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學校規章制度可以用條例嗎

學校規章制度可以用條例嗎

發布時間: 2024-09-13 17:05:38

條例屬於法規還是規章

條例屬於規章。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設區的市、自治州(2015《立法法》最新修訂),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之所以是規章,是從其制定機關進行劃分的。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設區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因此,條例屬於規章。

❷ 法律、法規、條例、辦法、意見、實施細則這些法律屬於怎麼區分

法律、法規、條例、辦法、意見、實施細則這些法律屬於怎麼區分

法律、法規都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指定和修改的。
條例多見於國務院極其各部委依照法律法規來作出的實施法律法規的規章制度
辦法、意見多是對某部法律法規在適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的解決方案、規則和建議。
實施細則顧名思義就是實施某些法律法規的具體操作辦法和流程等。
這裡面法律法規的效力大於其他

法,通知,條例,辦法,規定,意見,決定,解釋,批復,細則,公告,這些法律法規的層級?

法是最高的,是法律
條例、辦法屬於部門法規
規定、意見、解釋、細則是部門規章
公告、批復、決定、公告是部門意見

《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屬於法律不?

不屬於基本法律,屬巧答於部委行政規章,法院處理案件可以參照卻不能直接適用。

鄉、鎮 *** 有權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本地的實施細則、規章、條例、辦法嗎?

鄉,鎮 *** 無權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本地區的實施細則,規章,條例,辦法.只能制定決定.

《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屬於什麼法

你好、滇行山羊為你解答
屬於旅遊法、旅遊法里很多的規定都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望大家出去旅遊之前一定讀讀旅遊法、對你們的旅行很有幫助的
麗江滇行戶外祝你生活愉快

關於實施細則的法律效力和地位

實施細則是為了使法律易於理解和操作,由法律授權的機關在不違背法律原則的前提下,對法律所作的具體的、詳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釋性規定。實施細則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遵照執行,但它的法律效力比法律低,並且不能與本法相沖突,不能作超越本法的擴大解釋。制定好實施細則,對於完善立法,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主要看細則的本法是什麼法,要是憲法、法律的細則就肯定大於地方法規,如果是地方法規的細則就比地方法規低!

中國對於火葯運輸有什麼法律法規和處罰實施細則

有。
從事危險貨物運輸經營的,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有5輛以上經檢測合格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車輛、設備;(二)有經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 *** 交通主管部門考試合格,取得上崗資格證的駕駛人員、裝卸管理人員、押運人員;(三)危險貨物運輸專用車輛配有必要的通訊工具;(四)有健全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五)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許可證》和運輸車輛的車輛營運證(《道路運輸證》)。
必須指出,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包括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經營和使用自備車輛從事為本單位(個人)服務的非經營性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兩種情況。
危險貨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蝕、放射性等特性,在運輸、裝卸和儲存過程中,容易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毀損和環境污染而需要特別防護的貨物。危險貨物以列入國家標准《危險貨物品名表》(GB12268)的為准,未列入《危險貨物品名表》的,以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結果為准。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車輛(以下簡稱專用車輛),是指從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的載貨汽車。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是指使用專用車輛,通過道路運輸危險貨物的作業全過程。
16、《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第四十八條 有下列孝高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運輸,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運輸貨物屬於危險化學品,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處2萬以上20萬以下的罰款。運輸貨物屬於危險化學品以外的其它危險貨物,有違法所得的,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取得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許可,擅自從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的;
(二)使用失效、偽造、變造、被注銷等無效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許可證件從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的;
(三)超越許可事項,從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的;
(四)非經營性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單位從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經營的。

第五十三條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企業或者單位、托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從事道路危險化學品運輸的駕駛人員、押運人員、裝卸管理人員未取得從業資格證的;
(二)托運人托運危險化學品,不向承運人說明運輸的危險孝慎慧化學品的品名、數量、危害、應急措施等情況;或者需要添加抑制劑或穩定劑,交付託運時未添加的;
(三)運輸、裝卸危險化學品不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國家標准,並未按照危險化學品的特性採取必要安全防護措施的。
第五十六條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企業或者單位擅自改裝已取得《道路運輸證》的專用車輛及罐式專用車輛罐體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並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根據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規定,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民用爆炸物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違反本條例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民用爆炸物品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後果或者後果特別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許可生產、銷售民用爆炸物品的,由國防科技工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非法生產、銷售活動,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沒收非法生產、銷售的民用爆炸物品及其違法所得。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許可購買、運輸民用爆炸物品或者從事爆破作業的,由公安機關責令停止非法購買、運輸、爆破作業活動,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沒收非法購買、運輸以及從事爆破作業使用的民用爆炸物品及其違法所得。

請問一下 什麼什麼條例,是法規,那什麼什麼條例實施細則也是法規嗎?

