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農村房屋登記條例
A. 買無錫梅村新街口的房子可以遷戶口嗎
購房入戶的,必須符合當地的戶籍准入政策的要求:
1、還必須要能提供相應的證件,如房屋產權登記證、購房合同、原始收據及本人的戶口本、身份證等等;
2、如果該房產是屬於農村的房產,在沒有房產登記證的前提下,一般是無法落實當事人的戶口的;
3、當事人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咨詢房產所在地的轄區派出所工作人員,並以對方的答復為准。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的規定:
第十條公民遷出本戶口管轄區,由本人或者戶主在遷出前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出登記,領取遷移證件,注銷戶口。
公民由農村遷往城市,必須持有城市勞動部門的錄用證明,學校的錄取證明,或者城市戶口登記機關的准予遷入的證明,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手續。
公民遷往邊防地區,必須經過常住地縣、市、市轄區公安機關批准。
第十三條公民遷移,從到達遷入地的時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內,農村在十日以內,由本人或者戶主持遷移證件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入登記,繳銷遷移證件。
沒有遷移證件的公民,憑下列證件到遷入地的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入登記:
1.復員、轉業和退伍的軍人,憑縣、市兵役機關或者團以上軍事機關發給的證件
2.從國外回來的華僑和留學生,憑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者入境證件
3.被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釋放的人,憑釋放機關發給的證件。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規定:
第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第十四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B. 落戶無錫的條件
落戶無錫的條件具體如下:
1、「三投靠」人員「三投靠」人員是指夫妻相互投靠、父母投靠子女、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的人員。「三投靠」人員須憑以下手續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辦理戶口准遷手續;
2、工作調動人員幹部、職工因工作調動需要遷移戶口的,可憑組織、人事、勞動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調動通知和遷入單位的戶口接收證明,到遷入單位的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由派出所內勤民警發給《戶口准遷證》;
3、購買房屋並具備穩定生活來源的人員凡在市區購買房屋,以及自建私房或其他原因擁有房產同時具備穩定性生活來源,要求遷移戶口;
4、大、中專院校錄取的新生被大、中專學校錄取的新生,或高校畢業生,均可落戶無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十條
公民遷出本戶口管轄區,由本人或者戶主在遷出前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出登記,領取遷移證件,注銷戶口。
公民由農村遷往城市,必須持有城市勞動部門的錄用證明,學校的錄取證明,或者城市戶口登記機關的准予遷入的證明,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手續。
公民遷往邊防地區,必須經過常住地縣、市、市轄區公安機關批准。
C. 錫政發[2002]343號文件
市政府批轉市國土資源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五部門制定的 無錫市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濱湖區徵用土地補償和安置暫行辦法的通知 各市(縣)和各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市國土資源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五部門制定的《無錫市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 、濱湖區徵用土地補償和安置暫行辦法》批轉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二○○二年十二月二日 �無錫市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濱湖區徵用土地補償和安置暫行辦法 (市國土資源局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發展計劃委員會 市財政局 市建設局) 第一條 為推進城市化進程,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保證國家建設 用地及征地工作順利進行,切實維護農民和其他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無錫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 第二條 本市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濱湖區行政區域內徵用土地的(不 含由政府出資建設的道橋、環境等公共公益性基礎設施項目)補償安置,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實行統一征地,在市人民政府領導下,由市土地 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查、報批和組織實施及監督管理工作,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下屬的征地事務機構負責具體實施。 