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禽養殖管理條例
Ⅰ 新賓滿族自治縣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防治畜禽養殖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畜禽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自治縣的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畜禽養殖污染是指在畜禽養殖過程中,畜禽養殖場排放的廢棄物、產生的惡臭等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和破壞。
畜禽養殖廢棄物是指畜禽養殖活動中產生的畜禽糞便、尿液、畜禽舍墊料、畜禽屍體、散落的毛羽及清洗動物身體、飼養場地、器具所產生的污水等。第三條自治縣縣域內的畜禽養殖場(戶)常年存欄量達到豬20頭以上、牛10頭以上、羊50隻以上、雞500隻以上、鴨300隻以上、鵝200隻以上,且未達到國家規定規模標準的養殖場(戶)及相當規模的特種養殖場(戶),都應當遵守本條例。第四條自治縣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本條例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工商、動物衛生監督行政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做好相關監督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負責協調解決本轄區的畜禽養殖污染糾紛。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對違反本條例規定,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舉報和投訴。
對在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自治縣人民政府給予獎勵。第六條村民委員會根據村鎮規劃和環境保護要求,確定畜禽養殖廢棄物貯存場所,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自治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自治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審核批准。第七條畜禽養殖應禁止下列行為:
(一)向河道、溝渠、水庫庫區、旅遊區、風景名勝區排放畜禽養殖廢棄物;
(二)在街道、廣場等公共場所貯存畜禽養殖廢棄物;
(三)在運輸畜禽養殖廢棄物過程中造成廢棄物滲漏、流失、遺散;
(四)其他在非指定場所排放畜禽養殖廢棄物。第八條畜禽養殖場(戶)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准,對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屍體進行無害化處理。第九條新建畜禽養殖場(戶)選址應符合村鎮建設規劃,符合當地環境承載量和環境保護要求。
禁止在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村屯人口集中的區域建設養殖場(戶)。已建成的畜禽養殖場(戶)造成環境污染的,應限期關閉或搬遷。
新建、擴建、改建畜禽養殖場(戶)應當按畜禽養殖規模編寫環境影響報告表或填寫環境影響登記表。
新建、擴建、改建畜禽養殖場(戶),環境保護設施和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第十條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由自治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自治縣動物衛生監督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各自職權予以下列處罰:
(一)違反本條例第七條第一項規定的,責令改正,排除危害,並處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違反第七條第二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違反第七條第三項規定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違反第七條第四項規定的,責令改正,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的,責令進行無害化處理。拒不處理的,由自治縣動物衛生監督行政主管部門強行處理。所需處理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並處2000元罰款。
(三)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二款規定的,對新建畜禽養殖場(戶),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強行拆除,並處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對已建成的畜禽養殖場(戶),責令限期關閉或搬遷。
違反第九條第三款規定的,責令限期補辦環評手續。逾期不補辦手續,擅自開工建設的,責令停止建設,並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第九條第四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不準投入生產,並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第十一條自治縣畜禽養殖污染監督管理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二條本條例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Ⅱ 大連市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防治畜禽養殖污染,加強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公眾健康,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專業戶、養殖散戶的養殖污染防治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畜禽養殖污染,是指畜禽養殖產生的糞便、污水、惡臭、畜禽屍體等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和破壞。第三條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應當統籌考慮促進畜牧業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實行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激勵引導。第四條市及有關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統一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將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所需資金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鄉鎮人民政府、有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本轄區內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
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市人民政府派出機關根據授權,負責管理區域內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第五條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區域內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其派出機構按照規定職責,承擔區域內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
市及有關區(市)縣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和服務,在職責范圍內做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相關工作。