立法法規定
法律一般有全國人大及常委會制定
行政法律,比如條例,屬於國務院規定
條例實施細則屬於國務院各部委制定,屬於部門規章,也是法規

紀律處分條例實施細則

中國 *** 紀律處分條例
第二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規定從輕或者減輕處分:
(一)主動交代本人應當受到黨紀處分的問題的;
(二)主動檢舉同案人或者其他人應當受到黨紀處分的問題,經查證屬實的;
(三)主動挽回損失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結果發生的;
(四)主動退出違紀違法所得的;
(五)有其他立功表現的;
(六)本條例分則中另有規定的。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一)強迫、唆使他人違紀違法的;
(二)串供或者偽造、銷毀、隱匿證據的;
(三)阻止他人揭發檢舉、提供證據材料的;
(四)包庇同案人員或者打擊報復批評人、檢舉人、控告人、證人及其他人員的;
(五)有其他干擾、妨礙組織審查行為的;
(六)本條例分則中另有規定的。
第三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主刑(含宣告緩刑)的;
(二)單處或者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
(三)因過失犯罪,被依法判處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因過失犯罪被判處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處管制、拘役的,一般應當開除黨籍。對於個別可以不開除黨籍的,應當對照處分黨員批准許可權的規定,報請再上一級黨組織批准。
:lawxp./statute/s973421.#div12415144

❸ 規章制定程序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規章制定程序,保證規章質量,根據立法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規章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解釋,適用本條例。
違反本條例規定製定的規章無效。第三條制定規章,應當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符合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上位法的規定。第四條制定規章,應當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在規定其應當履行的義務的同時,應當規定其相應的權利和保障權利實現的途徑。
制定規章,應當體現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在賦予有關行政機關必要的職權的同時,應當規定其行使職權的條件、程序和應承擔的責任。第五條制定規章,應當體現改革精神,科學規范行政行為,促進政府職能向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轉變。
制定規章,應當符合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相同或者相近的職能應當規定由一個行政機關承擔,簡化行政管理手續。第六條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辦法」,但不得稱「條例」。第七條規章用語應當准確、簡潔,條文內容應當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
法律、法規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規章原則上不作重復規定。
除內容復雜的外,規章一般不分章、節。第八條涉及國務院兩個以上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制定行政法規條件尚不成熟,需要制定規章的,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聯合制定規章。
有前款規定情形的,國務院有關部門單獨制定的規章無效。第二章立項第九條國務院部門內設機構或者其他機構認為需要制定部門規章的,應當向該部門報請立項。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或者下級人民政府認為需要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應當向該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報請立項。第十條報送制定規章的立項申請,應當對制定規章的必要性、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擬確立的主要制度等作出說明。第十一條國務院部門法制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法制機構(以下簡稱法制機構),應當對制定規章的立項申請進行匯總研究,擬訂本部門、本級人民政府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報本部門、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應當明確規章的名稱、起草單位、完成時間等。第十二條國務院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執行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的領導。對列入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的項目,承擔起草工作的單位應當抓緊工作,按照要求上報本部門或者本級人民政府決定。
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在執行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調整,對擬增加的規章項目應當進行補充論證。第三章起草第十三條部門規章由國務院部門組織起草,地方政府規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組織起草。
國務院部門可以確定規章由其一個或者幾個內設機構或者其他機構具體負責起草工作,也可以確定由其法制機構起草或者組織起草。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確定規章由其一個部門或者幾個部門具體負責起草工作,也可以確定由其法制機構起草或者組織起草。
起草規章可以邀請有關專家、組織參加,也可以委託有關專家、組織起草。第十四條起草規章,應當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書面徵求意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第十五條起草的規章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有關機關、組織或者公民對其有重大意見分歧的,應當向社會公布,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起草單位也可以舉行聽證會。聽證會依照下列程序組織:
(一)聽證會公開舉行,起草單位應當在舉行聽證會的30日前公布聽證會的時間、地點和內容;
(二)參加聽證會的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對起草的規章,有權提問和發表意見;
(三)聽證會應當製作筆錄,如實記錄發言人的主要觀點和理由;
(四)起草單位應當認真研究聽證會反映的各種意見,起草的規章在報送審查時,應當說明對聽證會意見的處理情況及其理由。第十六條起草部門規章,涉及國務院其他部門的職責或者與國務院其他部門關系緊密的,起草單位應當充分徵求國務院其他部門的意見。
起草地方政府規章,涉及本級人民政府其他部門的職責或者與其他部門關系緊密的,起草單位應當充分徵求其他部門的意見。起草單位與其他部門有不同意見的,應當充分協商;經過充分協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起草單位應當在上報規章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規章送審稿)時說明情況和理由。

