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林場條例

林場條例

發布時間: 2024-09-17 19:32:12

Ⅰ 河南省林地保護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切實保護林地、加強林地管理和合理利用林地資源,保障林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及國家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林地的保護、管理和利用,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林地系指林業用地,包括喬木林地(郁閉度0.2以上)、竹林地、經濟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苗圃地、防護林地、樹種基因庫用地、林業科研和教學試驗林地及國家規劃的宜林地。
本條例所稱林業用地不含在耕地上種植林木的用地和城市建成區內的綠地。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要把林地保護管理和植樹造林作為重要職責,全面規劃、加強保護、嚴格管理,禁止亂占、濫用和其他破壞林地的行為。第五條實行林地用途管制制度。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現有林地實行總量控制,本行政區域內的林地面積不得減少。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使用林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林地。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林地規劃、建設、保護、利用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其主要職責:
(一)進行林地的調查、統計、監測,建立林地地籍檔案;
(二)編制林地建設、保護、利用規劃和年度計劃;
(三)承辦林地權屬變更登記工作;
(四)辦理佔用、徵用林地的審核手續,監督佔用、徵用林地各項補償費的支付;
(五)查處非法侵佔、破壞和違法使用林地的行政案件;
(六)依照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調處林地權屬爭議。
林業、土地、農業、水利、環保、建設、礦業、交通、鐵道等有關部門應當依照各自的職責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林地保護、管理工作。第七條對在林地建設、保護、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當地人民政府或者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表彰或者獎勵。第二章林地權屬管理第八條林地的所有權分為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
國家所有的和集體所有的林地、個人使用的林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發放證書,確認所有權或者使用權。
林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做好本行政區域內國家所有、集體所有的林地和個人使用的林地的清查、登記、統計工作,對符合下列條件的,報同級人民政府審查批准,核發林權證:
(一)林地及林地上林木的權屬無爭議;
(二)界線清楚、界樁(標)明顯,與毗鄰單位有認界協議;
(三)面積、四至界線的登記文件和圖表資料完備,並同實地吻合。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林地清查登記情況抄送同級土地管理部門。第十條依法改變林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由原發證機關辦理權屬變更登記手續,更換林權證書。
為有利於經營管理,林地可以調換,但必須簽訂協議書,並按照前款規定辦理有關手續。
國有林場和苗圃、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使用的國有林地,改變其隸屬關系的,須經省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屬於國家自然保護區的,由省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准。第十一條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權,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採伐跡地、火燒跡地的林地使用權,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也可以依法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
除前款規定的情形外,其他林地使用權不得轉讓。第十二條林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發生爭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處理依據的,依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處理國有林地與集體林地所有權爭議,以經省人民政府規定的原設計任務書或者圖紙確定國有林地所有權;
(二)處理集體林地所有權爭議,以1981年農村固定林地所有權時期以來確定的所有權為准;1981年以來未確定所有權的,以1962年農村固定林地所有權時確定的所有權為准;1962年未確定所有權的,按照省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處理。

Ⅱ 浙江省森林管理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發揮森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加快林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境內從事森林、林木的培育種植、採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經營管理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林業事業應當列入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制訂本行政區域內的林業發展規劃和實施計劃,實行林業建設目標管理。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林業工作。

鄉鎮林業工作站或者專職管理人員按照國家規定的許可權行使林業行政管理職責,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第五條林業用地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縣(市、區,下同)劃為林區縣。林區縣的劃定,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林業基金制度。林業基金的來源及使用的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規定。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逐年增加用於林業的資金。各級農業發展基金應當提取一定比例用於林業。第七條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多種形式宣傳森林法律、法規,增強公民的綠化意識。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在保護森林資源、植樹造林、發展林業等方面有顯著成績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森林經營管理第九條森林資源實行公益林和商品林分類經營管理制度。

公益林的投資經營者,有獲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的權利。

商品林的投資經營者,依法享有經營權、收益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公益林建設的投入。

省人民政府應當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按照事權劃分,由各級人民政府共同分擔。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用於對納入公益林管理的森林資源、林木的投資經營者的補償,以及公益林森林資源、林木的營造、撫育、保護、管理等。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應當優先保障重要生態功能區。

