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① 山東省政府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政府規章制定行為,提高立法質量,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國務院《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省人民政府規章(以下簡稱規章)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和公布等,適用本規定。第三條制定規章,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
(二)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許可權;
(三)符合本省實際,突出地方特色;
(四)公平、合理地界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以及相關部門的權力與責任;
(五)依法保障公民有序參與;
(六)具有可執行性。第四條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以下簡稱政府法制機構)負責規章制定規劃和計劃的研究論證、規章草案的審查,以及相關的組織、指導和協調工作。
規章制定工作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第二章立項第五條省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編制規章五年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
五年立法規劃應當在每屆政府任期的第一年度內編制完成,年度立法計劃應當在上一年第四季度內編制完成。第六條有關部門、單位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認為需要制定規章的,應當於上一年十月底前,向政府法制機構提報立項申請。
立項申請應當對制定規章的必要性、立法依據以及擬確立的主要制度等作出說明。第七條政府法制機構應當向社會公開徵集立法項目建議。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通過山東省政府法制網站或者以書面信函的形式向政府法制機構提出立法項目建議。
政府法制機構應當將徵集到的立法項目建議,交付相關部門研究並提出處理意見。第八條政府法制機構應當根據省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研究論證規章立項申請和立法項目建議,擬訂規章五年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
政府法制機構應當採取座談會、論證會、公開徵求意見等方式,徵求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對擬訂規章五年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的意見,並對重要立法項目組織有關方面進行立法成本效益分析和社會風險評估。
規章五年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報請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第九條在規章五年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實施中,有關部門、單位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認為需要進行調整的,應當向省人民政府提出書面請示,由政府法制機構審查後報請省人民政府決定。第三章起草第十條省人民政府可以確定一個或者幾個部門負責起草規章草案;法律關系復雜的,可以確定由政府法制機構組織起草規章草案。
省人民政府可以委託社會有關方面起草規章草案。
省人民政府委託起草規章草案的,由政府法制機構確定受託人,並與受託人簽訂委託協議。第十一條政府法制機構應當加強規章草案起草工作的指導;必要時,可以提前參與規章草案的起草工作。
起草部門可以聯合有關部門共同起草規章草案,也可以委託有關組織、專家起草規章草案。
起草部門應當按照政府法制機構確定的時限完成起草工作;不能按時完成的,應當向省人民政府作出書面報告,並向政府法制機構作出書面說明。第十二條起草規章應當先行調查研究,並可以通過網上徵求意見、召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
規章草案擬設定臨時性行政許可、行政收費的,起草單位應當通過召開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聽取意見。第十三條規章草案應當經起草部門負責人會議討論通過,並由起草部門主要負責人簽署後,形成規章草案徵求意見稿,書面徵求有關部門的意見。
有關部門提出修改意見時,應當同時附具依據和理由,經本部門主要負責人簽署並加蓋本部門印章後,自收到規章草案徵求意見稿之日起十五日內反饋起草部門;逾期或者不按照要求回復意見的,視為同意。
起草部門應當認真研究有關部門提出的修改意見。意見合理的,應當予以採納;有爭議的,應當予以協商。經協商仍不能達成一致的,起草部門應當在報送規章草案送審稿時書面說明情況和理由。第十四條起草部門完成起草工作後,應當將送審報告,規章草案送審稿及其說明,以及徵求意見原件、依據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外地有關的立法資料等,徑送政府法制機構審查。
送審報告主要包括送審規章的名稱、有關部門分歧意見的協調情況和送審建議等。送審報告應當由起草部門主要負責人簽署;有關部門共同起草的,應當由該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共同簽署。
規章草案送審稿的說明應當包括制定規章的必要性、起草過程、起草依據和擬確立的主要制度等;擬設定臨時性行政許可的,起草部門還應當就設定該行政許可的合法性、必要性,以及對經濟和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等作出說明。
② 四平市人民政府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政府規章制定程序,保證政府規章質量,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市人民政府規章(以下簡稱規章)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備案、評估、修改、廢止和解釋等,適用本規定。第三條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規章制定工作,研究和解決規章制定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負責規章制定的具體工作。