❹ 條例屬於法規還是規章

條例屬於法規。管理條例屬於規范性法律文件,但位階較低,一般是省市政府制定的,只在特定區域內有效。條例屬於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屬於規范性文件,具有法律文件的性質,在實施過程中與法律的效力一致。
一、條例是什麼?
條例是行政機關或者國家機關依照政策和法律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條例是由國家制定或批準的規定某些事項或某一機關組織、職權等規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團體制定的章程。它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是從屬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人人必須遵守,違反它就要帶來一定的法律後果。
二、法規和規章有什麼區別?
1、效力大小不同。法規是法律和依據憲法制定的,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違反法規就相當於違法行為,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而法規具有行政和道德約束力,違反規章就是違規行為,會受到相應的行政紀律處罰,或者是道德譴責。
2、類別文種不同。法規是按制發主體的不同,分為全國法規、地方法規、行政法規三類。常用的就是條例規定辦法規章,按性質內容的不同分為組織規章、業務規章、行政規章和一般規章四類。
3、制發程序不同。行政法規需國務院常委會議審議或國務院總理審批。由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各主管部門發布。而行政規章須經行政會議討論通過,報主管部門審批後,就能發布實施。組織規章、一般規章、業務規章也要經過討論通過由主管領導審核才可以簽發。
由此可見。國家。制定法規、規章,一定要仔細辨別它們的異同,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效力,更好地為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服務。切不可觸碰法律條例,人人必須嚴格遵守,違反它就會帶來一定的法律後果。

❺ 法律、條例、規定、通知等等這些法規的後綴名稱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 有的時候立法委也可以
國務院叫條例
地方人大叫地方法規
地方政府 叫地方行政規章或制度

❻ 有關法律對於我國普通高中校規校紀的規定

一、公立高校校規應該是法律淵源

高校校規即由高校制定的學生必須遵守的各項規則的總稱。學生遵守校規曾經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如果放在依法治國理念下考量,就應該給出一個理由,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將無法通過法律的審視並可能招惹法律責任

在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看來,高校校規對學生的約束力來源於法律對公民的約束力,校規是行政法的法律淵源,其約束對象為在校學生。法國大學的法律地位是公法人,公法人「在其主管公務的范圍內,根據法律的規定和上級條例的授權,可以制定條例」。校規屬於大學制定的條例,根據法國立法傳統,條例是和議會制定的法律同樣重要的行政法的法律淵源,可見,法國將高校校規作為法源看待。德國將大學校規納入公法規章,公法規章是指國家內部的獨立團體——其中特別是鄉鎮、鄉鎮聯合體、社團、大學和協會等國家之外的團體,為了管理其自治范圍內(即非直接國家性)的事物,針對其成員或者所屬的人,以特定的高權方式單方面發布的法律規范。我國台灣地區同樣將高校校規納人法源。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將校規列入法律淵源,遵守校規自然是學生的義務。

我國公立高校校規在學生管理中同樣發揮著法律的作用。校規記載著學生的權利和義務,對學籍管理進行詳細規定,有專門的章節規定學生的獎勵和處分。如果學生違反了校規,就有可能受到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等處分。尤其是開除學籍,一旦適用,就會改變學生的身份,甚至改變其人生的軌跡。校規對學生的影響比之行政法規對一般公民的影響毫不遜色。學生以校規為自己行為的界限,學校以校規為管理學生的依據,法院審查案件時以校規的效力為基礎,對於學生,校規就是他們天天面對的法律。

公立高校校規應該是學生的法律。在法制環境下,校規如果不是法律,就無法解釋其對學生的約束力的來源,校規由高校單方制定,並由高校執行,對學生發生強制力,直接影響學生的憲法權利——受教育權,如果校規不是法律,哪類合同或者組織的內部規定有資格發揮這樣的作用?

