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稅法規
① 秦朝的經濟法律規范有哪些
中國封建制的經濟立法是春秋末期和戰國初期開始的。至秦朝時,統治者為鞏固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發展生產力,對社會經濟進行統一管理,制定了很多調整經濟關系的法的規范。
(一)賦役制度
賦役制度即賦稅制度和搖役制度的合稱。秦朝以前賦與役合征,秦朝以後徭役另行征發。
賦稅萌芽於奴隸社會,相傳「夏後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砌」。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土地制度的變化,賦稅制度也相應發生變化,賦與稅逐漸合二為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改變戰國時期各國賦稅的混亂局面,對賦稅制度進行了統一和改革,頒布了「令黔首自實田」法令。秦律的《田律》、《倉律》、《金布律》中,都有關於田租方面的條款。
搖役制度起源也很早,奴隸社會就有「用民之力,歲不過三日」,「家稅者,謂出土徒車輩給徭役也」的征發搖役制度。戰國時期,各國戰亂紛爭,力役、軍役征調日益頻繁。《秦律十八種》的《搖律》對秦的搖役作了具體規定。
秦朝的賦稅法主要是按照土地徵收賦稅,除此之外,就是舍地而稅人。即按照戶口徵收戶賦和口賦。如果為逃避賦稅而漏報或不報戶口者,以「匿田罪」論處。犯此罪者,除罰盾外,還強令其遷居。同時,當地的官吏也要受到株連。秦朝統治者「內興工作,外攘夷狄,收太半之賦」,田租、口賦、鹽鐵之利比秦以前重二十倍。
秦朝時期,有更卒、正卒、成卒等三役。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縣服役一個月稱為「更卒」,即輪流服役的士兵;每人依次輪流到京師服役一年,稱為「正卒」;每人駐守邊境一年,稱為「戍卒」,即守邊的士兵。《秦簡》中的《徭律》對拖延不征發搖役和赴徭失期都作了處罰規定,還專門規定了「逋事」和「乏徭」罪。
繁重的賦稅剝削和搖役負擔,導致百姓窮苦不堪,怨聲載道,這正是秦末農民大起義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金融貨幣制度
秦時的金融貨幣制度主要集中在《金布律》、《錢律》和《效律》等有關法規中,主要內容有:
1.壟斷制幣權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並起,戰爭頻繁,錢法混亂。各地自行鑄幣,種類繁雜,現格不一,輕重不等。官府對貨幣沒有進行統一管理,對商賈私鑄錢幣也不加限制,為商賈開辟了牟利致富的途徑。
秦王朝在取得全國范圍內的政治、經濟控制權之後,對貨幣實行了改造和統一。由中央壟斷制幣權。廢除舊幣,制新幣,設粟內史(九卿之一)掌管租稅錢谷和財政收支。秦律禁止盜鑄錢,造幣權由國家控制。《封診式》中有「丙盜鑄此錢,丁佐鑄。甲、乙捕索其室而得此錢、熔,來諸之」的記載。丙、丁私鑄造錢幣,被甲、乙捕捉,告發到官府,並沒收其錢和鑄錢模子。這說明不允許盜鑄錢幣,否則便構成犯罪,要受到法的制裁。
2.統一幣制
秦朝在壟斷制幣權的同時,又規定統一的貨幣規格和比價。如秦《金布律》規定:秦時以金、布、錢為流通貨幣,比價是十一錢比一布,其規格「布袤八尺,幅廣二尺五寸」。如果貨幣中的金布不夠規定尺寸,一律不得流通。
保證貨幣的流通,也是統一幣制的重要內容,依據《金布律》的規定,要求在流通和交易中,錢幣好壞應一起使用,秦對貨幣的使用管理也很嚴格。「賈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擇行錢布。擇行錢布者,列伍長弗告,吏循之不謹,皆有罪」。對貨幣的回籠管理也比較嚴格,為泛指濫裝和濫用貨幣而建立了受錢出錢制度。據《金布律》記載,官府收錢時按一千錢裝為畚(音本,用竹編成的盛器),然後蓋上丞令的印章,加以封緘。出錢時,必須經過丞、令檢驗後,才能啟封使用。