起草單位負責規章的起草、論證,並協助法制部門做好規章制定的相關工作。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及其他有關單位,應當配合做好規章制定的調研、論證等相關工作。第四條規章制定工作所需經費列入市財政預算。第二章立項第五條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應當每年向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徵集下一年度規章制定項目,並向社會發布徵集下一年度規章制定建議公告。第六條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認為下一年度需要制定規章的,應當向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提出規章制定立項申請。
立項申請應當包括制定規章的必要性、可行性、立法依據、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擬確立的主要制度等。第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通過信函、電子郵件等方式向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提出規章制定建議。第八條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可以根據本市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提出規章制定項目。第九條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應當對申報的規章制定項目組織立項論證。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的規章制定建議,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認為有必要進行立項論證的,送交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進行論證,或者自行組織論證。
對起草難度大、涉及多個部門職責以及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提出的規章制定項目,由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立項論證。
未經立項論證的項目,不得列入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第十條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根據立項論證情況,對規章制定立項申請和規章制定建議進行審查,並可以組織有關部門和市人民政府立法咨詢專家召開論證會,擬定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草案,報請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發布實施。
市人民政府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一經批准,不得隨意調整,確需調整或者追加規章制定項目的,由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提出意見,報市人民政府批准。第三章起草第十一條規章的起草由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中確定的單位承擔。
起草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按照規定的時限完成起草工作。不能按時完成的,應當向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作出書面說明。第十二條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應當加強對規章起草工作的指導。必要時,可以參與規章的起草工作。第十三條擬制定的規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起草或者組織起草:
(一)涉及政府共同管理行為的;
(二)涉及綜合性管理事務的;
(三)涉及重大應急事項的;
(四)涉及多個部門或者主管部門不明確的;
(五)其他需要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起草或者組織起草的情形。第十四條起草單位起草規章可以邀請有關組織、專家參加,也可以委託有關組織、專家起草。第十五條起草單位起草規章應當深入調查研究,認真聽取有關部門、基層組織、市人民政府立法咨詢專家以及相關公民代表的意見,借鑒省內外立法經驗。
對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規章,起草單位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對涉及重大法律問題或者特殊專業技術問題的規章,應當召開論證會,聽取有關方面的專家或者其他專業人員的意見。第十六條起草的規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舉行聽證會:
(一)對本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
(二)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
(三)需要聽證的其他情形。第十七條起草的規章內容涉及其他部門職責或者與其他部門關系緊密的,起草單位應當認真聽取其他部門的意見,意見合理的,應當予以採納;有爭議的,應當進行協調。經協調仍不能達成一致的,起草單位應當在送審報告中說明情況和理由。第十八條起草單位完成起草工作後,應當將送審報告、規章送審稿、起草說明、立法依據對照表及其電子文本等報送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審查。
送審報告主要包括送審規章的名稱、有關部門分歧意見的協調情況和送審建議等。送審報告應當由起草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有關部門共同起草的,應當由該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共同簽署。
規章送審稿應當經起草單位法制機構審核,由起草單位集體討論決定,並加蓋起草單位公章。
起草說明應當包括制定規章的必要性、起草過程和法律依據、擬確立的主要制度和措施等。
立法依據對照表應當包括規章送審稿條文及其上位法依據和相關參考資料。
③ 江蘇省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規章制定程序,保證規章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規章(以下簡稱規章)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解釋等,適用本規定。
違反本規定製定的規章無效。第三條制定規章,應當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
制定政治方面法律、法規的配套規章和重大經濟社會方面的規章,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同級黨委。第四條制定規章,應當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確立的立法原則,符合憲法、法律、法規的規定,堅持從本地實際出發,堅持科學性、民主性,堅持立法與改革決策相結合。
