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規章變化

規章變化

發布時間: 2024-06-25 05:51:35

『壹』 公司規章制度可以隨便改嗎

法律分析:不可以。公司規章制度的修改必須合法、合理化。一是公司要隨時關注現行法律的修改及新法律的出台,修改不合法的內容;二是公司要尊重法律賦予工會或職工在規章制度實施過程中的建議修改權,協商修改相應內容;三是公司要依據自身發展及內外環境的變化,依法修改、補充不適合的相關內容;四是制定員工手冊,公示現有規章制度;五是依法對現有規章制度重新修改後,採取適合的方式公示或告知勞動者,完善法定程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貳』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省政府規章的決定(2020)

青海省人民政府令
(第125號)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省政府規章的決定,已經2020年6月3日省人民政府第5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 長 劉 寧

2020年6月12日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省政府規章的決定

為落實國家和我省有關法規規章清理工作的要求,省政府對涉及機構改革後部門職能調整「放管服」改革外商投資政府投資市場准入公平競爭民營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食品葯品安全疫情防控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農民工工資支付證明事項行政裁決事項等方面現行有效的91部省政府規章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過清理,省政府決定:

一對53部省政府規章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附件1)

二對20部省政府規章予以廢止(附件2)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青海省人民政府決定修改的省政府規章

2.青海省人民政府決定廢止的省政府規章

附件1
青海省人民政府決定修改的省政府規章

一將《青海省女職工勞動保護實施辦法》第一條中的「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修改為「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二條修改為:「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等用人單位及其女職工」

第八條第二款修改為:「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並應當在勞動時間內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

第十條修改為:「女職工生育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再延長六十日,其中產前可以休假十五天;難產的,增加產假十五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十五天」

第十一條第一款中的「給予正常產假九十天」修改為「給予產假一百五十八天」

刪去第十四條中的「一般」

第十七條第一款修改為:「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准,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中的「勞動部門」修改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

第二十條中的「經濟處罰」修改為「予以處罰」,「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第二十一條中的「衛生行政部門」修改為「衛生健康行政部門」

第二十三條中的「勞動部」修改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刪去第二十四條

二將《青海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實施辦法》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二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七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中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修改為「自然資源管理部門」

第五條第三十條中的「房產」修改為「不動產登記」

刪去第四十二條

三將《青海省農業環境保護辦法》第七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五條第二十六條中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修改為「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

第八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五條第十九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中的「農牧行政主管部門」修改為「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

第九條中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國土資源水利農牧林業」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水利農業農村林業草原」

刪去第十三條中的「農業環境監察人員執行公務時,應當出示由省農牧行政主管部門統一核發的監察員證和執法證」

第二十六條中的「國土資源」修改為「自然資源」

刪去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

第三十一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四將《青海省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五條第六條第八條中的「省政府法制辦公室」修改為「省司法廳」

第三條中的「地區行政公署的法制機構」第四條中的「政府法制機構」第八條中的「法制機構」修改為「司法行政部門」

第八條中的「州(地市)」修改為「州(市)」

刪去第十六條

五將《青海省重大行政處罰決定備案辦法》第三條中的「各級人民政府法制機構」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

刪去第十條

六將《青海省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管理規定》第十一條中的「州(地市)」修改為「州(市)」

七將《青海省契稅徵收管理辦法》第四條中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地方稅務機關」修改為「稅務機關」

刪去第十五條中的「財政部門」

第十七條中的「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修改為「自然資源管理部門」

刪去第二十二條

八將《青海省愛國衛生工作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修改為「農葯管理條例」

第二十四條中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修改為「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

刪去第二十五條中的「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愛衛辦進行處罰」

第二十八條中的「行政監察部門給予行政處分」修改為「監察機關給予處分」

刪去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

九將《青海省行政執法責任制實施辦法》第十條中的「的法制機構」修改為「司法行政部門」

第十四條中的「各級人民政府的法制機構」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

刪去第二十條

十將《青海省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第十七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第二十條中的「行政監察法」修改為「監察法」

第二十一條中的「人事」修改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

第二十八條中的「各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

刪去第二十九條第一款中的「對行政處分不服的,可以向行政監察機關申訴」和第二款中的「向行政監察機關申訴的,行政監察機關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規定的時限答復」