大學校規是否屬於民法范疇?筆者也曾試圖從此路徑對校規進行探討,將其歸人格式合同,但後來發現存在無法迴避的問題:對於公立高校來說,高校和學生之間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這種不平等在高校對學生的管理過程中表現尤為明顯。不平等關系不屬於民法調整的范圍,而校規正是高校對學生進行管理的依據。因此,公立高校校規不屬於民事性質。至此,我們不得不承認,高校校規應該是法律文件。

二、校規成為法律淵源的制度基礎是大學自治

大學校規為什麼成為法律淵源或者說大學基於什麼樣的理論產生立法權是必須解決的一個基本問題,答案蘊含於西方構建的大學自治制度。

自治指國家基於管理的考慮,通過法律授權人民團體自己管理內部事務。自治使人民團體具有較大的獨立性(經常體現為授予「公法人」地位),享有自治許可權(立法權、執行權、人事權、處罰權等),承擔自治任務。自治的根本特徵是團體內人民對內部事務的民主管理,或者說團體成員對團體事務發生決定性影響。自治的內容之一是團體的立法權,德國稱自治團體立法為自治規章(有人譯為公法規章),「自治規章是由自治公法人根據自治權制定的規范,它的制定不需要法律的授權,也不是為了執行法律。它只適用於自治公法人內部並受法律的承認和保護」。印『自製規章』是公法人民主選舉的機關制定的,它有民主的基礎,憑借自治意義上的成員契約性權利讓渡,這種局部的「社會契約」產生合法性,並對社團成員產生約束性權力。大學自治是自治的一種形態,法律授予大學公法人地位,大學成員因而享有民主管理內部事務的權利,取得校規制定權,校規是大學全體成員或者民主選舉產生的代表大會制定,是學生的法律,對學生具有強制力。

雖然校規得到憲法和法律的允許,是大學自我管理的一種形式,但也要受到一些限制:第一,約束對象僅限於該大學內學生。第二,遵守法律保留原則,重要事項仍然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來規定。

大學是國家的一個基本單元,國家授權大學自治,不可能將所有權力授出,國家的法律仍然對學生產生約束力,國家的行政管理權仍然對學生產生影響,但大學自治是一種國家間接治理的方式,這些約束和影響應該通過間接的方式體現出來,處理的辦法是將這些國家的法律和行政權力以更加細化的方式制定成校規,這部分內容是傳接法律法規的授權或政府的委託而來,稱之為傳接型校規。傳接型校規的權力憑借的是法律法規的授權和政府委託的公務執行權,它明顯帶有為執行操作而用校規的名義予以細化的特徵,其執行力也來自國家法的執行力和行政權力的延伸。除此之外,大學純粹基於自治權制定的校規,具有完全的自主性,這類校規稱之為自主型校規。自治型校規和傳接型校規在大學校規中同時存在,是大學校規的一個顯著特點。

三、我國沒有建立相應的制度理順校規的法律地位

我國是否存在大學自治?《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1l條引起了一些學者的關注,該條規定,「高等學校應當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實行民主管理。」有學者把其中的「依法自主辦學,實行民主管理」等同於法國、德國的大學自治,認為是大學獲得自治權的法律依據。筆者對此不敢苟同。這里的自主辦學和民主管理在當時的條件下強調高校要加強自身的辦學能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立法之初,考慮的主要是高校應該脫離政府的直接管理,不要再過分依靠政府,沒有證據證明有授予大學自治權的意圖。如果確實授予大學自治的權力,如前所述,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實際上,我們並未發現相關規定。自治的精髓是民主管理,大學自治精髓同樣是大學內部人員包括全體老師和學生共同管理的大學,對大學的事物能夠發揮決定性影響,這不符合我國大學的實然狀態。因此,不能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11條有過高的期待,我國高等教育學校辦學自主權不同於西方的大學自治,也不能根據此得出高校有立法權的結果。

實際上,我國公立高校校規的制定權不是來源於大學自治,而是具有自己的生成邏輯。高校校規的制定權來自三個方面的授權:

