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房屋徵收公司規章制度

房屋徵收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4-10-28 08:43:54

Ⅰ 2019年四平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及拆遷補償標准(全文)

四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於印發四平市國有土地上房屋

徵收與補償實施辦法的通知

鐵東區、鐵西區人民政府,紅嘴經濟技術開發區、四平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委辦局、各直屬機構:

《四平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辦法》已經市政府七屆20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四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4月24日

四平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指導意見》(吉政辦發〔2011〕8號)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徵收人)給予公平補償。

第三條房屋徵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

第四條市、區政府負責市區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受市政府委託,各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組織實施開發區區域內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委託范圍、事項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下簡稱「市住建局」)確定,報市政府批准後施行。

鐵東區政府和鐵西區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住建局為本級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以下簡稱市房屋徵收部門),負責市區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協調、監督、指導工作。

市房屋徵收部門設立的四平市房屋徵收經辦中心,受市房屋徵收部門委託,承擔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協助房屋徵收部門開展房屋徵收方案的擬定,被徵收房屋情況的調查登記、房屋徵收補償事宜的協商、房屋徵收補償檔案的建立和管理。

鐵東區、鐵西區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以下簡稱區房屋徵收部門)及房屋徵收實施單位,負責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發改、財政、民政、國土資源、住建、規劃、監察、審計、公安、工商、價監、金融、稅務、公證等部門,按照本實施辦法的規定和本級政府確定的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順利進行。

第五條區房屋徵收實施單位因工作需要,可以聘用房屋徵收補償工作人員,在區房屋徵收實施單位組織管理下從事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工作。

區房屋徵收部門對區房屋徵收實施單位在委託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徵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督,並對其行為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第六條市政府應當加強對區政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監督。

市、區房屋徵收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財政、國土資源、發改等有關部門,加強對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工作的指導。

第七條任何組織和個人對違反本實施辦法規定的行為,都有權向有關政府、房屋徵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投訴舉報。有關政府、房屋徵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投訴舉報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核查、處理,作出答復。

監察機關應當加強對參與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政府和有關部門或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監察。

第二章徵收決定

第八條房屋徵收與補償實行市、區政府決定製度。

各開發區的房屋徵收,由市政府作出徵收決定。

鐵東區、鐵西區政府區域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由所在區政府作出決定。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市、區政府對擬徵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召開合法性審查會議,確認符合國務院《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八條、第九條規定並形成審查結論;

(二)市發改部門確認確需徵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符合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確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改建項目已列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並經過科學論證;

(三)市規劃部門確認確需徵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符合市城市總體規劃、專項規劃並經過科學論證;

(四)市國土資源部門確認確需徵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的土地用途符合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經過科學論證;

(五)市、區財政部門或專戶存儲銀行出具確需徵收范圍內房屋徵收補償費用及時足額存儲到位的證明;

(六)市、區房屋徵收部門負責對確需徵收的項目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並形成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

(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房屋徵收補償方案;

(八)市、區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徵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並形成論證結論。

第九條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改建,未列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的,由市發改部門提請市人大常委會補充審議後列入年度計劃。

第十條房屋徵收范圍確定後,不得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實施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和改變房屋用途等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違反規定實施的,不予補償。

市、區房屋徵收部門應當按職責分工將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市國土資源、規劃、住建、工商、金融、公安、稅務、民政等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暫停辦理相關手續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

第十一條市規劃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建設活動的監督管理,違反城鄉規劃進行建設的違章建築由市規劃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等相關規定處理。

市規劃部門應當組織完成對徵收范圍內未登記房屋、無合法產權證照房屋的產權人、建設年限、用途等認定工作。

第十二條市、區政府召開徵收項目合法性審查會議後,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對房屋徵收范圍內的房屋的權屬、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情況組織調查登記,被徵收人應當予以配合;被徵收人不配合的,市、區政府應當組織被徵收房屋所在的街道、社區及其他相關部門對其被徵收房屋進行調查登記,並由街道、社區予以見證。

調查登記和認定結果應當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向被徵收人公布。

第十三條市、區房屋徵收部門應當根據登記和認定結果,擬定徵收補償方案,報市、區政府。

區房屋徵收部門擬定的徵收補償方案,應當事先徵得市房屋徵收部門同意。

第十四條市、區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履行下列程序:

(一)組織有關部門對房屋徵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並予以公布,徵求公眾意見,徵求意見期限不得少於30日;

(二)公布房屋徵收補償方案徵求公眾意見時,應當向房地產評估機構發布邀請參與房屋徵收評估的報名公告,房地產評估機構應當自公告之日起15日內,以書面形式向發布公告的政府所屬房屋徵收部門報名;

(三)及時公布徵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房屋徵收補償方案情況;

(四)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徵收房屋,徵收范圍內超過50%的被徵收人認為房屋徵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實施辦法規定的,市、區政府組織由被徵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並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五)市、區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房屋徵收決定涉及一個獨立徵收地塊被徵收人1000戶以上的,或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結果為高、中風險的,應當經市、區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六)市、區財政部門應當將房屋徵收補償費用及時存入徵收專戶,專款專用,不得擠占挪用。

第十五條市、區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後,應當及時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徵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