刪去第三十一條

十一將《青海省實施<失業保險條例>辦法》第四條中的「地方稅務部門」第九條中的「地稅部門」和第二十五條中的「稅務部門」修改為「稅務機關」

第十條第十一條中的「州(地市)」修改為「州(市)」

第十五條修改為:「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告知失業人員按照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權利,失業人員在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後的60日內,到戶籍所在地或常住地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失業登記失業人員辦理失業登記後可在全省任一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失業保險金申領手續」

第二十五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刪去第二十六條

十二將《青海省實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辦法》第四條第十八條中的「勞動和社會保障」修改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

第五條第十三條中的「州(地市)」修改為「州(市)」

第六條中的「並出具家庭經濟狀況證明材料」修改為「並如實填報家庭經濟狀況」

第二十三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刪去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

十三刪去《青海省登山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條

十四將《青海省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辦法》第二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四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九條中的「州(地市)」修改為「州(市)」

第六條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第十九條第二十條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修改為「應急管理部門」

刪去第十六條中的「行署專員」

第二十三條中的「行政監察法」修改為「監察法」

十五將《青海省公益事業捐贈辦法》第四條中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審計監察」修改為「監察審計機關和民政」

刪去第二十五條中的「計劃部門」,「土地管理部門」修改為「自然資源管理部門」

第三十四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十六將《青海省鹵蟲資源保護辦法》第七條中的「工商環境保護農牧林業交通」修改為「市場監管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交通運輸」

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刪去第二十三條

十七將《青海省水庫大壩安全管理辦法》第四條中的「州(地市)」修改為「州(市)」,「能源建設農業」修改為「發展改革住房和城鄉建設農業農村」

第十二條中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修改為「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十三條中的「每隔6至8年應當組織一次大壩安全鑒定新建大壩應當在正式蓄水前完成首次安全鑒定」修改為「首次安全鑒定應在竣工驗收後五年內進行,以後應每隔六至十年進行一次」

第三十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刪去第三十四條

十八將《青海省行政工作人員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第十八條第二十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第二十七條修改為:「行政責任追究,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按照管理許可權和規定的程序作出處分決定」

刪去第三十條中的「或者監察機關」

刪去第三十四條中的「或者同級監察機關」

十九將《青海省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七條第十條第十一條中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修改為「衛生健康行政部門」

第十五條中的「各級財政價格審計監察」修改為「監察審計機關和財政價格」

第十六條中的「同級監察部門」修改為「監察機關」,「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二十將《青海省教育督導規定》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二十一將《青海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五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三條第四十一條中的「州(地市)」修改為「州(市)」

刪去第十五條中的「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查詢證明」

第十九條第四十一條中的「衛生」修改為「衛生健康」

第二十七條中的「工傷職工舊傷復發(含革命傷殘軍人舊傷復發),經工傷醫療機構出具診斷證明」修改為「工傷職工舊傷復發(含革命傷殘軍人舊傷復發),經工傷醫療機構診斷」

第二十九條第二款修改為:「申請享受供養親屬撫恤待遇的,根據所申請的待遇項目提交以下相關補充材料:

「(一)被供養人身份證;

「(二)供養親屬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結論;

「(三)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二十二將《青海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辦法》第二條第四條第七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中的「交通行政主管部門」修改為「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

第四條中的「農牧水行政旅遊」修改為「農業農村水行政文化和旅遊」

第七條中的「州(地市)」修改為「州(市)」

二十三將《青海省國有土地使用權租賃辦法》第二條第四條第七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十八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中的「國土資源」修改為「自然資源」

第七條第十三條第十六條中的「州(地市)」修改為「州(市)」

刪去第十二條中的「和行政監察機關」

第十四條中的「工商行政管理」修改為「市場監管」

第三十六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二十四將《青海省財政票據管理辦法》第三條中的「財政審計價格監察」修改為「監察審計機關和財政價格」

第二十一條中的「各級財政審計監察」修改為「監察審計機關和財政」

第二十二條中的「財政監察」修改為「監察機關財政」

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中的「監察部門」修改為「監察機關」,「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二十五將《青海省人工影響天氣管理辦法》第四條中的「農牧水利林業公安飛行管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修改為「農業農村水利林業草原公安飛行管制應急管理」

第十條中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實行資質證制度取得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資質證應當具備以下條件」修改為「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單位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刪去第十一條第十二條

第十九條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修改為「應急管理」

第二十條中的「農牧水利林業」修改為「農業農村水利自然資源應急管理林業草原」

第二十二條第二款中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之間需要轉讓轉借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的,須經省氣象主管機構批准」修改為「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之間轉讓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的,應當自轉讓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省氣象主管機構備案」