(一)《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的授權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68條規定:「高等學校應當根據本規定定製或者修改學校的學生管理規定,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中央部委屬校同時抄報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並及時向學生公布。」該規定是是對高校制定校規行為的授權,成為高等學校制定校規的法律依據。

教育部制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的權利屬於自己的職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89條規定國務院行使「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憲法第90條還規定,「各部、各委員會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發布命令、指示和規章。」從憲法的規定可以清楚的看到,教育管理是國務院的重要職能,教育不是國務院主管教育的下屬機關,具有根據上位法發布規章的權利,《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一條對該規章和上位法的鏈接關系作了進一步說明,「根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這些內容說明,教育部是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行使立法權。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的授權

我國憲法第89條規定國務院有「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就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指定的行政法規,該行政法規第25條規定,「學位授予單位可根據本暫行實施辦法,制定本單位授予學位的工作細則」。基於這一條的授權,有學位授予權的公立高校制定自己的學位管理工作細則,這同時也構成了公立高校校規的部分內容。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的授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41條規定,高等學校的校長全面負責本學校的教學、科學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有權「擬定發展計劃、制定具體規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這里所指的規章制度應該包括校規在內。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指定的校規是將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內容在本校的具體條件下進行轉化,應該說,這部分校規的內容和約束力是其原上位法的內容和約束力在高校內的延伸,屬於傳接型校規。《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授權校長制定校規,似乎應該屬於高效的自主型立法,但仔細想來,法律授權校長立法,似乎不合情理,因為法的效力來自社會成員的集體契約,而不是個人意志,所以應當理解為由校長召集或者組織立法。

可以看出,我國公立高校校規的制定均來自於法律授權,按照法律理論,這種校規的制定方式應該屬於授權立法之列,因為這些授權共同來自於法條的授權,所以,稱之為法條授權立法。雖然我們沒有在理論上解決公立高校的自主立法權的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公立高校校規中不存在自主立法的內容。自主立法權是高校的本性權利之一,不會因為法律沒有規定高校就主動失去其本性,即使在沒有法律的情況下,高校的規章制度也還是存在的。因此,高校從來就沒有放棄過自己權利的行使,從來沒有放棄過為了高校職能的實現制定校規校紀的權利,其中不乏沒有法律授權或者與上位法沖突的內容,高校一直在行使其自主立法權。高校的自主立法內容並不少見,只是由於存在先天缺陷,這部分校規內容存在合法性危機。

我國雖然通過授權立法的方式解決了公立高校校規制定權的問題,但從法理邏輯分析,這套制度並不完善,存在以下值得探討的問題。第一,這種法條授權立法的方式的正當性存在爭議。我國《立法法》只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將自身立法許可權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列為授權立法事項,其他授權立法的方式都沒有提及。不僅如此,在立法者眼中,「今後,隨著法律的日漸完善,逐步形成比較完備的法律體系,授權立法的范圍自然逐漸縮小。」可以看出,我國對這種法條授權立法的形式採取不信任的態度,公立高校校規的合法性將受到質疑。第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是教育部的職權立法,其中設定的紀律處分,包括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等,已經對學生的權益產生影響,尤其是開除學籍,涉及學生的受教育權,這是憲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權利,屬於法律保留的范疇,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范圍內事項,部門規章對此做出創設性規定顯然位階偏低。第三,我國公立高校除行使學位授予權等特殊事項時能成為行政主體外,其他情況下都不是行政主體。我國法律沒有公法人和私法人的劃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將公立高校定位為法人,按通常的理解,是一種民事法人。高校也沒有通過其他法律獲得行政主體資格,授權高校制定校規等於授權民事主體行使立法權。按照法律理論,民事主體不應該享有立法權。第四,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不可能具體規定高校的所有問題,否則,校規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校規中總是要包含自主型立法的內容,但以現有校規的生成邏輯,自主型校規缺乏合法性基礎。

以上的分析如果成立,就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我國公立高校校規制定權在法理上存在難以自圓其說的障礙,完善高校立法機制,消除這些障礙是公立高校治理法制化的當然課題。

四、確立大學自治制度,打通校規合法化的渠道

法國、德國都是通過建立大學公法人制度,實現大學自治,日本從2004年4月起對其所屬全部87所國立大學賦予公法人地位,進行法人化改造,我國台灣地區國立大學的公法人化也在醞釀之中。西方大學自治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我國公立高校應該在現有基礎上,實行大學自治,將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由私法人轉換成公法人。