市、區政府及其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做好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宣傳、解釋工作。

房屋被依法徵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

第十六條市、區政府公告徵收決定時,市、區房屋徵收部門應同時以公告等形式,在市、區政府或市、區徵收部門公開網站上及房屋徵收范圍內,公布參與報名且符合本實施辦法規定的評估機構名單及其基本情況,同時告知被徵收人應當在房屋徵收部門公布報名參與評估機構名單之日起5日內,通過協商一致的方式選定評估機構,並將選定結果書面告知市、區房屋徵收部門;被徵收人在5日內沒有進行協商,或雖經協商未達成一致的,由市、區房屋徵收部門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評估辦法》等相關法規、規章規定,組織選定並公布評估機構。

第十七條被徵收人對市、區政府作出的房屋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第三章補償

第十八條市、區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房屋徵收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及附屬物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第十九條房屋徵收決定公告發布前,被徵收人持有民政部門核發的享受城市居民最低保障金領取證、具有四平市正式獨立戶口、符合住房最低保障條件、未享受過最低保障優惠政策、在規定的搬遷期限內達成協議並搬遷的,予以優先住房保障,具體標准按四平市住房保障相關政策執行。

第二十條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對評估結果有異議的,可向作出評估報告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向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本市有關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評估的一切活動,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被徵收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房屋徵收部門應當提供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

第二十二條住宅房屋的被徵收人選擇貨幣補償的,按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合法產權面積類似房地產市場評估價補償,另加20%獎勵。

第二十三條住宅房屋的被徵收人選擇產權調換的,產權調換住宅房屋的最小基本戶型為40平方米,其他戶型以各徵收地塊房屋徵收補償方案所確定的為准。增加面積的結算方法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被徵收房屋面積(含無合法產權證照房屋折算後面積)不足就近靠近戶型面積的,就近靠近戶型增加面積部分按建安成本價格結算。

(二)在應就近靠近戶型增加面積部分之外,再增加面積部分,按徵收決定公告之日產權調換房屋的新建商品房價格結算。

第二十四條徵收具有合法產權證照(含具有國有土地使用證)的住宅房屋,被徵收人選擇產權調換的,按照「征一還一點二」進行補償,不找差價,產權歸被徵收人所有。

第二十五條徵收無合法產權證照並具有居住功能的住宅房屋,被徵收人選擇產權調換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經市規劃部門認定,屬1984年前(含1984年)建造的住宅房屋,按照「征一還一點二」進行補償,不找差價,產權歸被徵收人所有;

(二)經市規劃部門認定,屬1984年後2001年前(含2001年)建造的住宅房屋,按建築面積每平方米0.54比例系數折算面積,折算出的面積按照「征一還一點二」進行補償,不找差價,產權歸被徵收人所有;

(三)經市規劃部門認定,屬2001年後2007年前(含2007年)建造的住宅房屋,按建築面積每平方米0.46比例系數折算面積,折算出的面積按照「征一還一點二」進行補償,不找差價,產權歸被徵收人所有;

(四)徵收自建公助房屋經市規劃部門認定為2001年前建造的,應由出資單位出具產權放棄證明,加蓋公章,法定代表人簽字,並出具台賬,由徵收實施單位查證確認,按照「征一還一點二」進行補償,不找差價,產權歸被徵收人所有;如不能出具前述規定手續,可以由行政主管部門加蓋公章予以證明後,由徵收實施單位查證確認,按照「征一還一點二」進行補償,不找差價,產權歸被徵收人所有。

第二十六條被認定為2007年後(不含2007年)建造的無合法產權證照房屋,一律不予補償,由被徵收人無條件自行拆除。被徵收人不自行拆除的,由市、區政府責成有關部門依法拆除。

第二十七條徵收屬於公有住宅房屋被徵收人選擇產權調換的,按照房改政策執行。

第二十八條具有多個戶口共同居住一處房屋可以分戶安置。要求分戶安置的,總體只給予5平方米建安成本價格。

第二十九條房屋徵收在產權調換遇有下列情況時按照本條規定執行:

(一)產權調換房屋面積多於補償協議面積2.5平方米以內(含2.5平方米)的,屬於就近靠近戶型範圍以內的,按建安成本價格結算;屬於就近靠近戶型範圍以外的,按商品房價格結算。超過2.5平方米的,被徵收人不支付任何費用,多出面積產權無償歸被徵收人所有。

(二)產權調換房屋面積少於被徵收房屋合法產權面積按商品房價格退款。屬於原合法產權面積就近靠近戶型面積按商品房價格減去建安成本價格結算,屬於就近靠近戶型以外范圍的,不予退款。

(三)因舊城區改建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選擇在改建地段進行房屋產權調換的,市或區房屋徵收部門應當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

(四)被徵收人為下肢殘疾或雙目失明的,由房屋徵收實施單位及相關部門核實證明,可照顧安置到5層以下低樓層。

第三十條徵收住宅房屋,房屋徵收部門按照下列規定向被徵收人發放相關費用:

(一)每戶一次性發放搬遷費1000元;