第二十五條第(一)項修改為:「(一)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單位不符合從業條件的」

二十六將《青海省城鎮土地使用稅實施辦法》第二條第六條中的「州(地市)」修改為「州(市)」

第三條第四條第八條第十一條中的「地方稅務機關」修改為「稅務機關」

第三條第十一條中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修改為「自然資源管理部門」

刪去第十三條

二十七將《青海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辦法》第五條中的「州(地市)」修改為「州(市)」

第六條中的「國土資源建設交通水利農牧衛生安全監管通信市政旅遊」修改為「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農業農村衛生健康應急管理通信市政文化和旅遊」

第十一條中的「村(居牧)民」修改為「村(居)民」

第十四條第十六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二十八將《青海省農村牧區五保供養工作辦法》第三條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第十條第二十二條中的「村(牧)民」修改為「村民」

第九條第十一條中的「州(地市)」修改為「州(市)」

刪去第二十四條

二十九將《青海省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管理辦法》第五條第十一條中的「國土資源」修改為「自然資源」

第十條中的「州(地市)」修改為「州(市)」

第五條第十一條第十八條和第三十一條中的「建設規劃」第十九條和第二十一條中的「建設」修改為「住房和城鄉建設」

第十七條第一款修改為:「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以及國家和本省規定的其他建設工程,應當在選址之後初步設計之前,委託具備相應條件的單位或者機構對其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

第十九條中的「交通」修改為「交通運輸」

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中的「行政監察機關」修改為「監察機關」

第三十二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刪去第三十三條

三十將《青海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辦法》第十一條中的「環境保護」修改為「生態環境」

第十四條中的「交通」修改為「交通運輸」

刪去第二十五條

三十一將《青海省應對氣候變化辦法》第十一條中的「交通」修改為「交通運輸」

第十五條中的「環保」修改為「生態環境」

第十六條中的「農牧等相關部門」修改為「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

第二十二條中的「文化新聞出版」修改為「新聞出版」

第二十五條中的「質量技術監督」修改為「市場監管」

三十二將《青海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辦法》第四條中的「州(地市)」修改為「州(市)」

第八條第(四)項中的「交通」修改為「交通運輸」

刪去第二十三條中的「或造價員」「造價員」

刪去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九條中的「造價員」

第三十三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三十三將《青海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辦法》第五條中的「建設(房地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地稅財政教育人口和計劃生育工商民政衛生」修改為「住房和城鄉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稅務財政教育衛生健康市場監管民政」

第六條第十九條中的「建設(房地產)」修改為「住房和城鄉建設」

第六條中「村(牧)民」修改為「村民」

第七條中的「建設(房地產)人口和計劃生育地方稅務工商」修改為「住房和城鄉建設衛生健康稅務市場監管」

第二十二條中的「縣級地方稅務部門」修改為「稅務機關」

三十四將《青海省車船稅實施辦法》第三條第九條中的「地方稅務部門」和第四條第五條第七條第八條第十二條中的「地方稅務機關」修改為「稅務機關」

第十一條中的「地稅公安交通農牧」修改為「稅務機關公安交通運輸農業農村」

刪去第十三條中的「同級」

刪去第十四條

三十五將《青海省草原承包經營權流轉辦法》第五條第十條第十四條第十六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中的「草原行政主管部門」修改為「林業草原行政主管部門」

第五條第八條第十八條中的「村(牧)」修改為「村」

第十條第(九)項中的「臨時徵用」修改為「臨時佔用」

第二十二條中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承擔停止侵害返還原物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修改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刪去第二十六條

三十六將《青海省扶助殘疾人規定》第三條中的「衛生」修改為「衛生健康」,刪去「人口計生」

第十條修改為:「稅務機關對生活困難的農村殘疾人家庭,在規定用地標准以內新建自用住宅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減免耕地佔用稅」

第十四條第二款第十六條中的「衛生」修改為「衛生健康」

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中的「地方稅務機關」修改為「稅務機關」

第三十條第三十三條中的「州(地市)」修改為「州(市)」

第三十六條中的「工商城管衛生監督文化稅務等行政管理部門」修改為「市場監管城市管理衛生健康文化和旅遊稅務等行政管理部門」,刪去第(二)項中的「營業稅」

三十七將《青海省價格監督檢查辦法》第五條中的「衛生」修改為「衛生健康」,刪去「監察工商」「質監」

刪去第二十二條中的「監察和工商」

第三十二條中的「村(居牧)民」修改為「村(居)民」

第三十五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三十八將《青海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辦法》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第十七條第十九條中的「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修改為「衛生健康部門」

