植農作物和放養家禽家畜;
(五)燃放煙花、隨地亂丟煙頭或者在指定地點外燃放鞭炮、焚香、生火;
(六)捕殺或者傷害鳥類以及其他野生動物;
(七)隨意丟棄、傾倒廢棄物;
(八)葬墳;
(九)損壞游覽、服務、公共交通設施以及其他設施;
(十)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第十二條在風景區內嚴禁擅自設置儲存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倉庫。第三章規劃和建設第十三條風景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國家批準的《廬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分別編制轄區范圍內的景區、景點詳細規劃,並按規定程序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徵求有關部門意見後批准。
《廬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和經批準的景區、景點詳細規劃必須嚴格執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確需對規劃進行調整或者修改的,應當按原審批程序報批。第十四條牯嶺地區和風景區其他景點內除符合規劃要求的保護、游覽和附屬設施外,不得增設其他工程設施。風景區的景區內禁止建設工礦企業,不得設立開發區、度假區、生活區以及大型工程設施。風景區的其他區域內嚴格控制工礦企業的建設,禁止建設有污染的工礦企業。第十五條凡在風景區內進行新建、改建、擴建等各項建設,必須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建設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其他審批手續。第十六條風景區下列建設項目的選址和設計方案,應當按規定程序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審核後,由省人民政府襲配明批准:
(一)公路、索道、纜車道、電機車道、水庫;
(二)總建築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或者佔地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的各類建設項目;
(三)景點內的所有建設項目和景區內建築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的各類建設項目;
(四)風景區區徽標志建築;
(五)牯嶺地區的所有新建、擴建項目;
(六)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其他建設項目。
前款規定之外的建設項目,屬廬山山體范圍內的由廬山管理局審批;屬外圍景區的由景區所在地縣、區人民政府審批,並按規定程序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㈣ 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國發〔1985〕76號)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風景名勝資源系指具有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動植物、化石、特殊地質、天文氣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跡、革命紀念地、歷史遺址、園林、建築、工程設施等人文景物和它們所處環境以及風土人情等。
風景名勝區系指風景名勝資源集中、自然環境優美、具有一定規模和游覽條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定命名、劃定范圍,供人游覽、觀賞、休息和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域。第三條風景名勝資源須經過調查、評價,確定其特點和價值。風景名勝資源調查內容和評價的要求見本辦法附件一。第四條風景名勝區按《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規定的程序,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分別審定。各級風景名勝區的條件分別為:
(一)具有一定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環境優美,規模較小,設施簡單,以接待本地區遊人為主的定為市(縣)級風景名勝區;
(二)具有較重要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景觀有地方代表性,有一定規模和設施條件,在省內外有影響的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三)具有重要的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景觀獨特,國內外著名,規模較大的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申報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材料要求見本辦法附件二。第五條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和地方縣級以上城鄉建設部門主管風景名勝區工作,對各級風景名勝區實行歸口管理,其主要任務是在所屬人民政府領導下,組織風景名勝資源調查和評價;申報審定風景名勝區;組織編制和審批風景名勝區規劃;制定管理法規和實施辦法;監督和檢查風景名勝區保護、建設、管理工作。第六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在風景名勝區范圍內行使主管人民政府授予的行政管理職能,受上級人民政府城鄉建設部門業務指導。其主要任務是根據《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和規劃,對風景名勝區的資源保護、開發建設和經營活動實行統一管理。第七條風景名勝區規劃批准後,應在風景名勝區主要入口建立入口標志並沿劃定的范圍立樁,標明區界。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入口標志內容和標徽圖案由建設部公布。入口標志可根據風景名勝區特點因地制宜設計製做,要求樸素自然、莊重大方、具有永久紀念性。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入口標志設計由建設部審定。第二章保護第八條保護國家風景名勝,人人有責。在風景名勝區內的所有機關、單位、部隊、居民和遊人都必須愛護風景名勝區的景物、林木、設施和環境,遵守有關規定。第九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必須把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工作列為首要任務,配備必要的力量和設備,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落實保護責任。同時,要搞好宣傳工作,對景物、景點、景區要設立言簡意賅的說明和醒目的保護標牌。其形式應因地制宜,與周圍景觀相協調。第十條風景名勝區要建立健全植樹綠化、封山育林、護林防火和防治病蟲害的規章制度,落實各項管理責任制,按照規劃要求進行撫育管理。