(二)被徵收人自行安置過渡房的,產權調換過渡期為30個月,產權調換房屋交付前,按房屋徵收合法面積每月每平方米9元(以產權證面積為准,無合法產權證照的房屋按折算後面積計算)的標准,向被徵收人支付臨時安置補償費,被徵收房屋建築面積不足40平方米按照40平方米計算。市、區房屋徵收部門未能按期組織被徵收人回遷的,以月計算,按臨時安置補償費標准增加1倍支付給被徵收人。

臨時安置補償費從搬遷之日起計算。

被徵收人在搬遷時結算搬遷費、附屬物及構築物補償費、裝修補償費、1年的臨時安置補償費,其餘費用回遷時一並結清。由房屋徵收部門提供周轉用房的,不予發放臨時安置補償費。

第三十一條徵收具有合法產權證照(含土地、規劃合法手續)的非住宅房屋,被徵收人選擇產權調換的,按照「征一還一」進行補償,不找差價,產權歸被徵收人所有。回遷安置增加面積部分按商品房價格結算。

被徵收人選擇貨幣補償的,按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非住宅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評估價格補償。

第三十二條徵收被認定為2007年前(含2007年)的無合法產權證照非住宅房屋,被徵收人可以選擇產權調換,但被徵收人應當向房屋徵收部門支付產權調換房屋的商品房價格與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非住宅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評估價格差價。

被徵收人選擇貨幣補償的,按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非住宅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評估價格補償。

第三十三條徵收非住宅房屋,其生產設備、附屬設施、原輔材料由被徵收人自行拆除、搬遷,所發生的費用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以評估價格作為補償標准。

徵收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應當給予補償,並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對象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房屋權屬證書或房屋登記簿記載的房屋用途為生產、經營用房的非住宅房屋。

2.具有合法、有效的各種證、照、文件。

3.已辦理稅務登記並具有納稅憑證。

4.在徵收決定公告之日仍在持續生產經營,因徵收房屋造成了停產停業損失。

5.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范圍:

1.停產停業期間的凈利潤損失補償。

2.停產停業期間職工工資損失補償。

(三)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標准:

1.停產停業期間的凈利潤損失補償,依據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上年度凈利潤均值計算,具體以繳納所得稅完稅憑證為准。

2.停產停業期間職工工資損失補償,依據徵收公告之日企業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人數確定職工人數,按照養老保險繳納基數確定補償標准,給予補償。

3.不能提供所得稅完稅憑證或養老保險繳納證明的,凈利潤及職工工資損失補償,由相關部門通過核算後給予補償。

(四)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期限:

1.選擇產權調換的,自搬遷之日起至產權調換房屋交付之日後3個月止。

2.選擇貨幣補償的,一次性給予3個月停產停業損失補償。

3.住宅兼營業的無論是選擇產權調換還是選擇貨幣補償均一次性給予3個月停產停業損失補償。

(五)被徵收房屋的產權人與生產、經營人不一致的,停產停業損失標准與產權人自行生產、經營時的補償標准相同。

停產停業損失補償的分配,雙方有約定的按約定執行;沒有約定的,由雙方協商分配;協商不成的,由市或區房屋徵收部門將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辦理提存公證,在當事人協商或訴訟結果確定後支付。

(六)徵收下列非住宅房屋不予停產、停業損失補償:

1.房屋徵收前已停產停業的;

2.非收益性的。

第三十四條被徵收房屋產權證照上記載為住宅,但被徵收人利用房屋從事經營活動的(簡稱住宅兼營業),按住宅房屋安置補償。

徵收時具有合法、有效的各種證、照、文件,並從事經營活動的,按非住宅房屋的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標准給予停產停業損失補償。

第三十五條臨時安置補償費或者停產停業損失費不足半個月的,按半個月計算;超過半個月的,按1個月計算。

住宅房屋的被徵收人選擇產權調換的,由房屋徵收部門支付其過渡期間的臨時安置補償費;非住宅房屋的被徵收人選擇產權調換的,房屋徵收部門不支付其過渡期間的臨時安置補償費,只支付停產停業損失費。

第三十六條被徵收房屋的附屬物及構築物不予產權調換,按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給予貨幣補償。

被徵收房屋裝修的應當按照裝修評估報告確定的價值給予補償。

第三十七條被徵收房屋建築面積和房屋用途的認定,以房屋登記機構頒發的房屋所有權證標注的面積和用途為准;房屋所有權證未標注的或標注與房屋登記簿不一致的,以房屋登記簿標注的面積和用途為准。

無房屋權屬證書,但有規劃、土地審批手續的房屋,用途按規劃、土地審批手續批准用途為准。

第三十八條產權證照面積與房屋實際面積不符的,按下列方式處理:

(一)房屋實際面積大於產權證照面積,所差面積小於5平方米(含5平方米),以實際測量為准,按房屋實際面積給予補償;大於5平方米,大於部分按無照房處理。

(二)房屋實際面積小於產權證照面積,所差面積小於5平方米(含5平方米),按房屋證照登記面積給予補償;大於5平方米,大於部分不予補償。

第三十九條被徵收人在獎勵規定時間內達成協議並搬遷的,可給予每戶不超過5000元的獎勵。

第四十條各類房屋的建築安裝成本價、過渡期內的臨時安置補償費、搬遷費等費用或價格由市房屋徵收部門每2年公布1次。

第四章徵收補償協議

第四十一條市、區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依照本實施辦法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於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補償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費、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內依法提起訴訟。