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第五條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規章制定工作,研究、協調、決定規章制定中的重大問題。規章制定工作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承擔行政立法工作的部門(以下簡稱政府立法部門)具體負責統籌、組織、協調和指導規章制定工作,研究論證規章項目,審查修改規章草案。第六條鼓勵社會公眾有序參與規章項目徵集、公開徵求意見、聽證、咨詢論證、評估等立法過程,提出意見和建議。政府立法部門可以選取有代表性的基層政府、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作為立法基層聯系點,聽取意見和建議。第二章立 項第七條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或者下級人民政府認為需要制定規章的,應當分別向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報請立項。第八條政府立法部門可以於每年下半年向本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下級人民政府、有關組織徵集下一年度規章制定項目建議,也可以通過走訪基層單位、立法基層聯系點以及在門戶網站、報刊等媒體上向社會公開徵集的方式,徵集規章制定項目建議。
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或者下級人民政府應當在規定時間內按照要求向政府立法部門報送制定規章的立項申請,對制定規章的必要性、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擬確立的主要制度等作出說明。開展立法前評估(論證)的,提交立法前評估(論證)報告。第九條政府立法部門根據黨委、政府工作安排以及人大議案、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等實際工作需要,可以直接提出制定規章項目,或者交由相關部門研究並提出意見。第十條納入規章制定工作計劃的項目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屬於規章制定許可權范圍;
(二)屬於本級人民政府職權范圍;
(三)符合本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政管理實際需要,能夠切實有效地解決問題;
(四)制定依據明確,擬確立的主要制度和措施合法、必要、可行。第十一條政府立法部門應當組織對報請立項的規章制定項目和徵集的規章制定項目建議是否符合規定條件進行研究,並根據輕重緩急和草案成熟程度等情況,擬訂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必要時,可以組織評估論證。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並向社會公布。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規章制定工作計劃應當與省人民政府規章制定工作計劃相協調。第十二條對列入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的項目,起草單位應當制定工作方案,落實領導責任、工作人員、工作經費,明確工作進度安排。
政府立法部門應當及時跟蹤了解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執行情況,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必要時,可以提前介入規章草案的起草工作。第十三條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執行中需要新增或者調整規章項目的,應當按照本規定申報、研究論證,並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第三章起 草第十四條規章由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具體負責起草;涉及兩個以上部門職能或者內容復雜的,可以確定由一個部門牽頭會同其他部門共同負責起草。
政府立法部門應當對規章起草工作進行指導。涉及規范政府共同行為或者其他綜合性較強的規章,可以確定由政府立法部門組織起草,有關單位應當配合。
專業性較強的規章委託起草的,起草單位應當向受委託方提供相關資料,並協助受委託方開展必要的立法調研、論證等。
④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規章制定程序規定(2022修改)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市場監管總局)規章制定程序,保證規章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章制定程序條例》《法規規章備案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市場監管總局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的決定、命令,在職責和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市場監管總局規章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備案、解釋和翻譯等,適用本規定。第三條制定市場監管總局規章應當堅持黨的領導,貫徹落實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符合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制定市場監管總局規章應當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在規定其應當履行的義務的同時,應當規定其相應的權利和保障權利實現的途徑。
制定市場監管總局規章應當體現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在賦予有關行政機關必要職權的同時,應當規定其行使職權的條件、程序和應承擔的責任。
制定與企業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規章,在制定前、制定過程中和立法後評估中要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第四條沒有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依據,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不得增加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權力或者減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法定職責。第五條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辦法」、「實施細則」,但不得稱「條例」、「通知」。第六條市場監管總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