公益林范圍的確定和調整,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第十一條國有林場、苗圃和自然保護區等單位應當根據林業長遠規劃編制森林經營方案,並按隸屬關系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實施。

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工作的指導。

利用森林資源開發建設森林公園或者從事森林旅遊的,應當接受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不得破壞森林資源。第十二條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森林資源監測體系,定期組織森林資源調查。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森林資源檔案、統計、公告制度,每年逐級上報森林資源變化情況。第十三條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開發林業,建立人工商品林基地。人工商品林基地內的林木憑採伐許可證採伐,採伐限額實行單列管理。

人工商品林基地由所在地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第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國有林場、苗圃的隸屬關系,不得侵佔國有森林資源。

國有林場、苗圃的設立、變更、撤銷或者改變隸屬關系,應當由所在地市、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經同級人民政府簽署意見後,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未建立國有林業單位經營的國有林,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也可以委託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個人經營管理。第十五條集體所有的山林應當堅持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穩定林業承包生產責任制,引導林農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採伐、聯合造林和實行股份合作制經營。第十六條承包到戶經營的宜林荒山、荒地、荒灘,在承包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未進行綠化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收歸集體經營,或者合作造林,或者重新發包經營。

坡度在二十五度以上已開墾的陡坡地,應當退耕還林。退耕還林的,按照規定享受補助和優惠政策。對生活困難的山區林農,當地人民政府還應當有計劃地實施下山安置。

Ⅲ 貴州省國有林場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和培育國有森林資源,發揮國有林場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的功能,推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國有林場規劃、建設、保護、利用和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的國有林場是指由政府依法劃定的,以國有森林資源為依託,開展森林資源保護、培育、經營、利用,為社會提供生態產品和生態服務的區域。

依法劃定的國有林場應當設立管理機構。國有林場管理機構是公益性事業單位,負責國有林場管理的具體工作。第四條國有林場的建設和管理堅持生態為本、保護優先、科學管理、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國有林場工作的領導,將國有林場的建設、保護和管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第六條省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負責全省國有林場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有林場監督管理工作。

跨行政區域的國有林場監督管理工作由共同上一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負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國有林場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做好國有林場管理有關工作。第七條在國有林場建設、保護、管理等方面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規劃與建設第八條省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根據全省林業發展規劃、森林資源狀況,編制全省國有林場發展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

國有林場發展規劃的編制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相關規劃做好銜接。

國有林場發展規劃是國有林場建設、保護、利用和管理的依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按照原編制和批准程序辦理。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在宜林荒山荒地及生態脆弱地區設立國有林場或者擴大國有林場范圍,開展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工作,促進生態修復,改善生態環境。第十條設立國有林場,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一定規模的森林、林木、林地資源;

(二)土地權屬明晰;

(三)四至界線分明;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設立國有林場的森林、林木、林地的具體規模,由省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確定。第十一條設立國有林場,由其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建場申請書、可行性報告和設計文件、土地權屬證明,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按照規定向上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備案。第十二條批准設立國有林場的人民政府應當設立標志標明國有林場場界,並予以公告。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移動或者破壞國有林場界標等設施。第十三條國有林場管理機構應當按照批準的國有林場發展規劃,培育、保護森林資源以及管理其他國有資產。對通過流轉方式取得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森林、林木和林地進行管理。第十四條同一行政區域內規模較小,分布零散的國有林場,可以依法進行合並。因國家重點工程、國防工程建設導致森林資源滅失的國有林場,可以依法予以撤銷。行政區劃變動,可以依法變更國有林場隸屬關系。

國有林場合並、撤銷、變更隸屬關系的,應當進行資產評估、自然資源責任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依法清理債權債務,並經省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批准。第十五條國有林場管理機構應當開展林業科學研究、先進實用新技術推廣、種質資源收集和保存、林木良種選育、樹種結構調整、珍貴樹種和大徑級林木培育、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生態文化宣傳教育等活動,通過科學造林、育林等措施,提升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生態服務功能。