第四十二條市、區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市、區政府依照本實施辦法的規定,作出徵收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第四十三條徵收補償決定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補償方式;

(二)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

(三)用於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

(四)搬遷費、臨時安置補償費、停產停業損失費;

(五)搬遷期限;

(六)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

第四十四條實施房屋徵收應當先補償、後搬遷。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區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償後,被徵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嚴禁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法律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

第四十五條被徵收房屋存在產權爭議而無法簽訂補償協議的,市、區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在媒體予以公告,並將相當於債權部分的貨幣補償金額向公證機關辦理公證提存後,方可實施徵收。

第四十六條市、區房屋徵收部門應當依法以招投標的方式,確定拆除企業。

市、區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在簽訂房屋徵收補償協議並對被徵收房屋驗收後,及時通知中標的拆除企業對被徵收房屋進行拆除,房屋徵收部門和拆除企業應當做好被拆除房屋相關數據的統計工作。

簽訂房屋徵收補償協議後,被徵收人應當將被徵收房屋的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公產房屋使用權證等一並繳回市、區房屋徵收部門,房屋徵收部門應當會同市國土資源、房屋權屬登記管理部門及時辦理注銷手續。

第四十七條市、區房屋徵收部門應當依法建立房屋徵收補償檔案,並將分戶補償情況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向被徵收人公布。

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對徵收補償費用管理和使用情況的監督,並公布審計結果。

第四十八條產權調換房屋的房源,由被徵收人按照產權調換協議順序號依序自主選擇,並予以公示。

如果被徵收人不按房屋徵收補償協議履行搬遷義務,在市、區政府申請人民法院對被徵收房屋強制騰遷後,其所簽訂的房屋徵收補償協議序號按騰遷時的順序依次順延,同時,不給予搬遷獎勵。

第五章強制執行

第四十九條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區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條市、區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中不履行本實施辦法規定的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上級政府或者本級政府責令改正,通報批評;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五十二條採取暴力、威脅等方法阻礙依法進行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五十三條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徵收補償費用的,責令改正,追回有關款項,限期退還違法所得,對有關責任單位通報批評、給予警告;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十四條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或者房地產估價師出具虛假或者有重大差錯的評估報告的,由發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對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並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對房地產估價師並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並記入信用檔案;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注冊證書;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五十五條房屋權屬登記管理部門應依據徵收補償協議辦理房屋登記。

第五十六條本實施辦法未盡事宜或者與國家和省規定不相符合的,以國家和省規定為准。

第五十七條本實施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施行後、本實施辦法施行前已徵收的項目仍按當時的政策執行。

Ⅱ 征 長政發[2009]21號《長沙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工作規定》

這個規定是違法的,廢了
不知道原來按照這個規定做出的處罰、拆遷 等等是否再更改
長沙市人民政府所制定的《長沙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工作規定》(以下簡稱:《房屋徵收規定》)不符合法律規定。
一、長沙市《房屋徵收規定》違反我國《憲法》的相關規定。
我國《憲法》第十三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顯而易見,當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徵用時,必須也只能依照「法律」的規定實施。
長沙市人民政府制定並實施的《房屋徵收規定》僅屬地方性規章文件,絕不屬於法律的位階。所以,長沙市人民政府頒發並已實施的《房屋徵收規定》違反了《憲法》的規定。
二、長沙市政府的《房屋徵收規定》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條規定:「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一)國家主權的事項;(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四)犯罪和刑罰;(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六)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七)民事基本制度;(八)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九)訴訟和仲裁製度;(十)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從我國《立法法》第八條的第六項我們可以看出,「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只能由法律來規范。
長沙市政府的《房屋徵收規定》中,已經將屬於「非國有資產」的公民「個人所有的房屋」列入到了徵收的范圍之內。而該徵收規定又不屬於法律的范疇。顯然,該《房屋徵收規定》已超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許可權,是違法的。
三、長沙市《房屋徵收規定》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三款規定:「徵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徵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僅增加的第六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和個人的房屋,並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徵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以上兩部法律均嚴格規定在「徵收個人房屋」時應當遵循的三項基本原則,即:
(一)必須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方可徵收公民個人的房屋;
(二)徵收房屋必須以法律為依據,即「依法進行」,這里的「法律」不能任意擴大到行政法規,只有法律授權時方可由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實施。按照《立法法》的規定,規章不可以設定徵收公民私有財產的程序及相關制度。
(三)徵收公民房屋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這是對徵收公民私人房屋給予補償安置的底線要求。
總之,我個人認為,長沙市政府出台的這個《長沙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工作規定》,是不符合《憲法》和相關法律規定的,人民法院在審理政府依據該《房屋徵收規定》徵收長沙市廣大居民的房屋而引起的行政案件時,應以徵收決定「適用法律、法規錯誤」和「程序違法」為由,而撤銷該類房屋徵收決定。
長沙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工作規定
(長政發[2009]21號)

第一條為規范我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行為,維護被徵收人及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規定。