在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收費、行政強制措施等事項范圍內,對實施上述事項作出具體規定的,一般應當制定規章。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需要對違反市場監督管理秩序的行為設定警告、通報批評或者一定數額罰款的,應當制定規章。第七條制定規章應當做到備而不繁,形式嚴謹規范,內容具體明確,邏輯清晰嚴密,文字准確簡潔,具有可操作性。第二章立項第八條市場監管總局各司局認為需要制定、修改、廢止規章的,應當在每年12月1日前,向總局報送立項申請。立項申請應當列明項目名稱、立項必要性和可行性、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擬確立或者完善的主要制度、起草機構、項目負責人、項目承辦人、進度安排及完成時間等內容。第九條市場監管總局法制機構(以下簡稱總局法制機構)對各司局提出的立項申請進行研究論證,擬訂市場監管總局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於每年第一季度提請市場監管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後印發執行,並向社會公布。
制定立法工作計劃應當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充分論證、審慎選項,對社會關注度高、監管急需的項目應當予以優先安排。
總局法制機構應當及時跟蹤了解立法項目進展,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並向總局報告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執行情況。第十條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應當嚴格執行。起草機構應當抓緊推進起草工作,按照年度立法工作計劃規定的時限要求,提交規章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規章送審稿)。
未按照年度立法工作計劃規定時限完成的立法項目,起草機構應當說明原因並報請總局分管負責同志同意後,將有關情況書面通報總局法制機構。
未按照年度立法工作計劃規定時限完成的立法項目,原則上不再列入下一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第十一條根據市場監管工作實際,確有必要增加立法項目的,由相關司局提出立項申請並說明理由,報請總局主要負責同志同意後納入當年立法工作任務。第三章起草第十二條列入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規章,由提出立項申請的司局負責起草;涉及多個司局職責的,由一個司局牽頭起草,相關司局配合。
起草機構應當確定一名司局級同志為負責人,並指定專人承辦具體工作。第十三條起草過程中,起草機構應當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了解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考察研究國內外的先進經驗,提出切實可行的規章草案。起草機構應當向總局法制機構通報起草工作進展情況。
起草專業性較強的規章,可以吸收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起草工作,也可以委託有關專家、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組織承擔起草任務。第十四條起草機構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書面徵求意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並將意見收集和採納情況形成書面報告。
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起草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將規章草案及其說明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市場監管總局官方網站上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的期限一般不少於三十日。
⑤ 南京市政府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規範本市政府規章的制定程序,增強立法的民主性和透明度,保證政府規章的制定質量,推動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和促進依法行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和國務院《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政府規章(以下簡稱規章)是指本市政府根據法律、法規,按照規定程序制定,以市政府令形式公布,用以規范行政行為,調整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關系,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
規章的名稱可以稱規定、辦法、規則、實施細則等,但不得稱條例。第三條 本市規章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備案、解釋,應當遵守本規定。
制定規章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和國務院《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有關規定。第四條 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以下稱市政府法制辦)是本市政府的法制工作機構,具體負責規章制定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編制規章制定年度計劃草案;
(二)組織起草、審查、修改、協調、論證規章草案;
(三)組織協調、論證規章的修改、廢止工作;
(四)具體承辦規章的解釋工作;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各區、縣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協助市政府法制辦共同做好規章草案的起草和論證工作。第五條 區、縣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門應當重視規章的制定工作,對政府規章的起草、審查、協調、論證和發布工作給予必要的支持。第二章 立項第六條 區、縣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可以向市政府提出制定規章項目的建議。提出規章制定項目建議,應當向市政府法制辦提交下列材料:
(一)制定的目的、依據、擬確定的主要制度、有關背景材料及說明;
(二)起草單位和相關單位;
(三)其他需說明的事項。已經草擬規章送審稿的,還應當同時提交文本一式三份;報送前已徵求相關部門和單位意見的,還應當同時報送相關部門和單位的意見和修改建議。第七條 本市其他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民個人可以提出制定規章的立項建議。建議應當以書面形式向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及區、縣政府或者市政府法制辦提出。
向市、區、縣政府提出的建議由市政府法制辦答復;向市政府有關部門提出的建議由該部門會同市政府法制辦答復。第八條 市政府法制辦應當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在廣泛聽取和認真研究社會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於每年年底以前擬訂下一年度規章制定年度計劃草案,經市政府審議通過後以政府文件印發執行。
規章制定年度計劃應當明確規章的名稱、起草單位、完成時間等。第九條 規章制定年度計劃的立法項目分為制定項目和調研項目。制定項目是指經論證、比較成熟的當年上報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的項目。調研項目是指當年進行調研、論證,待條件成熟時,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的項目。第十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列入規章制定年度計劃:
(一)法律、法規等上位法已經有明確規定,不需要重新制定的;
(二)通過制定規章保護部門利益或者有地方保護主義傾向的;
(三)屬於部門職責事項,通過制定規范性文件即可調整的;
(四)其他尚不具備制定規章條件的。第十一條 規章制定年度計劃由市政府法制辦負責組織實施和監督執行。市政府法制辦在組織實施過程中可以根據工作需要,提出調整計劃的建議,報市政府批准。第十二條 區、縣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臨時提出制定規章的要求,經市政府同意後,由市政府法制辦予以立項。第三章 起草第十三條 規章送審稿由報送該項目的區、縣政府或市政府部門負責起草。
主要內容涉及兩個以上區、縣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門職責的規章送審稿,由有關區、縣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門聯合起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規章送審稿,可以由市政府法制辦直接起草或者組織起草,市政府法制辦也可根據情況委託有關機構或者專家組織起草,相關部門應當給予充分配合:
(一)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二)涉及重大行政管理事項的;
(三)主要內容涉及兩個以上區、縣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門的職責,但聯合起草有困難的;
(四)不能明確具體職能部門的。
⑥ 常州市人民政府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市人民政府規章(以下簡稱規章)的制定程序,提高規章制定質量和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國務院《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規章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解釋、備案等,適用本規定。第三條規章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
(二)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制定規章,限於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
應當制定地方性法規但條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規章。規章實施滿兩年需要繼續實施規章所規定的行政措施的,應當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第四條制定規章,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符合法定許可權,遵循法定程序,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
(二)堅持立法公開,依法保障公民有序參與;
(三)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深化改革的要求,體現精簡、統一、效能的精神,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四)依法、合理地界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以及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責任;
(五)符合本市實際,體現地方特色,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解決地方實際問題。第五條市人民政府負責對規章制定工作的組織領導。
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負責組織開展規章制定的具體工作,並做好相關督促、指導和協調工作。
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轄市(區)人民政府以及有關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共同做好規章制定的相關工作。第六條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辦法」、「實施辦法」等,但不得稱「條例」。第七條規章用語應當准確、簡潔,內容應當明確、具體。法律、法規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規章原則上不作重復規定。
規章內容用條文表達,以條為基本單位。除內容復雜的外,規章一般不分章、節。第八條規章制定工作所需經費,應當列入專項預算予以保障。第二章立項與計劃第九條制定規章應當立項。
市人民政府通過制定年度規章立法計劃,確定全年規章制定項目。第十條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轄市(區)人民政府認為需要制定規章的,應當向市人民政府報請立項。