國有林場管理機構可以通過購買、互換、租賃等方式流轉集體或者個人的林木和林地經營權,擴大森林資源規模。第三章保護與利用第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國有林場的森林、林木、林地權屬進行確權登記,核發權屬證書。

任何單位不得擅自劃撥、非法流轉國有林場的森林資源及其他國有資產。禁止侵佔、破壞森林資源及其他國有資產。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的政策全文

本條例來自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1860863.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
(2000年1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78號發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以下簡稱森林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森林資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託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喬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樹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
第三條國家依法實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權屬證書式樣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規定。
第四條依法使用的國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按照下列規定登記:
(一)使用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所有的重點林區(以下簡稱重點林區)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應當向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權;
(二)使用國家所有的跨行政區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權;
(三)使用國家所有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權。
未確定使用權的國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負責保護管理。
第五條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所有者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
單位和個人所有的林木,由所有者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林木所有權。
使用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
第六條改變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權、使用權的,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森林、林木和林地權屬管理檔案。
第八條國家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公布;地方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其他防護林、用材林、特種用途林以及經濟林、薪炭林,由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根據國家關於林種劃分的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部署組織劃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內的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面積,不得少於本行政區域森林總面積的30%。
經批准公布的林種改變為其他林種的,應當報原批准公布機關批准。
第九條依照森林法第八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提取的資金,必須專門用於營造坑木、造紙等用材林,不得挪作他用。審計機關和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督。
第十條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向重點林區派駐的森林資源監督機構,應當加強對重點林區內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監督檢查。
第二章森林經營管理
第十一條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監測全國森林資源消長和森林生態環境變化的情況。
重點林區森林資源調查、建立檔案和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等項工作,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其他森林資源調查、建立檔案和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等項工作,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十二條制定林業長遠規劃,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以現有的森林資源為基礎;
(三)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水土保持規劃、城市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相協調。
第十三條林業長遠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林業發展目標;
(二)林種比例;
(三)林地保護利用規劃;
(四)植樹造林規劃。
第十四條全國林業長遠規劃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編制,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地方各級林業長遠規劃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施行。
下級林業長遠規劃應當根據上一級林業長遠規劃編制。
林業長遠規劃的調整、修改,應當報經原批准機關批准。
第十五條國家依法保護森林、林木和林地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經營者依法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
用材林、經濟林和薪炭林的經營者,依法享有經營權、收益權和其他合法權益。
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經營者,有獲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的權利。
第十六條勘查、開采礦藏和修建道路、水利、電力、通訊等工程,需要佔用或者徵收、徵用林地的,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用地單位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用地申請,經審核同意後,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預交森林植被恢復費,領取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用地單位憑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佔用或者徵收、徵用林地未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不得受理建設用地申請。
(二)佔用或者徵收、徵用防護林林地或者特種用途林林地面積10公頃以上的,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林地及其採伐跡地面積35公頃以上的,其他林地面積70公頃以上的,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審核;佔用或者徵收、徵用林地面積低於上述規定數量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佔用或者徵收、徵用重點林區的林地的,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審核。