風景名勝區內的林木均屬特殊用途林,不得砍伐。必要的疏伐、更新以及確需砍伐的林木,必須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同意,報經地方主管部門批准後,始得進行。
風景名勝區要妥善地解決區內居民的生活燃料問題,一時尚不能完全避免燃用薪柴的,可在景觀價值較低的區域規劃一定數量的薪炭林,供近期使用。第十一條風景名勝區內的古樹名木要嚴加保護,嚴禁砍伐、移植,要進行調查、鑒定、登記造冊,建立檔案。經鑒定的古樹名木要懸掛標牌。具有特殊價值和意義的還應專門介紹。
風景名勝區應建立責任制度,落實古樹名木的保護復壯措施,及時搞好鬆土、施肥、補洞、防止病蟲和預防風雪雷雨災害工作。要切實保護好古樹名木的生息環境,嚴防遊人、人工設施、施工活動、大氣和水體污染對古樹名木的損害。第十二條風景名勝區應當加強對水體的保護管理,制止可能導致水體污染、破壞的活動和過渡的利用;對河流、湖泊等應及時進行清理和疏浚,不得隨意圍、填、堵、塞或作其它改變,對水源地,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加強保護和管理。第十三條風景名勝區要切實維護好動物的棲息環境,嚴禁傷害和濫捕野生動物。要宣傳普及野生動物的生態知識和保護知識,形成愛護野生動物的良好風尚。
㈤ 浙江省普陀山風景名勝區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普陀山風景名勝區(以下簡稱風景區)的管理,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風景區的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風景區的規劃、保護、利用和管理。第三條風景區是以佛教名山和海島自然風光為主要特色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由普陀山(含豁沙山,下同)、洛迦山和朱家尖東部三部分組成,具體范圍按照國務院批準的《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執行。第四條風景區的規劃、保護、利用和管理應當遵循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第五條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在舟山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依法負責普陀山、洛迦山的規劃、保護、利用和統一管理工作。
普陀區人民政府依法負責朱家尖東部的規劃、保護、利用和統一管理工作。第六條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依法行使下列職權:
(一)宣傳和貫徹有關法律、法規、規章;
(二)負責風景名勝資源、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管理,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
(三)負責普陀山、洛迦山規劃建設、環境保護、旅遊、安全生產、宗教事務、社會治安、環境衛生、文化市場等管理工作;
(四)組織交通、通訊、電力、給排水和接待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
(五)行使舟山市人民政府依法授予的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委託的其他管理職權。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的有關行政管理活動應當接受舟山市人民政府相應行政管理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第七條依法保障風景區內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動。
風景區內的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應當遵守國家和省有關宗教事務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第二章規劃第八條風景區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由省建設行政管理部門組織編制。
總體規劃由省人民政府審查後,報國務院審批。
詳細規劃由省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報國務院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審批。第九條編制風景區規劃應當徵求政府有關部門、宗教團體和社會公眾的意見;涉及軍事設施的,應當徵求軍事機關的意見;必要時,應當舉行聽證。
風景區規劃的具體編制工作,應當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方式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第十條總體規劃應當突出風景區佛教名山、海島自然風光的文化內涵和自然特性,並應當將風景區內人文、自然景觀最集中、最具觀賞價值、最需要嚴格保護的區域,劃為核心景區。
詳細規劃應當根據總體規劃編制,按照核心景區和其他景區的性質、特點、范圍,確定景點保護方案和基礎設施、游覽設施、文化設施等建設項目的選址、布局與規模,並明確建設用地范圍和規劃設計條件等。第十一條風景區規劃經批准後,應當向社會公布,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查閱。
經批準的風景區規劃是風景區保護、利用、建設和管理的依據,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執行,不得擅自修改。
確需對風景區規劃有關內容進行修改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許可權和程序報經批准或者備案。
因修改和實施風景區規劃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第三章保護第十二條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普陀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制度,加強對風景區海岸沙灘、岩石島嶼、地形地貌、水體、植被、野生動物等自然景觀和宗教建築、文物古跡、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觀及其所處環境等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做好風景名勝資源調查登記和風景區綠化、林木養護、防火、病蟲害防治及其他自然災害的預防工作。第十三條禁止以任何名義和方式侵佔、出讓或者變相出讓風景名勝資源和風景區土地。第十四條風景區內禁止從事下列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活動:
(一)危害文物安全,改變文物原狀和周邊環境;以刻劃塗寫等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古跡;
(二)擅自捕獵野生動物或者採集野生植物,損毀或者擅自遷移、修剪古樹名木;
(三)開山、開礦、採石、采砂;
(四)在公墓區外新建、改建和翻修墳墓;
(五)在景物、圍欄等設施上刻劃塗污、釘掛和綁扎物件;
(六)生產、經營、運輸、攜帶、燃放煙花爆竹;
(七)燒荒或者在禁火區內吸煙、生火、燒香點燭;
(八)其他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活動。
㈥ 雲南省風景名勝區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根據國務院《風景名勝區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和建設、保護和利用、監督和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風景名勝區,是指經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可供人們游覽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管理工作的領導,將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規劃、保護和管理所需的經費由同級財政予以保障。第四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省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
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的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環境保護、國土資源、水利、文化、旅遊、民族、宗教等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風景名勝區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置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利用和統一管理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風景名勝資源進行普查,確定資源狀況、特點及價值。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對本省風景名勝資源進行專項調查評價,指導風景名勝區的列級申報工作。第七條鼓勵社會各界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參與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引導民間資本投入風景名勝區的開發和建設。
各級人民政府和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採取措施,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在風景名勝區保護和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或者獎勵。第二章設立、規劃和建設第九條風景名勝區劃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其申報和設立按照國務院《風景名勝區條例》和本省的有關規定辦理。
風景名勝區的劃定應當科學合理,並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的需要,對影響群眾生產生活或者對群眾財產造成損失的,按照有關規定合理解決或者給予補償。第十條風景名勝區分為核心景區和其他景區。
核心景區是指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美學價值或者文化價值的自然、人文景點景觀區域;其他景區是指核心景區之外的區域。
核心景區和其他景區的具體范圍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根據批準的規劃劃定並設立界樁。第十一條新設立的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不得重合或者交叉;已設立的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重合或者交叉的,風景名勝區規劃與自然保護區規劃應當相協調。第十二條已批准設立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提出撤銷申請的,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組織調查、論證和評價,經認定已不符合省級風景名勝區條件確需撤銷的,報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並予以公布。第十三條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按照國務院《風景名勝區條例》和本省的有關規定組織編制、徵求意見、評估、論證、審批和備案,並與有關法定規劃相銜接。
風景名勝區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選擇具有城鄉規劃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具體編制工作。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可以委託有關機構按照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標准,對報批或者修編的風景名勝區規劃進行評估。第十四條縣、鄉、鎮人民政府依法組織編制鎮總體規劃、鄉規劃、村莊規劃時,涉及風景名勝區的,應當符合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要求,上述規劃在報批前,應當徵求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意見。