第六條中的「衛生工商等有關部門」修改為「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

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八條中的「村(居牧)民」修改為「村(居)民」

三十九將《青海省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辦法》第四條第一款中的「法制工作機構」修改為「司法行政部門」,第三款修改為:「監察機關依法對行政處罰裁量權的行使進行監督檢查」

第五條中的「省政府法制辦公室」修改為「省司法廳」

刪去第十五條中的「本級人民政府」

第十六條中的「政府法制工作機構」修改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

第十七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四十將《青海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辦法》第十條中的「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修改為「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

第二十四條中的「15個工作日」修改為「20個工作日」

第二十八條修改為:「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信息,不收取費用但是,申請人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數量頻次明顯超過合理范圍的,行政機關可以收取信息處理費行政機關不得通過其他組織個人以有償服務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第二十九條中的「第十九條」修改為「第十二條」

第三十條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應當在每年1月31日前向本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提交本行政機關上一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並向社會公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在每年3月31日前向社會公布本級政府上一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的內容依照條例第五十條的規定執行」

刪去第三十三條中的「本級政府」

第三十六條中的「在提供社會公共服務過程中製作獲取的信息的公開,參照本辦法執行」修改為「公開在提供社會公共服務過程中製作獲取的信息,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機構的規定執行」

四十一將《青海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辦法》第十一條中的「農牧等部門」修改為「農業農村等部門」

第十六條第十七條中的「農牧」修改為「農業農村」

第二十三條中的「衛生農牧林業」修改為「衛生健康農業農村林業草原」

四十二將《青海省節能監察辦法》第九條第(一)項中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的執行情況」修改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制度的執行情況」

第三十一條中的「行政監察機關」修改為「監察機關」

四十三將《青海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第七條第(三)項中的「文化新聞出版」修改為「新聞出版」,第(五)項中的「工商行政管理」和第(九)項中的「質量技術監督」修改為「市場監管」,第(七)項中的「公安部門」修改為「公安機關」,第(八)項中的「衛生旅遊」修改為「衛生健康文化和旅遊」

四十四刪去《青海省涉案財物價格認定管理辦法》第七條第一款,第二款修改為:「從事涉案財物價格認定的人員應當經省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專業培訓,考試合格並取得崗位培訓證書方可從事涉案財物價格認定」

刪去第二十四條第三款中的「並附價格認證機構資質證書復印件及價格認定人員簽字」

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中的「復核裁定」修改為「復核」

第二十八條第(二)項修改為:「(二)價格認定人員未取得崗位培訓證書的」

第三十一條中的「行政監察機關」修改為「監察機關」,「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第三十三條中的「未取得價格認證資質的機構從事涉案財物價格認定的」修

『叄』 新修訂的《機動車登記規定》5月1日起實施,與之前的規定相比有哪些變化

新修訂的《機動車登記規定》5月1日起實施,與之前的規定相比有如下變化。

一、新車免檢

從5月1日起,新的汽車注冊制度將使注冊手續從8個環節縮減到3個,注冊時間從5天縮短到2天,補證時間再從15天縮短到1天。

同時,為了方便車主辦理機動車登記,調整了服務窗口,盡可能實行網上預約辦理機動車登記等業務,並將機動車的辦理業務向下級單位進行延伸,比如可以在車輛銷售單位或者交易市場進行機動車登記。

四、摩托車帶牌銷售一證通檢

有條件的城市可以實行摩托車有牌銷售,無論是購買保險、注冊登記還是交稅,都可以在摩托車銷售點直接進行,而不需要去車管所。

此外,摩托車還能在全國范圍內一證通檢,甚至可以在外地的車管所辦理,這將極大地減少各種行政手續的繁瑣,真真正正地為老百姓提供了方便。

『肆』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改《稅務部門規章制定實施辦法》的決定(2019)

