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管理條例
⑴ 蘇州市河道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汛安全,改善城鄉水環境,發揮河道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河道(含湖泊、盪、漾)的整治、利用、保護及其相關的管理活動。
本市行政區域內長江防洪工程設施、湖泊等的管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航道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第三條市和縣級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河道管理工作的領導,統一制定和組織實施河道規劃,維護河道水環境,提高河道防洪排澇能力,發揮河道綜合功能。
鎮人民政府按照其職責許可權,做好本行政區域內河道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四條市和縣級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河道的統一管理和監督。
市河道管理機構受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委託,負責市區城市河道的日常管理;縣級市、區河道管理機構受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委託,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河道的日常管理。
交通、建設、規劃、環保、城管、國土、農林(漁業)、城市綠化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河道管理的相關工作。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河道、維護水環境和依法參加防汛搶險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河道管理的行為進行制止和舉報。
對保護河道、維護水環境和防汛搶險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或者水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河道規劃與整治第六條本市河道綜合規劃和市區河道專業規劃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分別根據流域、區域等水利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分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縣級市、區河道專業規劃由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本市河道綜合規劃以及縣級市、區城市總體規劃組織編制,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編制河道規劃涉及航道、漁業等管理活動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徵求有關部門的意見。
編制航道、漁業等專業規劃和沿河城鎮總體規劃,有關部門應當徵求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第七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河道規劃提出河道規劃控制線方案,經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實施。
整治河道和修建控制引導河水流向、保護堤岸的工程,以及各類涉及河道的建設項目,應當嚴格按照河道規劃控制線實施。第八條河道規劃控制線范圍內的土地,由國土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定,並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後,劃定為規劃保留區。
規劃保留區內不得建設與防洪無關的工礦工程設施。確需建設的,應當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報請批准,並徵求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第九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河道規劃制定河道整治計劃,定期對河道進行疏浚。對淤積嚴重以及影響防洪排澇、水系溝通和景觀的河道,應當優先安排整治。
河道整治需要佔用的土地,由當地人民政府解決,並按照規定辦理用地手續;因河道整治所增加的土地,屬國家所有,應當優先用於河道整治。
河道整治涉及航道、漁業等管理活動的,應當徵求交通、漁業等部門的意見。第十條交通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航道整治,應當符合防洪標准,並徵求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在河道中設置航道、調整航道技術等級,應當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方案,徵求水行政主管部門意見後,報有權機關批准和備案。第三章河道管理與保護第十一條河道劃分為市管河道、縣管河道和鎮村河道,分別由市和縣級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
市管河道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實施監督管理;縣管河道由縣級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實施監督管理;鎮村河道由鎮人民政府負責日常管理。由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實施監督管理的河道,可以授權下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實施監督管理。第十二條有堤防的河道管理范圍為兩岸堤防之間的全部水域、沙洲、灘地(含可耕地)、堤防、防汛通道、護堤地。
無堤防的河道管理范圍為水域、沙洲、灘地及河口兩側各五至十米,或者根據歷史最高洪水位、設計洪水位確定。
⑵ 杭州市河道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改善城鄉水環境,充分發揮江河湖泊的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河道,包括江、河、湖泊(漾盪)、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杭州市行政區域內河道的整治、利用、保護及其相關的管理活動。
杭州市市區城市河道的管理,在防汛統一調度和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前提下,按照《杭州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執行。
杭州市西湖水域的管理,按照《杭州市西湖水域保護管理條例》執行。
本市行政區域內錢塘江河道的管理,《浙江省錢塘江管理條例》已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國家和省、市有關航道管理的規定。第四條杭州市、區、縣(市)應當將河道整治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實行統一規劃、綜合整治、合理利用、積極保護。
河道整治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負責相結合的原則。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河道整治工作的領導,認真貫徹實施河道整治規劃,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動員社會力量,有計劃地進行河道整治,保持河道暢通,提高河道的行洪排澇能力,發揮河道的綜合功能。第六條杭州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本市河道的主管機關,負責全市河道的監督和管理,並對市直接管理的河道實施管理。
各區、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所轄行政區域內河道的主管機關,按照其職責許可權,負責區、縣(市)河道的監督和管理。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鄉(鎮)管河道的管理;街道辦事處按照本條例規定,對所在區域內的河道行使日常監督管理,其業務接受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
其他有關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助水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河道管理工作。第七條市直接管理的河道的確定,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區、縣(市)管理的河道和其他河道的劃分,由區、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方案,報區、縣(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並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根據河道管理需要,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將市直接管理的河道委託區、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實施日常監督管理;區、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也可以將區、縣(市)管理的河道委託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實施日常監督管理。委託管理部門應當負責落實委託管理項目所需的經費。第八條本市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