已編制的鎮總體規劃、鄉規劃、村莊規劃不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的,應當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進行修改和調整。第十五條風景名勝區內的建設項目應當符合經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風景名勝區規劃未經批准前或者違反經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進行各類建設活動。第十六條在風景名勝區內可以建設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和利用有關的基礎設施、旅遊設施、文化體育設施等項目。
禁止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立或者變相設立各類開發區,禁止在核心景區內建設賓館、招待所、療養院、培訓中心以及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築物、構築物;已經建設的,應當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限期遷出。
㈦ 河南省雲台山景區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雲台山景區的保護和管理,合理利用景區資源,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雲台山景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雲台山景區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雲台山景區的范圍為:東至修武縣東部邊界,西至修武縣西部邊界,北至民政部確定的雲台山管理范圍,南至S306省道以北修武縣管轄區域。
雲台山景區分為重點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區,重點保護區范圍以國務院和省政府確定的風景名勝區范圍為准,其餘為建設控制區。第三條雲台山景區的保護堅持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第四條焦作市和修武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雲台山景區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職能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景區的有關保護和管理工作。第五條雲台山景區設立管理委員會,負責景區的保護、利用和統一管理工作。
雲台山景區管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執行有關景區保護和管理的法律、法規;
(二)參與編制並組織實施雲台山景區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三)制定並組織實施雲台山景區的具體保護和管理制度;
(四)組織雲台山景區資源的調查、評價、登記工作,開展對並孝備外形象策劃宣傳和旅遊促銷;
(五)負責雲台山景區的景觀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
(六)建設、維護、管理雲台山景區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改善游覽條件,維護正常的游覽秩序,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
(七)負責雲台山景區旅遊安全、市場秩序、景區環境和衛生管理等工作,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八)協助有關部門負責雲台山景區內建設項目的監督管理;
(九)負責對景區內從事旅遊和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監督管理,依法查處景區內的違法行為;
(十)當地人民政府賦予或有關行政部門依法委託的其他職責。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制止、檢舉破壞雲台山景區的行為。第二章規劃與建設第七條雲台山景區管理委員會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參與編制景區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經依法批准後,應當向社會公布,並嚴格執行。
雲台山景區內的單位和個人,應當自覺遵守雲台山景區總體規劃、詳細規劃,服從規劃管理。第八條市、縣、鄉人民政府編制城鄉規劃及其他規劃,涉及雲台山景區的,應當與雲台山景區規劃相銜接。第九條在雲台山景區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和破壞景區規劃的項目;已經建設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責令限期拆除或遷移。第十條雲台山景區內建設項目的布局、高度、體量、造型、色調等,應當體現地方特色,與周圍景觀和環境相協調。已有的有礙景觀的建築物、構築物,當地人民政府應當責令限期整改或拆除,並依法給予補償,對違法建築不予補償。第十一條在雲台山景區內進行建設,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周圍景觀、森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水土資源、地質遺跡、地貌和文物古跡,不得造成污染和損壞。建設項目竣工後,應當及時清理場地,恢復植被。第十二條雲台山景區內具有特色的古村落應當給予保護。新建的村(居)民住宅和鄉村公共設施,應當符合景區規劃要求,適當集中、合理布局,與周圍景觀和環境相協調。第十三條雲台山景區內資源的開發、利用,應當依據雲台山景區總體規劃,經雲台山景區管理委員會審查同意,依法報有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進行。第三章保護和管理第十四條雲台山景區管理委員會應當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森林及野生動植物保護、文物保護、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水土保持、地質遺跡保護、地質災害防治等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及公共衛生、疾病控制的各項管理制度,制定應急預案,組建專業隊伍,組織落實保護責慎嫌任。第十五條雲台山景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採伐、毀壞、移植古樹名木,狩獵或者捕捉野生動物;
(二)開山、採石、開礦、挖沙、取土等開采活動;
(三絕毀)向水體排放、傾倒未經處理或者處理後未達標的污水和其它污染物,填堵自然水系;
(四)佔道經營,圈佔景點收費;
(五)運入未經檢疫的動植物或者引入新的物種;
(六)其它破壞景區景觀和環境的行為。
雲台山景區重點保護區內禁止在非指定區域吸煙、用火,禁止攀折林木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