大學自治制度中,大學自治、公法人、大學成員的民主管理、行政主體、立法權這幾個因素不可或缺地緊密聯系在一起。大學自治是國家對高校實行間接治理的方式,基於特定的原因,國家授權大學成員自我管理內部事務,大學因此有較大的獨立性,這種獨立性的承認表現為一種形式,就是賦予大學公法人地位,大學自治和大學的公法人地位是一種類似於內容和形式的關系。大學自治的根本在於大學成員對大學事物形成決定性影響,即民主管理,除了大學內重大事項決定權,還表現為立法權和執行權,立法權體現為訂立學校規章。

(一)法律依據的選擇

法治國家理念下,自治制度的確立需要法律的明確授權,大學自治也不例外。我國在高校的法人化改造過程中雖然沒有產生高校的公法人地位,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還是給大學自治留下了充分的空間,該法第11條規定,「高等學校應當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實行民主管理。」

拋開《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的其他內容,對該條的含義進行孤立解讀就會發現,此條完全是大學自治制度的精確概括,「依法自主辦學」意指高校的法人地位,「實行民主管理」瞄準大學成員對高校事務發揮決定性影響。這一條的存在是我國具備了大學自治的法律基礎。之所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實施以後我國沒有產生大學自治制度,是因為我們建立的大學法人為私法人,並非公法人,大學成員對大學的民主管理也沒有具體落實。

(二)公立高校公法人地位的確立

高校公法人制度的建立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單獨進行公法人制度立法,規定公法人具備的條件,凡是符合條件的都屬於公法人;另一種是在某項高等教育立法中明確高校的公法人地位。依現在的形勢,後者的可行性程度更高,更加快捷。我國正起草《學校法》,在此法中關於高等教育的部分規定公立高校的公法人地位,應該是一個恰當的時機。

(三)高校成員對高校的民主管理

大學自治權的范圍在各國並不一致,有較大的彈性空問,但其核心是學術自由,高校的民主管理制度要圍繞學術自由,建立民主管理機構,行使民主管理權。

(四)學校規章的制定

規章包括教師的管理制度和學生的管理制度。規章的法律約束力來源於高校內的局部民主基礎和大學成員契約性權利讓渡,它的制定必須是大學成員的集體意思表示,而不是現在的校長的許可權。因此,在學校規章的制定程序上,教師的管理制度由選舉產生的教職工代表組成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定通過,學生管理制度(校規)由選舉產生的學生代表和教職工代表共同參加的大會制定通過,才能夠體現規章制定的民主基礎,並保證規章的合法性。

校規是學生需要遵守的法律體系的一個環節,保證校規內容的合法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法律保留原則的遵守。大學自治的范圍是有限的,這決定了校規只能對學生產生有限度的約束,學生仍然是國家的公民,學生的基本權利仍然受憲法保護,對學生基本權利產生影響的事項應該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規定。如開除學籍,這種處分影響了學生的受教育權,受教育權是憲法保護的公民的基本權利,為體現對基本權利的尊重和公民重要權利的保護,對學生進行開除學籍處分應該由法律做出規定。法律保留的范圍同時也是大學自治的禁區,只有對法律保留的事項做出清晰的界定以後,剩餘的空間才可能是大學自治的區域。

在自治的范圍內制定自主型校規。自主型校規是校規的重要內容,但該部分內容必須在大學自治的范圍內,不得超越大學自治的內容範疇。

不得違背上位法。我國的相關教育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都是公立高校的運行規則,對高校和學生起著規范作用,相對於校規,它們是上位法,公立高校的校規不得與這些上位法相沖突。另外,高校校規應該准確解讀上位法的立法意圖,保持與上位法立法意圖上的一致,如果違背上位法的規定,就會導致校規的無效。比如,學位是對學生的學術水平的評價,影響學生的學位的事項也就應該是學術事項,但我國公立高校幾乎一致地將學位與學生處分掛鉤,有的校規規定對給與記過以上處分的學生不授予學位,這似乎看起來合理的事情,卻蘊含著邏輯的矛盾。給與學生處分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行為構成犯罪、違法或者造成其他對社會秩序、學校秩序的損害,並非學術問題,以與學術不相關的因素影響學生的學位,等於擴大了影響學位授予的因素的范圍,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立法本意,造成校規與上位法的實質沖突。

