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p2p最新法規

p2p最新法規

發布時間: 2024-09-29 17:36:44

㈠ 國家最新網貸法規

法律主觀:

一、網貸的法律法規(一)P2P網貸平台運營及收費法律依據:《合同法》第424條規定:居間合同是居間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合同法》第426條規定: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託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二)投資人與借款人借貸法律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9條規定: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2)、《合同法》第22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鋒罩歲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第10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第11條規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第13條規定:在借貸關系中,僅起聯系、介紹作用的人,不承擔保證責任。對債務的履行確有保證意思表示的,應認定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53條規定:債務履行期屆滿抵押權人未受清償的,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物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物所得的價款受償;協議不成的,抵押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合同法》第198條規定:訂立借款合同,貸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擔保。(四)國家鼓勵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第40條規定:國家鼓勵各類社會中介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創業輔導、企業診斷、信息咨詢、市場營銷、投資融資、貸款擔保、產權交易、技術持、人才引進、人員培訓、對外合作、展覽展銷和法律咨詢等服務。(2)2010年5年14日《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銀睜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第三十六條中明確提出: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發起設立金融中介服務機構。(3)2013年10月14日《國務院關於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第6條第16款提出:構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費環境基礎。大力推進身份認證、網站認證和電子簽名等網路信任服務,推行電子營業執照。推動互聯網金融創新,規范互聯網金融服務,開展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設施認證,建設移動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務平台,推動多層次支付體系的發展。推進國家基礎資料庫、金融信用信息悶擾基礎資料庫等資料庫的協同,支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法律客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五條 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稱「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條 借款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㈡ P2P合同的法律法規「詳解」

P2P合同的法律法規「詳解」

P2P網貸是一種新的金融交易形式,它避開了傳統的借貸中間人,將借貸雙方直接連接起來,是一種個體通過獨立的第三方互聯網平台達成借貸交易的互聯網借貸模式。如下就是P2P合同的法律法規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一、P2P網路借貸的性質及分類

P2P網路借貸在實質上是一種民間借貸行為。作為一種新型的民間金融模式,在具有傳統民間金融特點的同時,其網貸平台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不再僅限於出借人和借款人的主體身份,一些P2P網貸平台還充當了居間人、擔保人等身份。我國的P2P網貸平台上成立的借貸合同,已不再是簡單的借貸合同,還提供借貸中介服務和多種理財服務等。因此,P2P網路借貸應當從廣義上理解為在P2P網路借貸平台上簽訂的所有與服務相關的合同。

根據雙方當事人所處的服務階段及借款項目不同,應將P2P網路借貸合同分為以下幾類:

1.借款合同。該合同是指借貸雙方在進入網貸平台後,通過自我判斷確定借貸對象後在平台上簽訂的借款合同。網路平台作為第三方見證人則負責對借款人進行信用評級,劃撥貸款至借款人賬戶,收取出借人應得利息,負責違約催收工作等。

2.居間合同。該合同是指P2P網路借貸平台開展的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信息與交易匹配、信用咨詢與管理服務,而網路平台從中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關於P2P網路借貸公司所從事的中介應定性為金融信息中介還是金融信用中介,根據最新的立法動向以及各方的傾向性意見,將其界定為金融信息中介應更為適宜。

3.擔保合同。該合同是指借貸雙方在簽訂借款合同時,為進一步明確擔保關系,由借款人和第三方擔保機構(一般由網貸平台自身或由其設立的.專門擔保機構)簽訂的擔保合同。當借款人未能按期償還借款時,由擔保人先行向出借人墊付借款人欠款,並獲得出借人追索權利的合同。

4.委託理財合同。該合同是指網路借貸平台公司基於出借人的投資需求,以投資分紅的名義吸收出借人資金,同時向出借人保證回報一定利率的合同。該合同內容包括投資金額、分紅計劃等內容。

5.債權轉讓合同。該合同是指出借人在資金出借後、到期前,可以將自己的債權全部或部分轉讓出去,保證出借人在必要時對資金流動性的需求。該合同的雙方是借貸平台上的人,平台並不參與。

二、P2P網路借貸合同的相關問題

1.借款合同。關於不具有金融業務許可資質的企業之間簽訂的借款合同的效力。隨著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出台,採取了有條件認定有效的思路,但對於司法解釋規定的“為生產、經營需要”的標准,則需要以指導案例的形式進行明確。關於標準的認定,建議採取從寬掌握的原則,如果掌握過嚴則容易使該條款沒有實際意義。

2.居間合同。P2P網路平台作為居間人,發生糾紛後是否需要承擔責任?按照傾向性意見,P2P網路平台作為居間人,發生糾紛後需要承擔責任。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否承擔責任,應按照合同法中關於居間合同的規定,以居間人是否盡到如實報告義務為標准來判定居間人是否承擔責任。關於責任大小,應當結合借貸雙方及居間人三方各自過錯大小來確定居間人的責任。

3.保證合同。筆者認為,在一般情況下,在不具有合同法、擔保法規定的無效事由情形下,第三方提供擔保應認定有效。但應當注意的是,如果 P2P網路平台引入的第三方在提供擔保之時,資金有限,並不具備清償全部債務能力,則網路平台引入第三方擔保機構涉嫌非法集資。