一、將第二條修改為:「國家稅務總局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許可權范圍內制定對稅務機關和稅務行政相對人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稅務規章。
「稅務規章以國家稅務總局令公布。」二、增加一條,作為第三條:「稅務規章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解釋、修改和廢止,適用本辦法。」三、增加一條,作為第四條:「制定稅務規章,應當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體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精神,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
「制定政治方面法律的配套稅務規章和制定對經濟社會有重大影響的稅務規章,在提交局務會議審議前應當向國家稅務總局黨委報告。
「按照規定應當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的重要稅務規章,依照有關程序辦理。」四、將第三條改為第五條,第一款修改為:「制定稅務規章,應當符合上位法的規定,體現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切實保障稅務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沒有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依據,稅務規章不得設定減損稅務行政相對人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不得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或者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五、增加一條,作為第十條:「國家稅務總局可以向社會公開徵集稅務規章制定項目建議。
「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以及國家稅務總局駐各地特派員辦事處,可以向國家稅務總局提出稅務規章制定項目建議,項目建議應當包括制定稅務規章的依據、必要性、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等說明。」六、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一條:「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以下稱『政策法規司』)會同相關司局對立項申請和稅務規章制定項目建議進行評估論證,擬訂年度稅務規章制定計劃,報局務會議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年度稅務規章制定計劃需要調整的,應當經局務會議批准。」七、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三條:「起草稅務規章,應當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相關司局、基層稅務機關和社會公眾的意見;相關內容與其他部門關系緊密的,應當徵求其他部門的意見。
「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起草司局應當將稅務規章徵求意見稿及其說明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期限一般不少於30日。依法需要聽證的,起草司局應當舉行聽證會。
「起草專業性較強的稅務規章,可以吸收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或者委託有關專家、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組織起草。」八、將第九條改為第十四條,修改為:「起草司局形成稅務規章送審稿後,應當連同下列材料,一並送政策法規司審查:
「(一)起草說明,包括制定稅務規章的必要性、規定的主要措施、有關方面的意見及協調處理情況等;
「(二)作為制定依據的法律,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
「(三)其他相關材料,如聽證會筆錄、調研報告等。」
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按照規定應當對送審稿進行公平競爭審查的,起草司局應當提供相關審查材料。」九、將第十條改為第十五條,第一款修改為:「政策法規司應當從以下方面對稅務規章送審稿進行審查:
「(一)是否符合本辦法第四條至第八條、第十三條的規定;
「(二)是否與其他稅務規章協調、銜接;
「(三)是否正確處理各方面對稅務規章送審稿主要問題的意見;
「(四)是否符合立法技術要求;
「(五)其他需要審查的內容。」十、增加一條,作為第十六條:「政策法規司按照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對送審稿進行合規性評估。」十一、將第十條第二款改為第十七條,修改為:「稅務規章送審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政策法規司應當退回起草司局:
「(一)制定稅務規章的基本條件尚不成熟或者發生重大變化的;
「(二)有關司局或者其他部門對稅務規章送審稿規定的主要制度存在較大爭議,起草司局未進行充分協商達成一致的;
「(三)未按照本辦法有關規定公開徵求意見的;
「(四)未按照本辦法第十四條規定報送相關審查材料的。」十二、增加一條,作為第十八條:「政策法規司應當按照規定,對稅務規章送審稿涉及的主要問題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涉及重大利益調整的,應當開展論證咨詢。
「出現較大爭議的,政策法規司應當進行協調,力求達成一致。不能達成一致的,政策法規司應當將主要問題、各方意見及時報局領導決定。」

『伍』 新交通違法記分規則4月1日起執行,此次的規則有哪些新變化

汽車作為一種代步工具,已經在我們的生活方式中佔領著重要的地位,紅燈停綠燈行的規則更是滲透在我們的思想中,喝酒不駕車,駕車不喝酒,也是我們天天都能看到的宣傳,違法扣分更與我們息息相關,全體駕駛人注意了!違法扣分即將迎來新變化!


新規定的目的也重在引導提升駕駛人的安全意識,以文明駕駛為核心,嚴格執法保證公平公正,只有人人都遵守交通規則,將安全放在首位,我們的道路出行安全才能更加的有保障。

熱點內容
行政法規由頒布實施 發布:2024-06-29 05:11:04 瀏覽:837
五大司法 發布:2024-06-29 04:56:10 瀏覽:598
民法陳信勇 發布:2024-06-29 03:38:38 瀏覽:730
營口人民法院院長 發布:2024-06-29 03:00:21 瀏覽:463
物業管理管理條例 發布:2024-06-29 02:51:06 瀏覽:494
民法典日常生活 發布:2024-06-29 02:32:02 瀏覽:849
長沙司法局地址 發布:2024-06-29 02:06:57 瀏覽:56
法律碩士復試線聯盟 發布:2024-06-29 01:27:34 瀏覽:323
法院史學成 發布:2024-06-29 01:20:36 瀏覽:462
中國刑法勞動法 發布:2024-06-29 01:14:57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