其他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民認為需要制定規章的,可以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制定規章的建議。第十一條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轄市(區)人民政府報送的規章立項申請材料,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所依據的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
(三)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擬確立的主要制度;
(四)調研和規章草案初稿起草等情況。第十二條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轄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於每年九月底前向市人民政府報送下一年度規章立項申請。第十三條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負責組織對報請市人民政府立項的規章制定項目進行立法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第十四條報請市人民政府立項的規章制定項目,具有立法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作為規章制定正式項目;具有立法必要性,但條件尚不成熟的,作為規章制定調研項目;超越規章制定許可權、立法必要性不充分或者通過制定規范性文件即可調整的,不予列入規章制定項目。第十五條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編制年度規章立法計劃草案,應當與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相銜接。第十六條年度規章立法計劃草案編制完成後,由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報市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七條經過批準的年度規章立法計劃,未經原批准機關同意不得調整。第十八條年度規章立法計劃由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組織實施和監督執行。
對列入年度規章立法計劃的規章制定正式項目,起草單位應當按時報送規章草案送審稿等相關材料;對列入年度規章立法計劃的規章制定調研項目,組織實施單位應當按時報送調研報告等相關材料,並就該調研項目是否納入下一年度規章立法計劃作出說明。未按時報送的,應當及時向市人民政府書面說明情況。第三章起草第十九條申請立項的部門(單位)負責規章起草或者牽頭組織起草工作,其他相關部門(單位)配合或者參與起草。
涉及重要行政管理事項或者全局性、綜合性較強的,也可以由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起草或者組織起草。
涉及內容專業性較強的,可以邀請有關組織、專家參加,也可以委託有關組織、專家起草。
⑦ 國家體育總局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國家體育總局(以下簡稱總局)規章制定程序,保證規章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以下簡稱立法法)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以及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總局規章的計劃、起草、審查、決定、公布、備案、解釋、清理、修改和廢止,適用本規定。第三條本規定所稱規章,是指總局根據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在本部門職權范圍內制定的,或者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職權范圍內聯合制定的,以總局令的形式公布的規范性文件。第四條政策法規司負責管理和協調總局規章制定工作,各廳、司、局和直屬單位在各自主管業務范圍內,負責規章制定的具體工作。第五條制定規章,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符合憲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二)遵循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在賦予有關部門必要職權的同時,應當規定其行使職權的條件、程序和應承擔的責任;
(三)遵循精簡、統一和效能的原則,明確各部門職能,相同或相近的職能應當規定由一個部門承擔,簡化行政管理手續。第六條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辦法」。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或其他規章而做出具體安排或解釋、補充的規章,也可稱「實施細則」或「實施辦法」。
規章的名稱不得稱「條例」。第七條規章應當概念明確,用詞准確,文字簡練,符合邏輯,具有可操作性;不得使用不確定的修飾詞和宣傳性、文學性的語言。第八條規章應當條文化,每一條應當包含一項內容。
規章可以根據需要設章、節、條、款、項、目。第二章計劃第九條總局年度規章制定計劃(以下簡稱年度計劃)由政策法規司組織編制和實施。第十條各廳、司、局和直屬單位應當於每年10月31日前向政策法規司提出下一年度規章制定計劃建議。
年度計劃建議應當就制定規章的必要性、目的和依據、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擬確立的主要制度、前期准備情況、具體負責單位和起草單位、工作進度安排等事項做出說明。第十一條政策法規司根據體育事業發展需要和總局實際情況,對報送的年度計劃建議進行綜合協調,擬定總局年度計劃草案,報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批准。
年度計劃於每年12月31日前下發。第十二條規章制定工作應當按照年度計劃進行。
年度計劃在執行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不能按時完成的,有關廳、司、局和直屬單位應當向政策法規司提出申請並說明理由;擬增加規章項目的,應當進行補充論證,並按第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向政策法規司提出建議。
因年度計劃調整而補充的規章項目,數量不超過原計劃的五分之一。第十三條總局根據需要編制指導性體育立法五年規劃的工作,參照本章規定執行。第十四條總局向全國人大和國務院提出法律的立法建議和行政法規的立項申請等工作,參照本章規定執行。第三章起草第十五條起草規章,由提出年度計劃建議的有關廳、司、局和直屬單位負責;規章內容涉及兩個以上廳、司、局和直屬單位的,由主要負責的單位牽頭起草,其他單位配合。
起草規章,可以根據需要成立起草工作小組;必要時,可以請政策法規司提供咨詢和幫助。第十六條起草規章,應當對規章制定目的和依據、適用范圍、概念界定、主管部門、主要制度、法律責任或處罰措施、施行日期等內容做出明確規定。
