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規章建管用
㈠ 如何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方針政策
一、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方面有哪些好的經驗做法
一是大力發揚民主,在依靠群眾中不斷提高服務人民群眾的深度。虛心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及時回應群眾訴求。深化政務公開,凡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項目和敏感事項,堅持聽取和採納群眾意見後再決策,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努力使政府的各項工作贏得人民群眾的充分理解、廣泛支持和積極參與。二是辦好惠民實事,在關愛群眾中不斷提高服務人民群眾的力度。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大投入力度,每年承諾為民辦好涉及就業、養老、入學、就醫、住房、飲水等十件實事,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充分贏取做好群眾工作的主動權。深入開展「雙聯」活動,惠民心、解民憂、幫民富。三是強化情緒疏導,在教育群眾中不斷提高服務人民群眾的厚度。以教育引導為手段,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增強群眾整體素質。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健全群眾訴求表達機制,在暢通社情民意、化解社會矛盾、提高社會管理能力等方面贏得做好群眾工作的主動權。
二、當前幹部隊伍在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是聯系群眾不夠,宗旨意識彰顯不到位。部分幹部作風上漂浮,工作不扎實,缺乏創新意識、責任意識,服務觀念淡薄,存在推諉扯皮現象。二是決策落實不夠,盡責履職意識不到位。部分部門對面臨的形勢和挑戰缺乏清醒認識,工作責任心和責任感不強,缺乏對新思想、新知識的學習,幹事創業的氛圍不濃。三是開拓創新不夠,思想觀念解放不到位。少數部門不能積極推行辦事公開制度,存在應付檢查、評比和敷衍上級現象,想問題、辦事情上不從全縣大局出發,過多考慮部門和小集體利益,本位主義思想重。四是表率作用不夠,廉潔意識體現不到位。極少數幹部無視黨紀政紀,操守不佳,貪享樂、圖安逸,利用職權吃拿卡要,利用公款大吃大喝現象時有發生。
三、加強幹部作風建設的措施和辦法
一是以解放思想為先導,著力提高機關幹部整體素質。結合黨的十八大的深入貫徹學習,不斷加強機關幹部隊伍的培訓教育,增強轉變作風的自覺性,克服因循守舊、「等、靠、要」的思想,樹立爭先創優、真抓實干、以民為本的大局意識。二是以突出整改為重點,著力解決基層民眾民生問題。圍繞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對自身存在的問題,不迴避、不掩飾、不護短,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從源頭化解矛盾、對症下葯,逐一解決,才能貼近群眾贏得民心、樹好形象。三是以增強效能為核心,著力優化地方服務環境。進一步轉變職能,創新管理方式,提高依法文明行政水平,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精簡審批程序,進一步加快服務理念的創新,不斷完善首問負責任、限時辦結、責任追究等制度。四是以制度約束為保證,著力規范健全管理機制。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各類實績考核機制並抓好執行落實。積極探索科學評價機關幹部作風建設情況的考核獎懲機制和群眾評議監督機制。
四、提高幹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徑
第一,學習教育是基礎。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以及中央、省、市關於做好群眾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深入學習密切聯系群眾、真情服務群眾的好傳統好作風好經驗,同時從思想和方法提高服務群眾工作能力。第二,深入基層是重點。要通過下基層活動,查找問題,調整思路,提高服務群眾工作的水平。一方面結合「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開展,把深入基層、走進群眾作為一種理念和常態。另一方面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了解普通百姓的生產生活,喜怒哀樂,真正從群眾的角度去找方法、找思路。第三,改進作風是關鍵。堅持想問題、作決策從群眾利益出發,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定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政策和工作目標任務時充分考慮統籌好不同群眾的利益和承受能力。第四,完善制度是保障。建立完善科學決策、調查研究、輿情匯集分析、群眾訴求反映等方面的制度,及時了解和掌握群眾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建立惠民利民的服務機制,把更多投入轉向基層,形成建管用一體的制度體系;建立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的考核評價機制,擴大群眾參與評價范圍,增強群眾的話語權、評判權。
五、對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建議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繼承以往黨內集中教育的做法和經驗:一要把活動與各項事業緊密結合。按照「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從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等方面給予加強,通過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引領、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的進步。二要把解決問題和制度建設相結合。建立健全長期保證制度運行並發揮預期作用的制度體系,推動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鞏固和擴大工作成果。三要把教育實踐活動和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相結合。始終將「為人民謀利益」貫徹到各項工作中,在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的同時切實關心群眾生活,不斷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在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探索和創新方面:一方面要給基層黨組織留足創新的空間,不搞一刀切,在基本精神指導下鼓勵、支持基層創新;另一方面要結合實際,找准影響和制約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改革發展穩定的突出問題,以重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確保幹部受教育、發展上水平、群眾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