市及有關區(市)縣人民政府發展改革、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公安、財政、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務、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等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相關工作。第六條村民委員會、有關居民委員會可以將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在村民、居民中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宣傳教育。發現本區域內畜禽養殖污染行為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並向生態環境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第七條畜禽養殖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和誠信建設,為協會成員提供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信息、技術、培訓等服務。第八條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專業戶、養殖散戶是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責任主體,應當採取措施防止環境污染,對畜禽糞便、污水進行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並依法接受生態環境和農業農村等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第九條市及有關區(市)縣人民政府對在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廢棄物綜合利用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預 防第十條市及有關區(市)縣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依法編制本行政區域畜牧業發展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編制畜牧業發展規劃,應當統籌考慮環境承載能力以及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要求,合理布局,科學確定畜禽養殖的品種、規模和總量。第十一條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其派出機構應當會同市及有關區(市)縣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編制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編制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應當統籌考慮畜禽養殖生產布局,明確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目標、任務、重點區域,明確污染治理重點設施建設,以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污染防治措施,並與畜牧業發展規劃相銜接。第十二條市及有關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依法組織劃定畜禽禁止養殖區域,並向社會公布。第十三條不得建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區域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省有關規定執行。第十四條畜禽養殖專業戶、養殖散戶不得在下列區域內從事畜禽養殖活動:
(一)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
(二)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
(三)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
(四)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等人口集中區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止養殖區域。第十五條因畜牧業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調整以及劃定禁止養殖區域,或者因對污染嚴重的畜禽養殖密集區域進行綜合整治,確需關閉或者搬遷現有畜禽養殖場所的,由市及有關區(市)縣人民政府依法組織關閉或者搬遷,致使畜禽養殖者遭受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補償。
Ⅲ 葫蘆島市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防治畜禽養殖污染,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畜禽養殖業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畜禽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專業戶和散養戶的養殖污染防治。
法律法規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應當統籌考慮生態環境保護與畜禽養殖業健康發展的需要,堅持科學規劃、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利用、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促進本市畜禽養殖業實現生產清潔化、污染減量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第四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加大資金投入,引導和支持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廢棄物綜合利用,並將其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生態環境、農業農村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做好本區域內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第五條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統一監督管理。縣(市)區生態環境管理機構在職責范圍內,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和服務,在職責范圍內做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相關工作。
發展和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財政、公安、水利、科技、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相關工作。第六條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可以組織制定、實施有關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開展對村民、居民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宣傳教育。發現本區域內畜禽養殖污染行為的,應當予以制止並向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主管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第七條從事畜禽養殖以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活動,應當符合國家有關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要求,並依法接受有關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畜禽養殖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和誠信建設,防止畜禽養殖污染行為。第八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重大問題,研究部署聯合執法、應急預警、善後處理等工作。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資料庫,實現信息共享。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提供畜禽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專業戶、散養戶的名稱、養殖地址、規模、品種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情況等數據。資料庫應當向社會公開,便於公眾查閱,接受社會監督。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有關部門舉報畜禽養殖污染行為。相關部門應當公開舉報方式,接到舉報後應當依法及時進行處理,並在十個工作日內向舉報人反饋處理結果。