市、區、縣(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防洪的統一組織、協調、監督和指導等日常工作。第九條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河道的監督管理,開展水文監測工作,維護河道堤防等水工程的安全。第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河道堤防等水工程安全、保護水環境和依法參加防汛搶險的義務,並有權制止和舉報違反本條例的行為。
各級人民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門對在河道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表彰或獎勵。第二章河道的規劃與整治第十一條本市河道專業規劃應當符合區域水利綜合規劃、流域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符合國家、省、市規定的水土保持、防洪、排澇標准以及其他有關技術要求。
本市利用河道的其他各類專業規劃應當與河道專業規劃相協調,有關部門編制其他各類專業規劃涉及河道的,應當事先徵求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第十二條市、區直接管理的河道的規劃,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規劃等有關部門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縣(市)管理的河道和其他河道的規劃,由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報縣(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河道規劃涉及航道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河道規劃的修改或者調整,應當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第十三條整治河道和修建控制引導河水流向、保護堤岸等工程,應當服從流域規劃,嚴格按照規劃治導線實施,不得任意改變河水流向。
市、區直接管理的河道的規劃治導線,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規劃部門擬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縣(市)管理的河道和其他河道的規劃治導線,由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縣(市)規劃部門擬定,報縣(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⑶ 昆明市河道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河道管理,保護和改善水環境,保障防汛安全,發揮河道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河道(包括乾渠、河槽、灘塗、濕地、堤防、護堤地)及其配套設施的保護與管理。
法律、法規已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河道管理遵循科學規劃、綜合治理、嚴格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第四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國家級開發(度假)區管理委員會應當加強對河道管理工作的領導,將河道管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所需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對所屬區域內的河道防洪安全和水環境質量負責。
河道治理可以按照政府投入與受益者合理承擔相結合的原則,依法多渠道籌集資金。第五條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河道的統一管理、協調和監督;其中,出入滇池河道的管理、協調和監督由滇池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發展和改革、住房和建設、城鄉規劃、環境保護、國土資源、城市管理、農業、林業、園林綠化等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河道管理工作。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破壞河道及其配套設施、危害河道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勸阻、制止和舉報。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在河道的保護和管理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制度與職責第七條建立市、縣(市、區)、鄉(鎮、街道辦事處)三級管理和實行統一、分級、分類相結合的河道管理體系。第八條實行市、縣(市、區)、鄉(鎮、街道辦事處)級領導負責的河(段)長責任制。其主要職責是:
(一)巡查河道的保護和管理工作;
(二)監督河道治理計劃和方案的落實;
(三)協調河道治理中的有關問題。第九條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滇池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組織、指導河道的規劃編制、治理、開發和利用工作,對修建開發水利、治理河道的工程和跨河、穿河、穿堤、臨河的橋梁、道路、纜線、管道等建築物及設施進行審查、批准和驗收。第十條市、縣(市、區)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是:
(一)發展和改革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河道治理工程項目的立項審批工作;
(二)城鄉規劃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參與水系規劃等河道規劃的編制工作,並依據規劃對河道綜合治理工程設計方案進行審批;
(三)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河道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監測河道的水質狀況,將監測結果及時報送相關部門,定期向社會公布;
(四)住房和建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河道綜合治理中市政建設工程的審批及監督管理;
(五)農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及河道周邊畜禽禁養區域內的禁養工作;
(六)城市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流經城市區域內河堤兩岸道路的保潔及垃圾清運,河道保護范圍內公廁、垃圾收集點合理布局和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置;
(七)林業、園林綠化行政管理部門參與河道保護區域內綠化規劃的編制,河道護堤林、護岸林的建設和管理。第十一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河道的日常保潔管護和巡查檢查,制止和協助查處污染河道的違法行為,並接受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滇池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第三章規劃與治理第十二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滇池行銷巧政主管部門、城鄉規劃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組織編制流域綜合規劃、區域綜合規劃、防洪規劃、水系規劃等河道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
河道的治理、保護以及涉及河道的各類工程方案應當符合河道規劃控制線要求。
有關部門編制或者修改其他規劃涉及河道的,應當事先徵求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滇池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第十三條河道規劃控制線范畝逗圍內的土地,經國土資源、城鄉規劃和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定,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後,劃定為規劃控制區,並予以公告。第十四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滇池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河道的功能定位,按照河道規劃和國家規定的防洪、排澇、環境保護標准以及有虧耐鍵關技術規范,制定河道治理計劃,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經批準的河道治理計劃需要修改的,應當按照編製程序報經原批准機關批准。