第二條本市芙蓉區、天心區、嶽麓區、開福區、雨花區國有土地上符合公共利益的建設項目需要實施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的,適用本工作規定。

第三條市人民政府加強對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工作的領導。

各區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區人民政府指定的工作部門(以下簡稱區徵收實施部門)負責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的具體工作。

長沙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市拆遷辦)負責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工作的監督管理。

第四條區人民政府作出徵收決定之前,區徵收實施部門應對擬徵收范圍內的房屋權屬、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租賃、用益物權、抵押、查封等情況組織調查登記,並與房產、規劃等相關部門予以核實,相關部門和被徵收人應當予以配合。

第五條擬徵收范圍內國有土地使用權被依法收回後,區人民政府應根據區徵收實施部門提供的建設項目批准文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等資料作出房屋徵收決定,並在徵收范圍內發布公告。

房屋徵收決定公告應載明徵收目的、徵收范圍、徵收實施部門、徵收實施期限、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

第六條被徵收人或利害關系人對房屋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七條房屋徵收決定公告後,在徵收范圍內不得新建、擴建、改建房屋。不得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不得買賣、析產、租賃、抵押房屋。區徵收實施部門應及時通知建設、規劃、房產、工商等部門停止辦理相關手續。
第八條被徵收房屋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應按《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湖南省實施<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辦法》、《長沙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長沙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若干規定》、《長沙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長沙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有關標準的決定》等規定的方式和標准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償安置。

第九條區徵收實施部門應向市拆遷辦申請組織項目分類評估,市拆遷辦應按《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和《湖南省城市房屋拆遷評估管理規定》組織實施。

房屋徵收的估價時點為徵收決定公告之日。

第十條區徵收實施部門根據分類評估價格和調查核實的情況,擬定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並在徵收范圍內發布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徵求意見公告,徵求被徵收人和利害關系人的意見,被徵收人和利害關系人提出聽證的,區徵收實施部門應按規定組織聽證,市拆遷辦應當參加聽證。徵求意見公告期不少於7個工作日。

區徵收實施部門應對被徵收人和利害關系人的意見進行研究,確需修改的,應予以修改和完善。

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的內容應包括:法律依據,徵收范圍,徵收實施步驟,被徵收房屋產權詳細情況,具體的徵收補償標准和安置方式,徵收補償資金的落實情況,安置用房及周轉用房的情況,徵收實施期限等。

第十一條區徵收實施部門將修改和完善後的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報市拆遷辦批准,並提供如下資料:

1、房屋徵收決定、公告及相關資料;

2、被徵收人和利害關系人的意見採納情況,舉行了聽證的還應附加聽證筆錄;

3、徵收補償安置資金或安置用房、周轉用房證明;

4、徵收房屋拆除施工安全管理資料。

區徵收實施部門根據批準的方案在徵收范圍內發布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實施公告,並組織實施。

第十二條徵收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在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發布前足額存入徵收補償專用賬戶,專款用於徵收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並接受市拆遷辦監管。未足額存入的,區徵收實施部門不得發布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實施公告。

市拆遷辦應當根據徵收補償安置協議簽訂情況及時監控相應數量的資金,並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三條被徵收人應當在徵收實施期限內,依照經批準的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與區徵收實施部門簽訂徵收補償安置協議,騰空房屋,完成搬遷。

區徵收實施部門應當在徵收補償安置協議簽訂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將協議報市拆遷辦備案。

第十四條房屋徵收決定公告規定的徵收實施期限屆滿,對於仍未達成徵收補償安置協議,需要下達徵收補償安置決定的,區徵收實施部門應按如下程序辦理:

1、區徵收實施部門依照《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和《湖南省城市房屋拆遷評估管理規定》規定的程序,申請對被徵收房屋進行分戶評估;

2、區徵收實施部門根據分戶評估結果,擬定分戶的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並書面告知被徵收人;

3、區徵收實施部門申請市拆遷調解,並提交擬定的分戶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分戶評估報告、協商筆錄、補償安置資金證明、安置用房和周轉用房權屬證明、被徵收房屋產權產籍等相關資料;

4、市拆遷辦應當在受理調解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組織調解,調解不成的,區徵收實施部門向區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區人民政府下達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決定。

第十五條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決定應包括下列內容:

1、被徵收房屋及權利人的基本情況

2、徵收的依據和理由

3、徵收補償安置的價格和方式

4、搬遷期限

5、告知當事人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權利、途徑及期限;

Ⅲ 2019年泉州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及拆遷補償標准(全文)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台商投資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現將《泉州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暫行規定》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泉州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暫行規定

第一章總則

一、為了規范泉州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福建省實施〈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辦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暫行規定。

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並確定房屋徵收部門負責具體組織實施本轄區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三、泉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為市房屋徵收部門,負責制定中心市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指導意見,統一中心市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政策,並監督、指導各縣(市、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各縣(市、區)房屋徵收部門應當根據上級有關法規及補償政策擬定本轄區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項目的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

四、各縣(市、區)發改、公安、審計、財政、城鄉規劃、國土、行政執法等部門應當依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和各自職責,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順利進行。

發改、國土、城鄉規劃等部門應當依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包括年度計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