4.委託理財合同。P2P網路平台作為受託方是否具有主體資格?有觀點認為,P2P網路平台未經過銀監會的批准,不具備投資理財的資格,涉嫌非法集資。對該觀點並不認同。在市場經濟中,應遵循“法無禁止即自由”的原則,在現行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不宜輕易否認P2P網路平台的委託理財資格,否則將嚴重破壞交易的穩定性,不利於資金的融通,也不利於P2P網路借貸的健康發展。關於委託理財合同中保底條款的效力問題。有觀點認為,該條款有悖民法之公平、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和市場基本規律,應認定無效。對此持反對態度。如果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的24%,則不應否定該條款的效力。如果一概認定無效,必然會造成交易的混亂。

5.債權轉讓合同。關於P2P網貸債權轉讓的效力認定。在實踐中,P2P網貸平台提供的交易模式主要有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和多對多四種模式。上述借貸被網貸平台在時間和數額上進行拆分,其借貸並不屬於合同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不得轉讓情形,故其債權可轉讓。在轉讓雙方簽訂合同後,及時對債務人進行通知,通知到達後即生效。

三、涉嫌犯罪的P2P網路借貸合同的效力

對此,傳統的觀點通常以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關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來認定為合同無效。但目前傾向性意見為,應區分情況進行分析。一般情況下,刑事上構成詐騙,在民事上,犯罪嫌疑人主觀上構成欺詐,因此,出借人可以主張撤銷該合同。如果出借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犯罪活動而仍然提供借款的,則應當因目的違法而認定借貸合同無效。

;

㈢ p2p監管細則規定的網貸平台十三項禁止有哪些

p2p監管細則規定是十二禁,包括禁止自融、禁止平台歸集用戶資金、禁止提供擔保、禁止對項目進行期限拆分、禁止向非實名制用戶宣傳或推介融資項目、禁止發放貸款、禁止發售銀行理財、券商資管、基金、保險或信託產品、禁止為投資股票市場的融資、禁止從事股權眾籌。

根據《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第九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依據法律法規及合同約定為出借人與借款人提供直接借貸信息的採集整理、甄別篩選、網上發布,以及資信評估、借貸撮合、融資咨詢、在線爭議解決等相關服務;

(二)對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格條件、信息的真實性、融資項目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必要審核;

(三)採取措施防範欺詐行為,發現欺詐行為或其他損害出借人利益的情形,及時公告並終止相關網路借貸活動;

(四)持續開展網路借貸知識普及和風險教育活動,加強信息披露工作,引導出借人以小額分散的方式參與網路借貸,確保出借人充分知悉借貸風險;

(五)按照法律法規和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要求報送相關信息,其中網路借貸有關債權債務信息要及時向有關數據統計部門報送並登記;

(六)妥善保管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料和交易信息,不得刪除、篡改,不得非法買賣、泄露出借人與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

(七)依法履行客戶身份識別、可疑交易報告、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等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義務;

(八)配合相關部門做好防範查處金融違法犯罪相關工作;

(九)按照相關要求做好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網路與信息安全相關工作;

(十)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工商登記注冊地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從事或者接受委託從事下列活動:

(一)為自身或變相為自身融資;

(二)直接或間接接受、歸集出借人的資金;

(三)直接或變相向出借人提供擔保或者承諾保本保息;

(四)自行或委託、授權第三方在互聯網、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進行宣傳或推介融資項目;

(五)發放貸款,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將融資項目的期限進行拆分;

(七)自行發售理財等金融產品募集資金,代銷銀行理財、券商資管、基金、保險或信託產品等金融產品;

(八)開展類資產證券化業務或實現以打包資產、證券化資產、信託資產、基金份額等形式的債權轉讓行為;

(九)除法律法規和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允許外,與其他機構投資、代理銷售、經紀等業務進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綁、代理;

(十)虛構、誇大融資項目的真實性、收益前景,隱瞞融資項目的瑕疵及風險,以歧義性語言或其他欺騙性手段等進行虛假片面宣傳或促銷等,捏造、散布虛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損害他人商業信譽,誤導出借人或借款人;

(十一)向借款用途為投資股票、場外配資、期貨合約、結構化產品及其他衍生品等高風險的融資提供信息中介服務;

(十二)從事股權眾籌等業務;

(十三)法律法規、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禁止的其他活動。

(3)p2p最新法規擴展閱讀: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四條參與網路借貸的出借人,應當具備投資風險意識、風險識別能力、擁有非保本類金融產品投資的經歷並熟悉互聯網。

第十五條參與網路借貸的出借人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向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提供真實、准確、完整的身份等信息;

(二)出借資金為來源合法的自有資金;

(三)了解融資項目信貸風險,確認具有相應的風險認知和承受能力;

(四)自行承擔借貸產生的本息損失;

(五)借貸合同及有關協議約定的其他義務。

熱點內容
村基層組織聘請法律顧問的建議 發布:2024-09-29 20:02:16 瀏覽:817
20015法律法規 發布:2024-09-29 17:56:24 瀏覽:927
p2p最新法規 發布:2024-09-29 17:36:44 瀏覽:859
上海迪新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09-29 16:48:17 瀏覽:801
於都司法局 發布:2024-09-29 16:40:43 瀏覽:549
合同法中的利益和責任 發布:2024-09-29 15:48:45 瀏覽:380
公共法律服務工作任務大 發布:2024-09-29 15:07:49 瀏覽:841
合同法第15章全文 發布:2024-09-29 13:55:43 瀏覽:454
重慶高速公路條例 發布:2024-09-29 12:01:21 瀏覽:396
合同法分則研究pdf 發布:2024-09-29 11:21:49 瀏覽: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