市計劃、財政、勞動、公安、規劃、建設、監察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土 地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征地工作。�區、鎮人民政府協助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 第四條 徵用土地經依法批准並公告後,被徵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 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或相關證明材料)到公告指定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批準的徵用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征地 補償安置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被徵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民對征地補償標准有爭議的,由市、區人民政府組織協 調;協調不成的,當事人可提請批准徵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標准爭議在裁決前 不停止征地行為的實施,裁決後按裁決的結果執行。 第五條 徵用土地經依法批准,並落實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用辦法後,土地 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向被征地單位發出交地通知,被征地單位應當按通知規定的期限交付土地 。對拒不交出土地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六條 建立市、區、鎮、村農業人口與耕地動態統計制度。動態統計基準 年為2001年,基準年的農業人口與耕地數據由村民委員會如實填報,報鎮、區人民政府、開 發區管委會審核匯總,經市統計部門審定後,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建立基準年農業人口與 耕地資料庫。 徵用土地安置人員是指徵用土地前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有在冊農業人口,不包括歷次征地 已辦理「農轉非」和勞動力安置及養老的人員。 徵用土地需安置人員數量,根據徵用農用地面積除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被征地前 的人均農用地面積確定。具體計算公式為:安置人數等於徵用農用地面積除以人均農用地面 積。 徵用土地需安置人員的具體對象,由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名單,無農村集體經濟 組織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健全的,由村民委員會提出名單,經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市土 地行政主管部門確認,並報市公安部門審定。經批准確定的安置人員名單,由被征地集體經 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負責在當地張榜公布,聽取群眾意見,對有不同意見的安置人員,由市 公安部門重新審定。 第七條 徵用集體土地後按經營性用地以掛牌、招標、拍賣出讓方式供地的 ,依法取得的土地收益金扣除征地成本和地塊前期開發成本以及市政府投入基礎設施及環境 工程建設還貸基金每畝10萬元後的增值部分,由市財政部門按20%的比例返回給土地所在地 的區政府。返回給區的土地收益金,其中不少於50%應返回給所在地的鎮政府。返回給區、 鎮的土地收益金,專戶存儲,專款專用,主要用於過去按老辦法安置征地人員的生活補助和 建設公共公益事業。 第八條 徵用土地補償安置費用標准根據被徵用土地的不同類別按耕地前三 年平均年產值的相應倍數確定。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2002年核定為每畝2500元。 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標准由市國土、物價、財政等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物價上漲 指數適時調整,並予以公布。 第九條 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 青苗補償費。� 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標准: (一)土地補償費� 1�徵用耕地的,按其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至十倍計算;� 2�徵用精養魚池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至十二倍計算,徵用其他養殖水 面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八倍計算;� 3�徵用果園或者其他經濟林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至十二倍計算;� 4�徵用其他農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至十倍計算;� 5�徵用未利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至五倍計算;� 6�徵用農民集體所有的非農建設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值的八至十倍計算。 (二)安置補助費� 1�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徵用耕地面積計算。征地前被征地單位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在 十五分之一公頃以上的,安置補助費為征地前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倍;人均耕地不足 十五分之一公頃的,從六倍起算,人均耕地每減少一百五十分之一公頃,安置補助費相應增 加一倍,但最高不得超過征地前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2�徵用其他農用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該土地補償費標準的70%計算;� 3�徵用未利用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非農業建設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三)青苗補償費� 1�一年生作物按前三年平均年產值補償;� 2�一年二季作物以上的,按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50%補償;� 3�可以移植的苗木、花草以及多年生經濟林木等,支付移植費,不能移植的,給予合理補 償或作價收購;� 4�果園、魚塘或其它養殖業按當年實際損失補償。 (四)地上附著物補償費(見附件) 第十條 農村居民住宅和其他非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按《無錫市市區城市建設征地房屋拆遷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辦理。 第十一條 下列地上建(構)築物、青苗一律不予補償:�(一)不具有合法產權證書或其他有效證明的建築物、構築物;�(二)征地凍結通告發布後栽種的花草、林木、青苗及建造的建築物、構築物、其他設施和 突擊裝修的;�(三)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性或暫保使用的建築物、構築物。 第十二條 土地補償費的20%支付給原集體土地所有者。土地補償費的80% 和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負責安置征地人員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專款用於征地人員的安置。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支付給所有者和投資者。 土地補償費的80%和安置補助費不足以安置征地人員的,不足部分由征地事務機構支付,列 入征地成本。安置征地人員後有剩餘的,剩餘部分支付給土地所有者,專戶存儲,專款專用 ,主要用於過去按老辦法安置征地人員的生活補助和建設公共公益事業。 第十三條 徵用土地後經批准安置的人員,其戶籍就地轉為城鎮戶口,由公安機關辦理「農轉非」相關手續。 村民小組的耕地被全部徵用、或被征地後人均耕地面積低於一百五十分之一公頃的,按照有 關規定辦理撤銷建制手續。經批准撤銷建制的,其原有的全部在冊農業人口應按本辦法進行安置,並辦理戶口農轉非。 第十四條 經依法批准徵用土地後,需安置的人員,按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確 定名單,實行保障安置或就業安置。 納入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由征地事務機構委託市勞動就業管理中心和市社會保險基金管 理中心辦理涉及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的相關事宜;納入政府保養范圍的人員,由征地事務機 構委託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辦理保養金支付等相關事宜;實行就業安置的人員,由征地 事務機構委託勞動就業管理中心辦理用工事宜。 第十五條 征地保障安置人員的年齡,按照市人民政府同意征地的時間來計 算,分別轉入政府保養和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以及確定就業安置的年齡范圍。 第十六條 征地保障安置人員,征地前未參加區級養老保險統籌,征地時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0周歲的人員,納入政府保養范圍,按月發放保養金。保養金標准為每 人每月229元。保養金標准調整辦法,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參照城鎮職工保養辦法提出意 見,報市政府批准後執行。 第十七條 征地保障安置人員,征地前已參加區級養老保險統籌的人員,以及征地前未參加區級養老保險統籌且征地時男年滿16周歲未滿50周歲、女年滿16周歲未滿40 周歲的人員,納入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范圍。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按照實際從事農村生產勞 動的時間和參加區級統籌的繳費時間計算。具體辦法如下: (一)征地前未參加區級養老保險統籌,征地時男年滿16周歲未滿50周歲、女年滿16周歲未滿40周歲的人員,按照其實際從事農村生產勞動的時間(上學期間以及被依法判處拘役、有 期徒刑或被勞動教養期間除外),折算其參加社會保險的繳費年限。從事農村生產勞動兩年 ,折算為一年繳費年限(不滿一年的尾數,按實折算),折算的繳費年限最多不超過10年。 (二)征地前已參加區級養老保險統籌,征地時已滿16周歲的人員,征地前從事農村生產勞動兩年,折算為一年繳費年限(不滿一年的尾數,按實折算),折算的繳費年限最多不超過 10年;按照國家、省、市規定可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每一年計算為一年繳費年限;征地 前參加區級養老保險統籌,足額繳費的時間,每一年計算為一年繳費年限。上述三項可分段 確定、合並計算。 (三)建立征地保障安置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並且按照征地上一年社會保險繳費基數、記帳比例、折算後的繳費年限,推算其個人帳戶儲存額。 (四)2002年1月1日以前折算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可視同醫療保險繳費年限。 (五)納入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范圍的征地保障安置人員繼續就業的,應按有關規定接續社會保險關系,至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辦理退休手續;滿10年不滿15年的,辦理政府保養手續;未就業的,按失業保險條例有關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勞動就 業管理機構提供就業服務。 第十八條 納入社會保險實施范圍的征地保障安置人員,由征地事務機構將 其社會保險費一次性劃入相應的社會保險基金。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費按照征地當年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和養老、失業保險繳費比例(企業繳費比例加個人繳費比例之和)。平均按每人10年計算。醫療保險費用從2002年1月1日起計算。 