五、房屋徵收部門可以委託房屋徵收項目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作為房屋徵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

房屋徵收部門可以通過公開招投標等方式向具備承擔相應工作能力的社團組織或中介機構購買服務,由其承擔房屋徵收法律服務、調查摸底、勞動力服務等具體工作。

六、從事房屋徵收工作的人員應當具備與其崗位相適應的專業知識,熟練掌握房屋徵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和其他業務知識,應當參加房屋徵收業務培訓考試。

七、房屋徵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原則,依法實行信息公開,鼓勵推廣運用電子信息技術。

第二章徵收決定

八、房屋徵收決定作出前,應當組織對項目進行成本概算,確保房屋徵收補償安置資金按時到位,保證被徵收人得到合法、合理、及時、公正的補償。

房屋徵收成本概算納入項目概算。其中,被徵收房屋拆除回收殘值納入徵收成本,一並結算。中心市區房屋徵收項目按成本概算逐步實行「總額控制、包干負責」制度。

九、屬於《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確需徵收房屋的建設項目,市、縣級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組織發改、國土、城鄉規劃等有關部門進行論證,並出具論證意見;經論證,建設項目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的,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房屋徵收范圍並予以公布。

十、房屋徵收部門擬定徵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區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區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將徵收補償方案及方案論證意見等相關資料報市房屋徵收部門備案。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徵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和房屋徵收信息平台上公布論證後的徵收補償方案,徵求公眾意見。徵求意見期限不得少於30日。被徵收人需提交意見的,應當持本人身份證明和房屋權屬書證材料(或房屋所在地基層組織出具的證明)在徵求意見期限內以書面形式提出。

十一、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徵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情況,及時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和房屋徵收信息平台上公布。

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徵收房屋,過半數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徵求意見期限內認為徵收補償方案不符合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徵收人和被徵收房屋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社區居委會等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房屋徵收部門應當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並將修改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十二、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組織成立由發改、國土、住建、城鄉規劃、行政執法、法制、綜治、信訪、項目所在街道辦事處(鄉鎮)等部門共同參與的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小組,或委託專門機構,通過徵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群眾意見、專家評議和有關職能部門論證相結合的辦法,對徵收項目社會穩定風險進行評估,並出具《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

房屋徵收決定涉及被徵收人500戶(含500戶)以上的,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十三、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徵收補償費用應當足額到位、專戶存儲到房屋徵收部門指定的賬戶內,專款專用。

十四、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徵收決定前,房屋徵收部門應當發布房屋徵收預告,組織對徵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位、用途、建築面積、未登記產權情況等進行調查登記,房屋徵收范圍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鄉鎮)、社區居委會應當組織人員協助做好調查登記工作。

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將調查登記結果及時在徵收范圍內向被徵收人公布。被徵收人對公布的調查結果有異議的應當書面向房屋徵收部門提出,房屋徵收部門應當進行核實並公布核實結果。

十五、被徵收人應當配合房屋徵收部門的調查登記工作,如實陳述被徵收房屋的權屬情況,並提供被徵收房屋權屬書證材料復印件。被徵收人拒不如實陳述或拒不提供被徵收房屋的權屬書證材料的,房屋徵收部門應當組織到有關檔案部門調取被徵收房屋權屬證據材料。各級檔案部門應當配合並出示有關證明材料。對查無權屬資料記載的,房屋徵收部門可以按未經登記的房屋進行認定處理,由此造成的損失由被徵收人自行負責。

被徵收人拒絕配合房屋徵收部門調查登記工作的,房屋徵收部門可以不予獎勵。被徵收人提供虛假書證材料的,依法追究有關責任。

十六、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徵收決定的項目,項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含泉州開發區)應當成立未經登記房屋調查認定處理工作組,成員由行政執法、國土、住建、城鄉規劃、工商、稅務、項目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社區等部門組成,負責對未經登記房屋進行調查認定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原則上不予補償。

十七、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後,應當於作出房屋徵收決定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和房屋徵收信息平台上公告。

房屋徵收公告應當載明徵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

第三章補償

十八、房屋徵收決定公告後,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在徵收范圍內公布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名單、基本信息,並將協商選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的期限等相關事宜告知被徵收人。

被徵收人應當在規定期限內協商選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被徵收人在規定時間內無法協商選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房屋徵收部門組織被徵收人採取隨機或者投票方式確定。採取隨機方式確定的,可在搖號、抽簽二者之中選其一。參與投票決定或者隨機選定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不得少於3家。採用投票方式確定的,參與投票的被徵收人數量應當過半數,過半數投票人選擇同一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的為多數決定。

採取隨機或者投票方式確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的,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在公開選定前5日內,在徵收范圍內公布選定時間和地點。公開選定時,被徵收人代表、被徵收房屋所在地基層政府、有關部門代表可以到場監督。

十九、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應當向社會公布一批綜合實力強、社會信譽好、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供被徵收人選擇。

二十、被徵收人或者房屋徵收部門對房屋評估價值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估價報告之日起10日內向原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對復核結果仍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復核結果10日內向市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房屋徵收鑒定費用參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規定的徵收評估收費標准執行。