(三)用地單位需要採伐已經批准佔用或者徵收、徵用的林地上的林木時,應當向林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申請林木採伐許可證。
(四)佔用或者徵收、徵用林地未被批準的,有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不予批准通知之日起7日內將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復費如數退還。
第十七條需要臨時佔用林地的,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批准。
臨時佔用林地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並不得在臨時佔用的林地上修築永久性建築物;佔用期滿後,用地單位必須恢復林業生產條件。
第十八條森林經營單位在所經營的林地范圍內修築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需要佔用林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批准;修築其他工程設施,需要將林地轉為非林業建設用地的,必須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前款所稱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是指:
(一)培育、生產種子、苗木的設施;
(二)貯存種子、苗木、木材的設施;
(三)集材道、運材道;
(四)林業科研、試驗、示範基地;
(五)野生動植物保護、護林、森林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木材檢疫的設施;
(六)供水、供電、供熱、供氣、通訊基礎設施。
第三章森 林 保 護
第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森林病蟲害測報中心和測報點對測報對象的調查和監測情況,定期發布長期、中期、短期森林病蟲害預報,並及時提出防治方案。
森林經營者應當選用良種,營造混交林,實行科學育林,提高防禦森林病蟲害的能力。
發生森林病蟲害時,有關部門、森林經營者應當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及時進行除治。
發生嚴重森林病蟲害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緊急除治措施,防止蔓延,消除隱患。
第二十條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確定全國林木種苗檢疫對象。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的需要,可以確定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林木種苗補充檢疫對象,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一條禁止毀林開墾、毀林采種和違反操作技術規程采脂、挖筍、掘根、剝樹皮及過度修枝的毀林行為。
第二十二條25度以上的坡地應當用於植樹、種草。25度以上的坡耕地應當按照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規劃,逐步退耕,植樹和種草。
第二十三條發生森林火災時,當地人民政府必須立即組織軍民撲救;有關部門應當積極做好撲救火災物資的供應、運輸和通訊、醫療等工作。
第四章植 樹 造 林
第二十四條森林法所稱森林覆蓋率,是指以行政區域為單位森林面積與土地面積的百分比。森林面積,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面積和竹林地面積、國家特別規定的灌木林地面積、農田林網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蓋面積。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務院確定的森林覆蓋率奮斗目標,確定本行政區域森林覆蓋率的奮斗目標,並組織實施。
第二十五條植樹造林應當遵守造林技術規程,實行科學造林,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縣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當年造林的情況應當組織檢查驗收,除國家特別規定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外,成活率不足85%的,不得計入年度造林完成面積。
第二十六條國家對造林綠化實行部門和單位負責制。
鐵路公路兩旁、江河兩岸、湖泊水庫周圍,各有關主管單位是造林綠化的責任單位。工礦區,機關、學校用地,部隊營區以及農場、牧場、漁場經營地區,各該單位是造林綠化的責任單位。
責任單位的造林綠化任務,由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下達責任通知書,予以確認。
第二十七條國家保護承包造林者依法享有的林木所有權和其他合法權益。未經發包方和承包方協商一致,不得隨意變更或者解除承包造林合同。
第五章森 林 采 伐
第二十八條國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農場、廠礦為單位,集體所有的森林和林木、個人所有的林木以縣為單位,制定年森林採伐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匯總、平衡,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後,報國務院批准;其中,重點林區的年森林採伐限額,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國務院批准。
國務院批準的年森林採伐限額,每5年核定一次。
第二十九條採伐森林、林木作為商品銷售的,必須納入國家年度木材生產計劃;但是,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山上個人所有的薪炭林和自留地、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第三十條申請林木採伐許可證,除應當提交申請採伐林木的所有權證書或者使用權證書外,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交其他有關證明文件:
(一)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還應當提交採伐區調查設計文件和上年度採伐更新驗收證明;
(二)其他單位還應當提交包括採伐林木的目的、地點、林種、林況、面積、蓄積量、方式和更新措施等內容的文件;
(三)個人還應當提交包括採伐林木的地點、面積、樹種、株數、蓄積量、更新時間等內容的文件。
因撲救森林火災、防洪搶險等緊急情況需要採伐林木的,組織搶險的單位或者部門應當自緊急情況結束之日起30日內,將採伐林木的情況報告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
第三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核發林木採伐許可證:
(一)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進行非撫育或者非更新性質的採伐的,或者採伐封山育林期、封山育林區內的林木的;
(二)上年度採伐後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務的;
(三)上年度發生重大濫伐案件、森林火災或者大面積嚴重森林病蟲害,未採取預防和改進措施的。
林木採伐許可證的式樣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規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印製。
第三十二條除森林法已有明確規定的外,林木採伐許可證按照下列規定許可權核發:
(一)縣屬國有林場,由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核發;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所屬的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其他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核發;
(三)重點林區的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核發。
第三十三條利用外資營造的用材林達到一定規模需要採伐的,應當在國務院批準的年森林採伐限額內,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批准,實行採伐限額單列。
第三十四條在林區經營(含加工)木材,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批准。
木材收購單位和個人不得收購沒有林木採伐許可證或者其他合法來源證明的木材。
前款所稱木材,是指原木、鋸材、竹材、木片和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其他木材。
第三十五條從林區運出非國家統一調撥的木材,必須持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核發的木材運輸證。