接受舉報的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第二章規劃和預防第十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編制畜牧業發段辯御展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實施。畜牧業發展規劃應當統籌環境承載能力以及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要求,合理布局、科學確定畜禽養殖的品種、規模、總量。第十一條市、縣(市)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機構)會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編制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實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應當與畜牧業發展規劃相銜接,統籌考慮畜禽養殖生產布局,明確畜禽灶高養殖污染防治目標、任務、重點區域,明確污染治理重點設施建設,以及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污染防治措施。第十二條市、縣(市)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機構)會同農業農村、自然資源、水利等主管部門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技術規范的規定,劃定或者調整轄區內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徵求公眾意見後,報本級政府批准實施,並向社會公布。第十三條禁養區內禁止從事畜禽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專業戶的養殖活動;已建成的畜禽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專業戶的圈舍等養握岩殖設施,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
限養區實行畜禽養殖出欄總量控制,不得新建、擴建畜禽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改建畜禽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不得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畜禽養殖控制總量和應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由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市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根據區域(流域)的環境承載能力確定。
禁養區、限養區以外的畜禽養殖,應當符合畜牧業發展規劃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落實污染防治措施,推廣生態養殖,扶持規模化、標准化養殖,鼓勵分散飼養向集約養殖方式轉變。
Ⅳ 河南省畜牧業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促進畜牧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維護畜牧業生產者、經營者、畜禽產品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畜禽和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葯的生產、加工、經營、管理以及畜禽產品的檢疫等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畜牧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制定畜牧業發展規劃,逐步提高對畜牧業投入的總體水平,加快畜牧業產業化進程,促進畜牧業發展。
各級財政支農資金應向畜牧業傾斜,每年在編制財政預算時應加大對畜牧業的投入。第四條建立開放、有序、公平競爭的畜牧市場體系。
鼓勵境內外組織和個人到我省從事畜牧業科研、生產、加工、經營活動。
畜牧業科研、生產、加工、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第五條縣級以上畜牧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牧業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助畜牧行政主管部門做好畜牧業工作。
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畜牧業發展的組織、協調、服務等具體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和畜牧技術推廣工作。
畜牧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有計劃地對畜牧技術推廣人員進行技術培訓。
縣級以上畜牧行政主管部門應會同勞動行政主管部門開展畜牧職業技能鑒定,逐步實行畜牧技術人員持證上崗。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對在發展畜牧業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養殖、加工與經營第八條推廣科學養殖技術,改進分散養殖方式,發展適度規模養殖,提高專業化和集約化養殖水平。
畜禽養殖除規定的放牧區外,提倡圈養。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畜產品基地建設。鼓勵龍頭企業的發展,增強其輻射帶動能力。引導龍頭企業與養殖戶建立穩定的利益關系,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第十條從事畜禽養殖的單位和個人使用飼料添加劑和獸葯,國家和省有規定的,應按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使用。
飼養過程中禁止使用國家明令停用、禁用或淘汰的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葯和其他產品。第十一條飼養、經營畜禽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做好畜禽疫病計劃免疫、預防工作,並接受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監測、監督。
種用、乳用畜禽應當達到國家規定的健康合格標准,取得縣(市、區)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核發的種用、乳用動物健康合格證,並建立健康檔案。農戶自繁自用的種用畜禽除外。第十二條畜禽飼養場、屠宰廠(場)、肉類聯合加工廠的選址、設計和建設,應當符合國家和省規定的動物防疫條件和相關要求。第十三條畜禽屠宰廠(場)、肉類聯合加工廠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與屠宰規模相適應的水源,水質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二)有符合國家規定的待宰間、屠宰間、急宰間、動物屠宰設備和無害化處理設施;
(三)有依法取得健康證明和資格證書的屠宰技術人員;
(四)有必要的肉品品質檢驗設備、冷藏設施、運載工具、消毒設施、消毒葯品;
(五)有符合動物防疫法律、法規規定的防疫條件,並依法取得縣以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頒發的動物防疫合格證;
(六)有健全的衛生管理制度;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十四條屠宰、加工、經營畜禽和畜禽產品的單位和個人,須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申報檢疫。農民個人自宰自用生豬等畜禽的檢疫,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
經檢疫合格的畜禽、畜禽產品,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出具檢疫證明,畜禽產品同時加蓋或者加封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統一使用的驗訖標志。
畜禽產品包裝物應當符合動物防疫條件,包裝物上應有按國務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監制的檢疫合格標識。
經檢疫不合格的畜禽、畜禽產品,由貨主在動物檢疫員監督下作防疫消毒和其他無害化處理;無法作無害化處理的,予以銷毀。第十五條畜禽養殖用地應當依法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畜禽養殖場(戶)可以依法通過轉讓、租賃、承包、入股、聯營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
畜禽養殖用地按農用地管理;原來屬於耕地的,用後必須進行復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