二十一、房屋徵收與補償應當以有效的土地使用權契證或房屋所有權契證為計戶依據。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

被徵收房屋實行產權調換的,房屋徵收部門、被徵收人應當根據簽訂的房屋徵收補償協議、搬遷交房的先後順序進行選房,並按規定結清差價。

因城市規劃調整確實無法對被徵收企業經營性用房實行產權調換的,給予貨幣補償。

二十二、推進房屋徵收貨幣化安置。市、縣(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出台鼓勵被徵收人選擇貨幣補償方式的具體政策。

二十三、產權調換的房屋應當提前規劃,按期建設,符合國家和本省的房屋設計標准,水、電等配套設施齊全,經竣工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產權調換房屋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按《泉州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規定》執行。

安置房建設可採取政府統一建設或回購等方式,市財政出資的房屋徵收項目,剩餘的安置房由政府統籌安排,用於其他房屋徵收項目的安置或周轉用房等。

二十四、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由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訂立。被徵收房屋存在租賃關系的,被徵收人應當與承租人依照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自行協商被徵收房屋的騰空搬遷問題。

二十五、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符合城鎮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下列原則給予住房保障:

(一)被徵收人選擇貨幣補償的,根據被徵收人的申請優先給予配租保障性住房;

(二)被徵收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被徵收房屋建築面積不足當地廉租房保障標準的,按不低於當地廉租房保障標准進行安置。增加的產權調換房屋面積部分,被徵收人應當按照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價格補交差價。

二十六、因徵收房屋造成搬遷的,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向被徵收人支付搬遷費。

被徵收人選擇貨幣補償或現房產權調換的,房屋徵收部門應當支付6個月的臨時安置費。

被徵收人選擇產權調換的,產權調換過渡期限不得超過3年,在簽約期限內簽訂協議並搬遷的,過渡期限自簽約期限結束之日起計算,超過簽約期限簽訂協議搬遷的,過渡期限自搬遷之日起開始計算。在過渡期限內,房屋徵收部門應當按規定的標准支付被徵收人臨時安置費,但已提供周轉用房的除外;除不可抗力外,超過規定過渡期限的,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從逾期之月起對自行過渡的被徵收人雙倍支付臨時安置費,對提供周轉用房的被徵收人支付臨時安置費。逾期安置期間,遇臨時安置費標准調整的,應當自調整之月起按調整後標准發放臨時安置費。

各區搬遷費和臨時安置費的具體標准(含最低、最高標准)由市人民政府統一制定。縣(市)搬遷費和臨時安置費的具體標准(含最低、最高標准)由縣(市)人民政府結合本地實際制定。

二十七、因徵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標准被徵收人可選擇以下標准之一進行補償:

(一)根據生產經營者近3年的年平均凈利潤確定。生產經營期限不足3年的,以實際生產經營期限的年平均凈利潤確定。凈利潤根據稅務部門出具的稅後利潤額證明材料確定;稅務部門無法出具證明的,根據具備相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企業年度審計報告確定。

(二)根據被徵收非住宅房屋所在區位,按被徵收非住宅建築面積每平方米的標准,分地段分檔次給予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具體分類標准由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根據各自房屋徵收項目的實際自行確定。

二十八、實行產權調換的,被徵收人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期限按照實際停產停業期限計算;實行貨幣補償的,被徵收人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期限按照6個月計算。

二十九、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的,或者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補償決定所確定的搬遷期限不得少於15日。房屋徵收部門在報請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補償決定前,應當書面通知被徵收人進行最後一次協商。協商通知書應當載明協商的時間、地點。

對所有權人不明確的被徵收房屋拆除前,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就被徵收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三十、補償決定作出後,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前,房屋徵收部門應當提供產權調換房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並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

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後,被徵收人仍拒絕接受被徵收房屋貨幣補償款或產權調換房的,被徵收房屋貨幣補償款或產權調換安置房由市、縣級房屋徵收部門統一監管。

三十一、市、縣級房屋徵收部門應當依法建立房屋徵收補償檔案,並將分戶補償情況在房屋徵收范圍公示欄內及房屋徵收信息平台上向被徵收人公布,公布期限至房屋徵收項目結束止。

三十二、房屋徵收項目結束後,房屋徵收部門組織對房屋徵收的所有檔案資料進行整理,並及時將其移交市、縣級政府檔案部門統一保存。

三十三、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對徵收補償費用管理和使用情況的監督,並公布審計結果。

被徵收房屋分戶補償情況公布後,接受群眾舉報。對有舉報情況的,經接受舉報部門核查確實違反項目的補償安置標準的,由接受舉報的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理。

第四章附則

三十四、本暫行規定今後與國家及省相關部門出台的規定或辦法不一致的,從其規定。

各縣(市)人民政府可參照本暫行規定製定各自轄區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規定。

三十五、本暫行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3年5月14日泉州市人民政府發布的《泉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規定》同時廢止。本暫行規定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或縣(市、區)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徵收決定的項目,繼續沿用原有規定辦理。本規定施行後由縣(市、區)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徵收決定的項目適用本暫行規定。