起草規章,應當考慮現行規章的規定。需要廢止相關規章或其部分條款的,應當在規章草案中予以明確。第十七條起草規章,應當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並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書面徵求意見、座談會、論證會等形式,必要時可以採取聽證會和向社會公布等形式,廣泛聽取有關單位、組織、專家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第十八條起草規章,涉及國務院其他部門的職責或與其關系緊密的,或者涉及總局其他廳、司、局和直屬單位業務的,起草單位應當及時徵求其他部門或總局有關單位的意見,充分協商,達成共識;協商不成的,起草單位應當在上報規章草案時說明情況和理由。第十九條規章草案形成後,起草單位應當根據需要將草案再次送第十七條和第十八條涉及的有關部門、單位、組織和人員徵求意見,或召開論證會等;必要時,還應當向省級體育行政部門徵求意見。
⑧ 山東省人民政府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規章制定程序,提高立法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規章,是指省人民政府為履行行政管理職能,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並以省人民政府令發布的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具有法定效力的規范性文件。
規章名稱為「規定」(暫行規定)、「辦法」(暫行辦法)和「細則」(實施細則)。規章不得使用「條例」。第三條制定規章,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堅持國家法制統一原則,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
(二)從全局出發,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符合本省實際,突出地方特色;
(四)充分發揚民主,走群眾路線;
(五)與改革決策、發展決策緊密結合。第四條制定規章的范圍包括:
(一)法律、法規授權制定規章的;
(二)法律、法規雖未授權,但根據本省實際情況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
(三)制定地方性法規尚不成熟,需要以規章形式加以規范的;
(四)省人民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職能,需要以規章形式規范的其他事項。第五條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負責規章的審查和綜合協調工作。第二章規劃與計劃第六條制定規章工作應當根據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編制一定年度的規劃和年度計劃。
立法規劃應當在每屆政府任期的第一年內編制完成,年度立法計劃一般應在上一年第4季度內編制完成,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組織編制。第七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均可以向省人民政府提出制定或修改規章的立法項目建議。立法項目建議應當以書面形式送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第八條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應當根據法律、法規及省人民政府的重要決策和工作部署,擬定年度立法項目,並徵求有關部門的意見,經綜合研究和協調論證後,擬定年度立法計劃草案,提請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批准。第九條年度立法計劃經批准後,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負責組織實施。第十條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執行年度立法計劃過程中,認為需要調整計劃項目的,應當以書面形式向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提出,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提出意見,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第三章起草第十一條規章一般委託省人民政府主管部門起草;重要的立法項目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組織起草。
規章起草工作應當堅持立法工作者、實際工作者、專家學者相結合的原則,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廣泛傾聽群眾意見。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應當加強對規章起草工作的指導,以確保規章起草工作順利進行。第十三條規章起草部門應當成立起草小組,並確定一名負責人主管起草工作。
規章起草部門應當按立法計劃的要求完成起草任務;沒有按計劃完成起草任務的,應當向省人民政府書面說明情況。第十四條起草的規章,應當包括立法宗旨、依據、原則,適用范圍,權利義務,法律責任,生效時間等內容。第十五條起草的規章,應當做到文體規范、結構嚴謹、條理清楚、文字簡明、用詞准確。必要時,應當明確某些用語的特定含義。
依照法律、法規制定實施細則或者實施辦法,應當結合本省實際,突出地方特點,對原則性條款作出具體規定。第十六條起草規章,應當撰寫起草說明,其內容包括:立法必要性、指導思想、起草經過、需要說明的主要問題等。第十七條部門起草的規章,經起草部門負責人會議討論通過後,由部門主管負責人簽署,形成會簽稿,發送有關部門會簽。第十八條有關部門收到規章會簽稿後應當在15日內提出會簽意見,經部門負責人簽署或加蓋公章後退回起草部門;逾期未會簽的,視為同意。第十九條起草部門應當認真研究會簽意見,對合理意見,應予採納;對有爭議的意見,應當與有關部門進行協商;經協商仍達不成一致意見的,應當書面說明情況。第二十條起草部門完成規章起草工作後,應當將送審報告連同送審稿及其說明,會簽意見原件以及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和主要參考資料報送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審查。第四章審查第二十一條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應當從下列方面對規章送審稿進行審查:
(一)符合憲法、法律和法規規定;
(二)符合本省改革和發展的實際需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三)與本省現行地方性法規、規章協調、銜接;
(四)體現轉變政府職能和精簡、效能、統一的原則;
(五)會簽全面,有分歧意見的,應基本協調一致;
(六)符合立法技術要求。
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在審查規章送審稿時,認為不符合前款規定的,可退回原起草部門修改或重新起草,或者要求補報有關文件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