(三)手工業管理制度
手工業管理方面的法是關於手工業生產經營活動和組織管理的法的規范。我國手工業歷史悠久,「神農耕而作陶」,主要表現為家庭手工業。隨著農業的發展和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手工業逐漸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有關這一方面的法律規范隨之出現。
1.主要立法
《睡虎地秦墓竹簡》中有不少是關於手工業管理方面的法規,其中《工律》有五條簡文,是關於官營手工業管理的法,《工人程》有三條簡文,是關於官營手工業從業人員的勞動定額的法,《均工律》有三條簡文,是關於手工業者勞動調度的法,《佚名律》中也有有關考核工匠的法的規定。《睡虎地秦墓竹簡》並不是秦律的全部,但從中也足以見秦朝對手工業管理的重視。
2.手工業管理的主要內容
秦朝對從業人員的考核,對生產定額和生產品種都有具體規定。對工師、刑徒、技工年年都要進行考核,凡在每年總考核中被列為下等者,要受到「貲」罰。對不屬於本年度計劃規定和沒有朝廷指令的產品。一律不準擅自生產,否則工師與丞都要受到「貲二甲」的處罰。
此外,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關於產品質量也有明確規定,《工律》規定,手工業產品都有一定規格。
秦朝還專門設有工室作為管理官營手工業的機構。
② 稅務會計原則
1、修正的應計制原則。收付實現制(亦稱現金制)突出地反映了稅務會計的重要原則——現金流動原則。該原則是確保納稅人有能力支付應納稅款而使政府獲取財政收入的基礎。但由於現金制不符合財務會計准則的規定,一般只適用於個人和不從事商品購銷業務的中小企業的納稅申報。目前大多數國家的稅務當局都接受應計制原則。
2、與財務會計日常核算方法相一致原則。由於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密切關系,稅務會計一般應遵循各項財務會計准則。只有當某一事項按會計准則、制度在財務會計報告日確認以後,才能確認該事項按稅法規定確認的應納稅款,這就是「與日常核算方法相一致」的原則。
3、劃分營業收益與資本收益原則。這兩種收益具有不同的來源和擔負著不同的納稅責任,在稅務會計中應嚴格區分。營業收益是指企業通過其經常性的主要經營活動而獲得的收入,其內容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兩個部分,其稅額的課征標准一般按正常稅率計征。
4、配比原則。配比原則是財務會計的一般規范。將其應用於所得稅會計,便成為支持「所得稅跨期攤配」的重要指導思想。將所得稅視為一種費用的觀點意味著,如果所得稅符合確認與計量這兩個標准,則應計會計對於費用就是適宜的。
5、確定性原則。確定性原則是指在所得稅會計處理過程中,按所得稅法的規定,在納稅收入和費用的實際實現上應具有確定性的特點,這一原則具體體現在遞延法的處理中。在遞延法下,當初的所得稅稅率是可確證的,遞延所得稅是產生暫時性差異的歷史交易事項造成的結果。
6、可預知性原則。可預知性原則是支持並規范「債務法」的原則。債務法關於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模式,是基於這樣的前提:根據會計准則編制的資產負債表,所報告的資產和負債金額將分別收回或清償。因此,未來年份應稅收益只在逆轉差異的限度內才被認可。
7、稅款支付能力原則。稅款支付能力與納稅能力有所不同。納稅能力是指納稅人應以合理的標准確定其計稅基數。有同等計稅基數的納稅人應負擔同一稅種的同等稅款。因此,納稅能力體現的是合理負稅原則。
③ 涓鍥界殑縐熺◣絎涓涓寰堝噯紜鐨勬爣鍑嗘槸璋佸埗瀹氱殑
浜烘皯鎺堟潈絝嬫硶鏈哄叧銆傛牴鎹鏌ヨ㈠浗瀹剁熺◣娉曟樉紺猴紝鍦ㄧ熺◣娉曞緥涓諱箟涔嬩笅錛屽浗瀹跺逛漢姘戝鏡鏀剁熺◣錛屽繀欏繪湁娉曞緥渚濇嵁錛岃岀熺◣娉曡勫氨鏄鐢變漢姘戞巿鏉冪珛娉曟満鍏蟲墍鍒跺畾鐨勶紝鏄鎴戝浗絎涓涓寰堝噯紜鐨勬爣鍑嗙熺◣娉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