跨行政區域的河道治理,由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滇池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河道治理的統一標准,做好有關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
⑷ 寧波市河道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改善和保護城鄉水環境,發揮河道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河道(包括江、河、湖泊、人工水道、溪流)及其配套工程的規劃、整治、利用、保護和其他相關管理活動。
甬江、奉化江、餘姚江河道的管理,《寧波市甬江奉化江餘姚江河道管理條例》已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國家和省、市有關航道管理的規定。第三條本市河道管理,實行水系統一管理和區域分級管理相結合,遵循防洪優先、全面規劃、綜合整治、合理利用、積極保護的原則。第四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本市河道的主管機關,負責全市河道的管理和監督工作,並對市直接管理的河道實施管理。
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河道的主管機關,按照其職責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河道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鎮(鄉)人民政府按照其職責許可權,負責鎮(鄉)管河道的管理。
在河道規劃統一編制、防汛統一調度和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前提下,經依法批准,城市管理(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對本市城市河道行使部分管理職權,具體管理范圍由市或縣(市)、區人民政府規定。
交通、環保、海洋與漁業、國土資源、規劃、發展計劃、農業、海事等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河道管理工作。第五條市直接管理河道的確定,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提出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縣(市)、區管理河道和鎮(鄉)管理河道的確定,由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提出方案,報縣(市)、區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並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根據河道管理的需要,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託下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實施日常監督管理。委託部門應當負責落實管理工作所需經費。第六條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河道整治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河道整治的投入,有計劃地進行河道整治,發揮河道的綜合功能。
河道整治費用按照政府投入同受益者合理負擔相結合的原則籌集。第七條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第八條對於河道的整治和保護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或者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規劃和整治第九條河道專業規劃應當服從流域綜合規劃,符合國家、省、市規定的防洪、排澇標准以及其他有關技術規定,確保行洪排澇和維護區域生態平衡所需要的河網水面率。
涉及河道的其他各類專業規劃,應當與河道專業規劃相協調。第十條市直接管理河道的專業規劃,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發展計劃、規劃、國土資源等部門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其他河道的專業規劃,由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發展計劃、規劃、國土資源等部門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河道專業規劃的修改或者調整,應當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第十一條河道管理范圍線應當在河道專業規劃中確定。
市直接管理河道的管理范圍線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公告,並設置界樁;其他河道的管理范圍線由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公告,並設置界樁。第十二條河道管理范圍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有堤防的河道,管理范圍為兩岸堤防之間(含堤防)和堤防背水坡腳外五至十米的地帶;
(二)無堤防的河道,已編制河道專業規劃的,其河道管理范圍為河道專業規劃確定的控制范圍;尚未編制河道專業規劃的,其河道管理范圍為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到達的水域、灘地和行洪區。
涵閘的管理和保護范圍按照省、市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三條市和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按照河道專業規劃確定的分期整治目標,制定河道整治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河道整治年度計劃應當明確整治責任單位和整治工程項目。對於淤積嚴重影響行洪排澇的河道,應當採取應急措施,優先安排整治工程。
河道整治工程包括護岸、堤防、疏浚、截污、拓寬、橋梁拆建、涵閘設置等主體工程和管護設施、兩岸綠化及生態景觀建設等配套工程。
⑸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發揮江河湖泊的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
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第三條開發利用江河湖泊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第三四條向河道、湖泊排污的排污口的設置和擴大,排污單位在向環境保護部門申報之前,應當徵得河道主管機關的同意。第五條國家對河道實行按水系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遼河等大江大河的主要河段,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重要河段,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的邊界河道以及國境邊界河道,由國家授權的江河流域管理機構實施管理,或者由上述江河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河道主管機關根據流域統一規劃實施管理。其他河道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市、縣的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第六條河道劃分等級。河道等級標准由國務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第七條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實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以及河道監理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加強河道管理,執行供水計劃和防洪調度命令,維護水工程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第九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河道堤防安全和參加防汛搶險的義務。第二章河道整治與建設第十條河道的整治與建設,應當服從流域綜合規劃,符合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通航標准和其他有關技術要求,維護堤防安全,保持河勢穩定和行洪、航運通暢。第十一條修建開發水利、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類工程和跨河、穿河、穿堤、臨河的橋梁、碼頭、道路、渡口、管道、纜線等建築物及設施,建設單位必須按照河道管理許可權,將工程建設方案報送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後,方可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履行審批手續。