第十九條 納入政府保養范圍征地保障安置人員所需費用,由征地事務機構 按規定向用地單位收取,上繳財政,建立專戶,統一管理,並按實際發放數,由財政按季劃 入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專用帳戶。 征地安置人員的就業培訓和人員管理所需的費用,由征地事務機構在移交征地保障安置人員 名單時,一次性劃入市勞動就業管理中心。 第二十條 征地前未參加區級養老保險統籌,征地時男年滿16周歲未滿50周歲、女年滿16周歲未滿40周歲的人員,用人單位同意接收,本人願意,可申請確認為就業安置人員。 用人單位錄用就業安置人員應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勞動合同期限不低於7年。用人 單位為就業安置人員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市勞動就業管理中心按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逐 年核撥就業補償費,補償期限最多為7年。就業安置人員的就業補償費由征地事務機構按第 十八條確定的標准一次性劃入市勞動就業管理中心專戶存儲,專款專用。 第二十一條 征地時未達到勞動年齡的人員和勞動年齡內的在校學生,給予辦理農轉非手續,達到勞動年齡或畢業後,按照城鎮新成長勞動力進行管理。 第二十二條 征地安置人員,在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期滿後仍未就業的,符合社會救濟條件的,向所在地民政部門申請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第二十三條 符合征地安置勞動力年齡的殘疾人員的安置補償,按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四條 征地安置人員中已參加區級養老保險統籌,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並已辦理退休、保養手續的人員,仍按原標准享受退休、保養待遇。 第二十五條 省級以上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的徵用土地補償安置,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 被征地單位或有關部門謊報人土比例,在征地補償安置過程中弄虛作假、冒名頂替、冒領征地補償費用以及非法佔用征地補償安置費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賠,並依法追究主管人員及直接責任人的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阻撓和破壞征地工作,妨礙土地管理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實施前已經市政府同意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仍按原規定執行。市、區政府出資建設的道橋及環境工程設施項目的徵用土地補償安置,按《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市建設局、市國土資源局關於無錫市市區建設重點工程征地的實施意見》規定辦 理。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從執行之日起,凡過去本市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按本辦法執行,如上級政府有新的規定時,按新規定執行。 第三十條 江陰市、宜興市、錫山區、惠山區、新區可參照本辦法制定本地區征地補償安置標准。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02年12月5日印發
D. 無錫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條例(2012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房屋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規劃區范圍內從事涉及房屋安全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房屋,是指已投入使用的各類房屋,但農村宅基地房屋除外。第三條房屋安全管理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規范使用、確保安全的原則。第四條市房產行政管理部門是本市房屋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門。不設區的市、區房產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本轄區內的房屋安全管理工作。
市、不設區的市房產行政管理部門所屬的房屋安全管理機構、白蟻防治管理機構具體負責本轄區內房屋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
建設、規劃、安全生產監督、城市管理、工商、公安消防等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房屋安全管理工作。第五條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在房屋使用過程中,應當保證房屋結構的整體性、抗震性和安全性,不得影響毗連房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與房屋安全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單位、個人,有權要求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者實施涉及房屋安全行為的單位、個人採取安全保護措施,排除危險。
房產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房屋使用安全的監督檢查,及時制止和查處危害房屋安全的行為。第二章房屋結構安全第六條有下列房屋結構改造行為之一的,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應當在改造前向市或者不設區的市房產行政管理部門申請房屋結構改造安全許可:
(一)拆除或者部分拆除具有承載作用的房屋基礎、柱、梁、板、牆等構件的;
(二)在柱、梁、樓板上開設洞口或者擴大原有洞口尺寸的;
(三)在承重牆體上增開、擴大門、窗、洞口或者變更位置的;
(四)增大荷載,超出房屋原設計承載力的;