Ⅳ 住建局是干什麼的

住建局是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簡稱。

以縣住建局為例,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研究擬定住房保障、城鄉規劃、工程建設、城市建設、村鎮建設、建築業、房屋裝飾裝修業、住宅與房地產業、勘察設計咨詢業、市政公用事業和風景名勝事業的有關規范性文件並監督實施,負責本系統、本部門依法行政工作職責,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

(二)承擔推進住房制度改革、保障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責任。擬訂全縣住房及住房保障相關政策並指導實施,指導住房建設和住房制度改革。擬訂廉租住房規劃及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國家、省、市、縣有關廉租住房資金安排並監督組織實施。編制住房保障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三)承擔全縣城鄉規劃的政策和制度制定,負責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並組織實施工作職責,負責城市規劃區內建設項目選址、方案審批等規劃管理工作,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指導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指導城市環境衛生規劃。

(四)承擔建立本縣工程建設標准體系的責任。組織實施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國家標准、全國統一定額和行業標準定額,擬訂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評價方法、經濟參數、建設標准和工程造價的管理制度,指導監督各類工程建設標準定額的實施和工程造價計價,組織發布工程造價信息。

(五)承擔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房地產市場的責任。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擬訂房地產市場監督管理政策並監督執行,指導城鎮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和開發利用工作,提出房地產業的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制定房地產開發、房屋權屬管理、房屋租賃、房屋面積管理、城鄉規劃監督管理的責任。

指導城鄉規劃的編制、實施和管理工作,擬訂危房鑒定、白蟻防治、房地產估價與經紀管理、物業管理、房屋徵收拆遷的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

(六)承擔監督管理建築市場、規范市場各方主體行為的責任。指導建築活動,擬訂工程建設、建築業及裝飾裝修業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改革方案、產業政策、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

組織實施房屋和市政工程項目招標投標活動的監督執法,擬訂建設工程施工、監理以及規范建築市場各方主體行為的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

負責建築工程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職責,負責建築工程質量、建築安全生產和竣工驗收備案的政策、規章制度的監督執行工作職責,參與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

(七)承擔監督管理勘察設計咨詢市場秩序和勘察設計咨詢質量的責任。擬訂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業的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改革方案、產業和技術政策、規章制度並指導實施。

指導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工作,組織實施房屋建築和市政設施抗震技術地方規范和標准圖集,組織開展城市建築物抗震性能普查、鑒定加固和改造工作,指導村鎮和農村建設抗震工作,指導和組織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八)承擔指導城鎮建設工程設施的防洪工作,指導城鎮燃氣公用設施的建設管理,指導城鎮建設檔案管理工作。

(九)承擔規范和指導村鎮建設的責任。擬訂村莊和小城鎮建設政策並指導實施,指導村鎮規劃編制、農村住房建設管理和危房改造,指導小城鎮和村莊人居生態環境的改善工作,指導和組織各類村鎮建設試點工作,指導受災村鎮及國家大型重點建設項目地區村鎮遷建、重建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

(十)擬訂全縣風景名勝區的發展規劃、政策並指導實施,負責風景名勝區的保護、規劃、建設和管理,指導風景區內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職責。

負責全縣世界自然遺產申報,會同文物主管部門負責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申報以及歷史文化名城(鎮、村)的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指導城鎮園林綠化工作。

(十一)承擔推進建築節能、城鎮減排的責任。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建築節能政策、規劃並監督實施,組織實施重大建築節能項目,推進城鎮減排。

組織實施重點科技項目的研究開發及成果轉化工作,承擔推進牆體材料革新的責任。負責組織實施散裝水泥的推廣工作。

(十二)制訂建設行業人才培養和教育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建設行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和執業資格管理工作。負責開展住房和城鄉建設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指導監督縣級建設民間組織的工作。負責指導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的信訪工作職責,督查督辦重大信訪案件。

(十三)貫徹執行國家關於人民防空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根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國防建設需要,擬定人民防空事業的建設發展計劃和有關規定,依法進行監督、檢查。

組織開展人民防空工程平戰結合工作,利用人民防空工程及其它各項設施,為城市經濟建設服務。

(十四)承擔縣政府公布的有關行政審批事項。

(十五)承辦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4)房屋徵收公司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是2008年中央「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新成立的中央部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負責建設行政管理的國務院組成部門,負責國家建設方面的行政管理事務。

其前身是1979年3月12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國家城市建設總局」,直屬國務院,由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代管。

2008年3月15日,根據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建設部」改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城鄉規劃管理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地質公園等管理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管理。

熱點內容
馬家強律師 發布:2024-11-25 08:39:15 瀏覽:202
車輛廠站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5 07:37:02 瀏覽:295
盲瞎大律師 發布:2024-11-25 07:20:47 瀏覽:115
勞動合同法怎麼投訴 發布:2024-11-25 07:07:34 瀏覽:6
國際經濟法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4-11-25 06:54:11 瀏覽:534
靖州法院晚會 發布:2024-11-25 05:49:22 瀏覽:84
民事訴訟法中的處分原則意義 發布:2024-11-25 05:05:41 瀏覽:894
根據我國的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4-11-25 04:51:35 瀏覽:799
北京市垃圾分類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5 04:37:17 瀏覽:928
天津融耀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25 04:37:15 瀏覽: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