建設項目經批准後,建設單位應當將施工安排告知河道主管機關。第十二條修建橋梁、碼頭和其他設施,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所確定的河寬進行,不得縮窄行洪通道。
橋梁和棧橋的梁底必須高於設計洪水位,並按照防洪和航運的要求,留有一定的超高。設計洪水位由河道主管機關根據防洪規劃確定。
跨越河道的管道、線路的凈空高度必須符合防洪和航運的要求。第十三條交通部門進行航道整治,應當符合防洪安全要求,並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機關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
水利部門進行河道整治,涉及航道的,應當兼顧航運的需要,並事先徵求交通部門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
在國家規定可以流放竹木的河流和重要的漁業水域進行河道、航道整治,建設單位應當兼顧竹木水運和漁業發展的需要,並事先將有關設計和計劃送同級林業、漁業主管部門徵求意見。第十四條堤防上已修建的涵閘、泵站和埋設的穿堤管道、纜線等建築物及設施,河道主管機關應當定期檢查,對不符合工程安全要求的,限期改建。
在堤防上新建前款所指建築物及設施,必須經河道主管機關驗收合格後方可啟用,並服從河道主管機關的安全管理。第十五條確需利用堤頂或者戧台兼做公路的,必須經上級河道主管機關批准。堤身和堤頂公路的管理和維護辦法,由河道主管機關商交通部門制定。第十六條城鎮建設和發展不得佔用河道灘地。城鎮規劃的臨河界限,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城鎮規劃等有關部門確定。沿河城鎮在編制和審查城鎮規劃時,應當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機關的意見。第十七條河道岸線的利用和建設,應當服從河道整治規劃和航道整治規劃。計劃部門在審批利用河道岸線的建設項目時,應當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機關的意見。
河道岸線的界限,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交通等有關部門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劃定。第十八條河道清淤和加固堤防取土以及按照防洪規劃進行河道整治需要佔用的土地,由當地人民政府調劑解決。
因修建水庫、整治河道所增加的可利用土地,屬於國家所有,可以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用於移民安置和河道整治工程。第十九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以河道為邊界的,在河道兩岸外側各十公里之內,以及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河道,未經有關各方達成協議或者國務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禁止單方面修建排水、阻水、引水、蓄水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程。
⑹ 浙江省河道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和排澇通暢,改善水生態環境,發揮河道的綜合功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河道(包括江河、溪流、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下同)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等活動。
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有關航道管理的法律、法規。第三條河道管理應當服從防洪總體安排,全面規劃,統籌兼顧,保護優先,綜合治理,合理利用。
河道管理實行按流域統一管理與按區域分級管理相結合的體制。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河道管理工作的領導,將河道管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加強河道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保障河道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所需經費。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河道的主管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河道的監督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流域或者區域設立的河道管理機構,按照規定職責承擔所轄河段的相關管理工作。
發展和改革、國土資源、城鄉規劃、建設、環境保護、農業、漁業、交通運輸、海事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河道管理的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根據需要設立河道管理機構,配備相應管理人員,按照規定職責做好本區域內河道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六條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做好本區域內河道的清淤疏浚和保潔工作。
村(居)民會議可以制定村規民約或者居民公約,引導村(居)民自覺維護河道整潔。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加強河道管理的宣傳教育,普及河道保護的相關知識,引導公眾自覺遵守河道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第二章河道規劃和建設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做好本行政區域內河道水系、水域狀況等基礎調查工作,建立和完善河道檔案,加強河道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第九條省內河道劃分為省級、設區的市級(以下簡稱市級)、縣級、鄉級河道。
錢塘江、東西苕溪、甬江、椒江、甌江、飛雲江、鰲江的幹流及其重要支流和京杭運河浙江境內段為省級河道,具體河段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劃定並公布。
市級河道由設區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劃定意見,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公布。縣級河道由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劃定意見,報設區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公布。鄉級河道由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劃定並公布。
公布的河道名錄,應當包括河道名稱、起止點、河道長度以及水域面積、主要功能等內容。第十條河道建設、清淤疏浚、岸線、水域保護等河道專業規劃,是河道建設、保護、利用和管理的依據。
編制河道專業規劃應當符合流域綜合規劃、區域綜合規劃,並與航道、漁業等規劃相銜接。第十一條省級河道的專業規劃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徵求省相關部門意見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起止點在同一設區的市范圍內的省級河道的專業規劃,省人民政府可以決定按照市級河道專業規劃編制和批准。
市級河道的專業規劃由河道所在地設區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徵求相關部門和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意見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縣級和鄉級河道的專業規劃由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徵求相關部門和設區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意見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河道專業規劃的修改應當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十二條編制和修改城鄉規劃,應當注重規劃區內原有河道的規劃保護和新河道的規劃建設,注重發揮河道在防洪排澇、涵養水土、美化環境、保護生態、傳承歷史等方面的功能。
城市新區和各類開發區的建設涉及河道水域的,應當符合水域保護規劃。確需改變水域保護規劃佔用河道水域的,應當按照規定程序和許可權修改水域保護規劃。第十三條河道建設應當服從河道建設規劃,符合國家和省規定的防洪、通航等標准以及其他有關技術要求,保障堤防安全,注重河道水生態系統的保護、恢復,改善河道的防洪、灌溉、航運等綜合功能,兼顧上下游、左右岸,保持河勢穩定,維持河道的自然形態,不得任意截彎取直,不得任意改變河道岸線,不得填堵、縮窄河道。
河道建設包括開挖河道、拓寬河面、修堤護岸、築堰建閘等建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