(五)在建成房屋挖建地下室或者降低房屋地坪標高的;
(六)拆改學校、商場、飯店、影劇院、體育場館等建築中具有抗震、防火功能的非承重結構的。
前款行為,依法應當由其他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的,從其規定。第七條申請房屋結構改造安全許可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結構改造申請;
(二)房屋所有人或者使用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所有權證或者其他確認其民事權利的有效證明;
(四)房屋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等級資質的設計單位出具的設計方案;沒有設計方案的,應當提供由依法設立的房屋安全鑒定機構出具的可行性方案。
房屋使用人提出申請的,除應當提交前款所列材料外,還應當提交房屋所有人同意其改造的書面材料。第八條市、不設區的市房產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許可的決定,並書面告知申請人。
辦理許可手續不得收費。第九條房屋所有人、使用人以及施工者應當按照許可決定和施工設計方案實施結構改造;房屋所有人、使用人不能提供許可決定和施工設計方案的,施工者不得施工。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者施工者應當在施工現場醒目位置公示許可決定和施工設計方案。第十條房地產開發單位應當將房屋主體承重結構、抗震防火結構和設計使用年限等事項書面告知購房人。
房屋再次轉讓或者出租時,轉讓人或者出租人應當將房屋主體承重結構、抗震防火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和房屋結構改造等事項,在房屋買賣合同、租賃合同中註明,或者以其他方式書面告知受讓人或者承租人。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在房屋結構改造前,有權向物業服務企業、城建檔案機構、出售人或者出租人查詢房屋主體承重結構、抗震防火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和結構改造情況,被查詢人有義務配合查詢。第十一條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在房屋裝飾裝修工程開工前,應當按照規定告知物業服務企業。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規定實施裝飾裝修登記制度。
物業服務企業、社區居民委員會或者其他房屋管理單位,發現有本條例第六條規定情形的,應當告知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按照本條例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對違反房屋安全管理的行為應當勸阻、制止,並及時報告房產行政管理部門。第三章房屋安全鑒定第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依法設立的房屋安全鑒定機構申請房屋安全鑒定:
(一)超過房屋設計使用年限,需繼續使用的;
(二)遭受地面沉陷、地震、台風、洪水等重大自然災害而損壞,需繼續使用的;
(三)無報建手續或者無施工許可證已投入使用,未確定其安全性的;
(四)在已建成房屋上安裝大型廣告牌,新增水箱、鐵塔等設施、設備,影響房屋結構安全的;
(五)因施工、堆物、撞擊等行為危及房屋安全,或者因火災、爆炸等意外事故,導致房屋出現裂縫、變形、不均勻沉降等現象的;
(六)不符合房屋結構改造安全許可條件,擅自進行房屋結構改造,可能危及房屋安全的。
前款第(一)項、第(三)項的鑒定,由房屋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申請;第(二)項、第(六)項的鑒定由房產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第(四)項、第(五)項的鑒定由建設單位或者行為實施人申請。
E. 無錫市市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清理方案
一、決定廢止的市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26件)
序號市政府規章或規范性文件名稱發布時間及文號備注l無錫市煙草專賣零售管理辦法1992年8月24日市政府令第11號;2004年7月市政府令第73號修訂;2007年12月市政府令第97號修訂主要內容與經濟社會發展不適應2無錫市環境雜訊達標區建設管理辦法1993年4月市政府令第1號依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已廢止3無錫市地名管理實施辦法1993年5月14日市政府令第4號;1998年4月1 8日市政府令第38號修訂;2004年7月市政府令第73號修訂已被《無錫市地名管理條例》替代4無錫市殘疾人專用機動車管理暫行規定1994年12月30日市政府令第18號;2004年7月市政府令第73號主要內容已被其他法律法規和規章覆蓋5無錫市城鎮流浪人員教育遣送暫行辦法1996年7月市政府令第27號;2002年4月30日市政府令第61號修訂原上位法《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已於2003年廢止6無錫市體育經營活動管理暫行辦法1998年1月市政府令第34號;2003年8月錫政發〔2003〕195號;2004年7月市政府令第7 3號修訂已被《無錫市體育經營活動管理條例》替代7無錫市河道管理實施細則1998年9月市政府令第41號;2004年7月市政府令第7 3號修訂;2007年12月市政府令第97號修訂已被《無錫市河道管理條例》替代8無錫市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2005年4月市政府令第77號已被《無錫市房屋登記條例》替代9無錫市城鎮房屋產權產籍管理實施細則錫政發(1990〕51號已被《無錫市房屋登記條例》替代10無錫市危險房屋管理辦法錫政發〔1990〕136號已被《無錫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條例》替代1l關於我市宗教活動場所登記工作實施意見錫政辦發〔1995〕15號已被國宗局第2號令《宗教活動場所設立審批和登記辦法》替代12關於依法規范我市房產登記發證秩序的通知錫政發〔1996〕232號主要內容與經濟社會發展不適應13無錫市人民政府印發《無錫市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辦法》的通知錫政發〔1997〕108號已被錫政發〔2008〕103號文