上級部門對校規的審查監督。公立高校校規的合法性需要檢驗,上級部門的監督是重要內容,校規制定以後,應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並由其組織專門人員對校規的合法性進行審查。

五、結語

依法治國要求明確公立高校校規的法律地位,並理順相關的法律問題。我國現有公立高校校規的法律地位不明晰,原因在於公立高校本身的法律地位定位不準確,公立高校在脫離政府的直接管理後沒有引人大學自治制度,不能獲得立法權和行政主體資格,致使校規的法律地位與應然狀態產生差距。應該建立大學自治制度,承認公立高校的公法人地位。公立高校實行民主管理,高校成員權利讓渡所達成的「社會契約」使校規的制定權具備合法性,校規因而成為學生的法律。大學自治的范圍是有限的,應該由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對法律保留的事項做出規定,釐清大學自治的空間,公立高校在自治的范圍內制定自主型校規。不論是傳接型校規還是自主型校規,都應該與法律、行政法規和教育部的規章保持一致,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應該積極行使對公立高校的檢查監督權,確保校規的合法性。

❼ 「細則」、「總則」、「條例」、「管理辦法」的區別

細則:也稱實施細則,是有關機關或部門為使下級機關或人員更好地貫徹內執行某一法令、條例容和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對其所做的詳細的、具體的的解釋和補充。
總則:法律規章以及文章的序言。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
管理辦法:一種管理規定,通常用來約束和規范市場行為、特殊活動的一種規章制度。它具有法律的效力,是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是從屬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人人必須遵守。

❽ 教育部的部門規范性文件只對學校有約束力嗎

學校單方面制訂的規章制度可以具有法律效力。
(一) 制定學校章程的依據 制定學校章程的依據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方面是要有法律依據,當前制定小學學校章程的法律依據主要包括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制定的《教師資格條例》、《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規;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小學管理規程》等章程,以及地方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有關教育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法規及規章等。在制定學校章程時絕不能與這些法律法規相抵觸。另外一個制定學校章程的依據是指從學校客觀實際出發的客觀依據,它包括學校各方面的實際情況。由於各學校實際情況不同,制定出的學校章程也就不可能一樣。如學校章程中有關學校領導體制的內容、內部管理體制的內容、學校發展目標等,都會因各學校實行的體制、機制、辦學目標等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二) 制定學校章程的基本原則 既然學校章程是學校的「小憲法」,在學校的內部管理中起著如此重要的作用,那在制定學校章程時決不能草率,而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學校章程的制定首先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及規章的要求,不能與現行的有關教育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相抵觸,如法律規定學校應當遵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並公開收費項目,作為學校章程就不能另行規定本校的收費標准。同時學校章程不能越權,不能超越法律法規的授權范圍,不能超越本校的職權范圍,把本來應由法律法規或上級行政部門規定的內容制定在章程中。如學校章程不能自己改變學校的性質;不能對、有關行政部門或非學校人員等提出義務或禁止性要求。另外製定學校章程要將原則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學校章程作為學校的「小憲法」必須對學校重大的基本問題做出原則的規定,而對於學校某一方面的工作以及許多具體問題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做出具體規定。對於這些局部性問題,須通過制定其他管理制度來加以規范,從而形成完備的學校內部管理體系。同時,學校章程的法律地位也要求其必須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以便監督調控和學校自主管理的正常運行,不具有操作性的學校章程其實是一紙空文。其次制定學校章程必須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而不能脫離本校現實的辦學條件和特點、生搬硬套別的學校的經驗。當然不容否認,同一類學校由於具有諸多共同特性,決定了其學校章程的基本內容是大致相同的。
(三)制定學校章程的程序 學校章程的制定程序一般為先由學校成立專門的章程起草小組,負責章程的調研起草工作。起草小組在深入調查研究及廣泛徵求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後,完成學校章程草案。然後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在起草小組反復修改的基礎上,將章程草案提交學校決策(校長辦公會和校務會議)審議。審議後,再將學校章程草案提交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經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後,將學校的章程報送學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核准。經教育主管部門審核批准後,學校章程制定程序也就宣告結束。此時的章程,也就具有了法律上確立的地位。外界形式的變化以及學校自身的改革和發展,對學校章程都將不斷提出修改要求,因此我們在學校章程的附則中規定了修改程序,學校章程的修改必須經校務會議討論,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報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門核准後生效。