重點林區的木材運輸證,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核發;其他木材運輸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核發。
木材運輸證自木材起運點到終點全程有效,必須隨貨同行。沒有木材運輸證的,承運單位和個人不得承運。
木材運輸證的式樣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規定。
第三十六條申請木材運輸證,應當提交下列證明文件:
(一)林木採伐許可證或者其他合法來源證明;
(二)檢疫證明;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文件。
符合前款條件的,受理木材運輸證申請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3日內發給木材運輸證。
依法發放的木材運輸證所准運的木材運輸總量,不得超過當地年度木材生產計劃規定可以運出銷售的木材總量。
第三十七條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林區設立的木材檢查站,負責檢查木材運輸;無證運輸木材的,木材檢查站應當予以制止,可以暫扣無證運輸的木材,並立即報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依法處理。
第六章法 律 責 任
第三十八條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樹不足20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3倍至5倍的罰款。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0.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20株以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5倍至10倍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不足2立方米或者幼樹不足50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5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2倍至3倍的罰款。
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2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50株以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5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3倍至5倍的罰款。
超過木材生產計劃採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照前兩款規定處罰。
第四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批准,擅自在林區經營(含加工)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非法經營的木材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2倍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毀林采種或者違反操作技術規程采脂、挖筍、掘根、剝樹皮及過度修枝,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1倍至3倍的樹木,可以處毀壞林木價值1倍至5倍的罰款;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組織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違反森林法和本條例規定,擅自開墾林地,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照森林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予以處罰;對森林、林木未造成毀壞或者被開墾的林地上沒有森林、林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可以處非法開墾林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完成造林任務;逾期未完成的,可以處應完成而未完成造林任務所需費用2倍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連續兩年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務的;
(二)當年更新造林面積未達到應更新造林面積50%的;
(三)除國家特別規定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外,更新造林當年成活率未達到85%的;
(四)植樹造林責任單位未按照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的要求按時完成造林任務的。
第四十三條未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擅自改變林地用途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原狀,並處非法改變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罰款。
臨時佔用林地,逾期不歸還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四十四條無木材運輸證運輸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非法運輸的木材,對貨主可以並處非法運輸木材價款30%以下的罰款。
運輸的木材數量超出木材運輸證所准運的運輸數量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超出部分的木材;運輸的木材樹種、材種、規格與木材運輸證規定不符又無正當理由的,沒收其不相符部分的木材。
使用偽造、塗改的木材運輸證運輸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非法運輸的木材,並處沒收木材價款10%至50%的罰款。
承運無木材運輸證的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運費,並處運費1倍至3倍的罰款。
第四十五條擅自移動或者毀壞林業服務標志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原狀;逾期不恢復原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代為恢復,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第四十六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批准,擅自將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改變為其他林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收回經營者所獲取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並處所獲取森林生態效益補償3倍以下的罰款。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七條本條例中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職責許可權的劃分,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具體規定。
第四十八條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86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1986年5月10日林業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細則》同時廢止。

熱點內容
黎宏刑法學 發布:2024-09-19 12:59:49 瀏覽:239
商標法條例 發布:2024-09-19 12:49:19 瀏覽:65
2015年二建法規真題無答案版 發布:2024-09-19 11:20:50 瀏覽:500
朱曉東法院 發布:2024-09-19 09:57:08 瀏覽:789
逃犯條例駁回 發布:2024-09-19 09:11:26 瀏覽:80
公司法方面的法律法規大全 發布:2024-09-19 08:56:11 瀏覽:734
法是社會本質的要求 發布:2024-09-19 06:17:07 瀏覽:637
清末司法改革 發布:2024-09-19 06:12:16 瀏覽:245
社會與法2017迷情 發布:2024-09-19 05:44:15 瀏覽:648
勞動法職工必要的休息時間 發布:2024-09-19 05:32:04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