替代14關於開展城鎮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工作的意見錫政發〔1998〕19號已被《無錫市房屋登記條例》替代15無錫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完善市區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的意見錫政發〔2000〕167號已被省政府第36號令《江蘇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規定》替代16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市物價局等部門關於配合農村稅費改革規范生豬定點屠宰收費管理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錫政辦發〔2002〕92號主要內容與經濟社會發展不適應17無錫市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維修基金管理辦法錫政發〔2004〕3號已被市政府第114號令《無錫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替代18無錫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公路環境管理的意見錫政辦發〔2005〕35號已被《無錫市公路條例》替代19市政府關於印發《無錫市重大危險源安全生產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錫政發〔2005〕48號主要內容與經濟社會發展不適應20無錫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無錫市農民基本養老保險暫行辦法的通知錫政發〔2005〕96號已被錫政發〔2010〕135號文替代21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落實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優惠扶持政策的通知錫政發〔2005〕125號已被錫政發〔2006〕111號文替代22市政府關於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建設項目安全管理的實施意見錫政發〔2005〕231號主要內容與經濟社會發展不適應23無錫市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暫行辦法錫政辦發〔2006〕192號省實施辦法已廢止24市政府關於印發無錫市區城鎮老年居民養老補貼暫行辦法的通知錫政發〔2006〕458號已被錫政發〔2010〕135號文替代25轉發市房管局關於進一步調整廉租住房政策的通知的通知錫政辦發〔2007〕263號主要內容與經濟社會發展不適應26市政府關於印發《無錫市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管理暫行辦法》和《無錫市企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實施辦法》的通知錫政發〔2008〕241號主要內容與經濟社會發展不適應二、決定宣布失效的市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19件)
序號市政府規章或規范性文件名稱發布時間及文號備注1無錫市全民所有制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實施辦法1993年7月29日市政府令第5號;1998年4月18日市政府令第38號修訂規定的事項和任務已完成2市政府關於「十五」期間綠化工作的意見錫政發〔2001〕36號規定的事項和任務已完成3市政府批轉市信息辦制訂的「數字無錫」建設發展規劃的通知政錫發〔2002〕161號適用期已過4市政府關於下達2006年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目標任務和考核細則的通知錫政發〔2005〕405號適用期已過5無錫市安全生產「十一五」規劃錫政辦發〔2006〕34號適用期已過6無錫市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暫行規定錫政辦發〔2006〕193號適用期已過7市政府關於整合無錫市市區供水資源的實施意見錫政發〔2006〕267號規定的事項和任務已完成8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的意見錫政辦發〔2006〕488號適用期已過9市政府關於下達2007年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目標任務和考核細則的通知錫政發〔2006〕491號適用期已過10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的意見錫政發〔2007〕490號適用期已過11市政府關於下達2008年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目標任務和考核細則的通知錫政發〔2007〕491號適用期已過12市政府關於切實做好今年藍藻打撈與處理工作的通知錫政發〔2008〕87號適用期已過13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無錫市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錫政辦發〔2008〕115號規定的事項和任務已完成14無錫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無錫市航空企業扶持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錫政發〔2008〕205號適用期已過15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的意見錫政發〔2008〕355號適用期已過16市政府關於2008年度安全生產工作目標任務檢查考核結果的通報錫政發〔2008〕357號適用期已過17市政府辦公室關於轉發市財政局無錫市支持企業加大投入引導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錫政辦發〔2008〕357號適用期已過18市政府關於下達2009年全市安全生產王作目標任務和考核細則的通知錫政發〔2009〕58號適用期已過19市政府辦公室關於調整無錫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的通知錫政辦發〔2009〕223號適用期已過