❾ 這么辦俱樂部,怎麼寫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包括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四大類。不同的類別,反映不同的需要,適用於不同的范圍,起著不同的作用。
一行政法規類
⒈條例
條例是具有法律性質的文件,是對有關法律、法令作輔助性、闡釋性的說明和規定;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的某些重大事項的管理和處置作出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是對某機關、組織的機構設置、組織辦法、人員配備、任務職權、工作原則、工作秩序和法律責任作出規定或對某類專門人員的任務、職責、義務權利、獎懲作出系統的規定。它的制發者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度的規章不得稱「條例」)。例如:《失業保險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
⒉規定
規定是為實施貫徹有關法律、法令和條例,根據其規定和授權,對有關工作或事項作出局部的具體的規定。是法律、政策、方針的具體化形式,是處理問題的法則。主要用於明確提出對國家或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規定重在強制約束性。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例如:《關於制止低價傾銷工業品的不正當價格行為的規定》、《關於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試行規定》。
⒊辦法
辦法是對有關法令、條例、規章提出具體可行的實施措施;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辦法重在可操作性。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例如:《南方工業學校班主任工作考核辦法》、《廣東省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實施辦法》。
⒋細則
細則是為實施「條例」、「規定」、「辦法」作詳細、具體或補充的規定,對貫徹方針、政策起具體說明和指導的作用。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關。例如:《<對外漢語教師資格審定辦法>實施細則》、《審批個人外匯申請施行細則》。
二章程類
章程是政府或社會團體用以說明該組織的宗旨、性質、組織原則、機構設置、職責范圍等的綱領性文件,具有準則性與約束性的作用。它的制發者是政黨或社會團體。例如:《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寫作學會章程》。
三制度類
⒈制度
制度是有關單位和部門制訂的要求所屬人員共同遵守的准則,是機關單位對某項具體工作、具體事項制訂的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它的制發者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其部門。例如:《安全生產制度》、《××地區環保局廉政制度》。
⒉規則
規則是機關單位為維護勞動紀律和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要求大家遵守的關於工作原則、方法和手續等的條規。它的制發者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其部門。例如:《全國安全生產委員會專家組工作規則》、《南方工業學校圖書館借書規則》。
⒊規程
規程是生產單位或科研機構,為了保證質量,使工作、試驗、生產按程序進行而制訂的一些具體規定。它的制發者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其部門。例如:《車間操作規程》、《計算機操作規程》。
⒋守則
守則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要求其成員遵守的行為准則,它倡導有關人員遵守一定的行為、品德規范。它的制發者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其部門。例如:《全國職工守則》、《汽車駕駛員守則》、《高等學校學生守則》。
⒌須知
須知是有關單位、部門為了維護正常秩序,搞好某項具體活動,完成某項工作而制訂的具有指導性、規定性的守則。它的制發者是有關單位、部門。例如:《觀眾須知》、《參加演講賽須知》。
四公約類
公約是人民群眾或社會團體經協商決議而制訂出的共同遵守的准則。是人們為了維護公共秩序,經集體討論,把約定要做到的事情或不應做的事情,應該宣傳的事情或必須反對的事情明確寫成條文,作為共同遵守的事項。它的制發者是人民群眾、社會團體。例如:《居民文明公約》、《北京市各界人民擁軍優屬公約》。

熱點內容
工作的條例 發布:2025-01-28 00:42:40 瀏覽:45
行政法中利害關系人 發布:2025-01-28 00:42:38 瀏覽:767
中級經濟法一周能過嗎 發布:2025-01-28 00:29:23 瀏覽:270
總經銷商與分銷商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8 00:20:57 瀏覽:657
法律碩士會有補助嗎 發布:2025-01-27 23:48:49 瀏覽:631
襄陽法官受賄 發布:2025-01-27 23:39:11 瀏覽:971
四川農業經濟法 發布:2025-01-27 23:18:01 瀏覽:574
2015年中級經濟法教材 發布:2025-01-27 22:11:51 瀏覽:206
增加法律條例 發布:2025-01-27 21:51:34 瀏覽:321
交通損害賠償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27 21:49:42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